二力平衡、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专题09-2 力 运动和力 第2节 二力平衡 摩擦力(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
![专题09-2 力 运动和力 第2节 二力平衡 摩擦力(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https://img.taocdn.com/s3/m/d2eccee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d.png)
第九课力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摩擦力基础知识过关一、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
(3)影响因素: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②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摩擦力: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力: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1.(2022•巴中)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答】解: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与钢笔重力的和,要大于书的重力,所以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2.(2022•梧州)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答】解:A、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沙发没有被推动,沙发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推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人对沙发的推力和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涉及到三个物体且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2019浙江中考 科学物理系列 提高篇:3 力(知识讲解 考试试题版 答案版)
![2019浙江中考 科学物理系列 提高篇:3 力(知识讲解 考试试题版 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76a23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5.png)
3力
知识讲解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测量工具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在弹性限 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也越长的原理做成的。
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C. 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B.. 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D.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8.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左
右
A. 左边商,右边低
B. 右边闻,左边低
C. 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 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9.2011 年 5 月,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 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 物体在“葛利斯 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宇航员
方向相反。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②接触面不光滑;③物体间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有害摩擦 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分离接触面。
O
0
h
A.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C. 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B . 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D. 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22.质量相同的 M、N 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 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
二力平衡与受力分析
![二力平衡与受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441bd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f.png)
二力平衡与受力分析【知识链接】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若受力一定是平衡力。
(2)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平衡力(不受力/F合=0)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或方向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二力平衡(1)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应用①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解题技巧】二力平衡一般考查2种情况:(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先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判断;(2)二力平衡的应用:二力平衡和物体运动状态相结合,利用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或者利用物体运动状态找出平衡力。
【例1】某同学和家人在外出旅游途中,车抛锚在水平路面上,家人试图推动汽车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车未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车未被推动是因为人推车的力小于车推人的力C .人对车的推力和车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车受到的支持力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例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 、B 、C 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石块受到A 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B .B 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C 石块对B 石块的支持力和A 石块对B 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A 、B 、C 三个石块所受合力不为零【例3】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B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例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立柱质量为m ,有一质量为M 的猴子从立柱上下滑。
初中物理知识点之二力平衡有哪些
![初中物理知识点之二力平衡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64356a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f.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之二力平衡有哪些初三物理的成绩对中考至关重要,初三物理看似很难但大部分都是基础类知识。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以基础为主,灵活运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知识点之二力平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物理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定义: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的知识扩展(1)定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体、等值、反向、共线);(2)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等值:两个力大小相等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共线: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说明:①二力平衡时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②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也可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力是否平衡隐含“二力平衡”的变形题:考查二力平衡与平衡状态的试题很多,形式变化多样,有一些条件很直接,而有时具有隐蔽性,但始终遵循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对应关系,准确把握这一关系,适应多变题型。
题型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例:如图所示,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大小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是弹簧一端固定(与挂环相连的一端),叫做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做自由端。
测量时,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受力之和所以在本题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
物理二力平衡知识点总结
![物理二力平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0547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6.png)
物理二力平衡知识点总结(物理关于力学霸笔记)-我爱育娃
1、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状态有且只有这两种,没有第三种。
2、平衡力:合力为零;
两个力合力为零,就是二力平衡;三个力合力为零,就是三力平衡。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情况,所以初中阶段学习最简单的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特点: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加速运动的物体,合Βιβλιοθήκη 不为零,合力为动力,与运动方向相同;
减速运动的物体,合力不为零,合力为阻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6、相互作用力特点:等大、反向、共线。
形如a对b,b对a的力。满足这个形式,就是相互作用力。(还需要是同种性质的力)
7、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即:作用在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注意:口诀只是为了便于记忆,考试时要详写。
4、受平衡力,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平衡力。
受非平衡力,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处于非平衡状态,一定受非平衡力。
也就是说,平衡力与平衡状态是可以互推的。
5、(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为零;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怎么区分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怎么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ab491b7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a.png)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怎么区分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性质相同,平衡力性质不一定相同;平衡力合力为零,相互作用力不能合成。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1.从概念上区分二力平衡是指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相互作用力也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反过来受到这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
2.从作用物体上区分二力平衡是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比如,静止在桌面上的水杯就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重力和支持力就是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相互作用力是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比如上面提到的水杯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而桌面则受到水杯对它的压力。
这两个力就是相互作用力。
2二者区别有哪些(1)力的作用点: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如绳吊灯,绳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前者的作用点在灯上,而后者的作用点在绳上。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如绳员灯,绳对灯的拉力与地球对灯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灯上。
(2)力的性质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即同为引力、弹力或摩擦力等。
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从性质上看均为弹力。
一对平衡力: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如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为引力,而支持力的性质为弹力。
(3)产生的效果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如绳吊灯,灯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灯的拉力各自产生的效果不同,灯对绳的拉力会使绳被拉长,而绳对灯的拉力使灯不下落,这两个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
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产生的效果相互抵消,使书保持静止状态。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9c2be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f.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学问点《透镜及其应用》学问点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F F F F3、填表:像的性质物距倒、正放、缩u>2f 倒立缩小f<u<2f 倒立放大u<f 正立放大虚、实实像实像虚象像距应用f<v<2fv>2f|v|>u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试验:试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
假设在试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缘由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试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生疏:⑴u 正立像和侧的分界⑵u 的分界点=f 是成实像和虚象,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点。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光学性质外形符号凸透镜会聚透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3f611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7e.png)
第⼀节⼒1、⼒的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
2、⼒产⽣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可以不接触)。
3、⼒的性质:物体间⼒的作⽤是相互的(相互作⽤⼒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等,⽅向相反,作⽤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时,施⼒物体同时也是受⼒物体,反之,受⼒物体同时也是施⼒物体。
4、⼒的作⽤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向是否改变。
当物体发⽣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的作⽤。
5、⼒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顿简称⽜,⽤N 表⽰。
⼒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的⼒⼤约1N。
6、⼒的三要素:⼒的⼤⼩、⽅向、和作⽤点。
7、⼒的表⽰法:⼒的⽰意图:⽤⼀根带箭头的线段把⼒的⼤⼩、⽅向、作⽤点表⽰出来,如果没有⼤⼩,可不表⽰,在同⼀个图中,⼒越⼤,线段应越长⼆、弹⼒1、弹性:物体受⼒发⽣形变,失去⼒⼜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时发⽣形变,失去⼒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物体由于发⽣弹性形变⽽受到的⼒叫弹⼒,弹⼒的⼤⼩与弹性形变的⼤⼩有关4、⼒的测量:⑴测⼒计:测量⼒的⼤⼩的⼯具。
⑵分类:弹簧测⼒计、握⼒计。
⑶弹簧测⼒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成正⽐。
B、使⽤⽅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计上的⼒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三、重⼒:⑴重⼒的概念:地⾯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的⼒叫重⼒。
重⼒的施⼒物体是:地球。
1、物体受到的重⼒跟它的质量成正⽐。
2、重⼒跟质量的⽐值是个定值,为9.8N/Kg。
这个定值⽤g表⽰,g= 9.8N/Kg⑵重⼒⼤⼩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为9.8N。
⑶重⼒的⽅向:竖直向下其应⽤是重垂线、⽔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是否⽔平。
初中物理力教案
![初中物理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b0f5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f.png)
一:[初中物理力教案]初中物理《力的平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
2.知道二力的平衡及二力的平衡的条件。
3.能应用二力的平衡求力的大小或者判断物体的状态。
过程与方法:1. 探索二力的平衡条件。
2. 探索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物体静止时合力为0 的现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实验探索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具准备】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但是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非都不受力。
(例如:悬挂的电灯、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而有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
(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有些却不能?这些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二)进行新课一、力的平衡请大家思量,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
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
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
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否则这几个力就不能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图6 —26 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
物体将向较大的力的方向加速运动。
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da1b19453610661fd9f42a.png)
第八章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⑵说明:【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②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
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
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①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状态;②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③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二、二力平衡1、几个力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2、平衡状态: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专题20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解析版)
![专题20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5422b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7.png)
专题20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各省市中考中常见的考点。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常常把二者混淆,不能正确判断是不是平衡力、是不是相互作用力,以致在考试中丢分。
考试中常常结合一定的情景,考查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辨别,或者是判断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
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作图为主,分值在2—3分。
一、相互作用力的含义与特点: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反过来也会对这个物体施加一个力的作用,我们说这两个力叫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可以表示为: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例题1 (2021黑龙江牡丹江)在航空领域,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答案】C。
【解析】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故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故选C。
【点拨】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顺序。
对点练:(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
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则()A.F1大于F2B.F1和F2大小相等C.F1先于F2产生D.F2先于F1产生【答案】B。
【解析】小明和弟弟掰手腕,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故选B。
考点透视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练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也可以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甲对乙施加力叫作用力的话,乙对甲施加的力就叫反作用力就叫反作用力。
二、平衡力的含义与特点: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即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这几个力平衡,或者说这几个力是一组平衡力。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基础) 知识讲解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基础) 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0e8019b0c22590103029d44.png)
力的平衡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力,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3、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要点诠释:1.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若受力一定是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要点二、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要点诠释:1.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等大:大小相等。
(3)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
(4)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3要点三、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或方向改变)。
【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二力平衡-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二力平衡-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2a21f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a.png)
相 大小 同 点 方向
不 作用点 同 效果 点 存在性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一物体上 能相互抵消 互相独立
不同物体上 不能相互抵消 同时变化
课堂练习
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
,属于平衡力的是(D )
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 的压力 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 书的支持力 C、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 支持力 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 的支持力
知识讲解
三、判断二力平衡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受力情况 若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则受力平衡; 若不满足,则受力不平衡。
课堂练习
1、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D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14
答案:750 竖直向上
小结 【课堂小结】
1.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 )状态,或者( )是否平衡。 2.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则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 )和( )。 3.判断二力平衡的步骤:①确定( );②分析( );若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则( ); 如不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则受力不平衡。 4.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相同点:①( );②(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互作用力和 平衡力的区别:前者分别作用在( )个物体上,一般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后者同时作用在( )个物体上,使物体保持( )状态,与时间无关。 5.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作用 效果不可(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不平衡,也叫作( )力。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 ( )状态是会变化的。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79871e5a8102d276a22f49.png)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7-8章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新人教版)知识点复习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新人教版)知识点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21987f27d3240c8447ef6a.png)
八年级(上)物理公式(新人教版)一:力学1、(重点)速度公式: vts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t =vs2、(重点)密度公式:ρ=Vm 公式变形: 求质量:m =ρV 求体积:v =ρm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七章 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称为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理解: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或者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3、力F 的单位:(牛顿)N 。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4.力的三要素(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指:力的 大小 、力的方向和 力的作用点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从力的作用点出发,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线段的末端标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vt s =3.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4.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5.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6: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右图量程为 5 N ,分度值为 0.2N(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粉笔盒静止在讲台上.请分析粉笔盒受到 哪几个力的作用?画示意图。 它们的反作用力是什么力?作用在谁身上?
F支持
F支持
G’
G
N’
地球
G
.平衡力
.平衡力是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根据力的 合成,若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此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 运动),则这几个力为平衡力。 例:一本静止在桌面上的书。受到向左的拉力2N,向 右的拉力2N,桌子对它的支持力2N,本身的重力2N。 则这4个力的合力为零。这时称这几个力为平衡力。 若去掉向右的拉力。这书受到的合力为2N,方向向左 (暂且忽略掉摩擦力)。将向左做加速运动。则这几 个力就不是平衡力了。
即使在算正确的情况下也不一定等于2
抬起同样的一桶水
F3
F1 F2
相同 F3的作用效果与F1和F2共同的作用效果______
F2
F1
F3
相同 F3的作用效果与F1和F2共同的作用效果______
一、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 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 力,组成合力的每个力叫分力。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平衡力的特殊情况。二力平衡是 指物体只受两个力,且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大 小相等。合力为零(此时物体静止或坐匀速运 动) 例:一本静止在桌面上的书受到向左的拉力 2N,向右的拉力2N。这两个力都作用在书上, 且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力的合成
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可以知道:
问题一:什么是一对平衡力呢?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的力叫平衡力。
问题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两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
不同:
灯 拉 绳 的 力 绳 拉 灯 的 力
将一个电灯 悬挂在天花 板上
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异 物)
平衡力(同物)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所受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 与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神 六
F1
B
一、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A B)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实
B
验
研
A
究
把两个弹簧秤钩在一起
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性质相同; 4、同生同灭。
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叫 平衡力
从二力平衡的条件考虑
两个力彼此平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1.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两个力大小相等; 3.两个力方向相反; 4.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的一个,均不 能构成平衡力。
同向相加,反向相减,方向随大。
练习:
(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20N和40N, 向上 。 它们的合力是 60N ;方向_______ (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是200N, 方向向下,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80N,另一 个力的大小是 120N ,方向是 向下 。 (3)水桶所受重力是300N,用竖直向上400N的力拉水桶, 此时水桶受到合力大小等 100 N方向 竖直向上 。 (4)耕地时,马的水平拉力是2000N,土地对犁的阻力是 1700N,犁受到的合力是 300N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 (5)桌面放一个重力为3N的茶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 是3N,茶杯的合力是 0N 。
B
A B受到A向右的拉力F1
A受到B向左的拉力F2
因为
得出F1=F2,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F1(弹力)
F2(弹力)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具有同种性质。
F2
F1
绳子被剪断,会怎样呢?
可见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具有同时性。
具有同时性(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
将一个电灯 悬挂在天花 板上
F3 是______ F1 F2 的合力; ____
F1 F2 是___ F3 的分力。 _______
F1=5N F2=5N F=10N F=F1+F2
F1=5N F2=3N F=2N
F=F1-F2
合力的大小是 2 N,方向向
右
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时,合
力的大小为两力之和。合力方向与 原来力的方向一致。 2、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时,合力 的 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 力的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