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马哲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马哲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https://img.taocdn.com/s3/m/81aeec06be1e650e52ea99f6.png)
三、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就是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由于具备了阶级基础,自然科学条件和直接理论来源。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5、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1、人工智能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种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观点不属于形而上学。
2、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3、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是矛盾同一性寓于矛盾斗争性之中。
4、必然性是不一定与偶然性相联系的。
5、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6、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改良主义。
7、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8、物体的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绝对运动的条件。
9、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促使事物质变。
1 0、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偶然性通过必然性表现出来。
1 1、把“否定之否定”看作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的循环论的观点。
1 2、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普遍矛盾决定的。
1 3、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1 5、“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1、认识是人类被动地接受客观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
2、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而认识对实践则毫无作用3、“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4、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以,认识可以一次完成。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e9cc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1.png)
《我与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社会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1.2.1 社会的概念:人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组织、制度和规范,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1.2.2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发展性、互动性。
1.2.3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口、物质、文化、制度。
1.3 教学活动:1.3.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中?1.3.2 小组讨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
1.3.3 案例分析: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规律。
第二章:家庭与社会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家庭和谐对社会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2.2.1 家庭的概念: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爱的小型社会单位。
2.2.2 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
2.2.3 家庭的作用:情感支持、生活照顾、教育培养、社会化过程。
2.3 教学活动:2.3.1 家庭照片分享: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家庭故事,感受家庭温暖。
2.3.2 小组讨论: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家庭和谐对社会的影响。
2.3.3 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体验家庭关系和责任。
第三章:学校与社会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个人在校园文化中的责任。
3.2 教学内容:3.2.1学校的概念:教育机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
3.2.2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3.2.3学校的作用:教育培养、文化交流、社会化过程。
3.3 教学活动:3.3.1 校园参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设施和组织结构。
3.3.2 小组讨论: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个人在校园文化中的责任。
3.3.3 主题演讲:邀请校友或社会人士分享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四章:朋友与社会4.2 教学内容:4.2.1 朋友的概念:朋友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https://img.taocdn.com/s3/m/f134f6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b.png)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通过全面发展个体能力,达到人的自由完全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
通过劳动,人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还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劳动不仅是一种生产活动,更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和保障。
马克思主义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社会的发展任务,并提出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社会为每个个体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只有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层面。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物质上的需求,还要关注精神上的需求。
只有当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因此,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加,还体现在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只有当每个个体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社会才能够朝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前进。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尊重和关爱,社会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进步。
因此,马克思主义倡导全面发展个体能力,推动社会整体向更高水平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只有当每个个体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真正进步。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为我们指明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和目标。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演讲稿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b070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2.png)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和进步,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我们不断地探索、创新,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在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山林野地中,过着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生活。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农业社会逐渐形成。
而后,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人类社会迈入了工业化时代,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从火的发现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电力的应用到互联网的普及,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便利。
科技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
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但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不公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各界的合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许,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人类精神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红星照耀中国12章内容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12章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49753a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9.png)
红星照耀中国12章内容概括红星照耀中国是描述中国社会从阶级斗争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的一本书,共分12章:第一章:自然的基础中国民族的传统和文化:这一章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劳动人民的斗争,指出民族传统与文化是中国进步发展的基础;第二章:走向发展阶级斗争:本章讲述了中国历史上阶级斗争的历史,解释了阶级矛盾和斗争是中国推动进步发展的动力;第三章:前进步伐革命与进步:这一章介绍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革命运动和进步发展,探讨了这些革命运动的贡献;第四章:社会主义的希望革命内战的洗礼:这章讲述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内战以及其改良社会主义的计划;第五章:改革新步伐民主革命的正确方向:这一章介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探讨了民主化、公民权利和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第六章:把握命运民主主义的发展:本章主要记录了新民主主义运动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指出新民主主义运动使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第七章:创造更新生活设新中国:本章记录了中国从革命斗争到改革开放的历史,以及新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取得的成就;第八章:走向新社会社会主义的转型:第八章介绍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几个阶段,探讨了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第九章: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本章回顾了新中国从建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人民在克服重重挑战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第十章:追求幸福等、自由与尊严:本章深入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平等与自由,以及对公民社会的尊严的要求;第十一章:崭新的未来共产主义的再次提出:这一章重新提出了共产主义理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应该走向共产主义;第十二章:红星再次照耀中国国家改革的新指引:本章探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指引,指出中国要实现崭新的未来需要充分发挥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中国从阶级斗争到社会主义发展不断向前发展的历程。
书中每一章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前进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中国在发展改革中应用更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487b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d.png)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摘要: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社会的进步促使个体的发展,而个体的发展又推动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并分析其相互影响的机制。
一、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它包括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
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为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使个体能够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
科技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和利用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文化的繁荣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娱乐和精神追求的机会,使个体能够在审美、情感等方面得到满足。
因此,社会发展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二、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个体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个体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个体的进步和成长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人才和智力资源。
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才能和潜能,只有通过个体的发展和实现,社会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其次,个体的发展和成长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创新和创造力。
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再次,个体的发展和成长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社会参与和贡献。
个体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个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社会的进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而个体的发展又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在经济方面,社会的经济发展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个体通过劳动和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个体的发展和成长使得社会的劳动力水平和创业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实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实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57ead75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5.png)
第一章测试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经历的()模式。
A: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模式B:公共事业管理的保护模式C: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模式D:公共事业管理的干预模式答案:C2.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基本方式A:计划提供B:市场提供C:公共提供D:混合提供E:网络提供答案:BCD3.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是间接管理。
()A:对B:错答案:A4.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A:对B:错答案:A5.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与运行客体的总和。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意识形态。
()A:对B:错答案:A2.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就是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经济背景,是制约和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一切经济因素的总和。
()A:错B:对答案:B3.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主要具有下述特征()。
()A:差异性B:复杂性C:标准性D:广泛性答案:ABD4.公共管理文化的基本内容是()()。
A:公共管理的价值观B:社会发展程度C: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D:地理位置答案:AC5.经济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有()()A:经济成分方面B:经济体制方面C: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D:公众日常生活的技术化答案:ABC第三章测试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经历的()模式。
A: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模式B:公共事业管理的保守模式C: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模式D: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层模式答案:C2.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基本方式A:混合提供B:非市场提供C:网络提供D:公共提供E:计划提供答案:AD3.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是间接管理。
()A:对B:错答案:B4.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A:错B:对答案:A5.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并不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与运行客体的总和。
2023版《概论》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课后习题答案
![2023版《概论》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fdc4d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e.png)
第八章科学发展观1、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a.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机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b.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党的十六大在综合分析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作出了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是:a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b.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c.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出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e.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精选全文完整版
![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59c48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第一节社会形态的划分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及社会结构的社会历史观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之为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之为技术社会形态。
一、经济社会形态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法:一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形态划分法。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就是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更替的经济社会形态。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五形态理论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变化,首次对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作了分析,提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共产主义所有制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的五个阶段。
在1847年的《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应根据生产关系来划分社会形态,人类历史上存在三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加上两种公有制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导言》中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时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他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将被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做出明确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看到1857年发表的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后,用“原始社会”取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地位,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臻于完善。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e333407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4.png)
弟子规全八章第一章:弟子规概述《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读物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立人之本”。
它由明朝儒学家李毓秀所编写,共分为八章,每一章都涵盖了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修养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弟子规具体内容1. 身体力行第一条强调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
它告诉孩子们要亲自做到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教。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并内化所学的道德准则。
2. 诚实守信第二条要求孩子们要诚实守信。
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的基础。
只有诚实守信,人们才会愿意与你合作,并对你产生信任感。
3. 尊敬长辈第三条教导孩子们要尊敬长辈。
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家庭和谐的基石。
尊敬长辈不仅表现在言语上,更需要在行为上体现出来。
4. 爱护兄弟第四条要求孩子们要爱护兄弟。
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帮助和支持。
只有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并培养出团队合作的精神。
5. 敬畏神明第五条提出了敬畏神明的重要性。
它教导孩子们要虔诚地崇拜和尊敬神明,相信善恶有报,追求良善行为。
这种信仰可以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6. 爱护动植物第六条告诉孩子们要爱护动植物。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其他生命形式。
这样做不仅是对自然界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负责。
7. 关心环境卫生第七条强调了关心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保持环境整洁,并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只有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我们才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8. 学习努力第八条要求孩子们要努力学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坚持和毅力。
第三章:弟子规教育意义《弟子规》作为古代儿童读物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修养。
首先,《弟子规》通过身体力行来教育孩子们将道德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演讲稿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aafe7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a.png)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这一重要的话题。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个人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和奉献,而个人的发展也受制于社会的环境和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和个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让个人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和有利。
因此,可以说社会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然而,个人的发展也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个人都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个人的努力和创新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奋斗和贡献,社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完善。
因此,可以说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中,我们要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而个人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当社会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而只有当个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多的贡献,社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进步和繁荣。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社会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和机遇,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美好。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社会更加繁荣,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谢谢大家!。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1bb59320242a8956aece467.png)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作者:张景春来源:《北方经济》2004年第07期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血肉相联的统一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社会制约着人的存在并规定着人的本质。
反之,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存在与进步离不开人的存在及其活动。
没有人的活动及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人的理性的自然展开,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大限度发挥。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通过劳动,使社会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统统得到开发,最大限度地从潜在可能性转化为客观现实性;二是指与这种最大限度转化相适应,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和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
第一层意思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发展相一致;第二层意思则表明,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相辅相成的。
人的全面发展历程,和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这一历史过程表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归结到人的发展。
社会进步表现为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动力的生产方式的更新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而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本质力量及能力发展的体现。
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就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每一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因而,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全面发展的规定,因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获得其历史性。
这个历史局限性,与其说是全面发展的桎梏,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必须内容。
马克思所强调的是努力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力求全面发展理想的实现,而不去坐等客观条件或静等客观规律的作用,从而达到每一历史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二、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联系起来,承认历史是人的活动,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中的作用,因而使得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成为可能。
红星照耀中国第八章人物形象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八章人物形象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8b822e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7.png)
第一部分:引言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崛起和发展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红星照耀我国》是一部以我国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展现了我国从小众组织到执政党的漫漫征程。
其中,第八章的人物形象尤为丰富多彩,他们的形象塑造为整个故事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和反思。
第二部分:人物形象概括1. 田野:田野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
在小说中,田野的形象展现了我国农民的智慧和顽强,同时也揭示了对农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2. 陈述:陈述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他参与了许多革命活动,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领导。
通过陈述的形象,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3. 李平:李平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在工厂和社会中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
李平的形象揭示了工人阶级的困境和斗争,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团结精神。
4. 黄霞:黄霞是一名女性革命者,她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妇女权益和社会正义而奋斗。
通过黄霞的形象,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女性在革命历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三部分: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和反思以上这些人物形象都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形象鲜活地展现了我国历史中的普通人物。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支持,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农民和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我们应该如何支持和促进妇女的发展和参与?第四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红星照耀我国》这样的作品,我认为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象,读者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我国的历史和我国社会的发展。
这些人物形象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思考和启示,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我国的发展和面对的挑战。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对《红星照耀我国》第八章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概括和评价,并对这些形象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入思考。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历史和我国社会的发展,也能够更好地认识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朝花夕拾第八章琐记读后感
![朝花夕拾第八章琐记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19f05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c.png)
《朝花夕拾》中《琐记》读后感篇一:《朝花夕拾》中《琐记》读后感(600字)《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散文集,其中第八篇是《琐记》。
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在南京求学期间的生活,以及对于当时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的批判。
在阅读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文化视野、人生态度和对于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
首先,我认为《琐记》的优点在于它所具有的深刻的人生态度和文化视野。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于自己求学经历的回忆,不仅揭示了当时教育制度的弊端和文化氛围的局限性,也反映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追求和对于未来的憧憬。
他通过对于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
其次,我认为鲁迅先生在《琐记》中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对于教育制度的批判、对于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同时,他的对于未来的设想和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和目标,激励我们在面对现实困难时,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最后,我认为鲁迅先生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虽然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育制度和社会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鲁迅先生的思想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总之,《琐记》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文章。
通过对于这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文化视野、人生态度和对于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
我相信这些思想和启示将会对我们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篇二:《朝花夕拾》中《琐记》读后感(800字)《朝花夕拾》中第八章《琐记》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他对生活琐碎事情的感悟和思考。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文章中,鲁迅先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独到见解。
他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琐碎事情,如家务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并从中挖掘出生活的真谛。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65f27d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3.png)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从最传统的农耕时代到现代工业化的社会,人类不断地创新和变革,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本文将探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一些现代社会中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会进步是以人为本的。
无论是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制度还是经济发展,都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基础的。
人的智力、能力和精神素质的提升、自我实现的需求、社会文明的优化等,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例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方式经历了大量的变革。
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工具、机器、设备的功能和运用不断扩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
而对于个人来说,在人类的进步历程中,重要的是实现自我发展,提高智力素质和创新能力,改变社会思维和观念,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人是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社会的受益者和承担者。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也是为人而存在的。
因此,社会的进步必须以人的智慧创造和责任担当为前提。
当一个社会的人民普遍受益,才能说明这个社会真正进步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进步。
例如,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们快速地成长、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人们需要不断更新、深化和创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能力和智慧也得到提升和发挥。
然而,现代社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和负面影响。
当进步的成果被局限于少数人的手中,就会带来分化和不公平。
因此,社会应该注重公平、平等和创新的原则,促进人们在各个方面实现自我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另外,随着智能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需要不断深化对技术和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追求人类文明越来越高的高度和一系列目标。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a837be50e2524de4187e1e.png)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与发展1.宇宙大爆炸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设。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99.9%。
(√)3.地球表层不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域空间。
(×)4.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要素构成。
(√)5.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亿年前。
(√)6.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
(√)7.猿与人都有A、B、O、AB等血型。
(√)8.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
(×)9.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
(×)10.有人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
(√)11.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
(√)1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
(√)13.“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14.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稳定的特征。
(×)15.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
(√)第二章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 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
(×)3.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4.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固定不变的。
(×)5.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6.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7.人的需求可分为生存需求、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其中自我发展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8.当今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加得更快。
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c64c93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3.png)
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而被世界各国所关注。
因而认真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对我们更为有效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形态演进与人的发展状态根据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的进步也就是人的进步,社会进步总是历史地,具体地体现在人的发展程度上。
人的发展状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为不同的水平。
一般来说,根据生产关系性质的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会依次经历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
在这五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的发展状态也是不同的。
原始社会与人的发展状态由于原始社会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后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依靠集体劳动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
这样,就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劳动产品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
所以,原始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剥削和压迫。
从这点上看,他们似乎是自由的,个人显得比较自由,但实际上由于这种状态是建立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和生产交往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之上的,是在自然界的压力下很少自由的产物。
同时,原始人还要承受自然和血缘的双重支配,他们既无力支配自然力,也不是自己社会本关系的主人。
因而这种状态并不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相反,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初始状态。
这种看似“自由”的生活,实际上是极不自由的。
阶级社会与人的发展状态自从人类进入第一个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后,人类也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奴隶社会早期,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历史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应的,人的发展也就又前进了一步,人从自然力中争得了一定的自由,人们开始摆脱纯血缘关系的束缚,扩大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野蛮状态。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https://img.taocdn.com/s3/m/ba34fb6ea45177232f60a222.png)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自身的反思,对世界的思考,其基本宗旨在于探究人获得自由解放的条件和途径。
一、社会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乎规律的具体的历史过程。
社会进步是对社会前进发展的总概括,其指的是社会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化和变革。
社会进步表现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而生产力是社会文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和源泉。
社会进步首先通过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出来。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其中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在不同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文明的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社会进步还表现在每一社会形态本身的发展过程中。
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然而,在构成历史的某一局部或发展时期,有可能会出现曲折和倒退。
但是,这种曲折和倒退都是暂时的,终究改变不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
二、人类解放人类的解放,即人类从自然的、社会的以及自身的盲目必然性的支配与束缚下摆脱出来而获得自由。
这一过程要经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1.必然和自由。
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自由的理解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种是使人服从于客体,即人通过对客观的顺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获得自由。
一种是赋予人的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即人依靠在精神上摆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
前者是旧唯物论哲学的自由观,后者则是唯心论哲学的自由观。
这两种自由观都是片面的。
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才克服了上述自由观的片面性,正确地解决了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问题,为人类争取自由的斗争提供了伟大的理论武器。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3f450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6.png)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而且社会的发展总是历史地、具体地体现在人自身的发展上。
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自身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涵。
1994年3月25日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的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这表明,人的发展问题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社会进步说到底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进步,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及其现实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断重复的论断。
他认为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
)由马克思的这一表述,可以看出入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所占据的地位。
马克思、思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产生,在其现实性上一开始就是针对私有制社会下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而提出的,是为了寻找一条解决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早在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并且指出这"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第330页)1865年6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献《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3页)。
同年10月恩格斯又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草案》中设想,在彻底废除私有制的基础上,"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的新的社会制度,"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社会进步与发展演讲稿
![社会进步与发展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de12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9.png)
社会进步与发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有关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话题。
社会进步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讨,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社会进步与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它能够带来新的科技、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
正如乔布斯所说,“创新是区分优秀和平庸的标志。
”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社会进步与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习是一生的事业。
”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在社会的激流中不被淘汰。
最后,社会进步与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团结和合作。
在这个多
元化的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能够独立地完成所有的
事情。
只有团结和合作,我们才能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共同推动社
会的进步与发展。
正如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捆筷子却很难折断。
”只有团结和合作,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推动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就是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客 体有目的地认识、改造、享用和取舍。价 值选择必须坚持几个原则:
第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原 则——价值关系的选择原则。
第二,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相统一的原 则——价值主体选择原则。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人”是什么?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本质
1、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柏拉图说:“理性的生物” 德谟克里特说:“人是一个世界” 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人”是什么?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康德认为理性是人特有的本性。
黑格尔认为,“人之异于动物的就是思维”,人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其三,人的价值是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的统一。
人类的实践活动大都是功利性活动, 人的社会功利价值是社会进步的动因;人 的伦理道德价值表现为激发人们的精神力 量,对社会的进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为满 足社会现实需要的功利价值,是基础性的; 而长远发挥影响的伦理道德价值,也是社 会必不可少的。
1)要进行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
一切价值都是人的创造物,人的价值也是 人自己创造的。只有在创造价值的实践中,在 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才能使自身的 潜能发挥出来,变为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 人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条件。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2)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源自2、实现人的价值的条件人的本质是潜在的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实 现了的人的本质。这就是说,人的价值有潜在 的价值和现实的价值两种形态。
当一个人尚未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具 体贡献之前,还只有一种内在价值。 人的价值由潜在的、内在的价 值转化为现实的、外在的价 值是有条件的: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价值实现取决于 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 的地位。由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人们 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们生活 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等 等,人的价值实现程度也就不同。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3)价值目标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史证明,个人的价值目标只有同社会发
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从理性主义的立场 来理解人。这些思想是很有价值的,它们对 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有很大启示。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许多哲学家都讨 论过人的本质问题,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 学说,大体上可归纳为四种基本情况:
从自然属性理解人 从宗教神学理解人 从精神、理性理解人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2、唯物史观对人的本质的揭示
1)人的存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人类的劳动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也是与动 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阶级社会 中的阶级关系就是生产关系最直观的表现。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这些理论的缺陷: 首先,他们所说的人并不是生活于现实社会
中的具体的人,而是一般的抽象的人; 其次,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就有的,与
后天生活实践没有关系,而且是不变的,这是 人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再次,他们所揭示的人的本性即追求自由、 平等、幸福等也是抽象的,没有联系到生活于 社会中现实的、具体的人身上。
2020/11/27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的
本质就是有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的
实现,是人的观念不断展现、不断
对象化的过程,达到主体和客体
的统一。黑格尔把劳动看做人的
本质规定,同时这一本质只有在
社会中表现出来。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费尔巴哈他认为人的共同本质是理性、 意志和心,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 德之能量,心力是爱,这三种力量最高的力 是人绝对的本质,精神是人生存的目的。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一方面,是人即主体的需要和要求; 另一方面,是事物即客体的本质和属性。
任何个人或社会组织的价值,都是通过其 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和社会的生存与 发展的作用;而且,只有最终与人类社会发 展的必然性和人类进步相一致的实践活动结 合起来,才有真正的价值。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 发展
2020/11/27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本质
1、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孔子说:“人者,仁也。” 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
善,水无有不下……”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告子“无善无恶”论、扬雄的“善恶混合”论、 李翱的“性善情恶”论 ……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中,社 会价值处于更基础、更重要的地位,这是 由人的本质即社会性决定的。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其二,人的价值体现在贡献和满足的统一;
物的价值是以它的属性或功能满足人 的物质或精神的需要而实现的;而作为主 体的人则是通过他的实践活动来体现其价 值的,这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人 的价值在于他的实践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 作出的贡献,而且一个人的这种贡献越大, 其价值也就越大。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现实的人都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生活的人, 社会关系也是具体、历史的。
马克思: “人的本质不 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二、 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主体和客体 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 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 一种效益关系。这种效益关系是在实践基 础上产生、发展的。价值涉及两个方面:
展方向和时代要求相一致,才有意义。如果无
视社会的需要,不顾现实的条件,以个人为本
位,那么,这样的价值目标有可能成为一种
“负价值”。人的值的实现固然首先受社会条
件的制约,但是,由主体确定的价值目标即价
值取向也起重要作用。所确定的目的有没有实
现的客观根据,对人的价值的实现具有决定性
意义。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其一,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 值的统一;
所谓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的实践活 动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即人对社会需 要的满足程度;所谓人的自我价值,是指 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存在、发展的意义, 即社会给予个人的评价。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 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