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完整版)
第一节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民族企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受到本国封
建势力的压迫,发展艰难。
情境材料 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企业状况
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近代企业状况
占总资本额
占总资本额
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的百分比
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的百分比
商办 53 4 704 22.4% 商办 63 12 465 70%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 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 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 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一、二体现近代民族工业有何特点? 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 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北京的 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 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革去他的武举,“交邢 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停业。
②甲午战争以后,爱国的民族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的屈辱, 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自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③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松了对民间设 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2)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 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 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 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
维新运动的兴起全面版ppt课件
归纳: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①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②上书: 公车上书 ③组织学会或学堂:强学会、保国会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④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对号入 座
图说新思想
陈独秀
1 7
黄兴
2 8
梁启超
3 9
李鸿章
4 10
魏源
5 11
曾国藩
6 12
(1)人类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论: 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
(2)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3)思想特点及其利弊、成因 4.主要维新活动: (1)公车上书 (2)创办《中外纪闻》 (3)成立强学会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 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 典,都是西汉末年刘歆等人 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 权而伪造的,是“伪经”。 因此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 称之为“新学”。
(2)创办《中外纪闻》: 康有为在京津沪等地创办,宣传变法主张
(3)成立强学会: 概况:1895年 康有为在北京、上海成立 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 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宗旨:签研订《习马西关学条,约交》流变法思想 结果:被查封,解散
梁启超
(1873-1929)
广东新会人,号任公。 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并 协助其进行变法理论的撰 述,1895年参加了公车上 书和强学会的活动。是与 康有为齐名的戊戌变法领 导人之一。
》 向西方学习,变——法薛图福强成。《筹洋务议·变法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 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 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 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 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历史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ppt
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众生活困 苦,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对帝国主 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表示强烈
的不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崛起 ,他们渴望摆脱列强侵略,实
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政治背景
清政府面临着内外压力,开始进行改革。 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但失败了,这使得人们开始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对未来的展望
坚持改革开放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 ,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 强的必由之路。
推动现代化建设
要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 平。
弘扬中华文化
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
加强国际合作
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 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反对封建专制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民主自由的政治理念 ,为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推动民族觉醒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促使更多人投入 到反帝爱国运动中。
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观念的更新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带来了新的文化观念,如推崇科学、民主、进步等,更新了当时中国社 会的文化氛围。
坚持法治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时期,虽然倡导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措施,但是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约 束。在现代社会,法治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需要坚持法治原则,推动 法治建设。
强化国民素质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时期,国民素质普遍较低,这也是该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 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
THANK YOU.
高二历史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D B
D
( )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产生了当时最进步的思想是 A.洋务思想 B.早期维新思想 C.维新思想 D.马克思主义
( ) 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 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4.19世纪末, 维新思潮得以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关键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维新派拥有广 泛的阶级基础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争取到光 绪帝的支持
C
( )5.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 不惊人,又可避祸。”这种做法的实质是 A、托古改制容易让人接受,不担风险 B、主张托古改制,反对布 衣改制 C、认为改革是惊人的大事 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性
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一、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 19世纪70年代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薛福成
3、主张: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振兴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政治: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4、评价: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为维新运动做了理
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 诸实践 。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历史根源)
1、必要性(社会基础)
①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经济、政治) ②甲午战争宣告洋运探索失败,救亡图存需进行新探索; ③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可能性: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维新变法运动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
法维新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 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狂潮 中,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 重危机,光绪帝也将成为 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 心实行变法。
公车 上书 序幕
失败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C“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刊 D保国会的成立 )
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林则徐 3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4 在“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5 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发展农工商业 C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 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D 训练新式陆海军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一、兴起: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时间: 1895年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 康有为 、梁启超 内容: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意义: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结果: 受旧势力阻挠而失败
二、发展:
维新变法运动
立学会: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议论时政 办报刊:《时务报》、《国闻报》
1、变法的背景: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变法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98.6.11-1898.9.21 主要影响 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 政治上: 阶级参与政权
军事上: 有利于军事强大 教育上: 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1、公车上书失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哪些活动宣传维新变 法思想:
第13课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第13课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课型:新授课一、基础知识目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
“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和组织强学会的情况。
领导南北舆论界的《时务报》、《国闻报》。
二、思想教育目标1.维新变法运动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
2.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变法活动,宣传了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国图强的思想,开阔了部分知识分子的眼界,为戊戌变法作了必要的准备。
三、能力培养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在19世纪末产生戊戌变法运动?”使学生明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当时人们把发展近代工业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呼吁“设厂自救”,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这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创造客观条件,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通过学生分析,让他们认识:康有为宣传变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爱国的、进步的,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难点:中国为什么在19世纪末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甲午战争的结果如何?(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帝国主义是怎样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P64表格;美国“门户开放”。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人民都在寻找拯救民族危亡的道路。
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2.讲授新课(板书)第13课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板书)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板书)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何时?(明朝中后期)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阻挠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道路被截断了。
原创2: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孔子改制考》于1898年刊行,康有为把孔子 打扮成一位社会改革家,同时推孔子为“万世教 主”。康有为曾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 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 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经过 康有为的装扮,孔子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 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扰和压力。
2.早期改良思潮代表
进入19世纪70年代,具有早期改良思想的人数 逐渐增加,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主张变法的呼声日 益高涨,要求改革的内容也不断扩展。到中法战争 前后,形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的著名人物有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人。
3.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主张
早期改良派强调向西方学习,寻求医治中国的 方案,实现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早期改良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学习西方变法 图强。第二,发展资本主义,提出“商战”。第三, 实行君主立宪。早期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体 制。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 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 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 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出现
早起改良思潮 代表
维
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新 运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动
康有为生平简介 主要思想及著作
的 兴 起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公车上书 《中外记闻》
强学会
梁启超和《时务报》
梁启超、谭嗣同、严 复简介及著作、主张
课堂练习
1.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
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D )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康有为(1858—1927) 籍贯:广东南海 生平大事: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办报开会
第九单元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件
2.谭嗣同 著成《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3.严复 创办《国闻报》,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 4.影响 (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 用。
(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3)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要点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目的、根源及其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
材料二 康有为把十九世纪末中国新兴资产阶级需 要的变法维新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挂上孔圣人的招牌, 把孔子说成是“与时变化”、创立“选举”等制,想望 “民主”之“太平”,用自己的观点阐释儒家经典,使人 们相信,“变法维新”,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 也就成为变法维新的祖师。
作用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
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目的: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
(3)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4)作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 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目的:想要托古改制,在孔子的旗号下传播西方资产 阶级理念。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 2 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目标导航]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 治主张,分析其特点。
一、早期改良思潮 1.出现时间 19 世纪 70 年代。 2.代表人物 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
3.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 4.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 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 君主立宪。
[探究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篡改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始误于荀学至拘陋,中乱于刘歆 之伪谬,末割于朱子之偏安。”谭嗣同认为,儒家的变质 始于荀子,继荀子之后败坏孔学的先后有叔孙通、刘歆、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精选10篇)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精选10篇)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篇1(导入新课)我听说咱们班几位同学排演了一目历史小短剧,(由六位学生表演《时局图》,分别饰演旁白兼清政府、熊、肠、虎、蛙、太阳)首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加分),其他同学思考这个短剧说明了什么问题。
(表演短剧,然后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加分)。
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时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
(板书课题:第13课)(讲授新科)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时中国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来看第一个黑体字,在这一目中我们要掌握哪些内容呢?(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补充课外资料,加分)大家说的都很好,这里讲到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无产阶级产生于什么时期?(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加分)所以中国的无产阶级比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的早。
为什么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而不是在其他时期呢?(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加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我们就以华侨陈起沅所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为例来看一下。
(教师解释“缫丝”)谁能介绍一下陈启沅这个人?(学生介绍,加分)。
他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是怎样创办、发展起来的?(学生总结回答,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不完全,则引导提问:为什么继昌隆缫丝厂会出现这种局面?加分)民族资本主义是否就此止步不前了呢?当然不是,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在什么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快?(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加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看大屏幕(出示三段材料),小组迅速交流一下,选出代表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加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力量的增强为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创造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面对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些开明的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日本、俄国变法图强,所以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就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课件7: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2)区别 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主张,没 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 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 理论。 ②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 亡结合起来,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课堂小结
历代封建王朝尊崇的“古文”经典,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为了帮助王 莽篡汉提供理论依据而伪造的,不是孔子亲自删定的“真经”。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四
目录 孔子为制法之王考 孔子创儒教改制考 六经皆孔子改制所作考 孔子改制托古考 诸子攻儒考
影响: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托古改制), 动摇了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舆论,奠定 变法的理论基础
议改变学习重点,从经济和国政(国家政治制度)等立国根本上学习西
方,谋自强。
——《中西体用之间》
结合材料及教材,思考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条件: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b.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c.洋务运动弊端明显,需要寻找新出路。 3.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 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 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 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 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 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 以便开通风气,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
3.组织学会:强学会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 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 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 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李鸿章得知 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 3000两银子入会,但康有为拒绝。
课件5: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1.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活动与主张
代表 活动 主要著述
人物 地点
刊物
主要思想
变法图强;伸民权、设议院,实行
梁启超 上海 《变法通议》《时务报》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培养
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谭嗣同 湖南 《仁学》
“冲决君主之网罗”,反对君主专 制、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严复 天津 《天演论》 《国闻报》用进化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严复 (1854-1921)
中国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字又陵, 福建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 留学英国海军学校。1880年(清光绪 六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 总办。中日甲午战争后,译《天演 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论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2.创办报刊:康有为等在京、津、沪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 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3.成立团体——强学会 (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后又成立上 海强学会。 (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3)结果:1896年初,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上 海强学会解散。
特别提醒 强学会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不是政党。维 新变易法醒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维新派把维新变 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而不是强学会的成立。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国别 租借地或割占
长城北和新疆
法国 广州湾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康有为 梁启超
一、早期改良思潮 1.背景: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民族危机 加深。 2.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第2课 维新变法的兴起
材料一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 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这种宣传方法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一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 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学说与维新思想相结合。 这种宣传方法有什么利弊得失?
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 1.启发明智——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 基础 2.组织力量——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 3.制造舆论——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 备,减少改革阻力 4.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 戊戌变法 • 第二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复习巩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主题:中国向何处去? ——必修三专题三P53 方向:向西方学习,向近代化过渡 三个阶段: 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器物
中体西用
制度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苏俄学习! 五四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舆论基础
组织基础
三、梁启超与《时务报》
1896
年 在 上 海 创 办
西方之言曰:人人有自主之权。何谓自立之 权?各尽其所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公 莫大焉,如此则天下平矣。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时务报》第9期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
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 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一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 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学说与维新思想相结合。 这种宣传方法有什么利弊得失? 既体现了康有为高超的政治智慧,又暴露了康有为 等维新派的软弱性。
第2课_维新运动的兴起
②经过: 康有为一夜间奋笔疾书,起草了1.4万字。与 梁启超等人发动当时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地1300 多名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大 主张。史称公车上书(汉朝时封建官府用车马接 送被征召选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用公车比作举 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③结果及影响:
公车上书虽然没有上达给皇帝,但却使维新思想 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社会中产生了极 大影响。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早期改良思潮
1.背景:
(1)19世纪70至9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和 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随之产生和壮大;
(2)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继承了林则徐、龚自珍、 魏源等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强调向西方学习。
(3)随着西学的传播,反映民族资产阶利益和要求的早 期维新思潮兴起。成为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
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 法通议》 △上书: 1895年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或学堂: 万木草堂、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 △创办报刊: 《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维新活动的影响
(1)维新派的一系列立学会、办报纸、兴学 堂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 造舆论的作用。
你怎样看待康有为领导下的“公车上书”?
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中外纪闻》(原名《万国公报》) (1)目的: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 (2)地点:北京 (3)地位:资产阶级早期政治团体的机关刊物 3、强学会: (1)成立:1895年8月 (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3)地点:北京、上海 (4)结果:1896年初被查封 (5)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 夺西汉政权而伪造的,
的“素王”
是“伪经”
——动经摇过了康封有建为统的治装者扮恪,守孔祖子训成,了反资产阶 对 级变 维法新的思理想论的基 先础 师,为 以变 此法 来制 抵造 制舆封论建。顽固 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扰和压力。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 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孔子改制考》
严复
福建侯官人,早年曾留学英 国,比较系统的接受了西方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近代 中国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的 过程中,他是最重要的启蒙 思想家和翻译家。
严复
维新活动:
① 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② 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 新变法主张
代表人物 活动地点 主要著述
刊物
梁启超
上海
《变法通 《时务
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报》
主要思想
变法图强 学习西方政治文教制度
发展近代工业
谭嗣同
湖南
主张变法
《仁学》 《湘报》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冲决君主之
罗网”
严复
《国闻 天津 《天演论》 报》
主张变法 借进化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西方资 产阶级 进化论
《礼运 》小康 大同说
公羊三 世论
君主专制 据乱世
君升主平立世宪 太平世 民主共和
④ 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百日维新”
谭嗣同
字复生,湖南浏阳人, 著名维新派人物,“戊 戌六君子”之一。代表 作《仁学》,提出“冲 决君主之罗网”
维新活动:
谭嗣同
① 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② 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 新培养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
③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自幼受过严格的 封建教育,后来接触西方资产 阶级文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 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 人物。曾设立“万木草堂”, 领导“公车上书”,是戊戌变 法的主要发起者。
➢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 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 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 的思想体系。
➢ 公车上书
背景:甲午战争失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概况:1895年4月,康梁发动1300余名举人联 名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 但未送达给皇帝 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 强学会
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梁启超
广东新会人,号任公。1890 年起师从康有为,受到康有 为思想的影响走上改良维新 的道路。1895年参加了公车 上书和强学会的活动,是与 康有为齐名的戊戌变法重要 领导人之一。
➢ 1888年,康有为再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 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 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传 播维新思想
此书称儒家所奉的诗、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
书、礼、易、乐、春秋 治者所推崇的“古文”
等“六经”都是孔子假 经典,都是西汉末年刘
托古圣先王的言行所做,歆等人为了帮助王莽篡
材料反映康有为变法思想的什么特点?
特点: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 治学说相结合(托古改制)
康有为借助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有何 利弊得失?
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打孔子旗号为号召, 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可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不 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决裂
康有为的维新活动
维新运动的兴起
早期改良思潮
一、产生时间:19世纪70年代
二、产生条件 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② 思想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
科学技术,来源于林则徐、魏源等的新 思想; ③ 洋务运动的弊端明显,需要寻找新的出 路
王韬 薛福成 郑观应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 不尽在船坚炮利, 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 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 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 此其用也
梁启超
维新活动: ①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
②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
内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 度。 a.政治制度: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制度; b.文教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 发展近代工业
③ 1897年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 传变法思想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主张: 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
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 外国 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②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 利发展。
评价: ① 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② 为康梁的维新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③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