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的兴起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PPT教学课件
型2。.热带迁移土农地业
住所
(1)概念:是______和____亚__马均孙不河固定的一种 原刚始果的盆农地业地域类型。
(2)分布:目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流域、
____________等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3)生产过程
(4)存在问题:破坏_自__然__植__被____,土地中 _养__分__流__失______严重,_土__壤__肥__力___急剧耗竭, 农作物产量锐减。
总之,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基本,一般 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社会经济因 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对农业区位的选择, 更多的是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二、农业的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一定地域内形成的 __较_稳__定____ 的 、成_型____ 的区_域_性______ 农 业 生 产 类
( )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产生了当时最进步的思想是
B
A.洋务思想 B.早期维新思想 C.维新思想 D.马克思主义
( ) 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
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D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或(托古改制)
4、利与弊
利:减少阻力,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 思想彻底决裂
5、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孔子之 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 从当地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入手,逐 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 然因素;其中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 的影响极大,所以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 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如:在我国,甘蔗主要生长在南方,甜菜主要分 布在北方等。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课堂小结-PPT课件
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酝酿和发展
创办新学堂 著书讲学 创办报刊 建立政治团体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康、梁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
万木草堂 后改名《中外纪闻》
1891~1897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想。培养与造就大批变法维 新骨干(如梁启超等)。在万木草堂亲自讲学,前后历时7年。同时,在这里编写了《新学 伪经考》等维新变法著作。1898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北京保国会遗址
1898年4月12日,北京保国会由康有为等人发起成立,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的重要 政治团体。北京成立保国会,将变法推向高潮。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三、变法高潮—百日维新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变法的直接原因 1897年,德国强占 ,帝国主义掀起 的狂潮,康有为再次上书 ,请求变法。 变法的过程 1898年(农历戊戌年)光绪帝颁布 《 》,开始变法,历史上称为 “ ”。新政共推行103天,因而又 称作“ ”。
第2 课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 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 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 步的意义。 ③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 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④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 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第二学习主题
历史:9.2《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政治运动 (1)时间:1895年 (2)内容: 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主张; (3)影响: 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895年4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清政府因甲午战 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群情 激奋。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立即联合各省应试 举人,讨论上书请愿。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即《上 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 项建议,并详论“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 强的具体措施。经康有为、梁启超等奔走联络,“万言书” 征集到一千三百余名举人的签名,并于5月2日呈递都察院。 虽然都察院拒绝代呈,但“万言书”已广为流传。因汉代 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世遂以“公车”为举人赴 京应试的代称,故史称此举为“公车上书”。它是资产阶 级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 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的爱国行动。
内容:
意义: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
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 则将会走向灭亡。
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
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 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 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
戊戌变法的背景
社会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及引导 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政治团体的成立 重要条件: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个人努力 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发展是当时潮流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 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 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弱小的维新派得不到同盟者和群众支持。维新运 动兴起之时,中国还没有面向大众的、与资本主 义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事业,也基本上没有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
维新运动便局限于具 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 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 子里,改革不为大多 数人所理解和支持。 相反,反对改革的言 行在当时有着很深厚 的社会基础。
维 新 派 同 封 建 顽 固 势 力 的 论 战 的 内 容
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
维 新 派
“宁可亡国,不可 变法” 兴民权会“大乱四 起”导致外国干涉 而亡
“能变则强,不变则 亡” 兴民权,实行君民 共主的君主立宪制 。 科举制“锢民智”“坏 心术”“滋游手”,“ 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 可”。
康有为故居 -广东南海 市丹灶镇苏 村
康 有 为 铜 像
康氏宗祠
著书立说:宣扬变法维新的理论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两书都是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西方资产阶级 的进化论和改革思想。这些著作的发表,给了顽 固势力以有力的冲击,为推行维新运动奠定了理 论基础。
(1865—1898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 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 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 同始!
谭嗣同字复生,号 壮飞,湖南浏阳人,出 身于官僚家庭。维新运 动的中坚骨干和杰出的 思想家、政治活动家。 是维新领袖人物中最激 进的思想家。1898年慈 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谭嗣同拒绝友人营救。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人们逐步认识 到,要救国,只有维新。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共17页PPT资料
论战影响
除旧:精简机构,裁 汰冗员,取消旗人由 国家供养的特权
布新:鼓励官绅士民 上书言事,各省举荐 通达市政的新政人才
政治上如何除旧布新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设立铁路、矿物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
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取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 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 兴办邮局,裁撤驿站
戊
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戌
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
维
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
新
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
运
史发展的趋势。
动 ➢ 爱国意义。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
工程管理152
非新无以为进, 非旧无以为守。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 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
✓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 ✓著书立说(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 ✓办学会(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设学堂(如长沙时务学堂) ✓办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湘报》)
运 求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
动 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在内忧
的 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
开 展
有维新,要维新,也只有学外国。那是的外国也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 步的,他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日本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③ 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 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总结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 演,竟失败得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 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 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 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 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 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 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个道路。此后,孙中山 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进一步发展起来。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步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传播开来, 逐渐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 动。
维新派宣传新主维张
向皇帝上书。最有名的为1895年向光绪帝“公车上书” 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梁启超《变法通议》严复《天演论》
介绍外国变法教训。《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
性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这些政令和 措施并没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 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维新派试图通过光绪帝推行这种改革方案,遭到了封建守旧势 力的激烈反对。1898年9月,慈禧太后软禁了光绪帝,搜捕维 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身, 史称”戊戌六君子”。 103天的”百日维新”,除京师大学堂保留外,其余都被废除。 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共30张PPT)
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 经过: 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 车上书”。
序幕
发起人:
公车上书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广东南海人。清末“戊戌 广东新会人。康有为的学 康有为 变法”的主要发起者。 生、维新活动的助手。
1.开放言论; 2.取消多余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发展农工商业 1.创办报刊; 2.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3.科举考试废八 股文 训练新式陆海军
1.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 与政权,革新政治 2.触犯顽固派旧官僚的利益 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 学技术的传播 2.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顽固封建势力不能容忍 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 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 梁启超;甚至宫廷内外传言 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九月十三日,光绪帝 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 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 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 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袁世凯Leabharlann 第二天,袁世凯向荣 禄告密,荣禄立即进 京与慈禧太后密谋废除光绪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 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练兵方法,建设现代化国防。维护封建 外国利器 …… ” —— 李鸿章 统治。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 维新派: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采用 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在能“自 改良的方法使中国走向富强。 强保种”。 ——严 复
课程标准: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 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日之间签订了 《马关条约》。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社 会矛盾尖锐。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维新派的活动方式
•
(“公车上书”: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一片愤慨,正在 公车上书” 1895年 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组织了1300名举人在5 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组织了1300名举人在5月2日联名上书朝廷,请求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 日联名上书朝廷,请求皇帝“ 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史称“公车上书” 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史称“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 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和爱国救亡运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戊戌变法时期的主要学会 学会名称 创办人 强学会 康有为 梁启超 粤学会 康有为 闽学会 林旭 蜀学会 杨锐 陕学会 杨深秀 南学会 谭嗣同等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一 戊戌维新运动 • 二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电化和变法的活动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2.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2.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二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二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从18世纪70年代初到1898年,(中国)在工 18世纪70年代初到1898年,(中国)在工 矿、航运、新式金融等行业的商办近代企业有250 矿、航运、新式金融等行业的商办近代企业有250 家(多数是19世纪90年代以后设立的)。其中, 家(多数是19世纪90年代以后设立的)。其中, 可以知道具体投资的189家企业的总投资额有 可以知道具体投资的189家企业的总投资额有 2844万多元。”——杜恂诚:《 2844万多元。”——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 旧中国政府(1840—1937) 旧中国政府(1840—1937)》
原创2: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孔子改制考》于1898年刊行,康有为把孔子 打扮成一位社会改革家,同时推孔子为“万世教 主”。康有为曾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 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 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经过 康有为的装扮,孔子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 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扰和压力。
2.早期改良思潮代表
进入19世纪70年代,具有早期改良思想的人数 逐渐增加,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主张变法的呼声日 益高涨,要求改革的内容也不断扩展。到中法战争 前后,形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的著名人物有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人。
3.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主张
早期改良派强调向西方学习,寻求医治中国的 方案,实现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早期改良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学习西方变法 图强。第二,发展资本主义,提出“商战”。第三, 实行君主立宪。早期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体 制。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 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 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 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出现
早起改良思潮 代表
维
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新 运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动
康有为生平简介 主要思想及著作
的 兴 起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公车上书 《中外记闻》
强学会
梁启超和《时务报》
梁启超、谭嗣同、严 复简介及著作、主张
课堂练习
1.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
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D )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康有为(1858—1927) 籍贯:广东南海 生平大事: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办报开会
历史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ppt
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众生活困 苦,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对帝国主 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表示强烈
的不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崛起 ,他们渴望摆脱列强侵略,实
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政治背景
清政府面临着内外压力,开始进行改革。 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但失败了,这使得人们开始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对未来的展望
坚持改革开放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 ,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 强的必由之路。
推动现代化建设
要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 平。
弘扬中华文化
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
加强国际合作
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 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反对封建专制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民主自由的政治理念 ,为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推动民族觉醒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促使更多人投入 到反帝爱国运动中。
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观念的更新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带来了新的文化观念,如推崇科学、民主、进步等,更新了当时中国社 会的文化氛围。
坚持法治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时期,虽然倡导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措施,但是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约 束。在现代社会,法治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需要坚持法治原则,推动 法治建设。
强化国民素质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时期,国民素质普遍较低,这也是该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 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
THANK YOU.
维新运动的兴起全面版ppt课件
归纳: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①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②上书: 公车上书 ③组织学会或学堂:强学会、保国会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④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对号入 座
图说新思想
陈独秀
1 7
黄兴
2 8
梁启超
3 9
李鸿章
4 10
魏源
5 11
曾国藩
6 12
(1)人类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论: 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
(2)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3)思想特点及其利弊、成因 4.主要维新活动: (1)公车上书 (2)创办《中外纪闻》 (3)成立强学会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 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 典,都是西汉末年刘歆等人 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 权而伪造的,是“伪经”。 因此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 称之为“新学”。
(2)创办《中外纪闻》: 康有为在京津沪等地创办,宣传变法主张
(3)成立强学会: 概况:1895年 康有为在北京、上海成立 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 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宗旨:签研订《习马西关学条,约交》流变法思想 结果:被查封,解散
梁启超
(1873-1929)
广东新会人,号任公。 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并 协助其进行变法理论的撰 述,1895年参加了公车上 书和强学会的活动。是与 康有为齐名的戊戌变法领 导人之一。
》 向西方学习,变——法薛图福强成。《筹洋务议·变法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 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 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 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 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
11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课程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 物的政治主张。 2.学习要点 (1)早期改良思潮。 (2)康梁维新思想。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一、早期改良思潮 1.产生背景 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2.代表人物 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人。 3.主要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
7
问题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2
②康有为不是直接移植西方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 立等学说,而是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变法的合理性。在《新学伪 经考》中,康有为把西方的进化论同古代传统文化相结合,否定中 国古代的历史循环论,阐述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进步观点。《孔子改 制考》将孔子当作民权、平等的倡导者,主张变革的先师,利用孔 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 历史依据。把西方的进化论、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合是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突出特点。
9
问题1
问题2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 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 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创 办新式学校。③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 进步的。 (2)区别: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 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②早期维 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 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维新运动的兴起53页PPT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3
维新运动的兴起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维新运动的兴起ppt2 人教课标版
时间:l9世纪60、70年代 条件: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3、洋务运动弊端明显,需要寻找新出路。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主张:1、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外国人“商战” 2、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作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维新 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896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年 在 上 海 创 办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材料一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
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材料二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
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材料三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 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 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
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 少改革阻力。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康有为从事了维新活动的哪些实践?
①办学堂讲学:在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思想 ②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③上书:发动公车上书 ——标志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④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⑤组织学会:北京、上海成立强学会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维新变法的基本线索
第一阶段—宣传维新思潮19C末 第二阶段—维新派的政治运动及宣传活动 第三阶段—百日维新(高潮1898)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2.根据教材隐性知识归纳、概括、整合知识点是一种重要的学
链 接
习方法。具体到本课,可以归纳整合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经济、
思想等方面的主张。
栏 目 链 接
考查角度1 早期改良思潮
(2014·淄博模拟)19 世纪 60 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
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1883 年,又说:“英国
栏
胜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可以看出
19
世纪
60
年代王韬主张中
目 链
接
体西用,从“英国、君民之分亲”等信息看出王韬推崇英国的君主
立宪制。
答案:B
考查角度2 维新派的思潮主张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
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器胜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
王韬在 1883 年出版的《弢园文录外编……》中指出:“论者徒夸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的政___治__制__度_ 和 文 化 教 育 制 度 ; 呼 吁 “ 伸 民 权 ”、
“_设___议__院__”,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改革__科__举___制__度___,培养有 栏
用人才;大力发展__近__代___工__业_。
目 链
接
B.谭嗣同发表《仁___学_》: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接
想依托孔子“避祸”;自幼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信奉孔子的学说。
(3)梁启超主张兴民权,开民智。并提出了兴民权的具体步骤: 先是开官权、兴官智,再是开绅权、兴绅智,最后实现兴民权年代,王韬主张以中国正统思想观念为根
本,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即“中体西用”。19 世纪 80 年代,
④维___新__变__法_新局面逐渐形成。
栏 目 链 接
1、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目的、根源及作用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
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目的: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
栏
目
(3)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
链 接
栏
特点的主观因素。
目 链
接
(3)依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及实现步骤。
答案: (1)19 世纪 60 年代,王韬主张以中国正统思想观念为根
本,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即“中体西用”。19 世纪 80 年代,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特点:托古改制(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栏
目
因素:利用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变法维新面临形势严峻, 链
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此
制乎,不过其夏葛冬裘,随时救民之言而已。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1892 年)
栏
目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中指
链 接
出:“今之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兴民权斯固然矣,然民权
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
君___主__立__宪_。
接
6.影响。 (1)反映了__民__族__资___产__阶__级__的利益和要求。
(2)成为甲午战争后__维___新__变__法___运__动___兴起的先声。
考点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潮 1.思想萌芽:__1_8__8_8__年,第一次上书__光__绪____皇帝,主张变
3.思想特点:康有为从传统的儒___家__思__想_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考点三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公车上书。 (1)背景:_1__8_9__5年 4 月,日本逼签《马__关___条__约_》,引起了各界
人士的强烈反应。
栏
目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链接
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4)作用: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维新思
想。
2、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比较
(1)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
(2)异:梁启超强调实现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
栏
业,并且以俄国为例,强调变法的必要性;谭嗣同直接利用西方民
栏
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
目 链
接
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
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
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
久不变。”
材料二 孔子……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改除乱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特点:托古改制(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栏
因素:利用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变法维新面临形势严峻,
目 链
接
想依托孔子“避祸”;自幼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信奉孔子的学说。
(3)梁启超主张兴民权,开民智。并提出了兴民权的具体步骤: 先是开官权、兴官智,再是开绅权、兴绅智,最后实现兴民权,开 民智。
法自强,挽救危局。
2.寻找变法的理论依据。
(1)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___乱__世_”、“__升__平__世__(小
栏 目 链
康)”和“__太__平___世_(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
接
(2) 系 统 地 阐 发 了 变 法 理 论 :《 新 学 伪 经 考 》 和 《_____孔__子__改___制__考____》两部著作。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栏 目 链 接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栏
分析其特点。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考点一 早期改良思潮
1.出现时间:19 世纪___7__0___年代。
2.背景:近代民___族__工__业_的出现。
栏
3.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和__郑__观__应__等人。
迁都,___变__法___”等主张。
(3)影响: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___国__救__亡_的政治运动。
2.维新变法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表现。
①创办维新报刊,宣传变法主张:主要有康有为等在北京、上
海、湖南、天津等地创办的《中__外___纪__闻_》;1896 年 8 月在上海创刊的 栏
目
《_时___务__报__》;严复在天津创办的《__国__闻___报_》。
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
栏
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 )
目 链
接
A.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B.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C.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解析:19 世纪 60 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
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器胜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从“器
分之权。……是故权之与智,相倚者也。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
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
栏
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绅权故当务之急矣,
目 链
接
然他日办一切事,舍官莫属也。……故开官智又为万
事之起点。”
(1)依据材料一,指出王韬思想主张的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形成这一
链 接
②成立_强___学__会__等政治团体,交流变法思想。
③兴办学堂,培养变法人才:典型是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 万___木__草___堂和陈宝箴创办的时___务__学__堂_。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④发表文章,宣传变法。
A.梁启超发表《变__法___通__议_》: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
目 链
接
权思想宣传变法,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
严复借助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栏 目 链 接
1.在学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要注意分析早期维新思想与康、
梁维新思想的内在联系;注意分析早期维新思想的特点,理解康有
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学说相结合的思想特点。 栏
目 链
接
4.目的: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
5.基本主张。 (1)经济方面:振兴_工__商___业__,发展资__本___主__义_,通过“_商___战__”
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 政 治 方 面 : 学 习 西 方 先 进 的 _制__度___ , 设 立 议 院 , 实 行
栏 目 链
C.严复介绍《_天__演__论_》:借达尔文的进___化__论_阐明自己的维新变
法主张。
(2)影响。
①维新派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__发___民__智_、组
织力量和制__造___舆__论_的重要作用。
栏
目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已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链 接
③资产阶级改___良__主___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