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经典诵读
七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内容.docx
七年级下经典诵读1 •《论语》(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节选3000余字)雍也第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f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r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r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h含O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如。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wd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驿xTng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f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1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f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f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f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f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q方n为费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ou执其手,曰f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r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a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r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f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通汝)画。
”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f女得人焉耳乎?”曰f有澹dan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f不有祝蛇tub之佞ning ,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r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r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r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七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典诗文诵读篇目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春江花月夜唐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
6.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9.天末怀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七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巴拉素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必背古诗文1咏雪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太丘与友期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虽有佳肴《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半”。
其此之谓乎!4河中石兽纪昀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智子疑邻《非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塞翁失马《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七年级语文经典诵读篇目.doc
七年级语文经典诵读篇目1、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观沧海晋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龟虽寿晋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4、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白话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经典诵读2【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翻译】: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经典诵读【3】: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译文:人的品德随着胸怀而提升,胸怀因见识而扩大,所以,想要提升品德,就不能不扩大胸怀,要扩大胸怀就不能不增长见识。
经典诵读【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译文: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做。
只要贤能和品德能够服人。
经典诵读【5】: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任何事情都应当留有余地,大道理目的,就不要再去过分的追求。
别人家里有喜事,不应该心怀妒忌;别人家里有祸患,不应该幸灾乐祸。
做了好事,希望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老左了坏事,害怕别人知道,便是大恶。
初中生经典诵读 24.邯郸冬至夜思家
24.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①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②。
想得家中夜深③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④。
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诗人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象等手法,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我住进邯郸客栈的时候正赶上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 伴。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
(1)诗中诗人运用想象,表达对家人的思念的句子是:
(2)诗中具体描写诗人过冬至情景的句子是:
①驿: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 ③夜深:犹深夜。
差的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④远行人: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②影伴身:影子与其相伴。
25 七年级上册诵读指导古诗今译练习巩固
注解助记。
七年级上学期必背经典诵读
七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20篇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译文】孔子说:“弟子回家要孝顺,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谨慎可信,爱戴人民,亲近仁德之士,实行之后还有余力,就去学文化。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学而》)【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干事机敏,说话谨慎,去有道之士那里校正自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ì),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为政》)【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
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8、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
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七年级经典诵读
七年级经典诵读
无题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壁破,难愁蹈海亦英雄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七年级经典诵读
经典选读孟子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7、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9、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10、谦受益,满招损。
1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之。
1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13、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6、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1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9、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24、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25、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2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docx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苏轼)【作品介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作者是苏轼,也题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被选入《全宋词》。
这首词写于作者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
全词咏柳,是作者少冇的婉约词作,也是北宋时期咏物的名篇。
【原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乂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E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1. 这首词人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棄,(jie),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11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2. 从教:任凭。
3.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悄思。
4•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5.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屮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6.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吋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7. 落红:落花。
缀:连结。
【翻译】杨花像花,乂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山它飘坠。
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
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冈I」耍睁开乂想闲。
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木想寻夫去处,却乂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我不怨杨花落尽,只怨那西园,落花难重缀。
早晨一阵风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用打碎。
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七年级,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上学期诗歌经典: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2.《都下清明竹枝词》【明】郎兆玉鸦黄半臂石榴裙,柳叶斜簪拂翠云。
载酒跨驴效外去,逢人只说拜新坟”。
13.《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4.《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一)》韦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15.《鹊桥曲》【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年级经典诵读ppt 课件
∷【国风·邶风】
09、式微
第9周诵读
•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国风·邶风】∷10、静女
第10周诵读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 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国风·王风】∷18、采葛
•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第18周诵读
•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国风·鄘风】11、相鼠
第11周诵读
•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国风·卫风】12、 氓
第12周诵读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国风·卫风】∷14、氓
第14周诵读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咥其笑矣。 •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国风·卫风】∷15、河广
第15周诵读
∷【国风·邶风】06、绿衣
• • • •
第6周诵读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七年级组经典诵读稿
国学经典朗诵稿《劝学》领:沐冬日之暖阳,乘课改之东风;承茶师之遗风,朔今日之三中。
女:朗诵经典,蔚我人文!劝我学子,发愤图强!第一章立志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合: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第二章明理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男: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合: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第三章励志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男: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四章劝学领: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女: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男: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女: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合: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女: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合: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⑪。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⑫,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⑬。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七年级经典诵读必背试题
.专业.专注.. word 可编辑 .七年级经典诵读背诵篇目《论语》十二章1、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一则“子曰,学而实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三则“子曰,吾十有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四五则“子曰,温故而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六则“子曰,贤哉……”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七则“子曰,知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八则“子曰,饭疏食饮水……”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九则“子曰,三人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十则“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十一则“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1、请背诵《论语》十二章第十二则“子夏曰……”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背诵《孟子》选段1、请背诵《孟子》与民偕乐前三则: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2、请背诵《孟子》与民偕乐第四则“孟子曰,民为贵………”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上学期诗歌经典: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2.《都下清明竹枝词》【明】郎兆玉鸦黄半臂石榴裙,柳叶斜簪拂翠云。
载酒跨驴效外去,逢人只说拜新坟”。
13.《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4.《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一)》韦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15.《鹊桥曲》【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6.《菩萨蛮》【唐】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最新定稿)七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七年级经典诵读篇目:七年级经典诵读内容:1、《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ē谁?遥看是君家,松柏bǎi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3(文本相同)《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5(文本相同)《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歌(文本见第1篇)7、8(文本相同)《观沧海》曹操(课内)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sǒng峙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10(文本相同)《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诗经·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chuán死?12、13(文本相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课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4、15(文本相同)《清平调•其二》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6、《诗经·相鼠》(文本见第11篇)17、18(文本相同)《次北固山下》王湾(课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译文】【春日】春天。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寻芳】春游赏花。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滨】水边;河边。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⑤箫鼓:吹箫打鼓。
⑥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⑦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⑧若许:如果这样。
⑨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⑩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译文】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⑫!君不见高堂⑬明镜悲白发⑭,朝如青丝暮成雪⑮!人生得意⑯须尽欢,莫使金樽(尊)空对月。
天生我材(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⑰。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⑱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⑲,将进酒,杯(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⑳。
钟鼓馔(zhuàn)玉⑴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⑵,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⑶,斗酒十千恣欢谑⑷。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⑸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⑹,呼儿将出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⑻。
[3]【注释】【将进酒】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将(qiāng)进酒,乐府旧题。
将,请。
【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东流入海,不会倒流回来。
【高堂】高大的厅堂。
【悲白发】为鬓发斑白而伤感。
【朝如青丝暮成雪】形容时光匆促,人生短暂。
青丝,黑色的头发。
暮成雪,到晚上黑发变白。
【得意】指心情愉快,有兴致。
【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思是金钱不足贵,散去还会来。
【会须】应该。
【岑夫子,丹丘生】李白的朋友岑勋、元丹丘。
【侧耳听】侧着耳朵听,形容听得认真、仔细。
侧,一作“倾”。
【钟鼓馔玉】代指富贵利禄。
钟鼓,古时豪贵之家宴饮以钟鼓伴奏。
馔玉,形容食物珍美如玉。
【寂寞】默默无闻。
一说“被世人冷落”。
【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指三国时魏诗人曹植(192~232),封陈王。
宴平乐,在洛阳的平乐观宴饮。
【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指酒美价昂。
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斗,盛酒器,有柄。
恣欢谑,尽情寻欢作乐。
谑,喜乐。
【径须】只管。
【五花马,千金裘】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千金裘,名贵的皮衣。
【将出】拿出。
【万古愁】绵绵不尽的愁。
[4]【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买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喻意青春短暂)(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5]【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
人生如梦,一樽(尊)(zūn)还(huán)酹(lèi)江月。
【词句注释】⑪念奴娇:词牌名。
⑫大江:指长江。
⑬淘:冲洗,冲刷。
⑭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⑮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⑯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
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⑰雪:比喻浪花。
⑱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⑲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⑳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⑴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
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⑵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⑶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
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⑷“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
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⑸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尊:通“樽”,酒杯。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