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部评级体系验证办法(试行)模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银行内部评级体系验证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银行内部评级体系验证工作,提高内部评级体系的准确性与稳健性,根据我国银监会监管要求和x银行有关规定,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对商业银行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验证是指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对内部评级体系进行持续检验和评价的过程。按照内容的不同,验证分为内部评级数据验证、评级模型验证、信息系统验证、政策流程验证、评级治理结构验证及评级应用验证等六个方面。按照开展时间的不同,验证分为投产前验证、定期持续监控和投产后验证等三个阶段。

第三条验证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评估内部评级体系的准确性、稳健性和可靠性。

(二)建立纠正机制,促进内部评级方法和体系的持续改进。

第四条验证是内部评级体系持续、稳健运行的前提和保障。验证结果应作为运用内部评级体系进行实际业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验证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性原则。验证团队应在职能上独立于模型开发、应用团队,利益不受模型表现好坏的影响;验证工作的开展应不受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以确保验证结论的独立、客观、真实。

(二)统一性原则。验证工作应基于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并采用统一的验证方法和流程,确保模型验证结果的客观、一致。

(三)持续性原则。验证应作为模型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贯穿于内部评级体系投产、运行、优化的全过程,需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经营的变化,及时发起验证工作。

(四)审慎性原则。验证工作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流程,结合可靠的数据和专家经验进行,既不高估模型预测能力,也不低估

模型风险。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x银行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初级法体系和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体系的验证。非零售、零售风险暴露是指《x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办法(试行)》规定的内部评级法下金融机构、公司及零售风险暴露。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七条验证在高级管理层的统一领导下,由风险管理、信贷管理、科技部门以及各客户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实施。

第八条高级管理层是x银行验证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批验证相关政策,配备足够的人力和信息科技资源,确保验证工作的独立性。

(二)定期听取验证报告,并根据验证结果就内部评级体系重大修改或重新开发进行决策,推动内部评级模型的优化。

第九条风险管理部门是验证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并修订验证相关政策,统一验证工作的框架和理论方法,规范验证工作流程。

(二)明确各阶段的验证主体,组织开展全行的验证工作。

(三)定期撰写验证报告并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向评级体系的开发和使用部门反馈验证信息,并根据验证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条客户部门、信贷管理部门是验证的主要参与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观测内部评级体系在业务领域的应用情况和结果表现,并进行文档记录。

(二)向验证团队反映内部评级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审计部门负责对验证进行审计,主要职责包括:

(一)每年开展一次对验证工作的审计。

(二)对验证工作进行监督,评估验证政策、流程和报告机制等的适用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信息技术管理部和软件开发中心是验证的支持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提取、导入验证所需数据,确保验证数据的持续可获得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及时通知验证团队数据标准的变化情况,保持数据前后定义的一致性、连续性。

(二)开发并维护能够有效支持验证的信息系统,提高验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验证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章内部评级体系验证内容

第一节对数据的验证

第十三条对数据的验证包括对模型开发样本数据和评级运行实际业务数据的验证。

第十四条对数据的验证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完整性、全面性、准确性、一致性、数据质量和数据缺陷处理。

(一)完整性。重点评估样本数目和观察期是否满足建立评级模型基本要求,分析样本数据的选取数量、选取时间段和采集频率对模型估计值准确性的影响。

(二)全面性。重点评估样本选取方法与步骤对样本数据代表性的影响,评估样本数据反映本银行信用风险暴露特征、信贷政策及外部经营环境的能力。

(三)准确性。审核模型输入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在重大偏差;审核数据清洗方法与过程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并全面校验非零售违约客户和违约债项的标识情况和零售“好、坏”贷款和违约

债项的标识情况。对于需采用抽样方法验证准确性的风险暴露,应分析抽样方法的代表性。对输入数据的例外情况,应详细记录并进行审查。

(四)一致性。审核模型自动输入数据和人工补录数据的采集范围是否适当,采集标准是否一致;对评级体系所使用数据和会计数据进行对账,评估数据一致性程度。

(五)数据质量。要运用勾稽检查、横向比较和趋势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质量分析与检查,验证数据在单一时点上经受逻辑检验的能力,以及多时点上连续性和一致性经受业务检验、统计检验与逻辑检验的能力。验证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数据中的缺失值、异常值和极端值及其处理方法。

(六)数据缺陷处理。审核模型开发团队对样本数据集主要缺陷的理解和处理方法,评估上述处理对模型开发的影响。

第十五条使用外部数据进行内部评级体系设计及验证时,应重点检验内、外部数据之间的可比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每年对继续使用外部数据的恰当性进行评估。

第二节对非零售内部评级模型的验证

第十六条对非零售内部评级模型的验证内容包括关键定义、模型细分、评级方法论、模型参数和基本假设、建模过程、模型结果、模型使用、文档记录等。

第十七条对关键定义的验证主要包括:违约定义、主标尺定义、长期中心违约趋势等。

(一)审查违约定义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和我行实际,是否清晰、合理、细致,便于全行层面统一执行。

(二)审查主标尺定义的评级级别和标准是否合理、明确、直观、便于理解,且能够有效区分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