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汇总
内部评级系统(李毅)
Risk Ratings are foundational to many of the core LOB Credit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organization.风险 等级是整个组织许多主 要LOB信用过程的基础
As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 to the left, the Risk Rating System output is also utilized by many other constituencies throughout the company.正如左图所 示,风险评级系统输出 也为整个公司许多其他 人员所使用。 (资料来源:美国银行)
信用风险损失之间的关系
损失概率
2.00% 1.80%
Actual Portfolio Loss
异常情况下,组合 会发生重大意外 损失
大多数情况下,贷款组 合损失小于预期损失
1.60% 1.40% 1.20%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Year
有些情况下,贷款组合会发生 预期损失之外的损失:非预期 损失
内部评级系统的总体目标
在信用风险评级预警系统基础上,坚持 以自行研发为主,外部咨询为辅的原则, 尽快建成覆盖公司敞口、零售敞口、国 家敞口、机构敞口和股权敞口的内部评 级系统;同时,实施相配套的组织和管 理制度,争取成为我国银行业第一个实 施内部评级法的先进银行。
内部评级工程的功能目标
2008年,内部评级系统建成后将实现以下业务目标: •客户评级:精确计算每一客户的违约概率和信用等级 •债项评级:准确计算每笔贷款的预期损失率和风险贴 水 •限额管理:实现信用风险限额的系统化设置与管理 •经济资本分配:为全行经济资本的配置提供技术支持 •贷款定价:提供系统化的贷款定价计算工具 •资产组合管理:形成定量化、动态化的信贷政策体系 •内部评级法:支持建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本文系统性梳理了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监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阐述了监测体系的建设目标、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结果的应用等内容,提出了银行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下一步重点关注领域和解决思路。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业务复杂程度的提高,国际银行业采用了越来越多的风险计量模型来评估客户、产品、交易的风险。
近10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已普遍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对客户交易等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计算。
本文系统性梳理了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监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阐述了监测体系的建设目标、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结果的应用等内容,提出了银行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下一步重点关注领域和解决思路。
一、开展内部评级体系监测的目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是独立于外部评级的,基于本行内部信息对客户、交易等做出风险判断的过程。
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把对客户、债项风险的判断从完全依赖专家判断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为基于大数据和专家经验的现代化工具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风险识别和计量的效率。
经过近些年的推广和深入应用,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结果不仅应用于监管资本的计量,更广泛应用于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批、授信额度调整、经济资本计算与考核、行业限额制定、信贷政策制定等领域,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具之一。
但是,先进工具的使用也带来了潜在的模型风险,模型一旦设计、使用不当,将可能导致对客户风险判断的实质性偏离,并带来信贷风险。
因此,建立一套针对内部评级模型的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模型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建立问题诊断体系,已经成为银行业风险计量和风险管理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
二、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设计目标商业银行建设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目标是,实现自动、及时、全面、自诊断地监测内部评级体系运行情况,包括监测内部评级体系中模型、模型支持体系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诊断内部评级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实施改进措施如深入验证、模型优化、应用流程修正等提供依据和支持。
10中国民生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介绍
中国民生银行内部操纵评价体系介绍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试验田,民生银行锐意改革、积极进取,自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地扩大,效益逐年递增,维持了快速健康的开展势头,为推动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创新做出了积极奉献。
在成立的第一个十年,民生银行实现了快速增长,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到达100%,利润的增长率维持在40%-50%;近三年,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速放缓至27%-28%,利润的增长那么维持了平均50%的增速,总资产收益率增幅和净利润增幅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为投资者和客户制造了更高的价值和回报;到2021年上半年,民生银行集团资产总额到达3.4万亿元,实现净利润229.45亿元,同比增长20.43%,处于股份制银行前列;8%,长期维持较低的增长。
一、民生银行内部操纵治理体系建设开展的状况自1996年建行,特别是2007年?五年开展刚要?正式实施以来,民生银行持续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推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全行经营治理水平和内控风险防范能力,在全行初步建立起了对各项经营治理活动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操纵和全员参与的内部操纵体系,内部操纵机制日趋完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升,内控治理水平明显改善。
〔一〕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奠定经营治理与内部操纵的基石民生银行作为首家要紧由非公有制企业进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独特的股权结构根底上,建立和完善了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权责清楚、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
民生银行依据业务开展情况,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健全鼓舞机制,并通过集中化治理提高内部运行和风险防控效率。
在业务线,推行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改革,建立行业事业部治理机制,推进分行业务转型,支行进行零售化改革;在风控线,推出独立评审制度,独立稽核体制,分行集中放款制度,健全了信贷前中后台不离的制约机制;通过中后台改革,对组织机构、岗位体系、绩效治理、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等进行全方位整合,搭建适合我行较长时期开展战略需要的根底性平台。
关于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分析
关于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分析摘要利用内部评级进行信用风险治理是当前银行风险操纵的进展趋势。
本文综述了建立内部评级系统的原那么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在我国银行界建立内部评级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信用评级评级原那么评级方法1 引言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膨胀,金融行业发生了一些革命性的变化。
在金融自由化的旗帜下,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放松管制承诺混业经营,形成了万马奔腾的竞争局面。
金融交易的急剧膨胀、新的金融工具的不断显现、以及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专门是利率、汇率〕波动的加剧,使得金融市场越来越复杂,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信用风险在金融风险中比重增大。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信用风险成为银行破产的要紧缘故。
因此,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用风险的操纵和治理,许多国际化大银行自行研究和开发了新的信用风险治理技术。
银行内部评级系统是信用风险治理中进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2001年1月16日,巴塞尔委员公布了最新的资本协议草案,其中最重要的内容确实是承诺银行使用内部评级作为确定资本金权重的基础,并给出了统一的运算资本金的公式。
这一举措无疑将极大地鼓舞银行提高自身的风险治理水平。
新协议将于2004年正式生效,建立银行内部评级系统是大势所趋。
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科学的银行内部信用评判体系,没有形成一个以内部信用评级为基础的治理模式,这无疑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建立有效的银行内部评级系统是我国银行风险治理应着重进行的基础性工作。
信用风险是因客户违约或客户信用等级下降而引起可能缺失的风险,由违约风险、头寸风险和清偿风险三部分组成。
银行开展业务是基于信用的存在。
银行发放贷款时,和客户约定到期还本利息,但假如客户没有履行约定那么会对银行造成缺失,这即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一样用违约概率PD 〔probability of default〕度量。
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探讨
.
信用风险 管理 是一 个既传统又现 代 委员会看来 , 资本对风险保持高度敏感是 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乃至资本管 的概念。 从最早 的钱庄到今天的银行业 , 维持全球银行体 系稳健 的重要基础。 风险 管理都是一个永恒 的主题 。对银行 理 的核心工具 。 所以 , 在我国银行业 , 借
~
监管标准适用于所有银行的做法。在信 银行业监管体 系雏形 。作 为巴塞尔新协 ( 如公司、银行 、主权风险的估计基础必
套监管内容 ,但其 若干评价体系实际 L GD的 测算也 应根据债权 的不 同提 供
据 作为保守估计 。巴塞 果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 —
以保证对银行资本监管的敏感度 , 还是从经营管理来看 ,莫不如此 。巴塞 ( )实现风险级别 的细分 。银行对 调整 , 3
正常类贷款的客户至少要划分为 69个 随时保证评级系统的适时性和可信度。 — 等级 ,不良贷款客户至少要 划分为两个
具体 到一家银行 ,内部评级体 系的 我 国银行业重生的主流思想 ,风险管理
仅要求样本 内一致 ,而且要求样 本外预 的配 合
测精度高 ,并最终经中央银行监管机构
批准才能使用 。
环境也是必需 的 风险管理部门要在董 信息 、合同信 息、借据信息等基础信息
( )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对 自己内 事会授权之下 , 5 开展内部评级工作 ,组 的不完整和不 系统 ,使得信 用风险管理 部的 内部 评级 系统要 经常检查和 更新 , 织内部评级的实施和检验 ,实现内部的 体 系的建立面 临许 多现实问题 。如同管
会意义 。
一
反映了这一传统概念现代化的进步和社 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精神的监管新 ( G 。 L D)
银行内部评级法
银行内部评级法1. 简介银行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简称IRB)是一种衡量银行信用风险的方法,它基于银行自身的内部数据和模型,对借款人进行评级和定价。
该方法被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广泛采用,并成为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
2. IRB的目的和意义IRB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银行更准确地衡量和管理信用风险。
通过使用IRB,银行能够根据借款人的特征和历史数据,对其进行评级,并据此确定贷款利率、担保要求以及资本充足性水平等。
IRB的意义在于: - 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通过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借款人进行评级,银行能够更准确地估计其违约概率和损失给付。
- 促进风险定价精确性:根据不同借款人的风险特征进行差异化定价,可提高资产定价效率。
- 支持合规监管:使用IRB可以满足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性的要求,并提供可验证的数据和模型。
3. IRB的基本原理IRB主要包括两个关键部分: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简称PD)和损失给付(Loss Given Default,简称LGD)。
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而损失给付则是指一旦发生违约时银行可能遭受的损失。
IRB的基本原理如下: - 数据收集和整理:银行需要收集和整理各类与信用风险相关的数据,包括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历史还款记录、财务状况等。
- 模型建立:基于收集到的数据,银行需要建立合适的模型来计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和损失给付。
常用的模型包括Logistic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等。
- 评级划分: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将借款人划分为不同级别。
通常使用字母等级(如AAA、AA、A等)或数字级别(如1、2、3等)来表示不同风险水平。
- 定价和决策:根据评级结果,银行可以对不同风险水平的借款人进行差异化定价,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4. IRB的优缺点IRB相比传统的标准化方法具有一些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穆迪内部评级系统介绍
穆迪内部评级系统介绍由世界上最大的资信评级公司之一穆迪公司所研发设计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是在欧美多家跨国银行被广泛应用的电子化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该系统完全依据欧美银行的需求设计,因此在违约概率的测量、公司情况的评估、抵押物抵押价值的确定及信贷额度等级划分等方面并不一定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但这一系统吸收了欧美银行多年来的信用风险控制经验,同时贯彻了新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要求,其内在的风险控制理念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与完善具有相当强的借鉴意义。
故本文即对该系统作以下介绍。
穆迪系统的核心为如下公式:EL%=PD×LGD公式一这个公式涵盖了信用风险控制的全部内容。
EL%指预计损失率,PD指违约概率,LGD指违约损失率。
一、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损失率(LGD)用于衡量银行在每一单位的名义风险敞口下,当借款人违约时所实际暴露的风险敞口。
它是一种与借款工具因素(即债项)相关的违约比率,其大小完全只与银行信贷额度所安排的借款工具相关,而与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没有任何关系。
即对于任何一个借款人而言,如果使用的借款工具是完全相同的,那么计算出的违约损失率也必然相同;对于同一借款人而言,当其使用不同的借款工具时,违约损失率也可能会不同。
其计算公式是: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名义风险敞口公式二其中,名义风险敞口指银行某一融资项目总的信贷额度风险敞口;违约敞口则是指扣除了抵押物的价值因素后的风险敞口,即当借款人出现违约时,银行实际风险暴露的数量。
违约损失率的计算步骤如下:(一)确定名义风险敞口的大小。
穆迪系统将名义风险敞口划分为表内金额和表外金额两种作区别对待。
前者即被视为实际借出的金额;后者则只是可能借出的金额,是一种或有风险。
对于表内金额,穆迪系统将其全额计算为名义风险敞口;对于不同种类的表外金额,则按照不同的比例(100%、75%、50%、20%)确定其名义风险敞口。
比如: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等,将按照100%全额计算,因为一旦被要求,银行就必须无条件地进行全额偿付;而开立信用证等,则按照20%计算,因为银行拥有货权凭证,从而大大降低了损失可能性。
我国央行内部评级体系的特点、作用以及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
征 信
CREDrr REFERENCE
No.2 2O18 Serial NO .229
【信 用评 级 】
我 国央 行 内部评 级 体 系 的 特点 作 用 以 及 对 货 币 政 策 操 作 的 影 响
唐 成 伟 (中国人 民银行 南京分行 ,江 苏 南京 210004)
信 贷资产抵押 品使 用差别化制度 、适度调整 小微 和涉农企业 的 内部评 级标准等建议 。
关 键词 :央行 内部评级 ;货 币政策操作 ;抵押品框 架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7X(2018)02—0058—04
一 、 我 国构 建央行 内部评 级体 系的 背景
央行 合格 抵 押 品是指 中央银 行 在货 币 政 策操 作 过 程 中要 求交 易对 手 方提 供 的作 为 直接 交 易 或偿 债 担保资产的统 称。一直 以来 ,合 格抵 押品在保证 央 行 资 金安 全 和货 币政 策操 作有 效 性方 面都 发 挥着 较 为关 键 的作用 。 以合 格 抵 押 品为 基 础 ,通 过 信 用 评 级 、价 值折 损 及准 人制 度 等方 法进 行 风 险控 制 ,是 中 央银 行开 展 市 场 操 作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则 。2008年 全 球 金 融危 机暴 露 出主 要经 济体 央 行抵 押 品框 架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比如 合 格抵 押 品 种类 偏 少 和 适 用 范 围 较 窄 导致 管 理 当局 无 法 及 时 向市 场 注 入 足 量 流 动 性 ,过 度依 赖 外 部 信 用评 级 和 单 一 价 值 折 损 风 险规 避 方 法产 生 的顺 周 期 效 应 加 剧 了金 融 市 场 波 动 等 。 这 些 问题 促使 主要 经 济体 央行 不 断 完善 抵 押 品 管理 制 度 ,有针 对 性地 调整 央 行抵 押 品管 理 框架 ,其 中一 个 重要 举 措就 是 拓 宽 了合 格 抵 押 品范 围 ,特 别 是 将 优 质 信贷 资产 纳 入央 行合 格抵 押 品范 围。BIS(国 际 清 算银 行 )的研 究 表 明 ,与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前 相 比 ,绝 大 多数 发 达 经 济 体 央 行 的合 格 抵 押 品 范 围更 为 宽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体系建设——项目服务方案
这些银行虽然没有进入“申请实施巴塞尔协议”的银行名单,但为 了在后期获得银行监管部门的认可同时出于提升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的需要,其中的大部分银行如光大银行在2009年左右就开始了针对内 部评级法体系的研究和建设。
城商行和农商行
这两类银行总体上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方面的起步较晚,绝大部分 银行甚至还没有考虑建立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其中,部分规模较大的 银行和具有一定战略意识的银行如宁波银行、包商银行、河北银行等出 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行业地位、在海外上市等多方面的考虑已经 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开始建设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
目录
银行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意义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核心应用方面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可以用于支持营销、信贷准入、授信审批、风险 限额、贷款定价、绩效考核、信贷政策制定和预警监控等。
高级应用方面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可以用于经济资本计量、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确 定风险偏好和制定风险战略、风险定价、计算风险调整后的 资本收益率、 绩效考核、配置风险资源等。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我方派遣项目组成员到银行驻点开展项目,项目全 程由专家指导,项目成果由专家检查确认。具体流程包 括数据整理、建模、确定参数、验证修正参数等。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项 目 实 施 具 体 流 程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我方派遣项目组成员到银行驻点开展项目,项目全 程由专家指导,项目成果由专家检查确认。具体内容包 括配套政策制度调整、业务流程改造、组织IT系统上线 等。
银行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意义
银行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意义
银行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意义
关于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分析报告
为银行部门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体系利用部门评级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当前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趋势。
本文总结了建立部门评级体系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建立部门评级体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部门信用评级评级原则评级方法1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大,金融业发生了一些革命性的变化。
各国金融监管部门打着金融自由化的旗号,放宽管制,允许混业经营,形成竞争局面。
金融交易的快速扩张、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衍生品的广泛使用以及金融产品市场价格(尤其是利率和汇率)波动加剧,使得金融市场越来越复杂,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其中最显着的就是信用风险在金融风险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信用风险已成为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
因此,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许多国际大型银行都在自行研发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银行部门评级系统是信用风险管理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资本协议的最新草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允许银行以部门评级作为确定资本权重的依据,并给出了统一的资本计算公式。
此举无疑将极大地激励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新协议生效,建立银行部门评级体系是大势所趋。
但是,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银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也没有形成以部门信用评级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在国际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
因此,建立有效的银行部门评级体系,是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应重点关注的基础性工作。
信用风险是因客户违约或客户信用评级下降而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由违约风险、头寸风险和清算风险三部分组成。
银行根据信用的存在开展业务。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与客户约定到期偿还本息,但如果客户不履行约定,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这就是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一般用违约概率PD ( probability of default )来衡量。
头寸风险是指暴露于信用风险的头寸规模的不确定性。
在未来收支比较确定的情况下,头寸风险较小,如分期按揭贷款。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范本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范本该指引的目的是帮助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内部评级体系,并对评级结果进行监管和监督。
以下是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监管指引的范本:1. 内部评级体系的完整性和合规性a. 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评级体系,以评估与其信贷风险相关的借款人、资产和业务。
b. 内部评级体系应符合监管机构的规定,并及时更新以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变化。
c. 商业银行应确保其内部评级体系与其风控政策和程序相一致,并定期对其进行审查和验证。
2. 评级方法和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a. 商业银行应采用合理的评级方法和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b. 评级方法和模型应基于充分的数据和信息,并应经过严格的验证和测试,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c. 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其评级方法和模型进行回顾和更新,并将变更的内容及时通知监管机构。
3. 评级标准和分级系统的一致性和准确性a. 商业银行应建立明确的评级标准和准则,以确保评级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b. 评级标准应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力和风险管理策略相一致,并能够区分不同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水平。
c. 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其评级标准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变化,并将变更的内容及时通知监管机构。
4. 评级结果的监管和报告a. 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评级结果监管和报告机制,以确保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商业银行应向监管机构提供定期的评级报告,包括评级结果的统计数据和分析,以及针对高风险借款人的风险管理措施。
c. 商业银行应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任何评级结果的变化和调整,并按照监管要求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5. 评级结果的内部使用和披露a. 商业银行应在内部使用评级结果来指导其信贷决策和风险管理活动。
b. 商业银行应确保其评级结果的内部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能够提供充分的审查和验证。
c. 商业银行应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披露其评级结果,以促进市场的透明度和投资者的保护。
第七章 银行内部评级 《信用评级理论与实务》
三、国内外内部评级的实践
• 二、中国的银行业内部评级实践 • (一)一般情况 1、内部评级流程:
2、内部评级指标 体系
部分商业银行和江 苏评级构信用评级 指标体系比较
三、国内外内部评级的实践
• 二、中国的银行业内部评级实践
(一)一般情况 3、我国银行业内部评级面临的局限 (1) 银行内部评级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2) 由于集团企业信息量大而且分散, 集团企业的信用评级难度较大, 对评 级人员要求较高, 在这方面内部评级凸显出较大的局限性。 (3)大多没有考虑地域及经济水平的差异, 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评级系统在全国 各地的适用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
第七章 银行内部评级
主要内容
• 一、银行授信与信用评级 •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内部评级法 • 三、国内外内部评级的实践
一、银行授信与信用评级
• 一、银行授信
•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 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 保证。简单来说,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 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内部评级法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三)内部评级法(IRB)的步骤 第一步:对持有的资产进行分类
第二步:按照采用的初、高级法的各自要求,得到PD, LGD, EAD和M 的估计值。
第三步:计算相应的资本要求。对于公司、主权和银行暴露的风险加权 资产。其资本要求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内部评级法
三、国内外内部评级的实践
• 二、中国的银行业内部评级实践
(二)中国工商银行的内部评级法 3、深化内部评级法的实施和应用 • 加快内部评级项目成果在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应用 • 推进零售内部评级项目,提高零售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 加快风险数据库建设,完善债项评级体系,为实施内部评
发展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
WT 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成长, O, 信用风险的分析评价和管理将成为资本运作 的新课题,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风险评级方法将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 业危机的研究表明 , 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 因就是信用风险 。因此, 国际金融界对信用风险的关 注 日益加强 ,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管理技术 日臻完善, 许多定量技术 支持工具和软
力 进行评价 。
2 信用级别及评级符号 一个功能良好的评级系统应能将不同资产的风险进行充分区分。 . 各银 行确定 的信用级 别 和相应 的评级 符 号有所 差别 按照 国际标 准 , 行 的 内部 信用 等级 可 以 银
分 为九级 : 最佳级 ( AAA)很 好级 ( 、 AA)较好级 ( 、 、 A)一般级 ( B )观察级 ( B 、 BB 、 B ) 预警级 ( )不 B、
件 已付诸商 业应 用 。20 0 1年 1月 1 6日, 巴塞 尔银行监管 委 员会 经 过长期 研究 和 酝酿 , 布 了新 发
资本协议草案第二稿 , 在全球范围内征求意见。新协议要求银行使用 内部评级法 ( tra R t I e l a n n — i s ae prah I B 确定资本充足率 , B法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资本 与银行 风险之 间的 n — sdA poc , ) gB R I R 内在关系。银行若能满足技术和信息披露方 面的标准, 就可将 自己测算 的借款人的资信水平估 计值转换成潜在损失 , 并依此计算出监管部 门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市 场尚处转轨和新兴 发展阶段 , 用风险管理技术 仍然较 为落后 , 信 尽管新 资本协议 的实施 定在 2 0 年, 0 4 但国内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 , 及早准备 , 根据 自身风险环境和经营特点 , 借鉴国际银行 的信 用 管理模式 , 按 照 巴塞尔协议 新框架 的要求 尽快建 立一套 行 之有效 的 内部评 级 管理 系统 , 并 这是我国各家商业银行 , 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问题探析
2020年第1期总第252期征信CREDIT REFERENCENo.12020Serial NO.252一、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的基本概述央行内部(企业)评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据非金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环境、行业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可得的其他非金融企业信息设定评级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非金融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一)我国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发展历程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选取广东、山东两省作为首批试点,尝试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评级工作,将经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作为申请再贷款的合格质押品。
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
201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的通知》(银发〔2017〕289号),在全国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1]。
(二)我国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流程一是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对金融机构进行授信,确定再贷款投放额度。
二是拟申请再贷款的金融机构,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向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系统录入近两年贷款企业的基本信息、股东信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资金流量表等评级信息。
三是评级公司审核企业评级资料,召开评级审定会议,反馈评级结果。
企业评级结果分为1~10级,其中1~5级(分别为优秀、很好、好、正常和可接受)可作为金融机构的合格信贷资产,用于申请再贷款。
四是基层人民银行依照金融机构提出的再贷款申请,发放再贷款,并对信贷质押资产进行管理,确保金融机构可质押资产大于再贷款余额,有效维护再贷款债权安全。
(三)构建我国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的重要影响1.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从宏观层面看,由于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可以有效加强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三方联动和信息交互,有效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效率。
银行内部评级系统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银行内部评级系统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在银行业中,内部评级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确定信贷风险水平。
通过内部评级系统,银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信贷风险,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
内部评级系统的基本原理
1.数据收集与分析
银行通过收集大量的客户信息和历史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和建模技术,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类。
2.风险分级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银行将借款人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如AAA级、AA级、A级等,以便更精确地衡量其信用风险。
3.风险定价
不同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将对应不同的贷款利率和授信额度,银行根据内部评级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定价策略。
内部评级系统的优势
1.个性化定价
内部评级系统能够根据借款人的实际风险情况进行个性化定价,提高贷款定价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2.风险管理
通过内部评级系统,银行可以更好地监控和管理信贷风险,及时调整风险暴露,降低不良贷款率。
3.业务决策
基于内部评级系统的结果,银行可以制定更符合实际风险状况的业务策略,提高业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银行内部评级系统在信贷风险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帮助银行更准确地评估信贷风险,制定更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合理利用内部评级系统,银行可以提高信贷业务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推动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级分类 12级分类
组合评级
预期 损失率
五级评级
两维评级体系
客户评级 AAA级 AA级 A级 BBB级 BB级 B级 CCC级 CC级 C级 D级
贷款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常+ 正常+ 正常正常关注+ 关注+ 关注次级+ 次级+ 次级-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正常-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关注- 次级+ 次级+ 次级+ 次级+ 次级次级- 可疑+ 可疑+ 可疑+
目实施。
美国银行风险评级应用
Risk-Based Economic
Limits &
Capital
Authorities基 Allocation经济
于风险管理的Leabharlann 资本分类额和权威部门Risk-Based
Credit Process 信贷过程
Portfolio Optimization 资本投资最优化
银行内部评级系统
理论和基本原理
内部评级法(IRB)
内部评级法即IRB方法 IRB方法根据违约 概率(PD),内部评级是指银行使用自 己的评估系统,对信贷客户进行评级及 对银行风险资产监测的信用管理活动。
一般情况下,其对信贷客户的评级 结果直接用于信贷活动,在本银行内有 效。从国际经验看,只有风险管理水平 高的银行才能使用内部评级。
(2)评级的完备性和完整性。 (3)评级系统和方法的改善。
(4)评级系统的标准。
(5)PD的测算。
(6)数据的收集和信息系统。
(7)内部评级的使用。
(8)内部验证。
(9)信息披露。
中国银行界实施IRB方法必须做好 以下三方面基础工作
(1)强化数据管理。 (2)获取相关的专业人才和资源。 (3)实施一定程度的变革管理来帮助项
内部评级的基础地位
支持营销 信贷审批 风险定价 组合管理 贷后风险管理 准备金计提——EL 经济资本分配——UL 监管资本充足率
内部评级系统主要功能
客户评级 债项评级
国家评级 行业风险评级 区域风险评级 产品风险评级 交叉风险评级
组合分析 风险预警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
(1)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
As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 to the left, the Risk Rating System output is also utilized by many other constituencies throughout the company.正如左图所 示,风险评级系统输出 也为整个公司许多其他 人员所使用。
Risk Rating
System Output风险 评级系统输
出
Pricing &
ProfitabilityRi
sk-Based
Pricing & Profitability 基 于风险的定价和
收益 Forecasting预
测 Provisioning Reporting报告
损失提列
Risk Ratings are foundational to many of the core LOB Credit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organization.风险 等级是整个组织许多主 要LOB信用过程的基础
(资料来源:美国银行)
正常关注+ 关注+ 关注次级+ 次级+ 次级可疑+ 可疑+ 可疑-
关注+ 关注+ 关注+ 关注关注- 次级+ 次级+ 次级+ 次级+ 次级次级- 可疑+ 可疑+ 可疑+ 可疑+ 可疑可疑- 损失+ 损失+ 损失+
关注次级+ 次级+ 次级可疑+ 可疑+ 可疑损失+ 损失+ 损失+
次级+ 次级- 可疑+ 次级+ 可疑+ 可疑+ 次级- 可疑+ 可疑可疑+ 可疑- 可疑可疑+ 可疑- 损失+ 可疑-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损失+ 损失- 损失损失- 损失- 损失-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但不包括某些风险 暴露)
内部评级系统与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 (IRB)
内部评级体系 (IRS)
监管当局确认
内部评级系统
配套制度
内部评级模型
数据支持
巴塞尔标准 系统验证 资本充足率 信息披露
完整的内部评级体系
客户评级 债项评级
违约概率 PD
10级 20级
预期损失率 EL=PD*LGD
内部评级法的两个阶段
数据
IRB初级法
IRB高级法
违约概率(PD)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违约损失率(LGD)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
违 约 风 险暴 露 ( EAD)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有效期限(M)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或者 由各国监管当局自己决定允 许采用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但不包括某些风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