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简介】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作为教师必须要学会研究课程标准。本专题的主要课程目标是要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明确课程标准的特点,掌握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能够意识到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的意义;对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课程标准,能够掌握其学科性质、设计理念、内容构成,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学科教学设计中。
基于以上目标,本专题的内容包括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特点,从总体上介绍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内涵、特点、内容构成以及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的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标准的内容构成、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数学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分析。第三部分,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包括语文课程标准的构成、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第四部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分析,包括综合实践活课程开设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内容构成以及操作模式与原则。
【课程特色】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课程主要特色之一是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在课程中从总体上介绍了课程标准的内涵、特点、内容构成等相关理论,从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学科,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其中结合了大量的学科的案例,使学员能够深入浅出的理解学科的性质、理念、内容构成等。为了促进学员对本专题课程的理解与运用,还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相关学习资源。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唐丽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特点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课程标准:
第一,课程标准主要是针对学生在经过某一阶段学习后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第二,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第三,课程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的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达到的、可以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即的。
第四,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要求。
(二)课程标准的特点与内容
1.课程标准的特点
(1)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从课程标准的构成来看,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都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2)课程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
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的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的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3)课程标准改善了学习方式
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以记忆为主、接受、模仿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课程标准体现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发展性评价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例如,成长记录与分析;测验与考试;答辩;作业(长周期作业,短周期作业);集体评议。
(5)课程标准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这是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之处。课程标准规定的是某一个学段学生所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对知识的前后顺序、学生在某个年级达到的标准没有硬性的规定,这为教师的课程实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这一部分按照学习领域(如数学课程里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主题(如生物课程: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多样性、健康地生活等10个一级主题)或目标要素(如英语课程: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该实现的具体的学习目标。
(4)课程实施建议
这里的建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调整,选择和创造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
(三)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在整个课程改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有利于从整体上了解所教学科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2)可以通观全局,理清主线,从整体结构出发,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了解各个章节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从而正确把握章节的概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突出重点,照顾一般。
(3)有利于研究每一课的教材,了解学生过去学了什么,有计划的做好下一步的安排,增强备课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
(4)掌握和了解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便能够正确的选择教学方法,恰当安排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运用等。
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一)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认识
1.内容构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介绍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分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进行了介绍;
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分三个学段,就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
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分别进行了阐述;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分学段提出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
附录部分就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2.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反映出这样一种思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从以往的以获取知识和技能为首先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的价值:数学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数学学习的内容: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
(4)数学教学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5)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