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讲解

合集下载

道法自然观的现代阐释

道法自然观的现代阐释

道法自然观的现代阐释李远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一般来说,传统的惯性是历史发展的阻力。

但是,在适当的条件下,长期被忽视的古代遗惠也有可能成为创造的源泉。

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从回忆在中世纪被遗忘的古希腊传统开始,继而开创了近代科学文明。

就中国道家思想而言,在中国历史上亦有几次短暂的兴盛,但总的来说,它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境遇,成为少数隐士高真修身立命的依凭。

可是,随着鲍尔、尼采、萨特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布“上帝死了”,从而在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科学、精神、生态、环境、社会等全面危机的时候,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似乎现代科学的世界观正在向道家思想归复,并以此为契机建构一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融合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

也许,今天的人类正生活在被尼采称之为“伟大的正午”的历史时刻,这是一个上帝已经死去而新人正在诞生的历史时刻,道家思想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生”?老子能否在今天或明天“复活”?这是当代许多科学人文主义者关心的事。

在克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隔阂的努力中,一些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塑造了而且仍在塑造着当代新道家的形象,这是否预示着一场新的文化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一、宗无为与法自然首先,如果我们回顾人类近现代理智活动的历史,可以作个简单地加以概括:十五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勃发,十六世纪中叶西方宗教改革达到高潮,十七世纪中叶笛卡尔哲学获得胜利,十八世纪中叶启蒙运动使哲学独占鳌头,十九世纪中叶科学攫取权威,二十世纪中叶科学人文主义兴起。

今天,当我们审视人类走过的五千多年历史的时候,可以发现在此前短短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已经经历了道德社会、权势社会和经济社会三大阶段,并开始进入智力社会的行程。

每当人类之旅到达一个行程转折之时,总是要回顾过去,重新确定新方向。

经济社会这段行程,是以文艺复兴发现人与自然的联系开始,又以科学至上、人与自然的分离结束。

文艺性说明文范文

文艺性说明文范文

文艺性说明文范文文艺性说明文,万物皆有灵。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能看到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灵性。

无论是一株小草,还是一片树叶,亦或是一只小鸟,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和灵性。

这种灵性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意识的灵魂,而是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存在感。

在这篇文艺性说明文中,我们将探讨万物皆有灵的主题,深入挖掘自然界中的灵性之美。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大自然中的植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会去关注一株小草或者一片树叶。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和灵性。

一株小草在风中摇曳,它的每一根叶片都在跟随着风的节奏舞动,仿佛在跳着一场美丽的舞蹈。

而一片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奥秘和生命的美好。

这些看似平凡的植物,其实都蕴含着无尽的灵性之美。

除了植物,动物也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一只小鸟在枝头歌唱,每一只小兔在草丛中蹦跳,它们都展现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灵性。

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它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它的歌声如同天籁般美妙动听。

一只小兔在草地上奔跑,它的眼睛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它的动作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

这些动物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灵性,它们与大自然相融合,展现出了生命的美好和活力。

除了植物和动物,大自然中的风、雨、雪等自然现象也都有着自己的灵性。

当微风拂过脸庞,我们能感受到它的温柔和舒适;当雨水洒落在大地上,我们能感受到它的清新和滋润;当雪花飘落在空中,我们能感受到它的纯洁和美丽。

这些自然现象似乎在与我们对话,它们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灵性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神秘。

总之,万物皆有灵,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砾一砂,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和灵性。

我们应当用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大自然,去欣赏它的美丽和神秘。

让我们与大自然相融合,感受它的灵性之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与美好。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感受到万物的灵性之美,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论苏轼诗的自然美

论苏轼诗的自然美

论苏轼诗的自然美自然,有自由发展之意。

其字面上可解释为“本来的样子”。

“自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源于道家美学。

庄子在其《天道》中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渔夫》篇中也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素朴之美”与“天真之美”都是一种“自然之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反复强调美和艺术的本质是自然之道的体现,极大地发展了文艺自然论。

在司空图的《诗品》中,“自然”成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洗炼等二十四种风格之一。

由此看来,“自然”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源远流长的审美品格。

历代诗人作家中不乏以“自然”作为其审美追求的名人。

如李白欣赏其诗歌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陆游评论的“雕琢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等,他们都在强调:写诗贵在自然。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曾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在《皋兰课业本原解》中也指出“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总以自然为贵”。

赵翼在其《瓯北诗话》中评价苏轼时认为:“(其)诗实不以锻炼为工,其妙处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一似全不着力,而自然沁人心脾,此其独绝也。

”《宋诗钞小传》中称“子瞻诗气象宏阔,铺叙宛转,可见其才气过人之处,洗刷之工未尽。

自是才高气豪者之本色,信手拈来,不假修饰。

不以锻炼为工而自能独特,信手拈来,不假修饰,而能气象宏阔,铺叙宛转,这就是自然之妙。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自然”的一些含义。

首先,自然是“强调天工,不饰雕琢”。

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说“夫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也是追求以无为之工而达有为之境,自然拈出而能自达妙绝。

苏轼对贾岛、姚合之类诗人一直是不屑一顾,就是因为他们过于讲究苦吟雕琢。

当然,他们也并非不要法度、锤炼,而是要求做到“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其次是情由心生,喷薄而出。

苏轼是性情中人,他推崇“好诗冲口”,一泄胸臆,并强调有感方可运笔,不可无病呻吟。

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赏析世说新语雪夜访戴

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赏析世说新语雪夜访戴

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赏析世说新语雪夜访戴思想:真名士,自风流。

王子猷,即王徽之,乃王羲之第五子,魏晋人士。

众所周知,当历史进度发展到一个新时期,自然而然会萌生新的社会思潮。

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偏向于纤弱的、柔软的、天真的,是一种近乎空灵的精神境界,士人的风貌气韵与审美观念也是暗合于此,放浪而不拘,率真而任诞,清隽而通脱。

“雪夜访戴”即表现晋代士大夫“雅兴”一面最为著名的故事,不仅成为文坛佳话,更是后世画家笔下的偏爱题材。

雪后初霁,月色皎洁,路遥夜深,墨色朦胧。

浅淡文字,带起思维的流动与升华,冰封世界,唤起生命的浪漫与热情。

近乎白描的叙事节奏,所传递的思想却是远超于物像的,而语言的平淡,又营造了意象空间的丰富构图,从而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奇特表述方式,读来令人顿觉心胸开阔,一片天地澄明。

艺术:通篇寥寥几笔,其所涵盖的文学意象却意韵深远。

具体来看,“夜雪”“酌酒”体现的恰是生命的欢畅和精神的高层次追求;“彷徨”“皎然”之中又传达了一种令人迷茫又迷醉的人格美感;直至“不前而返”之句,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寂洒脱,达到了全篇最敏感之处;而最后的话语更像是叹息式的解说,仿佛讲了明白,但更多的却是难以言说,令人不得不去琢磨故事的弦外之音。

所谓:“性之所至,率性而为。

”这种行为上的“因感而发”,并非矫揉造作,而是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性情之美。

正如《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的自然禀赋即“性”,遵循本性行事即“道”。

古代文艺理论讲究“笔墨之道,本乎关情”,情蕴美,美涵道,大量传承文献证明,中国文学对美的阐释并非只在诗词曲赋,这样的短章小品同样充满了独特的东方哲思美感。

“雪夜访戴时,未至已选返。

”东方哲学的精髓,恰在如此这般的人与道的志趣交流。

乐于崇高的情操追求,将其揉碎、化开,真正融入到生活言行之中,充分彰显人性旨趣。

看似云淡风轻的表象,内在蕴涵着巨大能量,那是烈焰般的生命激情,拥有着无法直视的艳阳光芒。

生态文艺学:文艺的绿色之思

生态文艺学:文艺的绿色之思


生态批评主要是 一种生态危机现实迫 切需要的思想批评, 是以生态整体观、系 统观、动态平衡观作 为主导思想、以文学 作品为媒介的文化批 评。

只有从思想文化 的深层次解决问题, 进而普及生态意识, 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人类文化和生存 发展模式,才可能从 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二、生态文艺学介说

6.诗与艺术是扎更接 近艺术;穷人比富人 更接近自然,也更接 近艺术;所谓落后的 民族较之那些进步发 达的民族更接近自然 和艺术。

7.艺术的价值也 是精神的价值,真正 的艺术精神等于生态 精神。艺术的生存, 或曰诗意的生存,是 一种‚低物质能量消 耗的高层次生活‛, 是人类有可能选择的 最优越、最可行的生 存方式。

再则,生态批评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表达人 类理想、规划人类未来的文艺批评,它主要通过 精神生态的构建,达到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寻求 ‚诗意地安居‛的心理目的。

在海德格尔看来,重整破碎的自然与重建衰 败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比如诗歌中表现出的艺 术精神,就是人与自然共处的一个范式;艺术比 哲学、宗教更贴近真实的人性与理想的生活,它 ‚通过让物化了的世界讲话、唱歌、甚至起舞, 来同物化作斗争‛,惟有艺术有可能‚在增长人 类幸福潜能的原则下,重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

3.人类目前面临 的和即将面临的巨大 的生态灾难, 最近二 千年来,尤其是近三 百年来人类社会发展 的必然结果,完全是 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 当代人必须对此做出 深刻的反思。

4.生态危机的解 救,将要求人类对自 己的价值观念、生活 方式、文明取向做出 根本性的调整。

5.精神不仅仅是 ‚理性‛,也不仅仅 是人的意识, 它还是 宇宙间一种形而上的 真实存在,是自然的 法则、生命的意向、 人性中一心向着完善、 完美、亲近、谐和的 意绪和憧憬。

试论荀子“以道制欲”的文艺观

试论荀子“以道制欲”的文艺观

试论荀子“以道制欲”的文艺观张泰【摘要】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荀子·乐论》中提出了“以道制欲”的文学思想。

“道”既指自然之道,又指社会之道;反映在文学上,就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又要合乎礼义;表现在美学上,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这种文艺观对后世的文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Xuncius was an prominent master of Confucianis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He put for-ward a literary thought of“Controlling Desires with Tao”.Here,the Tao relates to both nature and society;reflected in literature,it means that literary creation and criticism need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not only the laws of nature,but also the ritual philosophy;and reflected in aesthetics,it means“the beauty of neu-tralization and harmony”.This view of lit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ao in the future generations.【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荀子;以道制欲;中和之美【作者】张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09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7 11:03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不仅继承了前代儒学的思想,而且广泛吸收其他各家思想成果,成为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

重新解读庄子的自然观与生死观

重新解读庄子的自然观与生死观

重新解读庄子的自然观与生死观作者:张阳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9期摘要:庄子的思想是在追求一种完全的自由境界,而这种自由深刻的体现在他的自然观与生死观中,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庄子试图去追求“相忘于江湖”的超然境界,忘记形体、生死,坦然达观的面对死亡。

尽管庄子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无为”的消极态度,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很难付诸实践,但他的独特眼光的确给了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生命本身的视角与态度。

关键词:庄子;自然观;生死观;自由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258-01纵观庄子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反对外界的束缚,追求无为自由的生活状态是他所积极向往的。

面对无限广达的宇宙,庄子希望通过顺应自然、与万物同一、超脱尘世,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而这些思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自然观与生死观上。

一、“相忘于江湖”的自然观“物物不物于物”“与天地生,与万物为一”,自然是无限广阔的,就像自由的无拘无束。

通过对自然生命的观察,庄子看到了他所生活的社会所没有自由的。

而他认为人类也应如天地那样自然无为,以达到最大的自由。

孔子所提倡的仁义道德并没有让社会变得安定,在“窃钩者铢,窃国者诸侯”的时代,仁义之道不可能得到实行。

对于现实的失望,让庄子对生命和时代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在他看来仁义之道不仅不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自由,反而会阻碍人的自由,剥夺人的快乐,甚至牺牲人的生命。

于是他由现实转向自然与内心继而提出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哲学思想。

人应像鱼一样自由的在江湖中畅游,忘记一切外界的干扰,使人的生活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缚的绝对自由的独立境界。

自然是无穷无尽的,因为道在其中,而人的渺小如同不自量力的河神或井底之蛙。

所以只有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是生存之道。

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出于自然,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必人为的去干预。

在庄子看来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齐物论”。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摘要:苏轼一生文学创作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文艺创作之道,本文从苏轼的明“立意”、重“辞达”和尚“自然”的文艺思想中探析其为文之道;同时在认真分析其“为文之道”之后,还发现这些文艺思想还时时闪烁着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苏轼为文之道立意辞达自然辩证关系引言:苏轼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全能的艺术家,其在文学著作中展现出来的文艺思想更是对后世的文艺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以苏轼的为文之道探索其文艺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眉山人,其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散文、诗歌、词和书法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更因文号称万篇而有“韩文似潮,苏文似海”之称;诗歌方面,他与李白、杜甫和韩愈并称“李、杜、韩、苏”,同时在北宋诗坛上与黄庭坚齐名,在整个宋代则与陆游齐名,堪称宋代最大的诗人;在词方面,他首提“以诗为词”之主张,乃宋词“豪放派”之鼻祖,影响一代词风;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

总而言之,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可凭一己之身在如此多的艺术领域成为登峰造极的良材,又是什么原因让苏轼能在此广无边际的文化之海中从心所欲、游刃有余?本文试图从苏轼为文之道浅探其文艺思想中。

一、文艺思想在文艺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方面,苏轼见解独特新颖,论点精辟准确,给当时和后世文坛以深刻的影响。

苏轼的文艺思想是我国古代理论宝库中值得珍视的瑰丽遗产。

他在前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论断的基础之上,以自身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实践,从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阐明了他独到创新的思维。

“纵观其文艺思想中,既有关于文学艺术外部规律的探讨(如论述了文学与政治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又有很多关于文学艺术自身规律的求索,即文艺本身特点的探讨。

庄子“道艺论”之考索

庄子“道艺论”之考索

古代文学研究庄子/道艺论0之考索张黎红道家,尤其是庄子的/自然0之道,其实就是/生命0之道。

庄子云:/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

0(5至乐6)又云:/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然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

0(5骈拇6)/无为0即自然,/不知其所以0即自然而然。

这就是说,只有自然才能诞生生命,一切生命无不属于自然。

于此可见,他的自然之道就是对生命的自然规律的概括。

再如:/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

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

0(5田子方6)/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实成。

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0(5庚桑楚6)阴阳交和,化生万物;春生秋实,生生不已:这就是庄子心目中的道。

这是自然之道,也是生命之道。

正因为庄子的自然之道就是生命之道,所以他才会提倡以道应物而反对技术至上。

如一些当代西方学者所指出的:/技术与科学不能创造任何有机的生命联系。

0[1]潜心于物,身与物化,达到心物双方的自然契合。

人所共知,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特别讲究/兴0。

有谓:/兴之为义,是诗家大半得力处。

0(清李重华5贞一斋诗说6) /未作画之前,全在养兴。

0(清王昱5东庄论画6)那么,何谓/兴0?杨万里云:/我初无意于作是诗,而是物是事适然触乎我,我之意亦适然感乎是物是事。

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

我何与哉?天也。

斯之谓兴。

0(5答徐达书6)在以无思无虑的自然心态与物自由交往之时,忽而出现的心与物的自然契合,就是/兴0。

无所用意而适然相契,故云/天也0。

古以为历来名诗绝唱,都是这样的产物。

如宋人叶梦得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0,曰:/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

0(5石林诗话6卷中)又如王夫之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0曰:/-青青河畔草.与-绵绵思远道.何以相因依、相吞吐?神理凑合时,自然恰得。

艺术式教案设计:寻找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艺术式教案设计:寻找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艺术式教案设计:寻找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天赋,但如何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却是一门精密的艺术。

艺术式教案设计是指将艺术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提升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可感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现代人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机械化的工作和日益加重的社会压力让我们忽略了自然的美好和可贵。

然而我们的生命和自然的和谐却是我们始终都该追寻的目标。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注入关于自然与生命的艺术元素,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故事的设计要贴近生命与自然的主题。

可以以自然风光、动植物等为背景,编写富有想象力和情感色彩的教学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例如,我们可以用一棵树来作为故事的主角,描述它成长的历程、与人类的交流、抵御风雨的坚韧等,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万物生命的壮美,并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音乐是传递感情和美的重要媒介。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使用与主题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对生命与自然的魅力产生共鸣。

例如,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美妙的自然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故事情境,让学生爱上自然,向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此外,在艺术式教学中,视觉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

图片、影像、动画、手绘、装置作品都可以被用作教学素材或教具。

它们可以作为辅助材料,让学生通过直观感觉加深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

例如,可以使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海报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感受自然的壮美和神秘;或者在上课时展示一些自然风光的短视频或者幻灯片,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一一呈现出来,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的可贵和美好。

艺术式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自主体验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环境,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自发地表达自己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素材和指导,让他们自行进行绘画、手工、录音等创作,通过自己的手工和想象向他人展示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真正做到心灵的共鸣。

中国当代文艺的生命情结

中国当代文艺的生命情结

1 生命情结的延续: 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境

中 国 文 艺 的 美 学 境 界 是 “ 地 境 界 ” 天 , 用 董 仲 舒 的 话 来 说 , 是 “ 、 、 , 物 就 天 地 人 万 之 本也 。 生 之 , 养 之 , 成 之 ”《 秋 繁 天 地 人 (春 露 》 。 与 天 地 共 为 一 体 , 互 生 发 , 成 )人 相 就 为天地境界的核心意 义。 中华 文 艺 美 学 是 生 命 的 美 学 , 以 独 是 特的方式感 悟生命和 创造生命的 美学 。 重 视 艺 术 生命 的理 论 充 分 体 现 了 中华 民族 重 生、 卫生 、 生 、 生 的 文 化 精 神 。 国人 写 畅 赏 中 文 为 何 强 调 “ 机 盎 然 ” 中 国 画 为 何 重 视 生 ? 写 生 ? 国书 法 为 何 要 探取 “ 化 元 精 ” 古 中 创 ? 人 把 文 的 创 生 与 天 地 相 通 , 艺 术 世 界 看 把 做 与 人 的 生 理 、 理 乃 至 宇 宙 和 生 命 存 在 心 的一 个 大 系 统 之 内 。 为 五 行 之 秀 , 地 之 人 大 心 , 之 文 效 法 自然 , 人 自然 充 满 生 气 , 山川 草 木 皆 有 性 情 , 著 生 意 。 之 言 志 , 之 俱 诗 文 抒情 , 之写意 , 就是 生命美学 的体现 。 画 这 生 为 万 物 之 性 , 艺 作 为 宇 宙 生 命 最 形 象 文 最 生 动 的表 现 形 式 , 所 当 然 地 将 生 命 作 理 为表 现 的最 高 境 界 。 因 为 如 此 , 国文 艺 正 中 和 医 学 重 视 养 性 、 气 , “ 神 静 气 ” 养 养 要 凝 , 得 ” 中 宽 快 , 思 悦 适 ” 此 气 包含 天 地 自 胸 意 。 然 元 气 , 文 道 德 品 性 以 及 人 的 心 理 、 理 人 生 气 质 等 因素 。 华 文 艺 美 学 对 艺 术 生 命 的 中 有 机统 一 表 现 出高 度 的 重 视 。 神 完 气 足 ” “ 、 气 呵 成 ” “ 脉一 贯 ” “ 、气 、 气韵 生 动 ” 说 等 法 表达 了 文 艺对 具 有 内在 生 命 力的 整 体 体 现 , 流 动 ” “ 动 ” “ 生 不 穷 , 远难 尽 ” “ 、飞 、生 深 等 包 含 对 生 生 不 息 、 动 飞 扬 的 艺 术 生 命 跃

美若辛夷——浅谈王维的自然观_山水诗

美若辛夷——浅谈王维的自然观_山水诗

美若辛夷——浅谈王维的自然观_山水诗王维诗歌题材众多,且各种题材均多佳作,但是其美学思想、艺术成就及深远影响主要集中在山水诗中,在山水诗的发展上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意义。

其山水诗歌历来为心倾自然的人们所盛赞,今人李泽厚亦叹赏道:如此天衣无缝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写自然如此之美,在古今中外所有诗作中,恐怕也数一数二了。

那么,创作了如此卓越而隽永的诗歌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在那至美的自然之境的深处,又涵纳着诗人怎样的一颗自然之心呢?这些问题无不令古今读者油然赞叹的同时,更想要真切地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从总体上看,学术界对于诗人王维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热潮至今,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的方面,主要可分为编年、版本、作品、文化研究四大类。

众多关于诗人道家和佛禅思想的论述,在某种角度上都与诗人的自然诗歌特色的形成紧密相关,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卓越山水诗人的自然观构成的专门性研究,笔者认为是很欠缺的。

自然观,简而言之就是人对自然界以及自身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认识。

在山水诗中,诗人的自然观无疑在根本上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境界。

直接由诗人的自然观来切入作品,无疑可以更直观地窥见诗人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解其自然诗歌的无限韵味和精神内涵。

体现在诗作中的王维自然观,其主要特点简而言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还自然以本然的面目,以自然为知己和皈依,从自然中体悟生命本真。

一、以本然之目静观自然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的有限,不仅是受制于客观因素,更不乏主观因素的自缚。

这自缚简而言之就是一种自我的成心或偏执。

人情的是非好恶和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不仅会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同时也会使自己感到外物的牵挂、滞碍,被困于自我的封界,而看不到外物的自然之性。

从观世的角度上说,庄子所言的逍遥就是驱逐了成心之缚,而使自心无挂无碍、外物自然而然的精神境界。

欲得此逍遥,则莫若以明,首先所要凭借的便是一个本然的观世视角,一双赤子之目,以消除人主观的成心和武断的偏见,消解自我中心主义,解除人对万物的立法权。

从“道之文”到“文之道”——《文心雕龙》“文道”之释义

从“道之文”到“文之道”——《文心雕龙》“文道”之释义

道》 。然作 为“ 之文 ” “ ) 道 的 人文 之元 ” 构 , 先哲 到 建 从
孔子 已经完成 了 , 即圣 人所 作 经典 , 此 为止。就连 注 到 经之文 , 在刘勰看来也 已被马 郑诸 儒等 前人做得难 以超 越 了。那 么 , 文人的为文之 出路在 哪里?对这 一在文论 史 上有划 时代 意义问题的思考 , 促使刘 勰 的理论视 野从 “ 的“ 经” 道之文 ” 向了“ ” “ 之道 ” 《 转 经 的 文 , 宗经》 如此
论视野从 “ 原点 ” “ ” 道 之 文” “ 之 经 的“ 向 原点 ” “ 之 经”
进一步概 述 :《 著 天地 阴 阳四 时 五行 , “ 易》 故长 于变 ; 《 经 纪人伦 , 礼》 故长于行 ; 书》 先 王之事 , 《 记 故长 于政 ;
《 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 , 诗》 故长于风;乐》 《 乐
则事信而不诞 , 四则义直而不 回 , 五则 体约而不 芜 , 则 六
勰 以圣人为楷模 , 以著述《 文心雕龙》 为人 生宿愿 ,究 天 “ 人之际 , 今 之 变 , 一 家 之言 ” , 成 了《 通古 成 完 文心 雕
龙》 的著述 。就《 心雕龙 》 文 的理 论建 构 而言 : “ 之 从 文
线索探寻其意义 。

文化语境上为文 学理 论体 系 的建 构奠 定 了多种 文化融
合的基础 , 且在 文 、 、 的多 重 结构 中 , 史 哲 为文学 理论从
“ 原点 ” 道之文 ” 文之道 ” 的“ 向“ 的转换提供 了现实可能
性 。生活在这一 时代 的文 人士 子身 处社 会动荡 的人生 痛苦 中, 观念到思 维方 式疏 离 传统文 化 , 注于理性 从 专 探讨 , 于谈 佛 言玄 , 回避现 实 的险恶 。从 他们所 满足 以 撰写《 典论 ・ 文》 《 论 、与杨德祖书》 《 、文质论 》《 、文赋》 、

中国文学批评史简答论述

中国文学批评史简答论述

第一章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二章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

(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

(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2.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并对文艺的情感特征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中和”之美。

(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因此圣人经典是文艺的最高典范,一切文艺应以儒家之道为指归。

生命的自然与自然的生命——关于庄子自然审美的一种解析

生命的自然与自然的生命——关于庄子自然审美的一种解析

乱 世 中成 为庄 子 的 思考 主题 。
学想 家 一般 把 政 治秩 序 当成
二 、 命 的困境 生
中心议 题 ,而庄 子 的 思考 重 心倾 斜 于 生命 在 乱世 中的安 顿 。庄 子学 派 把忽 视 生命 的 思 想 家 们评 点 为 “ 悲夫 , 家 往 而 不 返 , 百 必
l 2 6I 社会科学论坛■囫 面 函曩

哲 学 ・ 文 人
的时代 。 回闻卫君 , 年壮 , “ 其 其行 独 。 用其 生命 摆 脱一 切 社 会 的 、情 欲 的 、功 利 的束 轻
实 即 无 的 逍 国而不见 其过 。 用 民死 , 者 以国量 , 轻 死 乎泽 缚 , 现 自由和 重 现 生 机 , “ 待 ” “ 。前 者 更 多地 被 道 教继 承 , 者更 多 后 若蕉 , 民其无 如矣 《 间世》 可 见 , 人 ) 卫国君 遥游 ”
哲 学 ・ 文 人
生命的 自然与 自然的生命
生 命 的
关于庄子 自然审美的一种解析
口尹秋 雯 聂 庆璞
自 然 与 自 然 的 生

[ 内容 摘 要 ]庄子 哲 学 的核 心 问题 是 生命 问题 , 这 一 母题 下理 解庄 子 的 自然 审 美 , 在
可 以发 现 庄子 的 自然从 来都 不 是 纯粹 的 自然 . 它是 属 于生命 的 自然 , 庄子 文本 中 而
法 家 、 横家 更 是鄙 视 人 的生 命 . 生 命看 纵 把
命 困境 的 问题 。 种对 生命 重 视 、 生命 意 作 追逐 功 利 的纯粹 工 具 。 学认 为 , 些执 这 对 庄 这
识 进 行 哲 学 自觉 反 省 的精 神 尤 其 贯 穿 于 着 于外 在 世界 而 忽 视生 命 本身 “ 万 物 而 逐

道家“自然之道”及其现代美学价值

道家“自然之道”及其现代美学价值

道家“自然之道”及其现代美学价值庄子的无言之说及其接受庄子的美学思想极其丰富,仅对于“美”的见解,就有以“圣人法天贵真”而论美与真的关系,以“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论自然之美,等等。

为了进一步说明美的法则,庄子还提出了诸如“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

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秋水》)、“言者无所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等观点,首开了无言可以拓境之先河,丰富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拓展了美学内涵的空间。

在庄子看来,自然就是纯而又纯的客观存在,要想认知它,即要获得“道”,只能去“法”自然,即通过“心斋”、“坐忘”,通过尊崇自然的法则,尊崇与自然同趣而无丝毫人为创造痕迹的“天乐”或“真画”来实现这一目标。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庄子文艺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庄子的这种自然的观念,“无言”的学说,在历代均得到了一般文人学士的推崇,甚至成为人们评论作品高下的根据或准则。

这一根据或准则进而演变成中国诗歌学美学中的诗文自然论,开启了“中国文学以自然为审美理想,在师造化观念指导下,以创造这一意境为作品的最高品位”的文学创作理念,①最终形成了与儒家思想“文以载道”、“经世教化”不相一致的美学观点。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的人文精神,但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一旦无法实现这一美好理想时,人们往往就会将自己的梦想寄之山水,以求精神上的解脱。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从庄子的学说中得到了启发,于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不拘于表面上的语言文字,而注重于言外之意的创造。

例如《文心雕龙·隐秀》中的“义生文外”,皎然的“情在言外”,刘禹锡的“义得而言丧”、“境生于象外”,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苏轼的“没在酸咸之外,可以一唱三叹”,严羽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以及后来的神韵说、境界说和滋味、妙悟说等,无一不是庄子“无言”之说的翻版。

滋味说和妙悟说是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钟嵘在《诗品》中就明确地将滋味说看成是诗歌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

文学概论第一章

文学概论第一章

钟嵘《诗品序》(选)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 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 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 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 群讬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 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 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 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 《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 莫尚於诗矣。
雪 莱 , 1792-1822
“诗是强烈情感 的自然流露。”
“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 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 的瞬间之记录。”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 《荀子· 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 所不免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 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白居易《与元九书》:“有事物迁于外,情 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亚里士多德:一切艺术都是对自然的摹仿,摹仿 是人的天性。 诗所描述的事比历史更具有普遍性和 哲学意味,因此是真实的。 诗可以按应有的样子来描写,而不是 简单化的复制。 艺术的目的在于快感也在于教益—— 卡塔西斯。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对古希腊朴素的唯物 主义的摹仿说的继承和完善,也是对柏拉图客观 唯心主义摹仿说的批判的继承和改造、发展。
动物活动:

人类活动:

生命活动 本能 无意识 维持生命存在
生活活动 自由自觉地创造 有意识 能动的 以对 对象的规律的把握为 基础 有目的 在活动开始 前已确定目的,活动 的成果已预先观念地 存在 不仅适应环境还能改 造环境,并反观自身。

自然与人类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自然与人类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自然与人类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来源和灵感之源。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与自然的交流与融合中探索生存之道,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

自然与人类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自然与人类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

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吸引着人类一直以来的追寻和探索。

文艺作品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如山水画、田园诗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传世经典。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许多文艺作品在描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出对人类自然破坏的关注和呼唤。

在自然与人类的交互作用中,人类的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例如,在生活和社会组织方面,人类从自然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在宗教方面,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塑造了其宗教文化,而在哲学和文学方面,自然成为了人们思考和创作的重要主题。

各种性质的文化,如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城镇文化等,都是在自然与人类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我们开始认识到自然与人类的文化融合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过程。

相反,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将这些考量纳入文化中去。

这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因素的结合,可以创造出很多文化的变体和新形式。

例如,现代的生态艺术展和环保主题音乐会,就是经过了这种自然文化融合思想而产生的。

自然与人类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和脆弱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传承的文化,将自然环境的因素更多地融入文化中去,并在文化中宣扬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内容。

另一方面,人类的文化和科技也为自然的保护和改造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手段和思路。

只有在各方面的力量和影响下,人类和自然的交流与融合才会更加深入、全面地发展。

总的来说,自然与人类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既是我们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稳固基础,又是未来社会文化发展之路的引领灯塔。

未来,在海量信息、文化碎片化的时代下,人们更加需要注意对于自然和文化之融合的探索和思考,才能使我们的文化更加立体和深刻,同时也更加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担当。

江西诗歌中的山水自然

江西诗歌中的山水自然

何谓“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后汉书·李固传》云:“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

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提到:“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

”宋代欧阳修《明用》则认为:“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

”在古人看来,“自然”就是天然而成,不是人为造成的,一切顺应规律而成。

现代学者大部分对“自然”的解释则更加科学系统,首先认为“自然”即“自然界”,广义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狭义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

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我个人的观点是将这两种解释结合起来,可以称之为现实世界的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自然,这两者不能对立也不能混淆。

本文拟从江西当代诗歌中淘澄出关于自然的法则,这也正是我最为信服也极力支持的真理,可称之为山水自然的力量。

这种力量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便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一、山水草木,洗涤心灵古人作诗需有酒,例如诗仙李白;亦有人需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才得好诗。

那么,江西秀丽的山水风光山水必然是他们灵感的源泉。

回顾江西当代诗歌的发展情况,这类诗歌并不少,其中包含着诗人深切的情感与盼望,对家乡的赞美与眷恋亦打动人心。

我将这些诗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自然景物中所得出的些许体悟;第二类是关于时光与生命的问题的探讨;第三类则是对神奇的自然的热烈赞美。

首先来看第一类诗歌,其中的深刻思想是否能触动你我呢?周劭馨《山谷》一诗,用山谷代指整个自然,指出整个自然对地球万物无私的奉献,引申出父母对子女深沉无言、包容隐忍的爱。

我尤其喜欢开头一段的这两句:“但因此我也就最懂得石头,最懂得泥土,/最懂得风雨,最懂得岩鹰……”现在的孩子好像从来就不知道回报是什么,也不懂得父母的辛苦与爱,世事之艰辛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事情,因此总也长不大。

人工美与自然美

人工美与自然美

⼈⼯美与⾃然美⼈⼯美与⾃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常明显。

西⽅园林所体现的是⼈⼯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正正,从⽽呈现出⼀种⼏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造园主要是⽴⾜于⽤⼈⼯⽅法改变其⾃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环⽔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任⾃然之原貌,即使⼈⼯建筑也尽量顺应⾃然⽽参差错落,⼒求与⾃然融合。

⼈化⾃然与⾃然拟⼈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然,但中西⽅对⾃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然美,但这只是美的⼀种素材或源泉,⾃然美本⾝是有缺陷的,⾮经过⼈⼯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然美本⾝并不具备独⽴的审美意义。

⿊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然界的事物都是⾃在的,没有⾃觉的⼼灵灌注⽣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于⼀些差异并⽴的部分,因⽽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园林是⼈⼯创造的,他理应按照⼈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对⾃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种途径。

中国⼈主要是寻求⾃然界中能与⼈的审美⼼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

中国⼈的⾃然审美观的确⽴⼤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夫阶层淡漠政治⽽邀游⼭林并寄情⼭⽔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体现湖光⼭⾊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然美。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然⼭⽔园,但决⾮简单的再现或模仿⾃然,⽽是在深切领悟⾃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

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然。

在中国⼈看来审美不是按⼈的理念去改变⾃然,⽽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

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

从更⾼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把客体对象⼈格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一在中国古代的文艺论著中,有许多言论涉及“道”或“道”与文艺的关系。

但这些言论所论述的,却并不是一个问题。

例如:“文,虚器也;道,实指也。

文欲其工,犹弓矢之欲其良也。

弓矢可以御寇,亦可以为寇,非关弓矢之良与不良也。

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章学诚《言公》中)“字虽有质,迹本无为。

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

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虞世南《笔髓论》)依章学诚所说,则文是工具,道是目的。

道不是文艺自身的某种必需,而是外加于文艺的某种要求。

故无道仍可以有文。

而依虞世南所说,则道就是文艺自身的某种根本规律,故无道即无以为文。

不仅不同的人会有这样不同的言论,同一个人也会如此。

例如欧阳修,他说:“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

为道必求知古。

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发之以传后世。

”(《与张秀才第二书》)又说:“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得而言。

”(《书梅圣俞稿后》)前一段话,言文以明道,与章学诚之论同调;而后一段话,言乐道深微,就与虞世南之论合流了。

这里显然有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用今天的话说,章学诚及欧阳修的前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外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社会政治之道;虞世南及欧阳修的后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文艺自身之道,主要是文艺创作之道。

按照古代文论的习惯,前者称作文道论,后者称作“道艺论”。

从上面的引文中已经约略可见:“文道论”的道基本上是儒家之道,而“道艺论”的道则基本上是道家之道。

的确,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之道主要原于道家,庄子就是古代文论中的“道艺论”的奠基者。

二《庄子·天地》篇云:“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就是说,天地虽大,却有其共同的演化规律;万物虽多,却有其一致的处理原则。

这个规律和原则,就是“道”。

故下文提出:“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

”意即只要用“道”去对待,万事万物皆可应付自如。

“万物之应备”,就包括技艺:“故通于天者,道也;顺乎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

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

”自上而下言之,道通于天,施于地,行于万物,贯穿于政事,支配着技艺。

以通于天地万事万物而言,谓之“道”;以万事万物得于道、存于己而言,谓之“德”;依道而行,就是“义”;依道治人,就是“事”;依道治艺,就是“技”。

“道”、“德”、“义”、“事”、“技”,“道”一以贯之。

自下而上言之,技艺合于政事,政事合于义理,义理合于德,德合于道,道合于天。

亦一以通之,曰“道”。

总之,“道”涵盖万物,统摄万事。

庄子所说的“道”,当然是道家的自然之道。

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默而百姓定。

”(同上)这种持自然之道一以统万、无事不遂的思想,老子已经说过。

如谓:“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二十二章)但他还没有把这种思想同技艺联系起来。

以自然之道统摄技艺之事,这是庄子“道艺论”的基本宗旨。

关于这个基本宗旨的实际贯彻,庄子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来阐发的。

归纳起来,这些寓言故事主要阐发了以下几个要点。

一曰“道进乎技”。

人们通常都会认为,技艺之事就是技艺之事,只要掌握技艺就行了。

而庄子恰恰是要强调:技艺之事非只技艺而已,只有从“技”的层次越入“道”的层次,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绝妙境地。

“庖丁解牛”“合于”《桑林》(殷汤乐名)之舞,乃中《经首》(尧乐《咸池》章名)之会”,犹如美妙的艺术表演。

梁惠王赞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回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养生主》)“进乎技”就是超于技。

“梓庆削木为锯,见者惊犹鬼神”。

人问之:“子何术以为焉?”梓庆回答:“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达生》)“一”就是“其治一也”的“道”。

“佝偻者承蜩(以竿醮胶黏蝉)”,像伸手拾取一般轻而易举。

或问:“子巧乎?有道邪?”答曰:“我有道也。

”(同上)只有“一丈夫蹈水”的故事云“吾无道”,但意思是说不应逞一己之私志而应遵循自然之道,即所谓“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同上),还是强调“道进乎技”的。

二曰“以天合天”。

超越技术的“道”虽然就是自然之道,但体现于技艺之事也不能不有更为具体的内容。

“梓庆削木为锯”的故事说:梓庆削木为锯,见者惊犹鬼神。

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臣将为锯,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

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

当是时也,无公朝(忘记朝廷。

郭象注:“无公朝,则企慕之心绝矣。

”),其巧专而外滑(外扰而滑乱不定)消。

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锯然后加手焉。

不然,则已。

则以天合天。

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达生》)这里的中心思想是“以天合天”,即以自己之“天”会合外物之“天”。

“入山林”之前的“斋以静心”云云,说的是排除一切意识,返回自己之“天”。

这是一系列“忘”的过程:从“庆赏爵禄”的功利意识,到“非誉巧拙”的名誉意识,直至“吾有四肢形体”的自我意识。

排除了一切有意识的意识,人便进入了无意识的意识状态,亦即无思无虑的自然心态,这就是返回了自己之“天”。

“然后入山林,观天性”云云,说的是以自己的自然之心,体会外物的自然本性,达到会合外物之“天”。

“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锯然后加手焉”,就是强调心与物的自然契合:当发现林木之自然形躯即酷似一锯,如已恍然见锯于眼前之时,始加手以成之。

故最后归结为“以天合天”。

需要再作一点说明的是:排除自我意识,这是“斋以静心”的最终目的和要义所在。

庄子之所谓“心斋”、“坐忘”,要义均在于此;只不过“心斋”是个渐进的过程,“坐忘”则顿时而至罢了。

《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即忘记自我,“同于大通”即通于万物。

《齐物论》又云:“南郭子綦隐几而卧,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

……子綦曰:‘……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丧其偶”即丧失对象。

忘记了自我,我就不再是主体;我不是主体,物也就不再是对象了。

故“吾丧我”与“丧其偶”乃是一件事的两面。

也就是说,只有排除了自我意识,才能改变物我对峙的格局,才能实现心与物的自由交往、自然契合。

其它的寓言故事又进一步丰富了“以天合天”的思想。

有的着重强调排除一切意识,回归自己之天。

如“佝偻者承蜩”里说:“吾处身也,若橛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就是排除了一切意念的干扰,直至“忘吾有四肢形体”的无意识状态。

此即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达生》)。

《庄子·田子方》所述老聃“游心于物之初”的状态,就是“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

又如“津人操舟若神”中提出:“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

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矣。

凡外重者内拙。

”(《达生》)“外”者,胜负、得失等等皆“外”也。

“外”系于心,便会顾虑重重、精神拘桎,无以发挥内在的天巧。

只有全然无骛于外、无扰于心,才能“巧专而外滑消”。

还有一个故事直接谈到文艺,即“宋元君将画图”: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一史后至,@①@①然不屈,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赢。

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田子方》)“众史”者,皆存心求成、有意作画者也。

故而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这种“外”系于心的紧张状态,怎能作画?只有那位“后至者”,不矜不挫,无思无虑,自在从容,毫无做意,一派安闲悦适的自然神态。

如此方是“真画者也”。

有的着重强调与物自由交往,会合外物之天。

“疱丁解牛”之所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工@②旋而盖规矩”之所谓“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达生》),都是指那种心与物契合无间的境界。

“一丈夫蹈水”的故事更云:孔子于“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之处,“见一丈夫游之”,“数百步而出,披发行歌而游行塘下”。

因问:“蹈水有道乎?”丈夫回答:“亡,吾无道。

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与齐(通“脐”,指水之漩涡)俱入,与汩(水滚出处)俱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又问:“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回答:“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达生》)这位蹈水者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了自然,化进了外物。

“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毫无一己之私志。

故能“与齐俱入,与汩俱出”,已无物我之界限。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那正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无思无虑而从容中道的心理境界。

他说“吾无道”,是指“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而这就是他的“道”。

三曰“形全精复”。

庄子许多有关技艺的故事,本不是为了谈技艺,而是为了谈养生。

这一点是常被以往的论家所忽略的。

“庖丁解牛”的故事出自《养生主》。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高论,说的是:“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梓庆削木为锯”以及“佝偻者承蜩”、“津人操舟若神”、“工@②旋而盖规矩”、“一丈夫蹈水”等皆出自《达生》篇。

所谓“达生”,就是通达生命之情。

该篇之所论,皆在于阐明:返回自己的自然生命,便可融入天地的大生命,从而获得最旺盛的生命。

即所谓“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文中还有个“纪@③子为王养斗鸡”的故事,说的就是使斗鸡逐渐内敛,以恢复其天德之全。

此时外表呆若木鸡,实际上却是生命最旺盛的状态。

细看前述庄子那些有关技艺的言论,不难发现,其实也是启人进入“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生命状态。

这样,庄子的技艺之道就同生命联系起来了。

所以,“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生命意识,也应视为庄子“道艺论”的内容。

虽然它不是与“道进乎技”、“以天合天”并列的一个单独的要点,但却是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

庄子的“道艺论”还只是技艺理论,而不能算是文艺理论。

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道艺论”,就是在庄子“道艺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道艺论”,首先也是辨明“道”与“艺”、或“道”与“技”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有的着眼于创作道路,强调以道事艺。

如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

当其有事,已知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

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

若忖短长于隘度,算妍媸于陋目,凝觚舐墨,依违良久,乃绘物之赘疣也,宁置于齿牙间哉!”“遗去机巧”,就是超越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