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美苏争霸及冷战结束岳麓版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5篇

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5篇

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5篇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1一、我国早期的人类1、元谋人:在云南发现,距今约170万年,是我们已知的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蓝田人:距今约80 万年,是在陕西出土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时间:70--20万年前(3)模样:与现代人不完全一样a、头部:残留猿类特征b 、双手和上肢:由于劳动,发展最快。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和生活:a、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能够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b、使用天然火c、由于生产力低下(根本原因)和自然条件恶劣,为了生存(直接目标),他们过着群居生活(实质是早期人类社会)d、使用简单语言二、氏族公社时期1、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的开始:(1)时间:18000前(2)地点:龙骨山山顶洞穴(3)模样:同现代人大体一样(4)生产和生活:a开始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b制造骨针,缝制兽皮衣服c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氏族公社按亲属世系关系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2、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1)半坡氏族:b、地点:西安半坡村c、时间:五六千年前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新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d、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种植粟(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栗的国家)、蔬菜和麻饲养家畜和家禽原始手工业:用麻线织布;制造陶器,代表作彩陶定居生活:建造房屋,居住区、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墓地和窑场组成村落原始文字:半坡陶钵口沿上有符号二三十种2 地位:是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2)河姆渡氏族a、地点:浙江佘姚河姆渡b、时间:6000年工具:使用骨器、木器、石器、陶器c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饲养猪、狗、水牛建木结构房屋过定居生活(前提:原始农业发展)C、地位:长江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3)母系氏族公社结束:大汶口文化早期(4)母系氏族公社共同特征:① 妇女起主导作用(因为妇女是当时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②按母系血统确定亲属关系③没有贵践、贫富、阶级④生产和生活资料归氏族公社所有⑤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根本原因:生产力低下)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1)中晚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向父系过渡实质是亲属关系的的变化,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2)晚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产品有了剩余,私有财产出现,发生贫富分化(随葬品的多少是判断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阶级。

(2021年整理)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23课学案

(2021年整理)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23课学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23课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23课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23课学案的全部内容。

泰山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第23课第1页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编写者高秀泉审核者贝艳孙芳 2011年5月【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前的近200年间,世界经济一直以欧洲国家为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乘机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金融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知识梳理】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2、形成:3、内容:4、意义: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标志:2、两大金融组织(时间、宗旨、责任与权力):3、评价:三、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1、背景:2、成立:①目的:②标志:3、影响:泰山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第23课第2页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构成及影响1、构成:2、影响:【重点诠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确立的?⑴1944年下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⑵1945年,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建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资本主义经济的创新和调整复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资本主义经济的创新和调整复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资本主义经济的创新和调整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制形成中的作用。

•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基础知识】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即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3)直接原因:(4)政策原因:各国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开始标志3、表现4、特点5、影响:经济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提高、货币等方法转嫁危机,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政治上: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2)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经济危机得不到解决。

(3)罗斯福1933年当选总统,临危受命,实施“新政”。

2、“新政”的内容:(与经济危机的表现一一对应)(1)针对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采取(2)针对企业破产采取(3)针对农产品价格猛跌采取(4)针对工人失业采取3、特点材料一:从1933年3月9日到6月16日,国会应罗斯福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应急立法《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材料二:“新政”一手抓消除生产相对过剩,另一手抓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材料三:“新政”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试验(1)养老金制度(2)失业保险制度(3)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三则材料体现罗斯福“新政”有何特点?4、实质:四、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一)原因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的斗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吸收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二)内容调整之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1.原因: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的影响;2.方式:影响:“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原因含义评价调整之三:福利国家1.前提 2来源3.特点4.实质5.影响(三)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影响1.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冷战的形成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冷战的形成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冷战的形成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自主学习】一、遏制理论的提出(理论依据)1.背景2.提出(1)时间:(2)内容:(3)影响3.“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1)时间:(2)内容:(3)影响:4.二战后初期,美国遏制理论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有何相似点?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开始标志、政治表现)1.背景(1)美国决定全面实行对苏“冷战”政策。

(2)“希土危机”和英国的照会使美国获得了机会。

2.提出时间:内容:3.影响:(1)(2)(3)苏联做出强烈反映,成立。

三、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经济表现)1.马歇尔计划(1)背景(2)提出(1947年):(3)实行(1948年):(4)内容(5)作用(6)请思考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区别与实质2.经互会(1)目的:(2)组成:(3)影响:四、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军事表现)1.背景(1)(2)2.北约(1)成立(2)性质(3)影响3.华约(1)目的(2)成立(3)影响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

到1955年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点拨探究】美国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检测反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提出了“遏制战略”,主要是为了A.遏制第三世界 B.遏制西欧国家C.遏制社会主义 D.遏制霸权主义2.美国拉拢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意图是①建立世界霸权②与“华约”抗衡③遏制苏联④控制西欧A.③①②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①②④3.战后两级格局形成的基础是A.美苏战时同盟 B.雅尔塔体系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美国“冷战”政策的基本特征是A.强调合作,不搞对抗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C.以军事结盟方式稳定资本主义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5.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A.二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B.各占领国推行不同的政策C.雅尔塔体系存在不稳定性D.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尖锐矛盾6.杜鲁门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知识目标: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②斯大林经济体制。

【专题解读】1、“经济体制”——指整个国民经济的制度、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2、阅读教材第63页引言,思考各国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创新和调整又指的是什么?【基础知识梳理】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的建立(一)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2)内容: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点:(4)评价: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目的:(3)内容: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特点: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分析其“新”在何处?(5)意义:理论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建立:斯大林经济体制1、确立:斯大林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主义建设,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_,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_________,逐步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鄄城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第1页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1)课标要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苏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培养重大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能力。

(2)知识目标:①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

②掌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失败的原因。

③把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苏联解体【知识梳理】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2.内容(1)农业方面(2)工业方面3评价(1)积极作用(2)失败原因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2.内容(1)工业方面(2)农业方面3.评价(1)结果(2)失败原因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内容3.结果鄄城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第2页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从农业入手,具有相当的现实性,符合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政治经济矛盾的迫切需求。

他的改革使苏联人民摆脱了斯大林某些教条的束缚,改革对于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

但从根本上来说,他的改革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有历史方面的,也有现实方面的。

他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斯大林继承多于批判,对斯大林体制也是延续多于改革。

同时,改革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再加上他个人的作风急躁,反复无常,这一切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他坚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在其执政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为增强。

但是他的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也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

他执政的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苏联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

第一,历史原因。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

第二,内部原因。

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背离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宗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单元复习学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单元复习学案

岳麓版⾼中历史必修⼆第3单元复习学案必修⼆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学习⽬标:本单元主要讲述了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演变,包括两种类型。

⼀类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罗斯福新政从实践上、凯恩斯主义从理论上开创了国家⼲预经济的时代;⼆战后国家⼲预进⼀步发展。

另⼀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命后,苏联逐步建⽴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超越⽣产⼒的缺陷,虽数次改⾰,但收效不⼤,最终导致●知识整合: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确⽴:斯⼤林时期的经济●易错易混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的“特殊历史条件”包括①国内外反动⼒量过于强⼤②俄国受到帝国主义威胁③俄国的相对落后、贫困④巩固苏维埃政权是最重要的任务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A有利于⽣产⼒的提⾼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针C恢复了⾃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3、下列关于对斯⼤林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斯⼤林体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成就B此体制超越了苏联⽣产⼒的⽔平C此体制使⼈民⽣活⽔平得到了长⾜的提⾼D⼆战后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照搬斯⼤林模式4、苏联⾼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失误在于A以⾏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作⽤C忽视民主和法制D缺乏科学管理和有效地内部协调限时训练:1、下⾯是1919年某地的⼏个长⼯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张三:还是⼈家俄国好,吃、穿、⽤,国家统⼀发给,不是⾃⼰花钱去买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家俄国的农民,有⾃⼰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活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的地,可⾃⼰⾟⾟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说⼈家列宁专门通过了⼀项法令,⿎励买卖⾃由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结果在于A加强了⽆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领导B为了战胜苏维埃的敌⼈C利⽤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产D建⽴巩固的⼯农联盟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产阶级同⼴⼤农民群众的结合。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美苏“冷战”》导学案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美苏“冷战”》导学案

《美苏“冷战”》导学案课标内容: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书面的形成及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学习纲要一.杜鲁门主义1.“冷战”政策的提出及其重点 2.杜鲁门主义3.马歇尔计划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5.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二.美苏争霸1.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2.美苏争霸的影响学习重点1.美国实行“冷战”政策 2.美苏争霸学习难点1.美苏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2.美苏“冷战”政策的性质3.美苏争霸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学习提示:二战中,美苏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在学习中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

他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的开始。

2.1948年,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它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了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

3.1949年,美国等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为首的东欧8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书面的形成。

4.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冷战的缘起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冷战的缘起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冷战的缘起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二战给西欧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西欧要重建只能寻求美国的支持与援助,这样西欧各国不得不以不平等的安全政策来与美国进行不等价交换,西欧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当中。

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而斯大林要求一揽子的解决德国问题的方案,只是德国问题成为苏联与西方对峙的焦点。

1946年,邱吉尔在大选中败北,应杜鲁门之邀前往美国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强调英语国家的联合共同对付苏联,也拉开了美国对苏冷战的序幕。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交战以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许多领域,是一种埋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形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冷战给美苏两国、两大阵营和整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14课“冷战”的缘起【课程标准】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为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1.背景(1)战后世界安排: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的日益明朗,____________________被提上了日程。

(2)三国首脑会议: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多次进行会晤,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战后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3)雅尔塔体制确立:这些协议是以_________为中心确定的,其内容和具体实施构成了战后的世界格局,即____________。

2.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历史下学期 两极格局导学案 岳麓版

高二历史下学期 两极格局导学案 岳麓版

高二历史下学期两极格局导学案岳麓版(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习重点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Ⅰ、课前预习: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表现:1、战后的世界形势:①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其实质是一种两极格局。

②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英法德意日等国衰落,美苏崛起。

③战时同盟的破裂:原因是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利益冲突。

2、两极格局的形成与表现:美国苏联政治组建帝国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组建社会主义阵营,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北约华约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形成。

3、“冷战”中的“热战” 冷战时期最主要的“热战”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的标志是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了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

4、冷战的影响:肯定:两在集团不敢轻易动武,维持了世界的和平。

否定: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美苏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影响世界和平。

二、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1、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形成与发展:(1)联合原因:①历史相近: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与心理认同感。

②现实相近:近代以来的冲突,使各国灾难深重,由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变成二三流国家。

③处境不妙:美苏两国控制西欧与东欧,布置重兵,威胁欧洲的安全。

(2)联合过程:①欧共体:1951年宣布成立煤钢共同体,1952年正式成立。

1958年成立经济共同体与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成统一的欧共体。

②统一的经济政策: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

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1993年,欧洲统一的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③欧盟的形成:1991年通过《欧洲联盟条约》,决定建立欧盟。

1993 年,欧盟正式形成,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转变成一个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组织。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复习学案 岳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复习学案 岳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帝国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自主学习】:一、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角逐亚太1、英、美、日争霸——美日逞强(1)一战后列强在亚太角逐的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主要矛盾与争夺的主要对象分别是什么?(2)三对矛盾美日:英日:英美:2、海军军备竞赛——形势紧张3、人民反战呼声高涨4、中华民族觉醒——帝国恐慌: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代表团拒签凡尔赛和约和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也使各国十分恐慌,因此协调在华矛盾、共享在华利益显得尤为必要。

二、华盛顿会议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国家、主要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2、主要内容b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选集》材料三这个条约(指《九国公约》)在1922年签字······在起诉书中所关联到的全部期间,日本均需受这个条约的约束。

——《远东军事法庭判决书》结合课本和材料一、二、三,分析《九国公约》的实际内容、实质和影响?实际内容:实质:影响:(对美国、对日本、对中国和对后世)3、为什么有人说华盛顿会议是美国的胜利?根据三个条约的内容日本受到哪些限制?【重难点阐释】1.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相同点:(1)从内容上,都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形成由少数大国操纵的新的世界体系,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始终处在受奴役的地位。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反战和平运动 和平与发展 当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反战和平运动 和平与发展 当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反战和平运动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课程标准】1、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2、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3、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自主学习】第23课反战和平运动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第一次高潮1、背景: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 ,世界笼罩着核战争的乌云,世界人民__________ 意识空前提高。

2、保卫世界和平大会(1)__________ 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 _________和 ________ 举行。

大会反对 __________ ,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__________ 与改善人类福利。

(2)1950年11月,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__________ 举行。

大会决定成立__________ 。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__________ 年,由罗素和爱因斯坦发起签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一些著名的 __________ 在宣言上签名,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__________ 运动中来。

二、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第二次高潮1、背景:60、70年代,美国发动__________ 并使战争不断升级。

2、表现:(1)1965年, __________ 焚毁政府颁发的征兵证,抵制征兵,反对侵略战争,拉开了60、7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__________ 。

(2)反战运动逐渐扩展到__________ ,连续不断,而且_______、__________ 。

(3)除 __________ 之外,还发起了拒缴战争税、召开宣讲会等活动。

(4)这一时期的反战运动还与当时高涨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结合,构成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自主学习】:一、巴黎和会(1919年巴黎凡尔赛宫)1、背景:2、解决的中心问题3、实质:4、操纵者5、各国意图(美、英、法、中、日)二、《凡尔赛和约》1.签订:2.内容:(1)战争责任:(2)领土问题:(3)军事问题:(4)赔款问题:(5)殖民地问题:(6)山东问题:三、凡尔赛体系1.构成(由哪些条约、组织构成)2、实质:3、评价:积极方面:(1)(2)法国元帅福煦在巴黎和会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试分析,福煦这样说的道理?(即凡尔赛体系的消极方面)(1)(2)(3)(4)【点拨探究】1.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象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材料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他(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他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

”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信息,指出法国处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法国为什么这样做?(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信息,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3)在制裁德国的问题上,英国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2、材料:顾维钧,著名外交家,31岁任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全权代表,并向和会提出取消“二十一条”,要求收回山东权益。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联合国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历史 联合国复习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联合国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课标要求】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重点与难点】重点:联合国的产生和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难点:联合国与国联的区别(联合国与国联相比的进步性)。

【自主学习】一、联合国的创立1.创立的背景2.创建过程创建设想:名称由来:公开宣告:签署宪章:正式成立:总部:3.意义二、宗旨及主要机构1.联合国的宗旨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职能有哪些?四、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1.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式有哪些?2.联合国维护行动的含义及评价?【点拨探究】1.联合国的宗旨(P101)与国联宗旨(P25)相比较,增加了哪些内容?联合国这四项宗旨之间是什么关系?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初成立的国际联盟声称,其目的是在于“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

材料二:1944年,美、英、苏、中四大国拟定了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建议案。

与会国并达成以下协议:一、鉴于国联全体一致原则对维护国际和平失败的历史教训,联合国大会重要决议只需得到会员国的2/3多数通过即可,大国为常任理事国并享有否决权,所有会员国必须接受安理会决议的约束并予以执行。

1945年6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规定: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以促进国际合作。

材料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天美国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诬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侵略者”的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安理会通过一项盗用联合国旗号掩盖美国武装干涉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军”使朝鲜战争国际化。

材料四:1973年12月,联合国在委内瑞拉召开了第三次海洋会议,经过9年11次会议,1982年4月30日,终于以压倒多数票(美国反对、苏联弃权)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公约规定各沿海国有权确定至多达12海里的领海宽度,沿海国有对其大陆架进行勘探和资源开发主权。

岳麓版必修二历史复习学案:第7-9课世界市场的确立

岳麓版必修二历史复习学案:第7-9课世界市场的确立

第二单元第7-9课复习【学习目标】2'1.享握箭勾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和偷、西、和.英早期殖民的史实.2.探讨尚次工业苹储的史实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彰响.【达成途径】1'复习谋本第7T课聘础知识.林揪其Ollijm络,卷照金版学案P48专题•.【自主学习】15'【巩固目标】27'I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巾逅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向各种贸易关系传播.眼终在伊比利也举岛找到混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旧姿性8.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午偷兴起的条件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故争导致价♦&动荡2.通过长期殖hi故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疝区国家限主要的族因是(〉A.英国的海军比法国强大B.英国得到广大殖民地人民的支椅C.英国的社会制度先进I).英川对法国的战争是正义的的三个歧*要的空向,那么其中工厂对入身体的规训应该起源于()A.英印B.法国C.美国D. JSW2.某班历史兴翩小组在自主学习却探咒<改变世界的工业苹命,•课之用.有四人分别写出/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密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乙;《美国人在2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箱突破3丙:《I:业革命小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T:<工业革命使欧关资产阶级晚,):了对世界的炕治}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既4个主义世界巾场的形成无关的地()B.H—次世界大战形势C.H尔RJU庖话nkttAKAft的缺102.19世以中期--位英国径济学家说:"AiT洲仃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丙部草愧I』一我们的牛解,裕督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冲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吞料种m园退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A.英国在欧洲没布殖民地或自治辕B.各国经济都依视对英贸易C.世界径济联系加强0.灸本主义世界巾场A4终形成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1 II. 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常社会关系不断的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切田辛的生产和消费邯成为世界性的厂';“使未开化半开化的国家从网于文明国4C. “使多村从牌于城巾"等等. 符出这些结论所依抿的史实包括()①检本原始我累A-g③知识拓展一、形成过程:◎f■始形成:16世龙〜18世纪中期.新就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羿巾场开始形成,假民侵略成为主要原因. ②初步形成:18世妃中期一一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产力的捉有,促使资本主义各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殖民娘和半舛民地田宰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巾场,成为其蜂济附璃,世界巾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兄初,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就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腐,,«■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使为本田经济的发屣庆徊更务的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厂制度PI垄断坦织的区》r与联系1.区别:(D出现的时期不同.工/削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垄断ai炽是第二次工业革俗的产物.(2>牛.产手段不IHJ.工厂制度主要霏机器生产.垄断泌织主要是我靠科技促商生产效率.(3>舰模不同。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高二学业水平学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高二学业水平学案

高二历史学案融入历史,感悟历史。

课前检测第七单元课标二十二、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解读:1.形成背景:(1)二战后美苏关系由战时同盟到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2)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而苏联努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美国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

2.冷战的对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3.冷战的形成及表现(1)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美国国务卿提出“马歇尔计划”,即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

1948年4月实施。

(3)1949年美国策动组织“北约”,以遏制苏联和加强控制西欧。

4.苏联和东欧的应对:(1)苏联与东欧国家在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应对马歇尔计划。

(2)1955年苏联与东欧诸国建立“华约”,对抗北约。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5.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成两部分;(2)美苏全面对抗,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不得安宁;(3)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4)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样题训练】例1.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是A.推行全球扩张政策B.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C.遏制社会主义D.确立世界霸权例2.北约与华约的成立说明什么问题?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格局最终形成②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③“冷战”由政治、经济领域上升到军事领域,局势更加紧张。

例3.在亚洲,美国为什么采取“热战”方式?结果如何?(1)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企图独霸亚洲。

②亚洲正处于民族解放战争的高潮时期,美国打着反殖的口号,插手亚洲事务,企图独霸亚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4年高中历史美苏争霸及冷战结束岳麓版复
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
【课标要求】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自主预习】
导言:二战后初期冷战局面正式形成。

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中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的一面,又有紧张的一面。

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

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又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局面结束
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一、美苏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1: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的对外政策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2:美国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提出对苏的两手政策,但没放弃称霸全球的战略。

二: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一)美苏关系缓和—----戴维营会谈(1959年)
1:概况
2:认识
(二)美苏的争夺(争夺的重点是欧洲)
1: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
1)原因
2)结果
2:激烈的军备竞赛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3:古巴导弹危机
1)危机出现的原因
2)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
问题1:美苏争霸第一阶段呈现怎样的特点?这一阶段美苏争霸的态势如何?
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
一、美、苏关系缓和(20 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
(一)缓和的原因
1:国际格局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___的呼声日益增强。

2:美苏经济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3:美苏调整外交政策
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联:调整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勃列日涅夫的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缓和的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安会及《赫尔辛基宣言》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美苏对抗再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一)苏联入侵阿富汗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美、苏对抗再现
1:原因:根本原因:美苏并没有放弃对霸权的争夺
直接原因:苏联入侵阿富汗
2:表现:
(1)1980年,美国提出“____________”重新强调实力和____________。

(2)1981年,美国提出“____________”的新遏制政策,对苏联施加压力。

3.主要结果:苏联开始转攻为守,继续强调______________,力求维持既得成果。

问题2: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基本态势?列举史实?
三、“第二次缓和”(80年代)
1.背景:苏联的经济面临巨大困难。

戈尔巴乔夫提出“________”理论,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1)美苏领导人频繁会晤
2)美苏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美苏关系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尼克松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战线,以有限的力量去维护美国的主要利益……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是调整“伙伴关系”,让其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担,缓解美国的困境;二是增强“实力”,即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与苏联抗衡的基础;三是通过“谈判”签约来限制苏联实力的发展,缓和国际局势。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

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指出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缓和战略”的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直接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70年代美、苏主张“缓和”的国际因素。

【课堂检测】
1.美国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后,提出了对苏联的两手政策,这表明( )
①美、苏关系出现了一些“和解”的迹象②美、苏放弃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③美、苏之间矛盾得到基本解决④美国要同苏联结盟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①②D.①
2.第二次柏林危机以修建隔绝东西柏林的柏林墙而暂告结束。

第二次柏林危机说明( ) ①美苏争夺的重点在欧洲②苏联在战略核力量方面占有优势③柏林是美苏“冷战”的
焦点④美苏对抗已突破“冷战”的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①④
3.二战后,美、苏两国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展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备竞赛。

美苏核军备竞赛的结果是( )
①造成了核战争危机笼罩世界②美国是最后的胜利者③使人类处于战争的边缘④两国之间并未发生战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③
4.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爱因斯坦苦笑着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石块和木棒!”这说明( )
A.爱因斯坦不明确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 B.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C.美苏之间核战争一定发生 D.美苏的战略核力量足以把地球毁灭
5.尼克松时期采取的对外政策与杜鲁门的不同是( )
A.强硬政策 B.对苏“缓和”政策 C.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D.全面收缩
6.与“尼克松主义”相比,里根对苏政策发生的新变化是( )
A.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主张实行缓和政策C.多种手段遏制苏联 D.力求维持既得成果7.以美、苏“冷战”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是( )
A.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B.德国实现国家统一C.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D.苏联正式宣告解体6.拆毁柏林墙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德国人意味着( )
A.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B.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C.东西德经济差距将迅速缩小D.影响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体
【重难点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