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药品分类情况

合集下载

高危药品简介及管理

高危药品简介及管理

C级高危药品
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 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 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 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
C级高危药品
编号 药品种类 编号 药品种类
1
口服降糖药
5
肌肉松弛剂(如维库溴铵)
2
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
6
口服化疗药
3
阿片类镇痛药,口服
7
2、我国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在国内首次引 入提出“高危药品”概念,但具体定义还不统一, 主要有以下: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 体的药品。 高危药品即药物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 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 品。
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 高危药品的风险因素 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 高危药品的风险因素 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定期更新) 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 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 ,减少不良反应,我院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 专业委员会三级管理相关要求,按A、B、C等级 分类法,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 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 高的高危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 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高危药品简介及管理
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 高危药品的风险因素 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三甲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院药品质量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质量管理职责1. 药剂科负责全院药品质量管理,组织实施本制度。

2. 主管院长负责药品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3. 药剂科主任负责全院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药品质量负责。

4. 药剂科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药品质量管理。

三、药品采购与验收1. 采购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采购药品的合法性。

2. 采购人员应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资质,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3. 药品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采购的药品进行验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4. 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及时入库,不合格药品不得入库。

四、药品储存与养护1. 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属性、规格、剂型、有效期等因素分类存放,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品储存环境应满足药品质量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3. 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药品储存环境,确保药品质量。

4. 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药品储存条件,如温湿度、通风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药品调配与使用1. 药师应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调配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师在调配药品过程中,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防止出现差错。

3. 药师应向患者或医护人员讲解药品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4.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嘱使用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 药师应定期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及时向主管院长和药剂科主任报告。

2. 药剂科应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报告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药剂科应定期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七、药品质量事故处理1. 药剂科应建立健全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对发生的药品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甲医院病区药房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病区药房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病区药房的管理,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病区药房的所有药品采购、储存、调剂、供应、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病区药房应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管理政策,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品服务。

第二章药品采购与验收第四条药品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药剂科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药品采购前,药剂科应根据临床用药需求,结合药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

第六条药品采购必须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货,确保药品质量。

第七条药品验收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外观、包装等。

第八条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应及时退回供货单位,并做好记录。

第三章药品储存与保管第九条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性质、剂型、规格等进行分类存放,并做好防潮、防霉、防虫、防鼠等工作。

第十条药品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

第十一条药品储存环境应符合国家药品储存规范要求,温度、湿度等条件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第十二条药品储存设施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药品调剂与供应第十三条药品调剂应由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药品调剂应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第十五条药品调剂过程中,如遇疑问,应及时向处方医师或上级药师咨询。

第十六条药品供应应确保及时、准确,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第五章药品使用与监测第十七条药品使用应遵循临床诊疗指南和合理用药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第十八条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品,不得擅自更改药品品种、剂量。

第十九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由药剂科负责,定期汇总、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病房药品归类管理制度

病房药品归类管理制度

病房药品归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病房药品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病区的药房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三、药品的分类1. 按用途分类:分为西药和中药。

2. 按剂型分类:分为注射剂、口服剂、外用剂等。

3. 按药物类型分类: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抗菌药、镇痛药等。

四、药品的储存1. 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火的环境中。

2. 不同类别的药品应分开存放,避免混淆。

3. 药品储存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防止错误取用。

4. 药品应定期检查,过期或者变质的药品应立即处理。

五、药品的取用1. 医护人员应按照患者的医嘱和病情需求合理取用药品。

2. 取用药品前应先核对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 取用药品后应及时记录,并将剩余药品返还到药房。

六、药品的使用1. 医生应按照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开具合理、科学的药品处方。

2. 护士应按照处方准备和配药,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患者服用药品前应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加强患者用药的合作性和依从性。

4. 每次服药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

七、药品的回收和处理1. 医护人员应定期清点药品库存,发现有过期或者损坏的药品应立即予以处理。

2. 过期药品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回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者私自处置。

3. 药品使用完毕后的包装物应分类回收,做到废物与有害物质的有效分离。

八、药品的监督1. 药品管理人员应每日对病房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定期组织药品使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知识和技能。

3. 定期对病房药品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确保药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九、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药房药品管理制度的医护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2. 对于恶意篡改、私存或者销售药品的人员,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甲医院药品分类情况

三甲医院药品分类情况

1.自主神经系统药物1.1胆碱能受体激动药1.2胆碱酯酶抑制药1.3胆碱能受体阻断药1.4肾上腺受体激动药1.5β受体阻断药1.6α受体阻断药2.生物制品及生化药物2.1菌苗2.2疫苗2.3毒素2.4抗血清2.5血液制品2.6细胞因子2.7体内诊断用生物制品2.8酶类药物2.9多糖类药2.10蛋白类2.11核酸类药2.12生化药品3.循环系统用药物3.1强心药3.2抗心律失常药3.3防治心绞痛药3.4抗高血压病药3.5抗休克血管活性药3.6周围血管扩张药3.7毛细血管保护药3.8调节血脂药3.9其它循环系统用药4.消化系统用药物4.1抗酸药4.2胃肠粘膜保护药4.3抗溃疡病药4.4健胃助消化药4.5胃肠动力药4.6肠道微生态制剂4.7胃肠解痉药4.8止吐药4.9催吐药4.10泻药4.11止泻药4.12治疗胰腺疾病药4.13减肥药4.14肝病辅助药4.15利胆药4.16治疗慢性炎症性肠病药4.17治痔药4.18其它消化系统用药5.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5.1选择性地作用于L型钙通道钙拮抗剂5.2选择性地作用于其它电压依赖性Ca2+选择性通道的药物5.3非选择性通道调节药5.4其它钙拮抗剂6.影响生长代谢机能药物6.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6.2雄激素类药物6.3雌激素类药物6.4孕激素类药物6.5雌激素/孕激素复合剂6.6促性激素类药6.7避孕药6.8子宫收缩药6.9胰岛素6.10降血糖药6.11糖尿病辅助用药6.12升血糖药6.13甲状腺激素6.14抗甲状腺药6.15甲状旁腺素类药物6.16前列腺素类药物6.17垂体激素类药物6.1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6.19退乳药6.20生长激素类药物6.21抗早孕药7.血液系统用药物7.1止血药7.2促凝血药7.3抗凝血药7.4抗血栓药7.5抗血小板药7.6血容量扩充剂7.7抗贫血药7.8促白细胞增生药7.9促血小板增生药7.10其它血液系统用药8.抗感染药物8.1青霉素类抗生素8.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8.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8.4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8.5氧头孢烯类抗生素8.6碳青霉烯类抗生素8.7氨基糖苷(氨基环醇)类抗生素8.8酰胺醇类抗生素8.9四环素类抗生素8.1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8.11多肽类抗生素8.12磷霉素类8.13林可胺类抗生素8.14利福霉素类抗生素8.15多烯类抗生素8.16磺胺类及其增效剂8.17喹诺酮类药8.18抗结核、麻风分支杆菌类药8.19抗真菌类药8.20抗病毒类药8.21抗螺旋体类药8.22天然来源抗感染药8.23硝基呋喃类抗感染药8.24消毒防腐药8.25抗吸虫病药8.26抗疟药8.27驱肠虫药8.28抗丝虫病药8.29抗阿米巴病药8.30抗滴虫病药8.31抗黑热病药8.32其它抗感染药物9.解毒药9.1有机磷中毒解毒药9.2金属中毒解毒药9.3阿片中毒解毒药9.4氰化物中毒解毒药9.5蛇中毒解毒药9.6有机氟中毒解毒药9.7解酒药9.8防治矽肺药9.9防治放射病药9.10细胞保护剂9.11其他解毒药9.12其他药品9.13三防特殊用药9.14卫生防疫用药9.15有机磷杀虫药9.16有机氯杀虫药9.17杀鼠药10.制剂辅料10.1固体制剂辅料10.2半固体制剂辅料10.3液体制剂辅料10.4其它制剂辅料11.神经系统类药物11.1解热镇痛抗炎药11.2镇痛药11.3抗痛风药11.4抗偏头痛药11.5麻醉用药物11.6骨骼肌松弛药11.7中枢神经兴奋药11.8镇静、催眠药11.9抗精神病药11.10抗抑郁药11.11心境稳定剂11.12抗焦虑药11.13抗癫痫药11.14抗惊厥药11.15抗震颤麻痹药11.16脑代谢调节药11.17抗眩晕药11.18感冒用药11.19抗风湿药11.20脑血管扩张药12.影响免疫功能药物12.1免疫抑制剂12.2免疫增强剂13.专科用药物13.1外科用药13.2皮肤用药13.3眼科用药13.4耳鼻喉科用药13.5口腔科用药13.6妇产科用药13.7抗变态反应科用药13.8放射性同位素药13.9诊断用药物13.10其它专科用药14.呼吸系统用药物14.1祛痰药14.2镇咳药14.3平喘药15.抗恶性肿瘤药物15.1烷化剂类抗肿瘤药15.2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15.3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15.4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物15.5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15.6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15.7拓扑异构酶Ⅰ抑制药15.8拓扑异构酶Ⅱ抑制药15.9抗信号转导药15.10破坏DNA的抗生素类15.11破坏DNA的金属配合物类15.12抗肿瘤抗体类药15.13其它抗肿瘤药15.14抗肿瘤辅助药16.泌尿系统用药物16.1利尿药16.2脱水药16.3尿崩症用药16.4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16.5治疗阳痿(ED)药16.6尿道平滑肌解痉药16.7尿路结石溶解药16.8其它泌尿系统用药17.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类药物17.1维生素A类药物17.2维生素D类药物17.3维生素B类药物17.4维生素C类药物17.5维生素E类药物17.6维生素K类药物17.7复合维生素类药物17.8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类药物17.9微量元素类药物17.10矿物质类药物17.11骨吸收抑制药18.水、电解质、热量及酸碱平衡调节药物18.1葡萄糖类药18.2电解质平衡调节药18.3酸碱平衡调节药18.4滋补营养药18.5其它糖、盐及酸碱平衡调节药19.中成药19.1解表剂19.2泻下剂19.3清热剂19.4温里剂19.5化痰、止咳、平喘剂19.6开窍剂19.7固涩剂19.8扶正剂19.9安神剂19.10止血剂19.11祛瘀剂19.12理气剂19.13消食导滞剂19.14治风剂19.15祛湿剂19.16化浊降脂剂19.17抗肿瘤用药19.18肿瘤辅助用药19.19外科用药19.20妇科用药19.21眼科用药19.22耳病用药19.23牙病用药19.24骨伤科用药19.25皮肤科用药19.26民族药19.27其它类中成药20.中草药20.1根茎类中草药20.2果实、种子类中草药20.3全草类中草药20.4花类中草药20.5树皮类中草药20.6藻菌类中草药20.7动物昆虫类中草药20.8矿产品类中草药20.9藤木树脂类中草药20.10叶类中草药20.11加工品类中草药20.12其他类中草药。

药品品类结构定义

药品品类结构定义

药品品类结构定义
药品品类结构是指药品按其安全性、有效性等特征属性的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甲类药品、乙类药品和丙类药品。

甲类药品是指毒性较大、危险性较高、易滥用或易形成依赖的药品,如麻醉药、精神药、毒性药物等。

这类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都受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乙类药品是指毒性较小、危险性较低、不易滥用或不易形成依赖的药品,如一些处方药、非处方药等。

这类药品的管理相对宽松,但仍需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控制。

丙类药品是指毒性较小、危险性较低、不易滥用或不易形成依赖的药品,如一些保健品、化妆品等。

这类药品的管理相对宽松,但仍需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更多信息可以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获取。

三甲医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规范

三甲医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规范

三甲医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规范各病区因抢救或夜班新收病人的需要,设立病区备用药品(急救药品、麻精药品、小药柜药品、大输液等),为了保证病区备用药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1.管理制度1.1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1)急救药品必须置于抢救车或专用急救柜等指定区域或位置存放。

(2)急救药品要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等),定位存放,标记明显,专人管理,设立登记本,记录药品的种类、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用后须及时补充,做到账物相符。

(3)急救车使用封条管理,急救车每两周检查一次。

(4)急救药品应做好6个月内的效期记录,按效期由近期到远期、从右到左摆放在药盒中,使用时近期药品先用。

1.2基数药品管理制度(1)病区备用药品实行基数管理,急救药品、麻精药品、小药柜药品基数的制定由各病区护士长和药房组长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协商确定药品品规和基数数量,并经护理部、药学部主任审核同意后上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议。

病区备用药品基数目录和数量每年调整一次。

(2)各病区基数药品的总目录一式两份,一份由药房保存,另一份由病区保存。

(3)各病区基数药品的目录按医院药品分类目录标注麻精药品、高危药品、冰箱储存药品。

(4)备用药品仅供患者临时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5)备用药品领药清单应一式两份,一份由药房保存,另一份由病区保存。

(6)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保管、检查等工作。

(7)基数药品应固定摆放位置、按药品种类摆放,口服药必须用装置瓶单独存放,装置瓶内药品不能混放不同规格、片型、颜色的药品。

装置瓶内的口服药品每半年全部更换一次。

(8)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存。

性质不稳定的药品,须现用现配。

(9)基数药品用后及时补充并定期检查,以保持在规定的基数。

(10)大输液药品数量根据出库单领取、定期检查质量和有效期并记录,保证近效期药品先用。

如发现药品有污染、变色、过期、瓶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药剂科三甲标准

药剂科三甲标准
4.14.1.2
【C】
有药事管理工作制度。
1.医院根据国家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药事管理制度。
2.医院根据医院的药事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组织实
施。
3.有药品遴选制度,遵循“一品两规”要求,制定本医院“药品处方集”和
“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4.有抗菌药物、生物制剂、血液制剂及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C】(药剂科、检验科)
有高浓度电解质、听似、
1.有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的规定。
看似等易混淆的药品贮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
存与识别要求。
示标识”。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技能。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障抢救时及时获取。
4.14.2.6
【C】
落实药品调剂制度,遵守
1.按《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药品调剂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保障
制度和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的准确性。
2.药品调剂时,认真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后调剂配发药品。
3.药品使用遵循先拆先用,先到先用的原则。
4.调剂作业有足够的空间与照明,门急诊药房实行大窗口式或者柜台式发药;
3.每月对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一次检查。
4.对药品质量抽查结果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落实整
改措施。
【A】符合“B”,并
1.医院有药品质量监测网络(平台)。
2.库房发出药品质量合格率100%。
97
2.14.2.3

三甲医院评审细则药库

三甲医院评审细则药库

三甲医院评审细则药库背景三甲医院是在医疗行业中的最高级别,代表着医疗质量的最高水平。

其中,药库是医院内药品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医院药品采购、管理、配送、储存、使用和更新等工作,药库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全院药品管理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三甲医院药库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便对药库进行了评审,并制定了细则和规范。

本文将从三甲医院药库评审的背景、要求和评审准则三个方面,阐述药库评审细则的相关内容。

药库评审要求三甲医院药库评审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品分类管理药品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将所有的药品分门别类、标明药品名称、规格、进价、售价、生产日期、有效期、供货商和批号等信息,并按照药品分类管理和储存。

药品采购管理药库应该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和采购规范,通过招标、竞价采购等方式进行采购,确保采购合理、规范和优质。

并且确保采购的药品名称、规格、品牌、质量等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且尽可能少进取多用,降低采购成本。

药品储存管理药库的储存条件必须符合药品储存标准,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应该满足药品要求,药品的储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摆放,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药品管理质量控制药库应该建立药品质量控制制度和管理流程,规范药品的核查、验收、入库、出库、退库、报废等流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避免因管理不善而造成药品浪费或药品失效而影响医疗质量。

药品配送管理医院的药库必须建立药品配送制度,能够方便、准确、及时地将药品配送到各个科室,在保证药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在给药时间内将所需药品及时配送到患者手中。

药库评审准则三甲医院药库评审准则对药库进行了细分评分,并根据对应的评分,确定药库的评审等级和评审结论。

评审等级三甲医院药库评审根据药库的质量、流程和制度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审等级分为以下五个等级:•A级药库:90-100分•B级药库:80-89分•C级药库:60-79分•D级药库:40-59分•E级药库:0-39分评审结论评审的结论根据评分得分情况而定。

三甲医院肿瘤化疗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肿瘤化疗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肿瘤化疗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为合理使用肿瘤化疗药物根据《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南原则》,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根据肿瘤化疗药物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将肿瘤化疗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二级进行管理。

1、特殊管理药物:指药物本身或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药品包装破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价格相对较高,储存条件特殊,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肿瘤化疗药物。

2、一般管理药物:指未纳入特殊管理药物,属于一般管理范围。

二、《肿瘤化疗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南原则》的规定制定,新品种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三、使用原则与方法1、总体原则: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2、具体使用方法:(1)一般管理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方可使用。

(2)特殊管理药物: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3)超常规治疗方案应经肿瘤化疗专业专家会诊讨论,由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方可使用。

四、处方权、配制权的获得1、处方权的获得(1)具有执业医师资格;(2)在三级甲等医院相关部门指定的肿瘤化疗培训合格。

2、配制权的获得(1)具有执业资格;(2)在三级甲等医院相关部门指定的肿瘤化疗培训合格。

五、督导、考核办法1、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每年对临床科室的肿瘤化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1-2次专项点评,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干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2、医院将肿瘤化疗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院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六、对违规滥用肿瘤化疗药物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将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降低肿瘤化疗药物使用权限,直至停止处方权。

三甲医院激素使用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激素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三甲医院激素的使用,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使用激素的科室和医护人员。

三、激素分类1.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2. 性激素:如雌激素、睾酮等;3. 脱氢表雄酮:如甲睾酮、丙酸睾酮等;4. 其他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四、激素使用原则1. 严格按照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等要求使用激素;2. 首选非激素治疗,激素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3. 依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激素用量和疗程;4.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减少副作用;5.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激素。

五、激素使用流程1. 科室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提出激素使用申请;2. 主管医师审核申请,必要时请相关专家会诊;3. 经医务处审批后,由药剂科统一调配激素;4. 科室护士根据医嘱,将激素药品配发至患者;5. 使用激素期间,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激素使用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 注意激素的配伍禁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3. 遵循激素的用药时间,避免漏服或超量;4. 对激素过敏者,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5.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激素使用的认识。

七、激素使用监管1. 医院设立激素使用监管小组,负责监督激素使用情况;2. 定期对激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医务处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激素使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我院激素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患者得到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三甲医院药品分类情况

三甲医院药品分类情况

三甲医院药品分类情况在中国,三甲医院是最高级别的医疗机构,拥有较高的医学水平和治疗设施。

药品分类情况是指医院对不同种类的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和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甲医院的药品分类情况。

三甲医院的药品分类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按用途分类、按药理分类、按处方分类、按库存分类以及按管理分类。

按用途分类是指根据药品的主要治疗功能将药品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有抗生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抗过敏药物等。

按药理分类则是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将药品进行划分。

这样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特点,以更准确选择药物。

常见的分类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按处方分类是指药品根据是否需要医生处方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药店售卖的药物为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

而医院则提供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后才能购买。

这样的分类有助于对药品的管理和监控。

按库存分类是为了对药品进行存储和管理方便而设立的分类方式。

医院药房一般将常用的药品放在近处,以便快速取用。

同时,还有专门的冷藏库存放需要冷藏的药物,以确保药物的质量。

最后,按管理分类是指将药品按照管理的责任主体进行分类。

通常有医院管理药品和药店管理药品。

医院管理药品是指医院药房负责采购、存储和配药工作,确保药品的安全和使用的合理性。

而药店管理药品则是指药店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的药品种类开展销售活动。

在药品分类的基础上,医院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规定。

比如规定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遵循用药指南,严禁滥用和乱用抗生素。

医院也会对特殊的药品进行监控和审批,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

同时,医院还会加强药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病历和药品管理系统实现对药品的全过程监控。

总之,三甲医院的药品分类情况主要根据药品的用途、药理、处方以及库存等方面进行划分。

药品分类有助于医院对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药品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医院药品目录

医院药品目录

医院药品目录一、药品目录概述本药品目录是医院药品供应与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包含了医院所有药品的详细信息,为临床用药、药品采购、库存管理、药学服务提供依据。

本目录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批准文号和药品说明书,以及医院实际需求进行编制。

二、药品目录结构药品目录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目录序号:按照药品批准文号顺序编排,方便查找和管理。

目录序号:按照药品批准文号顺序编排,方便查找和管理。

2. 药品名称:包括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以通用名称为主。

药品名称:包括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以通用名称为主。

3. 规格:药品的剂量、包装等信息。

规格:药品的剂量、包装等信息。

4. 批准文号:药品的国家批准文号,证明药品合法性的重要标识。

批准文号:药品的国家批准文号,证明药品合法性的重要标识。

5. 生产厂家:生产该药品的企业名称。

生产厂家:生产该药品的企业名称。

6. 单位:药品的销售单位,如盒、瓶等。

单位:药品的销售单位,如盒、瓶等。

7. 价格:药品的零售价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

价格:药品的零售价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

8. 库存数量:药品的实时库存数量,便于库存管理。

库存数量:药品的实时库存数量,便于库存管理。

9. 临床适应症:药品的临床使用范围,指导临床用药。

临床适应症:药品的临床使用范围,指导临床用药。

10. 用法用量: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依据药品说明书制定。

用法用量: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依据药品说明书制定。

11. 不良反应: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便于临床监测。

不良反应: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便于临床监测。

12. 禁忌症:药品的禁忌症,避免临床不适宜使用。

禁忌症:药品的禁忌症,避免临床不适宜使用。

13. 注意事项: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特殊注意事项。

三、药品目录管理1. 目录更新:药品目录应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最新规定和医院实际需求,定期进行更新。

目录更新:药品目录应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最新规定和医院实际需求,定期进行更新。

三甲医院药品收纳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药品收纳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规范我院药品收纳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药品的收纳管理。

三、职责1. 药剂科负责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本制度。

2. 药剂科主任负责监督、检查本制度执行情况。

3. 药剂科药品管理员负责药品收纳、储存、保管和发放等工作。

4. 临床科室负责药品的领用、使用和退回等工作。

四、药品收纳管理要求1. 药品验收(1)药品验收员对到货药品进行验收,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验收员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污染、霉变等现象。

(3)验收员检查药品质量,确认药品符合规定要求。

(4)验收员对验收合格的药品进行入库登记,并将不合格药品退回供应商。

2. 药品入库(1)药品入库时,药品管理员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药品入库应按照药品分类、规格、批号、有效期等要求进行分区存放。

(3)药品入库后,药品管理员应在入库单上签名,并报药剂科主任审核。

3. 药品储存(1)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性质、规格、批号、有效期等要求进行分区存放。

(2)药品储存环境应满足药品质量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3)药品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防止药品受潮、霉变。

(4)药品储存区域应设置醒目标识,明确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4. 药品保管(1)药品保管员应严格执行药品保管制度,确保药品安全。

(2)药品保管员应定期检查药品储存环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药品保管员应定期清点药品库存,确保药品数量准确。

(4)药品保管员应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处理过期药品。

5. 药品发放(1)药品发放员应根据临床科室需求,准确、及时地发放药品。

(2)药品发放员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3)药品发放员应确保药品发放安全,防止药品丢失、损坏。

五、监督与考核1. 药剂科定期对药品收纳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药房药品的定位管理

药房药品的定位管理

药房药品的定位管理目的:使药房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和合理,利用计算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方法:药品合理分类上架后,用四位编码进行药品位置编号,将药品的货位号输入院内网络计算机定位软件系统,按货位号排序输出配方单或盘存表。

结果: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配方盘存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论:药房药品的定位管理能够显著提高药房管理水平和药房工作效率。

标签:药品定位;效率;货位号;配方单;盘存表我院是地区级三甲综合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品种繁多,销售金额较大。

如何将药师从繁重的调配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应用药学知识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过去,尽管药品已经合理分类上架,但是,新到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常需3~5 d才能比较全面地熟悉药品,新到药品、不常用药品和不熟悉药品,常常因找不到药品而影响配方速度。

药房药品定位系统的采用,将大大提高配方的工作效率及准确度。

1 药房药品在货架上的合理分类布局根据医院药房药品的剂型、性质及贮存条件[1]等特性,结合药房条件我们进行药品合理分类,如外用药、软膏、栓剂、针剂、注射剂、抢救药品、高危药品、分装药品、口服制剂、外用制剂、各类专科口服药、抗生素等,按使用频率和药房空间合理组排布局,低温冷藏药品分别放入3个大冰箱中,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放入保险柜中,二类精神药品放入专用柜中,并根据用量情况留好空间,固定位置,贴上有药名、规格的美观而规范的彩色药品标签,每大类药品再在醒目位置挂上类别标示牌,实现了药品分类管理的规范化。

2 药房药品的四位编码货位号[2]编排是一种准确的药品定位方法,即为药房药品编码一个唯一的号码。

药房根据空间布局和货架大小结构共组排了16列,按顺序用大写字母A、B、C等编号,每列药架由3~6个单药架合并而成,从左到右用数字1、2、3等编号,每个单药架从上到下共有6层,分别用数字1、2、3等编号,每层从左到右可放1~5个品种,再分别用数字1、2、3等编号。

如A123即为A列药架的第1个单药架的第2层上的第3个药品位置。

三甲医院药库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药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药库管理工作,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药库组织机构1. 药库主任:负责药库全面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2. 药库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药库日常管理工作。

3. 药库工作人员:负责药品采购、验收、储存、配送、统计等工作。

三、药品采购1. 药品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药品采购政策。

2. 药品采购计划由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库存情况及季节性变化制定,经药库主任审批后执行。

3. 药品采购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质量要求、价格、供货期限等。

4. 药品采购实行招标采购,确保药品质量和价格合理。

四、药品验收1. 药品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药品的验收工作。

2. 验收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包括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包装、标签等。

3. 验收过程中,如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药库主任。

4. 验收合格的药品,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入库储存。

五、药品储存1. 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性质、剂型、有效期等进行分类、分区储存。

2. 药库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光、防潮、防鼠、防虫、防火、防盗等条件。

3. 药品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药库工作人员应熟悉药品储存条件,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六、药品配送1. 药品配送应按照临床需求,及时、准确地将药品送至药房。

2. 药品配送过程中,应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3. 药库工作人员应与药房保持密切联系,确保药品供应。

七、药品统计1. 药库应建立健全药品统计制度,定期统计药品采购、验收、储存、配送、使用等情况。

2. 药库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上报药品统计报表。

八、药品回收与销毁1. 药品回收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三甲医院抗生素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抗生素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抗生素管理小组,由医院药事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业务院长(或分管院长)负责具体工作。

2. 药剂科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3.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负责,负责本科室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三、抗生素分类与使用原则1. 抗生素分为一、二、三线,具体分类如下:(1)一线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常见感染的治疗。

(2)二线抗生素:窄谱抗生素,主要用于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感染的治疗。

(3)三线抗生素:特殊用途抗生素,主要用于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

2. 抗生素使用原则:(1)明确诊断,合理选择抗生素。

(2)遵循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处方权限使用。

(3)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4)避免无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加强病原学检测,指导抗生素使用。

四、抗生素应用管理1. 药剂科负责:(1)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2)定期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通报。

(3)及时为临床提供抗生素信息。

2.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负责:(1)本科室抗生素使用现状的收集。

(2)协助医务科进行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药敏调查、联合用药情况的汇总。

(3)药效调查,感染现状的调查及信息反馈。

3. 医务部门负责:(1)督促、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

(2)协助组织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

(3)参与检查与考核。

4. 护理管理部门负责:(1)协助组织培训。

(2)督促、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药事委员会定期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抗生素使用规定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管理逐渐规范化、标准化,门诊处方点评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诊处方点评不仅可以帮助医院发现和纠正处方中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还可以促进医生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本报告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旨在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一、处方点评总体情况本次点评范围为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份门诊处方,共计点评处方1000张。

其中,合理处方950张,不合理处方50张,不合理处方占比5%。

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适宜3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0%;超说明书用药2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0%。

二、不合理处方分类分析1. 用药不适宜(1)药物品种选择不当:如将头孢克肟替换为阿莫西林,治疗细菌性感染效果不佳。

(2)药物剂量不当:如阿莫西林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加重。

(3)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将肌肉注射的药物改为口服,可能导致药物吸收不稳定。

(4)用药时间不适宜:如将每日三次的给药方案改为每日一次,可能导致药物血药浓度波动过大。

2. 超说明书用药(1)药物品种选择不当:如将尚未批准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用于治疗该疾病。

(2)药物剂量不当:如将超说明书用药的剂量超出常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3)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将尚未批准用于某种给药途径的药物用于该给药途径。

(4)用药时间不适宜:如将超说明书用药的给药时间与说明书推荐的给药时间不符。

三、处方点评结果处理对于不合理处方,医院采取了以下措施:1. 及时反馈:将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医生,指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2. 教育培训:组织不合理处方的医生参加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其用药水平。

3. 跟踪监测:对不合理处方涉及的药物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四、结论与建议1. 总体情况:本次点评的门诊处方质量较好,合理处方占比达到95%。

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处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高危药品分类及管理

高危药品分类及管理

药害事故的几个典型案例
Case1 : 10%KCL误为50%葡萄糖致人死亡
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在抢救低血糖昏迷病人
时误将10%KCL当成高糖给患者静脉注射,造成患者 死亡。
17
回顾分析
1
2
两个药品的摆放位置相邻,无醒目标志。
急诊抢救患者时比较繁忙,未双人复核。
18
Case2:大剂量环磷酰胺致死事件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 药学部门药库和各调剂室对高危药品的管理, 应有相应管理制度。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 区域,单独存放;高危药品效期管理坚持先进先 出原则。
有高危药品目录,高危药品存放区域是否设有 醒目标识,设置警示性提示牌。
检查高危药品调剂发放、注射剂浓溶液稀释和 护士临床使用是否实行双人复核制。
高危药品分类及管理
2016
主要内容
• 高危药品的定义 • 高危药品的分类 • 高危药品的管理
定义
下列相关药品列入高危药品管理
1 2 3 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毒性大、治疗窗窄的药品 不良反应严重的药品 直接进入组织或血液中,吸收快, 作用迅速,且用药量大的药品 在使用错误时,有很高的几率 对病人造成明显危害的药品
2
3
9
磷酸钾注射液
吸入或静脉麻醉药(丙泊 酚等) 静脉用强心药 (如地高辛、米力农)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 (如胺碘酮)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 或以上) 10
4
5
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
硫酸镁注射液
11
12
6
7
浓氯化钾注射液
100ml 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
13
14
浓氯化钠注射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主神经系统药物
1.1胆碱能受体激动药
1.2胆碱酯酶抑制药
1.3胆碱能受体阻断药
1.4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1.5β受体阻断药
1.6α受体阻断药
2.生物制品及生化药物
2.1菌苗
2.2疫苗
2.3毒素
2.4抗血清
2.5血液制品
2.6细胞因子
2.7体内诊断用生物制品
2.8酶类药物
2.9多糖类药
2.10蛋白类
2.11核酸类药
2.12生化药品
3.循环系统用药物
3.1强心药
3.2抗心律失常药
3.3防治心绞痛药
3.4抗高血压病药
3.5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3.6周围血管扩张药
3.7毛细血管保护药
3.8调节血脂药
3.9其它循环系统用药
4.消化系统用药物
4.1抗酸药
4.2胃肠粘膜保护药
4.3抗溃疡病药
4.4健胃助消化药
4.5胃肠动力药
4.6肠道微生态制剂
4.7胃肠解痉药
4.8止吐药
4.9催吐药
4.10泻药
4.11止泻药
4.12治疗胰腺疾病药
4.13减肥药
4.14肝病辅助药
4.15利胆药
4.16治疗慢性炎症性肠病药
4.17治痔药
4.18其它消化系统用药
5.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
5.1选择性地作用于L型钙通道钙拮抗剂5.2选择性地作用于其它电压依赖性Ca2+选择性通道的药物
5.3非选择性通道调节药
5.4其它钙拮抗剂
6.影响生长代谢机能药物
6.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6.2雄激素类药物
6.3雌激素类药物
6.4孕激素类药物
6.5雌激素/孕激素复合剂
6.6促性激素类药
6.7避孕药
6.8子宫收缩药
6.9胰岛素
6.10降血糖药
6.11糖尿病辅助用药
6.12升血糖药
6.13甲状腺激素
6.14抗甲状腺药
6.15甲状旁腺素类药物
6.16前列腺素类药物
6.17垂体激素类药物
6.1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6.19退乳药
6.20生长激素类药物
6.21抗早孕药
7.血液系统用药物
7.1止血药
7.2促凝血药
7.3抗凝血药
7.4抗血栓药
7.5抗血小板药
7.6血容量扩充剂
7.7抗贫血药
7.8促白细胞增生药
7.9促血小板增生药
7.10其它血液系统用药
8.抗感染药物
8.1青霉素类抗生素
8.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8.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
8.4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8.5氧头孢烯类抗生素
8.6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8.7氨基糖苷(氨基环醇)类抗生素
8.8酰胺醇类抗生素
8.9四环素类抗生素
8.1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8.11多肽类抗生素
8.12磷霉素类
8.13林可胺类抗生素
8.14利福霉素类抗生素
8.15多烯类抗生素
8.16磺胺类及其增效剂
8.17喹诺酮类药
8.18抗结核、麻风分支杆菌类药
8.19抗真菌类药
8.20抗病毒类药
8.21抗螺旋体类药
8.22天然来源抗感染药
8.23硝基呋喃类抗感染药
8.24消毒防腐药
8.25抗吸虫病药
8.26抗疟药
8.27驱肠虫药
8.28抗丝虫病药
8.29抗阿米巴病药
8.30抗滴虫病药
8.31抗黑热病药
8.32其它抗感染药物
9.解毒药
9.1有机磷中毒解毒药
9.2金属中毒解毒药
9.3阿片中毒解毒药
9.4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9.5蛇中毒解毒药
9.6有机氟中毒解毒药
9.7解酒药
9.8防治矽肺药
9.9防治放射病药
9.10细胞保护剂
9.11其他解毒药
9.12其他药品
9.13三防特殊用药
9.14卫生防疫用药
9.15有机磷杀虫药
9.16有机氯杀虫药
9.17杀鼠药
10.制剂辅料
10.1固体制剂辅料
10.2半固体制剂辅料
10.3液体制剂辅料
10.4其它制剂辅料
11.神经系统类药物
11.1解热镇痛抗炎药
11.2镇痛药
11.3抗痛风药
11.4抗偏头痛药
11.5麻醉用药物
11.6骨骼肌松弛药
11.7中枢神经兴奋药
11.8镇静、催眠药
11.9抗精神病药
11.10抗抑郁药
11.11心境稳定剂
11.12抗焦虑药
11.13抗癫痫药
11.14抗惊厥药
11.15抗震颤麻痹药
11.16脑代谢调节药
11.17抗眩晕药
11.18感冒用药
11.19抗风湿药
11.20脑血管扩张药
12.影响免疫功能药物
12.1免疫抑制剂
12.2免疫增强剂
13.专科用药物
13.1外科用药
13.2皮肤用药
13.3眼科用药
13.4耳鼻喉科用药
13.5口腔科用药
13.6妇产科用药
13.7抗变态反应科用药
13.8放射性同位素药
13.9诊断用药物
13.10其它专科用药
14.呼吸系统用药物
14.1祛痰药
14.2镇咳药
14.3平喘药
15.抗恶性肿瘤药物
15.1烷化剂类抗肿瘤药
15.2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15.3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15.4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物
15.5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15.6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
15.7拓扑异构酶Ⅰ抑制药
15.8拓扑异构酶Ⅱ抑制药
15.9抗信号转导药
15.10破坏DNA的抗生素类
15.11破坏DNA的金属配合物类
15.12抗肿瘤抗体类药
15.13其它抗肿瘤药
15.14抗肿瘤辅助药
16.泌尿系统用药物
16.1利尿药
16.2脱水药
16.3尿崩症用药
16.4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
16.5治疗阳痿(ED)药
16.6尿道平滑肌解痉药
16.7尿路结石溶解药
16.8其它泌尿系统用药
17.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类药物
17.1维生素A类药物
17.2维生素D类药物
17.3维生素B类药物
17.4维生素C类药物
17.5维生素E类药物
17.6维生素K类药物
17.7复合维生素类药物
17.8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类药物
17.9微量元素类药物
17.10矿物质类药物
17.11骨吸收抑制药
18.水、电解质、热量及酸碱平衡调节药物
18.1葡萄糖类药
18.2电解质平衡调节药
18.3酸碱平衡调节药
18.4滋补营养药
18.5其它糖、盐及酸碱平衡调节药19.中成药
19.1解表剂
19.2泻下剂
19.3清热剂
19.4温里剂
19.5化痰、止咳、平喘剂
19.6开窍剂
19.7固涩剂
19.8扶正剂
19.9安神剂
19.10止血剂
19.11祛瘀剂
19.12理气剂
19.13消食导滞剂
19.14治风剂
19.15祛湿剂
19.16化浊降脂剂
19.17抗肿瘤用药
19.18肿瘤辅助用药
19.19外科用药
19.20妇科用药
19.21眼科用药
19.22耳病用药
19.23牙病用药
19.24骨伤科用药
19.25皮肤科用药
19.26民族药
19.27其它类中成药
20.中草药
20.1根茎类中草药
20.2果实、种子类中草药
20.3全草类中草药
20.4花类中草药
20.5树皮类中草药
20.6藻菌类中草药
20.7动物昆虫类中草药
20.8矿产品类中草药
20.9藤木树脂类中草药
20.10叶类中草药
20.11加工品类中草药
20.12其他类中草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