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编码及管理

合集下载

药品分类与分类编码

药品分类与分类编码

药品类别药品亚类药品序号药品剂型商品名称2位2位3位2位1位例如:0101001IJ0 注射用青霉素纳(80wu),剂型为针剂其中第一、二位01代表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来自药品类别字典,见附表1)其中前四位0101(药品类别+药品亚类)代表青霉素类抗生素(来自药品类别字典,见附表1)其中第五到第七位001是药品序号为递增其中第八、九位IJ为药品剂型(来自药品剂型字典,见附表2)最后一位为商品名称表1 药品类别字典01 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0101 青霉素类抗生素010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010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0104 酰胺醇类抗生素0105 四环素类抗生素010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0107 多肽类抗生素010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0109 林可胺类抗生素0110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0111 多烯类抗生素0120 其它抗生素类抗感染药02 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201 磺胺类药及增效剂0202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0203 抗结核麻风分枝杆菌类药0204 抗真菌类药0205 抗病毒类药0206 抗螺旋体类药0207 天然来源抗感染药0208 硝基呋喃类抗感染药0209 消毒防腐药0299 其它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03 抗寄生虫病药物0301 抗吸虫病药0302 抗疟药0303 驱肠虫药0304 抗丝虫病及抗黑热病药0305 抗阿米巴及抗滴虫病药0399 其它抗寄生虫病药04 解热镇痛药物0401 解热镇痛药0402 非成瘾性镇痛药0403 抗炎镇痛药0404 抗痛风药0405 抗偏头痛药0499 其它解热镇痛药05 麻醉用药物0501 全身麻醉药0502 局部麻醉药0503 麻醉辅助药0599 其它麻醉用药06 维生素类与矿物质类药物0601 维生素AD属0602 维生素B属0603 维生素C属及其它属0604 复合维生素类0605 微量元素与矿物质0606 滋补营养药0699 其它营养类药07 酶类及其它生化药物0701 酶及辅酶类药0702 氨基酸及蛋白质类药0703 复方氨基酸类药0704 多糖及脂类药0705 核酸类药0799 其它生化药08 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物0801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080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0803 雄激素及同化激素类药0804 雌激素及孕激素类药0805 促性激素类药0806 避孕药0807 子宫收缩药及抗生育药0808 胰腺激素及其它调节血糖药0809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0810 前列腺素类药0899 其它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09 调节免疫功能药物0901 免疫抑制剂0902 生物反应调节剂0999 其它调节免疫功能药10 抗肿瘤药物1001 烷化剂类抗肿瘤药1002 抗代谢类抗肿瘤药1003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1004 天然来源类抗肿瘤药1005 激素类抗肿瘤药1099 其它抗肿瘤药11 抗变态反应药物1101 抗组织胺药1102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1199 其它抗变态反应药12 神经系统用药物1201 中枢兴奋药1202 镇静催眠药1203 抗精神病药1204 抗抑郁躁狂药1205 抗焦虑药1206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1207 抗震颤麻痹药1208 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药1209 脑代谢调节药1299 其它神经系统用药13 呼吸系统用药物1301 祛痰药1302 镇咳药1303 平喘药1399 其它呼吸系统用药14 消化系统用药物1401 抗酸及治溃疡病药1402 健胃助消化药1403 胃肠解痉药1404 止吐催吐药1405 泻药止泻药1406 食欲抑制药及其它减肥药1407 肝病辅助药1408 利胆药1409 治痔药1499 其它消化系统用药15 循环系统用药物1501 强心药1502 抗心律失常药1503 防治心绞痛药1504 抗高血压病药1505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1506 周围血管扩张药1507 调节血脂药1599 其它循环系统用药16 泌尿系统用药物1601 利尿药1602 脱水药1603 尿崩症用药1699 其它泌尿系统用药17 血液系统用药物1701 止血药1702 抗凝血药1703 血浆及血容量扩充剂1704 抗贫血药1705 促白细胞增生药1706 促血小板增生药1799 其它血液系统用药18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物1801 葡萄糖类药1802 电解质平衡调节药1803 酸硷平衡调节药1899 其它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19 专科用药物1901 外科用药1902 皮肤科用药1903 眼科用药1904 耳鼻喉科用药1905 口腔科用药1906 妇产科用药1907 解毒药1908 放射性同位素药1999 其它专科用药20 诊断用药物2001 X线造影剂2002 器官功能检查剂2099 其它诊断用药21 生物制品2101 菌苗2102 疫苗2103 毒素2104 类毒素2105 抗毒素2106 抗血清2107 血液制品2108 细胞因子2109 体内诊断用生物制品2110 细菌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1 病毒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2 立克次体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3 血液、免疫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4 其它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99 其它生物制品22 制剂辅料2201 制剂稳定性辅料2202 固体制剂辅料2203 半固体制剂辅料2204 液体制剂辅料2299 其它制剂辅料23 特殊管理药物2301 麻醉药品2302 精神药品第一类2303 精神药品第二类2399 其它特殊管理药品30 西药库中成药3001 解表剂辛温辛凉扶正3002 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3003 和解剂表里双解和解调和3004 温里剂温中祛寒温经散寒3005 清热剂泻火凉血生津清虚热3006 祛暑剂清热利湿解表祛暑3007 补益剂补气益气补血补阴滋阴3008 固涩剂固表止汗涩精止遗3009 安神剂重镇清热补养安神3010 开窍剂凉开温开3011 理气剂行滞宽胸舒肝调中3012 理血剂活血祛瘀活血养血3013 止血剂凉血补益活血收敛3014 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平肝潜阳)3015 祛湿剂清热祛湿排石通淋化湿3016 祛风湿剂除湿3017 祛痰剂止咳清热化痰温化寒燥湿化痰润燥散结3018 止咳平喘剂祛痰止咳清热补益降[纳]气3019 消食剂清热消食导滞解表健脾理气消痞[疳]化3020 治泻[痢]剂清热利湿[凉血]止泻[痢]温肿补益3021 小儿镇惊剂解表、清热祛风除痰镇惊3022 调经止带剂清利湿热温经暖宫补益行气理血3023 治产后病剂3024 安胎剂清热安胎补益安胎理气安胎3025 利咽剂清热解毒利咽疏风散热养阴清热3026 治口疮、牙痛剂3027 清目剂3028 通鼻清热散寒剂3029 治耳剂清热消肿祛湿利耳3030 驱[杀]虫、止痒剂3031 治痔剂3032 治疮疡剂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治疡3033 止痛剂制酸止痛解痉止痛3034 抗恶性肿瘤剂3035 其它功用40 化学试剂4010 危险品4011 爆炸品4012 氧化剂4013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4014 自燃物品4015 遇水燃烧物品4016 易燃液体4017 易燃固体4018 毒害品4019 腐蚀性物品4020 一般无机试剂4030 一般有机试剂4032 酸类4033 有机试剂4040 其它生化试剂4041 氨基酸及衍生物4042 糖类4043 核苷和核苷酸4044 生物碱4045 激素和淄类4046 酶和蛋白质4047 维生素4048 分离工具类50 生物染剂5001 染料和指示剂5002 试纸5003 生化专用试剂55 药库卫生材料5500 药库卫生材料61 中药库成药6101 中药库成药-解表剂6102 中药库成药-泻下剂6103 中药库成药-和解剂6104 中药库成药-清热剂6105 中药库成药-祛暑剂6106 中药库成药-温里剂6107 中药库成药-补益剂6108 中药库成药-安神剂6109 中药库成药-开窍剂6110 中药库成药-固涩剂6111 中药库成药-理气剂6112 中药库成药-理血剂6113 中药库成药-治风剂6114 中药库成药-治燥剂6115 中药库成药-祛湿剂6116 中药库成药-祛痰剂6117 中药库成药-止咳平喘剂6118 中药库成药-消导化积6119 中药库成药-治肠剂6120 中药库成药-小儿震惊剂6122 中药库成药-调经(止带)剂6123 中药库成药-治产后病剂6124 中药库成药-安胎剂6125 中药库成药-利咽剂6126 中药库成药-治口疮、牙痛剂6127 中药库成药-清目剂6128 中药库成药-通鼻剂6129 中药库成药-治耳剂6131 中药库成药-治痔剂6132 中药库成药-治疮疡剂6133 中药库成药-止痛剂6134 中药库成药-抗恶性肿瘤剂6135 中药库成药-驱[杀]虫、止痒剂62 中药库-草药免煎6201 免煎-动物药6202 免煎-根茎6203 免煎-果实6204 免煎-花类6205 免煎-茎木类6206 免煎-菌藻类6207 免煎-矿物药6208 免煎-其它类6209 免煎-全草类6210 免煎-树脂类6211 免煎-五皮类6212 免煎-叶类6213 免煎-籽仁63 草药饮片6301 饮片-动物药6302 饮片-根茎6303 饮片-果实6304 饮片-花类6305 饮片-茎木类6306 饮片-菌藻类6307 饮片-矿物药6308 饮片-其它6309 饮片-全草类6310 饮片-树脂类6311 饮片-五皮类6312 饮片-叶类6313 饮片-籽仁99 其它化学药物9901 三防特殊用药9902 卫生防疫用药9999 其它化学药表2 药品剂型字典1 CP 胶囊2 PL 丸剂3 SR 喷雾剂4 WE 贴剂5 EX 浸膏6 SL 溶液7 L Y 敷料8 PD 粉剂9 SP 栓剂10 GL 凝胶11 RE 试剂12 GR 冲剂13 LQ 液体14 CL 胶丸15 IP 试纸16 SY 糖浆剂17 CR 膏剂18 LN 擦剂19 DE 滴眼剂20 DH 滴耳剂21 DN 滴鼻剂22 TA 片剂23 IJ 针剂24 DJ 滴剂25 FZ 粉针26 SZ 水针27 TW 糖丸28 SW 水丸30 SJ 水济。

药品分类与分类编码

药品分类与分类编码

例如:0101001IJ0 注射用青霉素纳(80wu ),剂型为针剂 其中第一、二位01代表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来自药品类别字典,见附表1) 其中前四位0101(药品类别+药品亚类)代表青霉素类抗生素(来自药品类别字典,见附表 1)其中第五到第七位001 是药品序号为递增其中第八、九位IJ 为药品剂型(来自药品剂型字典,见附表2) 最后一位为商品名称表 1 药品类别字典01 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0101 青霉素类抗生素010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010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0104 酰胺醇类抗生素0105 四环素类抗生素010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0107 多肽类抗生素0108 卩-内酰胺酶抑制剂0109 林可胺类抗生素0110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0111 多烯类抗生素0120 其它抗生素类抗感染药02 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201 磺胺类药及增效剂0202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0203 抗结核麻风分枝杆菌类药0204 抗真菌类药0205 抗病毒类药0206 抗螺旋体类药0207 天然来源抗感染药0208 硝基呋喃类抗感染药0209 消毒防腐药0299 其它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03 抗寄生虫病药物0301 抗吸虫病药0302 抗疟药0303 驱肠虫药0304 抗丝虫病及抗黑热病药药品类别2位位药品亚类 药品序号 2位药品剂型 商品名称 3位 1位抗阿米巴及抗滴虫病药 其它抗寄生虫病药 解热镇痛药物 解热镇痛药 非成瘾性镇痛药 抗炎镇痛药 抗痛风药 抗偏头痛药 其它解热镇痛药 麻醉用药物 全身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麻醉辅助药 其它麻醉用药 维生素类与矿物质类药物 维生素 AD 属 维生素 B 属 维生素 C 属及其它属 复合维生素类 微量元素与矿物质 滋补营养药 其它营养类药 酶类及其它生化药物 酶及辅酶类药 氨基酸及蛋白质类药 复方氨基酸类药 多糖及脂类药 核酸类药 其它生化药 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雄激素及同化激素类药 雌激素及孕激素类药 促性激素类药 避孕药 子宫收缩药及抗生育药 胰腺激素及其它调节血糖药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前列腺素类药 其它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 调节免疫功能药物 免疫抑制剂 生物反应调节剂0305 0399 04 0401 0402 0403 0404 0405 0499 05 0501 0502 0503 0599 06 0601 0602 0603 0604 0605 0606 0699 07 0701 0702 0703 0704 0705 0799 08 0801 0802 0803 0804 0805 0806 0807 0808 0809 0810 0899 09 0901 0902其它调节免疫功能药 抗肿瘤药物 烷化剂类抗肿瘤药 抗代谢类抗肿瘤药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 天然来源类抗肿瘤药 激素类抗肿瘤药 其它抗肿瘤药 抗变态反应药物 抗组织胺药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 其它抗变态反应药 神经系统用药物 中枢兴奋药 镇静催眠药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躁狂药 抗焦虑药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 抗震颤麻痹药 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药 脑代谢调节药 其它神经系统用药 呼吸系统用药物 祛痰药 镇咳药 平喘药 其它呼吸系统用药 消化系统用药物 抗酸及治溃疡病药 健胃助消化药 胃肠解痉药 止吐催吐药 泻药止泻药 食欲抑制药及其它减肥药 肝病辅助药 利胆药 治痔药 其它消化系统用药 循环系统用药物 强心药 抗心律失常药 防治心绞痛药 抗高血压病药0999 1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99 11 1101 1102 1199 12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99 13 1301 1302 1303 1399 14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99 15 1501 1502 1503 1504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周围血管扩张药 调节血脂药 其它循环系统用药 泌尿系统用药物 利尿药 脱水药 尿崩症用药 其它泌尿系统用药 血液系统用药物 止血药 抗凝血药 血浆及血容量扩充剂 抗贫血药 促白细胞增生药 促血小板增生药 其它血液系统用药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物 葡萄糖类药 电解质平衡调节药 酸硷平衡调节药 其它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 专科用药物 外科用药 皮肤科用药 眼科用药 耳鼻喉科用药 口腔科用药 妇产科用药 解毒药 放射性同位素药 其它专科用药 诊断用药物 X 线造影剂 器官功能检查剂 其它诊断用药 生物制品 菌苗 疫苗 毒素 类毒素 斗亠 抗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1505 1506 1507 1599 16 1601 1602 1603 1699 17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99 18 1801 1802 1803 1899 19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99 20 2001 2002 2099 21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细胞因子 体内诊断用生物制品 细菌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 病毒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 立克次体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 血液、免疫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 其它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 其它生物制品 制剂辅料 制剂稳定性辅料 固体制剂辅料 半固体制剂辅料 液体制剂辅料 其它制剂辅料 特殊管理药物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第一类 精神药品第二类 其它特殊管理药品 西药库中成药 解表剂辛温辛凉扶正 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 和解剂表里双解和解调和 温里剂温中祛寒温经散寒 清热剂泻火凉血生津清虚热 祛暑剂清热利湿解表祛暑 补益剂补气益气补血补阴滋阴 固涩剂固表止汗涩精止遗 安神剂重镇清热补养安神 开窍剂凉开温开 理气剂行滞宽胸舒肝调中 理血剂活血祛瘀活血养血 止血剂凉血补益活血收敛 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平肝潜阳) 祛湿剂清热祛湿排石通淋化湿 祛风湿剂除湿 祛痰剂止咳清热化痰温化寒燥湿化痰润燥散结 止咳平喘剂祛痰止咳清热补益降[纳]气 消食剂清热消食导滞解表健脾理气消痞[疳]化 治泻[痢]剂清热利湿[凉血]止泻[痢]温肿补益 小儿镇惊剂解表、清热祛风除痰镇惊 调经止带剂清利湿热温经暖宫补益行气理血 治产后病剂 安胎剂清热安胎补益安胎理气安胎2108 2109 2110 2111 2112 2113 2114 2199 22 2201 2202 2203 2204 2299 23 2301 2302 2303 2399 3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10 3011 3012 3013 3014 3015 3016 3017 3018 3019 3020 3021 3022 3023 3024利咽剂清热解毒利咽疏风散热养阴清热 治口疮、牙痛剂 清目剂 通鼻清热散寒剂 治耳剂清热消肿祛湿利耳 驱[杀]虫、止痒剂 治痔剂 治疮疡剂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治疡 止痛剂制酸止痛解痉止痛 抗恶性肿瘤剂 其它功用 化学试剂 危险品 爆炸品 氧化剂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 自燃物品 遇水燃烧物品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 毒害品 腐蚀性物品 一般无机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 酸类 有机试剂 其它生化试剂 氨基酸及衍生物 糖类 核苷和核苷酸 生物碱 激素和淄类 酶和蛋白质 维生素 分离工具类 生物染剂 染料和指示剂 试纸 生化专用试剂 药库卫生材料 药库卫生材料 中药库成药 中药库成药-解表剂 中药库成药-泻下剂3025 3026 3027 3028 3029 3030 3031 3032 3033 3034 3035 40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4015 4016 4017 4018 4019 4020 4030 4032 4033 4040 4041 4042 4043 4044 4045 4046 4047 4048 50 5001 5002 5003 55 5500 61 6101 6102中药库成药-和解剂 中药库成药-清热剂 中药库成药-祛暑剂 中药库成药-温里剂 中药库成药-补益剂 中药库成药-安神剂 中药库成药-开窍剂 中药库成药-固涩剂 中药库成药-理气剂 中药库成药-理血剂 中药库成药-治风剂 中药库成药-治燥剂 中药库成药-祛湿剂 中药库成药-祛痰剂 中药库成药-止咳平喘剂 中药库成药-消导化积 中药库成药-治肠剂 中药库成药-小儿震惊剂 中药库成药-调经(止带)剂 中药库成药-治产后病剂 中药库成药-安胎剂 中药库成药-利咽剂 中药库成药-治口疮、牙痛剂 中药库成药-清目剂 中药库成药-通鼻剂 中药库成药-治耳剂 中药库成药-治痔剂 中药库成药-治疮疡剂 中药库成药-止痛剂 中药库成药-抗恶性肿瘤剂 中药库成药-驱[杀]虫、止痒剂 中药库-草药免煎 免煎-动物药 免煎-根茎 免煎-果实 免煎-花类 免煎-茎木类 免煎-菌藻类 免煎-矿物药 免煎-其它类 免煎-全草类 免煎-树脂类 免煎-五皮类 免煎-叶类6103 6104 6105 6106 6107 6108 6109 6110 6111 6112 6113 6114 6115 6116 6117 6118 6119 6120 6122 6123 6124 6125 6126 6127 6128 6129 6131 6132 6133 6134 6135 62 6201 6202 6203 6204 6205 6206 6207 6208 6209 6210 6211 62126213免煎-籽仁63草药饮片6301饮片-动物药6302饮片-根茎6303饮片-果实6304饮片-花类6305饮片-茎木类6306饮片-菌藻类6307饮片-矿物药6308饮片-其它6309饮片-全草类6310饮片-树脂类6311饮片-五皮类6312饮片-叶类6313饮片-籽仁99其它化学药物9901三防特殊用药9902卫生防疫用药9999其它化学药表 2 药品剂型字典1CP胶囊2PL丸剂3SR喷雾剂4WE贴剂5EX浸膏6SL溶液7LY敷料8PD粉剂9SP栓剂10GL凝胶11RE试剂12GR冲剂13LQ液体14CL胶丸15IP试纸16SY糖浆剂17CR膏剂18LN擦剂19DE滴眼剂20DH滴耳剂21DN滴鼻剂22TA片剂23IJ针剂24DJ滴剂25FZ粉针26SZ水针27TW糖丸28SW水丸30SJ水济。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分类与编码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分类与编码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分类与编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而药品作为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和编码也成为了医疗保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分类与编码体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医保药品管理。

一、药品分类体系1. 药品分类的目的药品分类的目的在于规范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通过对药品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对药品进行监管,并实现对药品的合理使用、药品价格的控制以及药品管理的科学化。

2. 药品分类的原则药品分类的原则主要包括药理学分类、药物化学分类、临床用途分类和管理分类等。

其中,药理学分类主要根据药物的生物学和药理学特性来进行分类,而药物化学分类则是根据药物分子的结构和化学特性来进行分类。

3. 药品分类的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分类体系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

一级分类包括西药、中药、中成药和生物制品等,而二级分类则对一级分类进一步细化。

二、药品编码体系药品编码是对药品进行统一的标识,以实现药品信息管理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药品编码体系分为国际通用编码和国内药品编码两种。

1. 国际通用编码国际通用编码主要指国家药品编码,即国际通用的统一标识。

国际通用编码采用国际药品编码系统(ATC系统)来进行分类和编码。

该系统将药品分为五个层次,即解剖学、治疗学、化学、药理学和药品和化学名等。

2. 国内药品编码国内药品编码是指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编码体系,用于对国内药品进行标识和管理。

国内药品编码主要由国家药品编码、剂型代码、生产企业代码和批准文号等组成。

其中,国家药品编码是对国内药品进行分类和编码的关键。

三、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管理是指国家对医疗保险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的规范。

其目的是确保医疗保险资金的有效使用和药品安全性的保障。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品目录管理、药品价格管理、药品使用管理和药品质量管理。

药品分类与代码规范

药品分类与代码规范

药品分类与代码规范药品分类与代码规范药品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于管理,这个分类系统不仅包括药品品种、规格、剂型等信息,还包括药品代码规范。

药品分类与代码规范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药品质量,促进药品安全使用、加强药品监管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品分类1.按药品作用分类(1)西药:常指化学合成药物,由人工合成或半合成工艺制成的化学成分,从而对疾病产生特定效果。

按照药品作用不同,西药可以分为抗生素、抗病毒、止痛镇痛、抗肿瘤、降压、降脂等类型。

(2)中药:常见的中药有丹参、黄连、黄芪、人参、枸杞、银杏叶等。

中药按照药材的使用部位及功效不同,可分为草药、矿物药、动物药、植物药等类别。

2.按剂型分类(1)注射剂:指在静脉、肌肉、皮下等部位注射的药品。

其中有固定的剂量,可以快速有效地治疗疾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口服剂:主要分为片剂、胶囊、颗粒剂等,通常需要通过口腔进入消化系统,由此实现治疗目的。

(3)外用剂:常见的外用剂包括洗剂、贴剂、药膏、乳膏等,通过局部的涂抹或者贴敷,对疾病进行治疗。

3.按用途分类(1)医疗用药:主要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缓解症状等。

常见的如青霉素、阿司匹林、感冒药等。

(2)保健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各系统功能等。

这些药品如氨糖软骨素、维生素C等,主要是保健及辅助作用,不能替代医药作用。

二、药品代码规范1.药品编码药品编码是药品管理及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药品管理的重要基础。

药品编码主要是以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编号,其编号的特点是唯一性、编制的复杂性、可自定义、可扩展等。

高效的药品编码可以提高药品管理效率,统一管理标准,方便对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

2.药品信息药品信息包括药品识别信息、药品属性信息、药品生产信息等,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一个药品编码体系。

药品识别信息主要是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厂家等基础信息,药品属性信息主要包括药物作用类别、适应症、禁忌症等。

药品生产信息包括药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基本信息,能够方便管理及追溯药品。

医院药品分类编码规则全面.doc

医院药品分类编码规则全面.doc

医院药品分类编码规则药品编码是将各种药品特征信息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用一组代码来表示的过程和形式,用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实现药品信息交换或资源共享。

一、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西药)、中成药的分类和编码1、本规则的分类编码对象为本院所有使用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西药)、中成药。

2、本规则的分类编码原则为采用一物一码的原则,对某些具有多用途的一种药品,本规则只赋予唯一代码,在医院的信息系统中收载的品种中不会出现重码。

3、本院所有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西药)是以药品的用途为主,兼顾药理作用、药物化学、来源等特点而进行分类编码,共分25大类、140小类,具体分类参见表1化学药品(含生物制品)分类与代码表。

4、本院所有的中成药是以中成药的主要功效进行分类编码,共分成24大类、95小类,具体分类编码参见表2中成药分类与代码表。

5、编码的方法与结构5.1、编码的总体介绍本规则的药品编码为层次代码结构,共6层11个代码构成。

每层用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个代码层中均留有适当的空码,以备扩充和调整类目用。

5.2、西药、中成药的编码×××××××××××①②③④⑤⑥西药或中成药代码药品大分类码药品小分类药品的名称码剂型码剂量码第一层(第1位):是中西区别码,用“X”代表西药,“Z”代表中成药,“C”代表中药饮片。

第二层(第2、第3位):是药品大分类码,用数字01~99表示。

第三层(第4、第5位):是药品小分类码,用数字01~99表示。

第四层(第6、第7第8位):药品的名称码,按每一类药品先后顺序生成编码,用数字001~999表示。

第五层(第9、第10位):是药品的剂型码,用数字01~99表示。

第六层(第11位):是药品的剂量码,有数字1~9表示。

第二层至第六层,一般均从01开始,按升序排列,最多编到999,其中“99”的代码均表示“其他”。

中国药品条形码

中国药品条形码

中国药品条形码中国药品条形码是药品流通领域中的重要标识,广泛应用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国药品条形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药品本位码药品本位码是药品的唯一标识,由13位数字组成,用于标识药品的基本信息。

具体来说,药品本位码的前8位代表药品的类别编码,第9-12位代表药品的生产企业编码,第13位是校验码。

通过药品本位码,可以查询到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生产批次、生产企业等信息。

2.药品监管码药品监管码是中国药品监管部门为了加强药品监管而推行的一种电子监管码。

通过药品监管码,可以实现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管。

具体来说,药品监管码包括药品追溯码、药品检验码、药品销售码等。

其中,药品追溯码是用于标识药品生产、流通等信息的电子监管码,可以查询到药品的生产企业、生产批次、销售渠道等信息;药品检验码是用于标识药品质量信息的电子监管码,可以查询到药品的质量检测报告等信息;药品销售码是用于标识药品销售信息的电子监管码,可以查询到药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去向等信息。

3.药品分类码药品分类码是为了方便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而设置的编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相关规定,药品分类码分为不同级别,如一级分类码、二级分类码、三级分类码等。

一级分类码是根据药品的主要用途和特点进行的初步分类;二级分类码是在一级分类码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的成分、剂型、规格等特点进行的进一步分类;三级分类码是在二级分类码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的治疗作用和用途等特点进行的更细的分类。

通过药品分类码,可以方便地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提高药品管理效率。

总之,中国药品条形码是药品流通领域中的重要标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药品本位码、药品监管码和药品分类码等三个方面,可以实现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管和管理,提高药品管理效率和质量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健康。

药品编码原则

药品编码原则

药品编码原则
商品编码统一由9位数构成前面2位为字母,后7位为数字,字母第1位表示大类别,第2位表示明细类别,数字前4位表示序号,然后2为表示产地或生产厂家,最后1位表示规格。

字母第1位表示:处方药R,非处方药O,医疗器械Q,中药饮片Y,非药品F。

字母第2位:
药品项下:医疗器械项下:中药饮片项下:非药品项下:J:胶囊Q:器械C:全草类B:食品及保健品P:片剂S:医疗设备、仪器S:花类X:洗化类K:颗粒剂、散剂F:敷料及卫生材料Y:叶类Q:其他类Z:注射类G:高分子材料及制品P:树皮类
W:丸剂Z:综合类T:藤木类
T:口服溶液剂Z:树脂类
C:外用制剂J:菌藻类
S:特殊管理类D:动物类
K:矿物类
Q:其他类
首位数字分类:
WZJTPK项下:C项下:S项下:
1、酊剂1、毒、麻
1、抗生素
2、栓剂2、精神
2、胃肠系统类用药
3、眼用3、兴奋剂
3、呼吸系统类用药
4、膜、贴4、麻黄碱
4、心脑血管用药
5、耳用5、蛋肽
5、解热镇痛、消炎用药
6、鼻用6、放
6、维生素类
7、洗灌
7、骨科用药8、搽、涂
8、其他9、凝胶
其他空余编码资源以备扩展。

医院药品分类编码规则

医院药品分类编码规则

医院药品分类编码规则医院药品分类编码规则是为了方便医院内部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而制定的一套规则。

这些编码规则能够使不同种类的药品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并提供相应的标识码,以便医院内部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和区分不同类型的药品。

1.第一位数字:药品大类该位数字用于标识药品所属的大类,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西药-2:中药-3:药品辅材-4:保健品-5:材料设备等2.第二位数字:药品分类该位数字用于标识药品所属的具体分类,如:-11:抗生素类-21:中药饮片-32:注射器材-43:维生素类-54:手术器械等3.后续位数字:药品细分根据具体需要,可继续对药品进行细分。

例如,对于抗生素类(11),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如:-1101:β-内酰胺类-1102:大环内酯类-1103:氨基糖苷类4.字母:药品品牌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区分具有相同分类和细分的药品,可以使用字母来表示品牌。

例如,对于抗生素类(11)的β-内酰胺类(1101)下的不同品牌药品,可以使用字母进行区分,如:-1101A:头孢呋辛-1101B:头孢克洛这些编码规则能够确保医院内部对药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类。

医院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药品编码迅速找到所需药品,避免混淆和错误使用。

此外,对药品进行编码还可以方便医院内部对药品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帮助医院更好地掌握和管理药品使用情况,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医院可能会有不同的药品分类编码规则,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医院药品分类编码规则并非完全统一,而是根据具体医院的管理需要进行制定。

药品分类编码及管理

药品分类编码及管理

药品分类编码及管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药品编码:将各种药品特征信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用一组代码来表示的过程和形式,用于计算机系统识别和处理,实现药品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

药品编码是药品管理与信息化的生命之码,它必须具有科学的分类方法。

药品编码分为三类:标识型代码,分类型代码,描述型代码。

标识型代码:药品的唯一代号,要求保证编码的唯一性。

发展过程:1973年,北美统一代码委员会(UCC)的UPC代码(12位);1977年,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AN):EAN13位条形码,药品编码9位;1981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中国物品编码协会1991年加入GS1)分类型代码:主要用于对物品统计、分析,对分类目录要求保持唯一性,但对物品分类并不要求唯一性。

例如一个药品有多种功能,可以在不同的分类目录下重复出现。

一个分类目录下也可以包含多个药品。

分类型代码:国际:国际医学统计协会的AC代码,世界卫生组织的ACT代码国内:没有明确采用WHO的药品分类代码ACT。

北京协和医院的药品编码;北京军区总医院的药品编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YY0252描述性代码,又称特征型代码,主要是对物品的某些属性(特征)进行描述,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多。

解剖学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简称ATC(AnatomicalTherapeuticChemical)系统,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

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WHOCollaboratingCentreforDrugStatisticsMethodology)所制定,第一版在1976年发布。

1996年,ATC系统成为国际标准。

现在ATC系统已经发布2006版。

ATC代码共有7位,其中第1、4、5位为字母,第2、3、6、7位为数字。

ATC系统将药物分为5个级别第一级ATC代码第一级为一位字母,表示解剖学上的分类,共有14个组别。

药品对码管理制度

药品对码管理制度

药品对码管理制度一、药品对码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药品编码。

药品编码是指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对药品进行编号和分类的工作。

药品编码一般包括国际通用编码、国家统一编码和企业内部编码等。

国际通用编码一般采用ATC 码、JAN码、CAS号等国际通用编码体系,国家统一编码一般采用国家药监局统一规定的药品编码体系,企业内部编码一般由药品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制定的编码体系。

2. 药品信息管理。

药品信息管理是指对药品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录入和更新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药品信息一般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信息。

药品信息管理主要是为了提供准确、全面和实时的药品信息,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查询和使用。

3. 药品溯源管理。

药品溯源管理是指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追踪和监管的工作。

药品溯源主要包括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环节,要求对药品进出库、流向等情况进行记录和监控,确保药品的来源和去向可追溯。

4. 药品管理标准。

药品管理标准是指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要求。

药品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药品质量管理标准、药品生产管理标准、药品库存管理标准、药品销售管理标准等,要求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5. 药品对码系统建设。

药品对码系统建设是指建立一套完善的药品对码管理系统,包括对码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等的建设和维护。

药品对码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能够满足药品对码管理的各项需求。

二、药品对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药品管理效率。

药品对码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对药品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及时管理,为医疗机构和药品企业提供科学、规范和便捷的药品管理工具,提高药品管理效率。

2.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对码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准确的药品信息,避免因药品信息错误导致的用药事故,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3. 促进药品市场规范发展。

药品对码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药品的流入,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促进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药品分类与分类编码

药品分类与分类编码

药品类别药品亚类药品序号药品剂型商品名称2位2位3位2位1位例如:0101001IJ0 注射用青霉素纳(80wu),剂型为针剂其中第一、二位01代表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来自药品类别字典,见附表1)其中前四位0101(药品类别+药品亚类)代表青霉素类抗生素(来自药品类别字典,见附表1)其中第五到第七位001是药品序号为递增其中第八、九位IJ为药品剂型(来自药品剂型字典,见附表2)最后一位为商品名称表1 药品类别字典01 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0101 青霉素类抗生素010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010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0104 酰胺醇类抗生素0105 四环素类抗生素010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0107 多肽类抗生素010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0109 林可胺类抗生素0110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0111 多烯类抗生素0120 其它抗生素类抗感染药02 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201 磺胺类药及增效剂0202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0203 抗结核麻风分枝杆菌类药0204 抗真菌类药0205 抗病毒类药0206 抗螺旋体类药0207 天然来源抗感染药0208 硝基呋喃类抗感染药0209 消毒防腐药0299 其它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03 抗寄生虫病药物0301 抗吸虫病药0302 抗疟药0303 驱肠虫药0304 抗丝虫病及抗黑热病药0305 抗阿米巴及抗滴虫病药0399 其它抗寄生虫病药04 解热镇痛药物0401 解热镇痛药0402 非成瘾性镇痛药0403 抗炎镇痛药0404 抗痛风药0405 抗偏头痛药0499 其它解热镇痛药05 麻醉用药物0501 全身麻醉药0502 局部麻醉药0503 麻醉辅助药0599 其它麻醉用药06 维生素类与矿物质类药物0601 维生素AD属0602 维生素B属0603 维生素C属及其它属0604 复合维生素类0605 微量元素与矿物质0606 滋补营养药0699 其它营养类药07 酶类及其它生化药物0701 酶及辅酶类药0702 氨基酸及蛋白质类药0703 复方氨基酸类药0704 多糖及脂类药0705 核酸类药0799 其它生化药08 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物0801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080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0803 雄激素及同化激素类药0804 雌激素及孕激素类药0805 促性激素类药0806 避孕药0807 子宫收缩药及抗生育药0808 胰腺激素及其它调节血糖药0809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0810 前列腺素类药0899 其它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09 调节免疫功能药物0901 免疫抑制剂0902 生物反应调节剂0999 其它调节免疫功能药10 抗肿瘤药物1001 烷化剂类抗肿瘤药1002 抗代谢类抗肿瘤药1003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1004 天然来源类抗肿瘤药1005 激素类抗肿瘤药1099 其它抗肿瘤药11 抗变态反应药物1101 抗组织胺药1102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1199 其它抗变态反应药12 神经系统用药物1201 中枢兴奋药1202 镇静催眠药1203 抗精神病药1204 抗抑郁躁狂药1205 抗焦虑药1206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1207 抗震颤麻痹药1208 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药1209 脑代谢调节药1299 其它神经系统用药13 呼吸系统用药物1301 祛痰药1302 镇咳药1303 平喘药1399 其它呼吸系统用药14 消化系统用药物1401 抗酸及治溃疡病药1402 健胃助消化药1403 胃肠解痉药1404 止吐催吐药1405 泻药止泻药1406 食欲抑制药及其它减肥药1407 肝病辅助药1408 利胆药1409 治痔药1499 其它消化系统用药15 循环系统用药物1501 强心药1502 抗心律失常药1503 防治心绞痛药1504 抗高血压病药1505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1506 周围血管扩张药1507 调节血脂药1599 其它循环系统用药16 泌尿系统用药物1601 利尿药1602 脱水药1603 尿崩症用药1699 其它泌尿系统用药17 血液系统用药物1701 止血药1702 抗凝血药1703 血浆及血容量扩充剂1704 抗贫血药1705 促白细胞增生药1706 促血小板增生药1799 其它血液系统用药18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物1801 葡萄糖类药1802 电解质平衡调节药1803 酸硷平衡调节药1899 其它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19 专科用药物1901 外科用药1902 皮肤科用药1903 眼科用药1904 耳鼻喉科用药1905 口腔科用药1906 妇产科用药1907 解毒药1908 放射性同位素药1999 其它专科用药20 诊断用药物2001 X线造影剂2002 器官功能检查剂2099 其它诊断用药21 生物制品2101 菌苗2102 疫苗2103 毒素2104 类毒素2105 抗毒素2106 抗血清2107 血液制品2108 细胞因子2109 体内诊断用生物制品2110 细菌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1 病毒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2 立克次体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3 血液、免疫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4 其它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99 其它生物制品22 制剂辅料2201 制剂稳定性辅料2202 固体制剂辅料2203 半固体制剂辅料2204 液体制剂辅料2299 其它制剂辅料23 特殊管理药物2301 麻醉药品2302 精神药品第一类2303 精神药品第二类2399 其它特殊管理药品30 西药库中成药3001 解表剂辛温辛凉扶正3002 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3003 和解剂表里双解和解调和3004 温里剂温中祛寒温经散寒3005 清热剂泻火凉血生津清虚热3006 祛暑剂清热利湿解表祛暑3007 补益剂补气益气补血补阴滋阴3008 固涩剂固表止汗涩精止遗3009 安神剂重镇清热补养安神3010 开窍剂凉开温开3011 理气剂行滞宽胸舒肝调中3012 理血剂活血祛瘀活血养血3013 止血剂凉血补益活血收敛3014 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平肝潜阳)3015 祛湿剂清热祛湿排石通淋化湿3016 祛风湿剂除湿3017 祛痰剂止咳清热化痰温化寒燥湿化痰润燥散结3018 止咳平喘剂祛痰止咳清热补益降[纳]气3019 消食剂清热消食导滞解表健脾理气消痞[疳]化3020 治泻[痢]剂清热利湿[凉血]止泻[痢]温肿补益3021 小儿镇惊剂解表、清热祛风除痰镇惊3022 调经止带剂清利湿热温经暖宫补益行气理血3023 治产后病剂3024 安胎剂清热安胎补益安胎理气安胎3025 利咽剂清热解毒利咽疏风散热养阴清热3026 治口疮、牙痛剂3027 清目剂3028 通鼻清热散寒剂3029 治耳剂清热消肿祛湿利耳3030 驱[杀]虫、止痒剂3031 治痔剂3032 治疮疡剂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治疡3033 止痛剂制酸止痛解痉止痛3034 抗恶性肿瘤剂3035 其它功用40 化学试剂4010 危险品4011 爆炸品4012 氧化剂4013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4014 自燃物品4015 遇水燃烧物品4016 易燃液体4017 易燃固体4018 毒害品4019 腐蚀性物品4020 一般无机试剂4030 一般有机试剂4032 酸类4033 有机试剂4040 其它生化试剂4041 氨基酸及衍生物4042 糖类4043 核苷和核苷酸4044 生物碱4045 激素和淄类4046 酶和蛋白质4047 维生素4048 分离工具类50 生物染剂5001 染料和指示剂5002 试纸5003 生化专用试剂55 药库卫生材料5500 药库卫生材料61 中药库成药6101 中药库成药-解表剂6102 中药库成药-泻下剂6103 中药库成药-和解剂6104 中药库成药-清热剂6105 中药库成药-祛暑剂6106 中药库成药-温里剂6107 中药库成药-补益剂6108 中药库成药-安神剂6109 中药库成药-开窍剂6110 中药库成药-固涩剂6111 中药库成药-理气剂6112 中药库成药-理血剂6113 中药库成药-治风剂6114 中药库成药-治燥剂6115 中药库成药-祛湿剂6116 中药库成药-祛痰剂6117 中药库成药-止咳平喘剂6118 中药库成药-消导化积6119 中药库成药-治肠剂6120 中药库成药-小儿震惊剂6122 中药库成药-调经(止带)剂6123 中药库成药-治产后病剂6124 中药库成药-安胎剂6125 中药库成药-利咽剂6126 中药库成药-治口疮、牙痛剂6127 中药库成药-清目剂6128 中药库成药-通鼻剂6129 中药库成药-治耳剂6131 中药库成药-治痔剂6132 中药库成药-治疮疡剂6133 中药库成药-止痛剂6134 中药库成药-抗恶性肿瘤剂6135 中药库成药-驱[杀]虫、止痒剂62 中药库-草药免煎6201 免煎-动物药6202 免煎-根茎6203 免煎-果实6204 免煎-花类6205 免煎-茎木类6206 免煎-菌藻类6207 免煎-矿物药6208 免煎-其它类6209 免煎-全草类6210 免煎-树脂类6211 免煎-五皮类6212 免煎-叶类6213 免煎-籽仁63 草药饮片6301 饮片-动物药6302 饮片-根茎6303 饮片-果实6304 饮片-花类6305 饮片-茎木类6306 饮片-菌藻类6307 饮片-矿物药6308 饮片-其它6309 饮片-全草类6310 饮片-树脂类6311 饮片-五皮类6312 饮片-叶类6313 饮片-籽仁99 其它化学药物9901 三防特殊用药9902 卫生防疫用药9999 其它化学药表2 药品剂型字典1 CP 胶囊2 PL 丸剂3 SR 喷雾剂4 WE 贴剂5 EX 浸膏6 SL 溶液7 L Y 敷料8 PD 粉剂9 SP 栓剂10 GL 凝胶11 RE 试剂12 GR 冲剂13 LQ 液体14 CL 胶丸15 IP 试纸16 SY 糖浆剂17 CR 膏剂18 LN 擦剂19 DE 滴眼剂20 DH 滴耳剂21 DN 滴鼻剂22 TA 片剂23 IJ 针剂24 DJ 滴剂25 FZ 粉针26 SZ 水针27 TW 糖丸28 SW 水丸30 SJ 水济。

药品物料编码管理制度

药品物料编码管理制度

药品物料编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药品物料编码管理工作,保障医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医药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编码管理机构公司设立专门的编码管理部门,负责医药产品物料编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该部门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编码的规划、设计、分配和维护等工作。

三、编码要求1.医药产品的物料编码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

2.为了便于管理,公司应对不同种类的药品物料进行分类编码,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

3.编码管理部门应定期审查和修订编码体系,确保其与公司产品生产、销售和库存管理过程的紧密结合。

4.编码应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不同种类的产品应有不同的编码,同一种类的产品应有唯一的编码。

5.在新产品开发时,应及时为其分配新的编码,并录入公司的产品编码库中。

四、编码分配1.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申请物料编码时,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填写申请表,经编码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分配编码。

2.公司根据产品的种类、规格、用途等因素进行编码分类,确定各类编码的范围和规则。

3.公司向外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提供的物料和产品,应根据需求给予编码,并确保其准确有效。

4.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物料编码档案,对各类编码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

五、编码维护1.编码管理部门应定期审查和维护产品编码库,对已停用或废弃的编码进行清理处理。

2.公司应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在产品生产、销售和库存管理中,应严格按照已有的编码体系进行操作,禁止私自更改编码或随意新增编码。

4.对编码发生错误或变更的情况,应及时通知编码管理部门进行修正和更新。

六、编码使用1.公司内部不同部门在使用物料编码时,应严格按照编码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

2.在产品加工、包装和配送等环节,应正确使用产品编码,避免因编码错误而引发的问题。

3.公司的销售和库存管理系统应与产品编码体系相关联,确保产品的追溯和管理的有效性。

药品文件编码管理制度

药品文件编码管理制度

药品文件编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药品文件编码管理工作,确保药品文件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提高文件管理效率和安全性,做到信息准确,保密性强,现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药品文件进行编码管理的工作。

三、编码原则1. 统一性原则:所有药品文件都需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编码体系进行编码。

2. 时效性原则:药品文件的编码应当及时进行,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完整性原则:编码应当完整、不重复,避免出现漏编或重复编码的情况。

4. 保密性原则:对于涉密文件,应当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5. 便捷性原则:编码系统应当简单易懂,方便操作和查询。

四、编码体系1. 主体编码:主体编码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代表制定或发行文件的单位或部门。

2. 分类编码:分类编码由数字组成,代表文件的分类类别,如政策文件、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等。

3. 文件编号:文件编号由数字组成,代表文件的流水号。

4. 版本编码:版本编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代表文件的版本号。

5. 附加编码:附加编码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用于补充说明文件的特定信息。

五、编码管理流程1. 文件登记:对新制定或发行的文件进行登记,确定文件的主体编码、分类编码等信息。

2. 文件编码:按照编码规则对文件进行编码,生成唯一的文件编码。

3. 文件存储:将已编码的文件按照规定存放在指定的位置,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文件查询:需要查阅文件时,可根据文件编码快速找到所需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5. 文件更新:对文件进行修改或更新时,需修改文件的版本编码,确保版本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六、编码管理要求1. 文件编码需清晰、准确,避免出现混淆或错误。

2. 对于重要文件和涉密文件,应当加强保密措施,避免泄露。

3. 对文件的存储位置和备份方式应当做好管理,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对于无用或过时的文件,应当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避免占用资源。

5. 对于文件的更新和替换,需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记录,确保版本的统一和一致。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 -回复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 -回复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回复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是指国家药监局制定的一套统一的药品编码标准,用以标识和管理药品的唯一编码。

它是药品管理和监管的基础,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的相关内容,包括其背景、应用、编码规则和价值等方面。

首先,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的诞生背景是为了解决药品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和跨区域监管难题。

过去,由于药品编码的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药品编码格式各异,导致了药品信息的不一致、不准确,也给监管部门和企业带来了困扰。

为了规范药品编码,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国家药监局于20XX年推出了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制度,标志着我国药品管理迈入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新阶段。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

首先,在药品生产环节,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的规定为每个药品分配唯一的编码,以确保药品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追溯。

其次,在药品流通环节,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可以帮助药品经销企业进行精确的库存管理和监管,防止药品过期、失效等问题。

最后,在药品使用环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扫描药品二维码或输入药品编码,获取药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确保用药安全和合理使用。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的编码规则主要包括前两位表示药品分类、中间六位表示药品名称的编码、再加上一位校验码。

其中,药品分类的编码遵循国家药品分类体系的规定,方便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

药品名称的编码根据药品的性质、剂型等涉及的因素来确定,以确保每个药品有其独特的编码。

校验码的作用是验证其他位数的编码是否正确,以防止药品编码的错误和重复。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的推行对于药品管理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提高药品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统一的药品编码标准,各个环节的信息可以互通有无,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监管部门对药品生产和流通的监管能力。

药品分类管理

药品分类管理

药品分类管理药品分类管理是指对药品进行分类、编码、标识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药品分类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促进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药品分类管理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药品的化学成分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药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将药品分为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抗病毒药等不同的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药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管理。

2.按照药品的作用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药品的作用进行分类,将药品分为镇痛药、抗过敏药、降压药、降血糖药等不同的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药品的临床应用和管理。

3.按照药品的剂型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药品的剂型进行分类,将药品分为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液等不同的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药品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在于:1.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药品分类管理可以对药品进行分类、编码、标识和管理,从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

2.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药品分类管理可以对药品进行分类、编码、标识和管理,从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3.促进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药品分类管理可以对药品进行分类、编码、标识和管理,从而促进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药品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药品分类管理的监管和指导,企业应按照药品分类管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销售,社会各方应加强对药品分类管理的宣传和监督。

总之,药品分类管理是保障人民健康、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促进药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

我们应该加强对药品分类管理的认识和实施,共同推动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药品本位码以及药品电子监管码编制规则

药品本位码以及药品电子监管码编制规则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编制规则
一、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共14位,由药品国别码、药品类别码,药品本体码和校验码依次连接组成,不留空格,其结构如下:
二、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国别码为“86”,代表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所有药品;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类别码为“9”,代表药品;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本体码的前5位为药品企业标识,根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遵循一照一证的原则,按照流水的方式编制;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本体码的后5位为药品产品标识,是指前5位确定的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药品产品。

药品产品标识根据药品批准文号,依据药品名称、剂型、规格,遵循一物一码的原则,按照流水的方式编制。

三、国家药品本体码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维护管理机构统一编制赋码。

四、校验码是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中的最后一个字符,通过特定的数学公式来检验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中前13位数字的正确性,计算方法按照“GB 18937”执行。

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编制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编码:将各种药品特征信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用一组代码来表示的过程和形式,用于计算机系统识别和处理,实现药品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

药品编码是药品管理与信息化的生命之码,它必须具有科学的分类方法。

药品编码分为三类:标识型代码,分类型代码,描述型代码。

标识型代码:药品的唯一代号,要求保证编码的唯一性。

发展过程:1973年,北美统一代码委员会(UCC)的UPC代码(12位);1977年,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AN):EAN13位条形码,药品编码9位;1981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中国物品编码协会1991年加入GS1)
分类型代码:主要用于对物品统计、分析,对分类目录要求保持唯一性,但对物品分类并不要求唯一性。

例如一个药品有多种功能,可以在不同的分类目录下重复出现。

一个分类目录下也可以包含多个药品。

分类型代码:国际:国际医学统计协会的AC代码,世界卫生组织的ACT代码
国内:没有明确采用WHO的药品分类代码ACT。

北京协和医院的药品编码;北京军区总医院的药品编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YY0252
描述性代码,又称特征型代码,主要是对物品的某些属性(特征)进行描述,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多。

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简称ATC(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系统,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

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第一版在1976年发布。

1996年,ATC系统成为国际标准。

现在ATC 系统已经发布2006版。

ATC代码共有7位,其中第1、4、5位为字母,第2、3、6、7位为数字。

ATC系统将药物分为5个级别
第一级
ATC代码第一级为一位字母,表示解剖学上的分类,共有14个组别。

A:消化系统B:血液系统C:心血管系统D:皮肤科用药G:泌尿生殖系统及性激素
H:体激素J:抗感染药L:抗肿瘤药及免疫用药M:肌骨骼系统N:神经系统
P:抗寄生虫药R:呼吸系统S:感觉器V:其它
第二级
ATC代码第二级为两位数字,表示治疗学上的分类。

第三级
ATC代码第三级为一位字母,表示药理学上的分类。

第四级
ATC代码第四级为一位字母,表示化学上的分类。

第五级
ATC代码第五级为两位数字,表示化合物上的分类。

所有分类系统都有缺点,没有一个编码系统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ATC的优点如下:
(1)它确定了一个药物产品,包括有效物质、用药途径和相关的剂量。

(2)既面向治疗,又面向化学药品,这个特征是大多数其他系统所缺乏的。

(3)其分级结构允许逻辑分组。

(4)已作为WHO药物应用研究的国际标准。

ATC的缺点是:它没有包含复合产品、皮肤病制剂和局部用的复方制剂。

有些国家的国家药物数据库中的每个药物产品都有ATC代码,可让药物信息系统在多种药物中进行选择,也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检查药物配伍反应、重复用药和剂量控制的信息。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已经采用了WHO的疾病分类代码ICD,但没有明确采用WHO的药品分类代码ATC。

目前,国内超过80%的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局域网,建设了自己的医院信息系统(HIS)。

许多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各自建立了适合医院药品管理的药品编码方案。

目前,在药品的流通和使用单位还没有一套完全统一的药品分类
方法。

药品编码的未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于2003年进行了《国家药品编码系统基础研究》的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I.坚持药品代码与药品条码、药品防伪码的一致关联性,实现与药品监管部门的标准化建设和医药企业ERP系统建设相结合II.国家药品编码坚持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接轨,保证兼容性。

III.药品代码是唯一标识药品基本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工具。

IV.建议药品编码包括药品基本代码和药品扩展码,药品基本代码用于解决共性问题,扩展码用于解决部门个性问题,并通过基本代码实现关联。

V.药品代码必须保持长期稳定性。

ATC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内别详细、便于扩充,因此可借鉴ATC 分类,采用“药物+剂型+产地+厂家+规格”的分段编码结构,不仅能满足编码唯一性的要求,而且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裁断码位,进行不同的信息处理。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为国际贸易与交流实现双向接轨,建立了桥梁。

便于产品的出口
按照GSP的规定,药品要求分类管理。

一、药品在陈列时:
1.首先药品与非药品要分开存列。

(挂非药品区绿牌)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要分开陈列。

(挂处方药区绿牌和非处方药区绿牌)
3.(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这两大块中再分)口服药与外用药要分开,注射剂要分开。

以上药品分类陈列以后还要按剂型或用途分柜或分层存放。

(各柜台用绿色及时贴标示如:抗菌消炎药、消化系统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等等)
4.易串味药要有专用柜台。

(用绿色及时贴标明:易窜味柜)
5.拆零药品要集中放于拆零专柜或抽屉。

(用绿色及时贴标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6.危险品不能陈列,必须陈列时应该用空包装。

7.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饮片斗钱应写正名正字。

(挂绿色牌:中药饮片区)
8.需要冷藏或阴凉处储存的药品要陈放在2—10度的冰柜里。

9.还要在一个比较隐蔽的角落设不合格药品柜。

(贴红色不合格药品柜及时贴)。

10.大型零售企业,验收一时半会验不完,应该设一处待验区,挂黄色牌。

小型零售企业一般进货就验收完毕,一般不设待验区。

二、在销售药品时:
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处方必须由驻店执业药师审方后方可调配发药。

2.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3、处方药不可开架销售。

非处方药可以开架,消费者可以自行选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