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培训手册:流动性覆盖率(LCR)

合集下载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RRR、LCR和LD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RRR、LCR和LD

一、引言
• •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R)、流动性覆盖比(LCR)和存贷比(LD)都能调节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可用于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在部分国家(包括中国),RRR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发挥 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RRR、LCR和LD有显著重叠,在不同经济 体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优势,没有必要同时叠加。
• RR与LCR的不同主要体现在:RRR针对银行的一般存款,只对应银行负 债业务的一部分,不包括表外业务,也不区分存款的类别、性质与期 限等结构性因素。 • 当银行负债业务比较单一(以存款为主)时,RRR的约束力较强,可 以向银行和市场快速注入或抽取流动性,能够很好地传导货币政策。
• 但是,随着银行负债业务多元化,存款在银行资金来源中的重要性下 降,RRR的约束力将逐渐削弱。LCR重在预防和应对银行的短期流动性 风险,涵盖所有的表内外业务,而不仅仅是存款和贷款。



各国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金融整体发展水平、货币政策框架和宏观调 控需要有针对性地侧重实施其中的部分要求,豁免政策的相互干扰,保证政 策的有效性。 首先简要梳理了RRR、LCR和LD三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随后比较分析了美国、 欧元区、中国等一些经济体对RRR、LCR和LD作为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的不同 运用。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调 整;外部失衡有效缓解,流动性对冲压力明显减轻;金融创新步伐加快,银 行业务模式趋于多元化。 上述因素决定了,中国应尽快废止LD监管要求,逐步降低对RRR的依赖程度, 稳步落实并完善LCR监管要求。
(二)欧元区:对LCR较为抵制
• 欧元区货币政策工具中包括RRR,主要用以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和应对银行体系 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但实际上,欧央行只针对部分负债(两年期以下存款 和债券)设定了2%的RRR要求,而且基本上没有做过任何调整。可见,RRR在 欧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中虽有一定的作用,但地位并不突出。由于RRR水平较低, 其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欧央行对LD没有任何限制,背后的逻辑与美国相似。但是,欧元区各国整体 上抵制LCR,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洲银行业的流动 性普遍紧张,而欧央行又不愿将法定存款准备金计入HQLA,使得欧洲银行业 的HQLA不足,很难达到LCR指标的监管要求。欧央行建议调整优质流动性资 产的定义,根据银行相对规模和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情况,将银行持有 的未设担保且符合央行担保品融资条件的非HQLA资产在一定限度内确认为 HQLA,此建议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欧央行及有关国家认为,此时引入LCR会加剧银行业的流动性紧张状况,不利 于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因此现阶段比较抵制LCR。

浅析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

浅析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

浅析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作者:张燕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6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产流动性降低、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等问题,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

因此,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足够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偿付到期债务或其他支付义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内生动力的一项新机制。

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并不是限制承担流动性风险,而是控制不计成本和收益地承担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政策通过建立流动性组合缓冲流动性风险,调节资金来源与运用在数量、时间上的不平衡,抵消季节性波动及非预期因素给资产与负债平稳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并完善融资策略,综合考虑客户风险敏感度、融资成本和资金来源集中度等因素,优先发展客户存款,利用同业存款、市场拆借等市场化融资方式动态调整资金来源结构;在引入新产品、新机构、新业务部门前,充分评估其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政策有:(一)通过提高核心负债比例(指中长期较为稳定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提高融资来源的稳定性;(二)持续关注大额资金提供者的风险状况,定期监测存款占比高的客户资金变化情况;(三)加强表内外资产负债品种、期限、交易对手、融资抵押品和融资市场等的集中度管理,适当设置集中度限额;(四)加强融资渠道管理,维护与融资对手的关系,保持市场活跃度,定期测试市场融资能力;(五)加强融资抵押品管理,定期评估可以用作抵押品的资产价值及其抵押能力;(六)监测市场交易量和价格的变动情况,评估市场流动性对银行市场融资能力的影响。

二、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简称LCR)是计量流动性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关于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说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关于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说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关于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说明一、流动性覆盖率〔一〕压力情景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标准所设定的压力情景包含了非系统性的特定冲击以及影响整个市场的冲击,压力情景将导致以下事件的发生,并表达为计算流动性覆盖率时对各类流动性资产及现金流入、流出项给予不同的折算率。

•一定比例的零售存款流失;•无担保批发融资能力下降;•以特定抵押品或与特定交易对手进行的短期担保融资能力下降;•银行信用评级下调3个档次〔含〕以内导致的契约性资金流出,包括被要求追加抵押品;•市场波动造成抵押品质量下降、衍生产品头寸的潜在远期风险暴露增加,导致抵押品扣减比例上升、追加抵押品等流动性需求;•银行向客户承诺的授信额度和流动性便利在方案外被提取;•为降低声誉风险,银行可能需要回购债务或履行非契约性义务。

〔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藏即使在严重的压力情景下,无论通过出售还是抵押融资的方式,优质流动资产仍应保持良好的产生流动性的能力。

优质流动性资产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易于定价且价值平稳;•与高风险资产的低相关性;•在广泛认可的兴旺市场中交易;•具有活泼且具规模的市场;•具有负责任的做市商;•存在多元化的买卖方,市场集中度低;•从历史上看,在系统性危机发生时,市场显示出向这类资产转移的趋势;•在压力时期,这些资产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转换成现金以弥补现金流入和流出形成的缺口;•在银行中明确作为紧急资金来源,并由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控制。

优质流动性资产储藏由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构成,其中二级资产占比最高不得超过40%。

1.一级资产一级资产在优质流动性资产储藏中所占比例不受限制,且在计算流动性覆盖率时不需进行扣减调整。

一级资产限于以下类别:•现金;•在压力情况下可以提取的中央银行准备金;•由主权实体、央行、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或多边开发银行发行或担保的,可在市场上交易且满足以下条件的证券:✧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方法?权重法下风险权重为0%;✧在规模大、具有市场深度、交易活泼且集中度低的回购或现货市场中交易;✧历史记录显示即使在市场压力情况下,其在回购和销售市场中仍为可靠的流动性来源;✧不是由金融机构或其附属机构发行的。

银行培训手册:流动性覆盖率(LCR)

银行培训手册:流动性覆盖率(LCR)

目录第一章《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1)第二章流动性覆盖率(LCR)的诞生 (3)2.1 指标诞生背景 (3)2.2 指标意义 (6)2.3 我国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要求 (6)第三章流动性覆盖率(LCR)基本定义 (9)3.1 指标定义 (9)3.2 指标压力情景 (9)3.3 指标计算框架 (10)第四章流动性覆盖率计算方法 (14)4.1 分子:合格的优质流动性资产 (14)4.2 计算案例举例 (15)4.3 分母:短期现金流出概述 (17)4.4 零售存款的现金流出 (20)4.5 无担保批发现金流出 (23)4.5.1小企业存款的现金流出 (23)4.5.2大中型企业存款的现金流出 (24)4.5.3主权国家、央行、公共部门实体和多边开发银行存款的现金流出 (26)4.5.4 金融机构交易对手的现金流出 (27)4.5.5 未包含在以上无担保批发现金流出分类的其他类别 (28)4.5.6 填报机构发行的30天内到期债务 (28)4.6担保融资流出 (29)4.7其他项目、其他或有融资义务 (30)4.8分母:现金流入 (32)第五章流动性覆盖率案例讲解 (35)附表流动性覆盖率表样 (39)附录G25《流动性覆盖率表》填报说明 (49)参考文献 (67)图表目录表2.1 巴III与我国国内流动性监管标准对比 (5)表4.1 流动性覆盖率分子构成 (14)表4.2 短期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及填报区分要点 (19)表4.3 其他项目现金流出折算率表 (30)图2.1 我国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指标达标时间要求 (7)图3.2 流动性覆盖率II汇总计算表样图 (12)图3.3 流动性覆盖率III汇总计算表样图 (13)图4.1 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构成及折算率简要图 (15)图4.2 流动性覆盖率现金流出部分基本构成 (18)图4.3 流动性覆盖率分母:短期现金流出项目区分要点 . 18 图4.4 零售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1)图4.5 小微企业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4)图4.6 大中型企业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5)图4.7 主权级等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7)图4.8 金融机构交易对手的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8)图4.9 担保融资流出项目及折算率差异 (29)图4.10 现金流入项目及折算率差异 (34)第一章《管理办法》主要内容《管理办法》与过往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一、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从原来的多达10项监管指标简化为三项:流动性覆盖率LCR,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三项,其他旧体系下的核心负债率、流动性缺口率等多个指标在《管理办法》中变为监测类指标。

经验分享:认识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

经验分享:认识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

经验分享:认识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
流动性覆盖率
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率=银行优质的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

监管标准:≥100%。

指标意义:指标反映未来30天内,在特定压力情景下,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

流动性覆盖率通过对各类流动性资产及资金流入与流出项给予不同的折算率,来设定特定的流动性压力。

◆优质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中央银行准备金、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等。

◆压力情景体现在折现率: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折算率越高,优质流动性资产中的一级资产折算率为100%,即认为100%变现并用以提供流动性资金,而流动性相对较低的附加资产折算率为85%,即认为附加资产只能以85%的折现率提供流动性资金。

◆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未来30日的资金流出-未来30日的资金流入。

资金流出对不同的资金来源根据其稳定性程度设置不同的折算率,稳定性越高,折算率越低,如零售存款的折算率低于同业存款的折算率。

该指标在计算时要求,资金流入可计入部分最多不能超过资金流出的75%,这样设计是为了让银行通过增加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来满足监管要求,而不要过渡依赖未来的现金流入,因为现金流入的不确定性较大。

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性覆盖率一、背景介绍在始于2007年中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银行都为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而苦苦挣扎。

各国中央银行提供了规模空前的流动性支持以维护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也证明了一些融资渠道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从而加深了对资产估值和资本充足的担忧。

此次金融危机的关键特征之一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粗放和低效。

为满足银行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和控制流动性风险暴露的要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8年9月发布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稳健原则》。

这些原则促使监管当局对什么是银行业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稳健框架及其关键要素。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11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上表示,今年银监会将严防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对流动性风险,监管层要求银行推动建立月度日均存贷款的统计制度,各家银行要按月度监测日均存贷款流动性水平,进一步加强资产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稳定性的管理。

并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LCR)指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两个新指标。

二、流动性覆盖率1、定义:流动性覆盖率(LCR,Liqudity Covered Ratio)= 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流动性覆盖率的标准是不低于100%。

2、这个公式的意义:确保单个银行在监管当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些资产可以通过变现来满足其30天期限的流动性需求。

旨在为保证银行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流动资产,这些资产被认为可以在银行需要的时候在30天之内变现来抵御监管机构定义的流动性危机。

(因为在严重的压力中,银行可能面对如下状况:负债一侧面临挤兑压力,而资产一侧却因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消失而使得原来流动性极佳的资产难以变现(例如拆放)。

这样,就需要银行能提前测算手中无变现障碍的资产是否足以应对该种危机状况。

目前,监管当局要求测算30天内的LRC,也就是说银行能否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挺过危机开始后的30天,这能为外部力量的介入(政府救济、股东注资)争取充足的时间。

流动性覆盖率LCR

流动性覆盖率LCR
鉴于此,巴塞尔委员会于2008年9月发布《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准则》建立了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框架,于2010年9月发布巴塞尔协议Ⅲ,首次将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升到与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巴Ⅲ中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检测的国际框架》建立了统一的国际监管标准,设定了流动性监管的两个量化指标,即短期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和长期监管指标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而后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Ⅲ的修订稿,《流动性覆盖比率(LCR)披露标准》要求27个成员国应确保披露标准,最迟于2015年1月1日生效,同时公布了修订版LCR的具体计算细则,并修改了LCR最低标准,实施由2015年至2019年逐年递增的过渡期政策,由于NSFR的适用性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察,该指标待经过进一步讨论修订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LCR考核对流动性和债券市场的影响:(1)过钱这一动作会减少低于100%银行的LCR,中转意愿的下降不利于网状结构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动,容易导致考核时点的流动性冲击/缺口。(2)换个角度,流动性风险指标可以通过1个月以上的回购或同业存单来进行买卖,流动性溢价可以量化。且对于发行人而言,同业存单优于同业存放。(3)LCR考核下,市场也更愿意借长钱、减少错配,而机构出长钱的意愿下降而借长钱的意愿上升,其定价会更高,提升资金成本。(4)从分母的角度,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受挤压,影响同业链条的扩张,中小银行减少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5)从分子的角度,伴随LCR考核指标的不断提升、更多中小银行加入到被考核的行列,HQLA缺口较大,需补充高流动性资产如现金/标准债券。(5)整体来看,部分机构杠杆会被动或主动小幅下调,部分同业业务扩张明显放缓,甚至同业业务对应的配置需求或转向标准债券。当然,实际当中,商业银行会从分子、分母整体的角度出发来考虑。

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简介

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简介

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简介(中国建设银行郝宏海)一、背景始于2007年中期的全球金融危机为重新审视以金融自由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框架提供了一个契机。

商业银行是否应该为过度的金融创新买单呢?G20领导人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最终在2008年华盛顿峰会上就金融市场改革的基本原则达成一致:加强透明度和问责,强化监管,提高金融市场完整度,加强国际合作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随即开展综合改革的研究工作,2010年12月发布了Basel III协议文本,详细描述了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的全球性监管标准,并在G20领导人首尔峰会上得到批准。

其中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变化便是强调商业银行对短期流动性危机的抵御能力,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以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下的生存能力。

二、流动性覆盖率设置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目的是确保银行有足够的、无障碍变现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HQLA)储备,包括现金及无减值或减值很小的资产,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覆盖率包括两部分:a.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b.资金净流出量。

可表示为:流动性指标覆盖率=HQLA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100%。

虽然说“短存长贷”是银行获得利差的惯用手段,但监管层仍然希望商业银行能认识到未来30天潜在的期限错配风险,并确保在此期间内有充足的HQLA满足现金流缺口。

三、HQLA储备根据巴III标准,商业银行必须持有无障碍变现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用以覆盖在特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

在流动性压力下,HQLA应该在市场上仍具有流动性,并且大部分资产在进行市场操作时符合央行管理要求,但是HQLA中的某些类型的资产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估值折扣。

HQLA由一级、二级资产组成。

一级资产通常包括现金、央行准备金、一定的有国家或央行背景的市场化证券。

这些资产的特征是拥有最高等级的质量和流动性,并且中央银行对持有量没有限制。

二级资产包括2A和2B级资产。

商业银行流动性考核指标内容与标准

商业银行流动性考核指标内容与标准

商业银行流动性考核指标内容与标准一,监管考核指标及标准1,流动性覆盖率1)概念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的资金净流出量2),特征及标准(1)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银行,监管标准为100%。

(2)本外币的计算方式和监管标准一致。

2、净稳定资金比率1)概念净稳定资金比率: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2)特征指标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银行。

3、流动性匹配率:1)概念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2)特征及标准(1)指标适用于全部银行,监管标准为100%。

(2)自2020年1月1日起,流动性匹配率按照监管指标执行,在2020年前暂作为监测指标。

4、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1)概念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2)特征及标准(1)指标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银行,监管标准为100%。

(2)2018年底和2019年6月底前达到80%和100%。

5、流动性比例1)概念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2)特征及标准(1)指标适用于全部银行,本外币的监管标准为25%。

(2)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月内到期同业往来款轧差后资产净额、一月内到期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可随时变现债券投资、其他一月内到期可变现资产(剔除不良资产)。

(3)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政策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轧差后负债净额、一月内到期已发行债券、一月内到期应付利息及各种应付款、一月内到期央行借款、其他一月内到期负债。

二,监测考核指标及标准1、存贷比1)概念存贷比:调整后贷款余额/调整后存款余额2)特征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其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2、流动性缺口:1)概念流动性缺口:未来各个时间段到期的(表内外资产-表内外负债)其中,未来各个时间段到期的表内外资产(负债)=未来各个时间段到期的表内资产(负债)+未来各个时间段到期的表外收入(支出)。

银行从业-流动性风险评估与计量

银行从业-流动性风险评估与计量

第45讲流动性风险评估与计量第二节流动性风险评估与计量★★一、短期流动性风险计量★★一、短期流动性风险计量•流动性比率/指标法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流动性风险计量评估方法•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业务规模和特色设定多种流动性比率/指标,满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需要•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时刻关注当前的流动性状况,恰当把握和控制各项流动性比率/指标的上下波动幅度,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的期限、币种、分布结构1.流动性比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应当不低于25%•流动性比例衡量银行短期(一个月)内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的匹配情况,要求银行至少持有相当于流动性负债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可能的流动性需要2.流动性覆盖率(LCR)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流动性压力需求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日的流动性日的流动性需求•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指满足具有风险低、易于定价且价值稳定、与高风险资产的相关性低等基本特征,能够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快速变现的各类资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100%应用分析【真题演练·单选】下列不属于关于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基本特征的是( )。

A.风险低B.易于定价C.价值波动大D.与高风险资产的相关性低【答案】C【解析】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满足具有风险低、易于定价且价值稳定、与高风险资产的相关性低等基本特征,能够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快速变现的各类资产。

【2020下半年·单选】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流动性比率法评估自身的流动性状况。

下列关于流动性比率法的描述最不恰当的是( )。

A.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B.商业银行根据外部监督要求和内部管理规定,制定各类资产的合理比率指标C.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150%D.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业务规模和特色设定多种流动性比率/指标,满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需要【答案】C【解析】C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100%。

2018中级银行从业风险管理考试重点: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8中级银行从业风险管理考试重点: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8中级银行从业风险管理考试重点: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6.3流动性风险的计量和评估6.3.1短期流动性风险计量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不低于25%)2.流动性覆盖率(LCR):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日的流动性需求。

LCR本质是是一个流动性压力测试。

流动性覆盖率=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不低于100%)3.超额备付金率:指商业银行为适应资金营运的需要,用于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的货币资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

短期指标,涵盖范围窄,在大小银行之间缺乏可比性,适用于同质同类银行比较。

超额备付金率=(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各项存款4.优质流动性资产:指可以在无损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轻易、快速变现的资产。

优质流动性资产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结构分析、总量分析。

6.3.2现金流分析现金流分析是从时间、产品和场景三个维度全面分析。

现金流分析与期限错配分析:现金流分析所关注的现金流可以分为存量业务的合同现金流(期限错配)和新业务现金流。

现金流分析中的关键假设包括:资产增长假设、流动性资产变现假设、负债增长或流失假设、危机情景下的存款流失假设、同业资金来源的到期滚动假设。

6.3.3中长期结构分析关注的是银行由于结构性的资产负债问题导致的中长期风险长期结构性指标分为结构型比例、期限错配分析、集中度指标和NSFR。

1.存贷比:实质是存款来源制约贷款,也就是稳定资金支持非流动性资产。

存贷比=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不高于75%)2.期限错配分析:合同期限错配是常见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手段。

除了用缺口绝对值计量流动性风险外,也可采用流动性缺口率的方式定义缺口程度。

期限错配分析的缺点:假设资产负债到期后不可展期,不能对银行的借款能力进行评估。

3.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根据银行一个年度内资产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

关于流动性覆盖率的解释

关于流动性覆盖率的解释

附件2关于流动性覆盖率的说明一、压力情景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包括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定冲击以及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如:1.一定比例的零售存款流失;2.无抵(质)押批发融资能力下降;3.以特定抵(质)押品或与特定交易对手进行短期抵(质)押融资的能力下降;4.银行信用评级下调1-3个档次,导致额外契约性现金流出或被要求追加抵(质)押品;5.市场波动造成抵(质)押品质量下降、衍生产品的潜在远期风险暴露增加,导致抵(质)押品扣减比例上升、追加抵(质)押品等流动性需求;6.银行向客户承诺的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在计划外被提取;7.为防范声誉风险,银行可能需要回购债务或履行非契约性义务。

二、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在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快速变现的各类资产。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并满足相关操作性要求:(一)基本特征1.属于无变现障碍资产;2.风险低,且与高风险资产的相关性低;3.易于定价且价值稳定;4.在广泛认可、活跃且具有广度、深度和规模的成熟市场中交易,市场波动性低,历史数据表明在压力时期的价格和成交量仍然比较稳定;5.市场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存在多元化的买卖方,市场集中度低;6.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系统性危机时,市场参与者倾向于持有这类资产。

(二)操作性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具有变现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政策、程序和系统,能够在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下,在30天内随时变现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以弥补现金流缺口,并确保变现在正常的结算期内完成。

1.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由商业银行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控制。

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持续具有法律和操作权限,可以将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作为应急资金来源单独管理,或者能够在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下,在30天内随时变现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并使用变现资金,而且不与银行现有的业务和风险管理策略相冲突。

关于流动性覆盖率的说明

关于流动性覆盖率的说明

附件2关于流动性覆盖率的说明一、压力情景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包括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定冲击以及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如:1.一定比例的零售存款流失;2.无抵(质)押批发融资能力下降;3.以特定抵(质)押品或与特定交易对手进行短期抵(质)押融资的能力下降;4.银行信用评级下调1-3个档次,导致额外契约性现金流出或被要求追加抵(质)押品;5.市场波动造成抵(质)押品质量下降、衍生产品的潜在远期风险暴露增加,导致抵(质)押品扣减比例上升、追加抵(质)押品等流动性需求;6.银行向客户承诺的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在计划外被提取;7.为防范声誉风险,银行可能需要回购债务或履行非契约性义务。

二、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在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快速变现的各类资产。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并满足相关操作性要求:(一)基本特征1.属于无变现障碍资产;2.风险低,且与高风险资产的相关性低;3.易于定价且价值稳定;4.在广泛认可、活跃且具有广度、深度和规模的成熟市场中交易,市场波动性低,历史数据表明在压力时期的价格和成交量仍然比较稳定;5.市场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存在多元化的买卖方,市场集中度低;6.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系统性危机时,市场参与者倾向于持有这类资产。

(二)操作性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具有变现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政策、程序和系统,能够在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下,在30天内随时变现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以弥补现金流缺口,并确保变现在正常的结算期内完成。

1.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由商业银行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控制。

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持续具有法律和操作权限,可以将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作为应急资金来源单独管理,或者能够在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下,在30天内随时变现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并使用变现资金,而且不与银行现有的业务和风险管理策略相冲突。

流动性覆盖率计算公式

流动性覆盖率计算公式

流动性覆盖率计算公式
流动性覆盖率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指标,其衡量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以及财务状况。

在财务会计算量中,流动性覆盖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有资金可供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资产-存
货)/(流动负债)。

首先,要求企业有流动性覆盖率公式的计算必须清楚概念。

流动资产指的是企
业短期表内不改变价值,便可以变卖出去并以此购买短期资产的物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

流动负债指的是短期内企业应付的债务,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短期借款等。

其次,要正确计算流动性覆盖率,必须把握计算原则和计算基础。

计算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监督部门的要求,企业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按照财务报表列明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减去高风险负债项目,如短期债务等,作为计算的基础。

计算基础: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上的流动资产减去相应的流动负债,再除以短期债务为基础。

流动性覆盖率是企业运营情况的重要指标,主要用于判断企业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此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流动性覆盖率的控制和监测,制定合
理的流动性指标,使流动性覆盖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确保经营正常。

流动性覆盖率名词解释

流动性覆盖率名词解释

流动性覆盖率名词解释
什么是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性覆盖率(LCR)是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与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之比;该比率的标准是不低于100%,即高流动性资产至少应该等于估算的资金净流出量,或者说,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小于0。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LCR)作为监管指标,意在衡量在监管当局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机构是否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满足其30天期限的流动性需求。

一般认为,如果足以支撑30天时间,届时管理层和监管当局能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适当的行动,使这家银行的问题得到有序处置。

2023年初级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风险管理模拟试题4

2023年初级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风险管理模拟试题4

2022年初级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风险管理模拟试题4姓名年级学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流动性覆盖率(LCR)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保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日的流动性需求。

A.10B.15C.30 √D.45解析:流动性覆盖率(LCR)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保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日的流动性需求。

2.在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业务。

A.负债B.资产√C.理财D.信用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这主要是当时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如贷款等)。

3.在计提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时,专项准备是指()。

A.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B.在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C.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属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D.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解析: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4.如果第一个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为8%,标准差为6%,第二个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为8%,标准差为3%,那么投资者通常会选择的资产组合是()。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一个或第二个均可D.均不选择解析:两个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相同,这时候就要比较一下标准差,就是收益的波动率,也代表一种风险。

这时就要选择波动率小的组合,即第二个。

故本题选B。

5.根据具体的超限原因,可对超限情况进一步分类管理,“因市场大幅波动、流动性下降、长假休市等非银行交易行为原因导致的超限”属于()。

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中的Liquidity Coverage Ratio研究

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中的Liquidity Coverage Ratio研究

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中的LiquidityCoverage Ratio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在保证自身稳健经营的前提之下,也需要不断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

其中,资产负债管理(ALM)是银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银行在积极管理其资产和负债的投资和融资活动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规避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而实现对本金以及利润的保护。

而在ALM的框架下,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是银行业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银行全球流动性缓冲区的衡量标准,它是评估银行资金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监管方面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考核指标。

一、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的定义及相关监管政策在ALM框架下, LCR是对银行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一种方法。

LCR,即流动性覆盖率,是指银行短期资金流动净额与短期高质量流动资产(HQLA)的比率,这是指银行在预期28天内承担的流动性风险。

在这里,“高质量流动资产”指的是高质量政府债券和特定等级期限计划外支付协议等。

其中,对于政府债券,其支付能力通常是稳定和高度可预测的,而对于期限计划外支付协议,其流动性更强。

在监管政策方面,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范围内对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了监管要求,LCR也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和推进的,此后,欧盟、瑞士、美国等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或规定,不断提高着Liquidity Coverage Ratio的要求和标准。

LCR的最低比率要求依赖于不同经济体的监管要求。

例如,在美国,LCR必须不低于100%;欧盟则将其要求调整为在2020年1月1日前,实现100%的最低比例要求。

这反映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特定情况和需求,也为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提供了必要的基准标准。

二、Liquidity Coverage Ratio的重要性和应用LCR是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一项关键指标,是鉴别银行可能发生流动性危机和承受流动性冲击压力的重要工具。

llcr公式

llcr公式

llcr公式llcr公式,全称为Liquidity Coverage Ratio,是指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是一种监管指标,用于评估银行在极端市场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能力。

llcr公式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巴塞尔委员会共同制定,旨在确保金融机构具备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市场冲击。

llcr公式的计算基于银行的高流动性资产(HQLA)和净现金流出(NCOF)之间的比率。

HQLA指的是具备高度流动性和低风险的资产,包括现金、政府债券和高信用质量的公司债券等。

NCOF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银行可能面临的净现金流出风险,包括存款和其他借款的回笼、贷款的提前偿还、信用额度的使用等。

根据llcr公式,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满足以下要求:至少为100%,即流动性资产应能覆盖净现金流出的100%。

这意味着,银行应持有足够的高流动性资产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现金流出风险,以确保银行的运营和偿付能力不受到严重影响。

llcr公式的制定旨在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稳定性,减少系统性风险。

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银行因为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而陷入困境,无法履行债务,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

llcr公式的引入可以强制银行增加高流动性资产的持有量,从而降低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llcr公式的实施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项挑战。

为了满足llcr公式的要求,银行需要增加持有高流动性资产的比例,这将增加银行的成本。

此外,银行还需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控能力,以确保在极端市场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流动性压力。

然而,llcr公式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llcr公式的实施可能会导致银行过度依赖政府债券等低收益的高流动性资产,从而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

此外,llcr公式忽视了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可能会使银行忽视其他重要的风险指标。

llcr公式作为一种监管指标,对于确保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要求银行持有足够的高流动性资产,llcr公式可以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系统性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1)第二章流动性覆盖率(LCR)的诞生 (3)2.1 指标诞生背景 (3)2.2 指标意义 (6)2.3 我国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要求 (6)第三章流动性覆盖率(LCR)基本定义 (9)3.1 指标定义 (9)3.2 指标压力情景 (9)3.3 指标计算框架 (10)第四章流动性覆盖率计算方法 (14)4.1 分子:合格的优质流动性资产 (14)4.2 计算案例举例 (15)4.3 分母:短期现金流出概述 (17)4.4 零售存款的现金流出 (20)4.5 无担保批发现金流出 (23)4.5.1小企业存款的现金流出 (23)4.5.2大中型企业存款的现金流出 (24)4.5.3主权国家、央行、公共部门实体和多边开发银行存款的现金流出 (26)4.5.4 金融机构交易对手的现金流出 (27)4.5.5 未包含在以上无担保批发现金流出分类的其他类别 (28)4.5.6 填报机构发行的30天内到期债务 (28)4.6担保融资流出 (29)4.7其他项目、其他或有融资义务 (30)4.8分母:现金流入 (32)第五章流动性覆盖率案例讲解 (35)附表流动性覆盖率表样 (39)附录G25《流动性覆盖率表》填报说明 (49)参考文献 (67)图表目录表2.1 巴III与我国国内流动性监管标准对比 (5)表4.1 流动性覆盖率分子构成 (14)表4.2 短期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及填报区分要点 (19)表4.3 其他项目现金流出折算率表 (30)图2.1 我国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指标达标时间要求 (7)图3.2 流动性覆盖率II汇总计算表样图 (12)图3.3 流动性覆盖率III汇总计算表样图 (13)图4.1 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构成及折算率简要图 (15)图4.2 流动性覆盖率现金流出部分基本构成 (18)图4.3 流动性覆盖率分母:短期现金流出项目区分要点 . 18 图4.4 零售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1)图4.5 小微企业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4)图4.6 大中型企业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5)图4.7 主权级等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7)图4.8 金融机构交易对手的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8)图4.9 担保融资流出项目及折算率差异 (29)图4.10 现金流入项目及折算率差异 (34)第一章《管理办法》主要内容《管理办法》与过往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一、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从原来的多达10项监管指标简化为三项:流动性覆盖率LCR,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三项,其他旧体系下的核心负债率、流动性缺口率等多个指标在《管理办法》中变为监测类指标。

三个监管指标中,LCR指标是全新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鉴于存贷比是《商业银行法》中的法定监管指标,《管理办法》仍将存贷比纳入,作为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之一,并与《商业银行法》中的相关表述保持一致。

同时,银监会高度重视改进存贷比监管的相关工作,将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听取业界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与时俱进、积极稳妥、逐步完善的原则,不断完善存贷比监管考核办法,并积极推动立法机关修订《商业银行法》。

二、影响银行LCR达标的因素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所谓“业务关系存款的认定标准”,“对存款提前支取条款的认定”。

《管理办法》的章节概要如下:第一章“总则”主要明确了《办法》的适用范围、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以及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总体要求。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定性要求,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各项基本要素,用单独成节的方式分别进行了规范。

同时,从现金流测算分析、风险预警、限额管理、融资管理、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并表和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银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第三章“流动性风险监管”规定了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三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提出了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分析框架及工具,规定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方法、手段和程序。

《办法》要求监管机构采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多种监管手段,对照流动性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监管标准,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其流动性风险管理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整改、监管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在发生影响单家机构或市场的流动性事件时,要求监管机构与境内外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适时启动流动性风险监管应急预案。

第四章“附则”明确了《办法》的实施时间、流动性覆盖率的适用范围和过渡期安排等。

本《培训手册》主要围绕LCR指标的相关知识、达标难点等进行介绍。

第二章流动性覆盖率(LCR)的诞生本章节旨在介绍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诞生的背景,流动性风险相关政策的国内外情况及我国的流动性覆盖率的监管基本要求。

2.1 指标诞生背景2014年2月20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引入LCR指标。

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LCR)是用于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是银行期限转换业务具有的内在风险。

流动性风险具有诱因复杂众多、突发性强、传染性高、低频高损、资本不能完全覆盖等特点。

流动性风险管理强调时间维度的现金流匹配以及基于现实的偿付能力。

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需要多维度的指标和工具。

流动性覆盖率与传统的流动性风险指标(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超额备付金率、流动性缺口)相比,更为全面和精细,如对同业业务采用了较高的现金流出系数,在反映流动性风险方面更为准确,也有助于约束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过度依赖,对于当前我国银行业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流动性覆盖率考虑了压力情形,也有助于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前瞻性。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凸显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对于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重要性。

在危机中,银行暴露了过度依赖短期批发性融资、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化考虑不足、融资渠道消失来不及应对、忽视表外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等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中,许多银行尽管资本充足,但仍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困境,金融市场也出现了从流动性过剩到紧缺的迅速逆转。

危机前,各国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做法各异。

缺乏全球统一的流动性定量监管标准。

危机后,国际上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首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定量监管标准。

2010年12月颁布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引入了两个量化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et Stable Funding Ratio, NSFR)。

2013年7月,巴III发布了《流动性覆盖率披露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指标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近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流动性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流动性风险隐患增加等问题。

2013年6月,我国银行间市场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现象,暴露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反映其流动性风险管理未能适应业务模式和风险状况的发展变化。

因此,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我国监管机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工作。

2009年,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银监会借鉴巴III流动性标准,从2011年开始着手制定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2014年2月,在经过两年多的酝酿以后,银监会正式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自3月1日起开始实施。

表2.1 巴III与我国国内流动性监管标准对比1重要币种是指以该货币计价的负债占商业银行负债总额5%以上的货币。

2.2 指标意义巴塞尔流动性覆盖率定稿的重要意义:1、第一个国际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量化标准,对资本监管标准形成良好的补充。

2、引入压力情景,与流动性风险在压力情景下凸显的特点相吻合。

3、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表外项目进行分类,分别赋予压力情景下的资金流入流出系数,全面的囊括了表外内业务的流动性特点。

4、促使银行增加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减少对短期批发融资的依赖。

5、为银行内部基于现金流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方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基本框架。

6、引入了宏观审慎视角。

7、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更符合本国情况的标准。

目前,欧盟公布了流动性覆盖率的总体实施方案,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已经公布了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新加坡已经公布了流动性覆盖率实施框架的征求意见稿。

2.3 我国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要求我国从2011年开始,在银监会的1104监管报表体系中加入了G2501流动性覆盖率和G2502净稳定资金比例两大指标。

2014年根据最新的巴三流动性覆盖率正式定稿,在原有的填报制度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修订,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

银监会在2014年2月最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第三十六条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

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本办法规定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低监管标准。

”“第六十四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

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分别达到60%、70%、80%、90%。

在过渡期内,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提前达标;对于流动性覆盖率已达到100%的银行,鼓励其流动性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之上。

”图2.1 我国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指标达标时间要求影响指标达标时间的主要要点包括:1. 提前支取的影响。

特别是同业存款,协议存款等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比较大,如果存款合同中无明确约束“客户不可提前支取”的条款,该存款将全额计入资金流出项,对指标产生负面影响。

2. 存款业务关系的认定。

客户将存款存放于并不被视为就与“有业务关系”。

监管机构对所谓“有业务关系”的存款有极其严格的规定,而“有业务关系”的存款流失的比例远低于没有认定业务关系的部分。

相当大比例的客户存款可能被认定为与“无业务关系”。

3. 数据质量的改善。

银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源系统的数据需满足监管要求的各个维度的区分。

应按照监管要求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确保指标能够按照监管要求逐年达标,这项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第三章 流动性覆盖率(LCR )基本定义3.1 指标定义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办法》(试行稿)中对于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是这样定义的: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