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第二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3、多媒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4、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可集成性、交互型、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6、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7、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域超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10、多媒体计算机(MPC)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多媒体软件组成。

①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声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②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分为三大部分: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11、多媒体相关软件(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l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Premiere等(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第二章图形、图像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就是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含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聚。

多媒体应用技术(第2版)习题解答

多媒体应用技术(第2版)习题解答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一、填空题1. 媒体2. 图形(或矢量图)3. 多媒体4. 多媒体技术5. 多媒体系统6. 多媒体硬件系统7. 素材制作软件8. 有损压缩9. 虚拟现实技术10.流媒体技术11.交互性12.客户端系统13.IVOD二、选择题1-5:DDDCB 6-10:ACCBB 11: B三、简答题略第2章常见的媒体及处理软件一、填空题1. 编码2. 离散、数字3. 矢量图4. 矢量图形5. 饱和度6. 颜色相减原理7. RGB8. 颜色相减原理9. 亮度通道10.数字图像11.振幅12.模拟13.二进制14. 量化15.两倍16. 0.1~0.4 17.视觉暂留18.中国水墨画技法19.折纸动画20.黏土动画21.逐格22.计算机动画23.视频24.图像25.帧率26.有损压缩无损压缩27. 三维软件建模二、选择题1-5:DCBDD 6-10:BBACC 11-15:CDBCD 16-20:BABCB21-25:DBCAC 26-30:BDBCC 31-35:DDADB 36:B三、简答题略第3章图形编辑软件CorelDraw的使用一、填空题1.矢量2. .cdr、.cdrt3.黑蓝4.用鼠标左键双击“矩形工具”5.左键、右键、右键6.形状工具7. 双击单击8.后、底9.水平、垂直10. 扭曲变形11. 拉、花瓣、推、爆炸12.段落文本二、选择题1-5:ABBCC 6-10:CCABA 11-15:BACBD 16-20:ACBDB 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第4章数字音频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的使用一、填空题1. 音频处理2. 波形编辑器3. 多轨编辑器4. 会话文件5. 库面板6. 状态栏7. 空白音频文件8. 波形编辑器9. WAV 10. 多轨11. 混合式粘贴二、选择题1. C2. C3. A、B4. C5. B、D6. B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第5章动画编辑软件Adobe Animate的使用一、填空题1. 矢量图形流式播放2.交互3.矢量图形4.不会5.重复元件6. 交互7.多边形魔术棒8.每一帧9.沿直线或曲线10. 显示出来不会显示11. 骨骼工具二、选择题1-5:CACBA 6-8:CCC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第6章视频编辑软件Video Studio的使用一、填空题1.编辑2.库面版3.时间轴4.5条5.白平衡6.滤镜7.转场8.自动音乐9.多文字框二、选择题1-5:ABBBC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第7章视频特效处理软件After Effects的使用一、填空题1.影视后期制作的软件2.动态图形或图形动画3.帧速度4.横向和纵向5.长宽比6.二维7. Z 8.过渡效果9.蒙版10. 3D图层按钮二、选择题1-5:BDABC 6:C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1.媒体是指承载或传递信息的载体。

2.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Bitmap的位图概念,1985年,世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诞生,同年CD—ROM诞生,1986年3月,菲利普与索尼共同制定CD-I交互式光盘系统。

1987年,教会数数字视频系统dvi技术,微软结合DVI技术在windows中添加了对DVI的支持。

3.在信息领域中,多媒体是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影响等这些“单”媒体和计算机程序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信息媒体。

4.不属于多媒体技术:存储信息的实体。

5.媒体类型:感觉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表示媒体,比如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信息的数字化编码表示。

显示媒体,是指媒体传输中的电信号与媒体之间转换所使用的一类媒体,它又分两种:输入显示媒体,如键盘、鼠标器、话筒和扫描仪等:另一种是输出显示媒体,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和投影仪等。

存储媒体,又称存储介质。

传输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盒无线传输介质。

(硬盘不属于传输媒介)6.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不含可靠性)多样性:集成性:1.多通道同意获得媒体信息2.多种媒体信息分别存储组织3.能够处理各种媒体组织高速和并行计算机系统交互性:1.提高人对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能力 2. 提高人对信息表现形式的控制能力3. 提高人对信息表现形式与人的逻辑和创造力结合的程度。

应用:1.计算机播放有声图书2.交互特征使用户介入信息过程中3.交互式视频游戏。

(彩电不体现交互性)实时性:7.多媒体拓展卡:显示卡、音频卡、视频卡,其中无线网卡不是多媒体拓展卡8.多媒体创造工具能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和编辑,能按用户要求生成多媒体应用程序9.最简单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和开发环境:audition、ppt、ps、illustrator10.CD-ROM激光存储器主要性能指标:数据传输率(单倍:150KB\s)、平均访问时间、CPU占用时间等11.CD-DA为激光唱盘制定的规格,是CD标注的第一种格式,类型DAT,数据音频压缩光盘。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音频技术02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音频技术02
特点:在低速的广域网上实时传输音频
4. WMA文件
WMA(Windows Media Audio)是 Windows Media格式中的一个子集(音频 格式)。
特点:压缩到MP3一半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音频技术02
2-11
2.1 数字音频基础
5. MIDI和RMI文件 MIDI(乐器数字接口)是由一组音乐、乐 谱或乐器符号的数字集合。 特点:播放效果与硬件相关,数据量很小, 音质不高、音色单调等 6.VOC文件 创新公司开发的声音文件格式,由文件头 块和音频数据块组成。
音乐是符号化的声音。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音频技术02
2.1 数字音频基础
二、声音的数字化 1.声音信号的类型 模拟信号(自然界、物理) 数字信号(计算机) 2.声音数字化过程
模拟信号
采样
量化
编码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A/D ADC D/A DAC
数字信号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音频技术02
2.1 数字音频基础
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行程编码 ②有损压缩
波形编码--PCM、DPCM、ADPCM 子带编码、矢量量化
参数编码--LPC 混合编码--MPLPC、CELP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音频技术02
2.2 数字音频压缩标准
二、音频压缩技术标准
分类
电话语 音质量
调幅广 播质量 高保真 立体声
标准 G.711 G.721 G.723 G.728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 音频技术02
2020/11/14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音频技术02
第二章 数字音频技术
2.1 数字音频基础 2.2 数字音频压缩标准 2.3 声卡与电声设备 2.4 MIDI与音乐合成 2.5 音频编辑软件 2.6 语音识别技术 本章小结

多媒体实习及答案

多媒体实习及答案

多媒体实习及答案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复习题一第一章:走进多媒体技术一.选择题1.关于多媒体,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媒体由单媒体复合而成B.多媒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C.多媒体包括文本、图片等媒体元素D.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把声音、文本等媒体集合成一体的技术2.多媒体信息包括等媒体元素 ( )①音频②视频③动画④图形图像⑤声卡⑥光盘⑦文字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②③④⑦C.①②③④⑥⑦D.以上都是3.以下哪一组不属于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A.文本和声音B.图形和图像C.磁盘和光盘D.视频和动画4.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下面不正确的是()A.多媒体技术是一个能够对多个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或继承的计算机技术B.可以把外部的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复合方式输出C.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D.多媒体技术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5.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新的开发热点的是()A..虚拟现实B.多媒体通信技术C.视频会议系统D.数据库6.关于多媒体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A.媒体技术就是多媒体。

B.多媒体技术是指可以通过网络浏览的声音、动画、视频等。

C.多媒体技术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U盘等。

D.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的技术。

7.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多媒体信息有些是以数字的形式而不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储和传输的。

B.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在多种媒体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集成系统。

C.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就是有声卡的计算机系统。

D.多媒体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8.以下属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①视频点播②美容院在计算机上模拟美容后的效果③电脑设计的建筑外观效果图④房地产开发商制作的小区微缩景观模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特征的是()A.交互性B.实时性C.不变性 D.集成性10.传统的广播电视不属于多媒体系统,主要是因为它不具有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B.集成性C.交互性D.多样性11.在欣赏《中国茶》这一课件时,我们看到了茶叶的图片,红茶的制作过程,听到了优美的音乐,这个课件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2新授课第二节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2新授课第二节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5.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本节课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总结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4.引导学生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例,如手机拍照、短视频制作等,让学生感受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一份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电子手抄报。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和学生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如手机拍照、短视频制作等,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4.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2音频处理技术Audition3.0(陈永强)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2音频处理技术Audition3.0(陈永强)
多媒体技术应用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陈永强 Email:chenyqwh@
2013-2014-2
1
第二章 音频处理技术



2.1 音频基本原理 2.1.1 人类听觉特性 2.1.2 数字音频 2.1.3 声音 2.1.4 语音 2.2常用音频压缩标准 2.2.1音频压缩基础 2.2.2常用音频压缩标准 2.2.3音频文件格式 2.3音频处理软件Audition 2.3.1功能介绍 2.3.2编辑环境 2.3.3基本操作 2.3.4操作实例
2
第二章 音频处理技术
2.3音频处理软件Audition 2.3.1功能介绍 2.3.2编辑环境 2.3.3基本操作 2.3.4操作实例

3
Adobe公司创建于1982年,是世界领先的数字媒体 和在线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在世界各 地员工人数约 7000名。 Adobe 的客户包括世界各地的企业、知识工作者、 创意人士和设计者、OEM 合作伙伴,以及开发人 员。
8

2.3.2编辑环境
Audition提供了三种专业的工作视图界面,包括: 编辑视图(Edit View) 多轨视图(Multitrack View) CD视图(CD View)
9

2.3.2编辑环境
1.多轨视图(Multitrack View) Audition 3.0启动后,进入如图2-16所示的多轨视图 界面。多轨视图界面中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 栏、主群组、文件列表区、传送器、计时器、状 态栏、多音轨区及会话属性等。
20

2.3.3基本操作
2.多轨视图 (1)打开或创建一个音频文件 (2)插入或录制音频文件 (3)施加效果 (4)混合轨道 (5)输出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作品的需求分析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作品的需求分析
作品的需求分析
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合成的主要步骤
需求分析 规划设计 脚本编写 素材采集整理 作品合成 修改调试 作品发布
2.1作品的需求分析
一、应用需求分析
社会需求 用户情况 作品效益
2.1作品的需求分析
二、创作需求分析
主题思想 结构类型 作品的内容 作品的发布方式 所需软、硬件的分析
需需求求分分析析
该作品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如何,需要花费的时间、资金,所 提供信息的使用价值如何,使用频 率如何。
主题思想
多媒体作品应该有鲜明的主题, 作品要表述什么知识或解决什么问 题。
结构类型
多媒体作品具有不同的类型, 可分为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 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 资料工具型等。
作品内容
应用需• 社会需求
求分析
• •Biblioteka 用户情况 作品效益• 主题思想
创作需 • 结构类型
求分析
• •
设施需求 作品内容
• 发布方式
社会需求
当前社会上对此类作品的需求 程度如何,国内外有无同类作品, 其水平质量如何。
用户情况
作品主要面向哪些用户,用户 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如何,作品一般 在什么场合使用。
作品效益
作品由哪几个主要部件组成,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相互间怎样链 接。
发布方式
要确定作品将保存在磁盘、光 盘,还是发布到网络服务器中。
设施需求
作品创作过程中需要哪些硬件, 需选用什么辅助设备,有无特殊需 要,要用到哪些多媒体软件,作品 运行时需要的系统最低配置。作品 是否需要网络的支持等。
谢谢!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

第二节多媒体技术一、教材分析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这里的信息素养指的是: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够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或集成的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人机交互的效果、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通过网络浏览、案例分析、阅读相关资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多媒体技术是人类在信息社会中表达思想、实现交流的一种有效技术,通过评价与鉴赏多媒体作品,理解多媒体作品创作的基本思想。

从感受与鉴赏他人作品入手,引起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进而产生创作自己的多媒体作品的欲望。

因为选修一般带有专业性取向,所以较多地涉及了多媒体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本节课采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主要介绍媒体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与存储的相关知识,回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过程,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共3课。

本堂课介绍其中的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的数字化表示,计划1课时完成。

二、学生分析通过《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工具软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了解常见的媒体类型,缺乏对媒体数字化的系统认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学习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的数字化表示与存储;了解数据压缩的简单原理;能够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过程与方法:体验媒体信息数字化存储;欣赏感受多媒体作品;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媒体和多媒体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能够欣赏和感受并合理评价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四、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六、教学重点:位图和矢量图的区分;位图文件和声音文件大小的计算;二进制转换;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1.导入:(承上启下)上一节主要介绍多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在这一环节设计课堂任务,让学生分析常见媒体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多种媒体的数字化表示做铺垫。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复习要点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复习要点

★★★上机操作注意事项:一看清考试日期时间,提前15分钟到场等候,千万不要迟到;二带准考证、身份证;三做操作题时仔细看清题目,操作题一次性从头做到尾,一定要存盘;四不要早交卷,做完一定要检查。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复习要点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2、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就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物质、能量是人类所必须得三大资源。

3、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4、信息的重要特征:①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②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③依附性和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④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⑤价值相对性(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⑥真伪性(空城计、减灶退兵)5、信息技术(IT)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

6、信息技术的五次发展历程:第一次是语言的产生和应用;第二次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第三次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第四次是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第五次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7、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8、计算机辅助技术(CAD)【第二章信息的获取】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2、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信息采集有不同的方法:①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②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③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计算机是以文件的扩展名来判断其类型的,其图标也会因文件类型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4、信息的存储格式文字.txt .doc .pdf .htm/.html图形图像.jpg .bmp .gif动画.gif .swf声音.wav .mp3 .mid .wma视频.mpg .rm/.rmvb .mov .avi .wmv5、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①直接访问相关信息网页;②使用搜索引擎;③直接访问在线数据库;④使用BBS论坛。

2.4 第二章复习_高中信息技术_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_沪科教版选修2

2.4 第二章复习_高中信息技术_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_沪科教版选修2

第二章图像的加工与处理复习课时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5、学时数:1学时(网络机房)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复习图像的获取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体会图像加工的意义b、巩固图像加工的典型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2、过程与方法: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复习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b、通过仔细认真的作品加工,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实践态度,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c、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工能力。

2、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章节,是对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深化和拓展。

它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同时,本节内容操作性强,容易上手,学好本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节课作为这一个章节的复习和巩固。

3、学情分析:a、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经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对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有所掌握, 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再加之前面几个课时的学习,同学们有一定的图像加工能力了。

4、设计思路:通过实训复习本章节内容,尤其是第二节的ps实践操作,同时也是检验上节课部分同学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懂得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道德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详)

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详)

多媒体技术应用目录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 (2)本章习题(p15) (2)笔记重点知识: (3)第二章数字音频处理 (5)本章习题(P40) (5)笔记重点知识: (6)第三章视觉信息处理 (10)本章习题 (10)笔记知识要点: (11)第四章多媒体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 (15)本章习题 (15)笔记知识重点 (16)第五章多媒体数据处理的技术标准 (17)本章习题 (17)笔记重点知识: (17)第十一章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 (19)本章习题: (19)笔记重点知识 (19)名词解释 (22)重点问题回答: (24)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本章习题(p15)填空:1、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媒体分为6大类:A)感知媒体B)表达媒体C)呈现媒体D)储存媒体E)传输媒体F)交换媒体2、感知媒体是在多媒体应用中呈现给用户的媒体元素,主要包括:A)文本B)图形C)图像D)视频E)音频F)动画3、多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A)家庭信息中心B)视频点播系统C)数字高清电视D)影视娱乐业4、多媒体数据库应当能够实现的功能:A)能够支持多种媒体数据类型和多个媒体对象合成方式B)能够为大量数据提供高性能的存储管理C)能够支持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D)能够支持多媒体信息提取的功能E)为用户提供丰富便捷的交互手段简答:1、多媒体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那些方面?A)娱乐B)教育与培训C)电子出版物D)集训、信息服务与广告E)工业控制与科学研究F)医疗影像与远程诊疗G)多媒体办公系统H)多媒体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2、简述多媒体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有哪些?A)多媒体信号数字化与计算机获取技术B)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C)多媒体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效效果技术D)多媒体数据的输出与回放技术笔记重点知识:1)媒体的分类:感知媒体:(Perception Medium)是指人们的感受器官所能感受到的信息的自然种类。

(语言,音乐,图像,图形,计算机内数据等)表达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知媒体而通过人工研究、构造出来的媒体。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教案(全套)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教案(全套)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第一节走进多媒体世界新世纪从“多媒体”开始【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是本章第一节中第一小节的内容,其中包括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两部分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开始本册书学习的一个起点,学生是否能被吸引住,关系到学生对本册书的学习态度和下一步的选择,所以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开一个好头。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要让学生:1.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其特征2.认识多媒体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教学设计思路】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科技观察能力,对目前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科技产品比较有趣,所以可以借助这个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开展相关内容的学习。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都属于概念,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会把有趣的知识变得很枯燥,所以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内容做了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通过观看目前流行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以及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总结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感受多媒体技术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一些各学科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习的软件,上网查找一些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网站和虚拟现实作品下载下来或者直接把网址提供给学生。

【教学过程设计】一、什么是多媒体技术1.观看多媒体技术应用资料,思考其中应用的技术课上,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新图片或资料,在演示之后引出其中所应用的共性的技术——多媒体技术。

然后请同学谈论一下多媒体技术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学生在浏览中会被这些应用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舒适所深深吸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最近几天,我收到了几个朋友发来的彩信,其中还有用手机拍摄的图片,非常清晰,现在彩信手机非常时髦,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有手机,很多还是最新型的。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二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二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多媒体信息存储特点:多媒体信息存在和表现有多种形式.多媒体信息量⼤.光盘系统特点:(1)与硬盘相⽐,具有可拆卸性;容量相当;驱动器较贵,但盘⽚便宜;读写速度慢.(2)与磁带相⽐,具有容量⼤,随机存取性强的优点.(3)激光头与介质⽆接触,不受环境影响⽽退磁,信息保存时间长,可达30年以上.光盘按读写功能的分类:CD-ROM只读光盘WORM⼀次写多次读光盘(write once read many)Rewritable可重写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光盘⼯作原理:只读光盘读原理,只读光盘上的信息沿着盘⾯螺旋形状的信息轨道以凹坑和凸区的形式记录的.凹凸交界的正负跳变沿均代表数字"1",两个边缘之间代表数字"0"数字信息记录的优点是抗⼲扰能⼒强,由于盘⽚损坏或变脏⽽造成的读出错误也容易得到纠正.按照改变性质来实现信息存储的原理来分,光盘记录⽅式可分为两⼤类:磁光式和相变式.磁光式写操作⽅法:居⾥点记录和补偿点记录.相变式写过程是把记录介质的信息点从晶态转变为⾮晶态.CD-DA是CD的最基本标准. Red Book,特定的地址标记,其单位为"分","秒","扇区",1分=60秒,1秒=75扇区.光盘总长度为74分.错误的检测和校正采⽤的是 CIRC(cross interleave Reed-Solomon code)CD-ROW ,Yellow Book,采⽤常线速(const linear velocity,CLV)伺服⽅式.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可录CD(recordalbe compact disc),Orange BookCD-I,Green BookVideo CD ,White Book错误检测码:error detection code ,EDC错误校正码:error correction code,ECC信息扇区:message sector光盘符号由3个记录构成:⽂件结构卷描述符(file structure volume descriptor)引导记录(boot record)终结记录(terminator record)视盘有两种信息记录格式:常线速(const linear velocity,CLV)常⾓速(costant angular velocity,CAV)DVD光盘:容量最⾼的双层双⾯盘可达17GB,单⾯单层4.7GB.存储133分钟的MPEG-2视频.⾳频卡的主要功能:数字化声⾳处理混⾳器合成器variable length coder可变长编码器block storage unit元块存储microcode宏码⽬前,⼤多数扫描仪采⽤的光电转换部件是CCD(电荷耦合器件)扫描仪分为:平板式,⼿持式,滚动式.监视器:monitor适配器:adaptor触摸屏包括三个部分:传感器,控制部件,驱动程序触摸屏按⼯作原理可分为:红外线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表⾯声波技术和底座式⽮量压⼒触摸屏.多媒体个⼈机(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MPC)基本的硬件结构:(1)⼀个功能强⼤,速度快的中央处理器CPU(2)⼤容量的存储器空间(3)⾼分辨率显⽰接⼝与设备(4)可处理⾳响的接⼝与设备(5)可存放⼤量数据的配置等CD-I系统是家⽤交互式多媒体系统.管理程序主要有:光盘⽂件管理模块CDFM(compact disc file manager)⽤户通信管理模块UCM(user communication manager)⾮易失RAM⽂件管理模块NRF(nonvolatile RAM file manager)流式⽂件管理模块PFM系统状态描述符CSD(configuration status descriptor)⽂件保护模块FPM(file protection mechanism)VCD有三个核⼼部分组成:CD驱动器或称CD加载器MPEG解码器微控制器DVD播放系统的组成:DVD盘读出机构DVD-DSP数字声⾳/视频解码器微处理器多媒体应⽤软件的开发过程(1)明确使⽤对象,了解⽤户需求(2)选择开发⽅法(3)准备多媒体数据(4)完成系统集成常⽤的识别输⼊⽅法是OCR扫描识别.计算机处理的⾳频种类包括波形⾳频(waveform audio)和MIDI⾳频.除了⼈类说话的声⾳和⾳乐,我们称其他的⾳频信号为噪声.⼈类听⼒所接受的频率:20HZ-20KHZCD标准的44100HZ采样率(sampling rate)MIDI也定义⾳频的形态与存储的⽅法,MIDI的⾳频是以消息的⽅式⽽⾮波形的⽅式组成.遥控键盘remote keyboardMIDI⾳频⽂件是⼀串的时序命令(time-stamped commands)它记录下⾳乐的⾏为.如按下钢琴键,踩踏板.⽬前国际上对视频的处理标准主要有: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 Committee)美国研制的NTSC制式是⽬前最久和最⼴泛使⽤的电视制式,每秒30帧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中国和英国采⽤的制式,每秒25帧SECAM(Sequential Color and Memory)法国和俄罗斯采⽤的.在多媒体数据中,⽆法从客观世界直接摄取的可视信息,就可有图形技术来制作,这些数据主要包括⽂字,图形,动画.动画是图形对象赋予运动属性后制作的连续画⾯效果.图形⽂件的格式通过图形原语和它们的属性来描述.计算机动画研究内容:运动控制⽅法运动学⽅法动⼒学⽅法随机⽅法⾏为规则⽅法⾃动运动控制中间画⾯的⽣成技术:关键帧⽅法,算法⽣成,基于物理的⽣成多媒体开发和创作环境具有功能:提供多媒体程序编程的环境超⽂本,超媒体和多媒体数据管理的功能⽀持多媒体数据的输⼊和输出应⽤连接功能多媒体数据制作功能友好的⽤户界⾯多媒体编著⼯具或称创作⼯具是⼀种⾼级的软件程序或命令集合.按照节⽬组织和安排数据的⽅式分成5类:以卡或页为基础的编著⼯具 ToolBook以图符为基础,基于事件的编著⼯具 Authorware以时间为基础的编著⼯具 action!以传统程序语⾔为基础的编著⼯具 C,Basic其它专⽤编著⼯具要对多媒体数据进⾏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建⽴⼀个多媒体数据管理环境,包括:存储环境,传输环境,软件环境多媒体数据的存储环境:可更换的硬盘,磁带备份介质,光盘档案⼈质,磁盘阵列.MDBMS系统提供的数据类型:text,binary ,image.MDBMS影响:(1)数据量⼤且媒体之间差异也⼤,从⽽影响数据库中的组织和存储⽅法(2)媒体各类的增多增加了数据处理的难度(3)多媒体不仅改变了数据库的接⼝,使其声⽂图并茂,⽽且也改变了数据库的操作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查询机制和查询⽅法.(4)传统的事务⼀般都短⼩精悍,在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也应尽可能使⽤事务.(5)多媒体数据库管理还有考虑版本控制问题.MDBMS的组织结构⼀般分为三种:集成型,主从型,协作型.模型扩充主要技术策略:使关系数据库管理技术和操作系统中⽂件系统功能相结合,实现对⾮格式化数据的管理.将关系元组中格式化数据和⾮格式化数据装在⼀起形成⼀个完整的元组,放在数据页⾯或数据页⾯组中.将元组中⾮格式化数据分成两部分.⼀部分是格式化数据本⾝,另⼀部分是对⾮格式化数据的引⽤.动态注释:dynamic memo格式注释:formatted memo图形:graphic⾯向对象在⽀持多媒体应⽤⽅⾯具有⾃⼰独特的优点:⾯向对象模型⽀持"聚合"与"概括"的概念,从⽽更好地处理多媒体数据等复杂对象的结构定义.⾯向对象模型⽀持抽象数据类型和⽤户定义的⽅法,便于数据库系统⽀持定义新的数据类型的操作.⾯向对象系统的数据抽象,功能抽象与消息传递的特点使对象在系统中是独⽴的,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封闭了多媒体数据之间的类型及其他⽅⾯的巨⼤差异,并且容易实现并进⾏处理,也便于系统模式的扩充和修改.⾯向对象系统的对象类,类层次和继承性的特点,因⽽避免了关系数据库中讨论的各种异常.⾯向对象系统的查询语⾔通常是沿着系统提供内部固有联系进⾏的,避免了⼤量的查询优化⼯作.总之,⾯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允许现实世界的对象以更接近于⽤户思维的⽅式来描述,⽽且具有描述和处理聚集层次,概括层次的能⼒.能⽀持抽象数据类型和⾏为,可扩充性和可共享性好,适宜于表⽰和处理多媒体信息,也适宜于多媒体数据库中各种媒体数据的存取与不同操作的实现.基于内容检索技术的特点:从媒体内容中提取信息线索,直接对媒体进⾏分析,抽取特征(如基于表达式)提取特征⽅法多种多样.⼈机交互基于内容的检索采⽤⼀种近似的匹配技术.实现基于内容的检索系统主要有两种途径:⼀是基于传统的数据库检索⽅法.采⽤⼈⼯⽅法将多媒体信息内容表达为属性(关键词)集合,再在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框架内处理⼆是基于信号处理理论.采⽤特征抽取和模式识别的⽅法来克服基于数据库⽅法的的局限性.特征匹配是基于内容检索的关键.MPEG-7:正式标准名称:多媒体内容描述接⼝(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描述模式:description scheme,DS描述定义语⾔:description definition language ,DDL是MPEG-7的核⼼MPEG坚持"制定最少的最有⽤的"原则.超⽂本(hypertext)结构采⽤⼀种⾮线的⽹状结构结构组织块状信息.超⽂本是由信息结点和表⽰信息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个具有⼀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络.结点为基本单元.第⼆代超⽂本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为强调系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称为超媒体(hypermedia)系统,即超媒体=多媒体+超⽂本.超⽂本抽象机(hypertext abstract machine)HAM模型把超⽂本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户界⾯层,超⽂本抽象机层,数据库层.例⽰:instantiation表现规范:presentation specification锚号:anchor id锚值:anchor value超⽂本主要成分:结点,链,宏结点.结点(节点)是超⽂本表达信息的⼀个基本单位.宏⽂本macrotext微⽂本microtext⽂献模型的基本任务:能够表⽰多媒体⽂献的内容层次性能够表⽰多媒体⽂献的版⾯布局能够表⽰多媒体⽂献的时间布局能够将内容与布局对应起来ODA(the office/open document architecture)HyTime全称为"Hypermedia/time-based structuring language"时基超媒体结构化语⾔Web系统是⽬前最流⾏的运⾏于Internet上的超⽂本系统.可扩展标记语⾔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主要有三个要素:⽂档定义(DTD/XML Schema),XSL和Xlink.XML提供了数据定义机制,⽬前存在两种⽅式:DTD和Schema动态⽹页⽣成技术:⽬前常⽤的有:ASP(active server pages)JSP(Java server pages)PHP(personal hypertext preprocessor)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本传输协议.缓存系统的体系结构:层次缓存结构.分布式缓存结构,混合的缓存结构缓存⽅式:预装preload技术,动态置换,部分缓存.LRU,least recently usedLFU,least frequently usedFIFO,first in first outLLF,lowest latency first所谓数据模型就是在计算机数据世界中建⽴的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对现实世界中所要研究对象的抽象描述.具有两层含义:提供⼀种计算机可接受的信息表⽰和处理⽅法能够指出数据的构造,即能够表⽰数据及其属性特征,同时指出数据间的联系.对于多媒体系统的数据模型来说,其主要任务是:能够表⽰不同媒体的数据构造及其属性特征.所谓形式化描述就是⽤数学概念或类数学概念来精确地定义和描述信息系统的基本特性(属性和结构等)的⼀种⽅法.⽤集合论和⼀阶逻辑来抽象超⽂本模型.多媒体信息元:以⾃上⽽下的观点来看,多媒体信息元是具有⼀定语义的,组成信息系统应⽤的信息⼦块.以⾃下⽽上的观点来看,多媒体信息元是⼀个或多个媒体数据元经过⼀定的添加与包装⽽合成的超数据元.信息元的⼤⼩即是各种多媒体应⽤的公共需求,即信息元必须满⾜的特性.MHEG(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Information Coding Expert Group)超⽂本信息元标准.采⽤⾯向对象的⽅法来分析设计模型.MH对象分成:输出内容对象 output content⼀般输⼊对象 generic input投射器对象 projector基本对象 basic合成对象composite条件与动作按钮button动作按钮action button暂停-继续按钮stay-on button切换按钮switch button菜单选择menu selection多项选择multiple selection字符串character string位置location数值numericla value时间合成的三种同步表⽰⽅法:层次化同步,基于时间轴的同步,基于参考点的同步.多媒体通信的特点:多媒体数据量⼤,存储容量⼤,传输带宽要求⾼.多媒体实时性.多媒体时空约束多媒体交互性分布式处理和协同⼯作多媒体通信实现途径:话路+视频⽹络+视频有线电视+交互功能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声⾳,视频,动画等的传输技术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解决多媒体实时同步问题解决协议和标准化问题在模拟通信⽹上传输静态图像的电话称为可视电话⼀般分为四个组成部分:语⾳处理部分图像输⼊部分图像输出部分图像信号处理部分专⽤控制器是电视电话的核⼼.电话⽹是按模拟声⾳信号⽽设计的,传送带宽只有300---3400HZ,传输图像有困难,从⽬前情况来看,只能传送静态图像.帧中继(frame relay ,FR)是⼀种HDLC规程的宽带数据业务标准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络性能的要求:吞吐量,是指⽹络传输⼆进制信息的速率,⼜称⽐特率或带宽.实时传输的活动图像是对⽹络吞吐量要求最⾼的媒体.传输延时(transmission delay)定义为从信源发出第⼀个⽐特到信宿接收到第⼀个⽐特之间的时间差,它包含信号在物理介质中的传播延时和数据在⽹中的处理延时.另⼀个常⽤的参数是端到端的延时.⽹络传输延时的变化称为⽹络的延时抖动(delay jitter):度量延时抖动的⽅法中常⽤的⼀种是⽤在⼀段时间内最长和最短的传输延时之差来表⽰.错误率:度量⽅式: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e),包错误率PER(packet error rate),包丢失率FLR(packet loss rate)QoS:quality of service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特征:多媒体集成性,资源分散性,运⾏实时性,操作交互性,系统透明性.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多媒体接⼝层:系统与各种媒体通信输⼊输出的接⼝,处于最低层.多媒体传输层流管理层多媒体表⽰层应⽤层.声⾳点播:audio on demand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IP电话:IP telephony分组实时视频会议:group realtime video conferencing从多媒体信息传输来讲,Internet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是可靠的⾯向连接服务,使⽤TCP协议,对信息包时延要求不⾼.⼆是不可靠的⽆连接服务,使⽤UDP协议,不保证丢失包,也不保证时延满⾜要求.⽬前,多媒体⽹络应该解决下⾯问题:提⾼⽹络带宽,减少延时,减少抖动.两个解决⽅法:扩⼤链路带宽,改进Internet协议.⽹络传输的⽅法根据传输⽬标的多少可分为: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播broadcast在Internet上要传输多媒体信息最常⽤的是单播技术.组播或称多播是指⽹上⼀点到⽹上多个指定点(同⼀个⼯作组类成员)传输信息.它是⼀种较好的节省带宽减少服务器负担的传输⽅法.Internet的IP地址分为五类:A,B,C,D,E.为⽀持组播功能,发送端和接收端及其之间的⽹络设施都必须具有多播功能.组播路由选择算法:泛洪法(flooding),⽀撑树(spanning tree),反向路径⼴播(reverse path broadcasting ,RPB),修剪的反向路径⼴播(truncated reverse path broadcasting ,TRPB),Steiner树.基于核⼼树的组播(core-based tree,CBT)组播路由选择协议:距离⽮量组播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DVMRP)组播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Multicast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Routing,MOSRF)协议独⽴的组播路由协议(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PIM),采⽤两种协议,PIM-DM(dense mode)和PIM-SM(sparse mode)底层传输系统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多协议标识交换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标识交换路径 LSP,label-switched path标识交换路由器 LSR,label-switched router密集波分复⽤ DWDM,dense wave-division multiplexing电⼦布告栏系统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群决策⽀持系统 GDSS,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影⽚点播 MOD,movies on demand远程购物 teleshopping远程学习 distance learning家庭银⾏ home banking远程医疗telemedicine电视会议video conferencing内容制作content production事务服务transaction services。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二(选修)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二(选修)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章图形、图像(掌握程度:A需要了解,B需要理解、会分析和应用)【知识链接】以下考点要求学生达到"了解(A)"水平。

一、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是数字化经过电脑加工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是数字化的,而我们生活中的照片、海报、书刊中的插图是一些模拟图像。

●模拟图象用电信号表示,所显示的波形是连续变化的信号波形。

●数字图象用电信号表示,所显示的波形是方波。

二、图形、图像的基本描述。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将图形、图像用0、1编码是计算机处理图形、图像的前提,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就是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含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以下考点要求学生达到"理解与独立操作(B)"水平。

1.模拟图象与数字图象的比较●模拟图象处理速度较快、灵活性较差、传输性较慢、再现性较差。

●数字图象处理速度较慢、灵活性较强、传输性较快、再现性较强。

2.将模拟图象转化为数字图象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3.采样过程涉及两个重要参数:分辨率和色彩深度●图像分辨率是决定图像清晰度的一个指标。

●彩色深度(量化位数):记录每个点的某一因素的数据位数。

图像的彩色深度就是指位图中记录每个像素点所占的位数,它决定了彩色图像中可能出现的最多颜色数,或者灰度图像中的最大灰度等级数。

4.●度三个方面的属性,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图形、图像文件格式:常见的图形、图像文件格式有BMP、GIF、Pcx、TIF、JPG、PDF等。

5.压缩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在压缩数据的过程中有一定得数据丢失。

对于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通常采用有损压缩的方式进行压缩,有损压缩时不可逆的,也就是有损压缩的数据会有一定得数据损失。

●无损压缩在压缩数据的过程中有几乎没有数据丢失。

对于文档、可执行文件等普通的数据文件,则采用无损压缩的方式进行压缩。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 选修2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 选修2

三、教学方法
• 评价方法 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 学习文件夹 • 评价对象:学生作品,学生学习活动的 表现,学生对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的掌 握,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程 度。 • 具体评价活动的形式:教师评价、学生 自评、小组内评价、小组间互评 • 具体评价工具: 普通测试方法、评价量规、评分。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的编写思路 多媒体技术应用》
1、注重过程与方法
教材以软件开发方法为主线 教材以软件开发方法为主线,围 软件开发方法为主线, 绕需求分析、规划设计、 绕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采 集加工、作品集成、测试、修改、 集加工、作品集成、测试、修改、 发布和评价这一过程组织教学内 容,让学生掌握开发多媒体作品 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方法
更多情况下, 更多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不是只用一种教学方法, 不是只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方 法联合使用,互相渗透, 法联合使用,互相渗透,也就是所谓 的混合学习, 的混合学习,因此我们可以针对不同 的学习对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的学习对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 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某中固定的教学方 法,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灵活 的进行处理。 的进行处理。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的编写思路 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一章 认识多媒体技术
需求分析
第二章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规则设计
第三章 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其特征
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第四章 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
作品的集成
修 改
第五章 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 第六章 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第七章 多媒体作品的发布和评价 第八章 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初步
三、教学方法
其它可用的方法: • 通过实践+总结方法进行 • GBS教学方法 • PBA教学方法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的录制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的录制
• 线路输入(Line in).可以收录机、CD等外部音频设 备相连,以便通过声卡播放或者记录下这些设备传 来的音频输入信号。
• 话筒输入(Mic in)与话筒连接,以便接收话筒传 来的音频输入信号。
• 线路输出(Line out)用于与外部的功率放大器连 接,输出音频信号。
• 扬声器输出(Spt out) 用于与无源音箱或扬声器连 接,播放声音。
• 提供MIDI(音乐设备数字接口)功能,使计算机可 以控制多台具有MIDI接口的电子乐器。同时,在驱 动程序的控制下,声卡将以MIDI格式存放的文件输 出到相应的电子乐器中,发出相应的声音。
2、声卡的组成 声卡由各种电子器件和连接器组成 ,电子器件包括集成电路芯片、晶体管和电阻电容 元件,用来完成各种特定的功能。通常声卡提供34个接口,用来连接输入输出信号。
声音文件的种类
1、 CD *.cda格式,就是CD音轨。
标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 秒,16位量化位数,因为CD音轨可以说是近似无损的 ,因此它的声音基本上是忠于原声的,因此如果你如 果是一个音响发烧友的话,CD是你的首选。CD光盘可 以在CD唱机中播放,也能用电脑里的各种播放软件来 播放。一个CD音频文件是一个*.cda文件,这只是一 个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声音信息,所以不论 CD音乐的长短,在电脑上看到的“*.cda文件”都是 44字节长。不能直接的复制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 盘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这样的抓音轨软件把CD格 式的文件转换成WAV,这个转换过程如果光盘驱动器 质量过关而且EAC的参数设置得当的话,可以说是基
2、量化位数 表示存储、记录声音振幅所使用的二进制位数, 它决定了声音的动态范围。量化位数一般有8位、 16位、32位。位数越多,声音的幅度分辨率就越 高,还原时声音的品质就越好,保真度越高。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学分:周课时: 4一、总学时: 72 (理论48 + 实践 2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育、展示、学习以及娱乐的新兴学科。

学习多媒体技术, 掌握制作多媒体产品的技术和技巧, 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所企盼的。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了解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术语的基础上, 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 了解多媒体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并具备独立开发和创作多媒体产品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先行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VB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三、课程内容大纲内容(按章节详细列出)第一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 为学习其他课程如《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和将来实际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包括相关概念、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等。

1.1 多媒体概述1.2 媒体与多媒体1.3 媒体素材1.4 多媒体的基本特性1.4.1 多媒体的发展史1.4.2 什么是MPC1.4.3 MPC标准的基本内容1.4.4 多媒体应用领域1.4 多媒体存储介质的变革1.5 多媒体软件1.6 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1.7 多媒体产品的版权问题1.8 制作多媒体需要哪些知识1.9 多媒体知识与就业第三章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MPC标准, 掌握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设备(激光存储设备、显示设备、声音设备)和一些扩展设备(触摸屏、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要点, 掌握相关的多媒体硬件技术。

2.1 基本硬件2.1.1 激光存储器2.1.2 显示适配器2.1.3 CRT显示器2.1.4 LCD显示器2.1.5 显示器健康新概念2.1.6 声音适配器与声音还原2.2 多媒体设备及其特性2.2.1 触摸屏2.2.2 图像扫描仪2.2.3 数码照相机与摄像机2.2.4 输出设备2.2.5 手写板和手写笔第四章美学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构图规则、色彩理论和颜色搭配, 具备美学常识和界面设计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仲制作
任务一
检查图像
● 各小组收集图像发现存在的问题
● 图像画面不清晰、不饱满 ● 图像比较暗淡
● 图像比较杂乱 ● 图像有瑕疵、不理想
图1
图2
图3
图4
张仲制作
任务一
观看素材与作品并思考:素材有哪些需要修改 的地方(色彩、对比度、亮度、特殊效果)?
素材名称
需要加工的方面
学习指导:按要求讨论出各项内容。完成学习报告中相应内容。
张仲制作
任务二
处理暗淡图像
观看素材与作品并思考:素材的色彩怎样调整?
图像处理前后对照
张仲制作
任务二
处理暗淡图像
图1
张仲制作
任务二
处理暗淡图像
张仲制作
任务二
处理暗淡图像
图1
张仲制作
任务二
处理暗淡图像
张仲制作
保存图像
任务三
修剪图像
图像处理前后对照
张仲制作
任务三
修剪图像
选择区域,放 大图像,对要 修剪的内容进 行复制和粘贴, 进行简单的修 剪操作。
张仲制作
上机练习 图像合成
使用图像工具,完成图片合成。
张仲制作
合成图像
张仲制作
上机练习 埃菲尔铁塔留影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完成此例图片合成。
张仲制作
合成图像
张仲制作
小诀窍
如果制作过程出错,可以使用CTRL+D取消 选区重做。也可以使用菜单栏上的“选择/变 换选区”命令来调整选区的大小和形状。
张仲制作
已经学过的概念
2、图层与选区 图层:可理解为可以叠
加的透明玻璃纸 选区:在图层上画出的
由蚂蚁线围起来的区 域,可以叠加或叠减。
张仲制作
课堂评价表
一级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
自评
互评 教师评价
能力
根据需要通过网络搜集各种图片 素材
根据任务合理地使用工具完成图 像的合成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完成任务
行为
能正确引用图片,避免侵犯他人 知识产权
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中图形和图像的基本特征、呈现方法和各种存储 格式。
掌握计算机中图形和图像的获取、存储和加工处理的基本方 法。理解图像采集的原理,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 和方法,获取和处理图形、图像。
了解图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合理运用图形、图像解决实际问 题。
张仲制作
任务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修剪图像
完成对图像 的修剪任务
张仲制作
任务四
合成图像
(透明层)
图层1 图层2
(透明层) 图层3
张仲制作
图层拼合效果
任务四
合成图像
图1
图2
随书光盘中的素材资料(提取)
张仲制作
任务四
合成图像
张仲制作
将图像素材合成在一起
上机综合练习
上机练习:处理暗淡图像
张仲制作
上机练习:处理有瑕疵图像
交流体会:(在图形图像的获取、加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 会用哪些图形、图像的获取工具及处理工具?)
决?
张仲制作
如果要选取正方形和圆形区域,在拖动鼠 标同时按住Shift键,会自动锁定为正方形或 圆形。
张仲制作
PS中的难点和重点
操作方面:各种工具和命令的熟练操作 概念方面:
1、光与色 2、图层与选区 3、通道与蒙版、图层 4、路径与选区 5、滤镜 6、动作与动画
张仲制作
已经学过的工具
1、移动和选择工具:选择和移动 各种对象 2、选区工具:在图层上画出选择 区域 3、裁剪工具:对图像整体进行各 种裁剪 4、油漆桶工具:给图层或选区涂 颜色 5、文字工具:在图像上写文字
重点与难点
l 教学重点 l 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图形、图像处理工具与方法 图像的处理
1.以任务形式来发掘图像中存在的问题,并用photoshop 软件处理后加以对比;
2.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以恰当的方式去练习图像的处 理。
本节目录
31 任务一 检查图像 2 任务二 处理暗淡图像 3 任务三 修剪图像 4 任务四 合成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