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迁移能力培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中,迁移能力的培养
高考改革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已不再局限于知识和原理的理解,而是对原有知识的重组、迁移、联系与归纳,还对有图象的分析、判读,对区域的把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于是在历年的高考试卷分析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结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为薄弱。”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知识的迁移能力。高考试题呈现的材料基本上是陌生的,但透过材料考察的内容还是地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和现象。高考时在很短的时间内,怎么能快速反应出试题所考察的内容呢?关键是在平日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正确使用教材,培养迁移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学习教材变成了今天的运用教材。教学时不必再拘泥于教材。教材的编写基本采用案例的方式,尤其是地理必修三,完全采用案例的方式来说明地理现象、原理、规律。教学时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从案例的分析、探讨中,掌握分析地理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例如《荒漠化的防治》一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然后根据原因一一对应地寻求解决的方法,如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激增,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以解决的措施是控制人口的增长;过度的樵采即对应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过度的开垦即对应合理利用土地,调节农、林、牧用地……不再拘泥于死记硬背,学习、记忆才会变得更加轻
松。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西北荒漠化的知识,而且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原因的分析,治理的方法、措施,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因为学生在案例的学习、研究中掌握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多联系生活,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身边的现象,养成迁移的习惯
地理知识源于生活,也应该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把地理知识与当地日常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认识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评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趋利避害的措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到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变成将来参加家乡建设的基本技术,学以致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课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和热点中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具备了迁移能力,把地理知识学活了。例如,窗外雪花飘飘,个别学生溜号,对此现象不加批评,而让所有的学生看雪景,用地理知识回答下雪的原因,对农业的影响,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抓住题干的主体,明确迁移的内容
新课改的试题基本以材料的方式呈现,材料都是新的,可能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影响答题效果。平时应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例如2010年宁夏高考题,“阅读材料简述广西桑蚕业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其实质是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只要明确农业区位的分析思路,再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非常简单。
四、归纳知识,为迁移作准备
明确了试题考查的内容,怎样去回答问题呢?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归纳地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归纳、概括的程度越高,规律性越强,迁移的相对性就越大。知识的概括化过程就是对主干知识的提炼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例如,描述河流的特征,通过学习把握河流的特征,包括水文、水系两个方面,水文指的是河流的动态变化,如水量、水位的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水系指的是河流的静态特征:发源、入海、支流、流域面积……头脑中形成了了清晰的思路,结合图表、材料、区域特征,抓住主要内容即可。
即使是新课改,教学也不可避免围绕考试而进行,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但只要坚持下去,学生在能力提高的同时会慢慢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是我们教师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