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物探专业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大纲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0251005 学时/学分: 2周/4学分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自动化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四)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版教学计划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分析方法和实现方法;使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扩展;使学生能有效地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增强学生软件编程实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对程序设计能力的综合锻炼,更是对团队合作,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的训练。
因此,课程设计综合题目可以根据题目的难度不同由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1—3人。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学习LabVIEW软件及应用,学习并研究信号分析与处理课题有关理论,利用LABVIEW编程,完成相应的信号分析与处理课题,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程序,给出运行结果。
(1)信号发生器的设计(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3)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4)信号的频谱分析(5)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及频谱分析(6)卷积积分与离散卷积(7)数字滤波器设计(8)网络的频响特性分析(9)连续时间系统的变换域分析(10)离散时间系统的变换域分析(11)快速傅立叶变换(12)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13)虚拟小波消噪仪的设计(14)虚拟模糊热点温度分析仪设计(15)自拟课题(需经老师核准2、安排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开题,系统设计,系统编码实现,系统测试,系统评价与验收。
开题:题目可来自教师指定的参考题目,也可自由选题,特别是鼓励有创新性的题目或是在已知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对所确定的题目从问题需求,数据结构,程序结构,难点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详细的分工。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简介教学内容信号分析与处理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着重介绍信号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
内容包括;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分析和处理基础、离散时间序列及其z变换、滤波器的设计、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实现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信号的时域及频域的分析方法,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滤波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随机信号的相关分析与功率谱估计,了解现代信号的分析方法。
能够熟练运用Matlab语言进行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Brief IntroductionCourse Description: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s a important curriculum for students of examine technology and the automatic device specialist.Basic principle and the method of design of signal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Its content including:basic concept of signal,the basis of signal analyses and handles, straggling time series and their z varies,design of wave filter, analyses random signal,hardware realization of systematic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so on.Learning through the curriculum, students master the signal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time systems, the theory and design of filter metho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andom signal power spectrum estimation,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signal analysis method.《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1.1信号及其分类1.2信号分析与处理概述1.3系统及其分类教学重点:基本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信号分析、信号处理及信号的基本运算的相关概念第二章信号分析和处理基础2.1连续信号的时域描述与分析2.2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与性质2.3连续时间系统分析教学难点: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教学重点: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第三章离散时间序列及其z变换3.1信号的离散化与采样定理3.2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3.3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3.4离散信号的Z域分析3.5离散时间系统分析教学难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教学重点:离散时间信号Z变换及其基本性质和Z反变换的求解方法第四章滤波器的设计4.1滤波器概述4.2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4.3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4.4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教学难点: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教学重点: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及其结构实现第五章随机信号分析5.1随机信号的描述5.2典型随机信号5.3随机信号的频域分析5.4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教学难点: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教学重点:平稳随机信号线性系统的分析二、教学要求第一章概论教学要求:信号的定义、分类及表示,基本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信号分析、信号处理及信号的基本运算的相关概念。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大纲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大纲适用测控专业(学期:20 -20 学年第学期48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200~300字)信号分析与处理理论严密、有广阔的工程背景,现在已经成为测控技术等专业的必备专业基础课,也是测控技术专业《控制工程基础》等的后续课程。
学习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包括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信号和系统的定义和分类;2.连续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3.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4.信号的相关分析方法;5.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6.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7.离散信号的Z域分析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1500~2500字)1绪论1.1信号及其分类1.1.1信号、信息、消息及其关系,信号与噪声; 信号的描述方法1.1.2信号的分类1)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2)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3)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4)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1.2信号分析与处理概述1.3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信号分析处理的对象、方法,信号分析在现代测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相关课程的关系4.1 系统及其性质4.1.1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概念;系统与信号的关系4.1.2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性质:稳定性、记忆性、因果性、可逆性、线性、时不变性2连续信号的分析2.1 连续信号的时域分析2.1.1信号的描述方法2.1.2信号的基本运算2.1.3信号的分解2.2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2.2.1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2.2.2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2.3.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2.4 信号的相关分析2.4.1相关系数2.4.2相关函数2.4.3相关定理3离散信号的分析3.1离散信号的时域描述和分析3.1.1信号的采样和恢复3.1.2时域采样定理3.1.3频域采样定理3.1.4离散信号的描述3.1.5离散信号的时域运算3.2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3.2.1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3.2.2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3.2.3离散傅里叶变换(DFT)3.3快速离散傅里叶变换(FFT)3.3.1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思路3.3.2基2 FFT算法3.3.3 FFT的应用3.4 离散信号的Z域分析3.4.1离散信号的Z变换3.4.2Z变换于其他变换之间的关系6随机信号处理概述三、课程的教学要求(500~1500字)(1)弄清消息、信息、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的分类。
信号分析与处理第三版教学设计
信号分析与处理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这一课程的重要概念和技能。
在学习这门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离散时间信号和连续时间信号以及它们的性质•掌握傅里叶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和应用•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熟悉信号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实现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信号和系统的概念•掌握信号和系统的分类方法•了解信号噪声的概念和分类时间安排:2周2. 离散时间信号和连续时间信号•了解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信号的概念和区别•掌握离散时间信号和连续时间信号的性质和表示方法•熟悉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连续时间信号的过程时间安排:2周3. 傅里叶分析和傅里叶变换•掌握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应用•了解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和应用•理解功率谱和平均功率的概念时间安排:4周4. 数字信号处理•熟悉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算法、处理器和系统•熟悉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掌握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方法时间安排:4周5. 信号处理系统建立和实现•掌握信号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实现方法•熟悉信号处理系统的调试和测试方法•掌握信号处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评价方法时间安排:2周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述:讲授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2.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信号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实现。
3.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信号处理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参与度、课堂表现等。
2.实验报告成绩:通过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实验设计和实现的能力。
3.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知识点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将使用以下资源:1.教材:《信号分析与处理(第三版)》。
谈谈《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的一点体会与认识
张 广智 张繁 昌
( 中国 石 油大 学( 华东) 地球 物理 系 山东 青岛 2 6 6 5 8 0 )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O 1 4 ) 0 5 — 0 2 1 7 - 0 1
《 信号分析与处理》 是 物探 学科— — 勘 查技 术 与 工程 、 地 球 用有 限 的 学 时 , 较 完善 、 系统地 讲 透 课 程 内容 , 这 对授 课 方 法提 物 理 学 两个 本科 专 业 的 专 业基 础课 课 程很 多知 识 点是 高等 数 出 了较 高 的要 求 学、 大 学物 理 等基 础 课 的 延 伸 . 还 与 电路 分 析 、 电子 技 术 等 电子 针 对这 一 实 际 问题 . 我 们 在教 学 中较 好 地 应 用 了比较 法教 类 课 程 紧 密相 关 . 同 时还 是 学 习 专 业课 f 地 球 物 理 资料 数 字 处 学 , 重新 调 整 授 课 顺 序 。 合 理 安排 、 组 合 教 学 内容 。把 连 续 信 号 理、 解 释 和仪 器) 的 基 础 。课 程 覆 盖 专业 面较 广 、 受众 多 , 勘 查技 和 离散 信 号 比较 起 来 讲 .把 时域 分 析 与频 域 分 析 对 照 起 来 讲 术 与 工程 、 地球 物 理 学 、 数 学与应用数学、 信 息与计算科学 、 应 同 时 比较拉 氏 变换 、 Z变换、 傅 氏 变换 的公 式、 分析 域 : 比较 微 分 用 物 理 学 等 多个 专 业都 开设 此 课 程 . 每 年会 有 4 0 0多名 学 生 学 方程 和 差 分 方程 的适 用条 件 , 比较 连 续 卷 积 、 离散 卷 积 、 圆周 ’ 卷 模 拟 滤 波 器 和数 字 滤 波 器 的 区 习该 课 程 . 教 学地位 十 分 重要 。 多年 来 。 课 程 教 研 小 组在 师 资 队 积 的 关 系及 卷 积 与 相 关 的 关 系. 伍 建设 、 教 学 基 本功 培 养 、 教 学方 法研 究 、 教 书 育 人 和 学 生实 践 别联 系等 等 :对 不 同的 分 析 方 法尽 可 能地 列 举 相 同的 习题 , 以 和 创 新 能 力培 养等 方 面 。 开展 了卓 有 成 效 的 工作 。 取 得 了较 好 便 理 解 和 结果 比较 。通过 比较教 学 . 使我们顺利、 圆 满地 完 成 了 教 学 内容 的讲 授 的教 学效 果 。 发 挥 整体 优 势 。 加 强师 资 队 伍建 设 四、 培 养 学 生 专业 意 识 。 鼓 励 学生 个 性发 展 《 信 号 分析 与 处 理 》 是 一 门专 业基 础 课 。 课 程 安 排 在 第 5学 1 . 根 据课 程 特 点 . 配备 高学 历 的 师资 力 量 与《 地球 物 理 数 字 处 理 》 等 后 继 专 业 课 紧 密相 关 。 这 时 学 生 《 信 号 分析 与 处 理》 课 要 求有很 强的 数 理基 础 。 同 时还要 求 期 , 有很 好 的 工程 和 专 业领 域 知 识 所 以说 . 并 不 是 随 便 一 个教 师 已 经 学 完基 础 课 . 他 们 一 方 面很 想 了 解 专 业 . 另 一 方 面 对 专 业 就 能 承担 此课 程 的 为 此 . 地球 物理 系将 优 质 师 资 力 量 配 备 到 还 知 之 甚 少 。我 们 的教 师结 合 课 程 内容 . 适 时 地介 绍专 业情 况 , 此课 程 的教 研 小组 中。 目前 。 承 担 本 课 程 的教 师 , 有教 授 5名 , 既 提 高 了学 习本 门课 程 的 积极 性 . 又 为 学生 学 习专 业 必 修 课 、 且 均 具有 博 士 学住 。俗 话 说 : “ 巧 妇 难 为无 米之 炊 ” , 有 了优 良的 有 针 对 地选 修 限 选课 , 提 供 了帮 助 师资, 也 就 有 了好 “ 米” , 奠 定 了搞 好 本课 程 教 学 与研 究 的 前提 。 老师 们还 结 合本 专 业教 育部 “ 卓越 工 程 师教 育培 养 计划 ” 和 2 . 取 长 补短 . 建 立 相 互 听 课 帝】 度 国 家大 学 生创 新 实践 计 划 , 因材 施 教 , 鼓 励 优 秀 学生 脱 颖 而 出 . 每 位教 师一 般 都 有 自己的讲 课 特 点 . 也 或 多或 少存 在 某 些 学生 的 动手 能 力和 独 立 工作 的能 力得 到很 大提 高 不足 。相 互 听课 , 能吸 收 彼 此 的 长处 , 包括 讲课 风 格 、 讲课 内容 、 五、 做 好教 书育 人 和 立德 育 人 工作 1 . 熟 悉 学生 、 了解 学 生 。 是 做 好教 书 育人 工作 的基 础 板书、 谈 吐等等 : 同时, 更 重 要 的 是 找 出 不足 与差 距 , 既 有 听 课 者本 人 的 . 也 有被 听课 的教 师 的 。 因为 该 课 程 的教 学 小 组人 较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 能促 进 教 学质 量 的提 高 通 过批 改作 业 、 多, 不 同风 格 的 都有 。 这样 相 互 听课 , 收 益很 大 。 上机 、 课 堂 点 名 等 基 本 教 学环 节 . 老 师 们 掌 握 了一 部 分 同 学 的 3 . 发 挥教 学经 验 丰 富教 师 的 示 范作 用 学 习情 况 老 师 们 还 通过 开通 博 客 等 新 媒 体 进 行 网上 答 疑 . 通 与 学 生打 成 一 片 . 在轻松、 蝓 快 的 气氛 中及 榜样 的 力量 是 无 穷的 教 学 中 . 我 们 发 挥 老教 师 、 学科 带 头 过 开展 文体 活动 等 , 人 的作 用 , 如 王 永 刚教 授 、 印 兴耀 教 授 等 。 在 年 轻教 师 第 一 次上 时 了解 到 学 生对 课 程 的要 求 、 建议 . 作 业 布 置 和 上 机 完 成 情 况 课时, 总要 示 范 几 堂课 。 起 到 了传 、 帮、 带 的作 用 。 在 老 教 师退 等 等 。 2 . 结合 课 程 内容 . 开展 立德 育人 休、 中年 教 师 少 的情 况 下 。 教 学经 验 、 年 龄 相 对 较 大 的教 师发 挥 这 方 面的 作 用 . 有 力地 促进 了课 程 整体 质 量 的提 高。 傅 氏 变换是 信 号 分析 中一 个 重要 变换 . 傅 里 叶其 人 更 是 励 二、 注 重 备课— — 教学 基 本 功 的培 养 志 教 育 的 一 个榜 样 : 傅 里 叶在 学术 上做 出 了举 世 触 目的伟 大成 1 . 广 泛 阅读 多种 参考 教 材 就, 但 谁 能 想 到傅 里 叶 9岁 就 成 为孤 儿 、 是 靠 教 会接 济 长 大 的 . 本教 研 小组 每 位 教 师都 严 格 要 求 自 己。在 讲 课 前 , 都要 阅 我 们 的 同 学现 在 都 有 很 好 的 生 活 、 学习条件 . 没 有 理 由不 好 好 读 多种 参 考教 材 , 有 的还 要 精 读 。如 : { S i  ̄ s a I 1 d s y s t e ms 》 原 版 学 。 因果 系统 是 指 当前 输 出 与 当前 输 入 和 过 去 输 入 有 关 的 系 英文 , Op p e n h e i m 著; 《 信 号 与 系统 分析 基 础 》 , 姜建 国编 , 清 华 统 , 所谓 “ 成功 来 自汗 水 、 付 出” , “ 天道 酬 勤” , 在信号分析里 . 这 版; 《 信 号 数 字 处 理 的数 学原 理 》 程乾生编 。 石油版 ; 《 信 号 分 析 是 铁 定 的 真理 !在 讲 到 时 不 变特 性 时 . 我 们 会 联 系到 学 生谈 恋 与处 理 》 。 陈行 禄 编 , 北航 版 ; 《 信 号 分析 与处 理 》 , 褚秦祥编, 地 大 爱 的 问题 , 告诫学生, 爱情 要 经得 起 考 验 , 要 负责任 ; 等 等 。信 号 版; 《 地 震 勘探 信 号 分 析 》 ,董 敏 煜 编 ,石 大 版 ; 《 信 号 分析 与 处 分 析 与 处理 , 虽 然 讲 述 的 好 多是 自然科 学 的理 论 . 实际上许 多 理》 , 芮坤 生编 , 高教版 ; 《 信 号 与 系统 分析 》 , 王 里 生编 , 国防科 大 在 也社 会 科 学 中也 有很 深刻 的 内涵 版 。 另外 . 我 们 还彼 此 参 考 小 组其 他教 师 的备课 稿 通 过备 课 . 通过《 信 号 分 析 与 处理 》 课 程 教 学与 其 他课 程 建 设 , 学 生的 使 我 们 明 确 了课 程 的 主 要 内容 、 不 同 的叙 述 方 法 . 对 课 程 知 识 综合 素 质 得 到很 大提 高 。本 专业 学生 曲璐 萍、 朱 雄 飞在 2 0 1 3年 有 了丰 厚 的积 淀 。 美 国 大 学 生数 学 建模 竞 赛 中获 得 一 等 奖 , 尹正、 杨 雪 霖 同 学获 2 . 抓住 点点 滴 滴 时 间 . 熟 练 教 案 的 内 容 2 0 1 3 年 首 届 全 国 大 学生勘 探 地 球 物 理 大 赛 一 等 奖 . 梁 上林 同 学 备 课 初 稿 准 备 好后 。 在 上课 前 , 我们 还 要 进 一 步 熟 悉 内容 , 的 文章 《 励 志人 生 . 风 雨 兼程 》 获 国 家“ 国 家资 助 助 我 成 长 ” 高校 基 本 内容 能做 到脱 稿 如 张 军 华老 师在 上 该 课 程 时 . 一 般 上 课 类 优 秀征 文一 等 奖。 由于毕 业 生 质 量 高 . 本 科 生 多年 来一 直 保 前 一 天要 备 一 至 二 次课 在 上 课 的 那 一天 一 早起 来 坐在床 头要 持 9 5 %以上 的 就 业 率 . 质 量 得 到 用人 单位 的认 可 和 广泛 好 评 备 一 次课 . 考 虑 一 下 上 课 前 应 回顾 前 一 次课 的 什 么 内容 . 注 意 作 者简 介 : 上 机 的什 么 问题 , 作 业 批 改有 什 么 问题 , 特 别是 带倾 向 性 的 问 第一 作 者 : 张 军华 ��
信号分析课程设计
信号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信号分析的方法对实际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和时频特性。
3. 让学生了解信号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通信、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信号分析的能力,如运用数学软件(MATLAB 等)进行信号处理。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信号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形式,共同完成信号分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信号分析学科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勤奋学习的态度。
2.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耐心、细心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信号分析技术在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信号分析领域人才。
二、教学内容1. 信号分析基本概念:信号分类、信号的数学表示、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教材章节: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述2. 连续时间信号分析: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
教材章节:第二章 连续时间信号分析3. 离散时间信号分析: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级数(DFS)、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教材章节:第三章 离散时间信号分析4. 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滤波器设计、信号的时频分析、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图像、语音等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信号处理应用5. 实践环节:MATLAB软件操作、信号处理实验、小组项目研究。
教材章节:第五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信号分析基本概念及信号分类2. 第2-3周:连续时间信号分析3. 第4-5周:离散时间信号分析4. 第6-7周: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5. 第8-10周:实践环节,包括实验、项目研究及成果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2
讲授
2
作业、讨论
19
第四章
第四章离散傅里叶变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本章重点难点:DTFT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频谱特点;DFT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循环卷积的矩阵计算方法;DFT的物理意义;FFT快速算法:二分思想、蝶形流图、码位倒序、原位计算的概念;FFT的应用:圆周卷积与线卷积的关系、用FFT做线性卷积的过程;用FFT对连续信号进行谱分析时的误差问题。
负责人
二、课程目标
序号
代号
课程目标
OBE
毕业要求指标点
任务
自选
1
M1
目标1:能运用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知识对相关工程问题如谱分析及滤波器的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判断。
是
2.1
2
M2
目标2:能运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对物联网领域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的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和建模
是
2.2
3
M3
目标3:能利用信号分析及滤波器的相关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和指标,得到合理有效的实验结论。
部分分式展开法
M2
1
讲授
1
作业
29
5.4
5.4系统的S域分析
应用拉暜拉斯变换求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与全响应。
M2
0.5
讲授
0.5
作业
30
5.5
5.5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系统函数的定义;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系统函数零点、极点分布对系统时域特性的影响;系统函数零点、极点分布与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关系;连续因果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
/
/
/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信号分析与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电子技
术素养、提升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对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实践能力。
二、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设计要求如下:
1.采集某一物理量的信号,例如温度,重力加速度等,并进行信号采集、
存储和处理。
2.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傅立叶变换、滤波、谱估计等。
3.通过MATLAB等工具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图表,进
行数据可视化。
4.对信号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分析经过处理后的信号特征。
5.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三、实验过程和结果
1. 实验准备
本实验以温度采集为研究对象,选用MAX31855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信号采集。
将MAX31855传感器连接到Arduino板上,通过引脚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温度数据
采集。
安装MATLAB工具箱,准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1。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工具,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3. 帮助学生了解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方法对信号进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号分析与处理软件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信号分析与处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使学生认识到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电路基础知识,但对信号分析与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培养其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定期进行课程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1. 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时域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述2. 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介绍傅里叶级数、连续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傅里叶变换3. 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讲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以及z变换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4.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数字滤波器设计、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信号处理5. 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案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
《信号分析与处理(自)》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是使学生通过上机使用Matlab工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仿真练习,加深对《信号分析与处理(自)》课程所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Matlab等工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工程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二、主要内容1.了解Matlab基本使用方法,掌握Matlab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编程技术。
掌握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
1)使用Matlab(生成几种典型数字信号(正弦信号、周期信号、高斯随机信号等),2)编程计算离散信号的特征值(均值、方差等)。
3)进行信号加减运算。
2.Matlab编程实现典型离散信号(正弦信号、周期信号、随机信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显示时域信号和频谱图形(幅值谱和相位谱);以正弦周期信号为例,观察讨论基本概念(混叠、泄漏、整周期截取、频率分辨率等)。
3.设计任意数字滤波器,并对某类型信号进行滤波,并对结果进行显示和分析。
三、进度计划四、设计成果要求1.提交完成设计内容的程序2.提交设计报告五、考核方式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内容演示和答辩相结合。
考核内容:考勤、纪律、课程设计报告、实际编程能力和基本概念掌握程度等。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 年12 月29 日一、了解Matlab基本使用方法,掌握Matlab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编程技术。
掌握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
1、使用Matlab生成几种典型数字信号:正弦信号、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和高斯随机信号并编程计算离散信号的特征值(均值、方差等)。
1)正弦信号:编程如下:k1=-20;k2=20;k=k1:k2;w=pi/8;f=sin(k*w);stem(k,f,'filled');title('正弦序列');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fprintf('正弦信号的均值为%.4f 方差为%.4f\n',mean(f),var(f,1));运行结果如下:正弦信号的均值为0.0000 方差为0.51222)周期信号编程如下:k1=0;k2=3;k=k1:k2;Ts=1;f=k*Ts;xtilde=f'*ones(1,8);xtilde=xtilde(:);xtilde=xtilde';subplot(2,1,1);stem(k,f,'filled');title('一个周期');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subplot(2,1,2);stem(xtilde,'filled');title('周期序列');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fprintf('周期信号的均值为%.4f 方差为%.4f\n',mean(xtilde),var(xtilde,1));运行结果如下:周期信号的均值为1.5000 方差为1.25003)非周期信号编程如下:n=0:10;x=[zeros(1,2),ones(1,5),zeros(1,4)];stem(n,x,'filled');title('非周期信号');xlabel('时间(n)');ylabel('幅值f(n)');fprintf('非周期信号的均值为%.4f 方差为%.4f\n',mean(x),var(x,1));运行结果如下:非周期信号的均值为0.4545 方差为0.24794)高斯随机信号编程如下:n=300;xn=randn(1,n);stem(xn,'filled');xlabel('n');ylabel('x(n)');title('高斯随机信号');fprintf('随机信号的均值为%.4f 方差为%.4f\n',mean(xn),var(xn,1));运行结果如下:随机信号的均值为-0.0524 方差为0.85102、进行信号加减运算。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案
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本章节授课内容:绪论(信号概述)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李歧强职称:教授授课对象:自动化09级授课时数:3教材名称及版本:信号分析与处理杨西侠、柯晶编著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有关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信号的分类,并介绍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的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信号、信息的概念及其相关之间的关系,理解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的概念。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1 信号1.2 信号的分类1.3 信号分析与处理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多媒体课件主要外语词汇signal, periodic signal, nonperiodic signal, digital signal, analog signal, signal process参考教材(资料)1. 周浩敏.信号处理技术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2. 郑君里,应启绗,杨为理.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Oppenheim A V, Willsky A S with Nawab S H. Signals and Systems(Second Edition).Prentic Hall,1999(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本)4.Orfanidis S.J. Introduction to Signal Processing. Prentic Hall International,Inc,1996(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本)5.陈行禄,秦永年.信号分析与处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6.徐守时.信号与系统理论、方法和应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本章节授课内容:模拟信号的频谱分析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李歧强职称:教授授课对象:自动化09级授课时数:12教材名称及版本:信号分析与处理杨西侠、柯晶编著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模拟信号分析是信号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本课程的最基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报告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班级:物探1003班姓名:李涛学号:201011020309指导教师:宁忠华老师二〇一三年元月六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2)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4)四体会与建议 (16)参考文献 (16)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所学的信号分析与处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用计算机对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做到:(1)了解应用计算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能正确应用Matlab实现基本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3)加深对信号分析与处理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了解Matlab软件特点,熟悉Matlab编程环境。
2.数字滤波器设计调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采用频率采样法设计数字滤波器。
3.给定一理论信号S(t),包含两个频率成分f1和f2或多个频率成分,观察其时域波形,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观察其频谱。
分析讨论结果。
提示:S(t)=cos 2πf1nΔt+cos2πf2nΔt式中 n=1,2,3,…,256, Δt=0.001s,f1=70Hz,f2=125Hz4.数字滤波实现给定一理论信号S(t),包含两个频率成分f1和f2,首先选择合适的采样率对其进行采样得到数字信号,观察其时域波形,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观察其频谱。
提示:S(nΔt)=sin2πf1nΔt+sin2πf2nΔt式中 n=1,2,3,…,256, Δt=0.002s,f1=20Hz,f2=75Hz将上述信号分别经过低通和高通两种数字滤波器,分别滤除f1频率成分和f2频率成分,观察输出时域波形及频谱。
分析比较处理前后的结果。
5.设计一带通滤波器BP(12,80),对一给定的地震数据进行带通滤波;用给定的显示程序(shot.exe)显示滤波前后的地震数据;滤波效果。
地震数据如下图地震数据参数:数据文件名:shot2D.dat每炮道数:480道长:6s(1500个样点)采样间隔:4ms数据格式:PC二进制--每个样点占32位(4字节),每道1500个样点建议计算过程:1、设置滤波函数H(f)={1, 12<f<80,0,其他2、读取地震数据,存入数组data(t);3、将data(t)用fft转换到频率域,得到DATA(f)4、用滤波方程X(f)=H(f)DATA(f)得到频率域滤波结果;5、将X(f)用fft反变换至时间域,得到最终滤波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数字滤波实现(1) 、程序如下:%===============给出基本的参数:频率、离散点数、离散时间间隔、谱线间隔、离散序列f1=20;f2=75;deltT=0.002;N=256f0=1.0/N/deltT;i=1:N;tmp=2*pi*deltT;%============离散频率为f01的信号,并画图 1X1(i)=sin(tmp*f1*i);figure(1);plot(X1);%============离散频率为f2的信号,并画图 2X2(i)=sin(tmp*f2*i);figure(2);plot(X2);%============两离散信号相加得到新的信号,并画图 3X3=X1+X2;figure(3);plot(X3);%==============把相加后的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并画出振幅谱 4X4=fft(X3,N);figure(4);plot(abs(X4));%=============在频率域进行低通滤波,并画出滤波好的振幅谱 5lk=int16(70/f0);X4(lk:N-lk)=0.0;figure(5);plot(abs(X4));%=============滤波后返回时间域,并画出低通滤波后时间域的图形(画实部) 6 ya=ifft(X4,N);X4(lk:N-lk)=0.0;figure(6);plot(real(ya));%=============在频率域进行高通滤波,并画出滤波好的振幅谱7X5=fft(x3);lk=int16(70/f0);X5(1:lk)=0.0;X5(N-lk:N)=0.0figure(7);plot(abs(X5));%=============滤波后返回时间域,并画出高通滤波后时间域的图形(画实部)8 yb=ifft(X5);figure(8);plot(real(yb));(2)、运行后的图形:(3).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八幅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观察图一和图二,我们可以发现,高频信号的图像比低频信号的图像复杂,高频信号比低频信号图像密;②.观察图三可知两个信号叠加后其幅值发生了变化,观察图四可知两个信号叠加后它们的频谱互相分离,不干扰,而且频谱图像较简单;③.图五和图七分别是对叠加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和高通滤波,低通滤波就是滤去高频信号,保留低频信号,而高频滤波即是滤去低频成分,保留高频成分;④. 图一,图二和图三是时域中的信号图像,图四,图五和图七是信号的频谱,可以看出频谱图像比时间域图像光滑;⑤.图六和图八是对滤波后的信号返回时间域,可以看出信号的频谱图像比信号图像简单,所以在处理信号时可以处理它的频域图像然后返回到时间域。
2.带通滤波器设计(1).运行程序如下:%该程序实现单道滤波和单炮地震记录滤波%给出基本参数dt=0.004; %时间采样间隔pointoftrace=1500; %每道的采样点数trace=480; %要进行出来的总道数f0=1.0/dt/pointoftrace; %谱线频率间隔lf=12; %带通中的low frequencyhf=80; %带通中的high frequencyk=100; %提取的道号%打开数据文件,并读取数据到数组x中fp=fopen('e:\jzh2D.dat'); %打开数据文件x=fread(fp,1500*480,'float32'); %把数据读取到数组x中fclose(fp); %关闭%提取其中的一道,并画出该道的时间域信号xk=x(1500*(k-1)+1:1500*k);%画出该道的时间域信号 1figure(1);plot(xk);%对该道进行fft,并画出振幅谱 2X1=fft(xk);figure(2);plot(abs(X1));%对该道进行滤波,并画出振幅谱 3X1(1:lf/f0)=0.0;X1(hf/f0:pointoftrace-hf/f0)=0.0;X1(pointoftrace-lf/f0:pointoftrace)=0.0;figure(3);plot(abs(X1));%返回到时间域,并画出该道时间域信号 4ya=ifft(X1);figure(4);plot(real(ya));%对单炮地震记录进行滤波%打开要输出的文件filename='xlvbo.dat'; %输出滤波后的数据文件名fp2=fopen(filename,'w'); %打开要写入的文件%分别对每一道进行滤波,滤波后把数据写入到文件中for i=1:trace;xi=x(1500*(i-1)+1:1500*i);Xa=fft(xi);Xa(1:lf/f0)=0.0;Xa(hf/f0:pointoftrace-hf/f0)=0.0;Xa(pointoftrace-lf/f0:pointoftrace)=0.0;y1=ifft(Xa);fwrite(fp2,real(y1),'float32');endfclose(fp2); %关闭fp2(2).运行后的图形:(3).结果分析:通过观察以上四幅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图一是提取其中一道信号的时间域图像,观察图一可以发现在地震波传到大约400道时,之前振幅为零,随之振幅变到最大,以后振幅变化范围不大;②.图二是该信号的频谱,从频谱中可以看出振幅谱函数随频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③.图三和图四分别是对信号进行滤波并且返回到时间域中,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次操作滤去了干扰信号,即频率过低或频率过高的信号。
3.地震数据图处理:(1).处理前:图(一)(2).处理后:图(二)(3).结果分析:从以上两图我们有以下结论:①.观察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无论是处理前的图像还是处理后的图像都呈现“八”字,表现了不同的地质情况;②.从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随着测点离仪器越来越远,地震波到达测点的距离也越来越大;③.图一相对于图二来说,可能滤去了干扰信号或者噪声的影响,即滤去了频率过高或者频率过高过低的信号,图像相对比较清晰,使我们能清楚看清和分析地下地质情况。
四体会与建议本次的《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让我们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让我们在学习使用软件操作的同时也对课本知识加以巩固。
本次的课程设计使我对MATLAB软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解了它的使用方法,以及它的功能,我们可以用它显示时域中信号的图像,而且可以用它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滤去干扰信号,还可以经过运行程序得出信号的频谱,以及处理地震勘探的一些问题,使我们在学习到一些课外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课本知识。
本次实验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之间也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使我们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也加深了我们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感情,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本次课程设计我是受益匪浅,我希望学校和院系以后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像这样的实践平台,来提升我们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王云专王润秋主编,陈小宏主审《信号分析与处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