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群文阅读课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组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10册第五组课文:《田忌赛马》、《火烧赤壁》、《汴京城杨志卖刀》、《齐天大圣》、《宝黛相会》【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习古典名著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阅读浏览表【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片断)2.师: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飞扬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在文字的性灵中,去咀嚼、去感悟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设计说明:通过音乐和教师的谈话,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本节课主题,营造一个古色古香的氛围)二、主题回顾1.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学生说出人物姓名,该人物出自哪篇课文,节选自哪部名著?21蔺相如-《将相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武松-《景阳冈》-《水浒传》石猴-《猴王出世》-《西游记》2.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师随机完善知识树内容。
绽放小学语文课堂精彩之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绽放小学语文课堂精彩之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加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提高阅读素养。
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呢?下面就是几个教学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分组阅读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读一本书,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和讨论,最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文化主题的理解。
二、角色扮演在进行群文阅读时,适当地运用角色扮演的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增强对文化背景的认识。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前进行角色分配,每个人负责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并根据角色的特征和情节来进行表演和讨论。
三、问题导向在群文阅读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
老师可以将问题分为理解类和深层次分析类两种类型,例如: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思维深度和广度。
四、导读示范在进行群文阅读前,老师可以先进行导读示范,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文化背景,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老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播放有关文化背景的视频,或者进行图片呈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境和时代背景。
五、后续活动群文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后续活动,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和故事情节。
例如:专题小报、讲座分享、主题展览等,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化背景,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来进行阅读,以便更好地掌握文化背景,提高阅读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群文阅读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群文阅读小学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社交合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一项重要活动。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有效开展小学群文阅读。
一、建立群文阅读组织结构1.成立群文阅读小组:由学校的语文教师或骨干学生组成,负责指导和管理小学群文阅读活动。
2.安排群文阅读时间:选择时间合适的课余时间或课堂空档时间,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群文阅读活动。
3.建立群文阅读档案:建立每个学生的个人阅读档案,记录阅读的进展、读书笔记和活动经验。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1.选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从经典名著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精品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提供多样化的阅读资源:除了传统的书籍,还可以提供电子书、期刊、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阅读领域。
三、组织多种形式的群文阅读活动1.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书评撰写活动:鼓励学生撰写书评,提供书评模板和指导,使学生逐渐培养书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文学作品评选:组织学生评选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作品,通过投票或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4.阅读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人物,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对话,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内涵。
5.创设阅读氛围:在教室、图书馆、学校周围等地方布置阅读相关的海报、展板,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和心得体会。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科学开展评价与辅导1.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个人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特点,给予相应的辅导和指导,细化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2.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可以采用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群文阅读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五、与家长合作,形成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1.家庭阅读指导:向家长提供阅读指导手册,引导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群文阅读是指一组人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并进行讨论、交流的阅读方式。
这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以下是一些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 设计合适的阅读材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等因素,挑选适合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制定清晰的阅读任务。
教师应该在群文阅读前,告诉学生他们需要达成的阅读任务是什么,比如理解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掌握关键词汇等。
这有助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信息,提高阅读效果。
3. 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或者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并给予及时解答。
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鼓励,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到自信与成就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提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6. 让学生总结和归纳。
在群文阅读结束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总结和归纳阅读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阅读效果。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策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一、群文阅读的意义二、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1.确定群文范围:根据学生的阅读年级和能力水平,选择一定数量的文本作为群文的范围。
可以选择同一作者的作品,同一主题的作品,或者同一时期的作品等。
2.制定阅读计划:根据群文的范围和学生的阅读进度,制定一个阅读计划。
确定每周需要阅读的篇数和要求的内容。
3.组织群体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篇文本。
可以设置小组长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4.展开群体活动:根据群文的内容和背景,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进行实地考察,或者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讲座。
5.展示成果: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理解成果进行展示。
可以进行小组展示、班级展示或者学校展示。
三、群文阅读的具体操作2.细分群文范围:可以将群文范围细分为几个议题,每个议题选取一部分相关的文本进行阅读。
比如可以选择几个名家名作进行阅读,或者选取几个历史事件进行阅读。
3.设置阅读任务:每个学生在阅读一篇文本之前,可以给他们一个阅读任务,比如提问题、标记重要信息、找出关键词等。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并提高阅读效果。
四、注意事项2.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群文阅读是一个集体活动,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安排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3.适时进行反馈: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
可以通过口头评价、书面反馈等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帮助。
4.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群文阅读只是一个起点,要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
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书籍、电影、音乐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群文的内容。
通过群文阅读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群文阅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集体阅读同一篇作品,并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形式,共同探讨作品的主题、情感、体验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
下面介绍几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
1. 轮读法:老师指定学生轮流读出文本内容,其他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每个学生读的内容。
然后,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文本内容的问题,让他们彼此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小组合作阅读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段文本,然后通过小组内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和问题等。
之后,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3. 角色扮演法:老师可以将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扮演角色进行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角色的心理感受、思考角色的行为动机等来领会文本。
可以开展角色对话,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来理解作品,提高情感体验。
4. 朗读比赛法:在阅读文本之前,老师可以将文本分成若干段落,让学生自愿报名进行朗读比赛。
每个学生进行朗读后,其他学生可以打分评比。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且让全班学生更好地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
5. 故事串讲法:将一系列相关的故事组合在一起,由学生轮流进行故事串讲。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整理故事的信息,来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的内容。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补充或纠正,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开设文学角,让学生自主选择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然后在角落里展示他们的读书心得、绘画等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作家或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分享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味。
通过开展群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群文阅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小组合作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速度。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前,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等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以便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更加有动力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策略二: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本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本是非常重要的。
文本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水平相适应,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投入,更容易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选择文本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以及阅读能力等因素进行选择,避免选择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文本,确保文本的合适性。
策略三:分组合作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强调分组合作阅读,学生在小组内共同阅读课文,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便让每个小组内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分组合作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提高阅读的成效。
策略四:运用问答和讨论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组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策略五: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
通过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解释词汇和语法,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搭配和语法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引言:语文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教师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激发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群文阅读的首要任务。
以下是几点有效的策略:1.选择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文本:在选择文本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本。
例如,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本,或选取关于动物、科学探索等内容的文本。
2.丰富的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上的文本外,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图书馆借阅、局域网阅读等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
同时,可以邀请学校附近的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来校进行文学交流,讲解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创设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家庭阅读,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给予适当的奖励。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打破传统单一的阅读形式,使阅读更具趣味性。
二、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群文阅读的关键目标。
以下是几点有效的策略:1.提前细读文本:在课前,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主旨、结构和重点,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通过准备充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更准确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提问、略读、精读等,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运用字词解释、句子概括、段落阅读等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3.提供适当的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绘画、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本内容,加深记忆。
同时,教师也可以使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

课堂点睛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阅读和探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文本之间的异同。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下面,笔者就以古诗词为例,介绍一下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阅读同一作者的作品同一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其思想、心境、追求往往会有所不同。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真正做到“知人论世”。
例如,语文教材中有柳永的三首词,分别是《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它们是柳永在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创作的词作。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中看到柳永的人生轨迹,体会他在不同时期的情感。
这三首词中都有细腻的景物描写,教师不妨设置“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议题,引导学生从景物的角度入手,体会词人在三首词中表达出的不同情感。
《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景物色彩明艳,风格清丽,意境开阔,展现了杭州一片繁荣的景象,情感积极、热烈,表达了词人对杭州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在创作此词时,词人正值冠年,有着年轻人蓬勃向上的激情,又有求取功名之心,对未来充满希望,词风豪放,情致婉转。
《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寒蝉凄切”写出了恋人分别时的伤感,“杨柳岸,晓风残月”道出了分别后的凄凉与孤独,“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了主人公对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这首词创作于柳永第四次落第之后,词风婉约,传达的是一种凄凉的况味。
后来,他离开京城,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生活。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就是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漫游渭南时所作的词。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6篇

篇1: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2、品味四首古诗词意境,把握四首古诗词主题。
3、识记四首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四首古诗词。
阅读材料:古诗词《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别云间》一、教学导入1、创设情境:播放《地道战》歌曲明代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以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为最高使命的爱国情感表达的就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前仆后继。
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词就是我国历史上流唱不衰的爱国主义音符!2、多媒体展示每个作者的身世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初读诗歌1、录音范读。
2、结合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组内互评。
三、质疑探读1、四首古诗词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要找出依据。
同学可以自由评价。
老师可适时归纳点拨《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表达一个“忧”字。
(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一个“愿”字。
(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现身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通过一个“死”字,表达一个“忠”字!《别云间》通过一个“泪”字,表达一个“决”字。
(在浓郁的悲情中呈现出至死不屈的抗清斗志)四、合作探究:四首古诗词之间有什么联系?1、四首古诗词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
2、四首古诗词表达的爱国情感由浅入深,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到对时局腐朽的“忧愤”;从日思夜想为国家统一而重返沙场的强烈“愿望”,到不受敌人威逼利诱而从容就义誓死明志。
爱国情感逐步升华,愈来愈激昂。
五、倾诉心声学完四首古诗词,有何感想不论处于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时代的不幸,是诗歌的大幸。
时代的苦难,国家的衰败,造就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因爱国,诗人和诗篇名垂青史。
六、识记名句你认为四首古诗词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深情的词语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七、小结杜甫、陆游、文天祥、夏完淳,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人民的骄傲。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共5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学习目标:1、通过群文阅读比较发现写人文章的一些规律,完成一篇文章的构思,克服作文的畏难心理,激发对作文的热爱,对阅读的兴趣。
2、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运用默读、精读、浏览、跳读、扫视、批注等阅读方法。
教学内容:群文:《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推荐阅读:《少年闰土》原文学习方法:1、教师问题引领,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群文阅读去比较,去发现,去交流,去思考,从而获得写作的一些方法。
2、让学生在获得写作方法的同时,即时运用这些方法。
完成一篇作文的大体构思,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四张表格:1、文章人物、内容2、文章结构顺序3、人物描写4、群文阅读探究总表。
请同学们课前阅读三篇课文《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完成表格1、2、3的填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周,老师问同学们学语文什么最难。
有很多同学告诉我作文最难,特别是写人的作文。
交给老师的纸条上这样写着:写人的作文太难了,要写人的优点、缺点,还要是特点,还要写外貌、性格、爱好,还要写什么口头禅之类,非常麻烦!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节课我们就来挑战这个难题,通过群文阅读来探寻写人作文的奥妙,找寻写作的方法,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也“活”起来。
二、群文阅读指导(一)让学生发现群文阅读的重要方法——比较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我们会自然的对他们进行——比较。
会发现它们的不同点,也会发现他们的相同点,通过思考从而找出写作的一些方法。
(板书)(二)群文阅读合作探究1.师引导生第一次合作探究写人的文章一定要从无数多的人中选出一群或一个来写。
比较这三篇文章作者选择的写对象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发现什么问题,又有什么收获,之后我们也来确定自己这次写人作文的写作对象。
解决第一个问题:写谁?不同点:选择的人不同。
相同点:作者对他们的写作对象非常熟悉或了解。
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措施

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措施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社会,小学生阅读的呈现出了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群文阅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呢?下面将就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一、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小学生的课余时间通常被琐事和游戏所占据,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
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时间,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中精力阅读课外读物。
在语文课上进行小组互动阅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二、建立鼓励机制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些鼓励机制,激励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
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比如在阅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品或者学习资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群文阅读中来。
三、建立丰富的阅读资源为了开展群文阅读,学校和老师需要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可以从多个渠道,如图书馆、互联网等获取各种类型的读物,比如文学名著、科普读物、诗歌散文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还可以邀请作家、专家等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或者与学生交流,增加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兴趣。
四、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群体阅读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输入,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让他们通过交流分享、思考和讨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可以让学生在读后进行课堂小组讨论,交流每个人对书籍的理解,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深刻理解,提高阅读水平。
六、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可以和家长一起协商制定学生的阅读计划和阅读目标,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群文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七、注重推广与落实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推广与落实。
要注重宣传和推广群文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认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阅读活动的落实,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群文阅读中来。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许多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何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学生们应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何?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否令你感到意外?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阅读心得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阅读心得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完成了一篇文学作品的阅读后,可以要求他们撰写一篇阅读笔记或者阅读心得。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记录下来,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及时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三、组织一些有关文学作品的课外活动组织一些有关文学作品的课外活动也是非常有益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朗诵、表演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四、定期进行作品解读定期进行作品解读是非常重要的。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引向文学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体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
第一,选择适合群体阅读的文本。
由于群体阅读是全班或者小组一起阅读同一篇文章,因此在选择文本时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文本内容丰富、有挑战性,同时也要简短明了,方便全班学生或小组学生一起朗读。
第二,制定群体阅读的目标和策略。
在进行群体阅读之前,要明确阅读的目标和策略,比如可以设定提问目标,要求学生在朗读之后能够回答相关问题,或者可以要求学生注意一些特定的阅读技巧,比如标点符号的运用等。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
在开始集体朗读之前,可以先进行个别朗读,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组织全班学生或小组学生一起朗读,可以按照顺序一人一句,也可以按照角色分配进行朗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四,开展群体讨论。
在集体朗读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第五,进行集体评价。
在群体阅读结束之后,可以进行集体评价,可以邀请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评分,评价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吸引力,也可以评价学生在群体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第六,开展相关活动。
在群体阅读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比如写读后感、画读后续、演绎故事情节等,这样可以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群文阅读课四步教学法

群文阅读课四步教学法群文阅读课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习方式, 从接触文学文本到对文本中的文学元素和历史背景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水平。
四步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是将文学文本以易懂、欣赏和理解为目标, 分为四大步骤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 把握大意。
群文阅读课中, 要求学生在20到30分钟的时间内准确、科学的对文本的大意进行把握, 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 让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
此步骤着重让学生明确文本的背景和主题, 掌握该文的写作思想, 充分认识文本的意义, 并且可以对文本进行简洁而清晰的概括。
第二步, 细节探究。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构建细节、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语言表意, 以达到细节深刻探究的过程, 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理解文本和探究文本元素的机会。
第三步, 语言表达。
在这一步, 学生将文本表达出来并展示, 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以及表达的熟练度。
要求学生语言准确, 思想深刻, 能够以自己的话写出文本的全貌和内涵, 可以从文字、图片、图表、数据等形式进行表达。
第四步, 参与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根据每组学生的兴趣特点, 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 以此巩固学习成果, 可以以讨论、分析、表演、制作小百科等方式, 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 更加立体化地观察文本, 形成多方位的认识和收获。
通过四步教学法, 学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文本, 不仅加强了学生的阅读技巧, 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分析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掌握, 实现知行结合, 最终获得一个积极的学习影响。
四步教学法是一种循序渐进、系统完善的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深入地挖掘文本的文学价值, 而且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强调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促进学生深度、广度的学习, 实现优质的学习效果。
此外, 结合实际, 在四步教学法的框架下, 可以通过协作式的学习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和探究, 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更加全面的掌握文本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文体,选取多篇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集中阅读和分析,通过对比、解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介绍一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一、确定主题或文体群文阅读可以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文体展开,如“家庭”、“友谊”、“爱情”等主题,古诗、童谣、小说等文体。
在确定主题或文体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课程进度来选择。
二、选择文学作品根据确定的主题或文体,选择多篇相关的文学作品。
可以选择不同年代的文学作品,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既有名家作品,也有普通作品。
要注意作品的质量和适宜性,避免选择太难或太简单的作品。
三、师生共同阅读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选定的文学作品,可以利用课堂时间集中阅读,也可以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默读,了解和感受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
教师也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对比分析选择多篇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作品在题材、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的异同,促使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讨论和分享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点评作品、提出问题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从中受到启发和启示。
六、写作活动群文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阅读后,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与选读作品相关的文章、日记、心得或感想等。
七、展示和评价在群文阅读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诵读、朗诵、演示等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通过展示和评价,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开展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随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群文阅读教学也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如果没有一些有效的策略,教师将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1. 建立积极的阅读氛围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积极地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这可以通过展示有趣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分享想法、和学生建立互信关系等方法来实现。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件愉快、有趣的事情。
2. 精心选择阅读材料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覆盖面、与学生兴趣相关、丰富多彩的材料。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 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界也不断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教育 APP、互动平台等,来加强群文阅读教学。
这些工具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群文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方便教师整合、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活动。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并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及推理。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问题、观点、及反思性理解问题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息。
5.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估适当的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提高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评估方法,如定期作业、小组讨论、演示等,来检测学生的学习,以及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群体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同时,评估的结果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以便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总之,以上策略不仅是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所需,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不断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并在教学中创造一个积极、愉快和有趣的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一、通过分析文本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信息传递方式。
1.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及其中的转折、承接等逻辑关系。
2.指导学生发现并分析作品中的细节和描写,了解细节和描写对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1.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找出作品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解读。
三、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1.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和把握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四、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比较和评价。
1.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
五、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鼓励学生参与文学作品的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情感体验。
六、将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引导学生根据所读的文学作品进行写作活动,如写读后感、写文学评论等。
2.通过写作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七、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及相关资源。
1.引导学生阅读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2.利用多种媒体和资源,如音频、视频、图片等,丰富文学作品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文本结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读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比较和评价,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将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及相关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1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最聪明、最勇敢、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我听好多老师都夸咱们班的小朋友聪明,那你认为咱们班谁最聪明?现在,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帮个忙,就在刚才蓝猫和淘气在飞船上吵了起来,我想你们劝劝他们,你们愿意吗?(放课件:蓝猫和淘气吵架)在这么多小朋友的劝说下,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做?(课件:蓝猫和淘气和好了)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蓝猫和淘气和好了,紧紧的挨在一起,笑得多开心啊!有个韵母就发挨在一起的挨这个音。
我们现在就一起认识它好吗?小朋友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和i)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两个韵母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
(移动i紧挨着a的右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
(板书)二、互动学习(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
教发音方法。
(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
(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二)学习复韵母ei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气非常大,他经常帮助别人,你们有谁愿意当一当大力水手?那好,咱们举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大力水手!你们想参加吗?(扳手腕比赛)2、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
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音。
(出示ei)3、练习发ei的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群文阅读走进课堂——浅谈中年级开展群文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提到阅读教学,我们习以为常的方法便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统一。
长此以往,学生由于阅读文本“量”的明显不足,加上花时多、见效慢的学习过程,造成不可避免的先天不足——那便是所获得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比较单一。
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仅靠课内阅读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课堂要由课内向课外伸,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台湾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可见,“群文阅读”已逐渐走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儿童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的精读教学的模式,让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一、“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
1、群文阅读意味着什么
在以上赵镜中教授的描述中,首次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这里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2-4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构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意味着教师讲的话不能太多,问题不可以过细过碎,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讨论或是感悟,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舍弃。
“群文阅读”要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意味着不能将“朗读”、“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
沈大安老师曾指出:“把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朗读,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让学生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
综上,开展群文阅读的起点,比较适合放在小学中年级。
据调查,中年级的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会运用略读、浏览、跳读等方式阅读。
当阅读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查资料、请教他人等方式解决问题。
群文阅读在中年级开展,符合中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为学生从低段的单篇阅读,到高段的整本书阅读,架起一座跨越的桥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2、“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单元整组教学”的区别
“群文阅读”、“主题阅读”、“单元整组教学”三者有诸多表象相似之处,如:三者都是突破单篇文章的阅读,都关注阅读主题的把握和处理等,都是以“群”的形式出现。
但深究之,不难发现,三者源自不尽一致的教学理念。
“主题阅读”的文本组合,往往建立在一个十分清晰的阅读主题之上。
而“主题”,只是群文阅读的一种结构——在“群文阅读”的语境中,阅读文本以一定的逻辑关联组合在一起,这种逻辑关联可以外现为一定的“主题”,也可以内隐为一个多元的“议题”。
主题的“退隐”,可以让学生以儿童的视角,在比较、分析、判断中去提升阅读能力,相对“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更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单元整组”呈现的文本均出自“教材”,只是把教材中得课文“整组”了。
而群文阅读的文本来源却跳出了教材的束缚,它既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补充,也可完全出于教学者的精心选择。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让其拥有了“选择”
的自由和责任,教师研究群文阅读,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群文到底如何组合,群文阅读如何实施。
二、群文阅读如何组合
“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样把文章放在一起,有何意图。
选怎样的文章组成“群”,无疑考验着教师的阅读视野、品味与阅读教育理念。
1、以儿童阅读视角为线索进行组合
当教师选择的群组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有往下读的强烈欲望;读完以后,他们又有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
笔者认为,尊重儿童的阅读视角,应该成为群文组合最为重要的线索。
四上《乌塔》一文讲的是:14岁的小女孩乌塔用自己的钱一个人游遍欧洲。
教师请学生交流:乌塔这样做好不好?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做表态,随后出示一组“中外孩子差异”的文章。
在思想的碰撞下,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乌塔之所以可以出远门,是因为中外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生活模式不同。
由此,学生对自己成长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这一系列群文中,来自成人世界的主题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儿童的视角,是儿童发现的眼光,是儿童的自我认知和精神成长。
2、以文本多样性为线索进行组合
为了让学生获得比较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现行教材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到篇章的布局结构都过分注重模仿性和迁移性。
如:写景的文章常常以方位为序,说明文则用总分结构。
这样的编写,显然的好处是,便于学生从读到写的模仿,但却抹杀了文章的表达个性,容易使学生产生阅读倦怠和审美疲劳。
笔者认为,教授三上《太阳》说明文的时候,可以加入散文和诗歌体裁的描写太阳的文章,这样就丰富了文本的多样性,使学生的语言和认知得到发散和升华。
3、以主题的多元探究为线索进行组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倡导多元化的主题探究,才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迸发多彩的灵性,唤醒潜在的生命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例如:“爱的不同形式”一组,取材于三上第八组《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与课外莫怀戚的《散步》、朱自清的《背
影》的组合,
“主题”是——爱。
笔者通过这一组文章,就是要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和思考,因为这一组文章“相似处”和“不同点”都显而易见。
尤其是不同处,学生通过比较、多角度地探讨“爱的多种形式”,丰富了学生对爱的多元理解。
三、群文阅读的具体实施
在“群文阅读”的课堂实施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的操作模式:“明确主题──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这五大板块。
以四上“童话”一组为例。
第一步是明确主题。
旨在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并以“画知识树”的方法进行呈现。
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达到用简练的语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第二步是“阅读概览”。
这需要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在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借助课外填写的“阅读记录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
第三步是“片段分享”。
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
如:有学生通过巨人几次发脾气将孩子们赶出花园的画面,感受出巨人非常自私。
也有学生通过巨人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画面,体会出了巨人不再自私,因为巨人学会了分享。
学生们这些独特的体验,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此时,教师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最为重要。
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应该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应该是读书会过程的组织者,还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聆听者。
第四步是“精彩赏析”。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则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促使学生做出判断,进行质疑、重读、辨析,解疑……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
在充分交流片段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对六篇童话进行比较,并引出话题:童话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得知?学生各抒己见,最终由“巨人”、“智慧女儿”、“小木偶”等形象,童话中的语言,故事的情节,包含的道理等方面,归纳出了童话的特点。
第五步是“主题拓展”。
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
在“童话”一组教学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拟人的、夸张的写法,编一编童话故事,能在故事中体现出真、善、美的意义。
并向学生推荐国外的《假话国历险记》、《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国内的《小巴掌童话》、《“小溜溜”溜了》等童话故事,布置做一份关于“童话”的手抄报,对比中外童话的特点,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和对更多童话的了解。
经过一学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将大量的阅读资料与课文有机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有效地提高了儿童阅读量,综合提高了儿童的语文能力。
学生有了课内阅读所扎下的根,又有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生发出的枝和叶,相信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