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丝雀码头区
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案例分析报告
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案例分析报告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是伦敦市重要的商业区和金融中心,也是英国最主要的地标之一。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丝雀码头区域近年来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例如大型商业建筑的兴建和改造,人口的增加等。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金丝雀码头区域的案例,探讨这些变化对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设计:本研究将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金丝雀码头区域的详细调查和分析,以全面了解该区域的现状和变化。
2. 数据采集:a. 文献研究:收集金丝雀码头区域相关的历史资料、报告和研究成果,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已有研究成果。
b. 实地调查:进行对金丝雀码头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采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c.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居民和企业对金丝雀码头区域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3. 数据分析:a.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描述性统计,了解金丝雀码头区域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变化。
b. 案例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数据,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探讨金丝雀码头区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c. 比较分析:将金丝雀码头区域与其他类似的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相似之处,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方案实施情况:1. 文献研究:已收集并分析了金丝雀码头区域相关的历史资料、报告和研究成果,对金丝雀码头的发展历程和已有研究成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实地调查:已进行了对金丝雀码头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采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建筑物变化、人口变化、就业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3. 问卷调查:已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获取了居民和企业对金丝雀码头区域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数据采集和分析: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描述性统计,得出金丝雀码头区域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
2. 案例分析:a. 经济影响:通过对金丝雀码头区域的经济数据和相关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其对伦敦市和英国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在金融业和商业地产方面的角色和地位。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
07 预期效果与评估
经济效益预测
经济增长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预计将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通过吸 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房地产价值等方式促进当地 经济发展。
旅游收入
作为一个独特的城市地标,金丝雀码头有望吸引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商业活动
新的城市设计将提供更多的商业空间和机会,吸引企业入 驻,促进商业活动的繁荣。
04 规划设计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
01
02
03
用地功能分区
根据城市功能需求,将金 丝雀码头划分为商业、住 宅、工业、公共绿地等不 同功能区域。
用地开发强度
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制定 相应的开发强度指标,包 括建筑密度、容积率等, 以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用地兼容性
考虑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和 不确定性,规划一定的用 地兼容性,以适应未来城 市功能的调整和变化。
创新建筑形态
采用独特的建筑形态和设计理念,打破传统建筑的束缚,展现金丝 雀码头作为创新之城的形象。
绿色建筑理念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公共建筑设计
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具有文化气息的建筑群,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丰 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交通枢纽设计
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枢纽,如地铁站、公交站等,实现城市内部 的快速通达。
道路交通规划
构建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包括主干道、次干道、 支路等,以满足不同交通需求。
公共交通规划
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慢行交通规划
打造安全、便捷的慢行交通环境,包括步行道、 自行车道等,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
绿化景观规划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
三栋超高层的视觉轮廓 汇丰、金融塔、花旗
金丝雀码头地下空间设计
金丝雀码头的地下空间有功能综合 化、分层化和建设分期化的特点。 功能综合化表现为地下空间是集商业、 休闲、服务、地铁站和停车场功能为一 体;分层化表现为地下空间将不同的功 能、不同的活动设置在不同的层上;建 设分期化是由于建设时序的不同和水系 的分隔,使地下空间的形态不是集中的 块状空间,而是分为南、北两个带状的 空间。
引
言
当代城市设计在欧洲的城市复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伦敦金丝雀码 头(Canary Whoif)的城市设计即为这样的典型范例,作为Dockland码头区复 兴中规模最大的开发工程, 金丝雀码头通过城市设计对多元城市要素进行 整合, 创造出整体的环境和高质量的城市空间,重塑了码头区的空间形象, 使之成为城市乃至区域或全球范围的经济文化标志地点, 进而吸引资本的 投资并带动Dockland地区的整体复兴。
金丝雀码头三维交通设计
立体化步行与轨道交通
用地内三维分层的交通系统
金丝雀码头三维交通设计
南侧步行桥
北侧步行桥
金丝雀码头自然资源整合
重塑水系 城市设计保留了总体的水系, 并将水系和空间布局重新整合, 在强化用地自然环境的特征的同 时创造新的特色。城市设计重新 利用水系,结合整体的空间布局 进行填埋和开挖,或将原有水面 填埋成为建筑用地,并通过城市 设计使填埋后的用地成为结构性 的开放空间,增强空间布局的整 体性;或将原来的用地开挖引入 水系,并通过城市设计使引入的 水系和重要的空间节点整合起来, 最终使水系和空间有机地融为一 体。
敦塔桥和千禧穹庐。城市设计将三栋超高层建筑呈三角形对称布置在空间轴线上,其中 最高的Canada广场1号布置在轴线的中心,为北格林威治轴线添加了新的视觉焦点,
伦敦新金融区金丝雀码头项目对上海后世博开发机制的启示
Isi t no a ayWh r n ier gPoetnL n o w Fn n i npr i f n r af gn ei rjc i o d nNe ia c l ao C E n a
Zo et s h n h i o l p v l p n o Po tS a g a rd Ex o De e o me tM e h n s W n c a im
从 2 世纪 7 0 O年代 起 ,城 市政 府 普遍 将城 市 发展 与其
执政 目标联 系在 一起 ,世 界各 地 的城 市政 府 主持 或 者推 动
了很 多大 型城 市开 发 和改 造 项 目 , 城 市 职 能 、 目类 型 、 从 项 开 发规模 、 能定位 、 响力等 方 面与世 博 会后 续 开发 相 类 功 影 似 的 有 纽 约 的 巴特 利 公 园城 市 (a t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kCt ) 巴黎 B te y P r iy , 的拉 ・ 芳 斯 ( a D f n e , 敦 码 头 区 ( o ka d) 横 滨 德 L ee s )伦 D cln 和 的 “ 1 纪 未来 港( ia o M ri2 )等。其 中 , 上海 世博 2世 M n t ia 1” 与 会 后 续开 发建 设最 相似 的是 伦 敦码 头 区项 目之 中的金 丝雀 码 头 项 目( a ay W a f , 世界 城 市伦 敦市 新 区开 发 的滨 C n r h r )是 水 项 目, 目标 是建 成 国际 影响 力 的金融 商务 区 。
崔
宁
上 海 世博 建设 开发 有 限公 司 2 02 0 15
摘 要: 以伦 敦新 金融 区金丝 雀码 头项 目工程 的背 景 、规模 、开发 模式 、建设 情 况为 例 ,分 析 了该项 目开发 时 的经 验 和教 训 。作为 同样 以 “ 市政 府推 动 的 ,投资 巨大 而且对 城 市 影响 深远 的城 市 更新 项 目”— — 上海 世博 会 园 区地块 , 目前 正 城
金丝雀码头
巴西利卡式的教堂
高
然而西萨· 佩里又巧妙的打破了这种传统,他利用建筑空间形态将 建筑的中心偏离十字中心至长轴中心,从而建立了新的、现代的建筑 空间。
西萨· 佩里的建筑立面
One Canada Square
传设计手法
灰
实
传统
现代
传统
现代
传统
三种尺度不同的窗
金丝雀码头塔楼、零售和批发大厦
西萨佩里
设计地点:英国 伦敦 多克兰 设计时间:1987 完成时间:1991 建筑面积:167 225.472平方米 建筑高度:244米
建筑层数:50
金丝雀码头是英国首都伦敦一个重要的金融区和购物区,这里是伦敦的新兴金融
区
现阶段及未来开发
初始总体规划及建设阶段: 1985—1993 后继总体规划及建设阶段: 1998—2005 未来开发阶段:2010—2015
现代的建筑材料
不锈钢+玻璃
角窗削弱体量
对建筑入口的处理
西萨· 佩里
将玻璃和不锈钢赋予一座造型古典 的建筑。这种思想使传统欧式建筑 脱离石材的束缚。
首层平面图
很规矩的交通流线
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极具现代的轻轨站
Canary Wharf DLR station
传统
现代 弱化
传统
现代 强化
传统
结构
Cabot Place
群房屋面通过后退的手法与主楼 屋顶取得一致
谢谢
One Canada Square 是第一个在金丝雀码头建成的高层建筑
作为这个地区第一个高层建筑需要一个 什么样的建筑?
?
古典密集区 现代高层区
伦敦金融城 伦敦老城区 泰晤士河 金丝雀码 头 这里是什么样子
城市商业中心发展案例分析——伦敦金丝雀码头、布鲁克林商业中心、六本木、日内瓦市中心
市
商
业 中
案例分析研究对象
心 发
1 伦敦金丝雀码头
展
案
2 纽约布鲁克林商业中心区
例
分
3 东京六本木
析
4 日内瓦市中心
伦敦金丝雀码头
2
伦敦金丝雀码头
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东部港口区内,内有高层建筑24 座。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街心花园、广场、步 行街、林间小路等公众空间总面积约30公顷, 2006年 这一区域内工作人口约 9万,预计这一数字在2020年 将达到20万。
d. 公共部门——英国金融业管制协会 ;伦敦2012年奥 运会组委会 ;伦敦支线地铁公司
e. 能源——英国石油石化集团;达道尔石化集团
金丝雀码头主导产业分析图
能源石化, 4, 商业组织, 9, 6%
13%
公共部门, 11, 16%
金融机构, 29, 43%
专业机构, 9, 13%
传媒机构, 6, 9%
在内的32家国际商业及公共
建筑高度:200米
能源集团
机构。
楼层:42层
建筑面积:92251 平方米
1988年开工,竣工于19
91年。
楼内装备全欧洲最快商
用电梯(8米/秒)
建筑高度:151 米 楼层:30 层
50层,高236米,为英国
最高建筑
与毗邻的16层大楼连接 成为复合式建筑
3.乔治西屋高中
4.MetroTech中心 11
5.纽约市警察学校
6.布鲁克林家庭法院
7.330杰里街
8. MetroTech中心6
9. MetroTech中心5
10.美国理工学院学院
伦敦码头区开发案例研究(上篇)
伦敦码头区开发案例研究(上篇)上海城投王强第一部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英国伦敦东区的一块被长期废弃的码头区域展开了了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市复兴式的开发活动,英国开发者,历时超过二十年,化腐朽为神奇,将一片数世纪以来无人问津的土地转变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伦敦码头区开发也成为全球范围内城市复兴的经典案例,吸引世界上无数的同行、学者和投资家前往观摩和学习。
我们之所以选择伦敦码头区开发案例做研究,认为其成功对城投总公司未来的区域开发和城镇开发有丰富的借鉴意义。
由于所搜集的资料比较翔实,该案例在多个方面存在成功的特色,所以本次研究系列化,力图比较全面深入地剖析此案例。
一、开发前的状况伦敦码头区开发以前无论在地理上还是社会情感上都与伦敦的其他地区相距较远,从伦敦没有交通直达,并在该区域内几乎没有公共交通,在伦敦绝大多数民众认为此地就根本不值一去。
整个码头区以前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专用码头,但该地区十九世纪末叶就开始被废弃。
时过境迁,到1970年代,该地区充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生活在当地的人们相当贫困,住宅破敝,毫无获得教育和就业之希望,整个土地一片萧瑟和苍凉的景象。
二、开发机制1.开发思想的演变城市的再开发是将英国从战争的创伤中迅速挽救出来的中重要手段。
在战后的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开发的创新政策和手段,例如伦敦内城的大片区域的综合再开发和新城建设。
然而,在之后的二三十年内,这些开发政策和活动受到了公众和学者们的质疑。
新城并不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因为这需要经常较长距离的通勤到达伦敦市中心主要的功作和娱乐场所,而“综合开发区域”对原有的居民区和传统建筑的破坏代之以大量的办公楼和购物中心的建设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厌恶。
从而在1970年代,便出现了对传统住宅和街区进行保护的开发模式,而对于伦敦码头区的开发莫衷一是,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被放弃。
码头区本身的条件已经不适于日益增长的集装箱化的国际航运的模式,最后连伦敦港务局也放弃了对此地在开发的念头,于是造成了更多的空闲和荒芜的土地。
伦敦市金丝雀码头
伦敦市金丝雀码头——21世纪英国最具有活力的新金融区说起英国经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的伦敦市,世界上除了纽约、东京,伦敦是欧洲最老牌的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伦敦号称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其金融服务位于两个地区:“城区”(伦敦城)以及港区(金丝雀码头)。
英国最古老的金融区是“伦敦城”,在这里有伦敦证券交易所(股票与债券)、伦敦劳埃德(保险)以及英格兰银行。
而金丝雀码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现在已经是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以及一系列重要的金融机构(巴克莱银行、花旗集团以及汇丰)的总部所在地,成为了世人所瞩目的世界金融引擎机。
富有新世纪经济活力的伦敦市金丝雀码头,这是个怎样的魅力东区的代言人呢?金丝雀码头与传统的伦敦金融中心——“一平方英里”实为“伦敦城”相匹敌。
英国最高的三栋建筑均坐落于此——235.1高的第一加拿大广场,亦称“金丝雀码头塔”、第八加拿大广场,亦称“汇丰银行塔”和花旗集团中心,它们均高199.5米。
金丝雀码头(CanaryWharf)正在成为新兴CBD 商圈。
如果打个比方,中国首都北京市,这里大家从所周知,国贸CBD商圈已经成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中心,从地理位置上也是处于北京市的东三环。
而金丝雀码头也是地处于伦敦市东二区,相当于伦敦的国贸商圈。
看到它的发展趋势,那我们还可以关注下2012年伦敦奥运会。
伦敦奥运会是人类四年一届的体育盛事,本次奥运会88%的场馆的建设已经完成,从位置上来,主赛场“伦敦碗”坐轻轨十余站半个小时即可到达金丝雀码头。
东区这一代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而我们洲联地产所热销的楼盘“兰庭精装公寓”项目就地处于金丝雀码头,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地铁站,您想去哪里都是那么方便。
还有“皇家港湾精装公寓项目”隔窗遥望金丝雀码头美景,生活更加惬意与舒心。
伦敦金丝雀码头运营
伦敦金丝雀码头运营简介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是伦敦东区的一个著名商务和金融中心,位于泰晤士河河畔。
它是一个现代化的、高度发达的区域,吸引着全球许多著名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
本文将介绍金丝雀码头的运营情况,并探讨其对伦敦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1. 金丝雀码头的背景金丝雀码头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当时,伦敦政府决定在这个东区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建立一个新的商务和金融中心,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于是,废弃的金丝雀岛码头被改建成了如今的金丝雀码头。
2.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持金丝雀码头的运营,伦敦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
他们改善了交通网络,修建了地铁、火车站和公交站点。
此外,还建设了现代化的办公楼、购物中心、酒店和公共设施,以提供全面的服务。
3. 金融机构和公司伦敦金丝雀码头是许多著名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其中包括英国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著名金融机构,以及众多国际公司如思科、摩根大通、汇源等。
这些机构和公司的入驻,极大地提升了金丝雀码头的商业氛围和影响力。
4. 社区发展金丝雀码头不仅仅是一个商务中心,也是一个拥有不同社区的城市区域。
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餐馆、咖啡厅、健身中心等各种生活便利设施。
此外,还建有公园、运动场和艺术中心等公共空间,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
5. 娱乐和文化活动金丝雀码头举办了许多娱乐和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居民。
这些活动包括音乐会、艺术展览、街头表演等。
金丝雀码头也是伦敦的一个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全球来访者的关注。
6. 经济影响金丝雀码头的运营对伦敦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和商务中心,它吸引了众多国际机构和公司的投资和业务活动,直接促进了伦敦和英国的经济增长。
同时,金丝雀码头的繁荣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结论伦敦金丝雀码头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商务和金融中心,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丝雀码头111实用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事例剖析————金丝雀码头金丝雀码头是英国国都伦敦一个重要的金融区和购物区,坐落于伦敦道格斯岛( Isle of Dogs,又译“狗岛”)的陶尔哈姆莱茨区( Tower Hamlets),位于古老的西印度码头( West IndiaDocks)和多克兰区( Docklands )。
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多克兰地域西印度码头的中心。
在过去航空、陆运都不太发达的漫长年月,航海占有了交通来往的主要地点。
英国港口以前是世界贸易的集散地。
金丝雀码头就是伦敦优秀的码头。
但是在上世纪 60 年月,由于海运事业的萎缩或许航运企业需要寻找更大、更有效的深了18 个月内建成7.5 座高楼这一伦敦建筑业的奇观。
水港口,伦敦的原有港口码头有些就衰败下地理地点去,直至封闭。
金丝雀这个 22 平方公里的码头就是此中的一个。
到 1980 年,码头已经停止了营运,完全荒弃了。
80 年月中期也就是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
伦敦市政府成立了码头区开发企业,开始全面改造这一地域。
一家加拿大开发企业包下这块地盘,把这里建成了金融区。
开发商在这里创建金丝雀码头改造的定位是与伦敦金融城相当合修建双 CBD模式,为金融中心供给办公空间;供给现代化公共活动设备;使有限的土地与建筑发挥高使用效益;创建一个轻松、健康、吸引人的环境,保证住所及社会服务设备齐备以吸引人们来该地域工作、居住和观光旅行。
因为伦顿金融城空间有限,为保持伦敦城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在码头区成立大型的新区,可知足现代商务发展的空间需求,建设新的基础设备,土地更廉价且大部分是空阔的,不受历史风采保护规定的“限制” ,使其拥有更大的吸引力。
伦敦多CBD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伦敦商务面积扩大的同时伦敦城中心区内独到的历史风采不受损坏,着重二者的功能地位互补效应的发挥。
大批金融和商业服务机构对写字楼面积和质量的需求不停增大,媒体、电信和 IT 业的大扩充也进一步刺激了对写字楼的需求。
15万金领挤在这么一个弹丸之地...金丝雀码头,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存在?
15万金领挤在这么一个弹丸之地...金丝雀码头,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存在?金丝雀码头,伦敦市中心向东4公里处,高楼耸立,是举世瞩目的世界级金融中心之一,与老金融城Bank 相望相守~在众多摩天大楼中,伫立着鼎鼎大名的银行总部,支部,商业巨头和一流媒体: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英格兰银行,渣打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瑞士信贷;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每日电讯报,独立报,路透社,镜报等等......光员工就十五多万人。
今天要介绍的地方,是有伦敦“曼哈顿”之称的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 )。
跟高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一样,这里有着三大高楼:第一加拿大广场One Canada Square(235.1米),汇丰银行塔(HSBC Tower)和花旗集团中心(Citi group Centre)。
别看这里现在风光无限,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个废弃的伦敦码头,早已没有了当年“不夜码头”的繁华景象。
回想1802-1939, 金丝雀码头地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然后随着产业革命的到来,1960年代以后港口业开始萎缩,1980泰晤士河上最后一个港口关闭标志着 Canary Wharf 1.0时代的结束。
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伦敦市政府成立了码头区开发公司,开始着手全面改造这一地区!1981年成立了伦敦港口发展公司,并于1982年辟出一片区域,以金丝雀码头为中心作为城市企业区。
当时,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的前主席 Michael von Clemm 考虑:想把金丝雀作为打造成一个 Back Office,在与G Ware Travelstead 商讨后,提出了将金丝雀打造成一个新商务中心的想法。
金丝雀2.0自此开始。
然而,计划受到了伦敦老金融城的强大打压...... 为了对抗金丝雀,老金融城修改了市政规划法,允许在火车站之上(Blackfriars),马路之上(Alban Gate)修建办公楼,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当时的伦敦商业物业的供应多度,并且金丝雀的主体投资公司宣布破产......若干年后,随着产业复苏,对大面积商业物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并且伦敦政府为了迎接千禧年,决定在千禧年前完工Jubliee Line的延长线,并在金丝雀开设重要的一站,并入已有的湾区轻轨体系,将金丝雀的交通体系由线变网!一时间,市场对金丝雀的信心随之大升!2007年,金丝雀码头的 HSBC大厦,创纪录的以£11亿成交,震惊四海八荒......如果说老金融城代表着伦敦的过去,展现了伦敦古典厚重一面,金丝雀码头则代表着伦敦以及世界金融业的未来,展现了伦敦现代时尚的一面。
飞进雄安的英国“金丝雀”
飞进雄安的英国“金丝雀”“点石成金小能手”给雄安未来带来无限想象在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刚刚签订的访华“大单”中,有一单颇引人注目:英国金丝雀码头集团将为雄安新区提供设计、规划、建设、运营建议,共同建设“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城”。
英国“金丝雀”,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厉害角色”?金丝雀码头位于东伦敦,在19世纪“大英帝国”鼎盛时期,曾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码头之一。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大英帝国”解体,贸易不复繁盛。
与此同时,集装箱时代到来,伦敦周边的深水港蒂尔伯里崛起,金丝雀等城市码头衰落。
当时执政的撒切尔夫人内阁于是决定重新规划这个区域。
他们相中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地产开发商、加拿大公司“奥林匹亚与约克”。
“奥林匹亚与约克”派去的考察团中,有一位波兰籍高管乔治·伊克贝斯科,目睹了码头1987年的衰败惨状:“没有水,没有电,什么都没有……我给老板保罗·莱克曼的建议是‘千万不要碰!’”但这位有点疯狂的老板莱克曼还是决定接下来,伊克贝斯科也派往伦敦负责开发。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计成本铺建基础设施,哪怕这是一项看似不可能的工程——90%的面积都需要填河造地,由于交通不畅,很多建筑材料甚至要从泰晤士河上用驳船运过来。
到1991年,他们共花了近20亿英镑翻修基础设施,在此之上建造了40多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其中235米高的“加拿大一号广场”是当时的伦敦第一高楼,“金融城”呼之欲出。
虽然不久后的经济衰退导致“奥林匹亚与约克”遗憾破产,但开发一直在持续推进。
几经周折,金丝雀码头的运营权如今归属新成立的“金丝雀码头集团”,乔治·伊克贝斯科担任主席。
30年后,这个曾经衰败到不通水电的97英亩(约合0.39平方公里)的小小地块,成为“全世界企业最想进驻的办公地点”。
客户名单包括汇丰银行、摩根斯坦利、汤森路透、英国石油公司等最负盛名的企业。
在这里工作的白领平均年薪为10万英镑(约88万元人民币)。
伦敦金丝雀码头
伦敦· 金丝雀码头
区位——
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东南方,规划面积 0.54平方公里 距离伦敦老城中心约5公里
伦敦
金丝雀码头
规划定位——
伦敦甚至是欧洲的新金融中心,为伦敦 在外汇交易、证券交易等方面成为世界的 中心提供一流的硬件设施 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
用地模式—— 以混合开发模式为主 主要功能—— 金融、商务办公
1
伦敦· 金丝雀码头
二期 五期 一期 五期 二期 一期 三期 四期
分期开发示意图
交通结合点辐射分析图
开发模式—— 共分5期进行开发,将交通结合点区及主 要干道沿线作为优先开发区域 以中心绿色轴线组织金丝雀码头区开放空 间 开发强度—— CBD区域容积率≈ 10
总平面图及规划轴线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伦敦新金融区金丝雀码头项目对上海后世博开发机制的启示
伦敦新金融区金丝雀码头项目对上海后世博开发机制的启示伦敦新金融区金丝雀码头项目对上海后世博开发机制的启示InspirationofCanaryWharfEngineeringProjectinLondonNewFinancial ZonetoPostShanghaiWorldExpoDevelopmentMechanism崔宁上海世博建设开发200125摘要:以伦敦新金融区金丝雀码头项目工程的背景,规模,开发模式,建设情况为例,分析了该项目开发时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同样以”城市政府推动的,投资巨大而且对城市影响深远的城市更新项目”——上海世博会园区地块,目前正开发起步,而金丝雀码头改造工程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关键词:伦敦新金融区金丝雀码头改造工程上海世博会后续开发建设机制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1001(2012)02—0085—040引言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成功落幕,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和丰富的世博文化遗产给上海留下了永恒的美好记1’s.2011年10月,世博B片区10幅地块在市规土局网上公开出让,以此为标志世博后续开发建设正式全面启动.后世博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城市政府推动的,投资巨大而且对城市影响深远的城市更新项目(UrbanRenewa1)”.从20世纪7O年代起,城市政府普遍将城市发展与其执政目标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地的城市政府主持或者推动了很多大型城市开发和改造项目,从城市职能,项目类型,开发规模,功能定位,影响力等方面与世博会后续开发相类似的有纽约的巴特利公园城市(BatteryParkCity),巴黎的拉?德芳斯(LaDefense),伦敦码头区(Dockland)和横滨的”21世纪未来港(MinatoMirai21)”等.其中,与上海世博会后续开发建设最相似的是伦敦码头区项目之中的金丝雀码头项目(CanaryWharf),是世界城市伦敦市新区开发的滨水项目,目标是建成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商务区.1伦敦金丝雀码头项目简介1.1项目背景伦敦是欧洲传统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也是最重要作者简介:崔宁(1972一),男,博士,工程师,副总经理.作者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3588号(200125o收稿日期:2012—02—07的世界城市之一.伦敦中心区(伦敦金融城)对于CBD的限制发展战略很好地保留了伦敦传统的城市肌理,但同时对于伦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吸引私人投资的竞争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作为寻求保护原有城市中心区肌理和满足商务办公区的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的直接结果,英国政府促成了泰晤士河码头区等的新城市化中心区的发展.伦敦码头区(Dockland)位于泰晤土河下游东面,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1960年代因海运和港口工业外迁逐渐衰退.80年代初,英国政府逐渐发现这一滨水区的独特潜力,倾向于对私人资本开放市场的保守党政府在与倾向于保护公共利益的工党的政治角力中占据上风, 将之划为自由经济区(EnterpriseZone),区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享有10年的地方税免税并免除所有土地建设税,同时实施相当宽松灵活的规划控制政策.1981年,伦敦码头发展(LondonDocklandDevelopmentCorporation.即LDDC)作为政府管理码头区开发的机构正式成立. 1980年,英国经济跌入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谷,城市衰败,工厂倒闭,失业人数自1930年以来首次超过300 万.撒切尔夫人执政后,为刺激经济,政府转向执行自由市场政策,实质就是”国退民进”,政府将原本垄断的城市开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航空,甚至邮政电信等向私人市场开放,以减轻政府负担.在第一个10年内,伦敦码头区的公共投资是10亿英镑,吸引的私人投资则达到i00亿英镑.1.2规模与开发模式金丝雀码头是伦敦码头区改造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工程.它位于狗岛区内一个半岛形地块,距伦敦市区4km,它三面被泰晤士河环绕,面积0.35kmZ[伦敦码头区规划区域面积2km.,分为瓦平与波普拉(WappingandPoplar),色雷建筑施工第34卷第2期『85码头(SurreyDocks),狗岛(theIsleofDogs),皇家码头(theRoyalDocks)4个区].1985年,美国开发商瓦尔?查沃尔思德(G.WareTrav—elstead)在两家大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向伦敦码头发展公司(LDDC)提交了金丝雀码头的第1个开发计划,包括3栋超高层建筑.需要注意的是,区别于国内由政府组织制定开发计划,伦敦码头区的开发是投资商编制开发计划(包括策划,规划,计划,资金,权益,建设,营销等),作为双方建立合作机制的基础,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相当宽松灵活的规划控制政策”.1987年7月,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与伦敦码头区发展公司(LDDC)签下了金丝雀码头的开发协议,开发项目正式开始相对独立的启动.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作为一个商业化运作的私人公司,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它制订了一个空前宏伟的计划,即建设一个足以取代伦敦金融城的金融中,.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是一家加拿大私人性质的不动产投资和经营公司,1987年该公司成功完成了在纽约巴特利公园城市开发之中的世界金融中心项目.在美国纽约的成功,使公司决策层敢于投资国际性质的超大型开发项目,但也忽视了巨大收益背后隐藏的风险.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提出的建设规模是英国多年来罕见的,它包含了1100000m的办公楼,70000Ill的商业和服务空间,将使伦敦的办公楼总面积增加20%.金丝雀码头的定位不仅仅是一个中心商务区,而且是一个整体的环境和高质量的城市社区,以此吸引那些在欧洲寻找总部的国际性大公司.’1.3规划与开发建设1987年,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委托美国SOM公司编制了金丝雀码头的规划方案,其内容涵盖了详细的设计准则, 市政设计和各个地块的建设规范.规划方案在整体上沿用了欧洲19世纪的传统街区式布局,同时加入了明显的轴线,宽阔的绿地,以及轴线上的摩天楼等元素,金丝雀码头更类似于华盛顿的轴线绿地,它的建筑与开放空间的比例也使它与美国的城市形态更为相似.图1方案模型86l2012”2BImg图2金丝雀码头总平面金丝雀码头为英国的城市设计发展带来了一些观念性的变化:它整齐的街道和广场空间体现了欧洲传统的城市形态;而其建筑体量,特别是以超高层建筑作为整个群体的中心和城市象征的做法则渗透了美国城市的精神.欧洲的传统城市空间和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的融合产生是一种属于以当代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所乐于接受的城市文化.在细节上,设计师与业主一同引进了更多的零售,商业服务, 居住与娱乐设施,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办公楼区的形式,带来了现代城市的生命力;摩天楼则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产生了地标效果.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高效地利用了政府给予的免税政策,以及宽松的规划和项目审批制度,在2年内建成了8座高楼共600OOOm2的办公面积.但外部问题使项目令人意外地陷入困境,1992年5月,在工程进行到第4年,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正式向加拿大和美国政府寻求破产保护. 1993年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重组为金丝雀码头发展公司(CanaryWharfLtd.).问题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被市场接受非常缓慢,虽然开发公司提供了最大的优惠条件吸引有影响力的客户迁入,但是说服大银行和金融机构放弃熟悉的市中心,远离它的客户群而迁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第1期60%的出租率远低于公司的预计,再加上前一阶段对客户让利过大(如免掉新租户头一年的租金, 出资买下愿意搬来的客户原先的物业等),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在于政府,政府负责建设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严重滞后,伦敦码头发展公司(相当于地方政府) 承诺的1条轻轨,1条地铁延伸线,1个水上客运码头和1 个新国际机场,最后只按计划建成了轻轨.项目成败涉及政府形象,伦敦市政府终于着手解决交通问题.1993年底承诺多年的地铁延伸线正式动工,交通条件改善的预期利好刺激了市场需求,政府的支持则恢复了投资者的信心,金丝雀码头的出租率开始稳步上升,当1999年地铁站建成之后,办公楼出租率已经达到99.5%. 面对爆发的需求,市场迅速反应,第2和第3栋超高层办公楼相继动工,到2004年,金丝雀码头的办公楼面积已经超过1000000m,工作人口已经达到63000人.金丝雀码头项目成功复苏,带动了伦敦城市建设的发展并强化了它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图3).2案例分析与经验教训2.1公司与政府金丝雀码头项目的整体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放权和开发公司主导的开发模式项目是一个鲜明特点.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作为一个融发展商,项目经理人和最终业主为一体的企业,使一个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建设项目能按照规划统一开发建设,并在城市形态和空间品质上达到了统一完美的预期效果.在规划和设计方面,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在充分利用政府的规划授权以谋取最大利益的同时,并未回避相应的社会责任.为使项目能够成为国际一流的开发作品,公司不计成本委托了世界最顶级的规划和建筑专家[《拼贴城市(CollageCity)》的作者弗列德?科依特(FredKoetter);建筑师有西萨?佩里,福斯特等].针对伦敦的城市特征,在规划方案之中对公共空间,城市文脉,城市景观,甚至建筑细部等都进行负责任的研究,并在开发过程中贯彻始终.图3金丝雀码头金融区初步建成而与开发公司对照的政府,首先是为招商引资而将规划的编制权完全下放给开发公司,等于将公共利益和政府利益的调控权下放给企业,制造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其次, 在企业委托私人机构编制规划方案的过程中,政府的公共职能参与较晚,一系列无法履行的承诺,特别是交通方面的承诺严重误导了开发商的决策:最后,政府失信于开发公司,其负责的公共设施,特别是道路和地铁等交通设施建设落后于房产开发达数年,到伦敦市区直线距离仅4km的~段地铁修建了6年(1993年底~1999年),直接影响了项目建成后的市场销售.2.2开发机制的利弊.伦敦金丝雀码头项目的开发建设模式与国内同类规模项目最大的区别是开发公司主导,政府职责非常有限.伦敦码头开发公司是代表政府管理码头区开发的机构,主要负责项目招商,并不干涉具体的项目操作,也不负责项目相关的大市政交通配套的建设,而是几乎完全放权给开发商——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集开发职能与管委会职能于一身,将风险和收益均最大化.给予开发商更多的项目自主权是撒切尔夫人政府的自由市场政策的体现,作为管理机构的伦敦码头开发公司,将码头区开发划分为巨型项目整体出让给一家开发商,等于将项目风险全集中在一个企业上.开发商与政府虽然有将开发项目做好和做大的共同目标,但在利益分配之间的博弈则是两者之间的核心关系.金丝雀码头项目启动时英国经济正处于历史低谷之一,伦敦政府担心风险太大而没有开发商愿意投资.为吸引投资,市政府免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者1O年的地方税和开发过程的土地建设税,而且不惜削弱政府的规划控制权.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地的城市政府的管理思维模式日益雷同,当房地产市场景气时,针对开发项目的财税政策总是最严格的;而一但市场恶化,开发公司濒临倒闭,财税政策又是最优惠的.开发商在市场景气时,只要有利可图,不管政府多么苛刻的要求都能接受;而项目陷入困境之后,首先想到的解困途径则是”请政府让利”.2.3宏观经济和微观配套开发项目从决策投资到产生经济收益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周期,短则三五年,长要十几年,项目规模越大开发周期就越长,期间必然经历宏观经济的高潮和低谷,甚至天灾人祸.金丝雀码头项目启动于英国宏观经济的低谷期,但很快就在马岛战争后就迎来了经济复苏,项目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但是市场的不认同和城市配套设施的滞后给项目造成了致命影响.事实上,1992年时金丝雀码头糟糕的交通状况不是项目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码头的交通直至1999年地铁延伸线建成时才实际改善.造成项目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投资人看不到交通改善的希望.在市场经济之中,政府的袖手旁观使投资者只能观望.能够证明上述观点的是当1993年地铁延伸线动工之后,虽然交通并没有实质改善,但是由于看到了交通改善的希望,金丝雀码头的出租率开始上升,到1998年时,第2栋和第3栋超高层办公楼也启动建设了.3开发机制的创新3.1后世博开发与金丝雀码头项目的相似性根据地区结构规划,世博会地区定位为文化博览创意,总部商务,高端会展,旅游休闲和生态人居为一体的上海21世纪标志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规划形成”五区~带”的功能结构,包括:浦西的文化博览区和城市最佳实践区,浦东的国际社区,会展及其商务区和后滩拓展区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等.其中,会展及其商务区用地面积约建筑施工第34卷第2期I871.94km.,规划总建筑面积2360000m2,包括A片区,B片区,”一轴四馆”等,是以会展及商务为核心功能的公共活动区(图4).从功能定位和总体规模,以及滨水的区位特征对比,与伦敦金丝雀码头项目高度相似.在开发机制上,伦敦码头发展公司(LDDC)负责金丝雀码头项目的开发管理,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负责项目的商业开发和经营;而后世博开发建设则是由世博发展集团负责世博地区开发项目的现场管理和服务,代表政府负责地下空问和地面公共空间的”统一规划,统~设计,统一建设, 统一管理”.3.2后世博开发的难点与金丝雀码头项目不同,世博B片区的开发模式遵循的是用地统一规划,土地公开出让后各个建设单位分别投资建设的模式.为确保地区的开发品质,世博发展集团协调B片区各建设单位,代表政府负责地下空间和地面公共空间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管理”.但具体实践上存在很多具体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分散与统一建设的矛盾,B片区地块土地受让方超过10家,每一个基坑(街坊)内均有2家以上建设主体.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协调层次和工作量数倍于单一建设主体.(2)开发时序与统一建设的矛盾:各个建设主体的开发建设计划和项目部的能力差异,必然造成各个项目的推进速度参差不齐,从立项,设计,报批,招标,施工等环节环环相扣,项目间同步协调的问题无法解决,地下空间统开工建设也将无从谈起.(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统一建设虽然理论上节约了投资和时间,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潜在风险也成倍提升,特别是在面对个体利益时,时间成本和投资成本非常难以控制.世博发展集团代表政府统筹协调统一建设,涉及具体单位的具体利益,集团缺乏一定的政府授权和利益杠杆作为工具,协调难度很大,协调层次也不够.3.3后世博开发机制的创新根据《”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上海金融从业人员将从2010年有24.5万人达到2015年的32万人,按照一般测算标准,满足上述人数增量的办公和营业场所,需要新增建筑面积不小于2000000m2.按照上海市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要求,上海市金融商务办公场所的缺口依然巨大,需要高水平,高质量和高速度地加快~批商务金融办公区的建设.世博地区无疑是其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学习伦敦金丝雀码头项目的成功经验,如何加快后世博地区开发建设,必须有突破现有模式,全面创新才可能在机制上进一88l2012”2BIding步理顺,更好更快的完成后世博地区开发的重任.建议世博后续开发能否土地出让以±O.O0m为界,地下空间的开发权不纳入土地出让范围.现有的土地出让方式(例如B片区)为地下地上整体出让,地下空间的开发权随土地分散到各个开发建设单位后,再集中统一建设就非常困难.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权宜集中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开发建设.同时,将”控详规划方案”土地出让转变为”建筑设计方案”出让.如A片区的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建设,地下部分不再纳入土地出让范围后,则原有的控详规划的研究深度无法满足地下空间统一开发的很多技术要求和直观表述,因此建议地下空间和地面建筑以设计方案作为出让条件,可以将参与地区开发的各个单位的责权范围较具体的分开, 也将有利于土地受让方更直观的接受地下空间整体开发的设想.在土地出让方式的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建议将世博后续用地的地下空间由世博发展集团统一开发建设.世博发展集团承担了类似金丝雀码头项目之中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的职责,负责一个功能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4结语图4”后世博”地区结构规划金丝雀码头项目的经验与教训均集中在将一个区域的开发建设完整的赋予~家专业开发建设公司承担,其结果是在不足15年的时间内使一个滨水的荒废码头区建成与伦敦金融城媲美的,生机勃勃的金融新城,该新城无论在建筑,功能,配套还是公共空间方面,均达到了当今世界的一流水平.无论上海后世博开发是否能够复制金丝雀码头项目的开发建设,但是在目前的起步阶段,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和法规,认真学习和借鉴金丝雀码头项目运作所涉及的策划, 规划,设计,建设,营销等各个方面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使上海后世博开发机制更加完善,更加全面.参考文献[1]时匡,加里?赫克,林中杰.金球化时代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建筑I:业出版社,2006.。
伦敦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
持 了金 丝 雀 码 头 开 发 的 持 续 性 。 1. 自然 、历 史资源 3 D 0c an kl d码 头 区位 于 东伦 敦泰 晤 士河 下游 , 整体 呈 带状 沿 河 由西 向东伸 展 。金丝雀码 头位于 DO ka d码 头区的 ll o gs ( C ln Se fDo 狗岛 ) 。狗岛的地形 比较 特 殊 ,泰 晤士 河在 此 由北 向南 U型 转 弯, 使其 成 为东 、西 、南 三面 环水 的 半 岛, 位 于 其 中心 偏 北 的 金丝 雀 码 头在 东 、西 两侧 与泰 晤 士河 直 接 相接 , 因此 它 的水 资源 十 分 丰 富 , 不 仅 用 地 内部 有 原 码 头 的水 面 , 东 、 西侧 还 有 河 水 环 绕 。在 71英 亩 的总 用地 面积 中, 水面 达 25英亩 , 还有 25英 亩 沿河 用地 。金 丝雀码 头 的城 市设 计 充 分 利 用 了水 这一 独 特 的 自然 要 素 , 在将 其 与 公 共 空 间和 景观 、步 行体 系 整 合 的 同时 ,还 将 滨 水 用地 与 生 活娱 乐 、 休 闲功 能 相 整合 , 达 到 土地 的 高效 、 混 合 使 用 。 金 丝 雀码 头拥 有悠 久 的历 史和 辉煌 的过 去 , 自 19世纪 初开 始 到 1 980年 关 闭, 它一 直是 兴 旺 的 贸易 、工 业码 头 。 码 头在 英 国人 心 目 中具有 浓 重 的历 史 感 和认 同感 ,生 气 勃勃 的码 头 区氛 围是 D0C kJ and地 区独 特 的历史 文 化要 素 。此 外, 金 丝 雀码 头 的 用地 位 置 与连 接 伦敦 西 城 最 古老 的 城 区 、 伦敦 塔 桥 和伦 敦 东 侧格 林 威 治地 区的 空 间轴 线 重 合, 伦 敦 城市 的历 史 与码 头 区 的历 史 在 金丝 雀 码 头 的用 地 相叠 加 , 共 同形 成 了内 涵丰 富 的历 史 文 化 资源 。 金 丝 雀码 头 的城 市 设 计在 外 部 空 间和 景 观意 向的 设 计 中充 分 整合 了这 一要 素 , 使 现 代 的城 市 空 间创 造了与伦敦城区和码头区的历史相契合的场所。 1. 规 模 与 开 发 过 程 4 18 7年 , 9 加拿大 的 Olmp a & Y y i or 司开始对 金丝雀码 头进行大 规模投资 k公 开发 , 建设面 积 120万平 方 米, 含 1 00万 平 方米 的办 公空 间, 4万 平 方米 的商 业 、餐 饮 和休 闲设 施 , 两个 4 0客房 的 酒店 及 相关 会议 、宴会 设 施 以及 6 0 0 50 个停 车 位 , 目标 是 以符 合国 际 最 高标 准 的 商 务空 间 和高 品 质 的城 市 环 境建 设 一 个 “ 绿地 上 的大 型商 务 中心 。在 由 SOM 所 做 的金 丝雀 码头城 市设 计 中,71英 亩 的 用地 被 划 分 为 2 个 地 块, 其 中三 个地 块 建 设 地标 性 的 超 高层 办 公 楼 , 其 6 余 为 中 、高 层 办 公 建 筑 和 酒 店 。 金丝 雀码头计 划开发 时间为 7 1 — 0年, 1 8年到 1 9 98 2年 完成一期 6 9 O万 平方 米 的建设 ,包 括用 地 中部 的 六栋 高层办 公楼 和一 栋超 高层办 公楼 Cana da广场 、 We t e s F y圆环 立交 系统 、部分 中轴线 公共 空间 、地下 商业 及停车 场, 还有轻 r r 轨车 站的重建 。1 9 2年 OI mpa & Y 9 y i or 司破 产后,重 组的金丝雀 码头开发公 k公 司 继续 进 行建 设, 至 2006年 建 成 的有 两栋 超高 层办 公 楼 ,南 、d  ̄ 头 步行 桥 , L- 5 JU l blee地铁 线金 丝雀 码 头站, 用地 东 、西 、南侧 的办公 建筑 及地下 商业 和 四季 大 厅 、 中轴 线 的 公共 空 间 和滨 水 公 共 空 间及 整体 步 行 系统 。 至 此, SO M 的城 市 设 计 内容 和 目标 基 本 实现 , 金 丝 雀码 头成 为伦 敦 新 的 商 务 金融 中心 。 1. 小 结 5 金 丝 雀码 头 的 开发 规 模是 码 头 区甚 至是 全 欧 洲最 大 的 , 功 能 定 位也 是 最 高 的 , 同时它 的开发过 程长 达 10余 年, 并 由于外部 因素 的影 响经历 了 曲折 的过程 。 它 最 终成 功 的 原 因是 多方面 的, 其 一是 由于 正 确 的功 能 定位 , 当时 伦敦 内城 传 统 的金融 中心 Ban k为防 止历史 特质 被破 坏受 到严格 的开 发控 制, 难 以提 供最 先 进 的 、适 合现 代商 务办 公 需要 的开 放式 大面 积 建筑 空 间 ,而 伦敦 作 为全球 金融 中 心 迫 切 需 要新 的 适应 城 市 发 展 的功 能 空 间 ;其 二 是 由于 大 型轨 道 交 通 解决 了它 与城 市交 通体 系的阻 隔, 以及 L DDC 为开发所 提供 的 良好 条件 土地 、基 础设 施 、优 惠 的政 策 ;其 三 , 金 丝雀 码 头 的城 市 设计 对 复 杂 、 多 变 的城市 各 要 素 如 轨 道 交通 、 自然 、历 史 等要 素 的 准确 捕 捉 和 整合 所 创造 的 高 品质 城 市 建成 环 境 , 对 资本 和人 流具 有 强 烈 的吸 引 力, 这 也 是 开发 成 功 的 关键 , 同时 ,金 丝 雀 码 头 的 成 功也 说 明了城 市 设 计 在 大型 城 市 开 发 中所 具 有 的积 极 作 用 。
策划-英国金丝雀码头商业案例
2000
Ca 2002 2003 2004
1万平米的锐步运动俱乐部开业 万平米
55,000 •9万平米的Jubilee广场开业 9万平米 •区域的商店及餐饮已超过200 200家 200 图例 61,000
投资/开发 建设 招商 产业人口 配套/服务
序号 14 19 16 22 25 26 8 23 20 12 7 21 18 15 11 17 28 9 10
3 3
m) 建面 ( sq m ) 115,812 111,484 102,190 93,639 92,903 92,903 59,142 56,740 52,275 51,922 50,168 49,703 48,978 47,993 41,666 37,161 34,081 33,425 29,729 29,637 27,500 25,046 20,155 19,868 18,534 16,657 16,165 13,220 46,450 21,419 N/A N/A N/A N/A
King’s Cross Camden
大伦敦地区地图
Canary Wharf
Mid Town Paddington
City East City Docklands
Canary Wharf
West End Kensington
Southwark
数据来源: DTZ Consulting
0
首都边缘区案例研究
2010年代 1970年代
1980-2000年代
未来规划
200m
数据来源: DTZ Consulting
1
首都边缘区案例研究
金丝雀码头地区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迁入时间
起步/ 起步/融资 1980-1981 1982-1985
金丝雀码头规划
金丝雀码头规划在2021年1月11日发布的政府报告《财务可持续性计划》中,伦敦交通局(TfL)表示正在重新规划伦敦通勤区域,计划将原本隶属于伦敦二区(Zone Two)的金丝雀码头划入伦敦一区(Zone One)。
英媒分析称,伦敦交通局TfL之所以打算将金丝雀码头划入一区,主要是为了增加交通收入,从而改善受疫情影响的财务状况。
相比往返二区,往返伦敦一区的地铁票价明显更贵,一旦金丝雀码头被划入一区,将显著增加伦敦交通局的收入。
除了提高财政收入的考量,政府这次考虑把金丝雀码头划入一区,也该区域近年来快速发展、不断拓宽版图有很大的关系。
借着金丝雀码头可能变一区的新闻,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片区域和其未来发展规划。
为此,我们也特别采访了金丝雀码头区域的最大地主——金丝雀码头集团(Canary Wharf Group),问了问他们对于金丝雀码头的未来规划。
根据金丝雀码头集团提供的数据,二期总开发面积高达500万平方英尺,包括3400套新房(其中25%为经济适用房)、200万平方英尺的商业办公空间和38万平方英尺的零售空间。
在寸土寸金的新金融城,金丝雀码头集团还打造了高达9英亩的城市公共绿地,由一系列广场、栈道和公园组成。
此外,金丝雀码头集团还引入了Third Space Health Club健身中心,占地约3700平方米。
为了留住那些准备成家的年轻人,金丝雀码头集团还在二期里特别规划了一部分中小学,比如已经建成的Canary Wharf College - Glenworth Primary;在建中的Wood Wharf Primary School。
面对疫情的冲击,金丝雀码头显然受到了很大影响,但作为其最大地主,金丝雀码头集团也在持续谋求改变,比如建更多的绿地,比如吸引更多疫情中受益的企业入驻等。
愿疫情早日散去,这样完整版的金丝雀码头才能更快和大家见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敦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之街区复兴案例
一零建筑二班
100336
钱家文
一、地理位置与地区资源
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Dockland码头区的道格斯岛。
Dockland码头区位于东伦敦泰晤士河下游,整体呈带状沿河由西向东伸展。
狗岛的地形比较特殊,泰晤士河在此由北向南U型转弯,使其成为东、西、南三面环水的半岛。
位于其中心偏北的金丝雀码头在东、西两侧与泰晤士河直接相接。
因此它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用地内部有原码头的水面,东.西侧还有河水环绕。
在28.7hm²的总用地面积中,水面达10.12hm²,还有10.12hm²沿河用地。
二、码头区的历史与发展
金丝雀码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
码头在英国人心目中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认同感,生气教勃的码头区氛围是Dockland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要素。
在过去航空、陆运都不太发达的漫长年代,航海占据了交通往来的主要位置。
位于当时世界贸易集散地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水面上是大大小小的轮船在装卸,岸上则是车水马龙,机器声轰鸣鼎沸。
同时,港口的大量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商业区、工业区乃至整个伦敦城市的发展,码头区成为组织港口活动的中心轴。
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大航运公司需要寻找更大、更有效的深水港口,老式码头也不适应新型的以集装箱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方式,加上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码头区与伦敦中心市区的交通体系出现了分离,导致该地区走向衰落。
伦敦城市与码头区的历史演变
1805年的伦敦港口1845年的伦敦港口1900年的伦敦港口
昔日伦敦港口的繁荣战后伦敦港口的衰败
三、功能分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因为码头区本身的经济发展需要,英国人开始关注码头区未来的发展。
伦敦码头区开发有限公司历时17年对近似废弃的旧码头区进行了成功的更新改建,其中金丝雀码头是金融、商业、商务区,作为整个地区的中心。
周边多为住宅区以解决伦敦不断增长的住房压力。
五、历史轴线
金丝雀码头不仅拥有码头区的历史资源,而且位于伦敦城市发展的空间轴线上,这条空间轴线一端是伦敦塔桥,代表了伦敦的悠久历史,另一端是北格林威治的千禧穹庐,代表伦敦城市的新生。
城市设计在空间布局中整合了这两个历史要素,使金丝雀码头不但成为码头区复兴的象征性空间,也成为伦敦城市时空发展轴上的标志性节点。
金丝雀码头的用地为规则的长方形,用方格网道路分割成块。
城市设计的空间布局以大型的结构性开放空间作为整体形态的构架,并以轴线组织开放空间。
结构性的开放空间有两个,即贯穿用地东西向的中轴线开放空间和Jubilee地铁站上的公共广场。
主要建筑为中高层,形体规整,严谨地限定开放空间的界面,对称的建筑布局形成垂直相交的一条东西向主轴线和南北向两条次轴线。
Jubilee地铁站上的广场Cabot广场码头鸟瞰
七、水系重塑
在城市设计中,用地的水系没有机械地完全加以保留。
由于受码头功能影响,原有的用地被水面分割为大、小两块,完全保留水面会造成用地之间的空间隔离。
金丝雀码头的设计重新利用水系,结合整体的空间布局进行填埋和开挖,或将原有水面填埋成为建筑用地,并使填埋后的用地成为结构性的开放空间,增强空间布局的整体性;或将原来的用地开挖引入水系,并使引入的水系和重要的空间节点整合起来,最终使水系空间有机地融为一体。
开发前平面开发后平面
八、立体空间
针对高容积率、高密度的开发,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利用地下空间,释放了地面用地,创造了舒适宜人的公共开放空间,将地下空间体系和地上空间进行三维整合,使二者共同形成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的形态特征之一是城市要素立体化。
其中公共空间立体化表现为公共活动空间从单一的地面扩展到位于不同标高的地下商业街、地面开放空间和滨水活动空间,并且通过整合使其形成连续的立体化空间体系;交通空间立体化表现为人行、车行、轨交等不同交通方式在不同标高的分层,并以交通结合点整合不同的
交通空间。
立体化的城市道路和空间的使码头区不仅与伦敦城市交通网络相联系,极大地改善了自身区域的可达性,并对金丝雀码头的商业开发和周边住宅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催化作用,增强了空间活力。
地下空间体系
九、规划总结
总结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其所整合的自然、历史要素来源于其独特的资源——泰晤士河水和老码头区的悠久历史,设计通过水系和轴线关系的重新梳理,步行车行系统的整合组织,以及历史性建筑和空间的融入,将原本作为河运枢纽的码头改造成地区标志性的金融商务中心,同时金丝雀码头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废弃工业码头的复兴和住宅区的发展。
相比于金丝雀码头,北外滩虹口港地区同样拥有城市母亲河的孕育,同样有着新兴的现代CBD,也有着卓越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更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希望此次的案例分析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示,在后面的设计中能把北外滩虹口港打造成黄浦江江边另一枚不夜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