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细过程管理大文章 实现教育质量新跨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襄阳市中小学校教学管理研讨会暨市教育管理学会2017年度年会上的发言

做细过程管理大文章实现教育质量新跨越

南漳县卞和小学曾秀群

(2017年11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是来自南漳县卞和小学的曾秀群。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教学管理的点滴做法。我汇报的题目是:做细过程管理大文章,实现教育质量新跨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校地处荆山南麓、卞和故里,始建于1986年,原名南漳县城关镇卞和小学,1994年更名为“城关镇实验小学”,今年6月为了顺应文化南漳的建设要求,更好地传承卞和文化,学校又恢复为“卞和小学”。现有在校学生3000余名,在职教师130名,是我县规模最大的市级示范小学。

多年来,学校秉承“成长的路上一个也不掉队”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发展方略,在打造“卞和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教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一学校工作的生命线,立足实际,面向全体,以优化学校管理为先导,以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为主线,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为保障,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认真实施“123”工程,探索出了一条培育核心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抓牢一条主线——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我校依据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六大要素”“十八要点”,着力优化学科课程、开发拓展课程,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新途径、新方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凸现。

1、抓规范办学,促课程落实。

一是规范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学校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开全所有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开发了以卞和文化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二是规范课时设置,不随意增删课时。所有学科设置的课时均符合部颁计划。三是规范学生作业,以精选促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项工作由级主任和班主任共同

把关,由分管领导和班级家长委员会监督执行。四是规范作息时间。对学生进校、上课、离校时间等等,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五是规范评价制度。坚持多元评价,全面实行无分数评价,不单纯的以成绩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等。

2、抓薄弱学科,促质量提升。

一是加强考察学科和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师资培训,提高授课水平。二是加强日常执行课程表监控,建立督导通报制度,确保按课表上课。三是开展考查学科和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教学成绩奖的评定,调动教师认真上课积极性,确保上课质量。四是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任课教师整个教学、上课情况进行评教,评教情况记入学期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积分,引入学生监督机制。

3、抓拓展课程,促个性发展。

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我们把学校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基础性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由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等组成。拓展性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课程,围绕艺体特长和实践活动,突出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1)艺体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意识。学校设有五个传统节日,分别是“卞和之声”诵读节、“卞和之帆”体育节、“卞和之韵”艺术节、“卞和之馨”读书节和“卞和之星”科技节。每个节日活动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大型开幕式,充分调动兴趣;扎实全过程,充分体现发展;综合闭幕式,充分展示成果。一系列以卞和文化为主题的校园艺体活动,不仅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更成为学校对外展示形象、提升影响的窗口。

(2)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理念。我们根据学生兴趣,结合师资特长及传统项目优势,组建了诸如足球、武术、皮影、糖画、器乐、戏曲等3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社团的组织和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40分钟社团活动,学生们“累并快乐着”。

(3)读书活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情怀。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确定诵读内容,编印成校本教材,通过晨诵、午读、暮省,使学生逐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举行“卞和之声”诵读节,开展经典古诗文、美文的诵读活动;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书经验交流活动;举办“汉字听写大赛”和“故事大王争霸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各项活动都要邀请家长参与,使诵读活动向家庭延伸,赢得家长的支持。

(4)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社会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舞台。如果不从小把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中体验百味人生,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就有可能出现“本领恐慌”。为此,我们开展了诸如学工、学农、学商、学军、“小鬼当家”、“爱心服务”等系列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我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道风景。今年元宵节,我校三(1)班学生家长在班主任陈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的旧物淘换活动,吸引的全班50多名孩子参加。他们把看过的书、用过的文具、玩具等摆上街头,吸引了不少孩子参与交换。正如孩子们所说的:这次的活动使我懂得了节约,学会了推介,体验了赚钱的艰辛。本次活动完全由家长组织,孩子自觉参加,不仅弥补了学校校外实践活动的不足,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家长参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热情。

二、搭建两大平台——教育科研和名师联盟

1、搭建教育科研平台,强化教师问题意识。

(1) 夯实常态教研,向日常管理要成效。一是常态化的主题教研。周一至周四上午分别为语、数、品常、文体各科集体教研时间。由教科室统一组织,探索建立“独立备课、合作说课+相互观课+参与评课、反思写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每学期我校都开展大量的好课多“磨”活动。基本程序:确定主题——集体备课——一次教学——重构教案——二次教学——反思研讨——提升总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个主题确定一名教师进行两次或多次执教。另一种是备课组选一主题,两名或多名教师依次执教,最大化的发挥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强化了课堂研究的力度。二是制度化的联片教研,扎实开展送课下乡、支教交流、名师网络课堂等活动,影响带动乡村小学共同发展。三是立体化的网络教研。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