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技巧:如何识别成交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推销技巧中,识别成交信号,在最恰当的时机促成交易,是考验推销员推销功力所在。很多老推销员都知道,提出成交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如果你提出过早,客户没有购买欲望,很容易给客户形成压力,导致他脱离你的推销。而提出过晚,可能错过了他购买欲望最旺盛的一刻,而导致

的失败。不要以为成交像电脑程序,各个步骤走到了就一定会发生那个结果;成交更像荡着秋千够高处的苹果,你首先必须将秋千荡到一定高度,而能否够着苹果还需要看你出手的时机和角度是否正确。而这出手的时机就要根据客户的成交信号来判断。

在推销技巧中,所谓的成交信号就是客户在语言、行为、表情等方面表露出有购买商品意愿的暗示。一般来说,客户为了在推销中占有主动,即使从内心希望购买产品,也会在表面上不表露这个欲念,因此,推销员只有根据成交信号来识别成交的机会。

1、推销技巧中的表情成交信号

1)当顾客开始认真地观察产品,表示对产品非常有兴趣时,在听你介绍产品的时候若有所思地把玩产品,很可能他内心正在盘算怎样和你成交呢。

2)客户的表情从戒备、抵触变为放松,眼睛转动由慢变快,眼睛发光,腮部放松,这都表示客户已经从内心接受了你和产品。

3)在你讲话的时候,客户频频点头,说明你的“洗脑”已经成功。

4)脸部表情从无所谓、不关注变得严肃或者沉思、沉默,说明他在往心里去,可能由于下决心不容易,才有那沉思和严肃。

5)态度由冷漠、怀疑变成自然、大方、亲切,也说明对你和产品的接受。

6)认真观看有关的视听资料,并不断点头。

7)当客户身体靠在椅子上,眼睛左右环顾后突然直视着你的时候,说明他在下决心呢。

2、推销技巧中语言成交信号

1)话题集中在某一独特的问题上,客户反复询问,这说明此问题构成成交的最后一道坎,过去就好了。2)客户对产品给予真诚的肯定和称赞,或者对产品爱不释手。

3)征询朋友的意见,说明他想买,正在求证。

4)询价或和你讨价还价,这是一个最显著的信号,谈好价格后基本就可以成交。

5)询问交易方式、购买手续、付款条件等。

6)对产品的细节提出很具体的意见和要求。

7)客户提出“假如我要购买”的试探问题。

8)对产品质量或工艺提出疑问,说明他关心买了以后的使用,并为价格谈判做铺垫。

9)了解售后服务的各项细节。

3、推销技巧中的行为成交信号

坐姿发生改变,原来是坐在椅子上身体后仰看着你,现在直起身来,甚至身体前倾,说明原来对你的抗拒和戒备,变成了接受和迎合。

动作变化,原来静止地听业务员介绍变成动态,或者由动态变为静态,说明他的心境已经改变了。

客户不再提问,而是认真地思索。

反复阅读文件和说明书,从单一角度观察商品到从多角度观察商品。

查看和询问有关成交条件的合同文本或看订单。

打电话询问家人、或者打电话询问他心目中的专家。

请关键人物出场,或介绍相关人物。

对人员倒水递烟,说明他很看重你。

4、推销技巧中的过程成交信号

1)转变洽谈环境,主动要求进入洽谈室或在推销人员要求进入时,非常痛快地答应,或导购员在订单上书写内容做成交付款等动作时,顾客没有明显的拒绝和异议。

2)提出变更推销程序,比如客户跟你说:“明天,公司有个技术会议,你也参加一下。”

以上介绍的是推销技巧中常见的客户成交信号,但不同行业仍有其各自的特点,需要推销

员认真地学习把握。对于成交信号的把握是个功夫,对于最伟大的推销员来说,当客户一进入眼帘,他就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

随机读管理故事:《疯子和呆子》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