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的最后一名真去了隔壁川大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篇下一篇共169篇
成都七中的最后一名真去了隔壁川大么? 2014年08月29日 01:14:44
文/十川
成都七中
成都七中与隔壁子的四川大学似乎有着源远流长的微妙关系:对于七中学纸,老师经常这样勉励他们:“今天不努力,明天到隔壁”;而对于川大学纸,他们则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今天加把劲,明天教隔壁”……哎,泪牛满面……瞬间觉得,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好吧,四川话今天就来真相一个。做公共主页主页君的好处之一就是每天在人人网上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包括曾经遇到过的一位来自七中的成绩倒数的同学。他给我说他是他们班倒数前三名,曾经也有过高中班级“头名”的经历,并且年级排名也不高。最后博主就问他后来高考去了哪?他说是巴蜀地区某所二本院校。虽然我没有证据去证明他的话,但接触的过程中感觉他没在跟我开玩笑。并且从他的人脉关系判断可信度也是很高的。过程大抵如此。
因此,看来坊间流传多年的“七中最后一名也能上川大”的说法并不可信。但七中作为四川的超级中学,其实力的强悍还是是不容置疑的。毕竟排名靠后也去了二本院校的本科专业,也不是一般学校能够做到的。
对于四川大学,可以说是巴蜀高等教育的一个代表。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既然名为四川大学,那么是不是对于四川的考生而言,考上四川大学的几率比起外地学生更高一些?但实际情况是,四川的学生想要考上诸如川大这一类四川本土的985,211高校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说难度是一致的。自然也就造成了这么一个现象,诸如川大,西南交大,西财这一类的四川本土著名高校里面来自四川本土的学生并不是那么多。一组来自西南交大2013年招生的数据显示。在大约6000名的新生中,川籍的大约只有800名左右。相比之下浙江大学13级本科生5800+,浙江人3000。江浙一带尚属教育发达地区都如此照顾本省学生,更何况地处西部,教育资源远不及东部发达的四川。另外,最近几年全国各省的高考重本率也显示,四川均处在末尾,甚至有一年还光荣地成为了“头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四川的学生不够努力,亦或是能力有限,考不上重本,进而造成重本率如此之低。还是出于某种初衷,将四川的重本率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当然985一类的学校是针对全国招生的,每个地区情况不一样,当然本地学生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是让一个教育不如东部省份发达的地区,出现较低的一个本省学生比例,这是不是值得商榷呢?
让我们把视线放到首都北京,这里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各种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就教育而言,这里高校云集,最著名的当然是清华和北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坊间都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北京当地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要比外地的容易,要么是考题难度较低,或是录取分数线比别的地方低,总之你是北京当地的就是比我外地的考上北大清华要容易。对此,想提到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著名音乐人高晓松。高晓松,祖籍杭州,北京长大,外婆是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父亲是清华的老师,母亲也任教于北京当地的高校。他高中的时候,就读于北京四中A1班。按他的话说,他当年高考的时候,最后一科考生物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去考了,因为他之前的几科的考试成绩加起来可能就已经超过清华的录取线了。在这是想说明其成绩之好。后来他在媒体领域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一点,通过高考选拔进来的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很有能力的。特别是诸如清华北大一类的顶尖高校。并且可以说,的确你要有两下子可能才考得进来,否则,在北京岂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北大清华了?此外,因为做主页君的关系,也接触到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在北京当地考上TOP2的学生,对上面的问题也当面求证过,得到的答案和高晓松的状况大抵一致,并且这位学生后来也像高晓松一样颇有造诣。具体是哪个领域,由于没得到授权的缘故,也就不好公开了。
对于清华想在这再插一句,在人人网上接触到的清华学子,是否智商超高暂且不论,但他们都很努力的确是真的,他们没把大学的时光浪费在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上,很多时候,不是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在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的路上,这里所指的有意义的事情,
绝对不仅仅是学习而已。想必有一群很努力的学生,校方也会有相应严格的要求和高标准。如果你身处在一个大家都很努力的环境中,你不努力的话,多半就会和其他人拉开很大的差距。因此,对于那位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奶茶MM”,如果是能在平时各种活动充斥着她的日程之内的情况下,依然能在清华生活学习地游刃有余的话,那真的厉害了,但你现在看看她还在清华么?貌似她留学了吧,貌似她好像又和某富商恋爱了吧?对此只想说一句,是不是在清华混不下去了?对于“奶茶MM”在媒体上出现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是又有才人又漂亮,但是说实话,这些有太多公关团队炒作的痕迹了,也许她有那么些特质,但可能也没那么突出。类似所谓的有才和漂亮,在清华川渝籍学生这么个小范围里,可能都能很容易找到超过她的。其他学校多半也是这样。其实,之前所提到的那种努力的状态,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状态。在其他高校里,这样的状态一定也是和那些小有建树的学生如影随形的。
高晓松
绕了这么大一圈是为了什么呢?好吧,这么说吧,985一类的学校,在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四川,不管你是当地的,还是外地的,想要考上都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公平了。进入985不管你在哪都一样。但这其实存在一些被忽略的问题。
第一,北京的985一类可比四川多多了。
第二,北京的各种资源也要比成都多多了
第三,北京这样的城市可比成都要发达。
因此,就出现这么些问题,我要是个四川人,想在当地考一个985 ,我的选择面可比在北京考的要小。我要上不了川大,电科,我就得去别的地方的这一类学校。但是我要是在北京呢?去不了北大,还可以去北航,北理工,这些学校虽然没有独占鳌头,但同样是佼佼者。可是在四川,就算是两所排名和接近的学校,可能差别也会比较大。比如西财之后,其他的学校可能就要略低一个档次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希望有更大发展或者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年轻人都会选择去北上广一类的城市闯闯。这些城市本身的一些特性就决定了其对人才超强的吸引力。进而以上种种的情况造成了“人才剪刀差”的状况的出现。东部发达地区,人才越来越多,而诸如巴蜀一类的西部地区,本来高等教育就要弱于东部地区,还因为各种原因留不住人……
曾经问过北大一位同学,川渝籍的北大学生一年毕业能有多少回到川渝工作的?回答是每年从本科到博士约600人,能回到家乡的大约在20人左右。为什么会来的比例会这么低呢?可能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北京及其他发达地区对年轻人来说更有吸引力。你不能说留在北京或者其他地方就不爱家乡,必须承认的是,发达地区方存在家乡不具备的优势。而这样的优势是有些人十分看重的。自然留在外地是无可厚非的。
一个地区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关键。在这一点上,美国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美国建国之初,为吸引移民到这片新大陆,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可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如今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还刻着“把瞎子,瘸子,傻子都送到我们这来”一类的话。当然这只说明一点,就是美国的求贤若渴,至于当初移民的素质是否的确如此,那另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