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混合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混合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混合运算的含义。

2.能够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

3.能够独立解决混合运算题目。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

2. 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都知道加减法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混合运算是什么。

(2)整体感知和拓展思维•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小明有 10 个苹果,他送给同学 3 个,然后又买了 4 个苹果,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鼓励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3)系统讲解•结合实例,例如:在一张纸上写上15 + 20 ÷ 5,问学生这个算式该如何计算?•通过慢慢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

(4)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混合运算的知识。

(5)总结与归纳•同学们,你们了解混合运算了吗?今天的课程,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呢?•因此,在课后,你们可以多加练习,让自己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2. 教学手段•黑板和白板•实物或图片•讲解案例•练习题和课堂练习四、教学评价和后续措施1. 教学评价•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通过讲述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巩固学生的知识。

2. 后续措施•给学生留下混合运算的作业并布置复习任务,加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后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混合运算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混合运算部分•讲解案例和实际练习题目•后续规划的复习任务和游戏/互动资源。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混合运算(1)-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混合运算(1)-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混合运算(1)-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总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师生共同归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解题思路。

3. 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88页的练习题。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五、课后作业1. 课本第89页的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

3. 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情况如何,是否存在普遍性问题。

4.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巩固。

通过以上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注:本教案为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混合运算(1)的教案,适用于教学实际。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顺序计算、运算定律的应用、简便计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已经有所接触。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应用等问题而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的应用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演示运算过程;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做菜等,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如23 + 45 × 6。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答。

教师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强调运算顺序。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混合运算苏教版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的内容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学习用综合算式解决2.会正确解答乘加(减)混合运算,知道正确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一般买东西的时候你会考虑哪几个问题?(比如自己带了多少钱?东西的单价?准备购买的数量……)课件出示:购物情境图提问:说说看上面告诉我们哪几个信息?(让学生看图一一说说几样东西的单价)二、认识“综合算式”1.提问题: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来提个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提一步计算的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解答后,:问:谁能提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呢?比如: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2.解决请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写在自备本上交流:(1)3×5=15元,15+20=35元(2)3×5+20=35元(3)20+3×5=35元讲评:(1)说说第一种算法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说说第2个算式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3)再说说第3个算式的计算顺序3.综合算式:比较这3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不同?指出:第1个算式是一个算式解决一个问题,分两步来完成的,我们把它叫做分步列式。

而后面的做法是把上面的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写的,我们叫它综合算式综合算式在解答时,其实是有它的格式。

比如:3×5+20(边说边板书计算格式,注意说清楚:先算什么,没算的移下来,2个“=”号要对齐……)这种等式叫递等式最后别忘了单位名称和答4.刚才我们用综合算式解决了一个问题,谁再能提一个可以用综合算式解决的问题呢?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该问题,并请学生用综合算式完成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规范的地方,提醒大家。

可能用有学生提到类似于书上的问题,如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钱?请学生解答后,与刚才的算式比一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3)第2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6)第3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9)(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

正确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既是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学习运算律(含简便运算),以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一些稍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学生有条件主动把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到三步混合运算中来。

教材根据这部分内容的特点,以两种形式安排教学线索。

一是通过创设需要用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数量关系理解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直接呈现相关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让学生通过类推,自主掌握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样,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2.把计算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一方面,教材借助实际问题引入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混合运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也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关的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和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教案(公开课)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教案(公开课)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是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小括号,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运算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运用小括号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小括号使用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章节时,需要关注学生对小括号运算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顺序观念,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小括号进行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的确定。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掌握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示例。

2.练习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引入小括号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2.呈现(10分钟)展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示例,如:25 + (30 - 15) × 4。

引导学生观察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组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再次展示一组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强调运算顺序和小括号的使用。

5.拓展(10分钟)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如:学校举办运动会,小明参加了100米、200米和400米三项比赛,已知100米比赛用时15秒,200米比赛用时30秒,400米比赛用时60秒。

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30-31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明白得综合算式的意义,把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安排学生解答两个问题。

第(1)个问题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初步明白得乘、加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

那个问题列出的综合算式,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对其运算顺序的明白得,学生既有生活体会的支撑,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难度不大。

第(2)个问题安排的综合算式减法在前,乘法在后,明白得运算顺序有一定的难度。

那个地点让学生直截了当列综合算式,给学生留下了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全面。

在如此的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结论。

想想做做提供的练习,旨在关心学生巩固心血的运算顺序,并练习列综合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由简短的谈话,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积极调动生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授例题过程中,采纳观看、比较、发觉等方式,让学生对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进行比较,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综合算式的实际意义,加深了对综合算式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乘、加混合运算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鼓舞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1、初步明白得综合算式的含义,把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混合运算(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混合运算(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混合运算(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此类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此类题目。

2. 教学难点: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混合运算。

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四则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发现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师生共同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举例说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尝试计算。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此类题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略六、课后拓展1.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混合运算题目,与同学分享,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鼓励学生尝试编写混合运算题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关心学生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运算;假如有小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并按照顺序正确运算。

2、在辨析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省和思辨,从而自觉意识到要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运算的适应。

3、在对比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观看、学会摸索,培养学生的数感,进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把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减法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一、摸索交流,梳理知识。

1、创设情境。

谈话: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一天,同学们到超市购买食品一盒德芙巧克力40元一盒牛奶9元两袋可比克薯片6元。

提出要求:依照下面问题直截了当列综合式,并说说运算顺序和得数。

(1)1盒巧克力、1盒牛奶和2袋薯片共多少元?(出示:40+9+6)(2)1盒巧克力比1袋薯片贵多少元?(出示:40-62)(3)1盒牛奶的价钱是1带薯片价钱的几倍?(出示:9(62))(4)2盒牛奶和2袋薯片共多少元?(出示:29+6)(5)2盒牛奶的价钱是2袋薯片价钱的多少倍?(出示:296)2、自主整理。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些算式,你会按运算的顺序把它们分类整理吗?同桌交流方法,把算式分类整理在作业本上。

全班交流。

学生的分类可能显现以下两种:(1)从左往右算为一类;先算后面再算前面为一类。

第一类:40+9+6 296 29+6第二类:40-63 9(62)(2)只有加减法的为一类;只有乘除法的为一类;加或减与乘或除混合的为一类;有小括号的为一类。

第一类:40+9+6“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规则,对混合运算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括号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法则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明确运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2.探索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发现运算规律。

3.练习教学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运算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妈妈去超市买苹果和香蕉,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

2. 学生能够应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则。

2.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混合运算的示例题目和实际问题。

2. 学生课前复习相关的加减乘除知识。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通过展示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如:8 + 3 × 2 - 4 ÷ 2 =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目中的运算顺序,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计算出答案。

3.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则,如乘除先于加减。

Step 2: 混合运算的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并尽量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解答。

2. 学生完成后,教师逐一核对答案,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Step 3: 应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8个苹果,他每天吃掉3个,然后每天再买2个,连续吃了4天后,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学生思考问题,并运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解答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

3. 学生完成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Step 4: 总结和拓展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则。

2.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编写自己的混合运算题目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2. 学生可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解题过程。

2. 教师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答案,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

他们要买什么呢?(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

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

(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2、学生板演5×3=15(元)15+20=35(元)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生:两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于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使用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熟练掌握运算符号的使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难点:明确运算顺序,熟练掌握运算符号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计算器、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制作食物等,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符号,引导学生明确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比赛,加强学生对运算规则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计算制作食物的材料比例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符号的使用。

混合运算教案示范及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混合运算教案示范及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混合运算教案示范及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苏教版小学
数学四年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数学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处理各种混合运算的情形,从而确保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无误。

四、教学方法:
在上课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小鸡蛋,让同学们猜测它是什么颜色的鸡蛋、重量是多少。

之后,教师可以用下面一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有30个鸡蛋,每个鸡蛋重量相同,总重量是20千克,那么每个鸡蛋的重量是多少?
2、讲解
引导学生破案,从而揭示出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练习
让学生自己做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4、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成绩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鼓励学生勇于表现。

六、教学反思:
本次混合运算教案示范及分析,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获得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让学生面临不同情况时都能够正确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学科内容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生动且易于理解的教学环境。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

你们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你的购物经验,你能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吗?一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

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件出示:小军说: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绝大部分学生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

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教师相应板书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53=15(元)再算一共多少钱?15+20=35(元)3.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53+20 4.(教师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这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板书如下(边板书,边说明书写位置)53+20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第30---31页。

[教材简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文具用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
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

他们要买什么呢?
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
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

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

2、学生板演5×3=1515+20=35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
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20或20+5×3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在计算综
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第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再写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板书如下:5×3+20
=15+20
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
5、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白: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
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

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

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解决第2个问题
1、师: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小晴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
2、师: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8×2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引导交流,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再做减数。

因此在计算时,算式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

接着再计算减法。

边交流边板书如下:
5018×2
=50-36
=14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

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
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

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5、谈话:“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6、拓展(机动):80○8○4=
(1)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同一级运算。

交流质疑:(教师指着含有加减运算的两条算式)这两题你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一题的结果最大吗?有什么奥秘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对混合运算的价值再认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