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鲁品管圈在围手术期促进正常体温管理中的应用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回顾、焦点小组法
(二)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低体温的诱发因素
➢患者的心理因素 ➢手术室温度过低 ➢麻醉药物的影响 ➢术中体腔开放与体腔冲洗 ➢术中输液和输血 ➢消毒液和湿布类的刺激 ➢重视不够、执行不到位等
低体温的危险因素
➢老年 ➢女性 ➢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 ➢手术室温度 ➢恶病质 ➢基础情况 ➢大量补液 ➢冷的灌、洗液 ➢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 实验组术前30min通过采用充气升温毯、升高室温等给予预热, 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体温控制好,低体温发生率低。
小结
❖ 围手术期低体温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 “品管圈”促进了对患者围麻醉期体温的管理。 ❖ 研究有助于围麻醉期促进正常体温管理流程的建立
开展实验研究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PDCA步骤
(一)成立品管圈
1.确定主题 2.拟定活动计划
3.掌握现况
P
PLAN计划
D
C
A
4.设定目标 5. 解析
6.对策拟定
步
DO执行
7.对策实施与检讨
骤
CHECK检查
8.效果确认
ACTION修正
9.标准化 10.检讨与改进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围手术期低体温可影响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和康复 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评价指标
概念界定
❖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手术期间常见的并发症。
定义为核心温度低于36℃。体温测量值正常 但有寒战、竖毛、毛细血管收缩等主观感受也可 视为低体温。
概念界定
❖ 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到护理行业,是深化护理质量 管理的有效途径。
开展实验研究
主要内容
1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实验对象
选取2012年6月~2012年8月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 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纳入标准:①非计划性低体温手术患者; ②具备清晰、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自愿参加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主要内容
1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讨论
1.“品管圈”有效促进了对围手术期正常体温的管理
❖ 规范了体温管理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 推行品管圈提高了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
实实验验组组
❖ 采用实验工具,对围 手术期促进正常体温 管理进行分阶段、流 程化、细节化操作。 采用品管圈工作模式,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 期进行综合情况的评 估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的制定。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17.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主要内容
1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对照组 120 65 55 55.7±16.1 59±7.12 52
68
3.72±0.53 2136±378.36
❖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补 液量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方法
对对照照组组
❖ 采取基本的保温 措施进行常规护 理干预,如调节 房间温度、覆盖 布敷料、对输入 液体进行加温等, 并对低体温进行 对症处理。
主要内容
1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研究目的
手术时的低体温分2类:
❖ 有计划的低体温 ❖ 围手术期低体温
用于一些大手术,在低灌 注的情况下降低机体代谢 和保护重要脏器。
在手术中非计划性的、对机 体有害的低体温。
研究目的
应用“品管圈” 提高围手术期 促进正常体温管理质量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设定预期目标,制定管理措施
《围麻醉期促进正常体温的临 床循证指南(第二版)》
(三)实 验 工 具
《围麻醉期促进正常体温的临床循证指南(第二版)》
❖美国围麻醉护理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thesia nurse,ASPAN)
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 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 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 及品管手法,来解决问题。
主要内容
1
Baidu Nhomakorabea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设定预期目标,制定管理措施
❖旨在提供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循 证、实用、可行的方法,促进 规范的围手术期低体温处理
实验工具
围麻醉期促进正常体温的临床循证指南(第二版)》
术前流程
术中流程
术后流程
1.分阶段:术前----术中----术后 2.分步骤:评估----干预----预期结果 3.分病情:体温正常/异常或有风险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设定预期目标,制定管理措施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实验结果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鼻咽温比较
麻醉前(℃) 麻醉后手术前(℃) 术中(℃) 手术结束时(℃)
实验组 36.5±0.3 36.7±0.2
36.6±0.3 36.6±0.2
对照组 36.5±0.2 35.8±0.3*
35.7±0.3* 35.9±0.2*
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 ❖ 提高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讨论
2.分阶段、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提高了对围手术期低体温 的防治
❖ 研究临床验证并修订了《指南(第二版)》规定的围手术期术 前、术中、术后的促进正常体温管理流程,且实验效果良好。
讨论
3. 预热是有效的预防围手术期体温过低的方法。
❖ 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前、术中、手术结束时体温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
实验结果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失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情况
试验组 对照组
寒战
例数
%
12
10
23 27.6*
冷感
例数
%
20
24
39 46.8*
失血量(ml) 拔管时间(min)
480±150 590±146*
8±3 19±5*
❖排除标准:①体外循环等计划性低体温手术患者;
②年龄≥80岁或病情危重者。
实验对象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实验组
N 性别 男女
120 69 51
年龄(岁) 体重 (kg)
56.4±15.3 58±6.83
麻醉方式
全麻 非全麻
46
74
手术时间 (h)
术中补液量 (ml)
3.86±0.45 2087±350.84
(二)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低体温的诱发因素
➢患者的心理因素 ➢手术室温度过低 ➢麻醉药物的影响 ➢术中体腔开放与体腔冲洗 ➢术中输液和输血 ➢消毒液和湿布类的刺激 ➢重视不够、执行不到位等
低体温的危险因素
➢老年 ➢女性 ➢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 ➢手术室温度 ➢恶病质 ➢基础情况 ➢大量补液 ➢冷的灌、洗液 ➢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 实验组术前30min通过采用充气升温毯、升高室温等给予预热, 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体温控制好,低体温发生率低。
小结
❖ 围手术期低体温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 “品管圈”促进了对患者围麻醉期体温的管理。 ❖ 研究有助于围麻醉期促进正常体温管理流程的建立
开展实验研究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PDCA步骤
(一)成立品管圈
1.确定主题 2.拟定活动计划
3.掌握现况
P
PLAN计划
D
C
A
4.设定目标 5. 解析
6.对策拟定
步
DO执行
7.对策实施与检讨
骤
CHECK检查
8.效果确认
ACTION修正
9.标准化 10.检讨与改进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围手术期低体温可影响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和康复 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评价指标
概念界定
❖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手术期间常见的并发症。
定义为核心温度低于36℃。体温测量值正常 但有寒战、竖毛、毛细血管收缩等主观感受也可 视为低体温。
概念界定
❖ 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到护理行业,是深化护理质量 管理的有效途径。
开展实验研究
主要内容
1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实验对象
选取2012年6月~2012年8月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 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纳入标准:①非计划性低体温手术患者; ②具备清晰、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自愿参加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主要内容
1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讨论
1.“品管圈”有效促进了对围手术期正常体温的管理
❖ 规范了体温管理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 推行品管圈提高了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
实实验验组组
❖ 采用实验工具,对围 手术期促进正常体温 管理进行分阶段、流 程化、细节化操作。 采用品管圈工作模式,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 期进行综合情况的评 估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的制定。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17.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主要内容
1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对照组 120 65 55 55.7±16.1 59±7.12 52
68
3.72±0.53 2136±378.36
❖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补 液量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方法
对对照照组组
❖ 采取基本的保温 措施进行常规护 理干预,如调节 房间温度、覆盖 布敷料、对输入 液体进行加温等, 并对低体温进行 对症处理。
主要内容
1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研究目的
手术时的低体温分2类:
❖ 有计划的低体温 ❖ 围手术期低体温
用于一些大手术,在低灌 注的情况下降低机体代谢 和保护重要脏器。
在手术中非计划性的、对机 体有害的低体温。
研究目的
应用“品管圈” 提高围手术期 促进正常体温管理质量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设定预期目标,制定管理措施
《围麻醉期促进正常体温的临 床循证指南(第二版)》
(三)实 验 工 具
《围麻醉期促进正常体温的临床循证指南(第二版)》
❖美国围麻醉护理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thesia nurse,ASPAN)
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 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 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 及品管手法,来解决问题。
主要内容
1
Baidu Nhomakorabea
1
研究目的
2 概念界定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设定预期目标,制定管理措施
❖旨在提供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循 证、实用、可行的方法,促进 规范的围手术期低体温处理
实验工具
围麻醉期促进正常体温的临床循证指南(第二版)》
术前流程
术中流程
术后流程
1.分阶段:术前----术中----术后 2.分步骤:评估----干预----预期结果 3.分病情:体温正常/异常或有风险
技术路线
成立品管圈 分析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原因 设定预期目标,制定管理措施
3 资料与方法
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
5
62
实验结果 讨论与小结
实验结果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鼻咽温比较
麻醉前(℃) 麻醉后手术前(℃) 术中(℃) 手术结束时(℃)
实验组 36.5±0.3 36.7±0.2
36.6±0.3 36.6±0.2
对照组 36.5±0.2 35.8±0.3*
35.7±0.3* 35.9±0.2*
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 ❖ 提高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讨论
2.分阶段、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提高了对围手术期低体温 的防治
❖ 研究临床验证并修订了《指南(第二版)》规定的围手术期术 前、术中、术后的促进正常体温管理流程,且实验效果良好。
讨论
3. 预热是有效的预防围手术期体温过低的方法。
❖ 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前、术中、手术结束时体温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
实验结果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失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情况
试验组 对照组
寒战
例数
%
12
10
23 27.6*
冷感
例数
%
20
24
39 46.8*
失血量(ml) 拔管时间(min)
480±150 590±146*
8±3 19±5*
❖排除标准:①体外循环等计划性低体温手术患者;
②年龄≥80岁或病情危重者。
实验对象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实验组
N 性别 男女
120 69 51
年龄(岁) 体重 (kg)
56.4±15.3 58±6.83
麻醉方式
全麻 非全麻
46
74
手术时间 (h)
术中补液量 (ml)
3.86±0.45 2087±3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