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旨在通过合理安排、管理和开发企业内部人员,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既有落实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又决定着企业绩效的高低。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运营。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思维,目的是为企业提供若干关键性的战略性人才,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竞争优势。
换句话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才为核心的微观组织管理,是在人的实际需求和经营目标之间实现平衡的珍贵资源的调配过程,旨在提高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通常会涉及到一系列人力资源相关的功能,例如:1. 招聘和选择:确定组织中特定岗位的职责和职位之后,就需要招聘、筛选和聘用人员。
招聘是企业招聘人才的一系列流程,包括发布招聘公告、收集简历、筛选应聘者、组织面试等。
选择是从众多候选人中选择最合适的候选人,包括考虑职位的需求、员工的背景、资质和技能等。
聘用是确定最终的聘用决策。
2. 培训和发展:这是帮助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并提升其能力、技能和知识的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在组织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培训和发展包括定期进行员工培训、观察员工的表现、实施业务计划等。
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通过制定数学精度高的绩效考核标准,对员工工作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哪些员工表现优秀,哪些员工需要进一步改进自身表现。
绩效管理起到激励优秀员工的作用。
4. 薪酬和福利:薪酬解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一般以货币形式给员工,例如工资、奖金等。
福利是除了工资之外的薪酬待遇,例如健康保险、养老金、带薪假期、员工关怀等。
5. 离职与人力资源规划:离职是员工自动选择离开工作岗位或是公司强制性解雇员工的状态。
人力资源规划是员工供给和需求两者相互关联,不断地制定并调整计划,以适应企业的未来发展。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多选题1-40题)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多选题1-40题)1、经济效益所体现出的比较关系,其表达式主要有() *A 效益型效益(正确答案)B 收益型效益(正确答案)C 效率型效益(正确答案)D 效果型效益E 提高型效益2、人力资源的内涵包括了劳动者的()等方面的内容 *A 体质(正确答案)B 智力(正确答案)C 知识(正确答案)D 经验(正确答案)E 技能(正确答案)3、到目前为止,组织发展经历了()*A 传统式官僚机构阶段(正确答案)B 复杂性组织阶段(正确答案)C 适应性组织阶段(正确答案)D 事业部组织阶段E 虚拟组织阶段4、在组织企业招聘时,招聘者的选择非常关键,因此招聘者一般应具有的素质需求有()*A 良好的个人品质与修养(正确答案)B 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正确答案)C 广阔的知识面(正确答案)D 掌握一定的技术(正确答案)E 具备较高的学历5、从萨珀的职业发展理论看,可将职业生涯分为()*A 成长阶段B 立业与发展阶段(正确答案)C 维持阶段(正确答案)D 衰退阶段(正确答案)E 探索阶段(正确答案)6、绩效计划包括如下特点()*A 具有鲜明的目标(正确答案)B 具有首要地位(正确答案)C 具有普遍性(正确答案)D 具有效益性(正确答案)E 具有指导性7、全面薪酬体系包括()*A 货币性薪酬体系(正确答案)B 非货币性薪酬体系(正确答案)C 实物性薪酬体系D 非实物性薪酬体系E 股票期权体系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B 正激励因素C 激励因素(正确答案)D 负激励因素E 强激励因素9、宽带薪酬的缺点主要有()*A 导致更为复杂的管理结构的出现B 增加了绩效管理压力(正确答案)C 晋升机会减少(正确答案)D 不适应所有类型的组织(正确答案)E 不利于职业轮换10、体现经济效益比较关系的效益类型有()*A 效益型效益(正确答案)B 收益型效益(正确答案)C 效率型效益(正确答案)D 效果型效益E 提高型效益11、按培训的目的可将培训方式分为()*A 过渡性教育培训(正确答案)B 知识更新培训或转岗培训(正确答案)C 提高业务能力培训(正确答案)D 专业人才培训(正确答案)E 人员晋升培训12、人力资源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的关系有()*B 供不应需(正确答案)C 供求一致D 结构性失衡(正确答案)E 供过于需(正确答案)13、企业组织灵活化发展的原因是()*A 多元化的员工(正确答案)B 严酷的竞争(正确答案)C 人力资源成本上升D 环境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正确答案)E 信息沟通的需要14、美国著名企业战略家波特,将企业战略分为()*A 低成本战略(正确答案)B 快速发展战略C 差异化战略(正确答案)D 收缩战略E 专一化战略(正确答案)15、职位设计的权变因素主要有()*A 组织因素(正确答案)B 环境因素(正确答案)C 人员因素(正确答案)D 社会期望E 技术因素(正确答案)16、一般而言,绩效沟通应符合的原则包括()*А真诚原则(正确答案)B 及时原则(正确答案)C 针对性原则(正确答案)D 定期原则(正确答案)E 建设性原则(正确答案)17、人力资源具有的特点有()*A 自有性(正确答案)B 生物性(正确答案)C 时效性(正确答案)D 创造性(正确答案)E 能动性(正确答案)18、企业内部选拔员工的主要方法有()*A 职位公告(正确答案)B 随机求职者C 管理与技能档案(正确答案)D 员工推荐E 职位竞标(正确答案)19、员工自我的职业生涯管理包括()*A 增强职业敏感性(正确答案)B 保持职业热情C 防止技能老化(正确答案)D 处理好人际关系E 维持个人与家庭的平衡(正确答案)20、员工培训增强了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其具体表现在() *A 是企业发展的支柱(正确答案)B 是员工对企业的要求(正确答案)C 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D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正确答案)E 是企业的一项成本支出21、薪酬战略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包括()*A 增值功能(正确答案)B 激励功能(正确答案)C 配置和协调功能(正确答案)D 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功能(正确答案)E 吸引优秀员工22、衡量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主要方法通常包括()*A 实验法B 会计法C 审计法(正确答案)D 访谈法E 分析法(正确答案)23、下列属于劳动关系客体的()*A 有劳动时间(正确答案)B 劳动报酬(正确答案)C 福利保险(正确答案)D 工会组织D 劳动环境24、常见的职位设计形式有()*A 工作再设计(正确答案)B 工作扩大化(正确答案)C 工作丰富化(正确答案)D 工作反馈E 职位轮换(正确答案)25、企业比较感兴趣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内容主要有() *A 员工招聘(正确答案)B 企业架构C 员工培训(正确答案)D 福利和津贴(正确答案)E 薪酬管理(正确答案)26、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管理的总和,这些活动包括()*A 取得(正确答案)B 开发(正确答案)C 保持(正确答案)D 评价E 运用(正确答案)27、按培训目的划分的培训方式有()*A 过渡性教育培训(正确答案)B 知识更新培训(正确答案)C 提高业务能力培训(正确答案)D 专业人才培训(正确答案)E 人员晋升培训28、非货币性薪酬体系能够得到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A 能为货币性薪酬计划提供补充(正确答案)B 能使公司激励计划的过渡更加平稳(正确答案)C 加强公司的经营目标(正确答案)D 认可突出的绩效(正确答案)E 适用于大多数员工(正确答案)29、绩效计划的内容包括()*A 关键绩效指标(正确答案)B 绩效沟通内容C 绩效考评方法D 工作目标设定(正确答案)E 能力发展计划(正确答案)30、影响员工激励效果的个体因素包括()*A 年龄与工龄(正确答案)B 个人价值观(正确答案)C 受教育程度(正确答案)D 性格特征(正确答案)E 收入水平(正确答案)31、影响雇员自愿流出的因素主要有()*A 个体因素(正确答案)B 与工作相关的因素(正确答案)C 个体与组织之间的适合性因素(正确答案)D 组织因素(正确答案)E 与态度和其他内部心理过程相关的因素(正确答案)32、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主要阶段有()*A 人事管理阶段(正确答案)B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混合阶段C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正确答案)D 家庭、工作、生活一体化发展阶段E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正确答案)33、结果考评法主要有()*A 对偶比较法B 岗位绩效指数化法(正确答案)C 层次分析法(正确答案)D 目标管理法(正确答案)E 评级量表法34、宽带薪酬的缺点主要包括()*A 导致更为复杂的管理结构的出现B 增加了绩效管理压力(正确答案)C 晋升机会减少(正确答案)D 不适用所有类型的组织(正确答案)E 不利于职位轮换35、企业进行内部选拔时,其主要的优点有()*A 保持组织内部的稳定性(正确答案)B 降低员工的流失可能性(正确答案)C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正确答案)D 减少识人用人的失误(正确答案)E 节约招聘费用(正确答案)36、工作氛围指能够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所有工作上的因素,包括()*A 管理者支持(正确答案)B 受训者特点C 学习氛围(正确答案)D 学习型组织(正确答案)E 受训者情商37、企业组织多元化发展的原因是()*A 环境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B 需要更多的创造性(正确答案)C 人力资源成本上升D 多元化的员工(正确答案)E 企业网络化、扁平化等(正确答案)38、当代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是()*A 结构化B 扁平化(正确答案)C 小型化(正确答案)D 弹性化(正确答案)E 虚拟化(正确答案)39、要想使竞争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竞争必须()*A 公平(正确答案)B 适度(正确答案)C 以组织为目标(正确答案)D 激烈E 有序40、一般来说,实施奖惩激励的最佳结合点是()*A 以奖为辅,以罚为主B 以奖为主,以罚为辅(正确答案)C 奖惩适度(正确答案)D 奖惩应指向具体行为(正确答案)E 奖惩相结合(正确答案)。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概论_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1、本课程关于人力资源的观点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这个含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1)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人口的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
2)人力资源的质量a)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素质决定质量b)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c)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能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智能因素中,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不断上升,经验知识的作用相对下降。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4、人力资本投资1)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形式有:教育;迁移;培训。
2)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会考虑收益和成本两个因素。
只有当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去投资人力资本,否则就不会投资。
5、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1)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
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财富,促进社会发展。
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
2)两者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重要观念)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是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关注的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及其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是指对企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
方法包括:主观判断法、德尔菲法、趋势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比率预测法。
2.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就是指对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能够提供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
A.人力资源供给的分析:1.外部供给分析;2.内部供给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的分析、人员流动的分析、人员质量的分析)B.方法:技能清单、人员替换、人力资源“水池”模型、马尔科夫模型。
3. 内部招聘的方法a. 工作公告法(最常用)。
通过向员工通报现有工作空缺,吸引相关人员来申请这些空缺职位。
b. 档案记录法。
企业高层和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员工的个人资料档案,可以确定出符合空缺职位要求的人员。
4. 内部招聘的优缺点:优点:1.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发展期望;2. 对组织共组的程序、企业文化、领导方式等比较熟悉,能够迅速的展开工作;3. 对企业目标认同感强,辞职可能性小,有利于个人和企业的长期发展;4. 风险小,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力和人品有基本了解,可靠性较高;5. 节约时间和费用。
缺点:1. 容易引起同事间的过度竞争,发生内耗;2. 竞争失利者感到心里不平衡,难以安抚,容易降低士气;3. 新上任者面对的是“老人”,难以建立起领导声望;4. 容易出现近亲繁殖问题,思想、观念因循守旧,思考范围狭窄,缺乏创新和活力。
5. 外部招聘的优缺点:优点:1. 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2. 避免企业内部相互竞争所造成的紧张气氛;3. 给企业内部人员以压力,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4. 选择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招聘到优秀的人才。
缺点:1. 对内部人员是一个打击,感到晋升无望,会影响工作热情;2. 外部人员对企业情况不了解,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3. 对外部人员不是很了解,不容易做出客观的评价,可靠性比较差;4. 外部人员不一定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会给企业的稳定造成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1
第一章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征(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对于人力资源一般合义的理解,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里选择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来加以说明。
第一种观点认为,“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源的含义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地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之总和”。
第三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己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我们认为,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的智力资源,是指人类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各种能力的总称。
企业人力资源是指人口资源中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
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而人才资源则指人力资源中具有创造能力的资源。
1代表人才资源;2代表人力资源;3代表人口资源(二)人力资源的特征1、生物性:与人的自然特征相联系;2、能动性:表现在自我强化性、选择性、积极性三个方面;3、动态性:要研究人力资源形成、开发、分配和使用的有效性、动态性;4、智力性:人类的智力具有继承性;5、再生性:它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6、社会性: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应当归整个社会所有。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人力资源有量和质的规定性。
人力资源的量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数量。
具体来说。
就是指人力资源的载体——构成人力资源的人口的数量。
在谈论人力资源量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将人力资源的质抽象掉,而只关注于其载体——相应的人口的数量。
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构成可由下图来反映。
就一个组织来说,其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指分布于组织内部各个岗位、从事不同性质工作的各类员工数量之和。
人力资源的质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质量。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在现代企业的舞台上,人力资源管理就像一位背后默默付出的导演,虽然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但没有他,整个剧本可就不对劲了。
想想看,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里面有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和谐相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于是,人力资源管理便应运而生,帮助企业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招聘就像是在集市上挑选新鲜水果。
想要找到最合适的员工,可得花点心思。
招聘不仅仅是发个招聘广告,然后静静等候简历投递。
要是那么简单,那我们都可以开个招聘工厂了。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打磨钻石,得仔细筛选,真正了解每位候选人的能力、性格和价值观。
人力资源团队可得像侦探一样,深挖每个人的背景,才能找到那个“绝配”。
入职培训又是个大工程。
新员工一进公司,像是初来乍到的学生,既兴奋又紧张。
此时,人力资源团队可得像老妈子一样,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帮助他们快速融入。
培训不仅是教一些枯燥的规章制度,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公司文化的魅力。
只有让他们了解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
谈到员工发展,那真是个长久的战役。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人,更是帮助人。
员工在企业中就像在成长的树苗,需要不断的滋养和关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人力资源团队要像园丁一样,帮他们修剪枝叶,提供合适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这样,员工才能在公司中发挥最大的潜力,最终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员工关系的维护也不能忽视。
想象一下,一个团队里总是有小摩擦,小争吵,那气氛可真是尴尬得让人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人力资源就像是调解员,要及时发现问题,沟通的艺术可得练得炉火纯青。
定期的沟通会议、团队建设活动都能帮助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团队的凝聚力。
大家相互理解,工作起来才会顺风顺水,轻松愉快。
再说说绩效管理,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就开始打退堂鼓,心里想:“又来了,又要被考核了。
”绩效管理不应该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彭剑锋【精选文档】
第一章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与人力资源管理一.企业的核心能力.1.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
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两种途径:内部与外部,内生战略学派(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外生战略学派。
2.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国内又译为核心竞争力)。
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Gary Hamel和C.K。
Prahlad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能力》,首次提出企业的“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核心能力四个特征:第一,价值性(V ALUABLE)。
价值=收益/成本。
收益与成本之比必须大于1,否则企业得不偿失。
V ALUABE位例四个特征之首。
第二,独特性(UNIQUE)。
第三,难模仿性(INIMITABLE)。
第四,组织化(ORGANIZED).核心能力是多种能力相互整合而形成的组织化的系统能力。
任何一项要素都要融入到企业的组织中,通过与其他要素的系统整合来发挥作用.3.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为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及其特征。
2.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主要职能。
本书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3.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
第二节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一.“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人力资本”模型1。
SNELL模型的主题2.模型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人力资本的分层分类管理与核心人力资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可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和辅助型人才四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采用不同的雇佣模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
只有核心人才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心,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获取竞争优势的模型。
2024年1月自考《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4 年 1 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11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一切企业经济和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出发点是提高A. 收益率型效益B. 社会型效益C. 效率型效益D. 管理型效益2. 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以来第一印象,往往行程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而且这一印象在以后较长时期内不容易改变。
这是A. 晕轮效应B.投射效应C. 首因效应D.偏见心理3.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中的短期规划时间跨度在A. 5年以上B. 1 ~ 3个月C. 3 ~ 5年D. 1年左右4. 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其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是A. 低成本战略B. 差异化战略C. 高投入战略D. 专一化战略5. 由信息网络联系起来,在其内部进行规范的权力设置和明确的分工协作,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实体是A. 岗位B. 组织C. 职位分析D. 职位设计6. 减少命令链,对控制的跨度不加限制,取消了各种职能部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称为A. 机械组织B. 虚拟组织C. 有机组织D. 无边界组织7. 高素质人员相对比较集中,是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重要来源的是A. 员工推荐B. 大学校园C. 就业服务机构D. 海外招聘8. 根据招聘计划对录用人员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的过程是A. 录用人员评估B.招聘效率评估C. 招聘效果评估D.招聘成本评估9. 下列不属于现代意义上职业特性的是A. 社会性B. 连续性C. 系统性D. 经济性10. 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主要关心工作中的成长、发展或晋升,这属于萨珀职业发展理论的A. 立业与发展阶段B. 职业探索阶段C. 职业维持阶段D. 职业衰退阶段11. 员工培训既是企业的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企业的一种A. 管理行为B. 成本支出行为C. 投资行为D. 招聘行为12. 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是真正有效地实施培训的前提条件是A. 培训内容设计B. 培训需求分析C. 培训方法选择D. 培训结果认定13. 双因素理论的创立者A. 马斯洛B. 弗鲁姆C. 奥德弗D. 赫兹柏格14. 企业成熟阶段激励模式的选择应以A. 短期激励为主B. 培训激励为主C. 股权激励为主D. 技术创新激励为主15. 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A. 有效目标的设置B. 目标的执行C. 过程检查D. 自我调节16. 力图实行员工持股,鼓励员工与企业风险共担的薪酬战略属于A. 初创期薪酬战略B. 成长期薪酬战略C. 收缩期薪酬战略D. 稳定期薪酬战略17. 属于宽带薪酬优点的是A.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B.有助于高度参与型管理风格的形成C. 在员工配置方面为组织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D. 有利于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形成18. 下列何种情况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在试用期间,发现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B.女工在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C. 因公伤残,因病或非因工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的D. 员工家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严重的意外灾害19.下列属于重置成本的是A. 管理成术B. 招聘广告费用C. 心理成本D. 雇员薪酬成本20. 属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的是A. 硬性的管理方式B. 终身雇佣制C. 合作性劳资关系D. 注重在职培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凰的括号内。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 1.管理专家。 2.员工激励者。 3.战略伙伴。 4.变革推动者。
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系统
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的基本专业工作可以分为四个层级: 1.人事文书工作:支持性人员。 2.人力资源专业工作:专才。 3.人力资源部经理、部长:通才。 4.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高级行政经理,是直接向公司总裁或主要负责人报告的高层经理。
以上三部分构成就业人口的总数。 (4) 求业人口或待业人口。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5) 就学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学习的人口。 (6) 家务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家务的人口。 (7) 服役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 (8) 其他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其他人口。 2.人力资源的质量管理。质量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
HRM 实践
管理活动性质 管理焦点 管理对象 管理深度 管理方案 劳资关系
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 全球 内部 外部
注重成果 注重过程
视人力为成本 视人力为资源
事务性、实际操作性、执行层 战略性、决策层
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生产与效益部门
职能式 合作关系
专家 通才 集中于个人 集中于群体
为工资制;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班组管理,劳动定额,定编定员等
• 2. 1958-1961:企业增员过多,劳动计划管理和定员定额制度失效;取消了计件工资制和奖励制度 • 3. 1961-1966:1961年,《工业七十条》;精简职工;恢复计件工资制度并健全了奖励制度 • 4. 1966-1978:定编定员遭否定,职工人数大膨胀;废除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教育受到严重破坏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2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强化理论
勒温的综合理论 波特和劳勒的理论
二、内容型激励理论
u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激励的原因和起激励作 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
u 最典型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有: n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n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n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n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2、公平理论
u 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获得的报酬和投入 的比率与他们或自己过去的报酬和投入的比率进行 比较:
(O/I)A
(O/I)B
O代表报酬,I代表投入,A代表自己,B代表参照系
u 比较的结果:
(O/I)A =(O/I)B (O/I)A>(O/I)B (O/I)A<(O/I)B
u 当(O/I)A =(O/I)B时,人们会觉得报酬公平,因而保持原 有的工作投入。
u 在同一时间,人们可能会存在几个不同层次的需求, 但总有一个层次的需求发挥主导作用,这种就是优势 需求;
u 只有那些未满足的需求才能成为激励因素;
u 任何一种满足了的低层次需求并不会因为高层次需求 的发展而消失,只是不再成为行为的激励因素而已。
u 这五种需求的次序是普遍意义上的,并非适用于每个 人。
个人努力 个人绩效
组织奖励
个人目标
期望理论的基本模式
u 在绩效管理中,给员工制定的绩效目标要切实可行, 必须是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要及时对员工进 行绩效反馈,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目标。
u 对薪酬管理而言,要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及时给予
各种报酬和奖励;要根据员工不同的需要设计个性 化的报酬体系,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
1、目标理论
也被称作目标设置理论,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洛 克(E.A.Locke)于1968年提出来的,他发现,对人们的激励 大多是通过设置目标来实现的,目标具有引导员工工作方向和 努力程度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目标在激励过程中的作用,洛 克提出了目标理论的一个基本模式。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1、在管理活动中,如果劳动成果小于劳动耗费,则产出()(1分)A:无效益B:零效益C:正效益D:负效益2、培训评估就是对培训进行评价,是指依据培训目标,对培训对象和培训本身做一个()(1分)A:效率判断B:成本判断C:质量判断D:价值判断3、减少组织的中间层次,压缩行政人员规模,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指的是组织发展的()(1分)A:小型化B:弹性化C:虚拟化D:扁平化4、指员工已不大可能再得到职务晋升或承担更多的责任,尽管发展通道和更高层次的职位是清晰可见的,但在职务晋升时似乎被一层玻璃挡着,可望而不可及的是()(1分)A:技能老化B:管理继承人计划C:结构型停滞D:职业生涯高原5、决定招聘工作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开始的重要因素是()(1分)A:机会成本分析B:招聘成本分析C:时间投入分析D:招聘效果分析6、公司向员工通报组织内部现有职位空缺的方式是()(1分)A:管理档案B:员工推荐C:职位竞标D:职位公告7、下列属于企业衰退阶段激励模式的是()(1分)A:短期激励为主B:股权激励C:员工普遍持股D:技术创新激励8、在绩效考评主体选择方面,相关客户考评的优点或缺点是()(1分)A:对考评内容比较熟悉B:接触频繁,更加客观全面C:易高估自己D:考评资料不易取得9、下列属于智力型员工的激励技巧的是()(1分)A:别总是试图告诉他们怎么做B:给他们机会,充分地和他人分享感受C:肯定他们的思考能力,对他们的分析表示兴趣D:多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10、在组织发展中,组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1分)A:职位分析的探讨B:工作说明书的探讨C:组织结构的探讨D:组织环境的探讨11、在不同类型员工的考评模式中,针对一般营销人员的考评内容是()(1分)A: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B:沟通和协调能力C:领导能力D:重结果,轻行为12、一个人在试探性地选择自己的职业,试图通过变动不同的工作或工作单位而选定自己一生将从事的职业。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2)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2)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一章1. 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第二章1.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有哪些?功能:吸纳、维持、开发、激励四大目标:1.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3.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4.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第三章1.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有哪几种?(一)、六阶段论以华盛顿大学的弗伦奇为代表,一些学者从管理的历史背景出发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科学管理运动阶段(2)第二阶段:工业福利运动阶段(3)第三阶段:早期工业心理学阶段(4)第四阶段:人际关系运动时代(5)第五阶段:劳工运动阶段(6)第六阶段:行为科学与组织理论时代(二)、五阶段论同样是依据管理发展的历史,以罗兰和费里斯为代表的学者则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工业革命时代(2)第二阶段:科学管理时代(3)第三阶段:工业心理时代(4)第四阶段:人际关系时代(5)第五阶段:工作生活质量时代(三)四阶段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科罗拉多大学的韦恩。
卡肖为代表,他们从功能的角度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档案保管阶段(2)第二阶段:政府职责阶段(3)第三阶段:组织职责阶段(4)第四阶段:战略伙伴阶段(四)三阶段论1.依据人力资源管理所扮演的角色以福姆布龙、蒂奇和德兰纳为代表的学者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
作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企业管理者精通。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它是人才、技术、能力、经验、知识等方面的综合体。
人力资源的成功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业务成果和企业形象。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业界已经开始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从根本上说旨在管理和利用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组织的人力资源达到最佳状态,发挥最大的效用,达到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其中涉及到人力资源的招募、培训、考核、激励、晋升、福利、社会保障、绩效评价、离职等各个环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它是企业能否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组织的人力资源的运用更加有效和高效,从而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改善企业的人际关系,促进企业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招募和选用:通过多种渠道招募和选择合适的人才。
培训和发展:组织内部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个人技能和业务能力。
员工激励:通过薪酬、福利制度等方式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绩效评价: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估,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参考。
离职管理:对员工离职进行规范,尽量避免员工因离职而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涉及到多方面,其主要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策略的规划制定、人员招聘、培训与晋升、绩效评估、离职管理等。
针对不同的企业和组织,实践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也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为基础,重视从人才的角度去掌握企业发展的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一)2024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一)引言概述:人力资源是指组织中的员工、劳动者和人力劳动资本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以最优化地利用和开发组织中的人力资源。
本文将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从组织招聘、培训发展、绩效管理、奖励与激励以及员工关系管理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一、组织招聘1.明确岗位需求:分析确定所需的岗位需求,包括职位描述、任职要求等。
2.制定招聘计划:制定招聘渠道、招聘方式以及招聘进程时间表。
3.发布招聘广告:选择合适的媒体发布广告信息,如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
4.筛选简历:对收到的简历进行筛选,与岗位需求进行匹配。
5.面试选拔:对通过筛选的简历进行面试,进行能力和素质的评估。
二、培训发展1.需求分析:通过与员工和部门经理的沟通,确定培训需求和目标。
2.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和培训方法等。
3.培训实施:根据计划进行培训,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如培训课程、工作坊等。
4.评估效果:通过培训后的测验或评估,评估培训的效果和参与者的满意度。
5.持续发展: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优化和改进,并提供持续的发展机会和培训。
三、绩效管理1.设定目标:与员工一起设定清晰、可量化的工作目标,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
2.定期反馈: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包括对工作表现的评估和提供建议。
3.绩效评估:根据目标设定的结果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如考核得分或绩效等级。
4.奖励与激励: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给予员工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如奖金、晋升等。
5.改进和发展:与员工一起分析绩效评估结果,制定改进和发展计划,以提升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
四、奖励与激励1.制定奖励制度:制定公平、透明的奖励制度,奖励应与员工的贡献和绩效相匹配。
2.提供激励机制:提供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如晋升机会、优秀员工奖、学习和发展机会等。
3.团队合作奖励:设定团队目标,为团队成员提供共同的奖励,鼓励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件
增强企业竞争力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吸引和留住 人才,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促进组织文化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助于塑造和强化 组织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 度。
02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制定相应的政 策和措施,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候和地点获得合适的人力资源。
02
薪酬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薪酬体系设计、福利计划制定
、薪酬调整等。
薪酬福利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励员工和提
03
高组织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员工关系管理
01
02
03
员工关系管理是指组织 通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 系,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和忠诚度,以促进组织
的稳定和发展。
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内 容包括:员工沟通、员 工关怀、员工纠纷处理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美国联邦政府的人力资源 管理
美国联邦政府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公 务员制度,注重公务员的职业素质、政治中 立和公共服务精神。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建立 完善的公务员制度和培训体系,提高了政府 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政府人力资源管 理的主要制度,注重公务员的选拔、考核、 培训和管理。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过不断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提高了公务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企 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
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员工的健 康、安全和福利,以及企业的环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一、人力资源概述1、人力资源定义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具有六个方面的性质: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可变性、社会性、可开发性3、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4、人力资源管理定义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5、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规划。
主要包括的活动有: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应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制定出平衡供需的计划。
◆职位分析。
主要包括的活动有:一是对组织内各职位所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二是确定各职位所要求的任职资格,例如学历、专业、年龄、技能、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
职位分析的结果一般为职位说明书。
◆招聘录用。
这一职能主要包括招聘和录用两个部分。
招聘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发布招聘信息,将应聘者吸引过来;录用是指从应聘者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人选。
◆绩效管理。
就是根据既定的目标对员工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发现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包括制定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考核以及实施绩效沟通等薪酬管理。
主要包括的活动有:确定薪酬的结构和水平,实施职位评价,制定福利和其他优惠的标准以及进行薪酬的测算和发放。
◆培训与开发。
主要包括的活动有:建立培训体系,确定培训需求和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过程,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总结等。
◆员工关系管理。
这一职能除了要协调劳动关系、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以创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外,还要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和管理。
6、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都要以企业战略为前提。
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重点必读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总复习第一章P14 (名词解释或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误区:1晕轮效应。
2.投射效应。
3.首因效应。
4.近因效应。
5.偏见效应。
6.马太效应。
7.回报心理。
第三章P47-49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战略核心:1.初创阶段。
2.成长阶段。
3.成熟阶段。
4.衰退阶段。
P54 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1.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总规划的核心要件。
2.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
3.人力资源规划对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4.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发挥人力资源个体的能力,满足员工的发展要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P76-77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选择动机:1.能使组织把资源集中于那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活动上。
2.可以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舒缓资金压力,实现高效运作。
3.降低企业的风险。
4.适用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
5.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6.有助于企业留住优秀员工。
、P78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风险隐患:1.收费标准问题。
2.专业咨询公司的规范经营和专业化问题。
3.安全问题。
4.员工的利益如何保障问题。
5.可控性问题。
第四章P90 职位设计的形式:1.职位轮换。
2.工作扩大化。
3.工作丰富化。
4.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
P91-92 职位设计的全变因素:1.组织因素。
2.环境因素。
3.人员因素。
4.技术因素。
P110 企业组织发展的新趋势:1.扁平化。
2.小型化。
3.弹性化。
4.虚拟化。
第五章P122-124 招聘规划的设计与选择:1.拟招聘人数的确定。
2.招聘标准。
3.招聘经费预算。
P124-125 招聘策略:1.招聘地点策略。
2.招聘时间策略。
3.招聘渠道和方法的选择。
P130 内部选拔的优点:1.内部选拔对现有的雇员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晋升渠道,得到升迁的员工会认为自己的才干得到组织的承认,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和绩效都会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p1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㈠实证研究方法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提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特点:①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主要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
㈡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特点:①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②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互惠交换障碍:①信息障碍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㈠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
P5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它反映的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它本身不是影响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的因素。
P5总人口率参率=劳动力×100%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100%该年龄(性别)人口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供给无弹性 Es=0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 Es→∞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单位供给弹性 Es=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 Es>1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供给缺乏弹性 Es<1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2、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
㈢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
无论是否处于就业或非就业状态,总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
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人)处于失业状态。
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
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
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且能够雇用的劳动量,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1 、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㈡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本等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
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MRP=VMP=MP*P=MC=W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㈠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
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
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工资。
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
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表现: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要素结合的最佳途径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㈠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规模——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如果劳动力需求不变,其结果必然是均衡工资率下降。
年龄结构——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
㈡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的增加→改变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大→均衡工资率提高㈢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在人口增长、资本存量增加的条件下,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也在扩大。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论——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工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工资作为劳动力要素的均衡价格是由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工资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相等的趋势。
所以工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受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影响。
二、工资形式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㈠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工资率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实际工资——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①计时工资——依据工作的工资标准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②计件工资——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的特点决定了: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工人承担,劳动过程的控制成本较低;但产品数量统计、质量检验、定额标准、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等的管理成本较大。
㈡福利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立了劳动报酬。
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类:实物支付、延期支付(包括各类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福利实质上都是由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
其特征如下: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2、法定性;3、自定性和灵活性实物支付优点: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变相的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延期支付当员工具备享受资格时,获得使用权。
延期支付优点:①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②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③自定性强;④可使若干社保基金实现积累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㈠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总需求——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
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Y=C+S=C+I㈡就业总量决定总供给价格函数:Z=ƒ (N)总需求价格函数:D=φ (N)二、失业及其类型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摩擦性失业(正常性失业)——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技术性失业——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解决办法: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结构性失业——在全部失业中占有很大比重。
解决办法:超前的职业指导和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
季节性失业——表现为:①气候对行业生产影响②气候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㈠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最常见,最严重,最难对付)。
㈡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
对非正常性失业,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合产业政策,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率= ——————×100%= ————————————×100%社会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Σ失业者×周期平均失业持续期= ——————————失业人数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平均失业持续期(周)年失业率(100%)= ×——————————占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 52周失业的负面影响: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②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③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