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合集下载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 旳偏角越小,透视收敛越 慢,该面越宽。
当物体两个立面大小 接近时,画面与物体旳偏 角应防止接近45°,不然 显得呆板,主次不分。用 30 °偏角比较合适。
四、在透视图上作分割和叠加
1、直线旳分割
(1)分割水平线
水平线AB与基
面平行,其透视图
为A0B0,分割成
A0
3:1:2措施如图:
2、两点透视作图法(成角透视)
【例3】两点透视作图法 【例4】两点透视作图法
作业
视距100 视高80
40 20
65
18 18
俯视图
30°
100
14 14
左视图
15
s
80
视平线HL 基线GL
46
三、视点、画面和物体间相对位置旳讨论
1、视点旳拟定 (1)保证视角大小适当 一般把视角看成正圆锥,视角以30°为佳,即:
F1
C0
B0 D0
C1 D 1 B1
➢过A0作水平线并取合适长度A0B1 ,提成6等分; ➢连B1B0 ,并延长交视平线于F1 (辅助灭点); ➢连F1C1 , F1D1 ,得交点C0、D0即透视图等分点。
2、垂线旳分割
A
5
4
3
F
2 1
B
▪ 作辅助线并对其等分,连5A,分别过等分 点作5A旳平行线。
(1)、画面:透视图所在旳假想旳透明画面。 (2)、基面:物体所在旳水平面。 (3)、视点:观察点。 (4)、基线:基面与画面旳交线。 (5)、视平面:过视点旳水平面。 (6)、视距:视点到画面旳距离。 (7)、视高:视点到基面旳距离。 (8)、视线:视点与物体任意点旳连线。
(9) 、灭点:透视图中平行线旳交点(消失点)。 (10)、视平线:视平面与画面旳交点。 (11)、视角:从视点分别作与物体最左和最右两

第一章 素描基础透视知识

第一章 素描基础透视知识

4)、画板和画夹
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 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 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 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 手。
另外还需准备美工刀等其他一些工具。
4.学习素描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1)、位置的选择和作画姿势 正确的写生姿势有助于整体观察和表现方 法的运用。在绘画时身体应与画板相距一臂左 右。如有条件,画板放在画架上最好,如果没 有画架,画板放在大腿上也可以。画架一般放 置在绘画者的右前方。画者与写生对象之间的 最佳距离,通常是对象高度或宽度的3倍到5 倍之间,良好的习惯有助于绘画技能的提高。
绘图步骤1绘图步骤2绘图步骤3绘图步骤4绘图步骤5绘图步骤6完成成角透视成角透视当立方体二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当立方体二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其他体面与画面成一其他体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定角度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为成角透视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为成角透视
素描起步
基本概念与术语
1.什么是素描? 素描,顾名思义,一般指单色画。它 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对象的结构,明暗 的一种较正规的美术造型训练方法。
2.常见的素描种类
明暗素描
注意物象的光影效果,以明暗色调为主要 表现形式
结构素描
着重物体的结构形态,以线条为主要表现 形式
明暗素描
结构素描
明暗素描
结构素描
3.工具及材料
1)、笔 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 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 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 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 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 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 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 可以了。

绘画透视原理: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

绘画透视原理: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

绘画透视原理: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透视原理一点透视一点透视下的方体一点透视下的圆形一点透视方体教程1.画出视平线,定好消失点。

2.在视平线上方画两个矩形。

3.在视平线下方的左、中、右位置画三个矩形。

4.将矩形的四个点与消失点连线,这时可以看到透视线。

5.在透视线上画出方体的纵向空间。

6.最后依据已经画出来的方体边线画出隐藏的边线,注意边线要与对面边线平行,与相邻边线垂直。

一点透视下的圆形教程1.画出视平线,定好消失点。

2.准备绘制一个高于视平线的圆。

首先画两条向下斜的透视线,然后在这两条透视线中先确定圆的位置。

3.根据步骤2,在两条透视线中画出两条垂直于视平线的竖线,与透视线相交出一个框。

4.将这个框中的四个角连接起来,接下来在这个框里画圆,也就是说这个框是我们画圆的辅助图形。

5.画一条辅助线连接框中两条对角线相交的点与消失点,再画一条同时穿过这个点并且垂直于视平线的辅助线。

我们现在画的这两条辅助线与步骤3中的辅助框相交出了四个点,这四个点就是我们要画的与圆相切的四个顶点,在这个辅助框里勾画出圆。

6.用相同的方法在消失点的右边画辅助框,连接对角线,确定圆的四个顶点。

7.当我们要画一个低于视平线的圆时,透视线要向上斜。

我们现在就画三个垂直于视平线且在视平线下方的圆,首先画一条垂直于视平线并穿过消失点的辅助线。

8.画两条向上斜的透视线,注意步骤7中垂直于视平线的辅助线要平分这两条透视线所形成的角。

在这两条透视线中画平行于视平线的辅助线以确定圆的位置。

9.与步骤3、4、5一样,在画出的辅助框里连接对角线。

确定圆与辅助框的四个切点,勾画出圆,并在上方准备画下一个圆。

10.按照以上方法画出更靠近视平线的两个圆。

我们现在观察视平线下的这三个圆,就会发现——同一个圆中越远离视平线的那边的弧度越小,越下面的圆面积越大。

也就是说,在以后画静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透视效果。

两点透视两点透视下的方体两点透视下的圆形两点透视下的方体教程1.画出视平线,两点透视要定好两个消失点。

(绘画)透视学分类与基础知识

(绘画)透视学分类与基础知识
一、中西艺术家和科学家对透视学的贡献
西方:发端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 展
• 乔托 用透视和明暗来表现人物和景物 • 阿尔伯蒂 《绘画论》 • 弗朗西斯卡 《绘画透视学》 • 达·芬奇 《画论》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中国透视学的发展:
• 南北朝画家宗炳 《画山水叙》 • 北宋画家郭熙 《林泉高致》 •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 • 唐代诗人、画家王维 的《山水论》
(绘画)透视学分类 和基础知识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概述 透视学基础知识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曲线透视 人物透视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第一章 透视学概述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透视、透视学、透视图 1、何谓“透视” “透视” 就是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并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绘画的远近法
1.多视点(多个视点观看景物,以表现宽大 的场景和丰富的情节内容) 定位转向、定向平移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绘画的远近法
2.高视高(观察点在高处微俯视和多视点的 方法表现前后景物,以表现不同时间的景物 和宽深的场面) 3.远视距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第四节 中西透视学的异同
一、中西透视学的相同点
①视觉规律都是一致的 ②绘画空间的表现方式是相同的 ③在造型上符合透视法则
(绘画)透视学分类和基础知识
二、中西透视学的不同点 西方透视学称焦点透视(一点透视)
用静止科学而又理性的眼光分析透视现象:单一 化、一个视点、一个视域、一条视平线、一组灭点, 视域空间是受限制的。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具体性。 透视图或作品以再现现实为主,追求形似。

《绘画透视技法》PPT课件

《绘画透视技法》PPT课件

在写生现场中,组成方形景物的千百条直 线,可分为原线和变线两大类.
原线的透视方向保持原状,不发生变化,变 线的透视方向则发生变化,相互平行的变线,看 去都向同一个灭点集中.
分清各种原线和变线的透视方向以及各 种灭点的位置,在处理方形景物透视中极为 重要.
电线杆,铁路的枕木,屋顶的斜边,他们与 地面之间原是成为水平,垂直和倾斜的关系放 置的,看上去仍然是水平,垂直和倾斜状,这些 线就是原线.
近视距大视角
ppt课件
77
根据画框最远角定目点
ppt课件
79
在透视作图中,视距的远近决定于距点离 主点的远近上,距点离主点近,视距则近,反之 视距则远.距点离开主点最近的位置,应不近于 主点至景框最远角之间长度的一倍半,这样视 距的基本上是在正常视域内.取景作画时,也应 该将画幅经常保持在正常的视域内,不时地退 远看看,才能不至于画出别扭的图形.
原线的放置状态: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 都是原线,原线与地面的放置关系,有垂直,水 平和倾斜三种.
原线的透视状态:在透视长度上是渐远, 渐短,在透视方向和分段比例上则不发生变化, 保持原状.
A图中,AF是与画面不平行的变线,A端在画 面上,F端延伸至极远处。自目点由近及远依 次向A、1、2、3、4、……F点引视线,最终 引向F端的视线必与AF变线平行。视线与画 面交点A、1’、2’、3’、4’……F’的连线AF’就是 AF的透视;也是变线AF的透视AF’线的灭点。
正 仰 视 的 画 面 垂 直 于 地
柯勒乔 《圣母升 天》壁画 帕尔马 大教堂 在柯勒乔的天使 旋涡中,圣母玛 利亚从旋涡中慢 慢来到表面,无 数的天使从一圈 一圈的云中敬慕 着她。
弗朗西斯科.博罗米尼 正仰视下的圣卡罗屋 顶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经典实用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经典实用
高度一定要从基线往 上取,在画面上体现高度 的线叫真高线。
x
h F1
o
s’
F2 h
x’
o’
第二章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s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二、透视图的基本作法
(二)两点透视画法 1、视线法
x h F1 x’
第二章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o
s’
F2
h
o’
s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二、透视图的基本作法
(二)两点透视画法 1、视线法

4

二、透视图的基本作法
两 点 透 视)
c
(x 一)a 一b 点透视画法
o
c
h a
x’ b
第二章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s h
s o’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二、透视图的基本作法
(一)一点透视的画法(距点法) 距点在视平线上主点左右两边,两者离主点的距离与画者至心
点的距离相等,凡与画面成45度角的直线,一定消失于距点。
第二章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一、透视常用术语
基面(H)—地面。 画面(V)—透视图所在平面,与
基面垂直。 基线(OX)— 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
投影中心。 站点(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影。
视高 (Ss)—视点至基面的距离。 视距 (Ss’)—视点至画面的距离。
交点与灭点的连线。
V
画面 h
灭点 V
视平线
B
Bo
A点透视
b
基面H
视 高
h A Ao
N

素描基础透视

素描基础透视

素描基础透视
一: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二: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三: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四:圆和圆柱的透视1:圆的画法
2:圆的透视
五:圆柱体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解释透视的概念和意义探讨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和特点讲解透视的基本要素:消失点、视平线、灭点等1.3 透视图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简单的透视图指导学生通过透视网格和辅助线来准确绘制透视图第二章:一点透视2.1 一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强调一点透视在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感方面的作用2.2 一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一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一点透视图2.3 一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一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一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三章:二点透视3.1 二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二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二点透视在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感方面的优势3.2 二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二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二点透视图3.3 二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二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二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四章:三点透视4.1 三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三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三点透视在表现复杂空间和立体感方面的作用4.2 三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三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三点透视图4.3 三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三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三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五章: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5.1 透视在静物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静物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静物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5.2 透视在风景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风景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风景的空间感和深度5.3 透视在人物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人像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人物的空间关系和立体感第六章:透视的视觉感受与心理影响6.1 透视与视觉引导讨论透视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分析不同的透视技法如何影响观者的视觉体验6.2 透视产生的深度与空间感解释透视如何创造空间的深度探讨不同类型的透视对空间感的影响6.3 透视与情感表达研究透视如何用于表达情感和气氛指导学生运用透视创造特定的情感效果第七章:透视技法实战演练7.1 线性透视与光影结合演示如何将线性透视与光影效果结合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和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地7.2 透视中的色彩运用讲解透视中色彩的运用原则指导学生如何在透视作品中运用色彩增加表现力7.3 创作自己的透视作品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运用所学的透视技法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技艺第八章:透视在艺术史上的应用8.1 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技法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如何运用透视探讨透视在文艺复兴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8.2 现代与当代艺术中的透视实验研究现代和当代艺术家如何打破传统透视规则讨论透视在现代艺术中的多样性和创新性8.3 透视在商业艺术中的应用探讨透视在广告、电影和游戏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分析透视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第九章:透视的测量与修正9.1 透视尺的使用介绍透视尺的概念和用途演示如何使用透视尺进行准确的透视测量9.2 透视的修正与调整讲解如何修正透视中的错误9.3 透视作品的评估与改进提供一个透视作品的评估框架指导学生如何自我评估和改进透视作品第十章:透视的艺术创作与探索10.1 创意透视练习设计创意透视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透视构图和视角10.2 透视与构图的关系探讨透视如何影响画面的构图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创作平衡而有吸引力的画面10.3 透视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分析并欣赏不同艺术家的透视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透视在艺术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性和探索空间重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系列关于透视基础知识和应用的教学章节。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透视的感知和表现能力1.2 教学内容透视的定义和分类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1.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的概念,展示透视的实例讲解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二章:透视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透视在绘画中的基本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空间的表现能力2.2 教学内容透视在平面绘画中的应用透视在立体绘画中的应用透视在景观绘画中的应用讲解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三章:透视的拓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的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对透视的创新应用能力3.2 教学内容透视的变异和创新发展透视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应用透视的未来发展趋势3.3 教学步骤讲解透视的变异和创新发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的创新应用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四章:透视作品欣赏与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作品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透视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4.2 教学内容透视作品的特点和魅力透视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著名透视作品介绍展示著名透视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学生进行透视作品的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五章: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5.2 教学内容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透视在绘画创作中的创新应用透视在绘画中的注意事项5.3 教学步骤讲解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绘画创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六章:建筑透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建筑透视的表现能力6.2 教学内容建筑透视的定义和分类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建筑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6.3 教学步骤引入建筑透视的概念,展示建筑透视的实例讲解建筑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建筑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七章:人物透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物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人物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人物透视的表现能力7.2 教学内容人物透视的定义和分类人物透视的绘制方法人物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7.3 教学步骤引入人物透视的概念,展示人物透视的实例讲解人物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人物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八章:风景透视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景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风景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风景透视的表现能力8.2 教学内容风景透视的定义和分类风景透视的绘制方法风景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8.3 教学步骤引入风景透视的概念,展示风景透视的实例讲解风景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风景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九章:透视效果图绘制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效果图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透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效果图的表现能力9.2 教学内容透视效果图的定义和分类透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透视效果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9.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效果图的概念,展示透视效果图的实例讲解透视效果图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透视效果图,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十章: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应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让学生掌握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运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创新方法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实际案例10.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概念,展示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实例讲解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演示创新方法学生进行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透视的定义和作用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以及透视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解释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绘画技巧强调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差异1.3 透视图形的绘制步骤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的透视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绘制透视图形第二章:一点透视2.1 一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一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一点透视的简洁性和效果2.2 一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一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一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2.3 一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一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一点透视作品第三章:两点透视3.1 两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两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两点透视的复杂性和效果3.2 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两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两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3.3 两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两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两点透视作品第四章: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4.1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概念解释空间感和深度感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透视对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作用4.2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指导学生通过透视表现自己的作品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4.3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在作品中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品第五章:透视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5.1 透视在风景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风景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风景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2 透视在静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静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静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3 透视在人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人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人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第六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6.1 透视对物体比例的影响解释在透视中物体比例如何随着远近变化强调掌握透视中物体比例的重要性6.2 透视中物体的形态变化介绍透视中物体形态如何随着视角变化指导学生如何绘制透视中的物体形态6.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填充物体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七章:建筑透视7.1 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解释建筑透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建筑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7.2 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绘制建筑透视图指导学生通过建筑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7.3 建筑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建筑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建筑透视作品第八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8.1 透视中光影的作用解释光影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光影处理对透视作品的影响8.2 透视中光影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处理光影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处理自己的作品中的光影8.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添加光影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九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9.1 透视作品的评价标准介绍评价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标准强调评价透视作品的重要性9.2 透视作品的分析方法介绍分析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透视作品9.3 实践练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提供一些透视作品供学生评价和分析检查学生的评价和分析结果,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十章:拓展透视技巧与应用10.1 透视的变形与夸张解释在透视中如何运用变形与夸张强调变形与夸张在透视作品中的效果10.2 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的结合介绍如何将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结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创作作品10.3 透视在创新作品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创新透视作品的实例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运用透视创作创新作品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视的基本原理:理解透视的概念和作用,以及透视的基本原理,如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础。

1-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1-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 13、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的直立灭
线上。
14、地点:是近低远高向下倾斜线段的消失点,
在、平行透视
• 概念: • 六面体中,只有一个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方 向,就叫平行透视。
四、一点透视原理和制图方法
• • • • • • • • • • • • • • 1、原理分析 特点:(1)有且只有一个消失点, 即视心(CV) (2)方形体中,凡垂直画面PP 且与基面(GP)平行的棱线均消 失于视心(CV)。 (3)方形体中凡平行于画面PP 且与基面(GP)垂直的棱线不 消失于任何一点。 (4)方形体中,凡平行于画面 PP且又平行基面(GP)的棱不 消失于任何点。 (5)方形体中只有一个面 与观察者最近。
离为视距。
• 图中圆圈内 60°视域以内 的方形,圆圈 以外是超出视 域以外的方形。
5、视平线: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
6、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叫变线。
• 7、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 8、灭线:画面中的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又叫消失线。 • 9、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逐渐向远方伸展,愈远愈小愈靠近,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第一讲 透视学的基本概念
一、透视与透视现象
• 1、何谓“透视” • ‘透视’(perspetitive),最初研究透视 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 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 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 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 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 2、视圈(视域):人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界景物的范围, 头部不转动,眼光向前看,从画者的眼即视点到60°的视 线所形成的圆锥,视锥与透明“画面”相接的底面圆形, 叫视圈或者视域。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入门PPT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入门PPT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天坛(北京)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当物体三组棱线中的延长线有两组与画面平行,只有一组与画面相交时,其透视线便只有一个交点,所形成的透视便只有一个灭点称一点透视。由于形体的一个表面与画面平等,故也称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示意图
平行透视在建筑中的体现
会议厅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当物体三组棱线的延长线中有两组与画面相交时,其透视线便有两个灭点,因此称两点透视。两点透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物体的主面与画面有一个角度,因而也称成角透视。 思考题: Nhomakorabea后思考题:
举例说明透视在绘画中还有哪些作用或意义。 当我们在画透视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达芬奇透视及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达芬奇透视及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透视学就其与绘画的关系而言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缩形透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的大小;第二部分研究这些物体的颜色的淡退;第三部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清晰度的减低。

这三个方面的名称如下:线透视、色彩透视与隐没透视.(S注:芬奇在写的时候将分类分得更细了,本文按细分后的类别来分段。

)【线透视】绘画以透视学为基础,透视学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关于肉眼功能的彻底的知识。

眼睛的功能很简单:在一个锥体中摄进一切摆在眼前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线透视研究视线的功能,并借测量发现第二物比第一物缩小多少,第三物比第二物缩小多少,依此类推到最远的物体.我靠实验发现,几件大小相同的物体若第二物与眼睛的距离是第一物与眼距离的一倍,则大小只有第一物的一半;再者,第三物距离第二物与第二物距离第一物的距离相等,则大小只及第一物的三分之一,依次按比例缩小。

像平面-—透视无非是从一片光滑透明的玻璃后面观看某一地点.在玻璃面上可以描下在它后头的一切物体。

这些物体形成一个锥形射入眼帘.(S注:达芬奇当然不必真的用玻璃来描画透视,但是这却成了其后很多人研究透视的一种辅助办法。

)两匹马沿着平行的跑道奔赴同一目标,假使眼睛从两条跑道中间望去,可见它们越跑越相互靠拢,这是因为映在眼睛上的马的像往瞳孔表面的中心移动了。

速度相等的物体之间,离眼睛远的显得慢,愈离眼睛近的显得愈快。

(S语:达芬奇没有在《画论》里全面介绍各种几何透视的技法,例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而是讲了很多几何图形式的例子以及显示的例子,我想他自己对技法都有严谨地研究过,从他的画里可以看出来。

)【亮度和背景对透视的影响】同样远近、同等大小的几个物体之中,被照得最亮的一个显得最近、最大。

远看许多发光物体,虽然它们是相互分开的,但看上去会连成一片。

物体一远看就失去了自己的比例。

这是因为较明亮的部分比较暗的部分以较强的光线向眼睛发射它的形象。

我曾见一妇女身穿黑衣,头缠白布巾,她的头似乎比穿黑衣的肩部宽两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景物的范围,头部不转动,眼光向前看,从画者的眼即 视点到60°的视线所形成的圆锥,视锥与透明“画面”相 接的底面圆形,叫视圈或者视域。
• 图中圆圈内 60°视域以内 的方形,圆圈 以外是超出视 域以外的方形。
视点与视距:画者眼睛的位置为视点,画
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为视距。
视高:画者眼睛到地面的距离
画着能见到的水平物面的顶面还是底面,以及这
些物面透视是宽是窄,均有物面与地平线灭线的
位置关系决定;由近向远伸去的品行线段,它们
的灭点都在地平线上,线段透视走向是平是斜,
均有线段与地平线的灭线的位置关系决定。
判断视平线和地平线在哪里
判断视平线和地平线在哪里
判断视平线和地平线在哪里
判断地平线和视平线的位置
• 研究这种现象在平面上来表现它的 规律,这种科学叫“透视学”。
设计透视是设计师在平面上解决空间
效果,使其设计意图更直观、真实的有力 表达工具。
透视基本术语
• 1、画面:一切立体的形象都呈现在一
个平面上来,假定在人眼与物体之间有一件透明
的屏幕就叫“画面”。
视圈(视域):人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
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并将物体描绘下 来进行研究,简言之就是“透而视之”。 实际上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 和研究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 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
关于“透视现象”与“透视学”
• 我们在实际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 不同、方位不同,在视觉中引起不同的反 映,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 二维空间——长 宽 • 三维空间——长 宽 高
透视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 延伸的直线会消失到 一点。(变线)
• 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 伸的直线不管有多少 条都不会相交。(原 线)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域和可见视域
• 阅读课本P32-P36页,总结以下问题: • 可见视域——概念,视角—— • 正常视域——概念,视角—— • 网膜图像和画面图像发生差异的原因。 • 绘画构图一般将取景框置于——度视圈
透视规律
1.近大远小 2.变线: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延伸的直线会消失到一点。 (1)水平变线(平视) A.直角变线:垂直画面;平行基面;消失于心点 B.45度角变线:与画面成45度角;平行基面;消失于距点 C.任意角变线:与画面成任意角;平行基面;消失于余点 (2)倾斜变线(平视) A.近低远高线:与画面与基面均成近低远高的角度,消失到天点 B.近高远低线:与画面与基面均成近高远低的角度,消失到地点 3.原线: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伸的直线不管有多少条都不会相
(3)余点:
A.在视平线上。 B.有两个,在心点两侧。 C.两个余点与视点的连线构成的夹角是直角。 D.与画面成任意角(不包括直角和45角)的变线都消失到余
点。
(4)天点和地点:与画面倾斜的变线分别消失到天 点和地点.
平面图
距点
心点
视 高 基线
正常视域
地平线 视平线
45° 目点
视距 中视线
绘画透视学的有关概念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叫变线。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灭点
• 变线无限远伸,在画面上最终消失在灭点 上;相互平行的变线,向同一个灭点汇聚
并消失;与视平面平行的变线,灭点在视
平线上,有心点、距点、余点;倾斜于视
平面的变线,灭点在视平线的上下,有升 点、降点。


请思考:原线有无灭点
心点
距点
距点
将视距分别标在心点两边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叫距 点.(以心点为圆心,以视距为半径画弧与视平线交于 两点,就是距点。
• A.在视平线上. • B.有两个。分别在心点两侧。从心点到任何一个距点
的距离等于心点到视点的距C.与视点的连线和视平线 成45夹角。
• D.与画面成45度夹角的变线都 • 相交于距点。
• 平坦地面或平静水面伸展到远方,可 以看见一条天地或水天相交的水平线,称 为地平线。远方的地平线作为一条“线” 并不存在,它只是远方大片地面或水面投 射带视网膜上的图像,也是映现在玻璃板 上的透视图像。
• 1、地平线和眼等高
• 2、地平线控制水平线段和水平物面的透视状态

地平线的作用:地平线是所有水平面的灭线,
交。
(1)水平原线:平行画面;平行基面;无消失点 (2)垂直原线:平行画面;垂直基面;无消失点 (3)倾斜原线:平行画面;倾斜基面;无消失点
二、原线和变线的种类
• 看看教室中,有几种原线,判断其 透视消失方向。
• 看看教室中,有几种变线,判断其 透视消失方向。
原线:与画面平行
变线:与画面不平行
透视学
“透”就是透过去,“视”就是看观察。
课程设计
一、概述 二、焦点透视
1.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 3.倾斜透视 4.曲线透视 5.人物透视 6.阴影透视
三、散点透视
1.概念 2.特征 3.应用
•A
B
C
绪论
一、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二、绘画透视的概念 三、绘画透视理论的发展 四、绘画透视学的应用 五、学习绘画透视学的方法
• 医学上的透视是医生透过仪器来观察病人 的身体病情的变化。
• 绘画上的透视是画家通过一个假设的理论 画面来研究被视物体的透视变化。
绘画透视的概念
透视三要素
• 物体 • 画面 • 眼睛
理论画面的特点:
•1.假设的,实际生活中不 存在。 2.透明的。 3.与观察者瞳孔平面平行。
“透视” perspetitive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哪些没有发生透视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看看教室,哪些地方发 生了透视,为什么?
请思考
• 这两根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会发 生透视,在什么情况下不发生 透视?
•空间
• KONGJIAN
视平线和地平线
画者的中视线、目点和目线所在的 平面为视平面,视平面与画面垂直
相交的线,就是视平线。
• 视平线的作用:在画者个人的透视空间里, 不论是平视、俯视、仰视,或处于太空无 所谓俯视仰视的失重状态下,都以视平面 为测定被画线段是平是斜的基准。
5、视平线: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
2、地平线
• 平视: • 视平线和水平线在一条直线上。
• 斜仰视: • 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上方
• 斜俯视: • 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下方
• 正仰视: • 没有地平线 • 正俯视: • 没有地平线 •
• 总之,不论视向如何,视平线总是通过心 点横贯取景框中央,地平线位置则随着视 向不同而变化。平视的地平线与视平线重 合,在取景框内,斜仰视的地平线在视平 线下方。和斜俯视的地平线在视平线上方。 正仰视和正俯视在画面上,只有视平线, 没有地平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