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1881821ffc4ffe473368abef.png)
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
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启蒙知识分子顺应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主义”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
启蒙理论实质上是夺权理论。
它为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基本的三个心理认知构成:
1:整个宇宙是可以得到充分认识的,它是由自然而非超自然力量支配的;
2:严格运用“科学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
3:人类通过“教化”获得几乎没有止境的改善。
(基本来源于约翰·洛克的心理学。
)
扩展阅读:
1.五·四网
开放分类:。
启蒙主义专题知识讲座
![启蒙主义专题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a644eb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8.png)
❖ 文学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 狂飙突进运动时期(1769-1775):创 作大量抒情诗,大多歌颂美妙旳景物和 健康旳人生,民歌风格明显,德国近代 抒情诗旳真正发端。
❖ 启蒙旳主要任务:
❖ 清算封建思想,为夺权做准备。用唯物 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高举平等、博爱、自由 旳旗帜,反对旧制度、老式习惯和道德观点, 以理性为武器批判旧世界。
启蒙文学特征:
❖ 1、鲜明旳政论性和哲理性。
❖ 宣扬启蒙思想 ,用文学旳形式启蒙读者接受新思想。
❖ 2、广泛旳人民性和现实性。
❖ 大众旳日常生活,描写一般人旳命运 ,揭发批判皇宫贵族,正 面歌颂资产阶级;主人公发生根本性变化。
❖ 全剧由魔鬼靡非斯特分别与上帝和浮士 德旳两次赌赛,及浮士德经历旳人生五个阶 段旳悲剧构成。
❖ 第一阶段知识悲剧
❖ "泰初有道“
“泰出有为”
❖ 显示出中世纪僵死旳学术与生动旳现实生活动矛 盾,否定了脱离实际旳课本知识旳追求。
❖ 第二阶段爱情悲剧
❖ 对文艺复兴时期旳新兴资产阶级旳爱情进行反思。 ❖ 体现: ❖ ①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旳要求与封建桎梏之间旳矛盾。 ❖ ②爱情旳实现不应该是个性解放旳终极目旳,也不
实现和怎样实现人生旳理想问题。 ❖ 第二问题:与浮士德,进取还是沉沦?
❖ 2)利用象征手法,对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 323年来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旳精神发展历程 作了深刻旳回忆与总结。
❖ 局限:
❖ 从思想上看,歌德回避了社会革命,仅把社会 发展旳过程归结为个性完善,它有将政治革命悲观 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旳倾向, 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旳软弱和妥协旳本性,以及 它作为剥削阶级旳掠夺性。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第3讲 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第3讲 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18a37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74.png)
启蒙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某某永安月考)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X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政府B.人性解放C.批判神权统治D.平等自由答案 A解析相对于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已获得的财富,办法是构建一个能够以全部力量来防御和保护结合者的结合体,即建立契约国家,构建政府,保护人利,反对封建专制,A项正确。
人性解放是文艺复兴的主旨,B项错误;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2.(2019·某某期末)卢梭指出“我们遵守着国家的法律,并用这些准则制约着自己和他人”;康德认为“幸福与道德的区别是道徳存在的基本前提,因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
上述材料表明两者()A.主X用法治手段维护统治B.认为理性是可以被相互转让的C.崇尚符合理性的社会生活D.强调自由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遵守着国家的法律,并用这些准则制约着自己和他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主X用契约规X社会行为以塑造理性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法治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理性思想的转换,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个人自由,排除D项。
3.(2020·某某辛集中学开学考)《欧洲史》中记载:“……卢梭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契约,即‘社会契约’,如果统治者不履行责任,被统治者就有权认为契约已被废除,他们就不必继续忠诚和服从统治者。
”由此可见,卢梭主X()A.三权分立B.开明专制C.君主立宪D.遵守公共意志答案 D解析从材料“卢梭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契约……被统治者就有权认为契约已被废除”看出卢梭主X社会契约,也就是遵守公共意志,统治者不遵守,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的统治,故选D项。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共47张PPT)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18e8335fbfc77da369b1ef.png)
2、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权力的制约 与平衡
严复
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 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鲁迅
3、卢梭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法国伟 大的启蒙思想家、哲 学家、教育家、文学 家,是18世纪法国大 革命的思想先驱,启 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 人物之一。主要著作 有《论人类不平等的 起源和基础》、《社 会契约论》、《爱弥 儿》、《忏悔录》等。
请根据以下材料,归纳孟德斯鸠的主张:
材料一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 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 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 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 惧怕另一个公民。……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 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 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 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 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 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英】霍布斯
(一)起源——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影响
1、霍布斯
➢代表作:《利维坦》
➢主 张:(1)天赋人权 (2)社会契约
1588—1679 (3)主张君主拥有绝对权力
局限
2、洛克 《政府论》
1632——1704
主张:(1)主权在民 (2)分权学说 (3)法治 (4)保护私有财产
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 国家行政权。
对卢梭的评价: 歌德 ——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 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赫尔岑 —— 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 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三讲《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素材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三讲《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a4b197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1.png)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三讲《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一、引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父母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弟子规第三讲将教导幼儿如何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培养孝顺、尊重和感恩之心。
这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弟子规中关于与父母关系的教诲根据《弟子规》的第三讲,《父母呼应,勿对不敬;朋友施劝,须敬听从》。
这句话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对待父母和朋友。
父母呼应时必须保持尊重,不可对父母不敬。
而对于朋友的劝告,也要虚心听从,不可轻视他人的意见。
三、如何正确对待父母1. 孝顺孝顺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教育孩子要懂得尊敬父母,尊重他们的意见。
孩子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父母分担家务、照料他们的生活,表现出孝敬的态度。
2. 尊重尊重父母是孩子品格的重要体现之一。
孩子们应该尊重父母的言行举止,不可对父母态度粗暴,要学会尊重父母的劳动和付出。
3. 感恩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恩主,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让孩子懂得要时刻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体谅他们的辛苦,以感恩之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爱。
四、培养孩子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方法1. 榜样示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因此,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对待父母。
2. 沟通家庭中的沟通是培养孩子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有效方法。
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3. 爱的教育父母应该尽力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从而培养孩子正确对待父母的态度。
五、总结弟子规第三讲关于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的教诲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尊敬、孝顺和感恩父母的情感,是构建和谐家庭和培养优秀下一代的关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希望每个孩子在家庭中能学会正确对待父母,尽心尽力地孝顺和尊重父母,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60e0c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f.png)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六第3课 专制下的启蒙 课件(共2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六第3课 专制下的启蒙 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8a13b549649b6648d74771.png)
材料2国家的三种权力:立法权、行
政权(国王行使)和司法权(适用公民
的执行权)
三权分立
材料3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
人类 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第二代:卢梭—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导师
代表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缔结契约的每个人 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
我们可以把启蒙是一次“出走”。于是,我们可以 将启蒙理解为由于“出走” 而获得的“视野转变”。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 “能做你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
“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它。” “即使改变不了环境,也不要被环境改变了自己。”
洗脑的目的是让你不能成为自己,而是成为工具。 启蒙的目的则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自由 ③建立民主政 体
④实行法治
思想自由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 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 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 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 ,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 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
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其中包括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 福的权利。1776美国《独立宣言》
如果执行机关滥用职权并阻碍立法机关的机会,怎
么办?”这是与人民为敌,人民有权恢复立法机关,
使它重新行使权力。
人民主权
全体的福利受到应得的注意,其立法权属于 若干人,他们定期集会,掌握有由他们或者同他 人制定法律的权力。
观点: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 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探索: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 论”。
第三课 专制下的启蒙
![第三课 专制下的启蒙](https://img.taocdn.com/s3/m/919827797fd5360cba1adb47.png)
归纳: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3.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成为人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 进程。
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 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
美国独立 战争
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
启蒙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美国《1787年宪法》
启蒙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
(攻占巴士底狱)
《 自由引导人民 》
3.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
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 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 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 点突出强调的是( B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歌德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 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 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 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 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 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 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 放。因为它们都( B )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启蒙主义文论》课件
![《启蒙主义文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488b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a.png)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为启蒙主义文论的传播 和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启蒙主义文论的影响与意义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启蒙主义文论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 教育意义,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 展,丰富了文学创作手法和技巧。
启蒙主义文论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思想 基础,对现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蒙主义文论》PPT课件
目 录
• 启蒙主义文论概述 • 启蒙主义文论的核心观点 • 启蒙主义文论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 启蒙主义文论在当代的反思与启示
01
启蒙主义文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启蒙主义文论是指18世纪欧洲启 蒙运动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思 想,它强调理性、科学和人道主 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迷信。
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推动文学的理性化
启蒙主义文论强调理性、科学和客观性,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 影响,推动了文学的理性化进程。
促进文学的社会责任感
启蒙主义文论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 推动社会进步,这种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的社会责任感。
激发文学的创新精神
启蒙主义文论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这 种思想激发了现代文学的创新精神。
启蒙主义文论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伏尔泰
01
伏尔泰是启蒙主义文论 的先驱,他的思想对整 个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 影响。
02
他主张理性、自由和平 等,反对封建专制和宗 教迷信,提倡科学和进 步。
03
伏尔泰的文学创作以讽 刺和批判为主,他的作 品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 色彩。
04
他的代表作品有《哲学 通信》、《形而上学论 》等。
高中历史(3)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4 启蒙思想及其影响 含解析
![高中历史(3)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4 启蒙思想及其影响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483ae6f78a6529657d53a5.png)
启蒙思想及其影响★★★★○○○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
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
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理性、民主、平等、科学.启蒙思想家把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作为其批判的目标,主张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启蒙思想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从批判对象上看,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思想将矛头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从涉及领域上看,文艺复兴运动主要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思想则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批判方式上看,启蒙思想摆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1.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段话的实质是()A. 追求理性至上B. 反对一切权威C。
宣扬人人平等D. 维护社会正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结合所学可知,这段话反映了启蒙思想追求理性至上的实质,故答案为A项. 反对一切权威的基础仍然是理性主义,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宣扬人人平等,排除C项;材料也未涉及维护社会正义,排除D项。
1.英国思想家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提出“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从本质上来看其观点适应了()A. 封建主阶级进行封建剥削的需要B.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C. 西欧各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的需要D. 英国社会各阶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需要【答案】B2.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9)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9)](https://img.taocdn.com/s3/m/8cc18c3be87101f69e3195c5.png)
专题六第三、四节西方人文主义的成熟——启蒙运动三、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一、呼唤民主和自由——启蒙运动。
1、背景: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增,要求思想上反映自己的利益。
(根本原因)2)政治上:封建专制压制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于是他们在思想上开展反封建宣传,为夺权斗争作准备。
3)思想上: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
②科学与知识的进步。
4)西欧历史的变化: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2、性质:是一场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以理性主义为思想武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3、范围:起源英国、高潮中心是法国、扩展到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
4、核心:理性主义(Rationalism)【思考:什么是理性主义?1)“理性”的概念: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2)理性主义的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3)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
4)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理性。
(反对一切外在权威,不管它是来自教会或国王。
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当打倒。
)】5、斗争矛头:封建主义6、主要内容:集中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个人自由、权利平等、政治民主和科学7、意义及影响:A、对欧洲: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②推动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B、对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C、对人文精神:启蒙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留下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启蒙主义.ppt
![启蒙主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3ec18190c69ec3d4bb7502.png)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艺思想
引言 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
后的一次全欧性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政治革命建立和完善资本主
义的生产关系,以最终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 位。
启蒙思想家们高扬资产阶级的人性,反对封建 专制和教会对人性的束缚与扼杀;高举理性的 旗帜,反对宗教蒙昧,他们相信理性和知识是 照亮人们思想故造不合理社会的根本力量,是 建立“理性王国”的强大武器
应在真实地摹仿自然的基础上,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达到“逼真”的程度。
哲学是揭示对象的真理,艺术是对自然中的美的描绘 和揭示,
艺术的真实性原则要求‘严格地表现自然”、“把情 节摹仿得精确”一把自然如实地显示给我们”,这样 的艺术作品也就“更真实、更动人、更美”。
狄德罗非常重视艺术的想象,他认为没有想象 就没有逼真,只有运用想象才能揭示事物间的 联系139
诗人善于想象,哲学家长于推理;
c·戏剧的情境与人物性格139
古典主义戏剧重视写人物性格,
狄德罗强调,戏剧不应首着眼于人韧性格,而 应该首先着眼于情境,着眼于真实地反映现实 的社会矛盾,着眼于戏剧的教育作用
d·论作家与批评家140
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激烈地批评了当时的 作家和批评家妄自尊大的态度和狭隘教条的倾 向,阐述了对作家批评家的修养以及与群众的 关系等方面的见解。
18世纪70年代以前,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摹仿, 以后又表现为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为发展统一 的民族文学而斗争。代表著作是莱辛的《拉奥 孔》和《汉堡剧评》。
18世纪70年代发生的“狂飙突进”运动标志 着德国启蒙运动的深入,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 精神领袖,他为建立德意志民族文学作出了理 论贡献。
1·莱辛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141
第一轮第三册 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
![第一轮第三册 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https://img.taocdn.com/s3/m/39abab647e21af45b307a8fc.png)
启蒙运动的内涵
专制主义 封建王权 宗教神权 贵族特权 追求 民主 自由 平等
反对
教权主义
等级制度
启蒙运动的根本出发点实现人本身的彻底解 放。
理性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集中宣传人权与法制的 观点:
人权方面:认为天赋人权,否定特权; 主张人民主权(否定王权); 强调人权,以公民取代臣民; 以法治取代人治。 法制方面:主张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否定 神权; 提出“三权分立”, 防止专制; 反对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或民主共 和政体。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提倡“理性” 反对教会和封建制度
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 来追求“理性王国” (人文思想发展完善)
专题六: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课启 蒙 运 动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 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启蒙(enlighten):法文原意为明亮、照耀之 意,指人通过开导而摆脱无知、偏见和迷 信。启蒙运动的含义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 反封建意识,给处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与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已动摇
7、启蒙运动产生的影响或意义有 ①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 论准备 ②对人本身进行了彻底解放 ③给欧洲经济与科技带来了巨大进步 ④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伏尔泰 法兰西思想之王; 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欧洲的良心;
卢梭 孟德斯鸠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 资产阶级国家学说、 先驱 ,最激进的民 法学理论奠基者。 主主义者
伏尔泰
代表作:《哲学通信》
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f5ab3bd5ce2f0066f53322b3.png)
•
在这场运动中,“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
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 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马克思)。
•
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和拥护者有许多本身就是文 学家。如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 英国的笛福、斯威夫特和菲尔丁,德国作家歌德和 席勒等。他们都把文艺当做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和 批判封建主义的武器,在欧洲形成启蒙文学的强大 潮流。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
•
法国的启蒙思想,深受英国影响。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 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 教育各个方面。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版《论法的精神》
彻底否定神学史观,指出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政
治自由,每个公民有权去做法律所许可的事情。 批判封建专制暴政,痛责宗教迷信和奴隶贸
• 著作涉及自然科学、哲学、历史、 戏剧、诗歌等方面。为狄德罗主编的 《百科全书》撰文。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词,但是我愿意誓死保 卫你说话的权利”。
• 狄德罗(1713-1784),宣传“社会
契约论”,君主的权威来自政治契约,
君主的职责是保卫公民不受他人欺凌; 抨击封建社会中神权和政权的干扰。 大力提倡自由,包括政治自由、贸易 自由以及学术研究自由。 主编《百科全书》,在他周围聚集了伏尔泰、达兰贝尔、 霍尔巴赫、格里姆、卢梭等一批卓越思想家,宣传理性主义, 反对宗教愚昧。《百科全书》多次被禁,他克服重重阻力,坚 持达20年之久,毕生为真理和正义而奋斗。
高二历史必修3_原始资料: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高二历史必修3_原始资料:启蒙思想家的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d87720b6a8956bec0875e386.png)
原始资料: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如果说自然树立了某种权威,那就是父权;可是父权有它的限度,在自然状态中,只要儿女一能自立,父权即行结束。
其他任何权威,全都来自一种异于自然的来源。
只要仔细考察,总归会给任何一种权威追溯到两个来源之一:或是出于垄断权威的人的实力和暴力,或者是由于服从权威的人们根据他们与被他们授予权威的人之间所订立或假定的一种契约,表示同意。
——狄德罗《百科全书》“政治权威”
1/ 1。
启蒙思想
![启蒙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3ef3ba86294dd88d0d26b85.png)
人们的思想。 ③留下了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自然科学 进一步发展。
(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 1、相同: •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2、不同: •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 (1)背景: • 文: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 启: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较高。 • (2)内容: • 文:提倡“人性”。 启:“理性”。 • (3)影响: • 文:①催生近代自然科学。②启导了欧洲的宗教改革。
2、洛克:
地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思想主张:
①主权在民。 ②分权学说: A、立法权——议会 B、行政权——国王 C、对外权——国王
代表作《政府论》
意义:
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产生了 广泛的影响
(2)高潮——法国。 1、伏尔泰:
“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 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世界文明史》
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沉思·1687年
蒙娜丽莎
马金.路德
①文艺复和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在任何事情方面,我们都必须以理性为最后的判官和指导。 ------洛克
谁大胆思维,谁就有自由。 ——伏尔泰
自由只能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但是一切有权
是理性; • ②人不是工具; • ③主权属于人民; • ④要自由也要自律:只有法律上的平等,没
有经济上的平等。
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四、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共同点
• ①既反教权主义,又反封建专制主义 • ②提倡民主政治和自由平等 • ③都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 ④都提出天赋人权。
声律启蒙-第三讲-麟对凤
![声律启蒙-第三讲-麟对凤](https://img.taocdn.com/s3/m/b7cc2a77b0717fd5370cdc0c.png)
安车: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古车立乘,此为坐乘,故称
安车。供年老的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高官告老还乡或 徵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赐乘安车。安车多用一马,礼尊者 则用四马。
晋之陆机,畜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 家信,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 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 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不息。家人见书,又反书 陆机。犬即上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 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后犬死,机 葬之,名之曰“黄耳冢”。
声 活两千年。古
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从外形看,集狮头、鹿 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 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麒麟对老百姓 而言,乃是送子神兽。民间有“麒麟送子”的说法, 据传孔子即为麒麟所送。
《礼记·礼运第九》:“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可 见麒麟地位起码与龙同等,并不低于龙。
鳖:俗称“甲鱼”、
“水鱼”、“团鱼”、 “王八”等。鳖为爬行 类两栖动物,习性几乎 和鱼相同,差别在于它 用肺呼吸而不用鳃呼吸。
犁
锄
耒 耜
驷马桥:原名升仙桥,因桥下的河水名升仙水,即今日
之沙河。古时一车套四马,故称驷马,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华阳国志》说:“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桥,汉代 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 下’也。”于是后人便取司马相如题字之意,将此桥更名 “驷马”。人们为了纪念胸怀大志的司马相如,将升仙桥 改为驷马桥,至今仍是成都北上的必经之地。其实司马相 如第一次出川归来时并没有实现他的诺言,因他是蜀中大 才子,汉赋风骚的一代文豪,又与卓文君有千古风流韵事, 人们故意忽略了他曾经的困顿。
凤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雄的称凤;雌的
称凰,通称凤凰。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 凰外形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 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凤凰齐飞,是吉祥和 谐的象征。中国人赋予了凤凰很多美好的特征: 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但凤凰 也不是凭空创造,从高庙文化遗址发现的凤凰图 案来看,它的原形和孔雀有很大关系。 六尺=2米
启蒙主义 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哲…
![启蒙主义 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哲…](https://img.taocdn.com/s3/m/4f8e6218011ca300a7c39029.png)
启蒙主义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哲…启蒙主义: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文/雪影冰痕近代哲学是在社会历史剧烈变革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主要是指从17初世纪到19世纪末的西方哲学。
从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因素在封建制度内部产生,在当时,它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这个时期,也是教权逐渐衰落、王权地位逐渐稳固的时期。
也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形成时期。
在这个时期,有三个最具典型意义的"发现"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新航路的发现和新大陆的发现,不但促进了欧洲工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在人们的眼前展开了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使人们从狭隘的地域观念中解脱出来,发现外面的世界无比精彩,这是一种在人的精神领域里出现的裂变式的空前拓展,意义非同小可。
二是"人的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一方面通过搜集整理古代文献,使文化传承得以接续,另一方面人文主义精神的大旗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基础。
三是"知识的发现"或"科学的发现":这一时期自然科学飞速发展,"恢复了人们对于知识的旨趣,更增添了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
"当然,重要的一点,是树立了理性的权威,这也为近代哲学打下了思想基础。
在西方历史上,17、18世纪称为理性的时代,启蒙的时代。
启蒙主义原义为照亮,指思想精神当中的启发。
启蒙主义的特点:推崇理性,反对宗教神学,中世纪是神学文化,中世纪的一切都是以神学作为基本评价标准的。
一切都是按照圣经和教会评判事物。
启蒙主义反对这些,他们反对封建神学的有力武器就是理性。
他们认为,一切都要放在理性的天平上去评价。
理性应该取代神学成为一切一切事物的评价标准。
理性是与宗教神学完全不同的思想方式,理性精神是启蒙主义的主导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启蒙主义就是理性主义。
启蒙主义的第二个特征:自然科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84 年7 月30 日, 狄德罗在巴黎去世,终 年71 岁。临终时说 “我死后,随便人们把 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 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 父,也不相信圣灵,也 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 人!” 他女儿听到他说的 最后一句话是:“怀疑 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 步。”
长闲逸,造成时间的浪费;
4.文艺消弱勇敢和尚武德行; 5.科学艺术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返回自然,重视真情实感 ——浪漫主义的先声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围起来并想到说:
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 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 真正奠基者。”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而到了人的手上一切都变坏了。”
蒙运动时期的优秀剧作家 、文艺理论批评家,德国 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 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萨 克森一个牧师家庭,广泛 涉猎神学、自然科学、哲 学、语言学、文学等诸多 领域,学识渊博。
1766年,莱辛出版的美学著作《拉奥孔》,是德国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 里程碑。
《拉奥孔》表面上看来讨论的是一个抽象的学术问题,实际上接触到当 时审美趣味转化这样重要的理论问题。它的写作有其深广的时代背景。 18世纪是现代艺术体系建立的时期,鲍姆加登以“美学”为这门专门研 究感性尤其是艺术的学科命名,夏尔·巴图将所有美的艺术归结为“模仿 ” ;这些都标志着一个统一的美学时代的来临。这样,艺术门类间的共 同规律成为成为当时的理论家瞩目的焦点。但是反对艺术一元论的观点 的呼声即使在其如日中天之时也没有停息,莱辛的《拉奥孔》就是其中 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他坚决地反对温克尔曼将诗画混淆的观点,因为这 种观念横行的后果是导致将两个领域的艺术创作引入歧途,在诗中追求 更直观的描绘,在画中强行塞入“寓意”和“历史”,这种权贵的古典 主义审美理想,就会使艺术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回避社会矛盾。 莱辛要扭转艺术创作的这种不良风气,使文学艺术回归现实。
思考讨论:伏尔 泰、卢梭、狄德 罗文论的启蒙意 义分别是如何体 现出来的?
第三节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一 莱辛
二 赫尔德
16世纪以后的德国,由于长期的封
建割据和战 争,造成经济落后和资 本主义发展迟缓。直到18世纪 中期 ,启蒙运动才逐渐展开。德国启蒙 运动的 兴起首先是由于法影响,法 国的古典主义和启 蒙思潮直接刺激 了德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深 感只有 法国样的思文化运动,才能促成国 家的 统一和社会的进步,摆脱落后 的状况。德国启 蒙运动的首要任务 是争取实现民族的统一。
3.戏剧的“情境”说
情境,即指人物性格所处的境遇
和生存的环境。
知识回顾:亚里士多德对情节与性格的认识 “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 ‘性格’则占第二位。” “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 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以 来性格喜剧的弊端:
“到目前为止,在喜剧里,性格是主要对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 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 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 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 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 人”、“欧洲的良心”。主张 言论与宗教自由,提倡自然权 利说。
代表作:《穆罕默德》《亨利亚特》《老实人》
《天真汉》《论史诗》《哲学没有永 恒不变的绝对标准
“我们已经有了两个极端剧种, 那就是喜剧和悲剧。但是人不总是在 悲哀里或喜乐里,所以应该有一个介 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剧种。” 狄德罗在此提出了怎样一种新的 戏剧样式?此前是否出现过类似 的戏剧?
何谓“严肃喜剧”?
“只要题材重要,诗人格调严肃
认真,剧情发展复杂,那么即使 没有诗人发噱的笑料和令人战栗 的危险,也一定有引起兴趣的东 西。而且,据我看来,由于这些 行动是生活中最普遍的行动,以 这些行动为对象的剧种应该是最 有益、最具普遍性的剧种。我把 这种戏剧叫做严肃戏剧。”
二、启蒙运动的背景
1.政治背景(荷英法德) 2.哲学背景(培根、洛克) 3.科学背景(伽利略、牛顿)
三、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
人性论:
自然神论:认
自由、平 等、博爱 出于人的 本性,是 合乎理性 的人道主 义,提倡 人的个性 解放 。
为上帝创造世 界和自然规律 后,不再干涉 世界上的事物, 而让自然规律 来支配一切, 实际上是以理 性为基础,避 免了教会的束 缚。
——《论史诗》
3.肯定和强调各民族艺术的独立 性与差异性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加 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 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 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幽 雅的风格。他们既没有英国人 的力量,也没有意大利的柔和, 前者在他们看来显得凶猛粗暴, 后者在他们看来又未免缺乏须 眉气概。” ——《论史诗》
理性对权威的反叛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 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 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 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 批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 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 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 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 度。”
——恩格斯
四、启蒙主义文论代表人物
法国:伏尔泰、
卢梭、狄德罗
象,处境只是次要的。„„过去,人们从 性格引出情节线索,一般是找些能烘托性 格的场合,然后把这些情景串起来。„„ 只要人物性格渲染过分些,观众心里就会 想这人物不是我。”
弊端:人物性格的类型化、简单化、夸张
化;剧中情境远离观众现实处境,无法达 到教育的目的。
人物性格决定于其处境
“如果人物的处境
启蒙就是人类从他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中摆脱出来。不成熟状态是指没有别人的指导, 人就不会使用他自己的理解力。要是这当中的原 因不是因为缺少理解力,而是离开他人指导就缺 乏果断和勇气来运用它,这一不成熟状态就是人 加诸自身的了。故而,启蒙运动的座右铭就是: 敢于聪明!勇于使用你自己的理解力!(见《绪 论》19页)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的特点
1.启蒙运动的任务:不像 法国那样制造反封建制度 的革命舆论,而是首先以 统一国家发展资本主义为 目的。 2.文艺领域:运动前期 (70年代前)表现为对法 国古典主义的摹仿,后期 表现为对古典主义的批判, 为发展统一的民族文学而 斗争。
一、莱辛的文艺思想
莱辛(1729-1781)德国启
4.古典主义趣味的囚徒——伏尔 泰文艺思想的二重性
“我是有一个把莎士 比亚的大粪堆里所发现 的珍珠指给法国人看, 真料想不到有一天我竟 帮助了人们把高乃依和 拉辛的桂冠放在脚下践 踏,来替一位野蛮的戏 子贴金抹粉。” ——《英国通信》
二、卢梭的文艺思想
让·雅克·卢梭 (1712-1778),法国 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 和伏尔泰、狄德罗并 称为启蒙运动的三大 领袖,是杰出的思想 家、文学家、音乐家, 法国前期浪漫主义的 主要代表。
1.艺术创作论
艺术的本质:摹仿 摹仿的对象:自然——
广阔的社会生活
摹仿的方式:服从自然,
忠实自然,表现自然
摹仿的要求:逼真 反对消积摹仿,提倡积
极创造——想象
想象,这 是一种素质,没 有它,人既不能 成为诗人,也不 能成为哲学家、 有思想的人、有 理性的生物,甚 至不能算是一个 人。
2.“严肃喜剧”理论
“既然自然事物本身变化多端, 它又怎么能受制于一种完全受习 惯支配的共同的艺术法则呢?这 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易变而不稳定 的。所以,如果我们要透彻地理 解艺术,首先必须了解艺术在不 同国家发展的方式。”
——《论史诗》
2.反对盲目地模拟古人
“我们可以赞美古人,但不要让 我们的赞赏变成盲从。为了更好地回 顾过去并欣赏那些他们不能加以精确 评价的古代作品,让我们不要对自然 赋予的美闭上眼睛而使我们自己和自 然遭受损失吧。”
导我们的感情使用一种造作的语言之前, 人类的风尚是粗朴的、自然的。”
“我们的灵魂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
艺术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
“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
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
科学艺术的罪状种种:
1.科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罪恶和虚荣;
2.科学艺术的发展伤风败俗;
3.科学和艺术是闲暇的产物,反过来又滋
——《爱弥儿》
“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三、狄德罗的文艺思想
狄德罗(1713-1784),
法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 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美学家、作家和评论家, 法国启蒙主义最杰出的 代表,“百科全书派” 的领袖,主持编纂《科 学、艺术与手工业百科 全书》。
狄德罗的生平及代表作
学术著作:《哲学沉思
愈棘手愈不幸,他 们的性格就愈容易 决定。试想你的人 物所要度过的二十 四小时是他们一生 中最动荡最颠沛的 时刻,你就可以把 他们安置在尽可能 大的困境之中。”
在与普遍性情境的 对比中彰显人物性格
“人物的处境要有力地
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 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同 时使人物的利益互相对 立。应该使一个人不破 坏别人的计划就不能达 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使 大家关心同一事件,然 而每个人希望这事件按 照他的想法发展。”
录》、《盲人书简》、 《论戏剧艺术》、《论 绘画》、《论天才》等。
文学创作:《私生子》
《一家之主》《修女》 《拉摩的侄儿》《宿命 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如果说,有谁为了 ‘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 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 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 人。” ——恩格斯
梳妆台风波:几位近臣向国 王路易十五提出警告说,如果 在每一位夫人、 小姐的梳妆台 上,都放有这套《百科全书》 的话,那将会危及到国家的安 全。
生平及代表作品
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
庭,自幼丧母,寄人篱下。 “在人民中,纯朴的感情到 处有,而在上等阶级里,只 有利害与虚荣。”
《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