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学大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件事:
亲历“四· 一二”反革命政 变 在广州,鲁迅亲眼目睹了四· 一二反革命 政变的事实。(按鲁迅的说法是四· 一五—— 因广州的反革命政变发生在这一天。四· 一二 是在上海发生的反革命政变,因是反革命政 变的开始日,习惯上人们都用四· 一二。)这 一事变,使鲁迅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所 以,四·一二,也就成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一个 分水岭。
“文学大师”的相对确定性
·确定性
“文学大师”,其在文学领 域有独特的成就,其作品能够 蕴含或揭示普遍性的规律和意 义,普适性很强,能够经得起 历史的检验。
“文学大师”的相对确定性
·相对性
“权力话语”
历法 ( 史国 米 学著 歇 家名 尔 。的 福 思 柯 想 ) 家 , 、 · 1926—1984
鲁迅对于“启蒙”的态度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 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 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 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 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 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呐喊· 自序》
对启蒙的效果进行质疑 启蒙不能人们指出未来的出路
科学并非通过累积客观认识,而 是通过建立起相当稳定的“话语规 范”——由各种概念坐标任意交织成 的网络——不断扩大知识的阵地。这 些“话语规范”决定在一个时代中人 们要讨论什么、理解什么、如何理解, 什么是异端邪说,什么是无意义的胡 说八道。
看一看,你了解多少?
但丁
(意大利)
塞万提斯
(西班牙)
《神曲》
第四件事:
“铁屋子”谈话 五四前夜,钱玄同拜访鲁迅。钱见他拓 古碑,劝其写点新文学作品——两人关于 “铁屋子”的谈话——结果,启开了鲁迅早 就抱有的“用文艺唤起国民”的心智…… 终 于,鲁迅拿起了笔,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从此 “一发而不可收”——这成了鲁迅成为伟大 文学家的直接契机。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 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 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 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敬而远之”
如何界定“文学大师”?
在文学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 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
“文学大师”是一个民族杰出 的文学工作者,是民族心灵史的书 写者,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者, 其地位是历史的决定、人民的选择, 经过了文学史的检验和评价。
“鲁迅”笔名的由来
鲁迅使用的笔名,据鲁迅夫人许广平统计,至少在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 80个以上;据有关资料统计,则总共有158个。笔名 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 之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使用的笔名,大多有深刻的寓意,丰富的内 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 涵。据考察分析,他早年运用的笔名,含有“希望、 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 鼓励、奋飞”等意义。如“遐观”,远看之意。“唐 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 俟”,徒然等待之意,以示对辛亥革命后的现实的失 下。 望,并表示将投身新的战斗。“黄棘”,奋发、前进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 之意。黄棘为神话中的木名,用其策马,使之飞奔疾 驰。笔名“霍冲”、“令飞”、“迅行”等均属此类。 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 鲁而迅速之意。”
作为学者的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 《古小说钩沉》 整理编辑《嵇康集》 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评论: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悲喜剧: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看。
鲁迅到底是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左联盟主、左翼运动领袖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 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 东西偷完。」
——《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
鲁迅经典语录管窥
……倘若崩溃之际,竟尚幸存,当乞红背心扫 上海马路耳。
——一九三四年《致曹聚仁》
鲁迅若活在现在,要不就沉默了,要 不就在监狱里继续呐喊。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 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 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一九三三年
鲁迅经典语录管窥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 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 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 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 『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 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毛泽东
鲁迅是左联领袖吗?
一九三零年三月贰日,鲁迅出席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 。
“此次又应青年之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 于会场中一览了荟萃于上海的革命作家,然而 以我看来,皆茄花色(绍兴方言,没起色), 于是不佞势又不得不有做梯子之险,但还怕他 们尚未必能爬梯子也。”
——1930年3月27日《致章廷谦》
1923年,兄弟 失和,周作人与鲁 迅绝交,鲁迅搬出 家,另觅房子居住, 就是北京砖塔胡同 61号,即现在的 “北京鲁迅博物 馆”。《秋夜》就 写于此。其孤寂之 感溢于言表。

之后(1927年到上海后)与许广平同居。 此时,鲁迅仍是孤独的。从《两地书》来看, 我们难以找到抚慰鲁迅情感的内容,更多的是 老师与学生在漫谈社会、人生、人际等等。西 方人说,书信是最温柔的艺术,更何况是“情 书”!在情书中都难找到“温柔”,其处境就 可想而知了。(当然,也许是为发表的原因,不过,这不是主要
进化论 阶级论
鲁迅作品集简况
小 说 集: 《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22-1935) 散 文 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 文 诗 集: 《野草》(1927) 杂文集(16部):《热风》 《坟》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1926) 《而已集》(1927) 《三闲集》 《二心集》(1930) 《南腔北调集》(1922-1933)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1934-1936)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生平
《呐喊· 自序》
第一件事: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 (童年时代、少年时代)。
“坠入困顿”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1)祖父为别人科场作弊而被下 狱。为救祖父家里变卖家产。
(2)祖父的事引起的风波刚平息, 父亲又得了水肿病。这真是雪上加霜。 为给父亲治病鲁迅家几乎倾家荡产。
青年时期的鲁迅
· 两大深刻认识:
的。)(与鲁迅交往时间最长,相处最熟,感情最要好的女学生是许羡苏。 1920年相识,鲁迅写给许羡苏的信件,比《两地书》多多了。见马蹄疾 著:《鲁迅生活中的女性》知识出版社1996年1月。)
第二件事: 幻灯片事件
这是鲁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没有 这个转折,也许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知道 的鲁迅。没有这个转折,20世纪的中国可 能会多一个医生,却少了一个思想、文 化、文学伟人。
第三件事: 对辛亥革命的失望
1909年从日本回国。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满怀希 望迎接这场完整意义上的资产 阶级革命,可是,他失望 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特 殊的追求:“沉入于国民中, 回到古代去”。 前者,成了鲁迅以后创作 的一个重要主题“改造国民性, 启蒙”;后者,则成了鲁迅创 作的丰富的精神和艺术的来源 之一
鲁迅对于“科学”、“民主”的态度
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理念传入到东方大国, 必然引起东方社会巨大的变革。 基本肯定 大胆质疑 如果一切都归于科学理性,必然就使得人 们内在的情感有所丧失。 言众制,形成新的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制。
鲁迅经典语录管窥
「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 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 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 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 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 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 以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 了。」
(1)看到了世人的嘴脸(势利的嘴 脸)。你兴盛时,他逢营、巴结,一 旦失势,则鄙视不屑。 (2)中医误人。 这两大认识成了鲁迅以后思想、创作主题 的重要来源,也成了他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契 机。他后来赴日本留学学西医,其中一个目的 就是为了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中医耽误的人 (另一目的是为国家,他曾说,“如果发生战 争,他可以去当军医”)。
孤寂的巨人!



我评价的落脚点是“巨人”;
我评价的着眼处是鲁迅的“孤寂”。
为什么说鲁迅是“孤寂“的?这可以从 三个方面看:
1.从个人生活来看: 由于种种原因,纵观鲁迅的一生,在他 的社交圈子里,与他心心相印的朋友说不出 几个。所谓五四时期的“同人”,如胡适、 刘半农、钱玄同及后来的创造社诸君郭沫若 等,与鲁迅均没有什么深交。至于左联时期 的所谓“同道”,如周扬、夏衍,或因思想 差异,或者因人格的不同,从来就没有什么 私交。虽然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尤其是在 “左联”中,鲁迅都唱着主角,那主要是因 为他的才能和威望,并非是“朋友”之谊使 然。
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启明先生,都 是《新青年》作者之一人,虽然不是最 主要的作者,发表的文字也很不少,尤 其是启明先生,然而他们两位,都有自 己独立的思想,不是因为《新青年》作 者中那一人而参加的,所以他们的作品 在《新青年》中特别有价值 。
-——陈独秀《我对鲁迅之认识》
鲁迅独特的价值在哪里?
对当时运动观念的理解 启蒙、民主、科学
弗兰兹· 卡夫卡
(奥地利) 《变形记》 《乡村医生》
海明威
(美国)
《老人与海》 《永别了,武器》
拜伦
(英国)
雪莱
(英国)
《唐璜》 《恰尔德· 哈洛 尔德游记 》
《西风颂》 《解放了的 普罗米修斯》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曹禺
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 1936.10.19),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 名为周树人。
视之。可惜,鲁迅与瞿秋白不仅结识得晚,
且结识两年后,瞿就被国民党抓住杀害了。
交友不广,一方面说明鲁迅很孤独,缺少交 流很寂寞,另一方面说明他个性太突出。有 突出的个性,正是“巨人”的品质之一。
鲁迅与内山完造
瞿秋白
同时,鲁迅的家庭生活也是不幸的。这种 “不幸”既加重了他的孤寂,又构成了孤寂的 内容。少年时代家道衰落,饱尝了人间的冷暖。 1906年26岁时,又奉母命与朱安女士结婚,以 后几十年一直受到这桩无爱的婚姻的折磨。许 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鲁迅曾对 我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 好好的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 种不幸的婚姻限制了他对爱的追求,加重了他 的孤独。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吗?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 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 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 《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 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 张消极的。
——《呐喊· 自序》
我在‘五四’文学革命当中,我是听 前驱者的命令而写作的。
——鲁迅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吗?
他有很多追随者,多为青年人,他们追随
他,是因为景仰他;鲁迅帮助他们并与之 交往,主要是出于对后辈的奖掖。他交往 较深,被他视为知己的人大概只有两个: 一个是日本人内山完造;一个是瞿秋白。

鲁迅与内山完造结识得很晚(28年)。
瞿秋白,鲁迅曾送给瞿秋白一幅清人何瓦琴
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回怀
《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
(英国)
Baidu Nhomakorabea《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歌德
(德国)
《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巴尔扎克
(法国)
《人间喜剧》 (《高老头》、 《欧也妮· 葛朗台》)
维克多· 雨果
(法国)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列夫· 托尔斯泰
(俄国)
《安娜· 卡列尼娜 》 《战争与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