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之 个性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一定的客观事物与对象,这些需求反映到头脑中,就形成了需要。
【需要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指与保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种族的延续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饮食睡眠休息等。社会性需要是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额如对劳动交往成就道德等的需要。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人对衣食住行所需物品的需要,以及对劳动供给生产资料文化用品等的需要,精神需要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极其产品的需求,如对知识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它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程度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对以上五种需要做了进一步的区分:卫玉需要层次低部的四种 需要被称为确实需要,它是个体生存所必须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这些需要一单满足,个体有关这方面的动机就将减少甚至消失;高层次的需要被称为成长需要,它能让个体生活更有质量,与缺失需要相反,成长需要是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的需要。
【马斯洛理论的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种较为完备的需要理论,它对需要的实质,结构,归属及作用都做了系统的探讨,这对进一步研究需要这一课题建立科学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1最初马斯洛理论的机械性很强,后来论述虽不十分刻板但总的来说仍是机械的满足上升层次论。2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途径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封闭式的,难以实现,3他的需要层次论带有假设性质,缺乏客观测量指标,是抽象的谈论人的需要与自我实现。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动机产生的条件】1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需要紧密相连,但又不同于需要,只有当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推动或组织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2外在条件是诱因。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凡是使个体取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或得满足的,称为正诱因,凡是使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的

称为负诱因。
【动机的功能】1动机的引发功能。2动机的维持功能3动机的激励功能。
【动机的类型】1 按需要的种类可以把动机划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型动机和辅助性动机。3根据动机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4.按动机的来源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能力,才能和天才】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叫做能力。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是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和知识技能是紧密联系而由相互区别的概念、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a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b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学习的进度。2.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b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能力的分类】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的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则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综合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储存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去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智力因素论】1斯皮尔曼二因素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通过对大量智力测验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在心理学界首先提出了智力结果的二因素论。2瑟斯顿的群因素论: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了一种介于二因素论与多因素论之间的关于智力理论的群因素论。他认为,智力由一群彼此无关的原始的心理能力组成。
【智力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用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吉尔福特认为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150种。(5*5*6)
【智力形态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按心智能力功能上的差异,

将人的智力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称为流体智力一种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一种以上例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识记忆理解等能力比如记忆广度等在性质上即属于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则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运用既有知识与学得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属晶体智力。
【三元智力论】对传统智力观念提出挑战的理论,除了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目前更具影响力的智力理论当推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坦伯格的三元之理论。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分别是:组合型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考虑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2经验型智力指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综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和创造力的能力。3使用性智力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来的知识经验处理其日常事务的能力。
【多元智力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家的那认为智力主要有以下七种能力构成:1语文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2数量能力包括师资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3空间能力包括人事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4音乐能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5运动能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6社交能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7自知能力包括人事自己并选择生活方向的能力。
【智力测验】【一般智力测验】最早的智力测验是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的翻译和修订改名为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智龄/实龄*100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iq=100+15z。z=(x-x(上画一))除以s。z代表个体的标准分,x表示个体测验得分(原始分数)x(x上画一)代表相应年龄群体平均分,s则为群体得分的标准差。比如某人测验得分100,群体平均分为90 ,标准差问5.那么z=(100-90)/5 。z为2.此人的iq为100+15*2=130.
2【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是指针对某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测量。创造力测验是比较晚发展起来的测验【智力测验公用】1职业人才选拔2预测学习成就3鉴别智力落后和智力超常者4临床应用。
【智力测验的标准】1信度:是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是一个标准化测验的基本要求之一。2效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3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智力测验的使用】1测验要保密。2只有够资格的心理测验工作者才能使用心理测验。3测验的常模是某一标准化样本组在一定时空中实现的平均成绩。4主试要对被试字测验实施中的

反应和行为作出切实而仔细的记录。5要正确地使用测验,就要对测验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6一个号的测验工作者要有测验道德。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大量研究证实,影响能力个别差异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遗传与营养2早期经验3教育与教学4社会实践5主观努力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是以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人在人生舞台所扮演角色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整合。
【人格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气质】是依赖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
【气质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4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内向与外向性。
【气质类型】气质类型的划分多种多样,从古希腊沿袭下来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划分最有生命力: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粗枝大叶。粘液质:文中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抑郁质:敏锐文中,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人格特征。
【性格特征】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塑性。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和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二者互相渗透彼此制约,互相影响。表现在: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形式。第二,气质影响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另外性格也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与生活实践的要求。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交完。4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良好性格的培养】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制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大五 人格理论】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伺候许多学习和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

五因素,五个因素在大量不同方法的研究中都很突出,所以被研究者成为大五。求新性,尽责性,外向型,随和型和神经质性,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就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人类的海洋。
【霍兰德的人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把人格分为六个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价值取向,从而把主观价值体验和客观价值构成联系起来,建立嘁价值观的类型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乐观的,振奋的,他更关注人格的意识方面,把人看做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体,认为人总是在不断寻找既适合自己,又适合社会要求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初始动机。因此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层。强调每种个性的独特性,奇异性和个体性,是么司罗自我实现理论的基本观点。
【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1自我完善的人。2焦虑和防御机制,3有条件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人格的形成于发展】一。生物遗传因素:我们队遗传的作用做出了如下评价: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引人个特征的不同而异。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二。社会文化因素:1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2,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三。家庭因素。1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2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综合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2父母教养方式的恰当性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3父母在养鱼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的影响和塑造着孩子,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四。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血灵儿童人格形成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不仅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而且是发展智力,进行整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地方,是促进儿童形成和发展热歌特征最重要的部门。

五。个人主观因素。人格是在于环境互相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任何环境因素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挥作用。。总之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