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大钊的新闻历史观
李大钊前期民主思想研究综述
李大钊前期民主思想研究综述李大钊的民主思想是他思想中的精华,也是指导他政治活动的思想支柱。
近年来,对李大钊民主思想的研究,更加注重深层次地分析其内容和特色及其所起的作用和时代意义。
但几乎所有的文章、综述都是围绕李大钊个人笼统而论,有关李大钊民主思想的研究虽也不绝如缕,却没有专门的研究综述。
鉴于此,本文将对李大钊前期民主思想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一、关于李大钊前期民主思想分期的研究李大钊民主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但对于其具体分界点学界意见不一,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以十月革命为界,这也是学术界大多研究者的观点,如任启瑞在《简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的民主观》一文中认为,李大钊的民主思想可以以十月革命为界来分期研究。
李小林也认为:“以十月革命为界,他的民主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划分为前期民主思想和后期民主思想。
”;第二种观点认为以1918年为界,如任建树认为“李大钊的思想发展可以以1918年6月为界限,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又可分作两个阶段:1915年以前,他是一位坚强赤忱的爱国主义者,反帝爱国是他的思想主流。
1916~1918年的上半年,他是一位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后期,他迅速地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张小平在《李大钊思想研究》中也认为,应以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的发表作为李大钊由前期民主主义者转向后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第三种观点认为以1919年为界,如张启安在《浅谈李大钊早期民主主义思想》中,主张以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分界点来划分李大钊思想的前后两个时期。
二、关于李大钊前期民主思想形成依据、原因的研究1、对李大钊前期民主思想形成依据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不同论述。
张启安在《浅谈李大钊早期民主主义思想》中认为关于东西文明差异的观点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于风政在《论李大钊的早期民主思想》中认为,李大钊早期民主思想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并指出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李小林则认为李大钊前期民主思想主要是受了中国传统民本主义的影响,但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与时代精神。
论李大钊媒介批评思想的来源及其马克思主义转型_王颖吉
论李大钊媒介批评思想的来源及其马克思主义转型王颖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北京 100000)内容提要: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和媒介批评先驱,李大钊早期媒介批评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论述。
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媒介批评活动的典范。
他的媒介批评思想来源的复杂性,体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资产阶级报刊新闻学,到无产阶级新闻学转变的思想历程,体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报刊媒介批评活动的历史和学术上的延续性和断裂性特征。
关键词:李大钊 媒介批评 思想来源 转型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5)01-90-4李大钊是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和新闻思想的先驱,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一生重视报刊宣传工作,从1913年起开始报刊宣传活动,到1927年被捕、遇害的14年间,先后主编或指导编辑出版的报刊近20种。
在从事办报实践的同时,李大钊积极开展媒介批评活动,撰写了大量媒介批评文章,涉及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争取、社会舆论与民主政治建设、新闻事业的性质与特点、新闻记者的修养与培养、反对西方新闻侵略以及办报与修史之间的辩证法等问题,其前期的媒介批评活动与新闻思想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报刊思想的影响,充满了激情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言论出版自由权力的殷切期待。
五四时期,李大钊逐渐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媒介批评活动灌注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同时也增强了批评文章的战斗性和批判力,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媒介批评活动中,成为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媒介批评活动的典范。
他在批评活动中所阐发的许多新闻思想和观念,并未因时间流逝的原因而稍有暗淡,对我们今天的新闻事业依然具有指导、借鉴的作用,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一、李大钊早期的媒介批评思想及其理论渊源李大钊1913年前后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时开始报刊宣传活动,到1916年时开始发表涉及媒介批评的文章。
李大钊史学革新观探论
通过理论上的阐释以及对实际事例的分析,李大钊告 诉人们, 旧史中许多曾经被认为是“ 真实的” 记述, “ 现在我 们若拿新的历史眼光来看, 知道那些记录完全是荒谬的。” 当代史学不可能沿袭旧史的这种“ 荒谬” , 史学革新必不可 免。他强调说: “ 历史是不怕重作改作的,不但不怕重作改 作” , 而且“ 必须改作重作” ; 新时代的史学研究者, 应当“ 推 翻古人的前案, ……本新的眼光去改作旧历史。” 肩负起
# ) ! 无特种的理法, 惟俟史家去发见他, 确定他了。”
李大钊再次提出, 历史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 是将人类历史“ 生成发展的经过活现的描出, 组之, 成之。” 由这一点, “ 可说史学到某种程度其研究的本身含有艺术的 性质 ( 不独把历史研究的结果用文学的美文写出来的东西 是艺术的作品, 就是历史研究的本身亦含有艺术的性质) 。” 另一方面, 史学还要探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 事实相互的 因果关系, 解释生成发展的历程。” 由这一点看, “ 史学的性 质, 与其他科学全无异趣。 ” 这使史学具备了科学的性质。 对 于二者之间的关系, 他强调说, 与其他学科一样, 史学的艺 术属性并不影响其科学性,二者可以同时并存: “ 实在说起 来, 所谓事实的组成描出, 即在他种科学, 亦须作此类的工 夫到某程度; 所以到某程度含有艺术性质的事, 亦不独限于 史学, 即在地质学, 古生物学, 亦何尝不然?” 既然地质学、
# $ ! 新月异所进步的知识, 去重作历史。”
“ 根据新史观、 新史料, 把旧历史一一改作” 的史学革新的使 命, 这是“ 史学革新不仅具有必然性, 而且具有连续性, 史学的革新是一个连续不断、 生生不已的 过程。他在《 史观》 一文中说: “ 历史观是随时变化的, 是生动 无已的。” 随着历史观的不断更新, 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也“ 与 时俱化” , 对于“ 同一史实” , “ 一时代的解释与他时代的解释 不同” 。这种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着的对历史的 “ 解 释” , 引发人们不断地对历史进行重新写作, 推动着史学的 不断革新。正是史学的这种不断的革新, 才使原本活泼无比 的“ 历史的事实” 和“ 历史的人物” , “ 永永生动于” 人们的“ 脑 际” 。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思想及其重要意义发布时间:2023-03-24T05:17:38.54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第1月作者:李想[导读]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李想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潮流、贴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规律。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能够传播马克思主义、阐释唯物史观、领导工人运动、建立中国共产党以及最终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唯物史观思想在促进民众意识觉醒、党的决策等方面也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李大钊;唯物史观;意义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唯物史观和其他的历史观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出了明晰的定义:1.社会基本结构。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意识形态。
5.社会形态演进。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1.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基本结构包含三个部分,也就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包括广义的经济结构和狭义的经济结构,广义的经济结构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内的人类整个生产方式,而狭义的经济结构而指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指的是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也就是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上层建筑;观念结构指的是意识形态,即上层建筑中的观念上层建筑。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其中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避免不了与自然界的联系,人类要通过物质生产方式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所以衣食住行的满足就要靠物质生产方式。
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所以跟归结底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对于意识是根源性的、意识对于物质是派生性的。
李大钊的媒介批评观
(一)反对封建军阀的思想、言论出版政策、反对帝 国主义新闻侵略的媒介批评 在报刊批评活动中贯注了鲜明的反封建主义和帝国主 义的精神。他在《新生活》《新青年》和《晨报》等 报刊上,就言论出版自由问题发表了《哪里还有自由 》、《禁止说话》等短小犀利,旗帜鲜明的媒介批评 文章,对北洋军阀政府摧残舆论,侵犯人民言论出版自 由的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1924年6月,路透社造孙中山逝世的谣言,“图乱广州 时局”,一时引起国内混乱,人心惶惶。李大钊借此在 《向导》第71期(1924年6月18日)发表《新闻的侵略 》一文,表达了他对于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的意见和 态度。他将帝国主义新闻机构凭借其优势实力和在华 不平等地位造谣惑众,制造混乱以逞其私的行为视为 “新闻侵略”,是最早使用这一概念剖析帝国主义在 华新闻机构的实质的中国人。
新闻记者要有历史研究者的修养
他认为新闻记者“既负有为他日史家预备史料的 责任,那么新闻记者于载笔记事的时候,必当本着 上述史的三个要义,以相从事,其报始有价值”
Hale Waihona Puke 媒介批评实践 在1922年所作《北大新闻记者同志会成立大会上 的演说词》中,就曾对新闻事业进行过深刻的批 评。他认为,“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 以明日的历史来要求今天的新闻.就要求新闻要 多多反映社会生活。他说:“历史不应是专给一 姓一家作起居住,或专记一方面的事情,应当是 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新闻纸更应当如此 李大钊在《向导》第71期(1924年6月18日)发表 《新闻的侵略》
(二)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形成及其特色
首先,李大钊认为“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 事业”;“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 的写真。” 其次,他认为,报纸的功能主要有三点 1、是向公众报道新闻; 2、是刊登文艺作品及其他“有趣味的评论” 等, 为群众提供娱乐; 3、是本着报纸的宗旨和主张向群众迚行宣 传 教育。在这三项功能中,李大钊认为最重 要的 还是报纸报道消息的功能,
对李大钊思想的几点认识及思考
2011年04月学术探讨对李大钊思想的几点认识及思考文/刘桂梅摘 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李大钊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重要人物。
作为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倡导者,他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及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李大钊思想的研究,仍是当前时期下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本文主要攫取了李大钊思想中的若干思想进行阐述与讨论,旨在对李大钊思想的更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李大钊思想;历史观的变迁;社会主义思想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381-01李大钊,字守常,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路人,而且他又创立了中国先进的党派——中国共产党,这完全是在总结当时的社会发展形势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而走出的一条极为正确的道路,他虽未看到当今社会主义如此繁华的现象,但是他却将他一生的精力投入至共产主义事业。
可以这样说,李大钊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是中国无产阶级从自在阶段转向自为阶段的典型代表。
本文主要通过对李大钊思想的几点认识及思考,对李大钊思想进行研究。
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虽然辛亥革命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国几千年来占据着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社会却被彻底地推翻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已经到来,中华民国因此而成立,而且在这个时候,孙中山先生又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生、民族以及民权”),李大钊备受鼓舞,其革命的斗志更加强烈。
在中华民国刚刚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大钊写下了《隐忧篇》一文,这时,他还在求学,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不尽充分展示了其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为中华民国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的意见,在文中可以看出,它完全赋予了对中华民国的美好情怀以及祈盼。
在文章中主要论述了李大钊同志对中华民国的殷实地情怀,同时也有对国家的担忧。
此后直到1917年,李大钊思想开始出现独立化,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能够独立地形成一个派别,而这个派别却是建立在种种痛苦之上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代表了无产阶级一代的创新思维和伟大畅想。
简论李大钊的历史观
收稿 日期 :0 61・7 2 0 一01 作者简介 : (9 9 , , 高旭 17 一) 陕西延安人 , 安徽 工大学社科 系教师 , l 历史学顽士。
・
8 - 9
维普资讯
西”因为“ , 历史 的事实 的本身 , 则永远生动无已” 。 由此可见 , 强调历 史发展 的进步性是李大钊的“ 活 的历史 ” 观的重要 内涵之一。 还有 , 李大钊认为历史发展所具有的生动性、 进 步性也体现在人们对历史 的具体认识上。一方面 , 李大钊认为各种各样的历史记 录, 虽然都是人们对 以往历史发展的认识成果 , 都是很 丰富很重要的材 料, 但是它们和历史有着本质的区别 , 只能算是“ 活 的历史一部分的缩影 , 而不是这活的历史 的本体 ” 。 另一方面 , 李大钊又指出, 历史记 录中的事实本身也 始终处于变化的过程 中, 因为历史的内在的生动性、 变化性 , 所以“ 就是这些写入记录的历史的事实 , 亦 是生动的, 进步 的, 与时俱 变” “ , 纪录可 以终结的, 纪人纪录的历史事实则没有终结 ; 记录是可以完全 的, 纪人纪录的历史事实, 则没有完全 ” …( 李大 。 J 钊进一步指出 , 在历史认识中存在着 “ 实在 的事实” 和“ 历史的事实” 之分 , 前者是一 去不复返的 , 而后 者却是变化不居 的 , 因为“ 历史的事实 ” 人们 对 是 “ 实在的事实” 解喻后 的产物。李大钊又指出, 作为 “ 历史的真实” 之一的历史纪录是 固定的、 没有变化 的, 但是作为“ 历史的真实 ” 之二的对历史事实的解 喻却是 日 新月异 的, 随着知识的增长 、 时代 的变化 ,
思想的优秀成果( 主要是马克思 的唯物史观) 由此来建构起 自己别具特 色的历史观 。 , 关键词 :李大钊 ;历史观 ;活的历 史;新史规 ;唯 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 :K 6 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1x 20 )60 8 -3 6 262 (0 6 0 -090
唯物史观
内容提要:李大钊以其时间观的深刻和精到,深入探讨了时间的根本问题和本质是与空间不可分离地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和无限性;论说了时间的本相、程序、状态;强调时间和空间不可分离地展现着社会实践,“历史,即是社会的时间的性象”;唯物史观应以时间作为探讨历史过程规律性的逻辑起点。
进而全面论证了与时俱进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品格,建构起与时俱进唯物历史观。
李大钊可能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使用“与时俱进”表述唯物历史观的第一人,①究其缘由,在于李大钊对时间观认识之深刻和研究之精到,他深入地探讨了时间的根本问题和本质是与空间不可分离地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和无限性;论说了时间的本相、程序、状态;强调时间和空间不可分离地展现着社会实践,“历史,即是社会的时间的性象”;唯物史观应以时间作为探讨历史过程规律性的逻辑起点。
进而全面论证了与时俱进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品格。
本文拟通过对李大钊上述有关时间命题论说的领会,浅析李大钊与时俱进唯物历史观。
李大钊为何特别看重时间问题——时间和历史是内在关联的,时间是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规律性的逻辑起点。
从1917年10月到1924年5月的七年半中,李大钊专门论说时间的文章就有:《此日》(1917年10月)、《今》(1918年4月)、《现在与将来》、(1919年3月)、《时间浪费者》、(1919年11月)《史观》(1920年)、《今与古》(1920、)《今与古》(1921年1月)、《时》(1923年11月)、《这一周》(1924年5月)、《史学要论》(1924年5月)等篇。
何以李大钊如此看重时间问题,进行反复的求解、研讨和论说呢?在这里,很有必要了解李大钊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这是与他的世界观形成过程息息相关的,当他还在崇信进化论时,著名的《青春》一文中就认定:“宇宙果有初乎?曰:初乎无也。
果有终乎?曰:终乎无也。
初乎无者,等于无初;终乎无者,等于无终。
无初无终,是与空间维无限,于时间为无极。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冯 景 源提 要: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此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的思想定格在《资本论》上,依据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是研究的方法是“从后思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因为不是回顾他的生平,而是探索他思想的逻辑历程;三是李大钊思想转变的特征——“一个筋斗”的原因;四是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着重说明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唯物史观 “一个筋斗” 共产主义作者冯景源,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北京 10087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探究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缅怀其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什么定格在《资本论》上,它的主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一)李大钊生平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乐亭县。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他的思想认识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是中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2期“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大钊是党成立后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他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掀起北方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他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明确提出“中国的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
解析李大钊新闻思想的包容性
迷惑 的 包容 与 正确 的启 蒙 。使 得报 纸 编辑 及 其 编辑 的报 纸 对一 代人 的健康 成 长 起 到重 要 的影 响 作 用 。这 种 编辑 理 念
的包 容 性 , 自有责 任 心 的报 纸 编辑 内心深 处 的新 闻思 想 , 来
( ) 一 包容 青年 成 长存 在 的 问题 , 蒙 青 年 构 建 科 学世 启
代 青年 前 进 迷途 中 的 向导 的 同时 , 为青 年 描 绘 了 自由、 等 平 的生活 画卷 .启 蒙青 年 和 社会 所 有人 包 括 撰稿 人 李 大钊 自 己要 “ 爱 ” 李 大钊 新 闻思 想包 容性 体 现在 文 章 中 。 博 。 则是 他 引 导青 年要 有 “ 爱 ” 博 的精 神 。 而这 种 “ 爱 ” 博 的精 神 就 是 饱 含着 包 容 的精 神 。这 就 要求 李 大钊 和他 所 要 引导 的青 年 不 仅要 包 容 自己的 家 ,包 容 自己的祖 国 ,更 要包 容 世 界 的人
刻关 注青 年 一代 的 成长 与 发展 ,关 心 青年 的理 想与 事 业 等
类 。另 一 方 面 , 李大 钊 作 为《 生 活》 辑 负 责人 , 新 编 在他 的新
闻思 想 里 。首 先包 容 了正在 发 展 中 的有 着各 种 问题 与 迷 惑 的青 年 。正 是 这种 新 闻 编辑 理 念对 于 青 年读 者 成熟 前 种 种
的未来 。 为政 治家 的李大 钊 , 作 深知 青 年是 国家 的未 来 和希
望, 因而一直把教育启迪青年作 为 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 。 李大钊与 同时期 的其他政治家 对青 年的启蒙侧 重有所不
同 ,他 不 是 以居高 I 的领 袖 姿态 强 硬 地将 政 治 教 育填 鸭 临下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与新时期史学概论的编撰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与新时期史学概论的编撰邹兆辰【摘要】Li Dazhao’s Principle of Historiography ,published in 1 924,is the first monograph on historiography under the guid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cien-tifica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a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process.The continual recompilation of books of historiography since the new period demonstrates the great impact of Principle of Historiography .%李大钊撰写的《史学要论》于1924年出版,它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
这部著作的问世已有九十多年,它对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它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史学科学化的不断进展反而显得更加增强。
从新时期以来史学概论教材的不断重新撰写,可以明显地看出《史学要论》在其中的影响。
【期刊名称】《唐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9)002【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李大钊;史学要论;史学概论【作者】邹兆辰【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也是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历史学家。
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用唯物史观考察和解释了诸多的社会历史问题,更在于他对中国史学的科学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历史贡献——以《给新闻界开一个新纪元》为中心的考察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历史贡献——以《给新闻界
开一个新纪元》为中心的考察
王新城
【期刊名称】《海河传媒》
【年(卷),期】2024()2
【摘要】在中国新闻学百年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源起于哪里?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早践行者,李大钊为中国新闻思想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给新闻界开一个新纪元》是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和阐释新闻学的开山之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初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石。
本文以《给新闻界开一个新纪元》为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历史贡献,追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最初实践,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探寻理论来源,为新时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启迪和历史参照。
【总页数】5页(P48-51)
【作者】王新城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唐山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以《史学要论》为中心进行考察
2.抗战大后方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贡献——一种以重庆为中心的宏观考察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四个维度的中国化演进--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结构性历史考察与展望
4.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以《新青年》《晨报副刊》《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分析中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大钊的文化观
李大钊的文化观作者:袁咏红来源:《人民周刊》2018年第22期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李大钊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努力探求中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路径。
他关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辩证关系等认识,是党的历史上的宝贵思想财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李大钊自幼年始即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认知。
自会说话始祖父李如珍便教其读《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
1895年李大钊入私塾,开始接受正規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前两位塾师皆以博学闻名乡里,第三位老师是出自国子监的鸿儒黄玉堂。
他们的悉心教导使李大钊成为颇有名气的“文童”。
李大钊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学典籍,“写得一手好诗文”,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
清政府实行新政后,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
李大钊1905年进入新式学堂永平府中学。
在这里,他开始接触西方科学知识,同时也继续研习儒学典籍,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
正是长期系统的学习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知,奠定了李大钊文化观的基础。
在李大钊看来,中华文明对于世界文明“已尝有伟大之贡献”。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儒家思想和完善的制度体系,还是科技发明和中医药学,都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珍宝。
中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虽历经劫难但中华文明从未中断,正如李大钊所说“天道未改,种姓犹存”,其中饱含着他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自信和褒扬。
深受传统文化濡养的李大钊一生践行中华民族仁爱忠信的文化价值观。
他曾为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学生梁容若题写著名的“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大钊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他便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论李大钊新闻伦理思想
㊀㊀2018年9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㊀术㊀交㊀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pt.,2018总第294期㊀第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cademicExchang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294㊀No.9㊀新闻传播学研究[收稿日期]2018-08-3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国新闻伦理思想的演进 (08BXW006)[作者简介]徐新平(1957-),男,湖南祁阳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㊂论李大钊新闻伦理思想徐新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沙410081)[摘㊀要]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和党的新闻事业开创者㊂他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撰写了多篇新闻学论文阐述其新闻思想㊂特别在新闻伦理思想方面提出了卓尔不凡的主张,其主要内容有:记者要以促进国民精神解放为己任,把扶持国家民族免于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㊂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民主制度的基础,新闻记者要为争取言论出版自由而奋斗㊂记者的主要责任是善于在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全面纪述每天所发生的活的事实,并利用媒介传播有益的知识,给公众以正确的指导㊂记者为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应当有历史研究者的修养,特别要培养渊博的知识㊁笃诚的品质和追求真理的勇气㊂他的这些观点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新闻伦理思想,对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发展有重要价值㊂[关键词]李大钊;新闻伦理思想;新闻记者;职业修养[中图分类号]G210;B82-09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9-0175-06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和党的新闻事业的缔造者,杰出的政论家和宣传家㊂从1918年7月发表第一篇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论文‘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开始,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为阵地,积极介绍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㊂李大钊在其报刊宣传活动中还撰写了多篇新闻学论文,如‘晨钟报“发刊词,‘晨钟之使命 青春中华之创造“‘ 甲寅⓪之新生命“‘报与史“等㊂这些论文以及他撰写的政论时评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㊂在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热潮中,我们要了解和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源流变迁,就离不开对李大钊㊁陈独秀等党的创始人新闻伦理思想的研究㊂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关于李大钊新闻伦理思想的论著很少,本文将就此进行简略的论述㊂㊀㊀一、记者要以促进国民精神解放为己任李大钊的新闻宣传活动与同时期的林白水等职业记者在动机目的上是有一定差异的㊂林白水等民营报人的新闻活动是以报道时事新闻㊁揭露社会丑恶为主要内容,而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家㊁思想家和学者,他的新闻宣传活动则以改造社会㊁振奋民众精神为己任㊂还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时期,李大钊在他主编的北洋政法学会‘言治“月刊上就发表文章说,中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国家依然处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㊂ 环顾神州,危机万状 [1], 吾人不幸,沉郁于专制阨运, 叹悼吾民德之衰㊁民力之薄耳! [2]40-41面对国家危亡的局势和社会黑暗的现状,他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 把扶持国家民族的免于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 [3]644㊂他说: 所望仁人君子,奋其奔走革命之精神,出其争夺政权之魄力,以从事于国民教育,十年而后,其效可观㊂民力既厚,权自归焉,不劳尔辈先觉君子,拔剑击柱,为吾民争权于今日㊂ [2]43因此,他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所撰写的政论时评都凸显了一个主题:为振奋民众精神服务㊂他相信: 三寸毛锥力,能造光明世界于人生阨运之中 [4]70㊂李大钊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愿望与憧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利用报刊和文章 唤醒众生于罪恶迷梦之中 [4]73㊂在其前期的代表作‘民彝与政治“中,他提出了 民彝 这个独特的概念㊂所谓民彝就是民众不断改善生存状态的一种生存原理,又是民众固有的衡量事理的价值标准㊂[7]以政治意识为例,我国民众在民权自由方面,虽然 校先进国民为微弱,此种政治意识觉醒之范围,亦校为狭小 ,但是, 观于革命之风云,篷勃飞腾之象,轩然方兴而未有艾㊂则此民权自由之华,实已苞蕾于神州之陆㊂吾民宜固其秉彝之心田,冒万难以排去其摧凌,而后以渐渍之工夫,熏陶昌大其光采,乃吾民唯一之天职,吾侪唯一之主张矣㊂ [6]158就是说,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封建专制压迫下,虽然民主自由权利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但是,这种思想意识的种子却深藏于民众的心底,从未消失㊂革命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利用各种手段唤醒民众这些潜在的本能的思想意识,促进其精神的解放㊂1916年, 反袁斗争 取得了胜利,但是,面对衰微的国势和腐败的政治,国人对民族前途悲观失望,青年中厌世思想盛行㊂为了打破人们的悲观情绪,振起人们的自信和勇气,李大钊撰写了‘晨钟之使命 青春中华之创造“‘青春“等文章,阐发了他独具特色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㊂他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㊁循自然法则的㊁机械的㊁渐次进化的大实在㊂宇宙万象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其正反两面的矛盾与斗争不是无休止的循环往复,而是新陈代谢㊂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生的规律也是这样,也有无尽的青春㊂人自觉 青春无尽 ,这才是人生的基本精神㊂所谓有无青春, 非由年龄而言,乃由精神而言;非由个人而言,乃由社会而言㊂有老人而青年者,有青年而老人者㊂老当益壮者,固在吾人敬服之列,少年颓丧者,乃在吾人诟病之伦矣㊂ [7]182李大钊的青春无尽的思想,代表的是一种昂扬奋发㊁乐观进取的精神,他要求人的一生都要保持奋斗不止的青春活力与冲决罗网的创造能力㊂他指出,㊀㊀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㊂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㊂青年之字典,无 困难 之字,青年之口头,无 障碍 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㊂[7]179李大钊是一个富于理想㊁感情激越的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精神品格,对人生㊁对国家都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与美好的期待㊂他总是鼓励人们要具备 奋兴鼓舞的历史观与乐天努力的人生观 [8],要 把扶持国家民族的免于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 [3]644㊂我们读他的文章,总会感到一股乐观迈进㊁奋发有为的力量在向外喷涌,绝不会有半点懒惰㊁任命㊁悲观㊁灰心的气象㊂例如,他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提到,㊀㊀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㊂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㊂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不能够感觉到的㊂[9]他一方面,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艰难的境界,另一方面,鼓励人们不要心灰气短㊁萎靡颓唐,而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㊂读李大钊的文章,不得不让人心魄震荡,血沸神销,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油然而生㊂我们翻检李大钊为几种报刊所撰写的发刊词,就更加清楚地看到,他的报刊活动,一以贯之的目的就是要改造国民精神以挽救民族㊁振奋国群㊂1916年,‘晨钟报“创刊时,他对外宣称:‘晨钟“的使命就是 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之使命 [7]182㊂1917年,他在‘ 甲寅⓪之新生命“中说,‘甲寅“的唯一责任是 开导我国民使之进化 [10]㊂1919年,他在‘ 少年中国 的 少年运动 “一文中强调,‘少年中国“要用人道主义精神和互助㊁博爱的道理改造现在堕落的人心, 使人人都把 人 的面目拿出来对他的同胞;把那占据的冲动,变为创造的冲动;把那残杀的生活,变为友爱的生活;把那侵夺的习惯,变为同劳的习惯;把那私营的心理,变为公善的心理㊂ [11]由此可见,李大钊的新闻活动就是围绕着改造国民素质㊁促进人们的精神改造和精神解放而展开的㊂他说: 我以为一切解放的基础,都在精神解放㊂ 所以我们的解放运动第一声,就是 精神解放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心中更加强化了民族自救㊁自强的梦想㊂他自觉以报刊为阵地,宣传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国民抛弃陈腐落后的观念,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为再造青春中华而努力㊂他对新闻实践和思想启蒙宣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宣传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榜样㊂㊀㊀二、对言论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李大钊受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学说的影响,对 言论自由 充满向往㊂他认为,当时的中国是 世界出版最不自由之国㊂ [12]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袁世凯的北洋政府 左手持利刃㊁右手持金钱 ,残害异己,收买媒体,这样一部中国的历史,只有当权者的自由而没有民众自由的历史㊂五四时期,北洋政府虽然在颁布的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但事实上这些权利被军阀们恣意践踏,言论出版自由成为一纸空文㊂为此,李大钊㊁蒋孟麟等联名在‘晨报“上发表‘争自由宣言“,抨击北洋政府压制和剥夺人民言论出版自由的行为,强烈要求还权于民㊂他在‘新生命诞孕之努力“一文中说: ‘晨钟“创刊,缔造经营,竭尽绵薄,犹虑弗胜,此本报新生命诞孕之辛苦也㊂而本报不敢辞其辛苦,瘅精瘁力以成之者,则亦本报欲得自由之努力矣㊂ [13]这显示出他为争自由而甘冒艰险的决心㊂李大钊言论自由思想主要有如下内容:1.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㊂李大钊指出,自由是上天赋予的㊁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㊂对个人而言,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都是为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设的㊂ [14]8对国家来说,言论自由是国家政治发达的基础㊂就如人的身体一样,血脉畅通则生机勃勃,血脉阻塞则麻木不仁[15]㊂因此,他主张在宪法制定中强调保障人民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㊂2.言论自由是法制保障的自由㊂李大钊指出,自由不是无政府主义,不是毫无约束,而是与 法制 秩序 有着密切的关系㊂他说: 我们所要求的自由,是秩序中的自由;我们所顾全的秩序,是自由间的秩序㊂ [16]他认为,自由与秩序,两者是不能分离的,只有在法律保障条件下的自由才是真自由㊂ 顾自由之保障,不仅系于法制之精神,而尤需乎舆论之价值㊂故凡立宪国民,对于思想言论自由之要求,固在得法制之保障 [6]169㊂从历史上看,在专制制度之下,失去法律保障的自由,就是恃强凌弱㊁豪强横行的自由,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㊂李大钊为人们了解和认识自由的条件与范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3.言论自由是允许各种意见发表,防止 众同而禁一 现象发生㊂李大钊主张,在言论表达中要充分尊重公民自由权利,警惕 暴民政治 ,防止 众同而禁一 的现象出现㊂ 众同而禁一 的本质是以多数人意见压制少数人意见,是多数人对持不同意见者的言论暴政㊂自由的言论不一定代表真理,报刊应同时反映对立双方的意见,是非曲直只有在相互辩难中见分晓,健全的舆论才能够形成㊂李大钊认为,㊀㊀世间本来没有 天经地义 与 异端邪说 这样东西㊂就说是有,也要听人去自由知识,自由信仰㊂就是错知识了㊁错信仰了所谓邪说异端,只要他的知识与信仰,是本于他思想的自由㊁知念的真实,一则得了自信,二则免了欺人,都是有益于人生的,都比那无知的排斥㊁自欺的顺从远好得多㊂[14]8-9在政府层面,凡禁止思想㊁信仰㊁言论自由的做法都是一种罪恶;在社会层面,无论什么思想言论都应该让他发表出来,才是正确的㊂李大钊主张, 思想是绝对的自由,是不能禁止的自由,禁止思想自由的,断断没有一点的效果㊂你要禁止他,他的力量便跟着你的禁止越发强大㊂ [14]9因此,他 奉劝禁遏言论㊁思想自由的注意,要利用言论自由来破坏危险思想,不要借口危险思想来禁止言论自由 [14]9㊂李大钊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社会各阶层的自由进行了考察,认识到在阶级社会里言论自由是有阶级性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少数当权者和资本家才有言论自由,大多数民众与自由是无缘的㊂俄国革命成功后,广大民众有了自由,少数压迫阶级的言论权被剥夺㊂因此,劳动人民要想获得自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少数资本主义者之自由当然受束缚,不过对于大多数人的自由确是增加 [17]㊂值得注意的是,自由究竟是一种道德,还是一种权利?这是从晚清以来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㊂例如,严复认为: 民之自由,天之所畀也㊂ [18]就是说,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㊂梁启超则认为, 自由者,奴隶之对待也㊂ [19]675 若有欲求真自由者乎,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19]679㊂梁启超把自由看成是与奴隶性相反的独立人格,包括行动自由与精神自由㊂他在‘十种德性相反想成议“中,也是将 自由 看成是一种道德㊂其实,在严复和梁启超的文章中,自由有时被看成是政治权利,有时又被看成是一种道德观念㊂在李大钊的文章里,也是这样㊂例如,他在‘自由与秩序“‘宪法与思想自由“等论文中,都把宪法上规定的自由看作是国民生存的必须之要求,认为人的自由权利,包括身体自由㊁财产自由㊁书信秘密自由㊁出版自由㊁集会结社自由和信仰自由等㊂这些自由显然是指社会公民应有的政治权利㊂但是,李大钊在其他一些文章中又把自由看成是一种道德㊂例如,他在‘民彝与政治“中说: 欧西自由之说,虽经东渐,神州共和之帜,亦既飘然高树㊂而社会言论武断之力,且与其庞杂喧阗之度而俱增,而是非乱,而真伪淆,公理正义乃更无由白于天下,自由之精神,转以言论自由愈湮没而不彰㊂ [6]170在‘立宪国民之修养“中说: 立宪国民之仪度,当以自由㊁博爱㊁平等为持身接物之信条㊂此等信条入人既深,则其气质之慈祥恺悌㊁中正和平,必能相为感召,以成循礼守法之风习㊂ [20]这里所说的 自由之精神 和自由 为持身接物之信条 ,显然是一种道德㊂其实,在中西方政治和哲学史上,自由从来就具有政治角度和伦理角度等多重含义,正如严复所说: 盖政界自由,其义与伦学中个人自由不同㊂ [21]因此,自由既是一种政治权利,又是一种道德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㊂试想,一个民族或者个人压根就没有自由的精神与自由的信条,又怎么可能去勇敢地争取政治法律和经济上各种自由的权利呢?因此,我们在论述中国新闻伦理思想的过程中,不得不关注历代报人对言论自由㊁出版自由㊁思想自由的认识与主张㊂㊀㊀三、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与职业素养1922年2月,北京大学新闻记者同志会成立㊂李大钊在‘晨报“上发表演说,这篇演说用唯物史观从理论上阐释了他对新闻事业的基本观点,被认为是 我国第一篇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新闻现象的讲话 [22]㊂在讲话中他对 新闻事业 和 新闻 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诠释㊂他说: 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 , 新闻是现在新的㊁活的社会情况的写真㊂ 基于以上认识,他提出了新闻记者的两大责任:其一,全面纪述全社会每天所发生的事实㊂他说,过去的历史家只为帝王将相一家一姓作起居注,而社会是复杂的,具有多方面的关系,历史应当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不然就不是真实的历史,新闻报道也应如此㊂他提醒记者要养成多方面的知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眼界要宽,要认识到社会复杂的㊁多方面的关系,从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全面客观地呈现社会生活的整体面貌㊂这一观点在中国新闻思想史上还是首次提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新闻业务中的体现㊂其二,利用活的问题向国民输入各种知识㊂他说: 新闻记者的责任,于纪述事实以外,还应该利用活的问题,输入些知识㊂ [23]537就是说,记者传播知识与教师传授知识是不同的,应当联系重大新闻事件灵活地向受众灌输些知识㊂例如,纪念达尔文的诞辰,就可以将达尔文的生平经历和理论学说概要地介绍出来,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生物进化的知识;如果报道地震的消息,就去采访地质学家,通过专家讲授有关地震知识,为民众释疑解惑㊂这样,将死的材料随着活的事实表现出来,理论知识也就成了活的㊁有趣的材料[23]538㊂他在‘报与史“中也陈述了同样的观点,希望新闻记者 能把日日新发生的事件,用有系统㊁有趣味的笔法,描写出来,以传布于读者,使人事发展㊁社会进化的现象, 呈露于读者的眼前㊂ [24]李大钊的观点对于记者如何将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将报纸办得丰富多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㊂同时,李大钊还认为,在分析社会现象㊁评论时事与指导国民方面,记者需要更高的修养和更多的努力,才能担负起这个责任㊂他在‘政论家与政治家“一文中提出,无论是政论家还是政治家,都要具备三种修养,即知识㊁诚笃和勇气㊂他这篇文章虽然不是针对记者职业而言的,但是,从工作性质看,记者也属于政论家之列,历史上的许多知名记者如王韬㊁梁启超等人,就是著名的政论家㊂因此,也可以看成是对记者的要求㊂从李大钊的有关论述中可知,关于记者的职业素养,李大钊着重提出了如下观点:第一,记者要有渊博深厚的知识㊂李大钊认为新闻事业是 活的社会事业 ,记者 要想把这不断的发生的㊁多方面的社会现象描写出来,而加了批评或指导,非有相当的学问和知识不可㊂ [23]537 国家政治,丛杂万端,而社会上之生活现象,尤为变动不居,靡所轨范,倘知识不足以济其变,则凡一举手一投足,皆有穷于应付之感,勉强为之,不邻于鲁莽灭裂,则归于扞格难行而已㊂ [25]323就是说,记者的工作所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㊁十分复杂的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难以驾驭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更谈不上对受众加以批评和指导㊂第二,记者要有诚笃的品德㊂李大钊说: 知识充矣,苟临事接物之际,无诚笃之精神以贯注之,或权谋数术以试其诈,或虚与委蛇以从其惰,若而人者,虽能欺饰于一时,不能信孚于有众;虽可敷衍于俄顷,不能贯彻乎初终,此亦政家之所忌也㊂ [25]323-324在这里,李大钊所说的 诚笃 ,就是强调政论家态度要诚实,动机要纯正㊂记者在办报中也要恪守诚笃的品质,不能将办报视为谋私射利的工具,对大众不能有任何欺骗的手段,不然,就不能得到大众的信任㊂新闻记者如果文过饰非,混淆黑白,欺骗受众,就是一种罪恶,相反只有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全面记录纷繁复杂的世界,及时反映流变不止的社会真相,才是自己应尽的职责㊂第三,记者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㊂李大钊认为,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㊂ 苟其言之确合于真理,虽一时之社会不听吾说,且至不容吾身,吾为爱真理之故,而不敢有所逡巡嗫嚅以迎附此社会;苟其言之确背乎真理,虽一时之社会欢迎吾说,而并重视吾身,吾为爱真理之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㊂ [26]追求真理㊁坚持真理是需要勇气的, 无百折不挠㊁独立不倚之勇气,以与艰难㊁诱惑相抗战,则亦终归于沮丧㊁堕落之途,不为境遇所征服而作艰难之俘虏,则为利害所迫诱而作势力之囚奴耳㊂此又涉乎节操问题矣,而此修养又当储备于平日,非可卒得于临时㊂ [25]324第四,记者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㊂无论是对‘新青年“杂志同人,还是对北京大学新闻记者同志会,李大钊都多次论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对记者同志提出了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期望与要求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更加强调记者的团结协作和集体观念,强调要发挥集体的力量,以指导国民运动㊂在北京大学新闻记者同志会上,他表达了对该会的希望: 胡先生说,不希望主张必定一致,希望人人能发挥个性固然不错㊂但是有了这个团体,总可以借此情谊,立在同一的㊁知识的水平线上,常有机会来交换各人不同的意见㊂遇有国民的运动发生时,我们总可以定一大目标,共同进行,以尽指导群众,而为国民的宣传的责任㊂ [23]539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遇见这样的现象:本来是同一个团队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只是因为个性不同㊁意见不一而互不相让,甚至反目成仇㊂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求同存异的胸怀与着眼大局的识见,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㊁集体和个人利益都受到损害㊂李大钊的观点对于人们正确处理团队内部矛盾和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㊂㊀㊀四、新闻记者要具备历史研究者的修养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说: 现代的报纸,其性质亦与史相近㊂有人说在某种意义,历史可以说是过去的报章,报章可以说是现在的历史㊂这话亦有些道理㊂作报的人要有文学的天才,亦要有史学的知识㊂这样子做报,那作出的报章,才是未来史家的绝好材料㊂ [27]在‘报与史“中,他从 史 字的原始意义入手,考察了报与史的密切关系㊂认为 史 的本义有掌司记事者之义,而且 作史的要义,与作报的要义,亦当有合 ㊂他提出, 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 , 新闻记者的职分,亦与历史研究者极相近似㊂ 因此, 新闻记者要有历史研究者的修养㊂ [24]为什么说作报的要义与作史的要义相同呢?李大钊从三个方面考察了它们之间的关系㊂首先, 察其变 ㊂他说: 社会的进展不已,人事的变迁无常,治史者必须即其进展变易之象,而察其程迹,始能得人类社会之真象㊂ 研究历史就在于明白人类社会的变化,治史所以明变;新闻也是对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的记录,也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认识世界,如此方能认识和反映社会的真相㊂其次, 搜其实 ㊂李大钊说: 欲求人类进变之迹,苟于个个现实发生的事件,未得真确之证据,则难免驰空武断之弊㊂ 历史研究以掌握真实确凿的史料为基点,如果没有掌握确切的历史资料,研究就无法进行,也失去了意义㊂同样,作为 现在的史 的新闻,也必须以新闻真实为基础,没有对事实全面的了解,任何记录与分析都是没有价值的㊂再次, 会其通 ㊂ 今日史学进步的程途,已达于不仅以考证精核片。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唯物史观”的多维度阐释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唯物史观”的多维度阐释王悦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24)摘 要:1919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李大钊从历史主体、历史发展动因等维度,结合中国革命实践,介绍并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群众意识与经济理念,并以自身视角来辩证考量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影响。
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源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不仅是李大钊自身从民彝史观走向唯物史观的转折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走进近代中国的重要标志与组成部分。
李大钊在其间的阐论精神,至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群众观;经济基础;唯物史观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62(2020)01-0001-06李大钊作为中国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家,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而在革命家身份之外,李大钊同样在史学、哲学等方面有所建树,依靠扎实的理论沉淀与学术基础,提出了不少有重要价值的史学论题。
正如他所言:“苟不明察历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向,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靡所适从,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依。
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
”①李大钊认为,历史集“观”之大成,其中学问包裹在人类的自我意识里,是人类认知自我、他人、社会的重要理念依靠,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与指导意义。
因此,如何寻找到更好的史观来解释中国历史,在探索真理、寻求本源之路上指导未来中国的发展,这一问题,成为了李大钊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动因。
而在这样的研究思辨之外,为宣传“理想的主义”,李大钊毅然决定要开始在中国的思想理论层面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旗帜。
1919年9月与11月,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上,其中,他着重总结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认为其理论的首要之处便是关于“过去”的阐说(即历史论)。
论李大钊思想中的发展传播学
论李大钊思想中的发展传播学作者:仝淑来源:《今传媒》2024年第01期摘要: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新闻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留下了许多卓尔不凡的新闻主张。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聚焦李大钊的发展传播学思想,研究发现:李大钊发出的时代强音能够作用于心灵场域,具有激励作用;借助媒介播撒的进步思想火种,彰显了强烈的发展目的性;新闻自由思想有助于观念交流和共识建立,嵌合了发展传播的本质要义;推崇的无障碍传播,体现了发展传播的可持续目标;充满国家主义的新闻主权思想,关注到了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并从李大钊留存于世的文稿内容出发,对以上五方面进行了讨论归纳,旨在厘清他的发展传播学思想,为当下的发展传播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李大钊;新闻思想;传播实践;发展传播学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1-0008-05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学者侧重于研究和探析近现代重要政治人物的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諸如梁启超、陈独秀等政治活动家的报人身份被重新发现[1]。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在彼时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李大钊以笔为戎,唤醒了民智,促进了发展。
回顾其一生,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在那短暂而又永恒的38年岁月中,李大钊始终全力追求和塑造“新文化”“新世道”“新人心”,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开化国民思想。
而发展传播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激勉精神、增强信心、扩展智能、推动深层次新意识的形成,促使人们努力以不损害传统文化的方式去提高生活水平[2]。
众目具瞻,李大钊先生的毕生所向同发展传播学的本质特征不谋而合。
二、发出的时代强音作用于心灵场域,彰显发展传播中的激励作用自幼而孤的成长环境使李大钊怀有悲天悯人之情怀,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让他共情于万千黎民百姓。
同时,又因生活在西化大潮环境中,李大钊得以接触各类文化,通过兼收并蓄,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得以丰富和发展。
李大钊文化思想述论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李大钊文化思想述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专门史指导教师:***2002.5.20摘要}(李大钊文化思想的发展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18年7月之前,是李大钊文化思想的早期阶段。
李大钊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以进化论和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及中国传统的辩证发展思想为武器,倡导“青春中华之创造”的文化理想。
其早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形成于对尊孔复古思潮的批判和东西方文化论争的过程中,核心是“文化调和论”。
其早期文化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因素,成为他后来率先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动因。
丫/从1918年7月起,李大钊的文化思想开始了新旧嬗替。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是这一过程的起点。
李大钊开始抛弃传统的西方文化,把文化选择方向转向俄罗斯。
两篇《胜利》的发表,表明李大钊开始透过十月革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这一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的最新潮流。
这一时期他所提出的“创造少年中国”的文化理想,表明他虽没有摆脱二元论思想基础,但已经开始注意到物质改造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向唯物史观演进;李大钊参加“问题与主义”之争,除了政治目的之外,还有捍卫其文化主张的文化动机。
李大钊在论争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的运用,表明他文化思想的转向已基本完成。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发表,奠定了李大钊文化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础,从而最终完成其文化思想的新旧嬗替。
1919年底之后,是李大钊文化思想的后期阶段。
李大钊主要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展开彻底的批判,说明新文化是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这一时期李大钊主要从事革命运动,因此对社会主义新文化如何构建思考不多。
但是,他对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的批判,对新文化的初步的科学构想,为后来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构建,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SummaryOnthedevelopmentofLiDazhao’Sculturalthoughts,Ithink,itcanbedividedintothreeperiods.TheearlyphaseofhisthoughtswasbeforeJuly,1918.Beganwithnationalism,withthetheoryofevolution,westemdemocracy,freedomandtheChinesetraditionaldialecticsastheweapons,MrLiinitiatedtheidealof“thecreationoftheyoungchina”.Themainpointwasthecriticismtothethoughtsof‘'respectingConfucianandretumingtotheoldage’’andfamedakindofculturalconceptwiththecoreofreconciliationduringthedisputebetweenwesternandeasternculture.TheuniquecharactersandelementsbecametheinnercausewhichstimulatedhimtoproposeMarxismFromJuly.1918,beganwith“thecomparisionbetweentheRevolutionsinFranceandRussia”,Mr.Li’Sthoughtsbegantochange.HebegantothrowawaythewesterncultureandturntoRussia.Itwasthepublicationofthetwo‘‘victory'’thatshowedherecognizedtheculturaltrendofthe20thcentury—MarxismthroughtheTenthRevolution.Theculturalidealof“thecreationofthechildchina’’heproposedshowedthathebegantonoticetheimportenceofmaterialreformand,infact,rumtotheHistoricalMaterialism,though,withthefoundationofdualism.Hisparticipatinginthedisputeof“problemanddoctrine’’wastodefendhisownculturalconceptthroughMarxismratherthantodefendMarxism.ButtheuseofthebasictheoryofMarxism,esp.theHistoricalmaterialism,showedthatthetransformationofhisculturalthoughtshadnearlyfinished.Thepublicationof‘‘MyViewofMarxism”becamethesighofthefoundationofMrLi’SHistoricalMaterialismthoughtsandshowedthatthefinalchangehadcome.ThelaterphaseofMrLi’Sculturalthoughtswasaftertheendof1919.Duringthisperiod,withthemeansofbasictheoryofHistoricalMaterialism,MrLicriticizedthefeudalismcultureandtheculturalinvasionofimperialismthoroughly,toshowthatthenewculturewastheoutputoftheneweconomyandwasanirreversiblehistoricalcurrent.Withinthistime,hemainlytookpartintherevolutionaryactivities,SOdidn’tgivemoreattentiontotheconstructionofthenewsocialismculture.But,withthecriticismtothecultureoffeudalismandimperialismandthescientificideaofthenewculture,MrLimadethewayfortheconstructionoftheNewDemocracyCulturelately.¨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马吉寸口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引入中国思想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1】。
文化自信与李大钊革命精神的挖掘与传播研究
文化自信与李大钊革命精神的挖掘与传播研究摘要: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革命精神贯彻了他的一生,通过了解李大钊的革命故事,李大钊展现了从始至终的民族文化自信,并秉持着这一理想信念,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做了引路人。
关键词:革命精神文化自信李大钊一、李大钊的革命故事(一)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形成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于直隶(今河北)乐亭县城东大黑坨村。
李大钊两岁丧父,三岁丧母,没有兄弟姐妹,全凭60多岁的祖父李如珍抚养长大。
随着李大钊年龄的增长,他开始逐渐感受到中国内忧外患的严峻社会环境,并在永平府中学堂读书时,产生了“救国救民的思想、立志走上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革命道路”[1]。
此时的李大钊的危机意识还是作为一个中国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其关注的焦点是中国政治制度。
在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李大钊选择前往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就读。
李大钊在天津上学期间,就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方面认真学习政治知识,“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建中国之志趣亦日益腾高”[2](P714);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宣传爱国思想,他加入北洋政法学会,任编辑部部长,主持筹办、编辑《言治》杂志,并在上面发表了文章和诗歌,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前途的无限关切”[3];此外,李大钊还加入了中国社会党,担任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总务干事一职,希冀从社会党派中寻得一条光明的救国救民之路。
(二)投身资产阶级活动,促进革命思想形成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
其中北方革命军发动了滦州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但李大钊却“在滦州起义的筹备当中负责联络工作[4]”,做出了革命贡献。
1915年,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运动中,李大钊发表《警告全国父老书》和《民国之薪胆》两篇文章,对日本侵华罪行进行了披露。
但此时,他把斗争的矛头“主要对准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对准袁世凯当局”[5](P2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 、旧 的 社 会 状 况 的 写 真 ’。李 大 钊 虽 然 认 为 新 的 问 题 , 属 于 行 内 的 新 闻 业 务 和 技 巧 , 但 实 质
闻 与 历 史 都 是‘ 社 会 状 况 的 写 真 ’, 却 把 新 与 旧 上 , 李 大 钊 在 这 段 论 述 中 提 出 了 一 个 重 要 的 新
看 法 , 是 我 们 理 解 李 大 钊“ 报 是 现 在 的 史 , 史 是 现 在 对 我 们 沉 默 不 语 的 文 献 , 将 依 次 被 新 生 活
72
国际新闻界 2006.9
新闻史研究
的 光 辉 照 耀 , 将 重 新 开 口 说 话 。”[7], 针 对 这 一 论 题 , 1947 年 1 月 , 朱 光 潜 先 生 曾 作 如 下 阐 发 : “ 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 如果它不引起 现时的思索, 打动现时的兴趣, 和现时的心灵 生活打成一片, 过去史在我现时思想活动中便 不能复苏, 不能获得它的历史性。就这个意义 说, 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 性 , 其 实 就 是 着 重 历 史 与 生 活 的 联 贯 。 ”[8]我 们 将克罗齐的这一史学思想与李大钊的上述观 点加以比照, 就会发现, 虽然一个谈论的是历 史问题, 一个谈论的是新闻问题, 但都有一个 共通之处: 真正的历史只有与现实发生联系, “ 引起现时的思索, 打动现时的兴趣, 和现时的 心 灵 生 活 打 成 一 片 ”, 才 有 可 能 获 得 某 种 价 值 , 这种价值既有可能是社会的价值, 又有可能是 新闻的价值。反过来, 从新闻历史观的角度来 看, 由于新闻的本质并不在于时间上的近, 而 在于意义上的新。只要能揭示出新的意义, 历 史就是新的; 只要能发现历史之于现实的新的 意 义 , 历 史 就 有 可 能 被 赋 予 新 闻 的 价 值 。所 以 , 不管一个历史事件距离我们有多远, 一个历史 人物生活得离我们有多远, 倘若我们能够从这 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身上揭示出与现实的 新的意义, 那么, 这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就 具 有 新 闻 价 值 的 潜 在 可 能 性 。这 正 如 李 大 钊 的 观点所指, 新闻记者要具备历史研究的知识和 方法: 唤醒历史, 让历史成为新闻, 在历史中寻 找和凸现新闻的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 新闻 的价值的构成就不仅包含着现时性的价值, 同 时还包含着历时性的价值, 现实和历史可以共 同融入新闻之中, 成为新闻之两翼, 新闻不仅 姓“ 新 ”, 而 且 还 姓“ 旧 ”“, 新 ”和“ 旧 ”只 是 相 对 于 时 间 而 言 , 对 于 意 义 而 言 , 新 闻 永 远 常“ 新 ”, 而历史也会因之新闻而不断地复苏, 并与现实 紧密地联系着, 成为现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 的 客 观 性 , 只 能 大 致 接 近 于 历 史 本 身 , 不 可 法 , 阐 述 了 自 己 的 观 点[5]:
能完全与历史重合。因此, 历史追求纯客观的
新闻记者的责任, 于纪述事实以外, 还应
程 度 是 不 可 能 的 , 在 这 点 上 , 历 史 与 新 闻 是 完 该 利 用 活 的 问 题 , 输 入 些 知 识 。胡 先 生 说 , 新 闻
家和新闻工作者会从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出
李 大 钊 于 1922 年 2 月 12 日 与 胡 适 、 徐 宝
发, 即使观察同一事实, 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 璜受邀出席北大新闻记者同志会成立大会, 他
结 论 。 历 史 文 本 所 描 写 的 历 史 事 实 , 只 具 有 相 针 对 胡 适 提 出 的“ 新 闻 宜 注 意 活 的 问 题 ”的 看
国际新闻界 2006.9 [文章编号] 1002- 5685( 2006) 09- 0071- 04
新闻史研究
论李大钊的新闻历史观
□ 张宏军
( 新 疆 师 范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30054)
[摘要] 李大钊认为, 新闻可以参与历史的纪录过程, 并成为历史的重要来源; 而历
全一致的。
宜 注 意 活 的 问 题 , 不 应 单 讲 克 鲁 泡 特 金 、马 克
除此之外, 李大钊还比较了历史与新闻的 思等等死的学说。这话诚然不错, 但是材料虽
不同之处, 就是新闻讲求时效性, 而历史则没 是死的, 若是用当也未尝不可把他变成活的。
有 这 一 硬 性 要 求 。新 闻 力 求 缩 短 新 闻 事 件 发 生 …… 又 如 一 八 七 一 年 三 月 的 巴 黎 自 治 团 , 在 平
现 在 的 史 , 史 是 过 去 的 报 ”的 观 点 , 这 正 是 甘 先 史 是 活 的 编 年 史 , 编 年 史 是 死 的 历 史 ; 历 史 是
生 所 理 解 、所 阐 述 的 意 思 。甘 先 生 在《 再 论 新 闻 当 前 的 历 史 , 编 年 史 是 过 去 的 历 史 ”[6]的 命 题 ,
20 世 纪 初 期 一 个 卓 越 的 学 者 , 后 来 成 为 马 克 思 联 , 于 阅 者 亦 丝 毫 不 发 生 兴 趣 。照 这 样 子 做 去 ,
主 义 者 。但 他 对 新 闻 与 历 史 的 关 系 的 观 点 还 是 一 切 的 科 学 知 识 , 都 可 以 觅 得 机 会 , 利 用 一 种
实事实, 所以新闻常常面临时间要求与证实要 史纪载出来, 登在报上, 岂不是绝好的材料吗?
求的两难境地。
可见死的材料, 若是随着活的事实表现出来,
甘 惜 分 先 生 曾 撰 文 指 出 李 大 钊 在 新 闻 的 便 是 活 的 、有 趣 味 的 材 料 。最 好 的 材 料 , 若 作 平
时 效 性 问 题 上 的 不 足 之 处 , 他 指 出“: 李 大 钊 是 日 充 满 篇 幅 之 用 , 因 为 他 与 现 实 的 生 活 不 相 关
陈 旧 的 。他 在 1922 年 2 月 12 日 在 北 大 新 闻 同 活 的 事 实 , 输 入 给 大 家 。
志 会 上 的 演 说 就 表 达 了 他 的 观 点 。他 说‘: 新 闻
这段论述, 虽然讲的是如何将死的材料,
是 现 在 新 的 、活 的 社 会 状 况 的 写 真 。 历 史 是 过 尤 其 是 历 史 材 料 活 用 为 新 闻 , 向 读 者 输 入 知 识
切 新 事 物 , 这 更 是 新 闻 。 所 以 历 史 与 新 闻 是 不 的 精 神 有 了 新 出 现 的 成 熟 , 才 把 它 们 唤 醒 ”,
可 截 然 划 分 的 。 ”[4]可 以 这 样 说 , 甘 先 生 的 这 些 “ 因 此 , 现 在 被 我 们 视 为 编 年 史 的 大 部 分 历 史 ,
与 新 闻 报 道 的 时 间 距 离 , 讲 求 报 道 要 快 速 、迅 时 写 出 来 , 人 并 不 十 分 注 意 , 若 在 去 年 三 月 十
捷 , 这 就 很 难 做 到 像 历 史 那 样 详 尽 地 搜 集 、核 八 九 日 恰 恰 是 五 十 周 年 的 纪 念 日 , 把 这 一 段 历
[收 稿 日 期] 2006- 03- 02 [作 者 简 介 ] 张 宏 军 (1969- ), 男 ,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人 , 新 疆 师 范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中 文 系 讲 师 , 硕 士 , 中 文 系 汉 语 理 论 教 研
室主任, 主要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和研究。
71
新闻史研究
“ 报 是 现 在 的 史 , 史 是 过 去 的 报 ”是 他 提 出 的重要观点。首先, 他认为新闻与历史不是毫 无联系的, 而是有互通之处的。两者互通的基 础在于: 第一, 二者都指向某种实际发生过和 发生着的客观事实。客观事实, 不仅是新闻的 出发点, 同时也是历史的出发点; 背离了客观 事实, 新闻不成为新闻, 历史不成为历史。所 以, 客观事实是二者共同的出发点, 是构成同 质的基本要素。第二, 二者都力图把所发生的 事情真实地叙述出来, 即追求一种自己认定的 真 实 、客 观 和 公 正 , 坚 持“ 真 实 ”、客 观 ”“、 公 正 ” 的原则既是历史应遵循的原则, 同时也是新闻 应遵循的原则。第三, 二者都力图从事实出发
史亦可以超越时间层面, 从意义层面上被赋予新闻的价值。
[关键词] 李大钊; 新闻; 历史
[中 图 分 类 号] G206.2
[文献标识码] A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 同时也是一位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设 的先驱者。自学生时代起, 他就开始了办报活 动 , 主 编 或 指 导 编 辑 出 版 的 报 刊 近 20 种 , 已 然 是一位资历深厚的报刊活动家。除了办报外, 李 大 钊 还 是 一 位 历 史 学 者 , 一 部《 史 学 要 论》确 立了他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基人的地 位 。对 于 他 来 说 , 将 先 进 的 、科 学 的 史 学 思 想 与 革 命 的 、社 会 的 新 闻 活 动 结 合 起 来 , 提 出 新 颖 的 、富 有 创 见 性 的 新 闻 思 想 是 十 分 可 能 的 。 幸 运的是, 日本的李大钊研究学者后藤延子发现 了 李 大 钊 的 一 篇 佚 文《 报 与 史》。[1]这 篇 佚 文 与 早 它 一 年 发 表 的 李 大 钊《 在 北 大 新 闻 记 者 同 志 会 成 立 大 会 上 的 演 说》[2], 成 为 我 们 研 究 作 者 新 闻 思 想 的 重 要 历 史 文 献 。李 大 钊 是 最 早 从 理 论 层面上对新闻与历史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的 中国学者, 他的富有开拓性的研究, 至今仍然 值得我们深入地认识与思考。
学 与 历 史 学》一 文 中 说“: 大 体 而 言 , 历 史 可 以 他 认 为“, 当 生 活 的 发 展 需 要 它 们 时 , 死 历 史 就
分为古代史和当代史, 古代史在其发生的当时 会复活, 过去史就会再变成现在的。罗马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