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期末复习重点汇总

合集下载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作为一个审计学的学生,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审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

下面是关于《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的重点概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审计学的定义和作用审计学是研究如何评价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合理性,以发表独立意见的学科。

它主要通过系统搜集、分析、评估和核实企业财务信息,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全面、真实、可靠的信息基础。

二、审计机构的职责和功能审计机构是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

它的主要职责和功能包括:审计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审计报告的发表和建议、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等。

三、审计风险和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可能遭受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错误,包括主观风险、控制风险和检验风险等。

内部控制是企业自身建立的一套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和监督检查等在内的制度和措施,旨在保护企业资产、防止和发现错误和欺诈。

四、审计证据和审计程序审计证据是审核员用来形成审计意见的信息,可以来自内部和外部,如会计记录、银行对账单、函证、证券交易所公告等。

审计程序是完成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步骤,包括计划、执行、测试和总结等,旨在获取和评估审计证据,确保审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五、利益相关方和法律法规利益相关方是指与企业财务信息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如股东、债权人、管理层、雇员等。

法律法规是规范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和审计的法律文件,如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

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保持独立、中立的职业道德。

六、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发表的书面报告,概述了审计的结果、发现和建议。

审计意见是审计师基于审计证据和内部控制的评价,对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合理性发表的专业意见,分为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等。

七、责任与法律责任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起责任,并保持职业道德和独立性。

审计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审计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1.审计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关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

2.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3.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

4.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

5.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6.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7.初步业务活动初步业务活动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有利于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的活动的总称。

8.具体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事先规划。

9.审计重要性可是为财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能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临界点”,超过该“零界点”,就会影响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这种错报和漏报就因被看做“重要的”。

10.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

1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风险由于舞弊还是错误导致),从而为设计和实施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基础。

12.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是企业的风险,不受注册会计师的控制。

13.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的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

审计期末复习

审计期末复习

复习第一章1.审计产生的基础:理解:企业财产的所有者是股东,早期企业的股东不仅是所有者还是经营者。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吸纳了众多股东的投资。

产生了一些问题:(1)每个股东都参与管理,会造成管理的滚乱;(2)经营业务的繁杂,可能会使非专业人员的股东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股东会请专门负责企业经营的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形成企业的管理层),股东则把企业的经营权转移给职业经理人,而保留企业的所有权。

受托责任由于股东不参与企业的管理,那么需要管理层提供一段时间内管理层的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给股东,帮助股东了解企业的运作并作出相关的经营决策。

但管理层可能会在报告中参杂一些“水分”(报喜不报忧),导致股东不能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因此对于管理层所提供的报表需要进行专业人员(第三方)的检查(审计),保证管理层提供的报表并不存在“水分”(错误,审计中称之为错报2.审计院设立的朝代:宋朝3.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人:谢霖名称:正则会计师事务所4.审计的最初形态:官厅审计也称为政府审计5.注册会计师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英式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6.《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目前我国可以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类型包括: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 p137.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目标分别是什么?简答 p14第二章(判断)1.审计是鉴阅业务。

(×)2.鉴证(审计)业务的基本要素(基本内涵)。

简答、多选(1)三方关系: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2)见证对象,审计对象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对象是指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3)标准: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的基准。

评价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错误的标准。

标准就是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通用和特殊(4)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审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审计学期末复习要点简答题:1.区别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

答:审计责任: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会计责任: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不同点:①实质不同②具体内容不同③承担者不同④追究者不同)2.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

答: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鉴证业务、管理咨询、税务服务、会计服务业务及其他业务。

(1)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编制的书面认定资料的可靠性进行查证,以增强或解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鉴证业务具体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复核业务及保证业务。

(2)管理咨询业务(非管理决策)(3)税务服务:税务筹划(4)会计服务业务:代理记帐、编制报表等(5)其他鉴证业务:资产评估、个人理财等。

3.审计计划实施终结阶段的审计工作有哪些?答:(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出具审计报告(4)提出管理建议书4.审计人员方面的法律责任。

答:包括违约、过失、欺诈三类法律责任。

违约: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达到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条款的要求。

过失:是指因主观上未能恪尽职守,未保持认真、谨慎而造成损失。

包含普通过失与重大过失。

欺诈:是指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行为。

与过失责任的本质区别是作案人具有不良动机。

(补充: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5.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的五项认定。

(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会计报表所做的断言或声明。

)答:分为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估价或分摊、表达与披露五类。

(1)存在或发生。

各项资产、负债及业主权益在特定日期均存在,所有已进行会计记录的交易在特定期间均已发生。

(2)完整性。

在会计报表中所有应列示的交易和事项均已列入。

(3)权利和义务。

在特定日期,各项资产均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均是公司的义务。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完整版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完整版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基础题1、民间审计的起源:16世纪末期,地处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等国合伙企业的出现,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需要有所有者和经营者出面查证账目,民间审计应运而生。

2、民间审计的形成:真正使民间审计得以大发展的是18世纪下半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

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宣告了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诞生查尔斯·斯奈尔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3、民间审计的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全球经济发展重心逐步由欧洲转向美国企业同银行利益关系更加紧密,银行逐渐把企业资产负债表作为了解企业信用的主要依据在美国产生了帮助贷款人及其他债权人了解企业信用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即美国式审计。

4、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

5、朝廷将当时专事审计职能的“诸军诸司专勾司”更名为“审计院”,是我国审计一词的起源。

6、民间审计的起步:在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

审计质量控制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7、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8、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9、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至少保存10年10、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金额越大,波动幅度越大,重要水平的绝对额应该更高11、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该选择最低标准,可以保证项目误差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不重要的1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13、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应用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及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4、关于获取管理曾声明:如果管理层拒绝提供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声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期末复习资料

审计期末复习资料

审计期末复习资料审计期末复习资料(作业)⼀、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7题)1、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错报⽽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平取决于重⼤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2、重⼤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错报的可能性,包括财务报表层次重⼤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重⼤错报风险。

3、检查风险是指某⼀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的,但审计⼈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4、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的。

5、利害关系⼈:因合理信赖或者使⽤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遭受损失的⾃然⼈、法⼈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6、不实报告: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的原则,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是报告。

7、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低⾄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平,以此作为以积极⽅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8、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低⾄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平,以此作为以消极⽅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如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

9、基于责任⽅认定的业务:责任⽅对鉴证对象进⾏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者获取。

10、直接报告业务: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该认定⽆法为预期使⽤者获取,预期使⽤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11、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使⽤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知识点汇总期末总结

审计知识点汇总期末总结

审计知识点汇总期末总结一、审计的定义和特点审计是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是为了确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财务报告的合理性和合规性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评价活动。

审计的特点主要包括独立性、客观性、专业性、保密性和法律性等。

二、审计的目的和意义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审计的意义在于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增强企业的信誉度,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审计的基本原则审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专业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等。

四、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审计程序设计、证据收集和分析、审计报告和意见等。

五、审计的类型审计的类型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税务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保护审计等。

六、审计的责任和义务审计师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包括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维护,对证据的充分收集和分析,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保证等。

七、审计的风险和控制审计的风险主要包括客观风险、主管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的控制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和审计程序设计等。

八、审计的规范和法律审计的规范主要包括国际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和行业审计准则等。

审计的法律主要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法等。

九、审计的发展和趋势审计的发展主要包括技术工具的应用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审计的趋势主要包括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等。

综上所述,审计是一项复杂的评价活动,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和原则。

掌握这些知识点和原则对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本期末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以上就是我的审计知识点汇总期末总结,祝您学习顺利!。

审计期末知识点整理-题目解析

审计期末知识点整理-题目解析

审计期末知识点整理+题目解析 审计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题目解析 13页 第二章/ 违约、过失、欺诈名词概念 违约:指合同的一方或多方未能履行合同条款规定的义务。

过失:指在一定条件下,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普通过失,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职业谨慎;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则是指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

重大过失,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保持;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是指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欺诈:是一种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故意的错误行为。

推定欺诈,又称涉嫌欺诈,是指虽无故意欺诈或坑害他人的动机,但却存在极端或异常的过失。

3.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是指。

A.欺诈B.普通过失C.重大过失D.过失【解析】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是指欺诈。

21~22页第二章/ 侵权赔偿的责任范围 1、关于事务所侵权赔偿顺位。

(1) 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责任顺位。

应先被审计单位赔偿利害关系人的损失。

(2) 被审计单位与其瑕疵出资股东之间的责任顺位。

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事后未补足,且依法强制执行被审计单位财产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出资人应在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数额范围内向利害关系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3) 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瑕疵出资股东之间的责任顺位。

对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事务所在其不实审计金额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关于事务所侵权赔偿责任范围。

因故意出具不实报告而承担连带责任时,没有最高赔偿额的限定,事务所应当承担的赔偿数额具体案件中利害关系人的损失数额和其他责任主体的赔偿能力决定。

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而承担赔偿责任时,事务所就其所出具的不实审计报告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为该审计报告中的不实审计金额。

12.在会计师事务所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而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情形下,其下列关于赔偿顺位和最高限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审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审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审计学》 课程复习要点第一章 审计与鉴证概论1、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CPA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

2、注册会计师职业萌芽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

3、按照审计模式的发展,可以把CPA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账项导向审计阶段、内控审计导向阶段和风险审计导向阶段。

4、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谢霖是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1921年)他创办的第一家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 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北京)。

5、审计的概念 第7页6、按照审计主体对审计的分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按照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对审计的分类——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和经营审计7、审计人员分类——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8、鉴证业务的定义 第10页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计量和评价的结果;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鉴证对象;财务报表是鉴证对象信息。

9、依据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所获取-----鉴证业务可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财务报表审计)、和直接报告业务(内部控制审核)10、按照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可将鉴证业务分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财务报表审阅)11、CPA提供的专业服务包括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鉴证业务又分为-----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内部控制审核和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属于其他鉴证业务);相关服务包括: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代编业务;相关服务不提供任何保证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1、《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审计业务:审查企业会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资产评估、代理记账、税务服务和管理咨询2、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3、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办业务,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统一接受业务。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题目及答案复习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题目及答案复习

《审计学》结课考试复习要点试卷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分);二、多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分);三、判断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四、名词解释(5道题,每题3分,共计15分);五、简答题(2道题,共计16分);六、案例分析(1道题,19分)。

此部分要求重点掌握一、案例分析(一)M和N注册会计师于2012年12月10日至13日对甲公司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了解和测试的事项,摘录如下:(1)采购部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

货物运达后,验收部根据订购单的要求验收货物,并编制一式多联的未连续编号的验收单。

仓库根据验收单验收货物,在验收单上签字后,将货物移入仓库。

验收单一联交采购部登记采购明细账和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凭单经批准后,月末交会计部。

会计部根据只附验收单的付款凭单登记有关账簿。

(2)会计部审核付款凭单后,支付采购款项。

甲公司授权会计部的经理签署支票,经理根据已适当批准的凭单,在确定支票收款人名称与凭单内容一致后签署支票,并在凭单上加盖“已支付”的印章。

解析:(1)验收单未连续编号,不能保证所有的采购都已记录或不被重复记录。

应建议甲公司对验收单进行连续编号。

⑵付款凭单未附订购单及供应商的发票等,会计部无法核对采购事项是否真实,登记有关账簿时金额或数量可能就会出现差错。

应建议甲公司将订购单和发票等与付款凭单一起交会计部。

(3)会计部月末审核付款凭单后才付款,未能及时将材料采购和债务登账并按约定时间付款。

应建议甲公司采购部及时将付款凭单交会计部,按约定时间付款。

(二)CPA在审计A公司2011年度会计报表时,A公司财务主管提出不必抽查2012年付款记账凭证来证实2009年的会计记录,其理由如下:(1)2011年度的有些发票因收到太迟,不能记入12月份的付款记账凭证,公司已经全部用转账分录入账;(2)年后由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了抽查;(3)公司愿意提供无漏记负债业务的说明书。

审计学知识点(有答案)

审计学知识点(有答案)

审计学期末重点(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共9分)1、错报:(p75)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

错报可能是由错误或舞弊行为所导致的。

2、审计证据:(p87)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

3、审计工作底稿:(p96)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订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4、审计重要性:(p127)如果漏报或错报的的信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那么信息就是重要的。

5、积极式函证:(93)指要求被询证者直接向注册会计师回复,表明是否同意函证所列示的信息,或填制所要求的信息的一种询证函。

6、消极式函证:(93)指要求被询证者只有在不同意询证函所列示的信息时才直接向注册会计师回复的一种询证函。

7、风险评估:(136)指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风险是由于舞弊还是错误所导致),从而为设计和实施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基础。

8、审计风险:(132)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9、重大错报风险:(133)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10、检查风险:(133)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11、内部控制:(144)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12、控制测试:(160)是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13、实质性程序:(164)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审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审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审计期末知识点总结一、审计基本概念与内外部环境1. 审计的定义与目标: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活动,旨在通过评估和验证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

2. 审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公正性、合规性、一致性、谨慎性和全面性等。

3. 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重大遗漏风险等。

4. 审计环境的内外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层素质、内部控制、企业文化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行业竞争、经济环境等。

二、审计程序与方法1. 合同审计与公共审计:合同审计是指由客户与审计师签订合同,由审计师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公共审计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公共资金或资源的使用进行审计。

2. 审计程序:包括企业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测试与证据收集、分析与判断、报告等。

3. 类型审计: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合规性审计、综合审计等。

4. 审计方法:包括抽样审计、数据分析、访谈与调查、资料复核等。

三、审计报告与类型1. 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审计机构名称、审计基础、审计准则、审计范围、审计意见等。

2. 审计意见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等。

3. 衍生审计报告:包括特殊目的审计报告、关联方交易审计报告、追溯审计报告等。

四、内部控制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内部控制是指管理层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制定的运作程序和措施,以提供合理保障。

2. 内部控制的元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

3. 内部控制的评价:包括设计评价和操作评价,主要通过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 内部控制的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操作缺陷,导致企业面临各种风险。

五、合规审计1. 合规审计的定义与目的:合规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活动,旨在评估企业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

2. 合规审计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的规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关键业务流程的合规性等。

审计期末重点

审计期末重点

审计重点: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2、注册会计师审计从起源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审计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主要审计的母的也在调整。

下列关于不同审计阶段的审计目的的陈述不恰当的是A.英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差错防弊B.美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C.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审计得主要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差错防弊转为次要目的D.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确立后,审计工作是审查重要的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活动的重大错报3、注册会计师很难查出管理层所有重大的串通舞弊4、审计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按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按审计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按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5、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以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为特征的账项基础审计;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为特征的制度基础审计和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为审计工作主线的风险导向审计。

6、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7、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8、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9、鉴证业务的目标: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例题:注册会计师执行下列业务中,保证程度最高的是AA.财务报表审计B.代编财务信息C.财务报表审阅D.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10、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诚信,独立,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职业行为。

11、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12、审计目标:(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期末重点讲解

审计期末重点讲解

审计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审计日记:指审计人员以人为单位,按时间顺序反映其每日实施审计全过程的书面记录。

2.审计工作底稿: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3.逆查法:指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相反方向,按照由财务报表、会计账簿到会计凭证这样一种顺序进行审计的方法。

4.制度基础审计法:指审计人员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了解与评价来确定进一步审计的范围、重点以及程序,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方法。

5.详细审计法:指对被审计单位被查期内所有凭证、账簿、报表无一遗漏地进行全面详细审计的方法。

6.抽样审计法:指从被审计的对象中抽出一部分进行审计,借以推断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的一种方法。

7.标准审计报告:指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且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的审计报告。

8. 非流动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预计负债等。

9.盘点法:盘点法又称为盘存法,是清查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和其他物资的实际状况,用来搜集实物证据验证帐实是否相符的一种技术方法。

10.审定审计报告:指审计机关对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所列的审计事项以及提出的建议进行复核、审定,做出最终裁定和评价的活动。

11.审计意见书:指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出具的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表达审计意见和提出建议的法律文书,不具有强制性。

12.审计决定:指审计机关做出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的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性。

13.应收账款的账龄: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

14.预付账款审计:预付账款审计是审计人员依法对企业购销业务过程中的各种预付账款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查和核实,查明预付账款是否真实存在,有无利用预付账款隐瞒利润等问题。

15.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重要性水平层次及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水平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

包含两个层次:.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错报)。

关系:前者之和等于后者。

前者是指报表整体上的重要性水平;后者是指报表每一项目的重要性水平。

2.审计风险模型及各个风险与审计证据量的关系
审计模型;DR=AR/IR*CR
DR(检查风险)与审计证据量成反比。

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

AR(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量成反比。

如果审计师要降低审计风险,那么检查风险会相应的降低,需要更多的审计证据。

IR(固有风险)与审计证据量成正比。

固有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量就越多。

CR(控制风险)与审计证据量成正比。

如果内部控制越有效,控制风险低,需要的审计证据量就越少。

3.审计报告分为几种?什么情况下签发保留意见
按照注册会计师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审计报告分为四种: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分析题(练习题81分析案例、114分析)
1.计算重要性水平并判断其是否重要
审计人员受委托对盼盼食品有限公司201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1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

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即计算财务报表层次在重要性水平,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别说明上述三个发现的问题是否重要。

❝答案
❝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4 000 *0.5% = 20万元
❝根据利润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800 * 5% = 40万元
❝根据稳健性原则,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万元。

❝2.问题(1)、(2)涉及违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问题,性质严重,尽管金额不大,但属于重大错报;问题(3),存货低估16万元,达到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80%,超过了存货的可容忍误差,属于存货项目的重大错报。

2.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判断是用消极式函证还是积极式函证
CPA李文在对甲公司应收账款进行审计时了解到,该公司年末应收账款有220个明细账,余额共计3000万元,总资产8000万元。

上年审计中发现函证的差异较大,有关内部控制也不够健全,而且,上年虽提交了管理建议书,但甲公司并未按照建议对内部控制进行改进和完善。

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部分情况如下:▪A客户:余额185万元,账龄2个月;
▪B客户:余额30万元,账龄9个月;
▪C客户:余额4万元,账龄3个月;
▪D客户:余额1万元,账龄2年零3个月。

问:(1)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有两种方案:1是函证22个客户;2是函证100个客户,你认为选哪个?为什么?
(2) 你认为对A、B、C、D应分别对他们采用何种方式函证?为什么?
(1)应选择100个客户进行函证最为适宜。

因为甲公司应收账款在全部资
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占37.5%),而且上年函证的差异较大,有关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应收账款发生错弊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函证的范围应相应大一些。

(2)对A公司应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因为其欠款金额较大;对B公司应
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因为其欠款金额较大,账龄较长;对C公司应采用否定式函证方式,因为其欠款金额小,账龄时间短;对D公司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因为其欠款金额虽然不大,但账龄较长,可能会存在争议、差错或问题。

3.审计目标、具体目标和管理层认定之间的对应关系
.注册会计师通常依据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相关认定确定审计目标,根据审计目标设计审计程序。

以下给出了采购交易的审计目标,并列举了部分实质性程序。

(1)审计目标
A.所记录的采购交易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B.所有应当记录的采购交易均已记录。

C.与采购交易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D.采购交易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E.采购交易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2)实质性程序
A.将采购明细账中记录的交易同购货发票、验收单和其他证明文件比较。

B.根据购货发票反映的内容,比较会计科目表上的分类。

C.从购货发票追查至采购明细账。

D.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账。

E.将验收单和购货发票上的日期与采购明细账中的日期进行比较。

F.检查购货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购单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G.追查存货的采购至存货永续盘存记录。

要求:
请根据题中给出的审计目标,指出对应的相关认定;针对每一审计目标,选择相应的实质性程序(一项实质性程序可能对应一项或多项审计目标,每一审计目标可能选择一项或多项实质性程序)。

请将财务报表相关认定及选择的实质性程序字母序号填入给
4.审计模型
练习1:甲乙审计师对x公司06年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其未经审计的有关报表项目金额如下;资产总额18亿、净资产8.8亿、营业收入24亿、净利润2.412亿。

1.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比值分别为0.5%,1%.0.5%和5%.请代甲乙计算确定x公司06年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答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是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答3: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是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