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课时 有几瓶牛奶

合集下载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本节课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为后续学习更高位的数的认识和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通过实物操作来理解数的含义,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组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加减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动手操作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的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牛奶瓶的模型、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牛奶瓶的模型、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牛奶瓶的模型,引导学生说出牛奶瓶的数量,进一步引出数的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加减法的意义,例如“2瓶牛奶加上3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5瓶牛奶减去2瓶牛奶还剩几瓶牛奶?”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操作,例如每组有3个牛奶瓶,然后再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和加减法算式卡片,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解决加减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例如“找出错误的算式并改正”、“快速回答加减问题”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教案:有几瓶牛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有趣的图形”,第一节“有几瓶牛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并数数瓶子中的牛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到瓶子中的牛奶,并能够用数数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学生能够观察到瓶子中的牛奶,并能够用数数的方式表达出来。

2.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瓶子、牛奶、卡片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2. 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通过数数的方式可以知道瓶子中有几瓶牛奶。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数数,从1数到学生猜测的数字。

3. 练习:教师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题目为“有几瓶牛奶”。

4. 讲解:教师讲解题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数的方式得出答案。

5. 练习:教师发放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卡片上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几瓶牛奶观察瓶子数数牛奶得出答案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有几瓶牛奶题目描述:请学生观察图片,数出图片中有几瓶牛奶,并写下答案。

答案:根据图片中的牛奶瓶数量,学生应该数出图片中有4瓶牛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瓶子和牛奶,尝试解决“有几瓶牛奶”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其他与数数有关的问题,如“有几颗糖果”、“有几只鸟”等,以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引入新课时,我使用了实际的教具——瓶子和牛奶。

这个实践情景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瓶子中的牛奶,我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这个引入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3《有几瓶牛奶》说课稿(7)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3《有几瓶牛奶》说课稿(7)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3《有几瓶牛奶》。

一、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材通过呈现一幅图画,让学生数一数有几瓶牛奶,然后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这一课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五、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幅图画,让学生数一数有几瓶牛奶。

引导学生发现,有的牛奶瓶子被遮挡住了,需要通过加减法来计算出总数。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解决遮挡住的部分。

每组选择一种方法,可以是实物操作,也可以是手指操作。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3. 小组交流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计算过程,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4. 总结提升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方法和计算过程,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强调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可以是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者计算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优选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优选教案

有几瓶牛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以及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相应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孩子们进入小学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已经学习了不少的数学知识了,今天王老师找来了几道难题,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生:敢!师: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四座小房子,每座房子里都装着一道难题,要进房子必须先拿到钥匙。

算对了钥匙上的数学题就可以开门了,谁来取第一把钥匙?4把钥匙,钥匙上的算式是:9+1+4;9+1+6;5+5+9;9+7+1。

学生举手回答,并说一说最后一题是怎么算的。

师:你说的真好,原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把数字凑成“十”。

拿到了钥匙,就让我们来解决难题吧。

二、探究新知,讨论计算方法1.提出问题问题一请看现场展示老师出示两箱牛奶,左边箱9盒,右边箱5盒。

师: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左边有9盒牛奶,右边有5盒牛奶。

师:谁来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生:①左边有9盒牛奶,右边有5盒牛奶,一共有几盒牛奶?②左边箱比右边箱多几盒牛奶?③右边箱比左边箱少几盒牛奶?师:第二、三个问题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谁能马上解决呢?生:9-5=4(盒)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动脑筋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板书:一共有几盒牛奶?2.分析问题师:这里一共有几盒牛奶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加法)为什么呢?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用加法解决,因为我们要求一共有几盒牛奶,就是要把左边的9盒和右边的5盒合起来,所以应该用加法解决。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此外,我在课堂上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跳跃数数、重复数数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设计一些更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一一对应原则。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他们在探讨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时,能够提出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可能会停留在表面。为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探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与物的对应关系。数字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它是我们描述世界的基础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图片中有三瓶牛奶,我们用数字“3”来表示。这个案例展示了数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描述数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与物的对应关系和数的顺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1.教学重点
-理解数与物的对应关系: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将具体的物体数量与数字建立联系,理解数字表示物体数量的意义。
-举例:展示不同数量的牛奶瓶,引导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如“1”表示有一瓶牛奶,“3”表示有三瓶牛奶等。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认识物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能够用数字表示牛奶瓶的数量,理解数与物的对应关系。

《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分析

《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分析

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分析【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经历、探索、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在这之前,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已经熟练掌握以及对20以内的两位数充分认识,并且已经学习了《10加几》,充分体会到10加几的简便,所有的这些都为在数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理解——强化”“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9加几的学习是一年级学生对加法学习的延伸,也是一次飞跃。

9加几的思想方法是“凑十法”,是学生思维方法的扩展。

9加几第一次也进位加法的学习,为进位加法建立起一个“模型” 对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以后任何进位加法计算都是其扩展。

所以,掌握9加几的思维方法——凑十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本节课是为学生建立进位加法的数学模型,即:凑十法。

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揭示凑十法之前,让学生充分参与生动丰富的数学活动,并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创造9加几的计算方法,获得数学探索的经验,即方法的多样化。

学生探索出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是方法多样化的体现,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有价值的,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里“有价值的数学”即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帮助的数学以及优化的数学方法,即方法的最优化。

方法最优化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价值的引领。

掌握最优化的“9加几”方法(凑十法),正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数学课堂承认个体差异,但是也可以让部分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其他一些相对落后的学生,做到所有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根据这样的理念,这节课以活动——练习为主,在初步活动中部分学生能够发现9加几的相应最优化的算法(凑十法),再返回活动,让其他学生也得到相应的经验,最终理解“凑十法”,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的经验得到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