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电子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土壤分离微生物实验报告

土壤分离微生物实验报告

土壤分离微生物实验报告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摘要】利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根据细菌在选择培养基的存活情况,确定该菌种的固氮解磷解钾属性。

【关键词】细菌芽孢杆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配制高压蒸汽灭菌前言: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常常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群居杂聚。

群落是不同种类微物的混和体。

为了生产和科研的需要,人们往往需要从自然界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纯种微生物;或重新分离被其他微生物污染或因自发突变而丧失原有优良性状的菌株;或通过诱变及遗传改造后选出优良性状的突变株及重组株。

这种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分离纯化技术主要由采集样品、富集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等几个基本环节组成。

实验目的: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选择培养、分离、纯化,根据菌落的存活状况来判断未知菌的属性。

实验原理:菌种来源:选择无机磷农药含量较高的土壤,有机磷农药化工厂旁边的土壤和排污口区的污水.培养基的选取:五组选择培养基,分别以辛硫磷、甲胺磷、敌敌畏、草甘膦及五种有机磷农药混合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氮源磷源。

分离纯化微生物:稀释倒平板法、涂布平板法、稀释摇管法、平板划线分离法。

此次实验采取的是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大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

(二)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等技术来完成。

微生物的观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也可以用肉眼观察其菌落形态。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了解并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征, 如营养需求、代谢途径、酶活性等。
微生物纯化
在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反复划 线培养或平板克隆培养,获得纯培养 的微生物。
熟悉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实验操作流程
土壤样本采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 采集时要避免污染,并记录采
样点的环境信息。
微生物的纯化
对分离得到的菌落进行纯化, 通过反复划线或平板克隆培养 ,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
菌落形态观察
观察纯化后的菌落形态,记录菌落 特征。
微生物的保存与鉴定
菌种保存
将纯化的菌株进行冷冻干燥或甘油保 藏,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微生物鉴定
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或分子生 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 。
04
CATALOGUE
实验结果与分析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结果观察
微生物分离
通过划线分离法,成功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分离到了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形态 各养基
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 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
将土壤稀释液涂布或滴加 在培养基上,放入恒温培 养箱中培养。
观察与记录
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记录菌落形态、颜色、大 小等特征。
微生物的纯化
挑选单菌落
从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采用划 线法或稀释涂布法进行纯化。
纯化培养
将纯化的菌株进行多次划线培养或 传代培养,确保获得纯培养物。
01
微生物纯化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单一特性进行分离,使同一种微生物在培养 基上形成单一菌落。
02
常用的微生物纯化方法包括划线分离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操作法等。这 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使用,以获得纯培养。
03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电子版实验报告)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电子版实验报告)

微生物实验报告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指导教师:李海花周四晚第四组实验成员: 杜玉琪180112010009董天涵180112010008蒋怡菲180112010018逄颖180112010035【摘要】利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判断菌的类型并通过平板划线进行分离纯化【关键词】土壤、微生物、菌落观察、分离纯化1.实验目的(1)通过对几种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掌握倒平板的方法、接种和无菌操作技术。

(3)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几类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并能判断菌的类型。

(4)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基本技能。

2.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一般的培养基应包含适合微生物生长的6大营养素即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不同微生物对pH要求不一样,霉菌和酵母菌的培养基的pH一般是偏酸的,而细菌和放线菌培养基的pH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

所以配制培养基时还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将培养基的pH调到合适的范围。

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以防止其中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酸碱度所带来不利影响。

(2)微生物的培养及鉴定接种: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

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鉴定:常见与常用的微生物中,根据它们的主要形态可分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

细菌菌落光滑,易于基质脱离;放线菌菌落质地致密,菌落较小,广泛延伸;酵母菌菌落较细菌菌落大而厚;霉菌形成的菌落较稀松,多成绒毛状,絮状。

(3)平板分离与活菌计数倒平板:按稀释涂布平板法倒平板,并用记号笔标明培养基名称、土样编号和实验日期等。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五土壤中的四类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1.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并通过对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掌握按照研究需要选取不同的环境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目标菌株的基本方法,学习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培养方法以及接种技术。

3.学习并掌握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形态结构的方法。

4.加深理解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形态结构特征(二)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在这里生活的微生物无论是数量和种类都是极其多样的,因此,土壤是我们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其中分离,纯化到许多有用的菌株。

土壤中含有多种多样的有机和无机营养物,所以被称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天然培养基。

土壤的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多变,其中的微生物种类也极其丰富,1g干的农田土壤中含有几百万个细菌,数十万真菌孢子和数万个原生动物和藻类。

2.富集培养指从微生物混合群开始,对特定种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而引向纯培养的一种培养方法。

在适于目标微生物而不适于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下继续培养,则目标微生物将成为优势种而得到纯培养。

3.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微生物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其功能主要有:提供能量,提供合成原料,调节代谢活动进行,提供适宜代谢环境。

虽然微生物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不同,但是都离不开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除水外,碳源所需的量最大,其次是氮源。

在自养微生物中,能源是日光能或还原态无机物,在异养微生物中,能源就是碳源。

在无机盐中,磷,硫需量稍大,钾,镁次之。

其他元素和生长因子的需要量一般很少。

4.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不同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会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其自身的代谢方式不断进行新陈代谢。

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细胞的生长。

在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中,只有群体的生长才有意义。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环境科学(1)班学号 3111007364姓名刘迪鸿联系方式2013年 12 月 10 日实验报告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刘迪鸿(广东工业大学11级环科(1)班)摘要:各种微生物生长所需条件存在差异,根据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可以得到只含目标菌株的纯培养.关键词:选择培养基,分离,纯化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并通过对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掌握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环境以找到目标菌株的基本方法,学习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培养方法以及接种方法。

二、实验方案1.实验原理培养基是人工的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而成的一种混合营养基质,用以培养或分离各种微生物,因此,培养基质应当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素。

)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地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置。

在土壤,水,空气及动、植物体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混杂生活在一起,当我们希望获得某一种微生物时,就必须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理它,以得到只含有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的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此菌生长而抑制其他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等分离纯化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2.实验材料1)培养基与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方:牛肉膏2.0g,蛋白胨4。

0g,氢氧化钠2.0g,琼脂6~8g,水400mL。

高氏一号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4g,硝酸钾0.4g,磷酸氢二钾0。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实验八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一、目的1.了解从土壤中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掌握几种常用的分离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原理在自然界中,土壤是微生物生活中的最适宜的环境,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但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因此,为了研究某一微生物的特性,或者要大量地培养和利用某种微生物,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中分离出来。

从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

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之为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三、器材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l号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

2.盛有100毫升无菌水的三角瓶,9毫升无菌水的试管,无菌吸管,无菌玻璃涂抹棒,10%的酚液,25%的乳酸,土样,接种环,标签。

四、方法(一)涂抹平板分离法1.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样10克,放入装有玻璃珠和100毫升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摇15—20分钟,使土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静止片刻,用吸管从中吸取1毫升土壤悬液注人盛有9毫升无菌水试管中,吹吸三次,并振摇使之充分混匀,然后再吸取1毫升注入另一支盛有9毫升无菌水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10-1、10-2、l0-3、10-4、l0-5……的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悬液。

2.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溶化。

待冷至50—60℃时,在高氏l号培养基中加入10%酚2滴,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中加入25%乳酸2滴,然后分别倒平板,每支培养基倒一皿(用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左手拨出棉花塞,试管口在火焰上灭菌,然后左手将培养皿在火焰附近打开少许,迅速注入培养基,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平放在桌面上,待凝后即成平板。

(见图18)。

3.涂抹将上述每种培养基平板标上10-3、10-4、10-5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从10-5、10-4、10-3稀释度的试管中吸取土壤悬液,每一平板注入0.2毫升,再用灭菌玻璃涂抹刮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静止5分钟。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等技术,从原始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和纯化微生物株,并对分离出的微生物株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类鉴定。

实验材料
1. 原始土壤样品
2. 饱和淡盐水
3. 10% (v/v) 的平衡磷酸盐溶液
4. 0.85% (w/v) 的千顷盐溶液
5. 2% (w/v) 的体糖酸钠溶液
6. 氯仿
7. 板藻素
8. 无菌玻璃管
实验步骤
1. 将原始土壤样哮放入摇瓶内,加入淡盐水攪拌均匀,进行粗筛提取。

2. 将1ml混合液放入无菌玻璃管,8次补充磷酸盐溶液悬浮液进行细筛提取。

3. 将细筛提取的悬浮液转移到新的无菌容器中,加入盐溶液攪拌均匀。

4. 加入盐溶液之后,用氯仿消毒,然后加入体糖酸钠溶液留取微生物株悬浮液。

5. 使用板藻素进行单菌株筛选,筛选出单菌株。

6. 将筛选出的单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类鉴定。

结果
本次实验中,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等技术操作,成功分离出一株微生物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类鉴定,得出结果:该株微生物属于假单胞菌科,耐盐性,呈菌封形态。

结论
本次实验成功分离纯化出一株微生物株,该株微生物属于假单胞菌科,耐盐性,呈菌封形态。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当然可以。

以下是一篇关于土壤中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的示例文章,按照清晰的标题和不同级别的小节编写:实验报告: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精选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精选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精选5篇)第一篇: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制作MS培养基的方法,掌握母液的保存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掌握外植体的消毒和超净工作台的使用。

4、掌握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及染色的基本流程;5、掌握高氏一号培养基的配制方法;6、复习分离纯化放线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方学会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

7、培养微生物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材料高压蒸汽锅、培养瓶、石斛的愈伤组织、超净工作台,酒精灯、酒精棉球、镊子、电子天平、称量纸、烧杯、量筒、显微镜、三角锥形瓶、无菌培养皿、接种环、酒精灯、分析天平;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珠、移液枪、剪刀三、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第 1 页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四、实验步骤1、配制MS培养基8L,称取马铃薯1600g、香蕉400g、蔗糖240g、活性炭8半勺、琼脂80g、配制母液。

2、配制培养液时应注意:①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时,应在量取各种母液之前,轻轻摇动盛放母液的瓶子,如果发现瓶中有沉淀、悬浮物或被微生物污染,应立即淘汰这种母液,重新进行配制;为防止母液被微生物污染,有机母液放在冰箱里4℃保存;②用量筒或移液管量取培养基母液之前,必须用所量取的母液将量筒或移液管润洗2次;③量取母液时,最好将各种母液按将要量取的顺序写在纸上,量取1种,划掉1种,以免出错。

溶化琼脂用粗天平分别称取琼脂9 g、蔗糖30 g,放入1 000 mL的搪瓷量杯中,再加入蒸馏水750 mL,用电炉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液体呈半透明状。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以镍离子作为纯化培养基,利用离子交换介质对细菌进行纯化,以筛选出较为纯化的细菌株。

本实验在4种离子强度(0.05M,0.1M,0.2M,0.3M)条件下,比较发酵性状态(游离镍离子浓度)下,测试样本的细菌含量。

结果表明,在游离镍离子浓度高的条件下,细菌含量会减少,细菌的质量也会更高。

1、引言土壤细菌是土壤中的重要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抗逆性,从而促进土壤的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功能,有必要分离和纯化土壤中的细菌,以便进一步的研究。

本实验以镍离子作为纯化培养基,结合离子交换介质,以高纯度细菌取得细菌的纯化株系。

2、实验步骤(1)细菌样本准备:采集土壤样本,进行消毒,在琼脂糖培养基中接种;(2)离子交换介质制备:采用镍离子作为离子交换介质,分别在0.05M,0.1M,0.2M,0.3M离子强度条件下制备离子交换介质;(3)离子交换:将离子介质加入土壤液液分离细菌,离子介质被细菌吸收,细菌的活性被浓缩,可以获得较纯的细菌株,(4)纯化细菌:将细菌纯化物放入培养瓶进行培养,经过重复接种,最终获得纯化细菌株;(5)细菌测定:采用镍离子浓度测定细菌含量,测试样本的细菌含量。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 1 细菌含量测定结果游离镍离子浓度(M)t细菌含量0.05t 62.5%0.1t 40.0%0.2t 12.5%0.3t 6.3%4、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游离镍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菌含量会减少,从而达到较高的纯度。

其原因是离子交换介质中的镍离子与细菌表面的酶活性位点结合,以抑制细菌的活性,使菌体停止生长和繁殖,最终达到纯化株的目的。

5、结论本实验使用镍离子作为纯化培养基,结合离子交换介质,以高纯度细菌取得细菌的纯化株系。

实验结果表明,在游离镍离子浓度高的条件下,细菌含量会减少,细菌的质量也会更高。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实验报告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实验报告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
实验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规律,提高分离技术的实践能力。

实验步骤:
1. 采集土壤样品,从不同深度、不同地点取样,放入消毒过的容器中,避免污染。

2. 准备好细菌培养基,如Luria-Bertani(LB)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等。

3. 取少量土样,加入LB培养基中,振荡混合,放入4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 24小时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生长菌落,若有,则取一部分菌落接种到新的LB培养基上再次培养。

5.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获得单个菌种菌落。

用无菌线圈挑取单一菌落,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进一步鉴定。

实验结果:从土壤样品中获得多种不同形态和颜色的微生物。

通过分离和纯化,最终得到单一微生物菌落。

实验结论: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微生物能够获得纯净的菌落,为进一步鉴定和研究微生物提供了基础。

同时,这也证明了分离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验一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实验一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实验一土壤中微 生物的分离纯化
目录
• 引言 •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 微生物培养条件与培养基选择 • 微生物鉴定与结果分析 • 实验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01
引言
实验目的
分离土壤中的微生物
鉴定微生物
通过特定的培养条件,将土壤中的不 同种类微生物分离开来。
对分离纯化的微生物进行形态学、生 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鉴定。
废弃物处理
将实验废弃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理,避免对 环境造成污染。
常见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方法
样品采集误差
试剂误差
确保采样工具干净,避免交叉污染;采样 点要具有代表性,避免偶然性误差。
使用优质试剂,确保试剂纯度和浓度准确 ;注意试剂保存条件和使用期限。
操作误差
设备误差
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保持实验 环境稳定,避免外部因素干扰。
促进目标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03
鉴别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物质,依据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某种
物质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或沉淀,从而鉴别不同种类
的微生物。
培养条件设置(温度、pH等)
温度
不同微生物对温度的需求不同,一般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 微生物。在实验中,需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要求,设 置相应的培养温度。
采样工具及容器准备
采样工具
使用无菌的铲子、勺子或土壤钻 等工具进行采样,避免交叉污染 。
容器准备
选择无菌的塑料袋、玻璃瓶或塑 料瓶等容器,确保容器干净、干 燥、密封性好。
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去除表面杂质
去除土壤表面的植物残渣、石 块等杂质。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Sdu微生物大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目的】1、从各地区土壤中筛选含几丁质酶的真菌及含果胶酶的菌株;2、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株,掌握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技术、微生物的筛选、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3、复习以前学过的各种染色方法,掌握生理生化试验的原理与方法。

4、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菌种保藏技术。

【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此次实验采取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大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

b.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等技术来完成。

微生物的观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也可以用肉眼观察其菌落形态。

前者是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技术,后者是微生物的肉眼观察技术。

2、霉菌: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μ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3、果胶酶筛选培养基:配制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利用果胶的菌株才能够生长,依此来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产果胶酶的菌株。

刚果红(Congo Red,简称CR)是一种染料,它可与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果胶水解后的产物发生这种显色反应,在含有果胶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

实验十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实验十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二)如何分离?
(三)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
将待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经过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统计菌落数,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计算出样品中细胞密度(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50-2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含菌量较为合适)。
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平板上形成的每个菌落不一定是单个细胞生长繁殖而成,有的可能来自两个或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记数的结果往往比样品中实际细胞数低,这就是现在使用菌落形成单位取代以前用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活菌含量的原因。
实验十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及纯化 (设计性实验)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基本技能。
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三大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一、目的要求
二、基本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存的大本营,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人们可与从中分离、纯化获得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从微生物群体中经分离、生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纯培养。因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等综合考虑。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的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产酸产气情况、染色情况、营养要求、氧气需求、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鉴定方能得到。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四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四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稀释涂板:新鲜土壤。 实验材料:新鲜土壤。 培养基: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 一号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一号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实验仪器与用具 ∗ 无菌水:带有玻璃珠装有 无菌水:带有玻璃珠装有90ml无菌水三角瓶、 无菌水三角瓶、 无菌水三角瓶 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 无菌水的试管。 装有 无菌水的试管 ∗ 其它:无菌培养皿、无菌吸管、无菌三角玻棒、 其它:无菌培养皿、无菌吸管、无菌三角玻棒、 电子天平、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火柴等。 电子天平、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火柴等。
高氏一号培养基
∗ 用于分离和培养放线菌,是一种合成培养基。配方 用于分离和培养放线菌,是一种合成培养基。 如下: 如下: 20.0g 可溶性淀粉 ∗ KNO3 1.0g K2HPO4 0.5g MgSO4• 7H2O 0.5g ∗ NaCl 0.5g FeSO4• 7H2O 0.01g pH 7.4~7.6 20g 琼脂 1000mL 自来水 灭菌: 灭菌: 1.05kg/cm2 30min
制备无菌水
∗ 无菌水为下一次微生物分离实验中所需要的材 料。 ∗ 250mL三角烧瓶(装有玻璃珠),装自来水 三角烧瓶( ),装自来水 三角烧瓶 装有玻璃珠), 45mL,试管中装 自来水, ,试管中装9.0mL自来水,塞上棉塞,包 自来水 塞上棉塞, 灭菌备用。 扎、灭菌备用。
物品的准备
∗ 三角烧瓶、试管、培养皿、吸管等的包扎准备。 三角烧瓶、试管、培养皿、吸管等的包扎准备。
一实验目的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各种方法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二实验原理稀释涂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划线分离培养基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为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土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质、固氮、矿物质转化等。

因此,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2.掌握土壤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3.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摇匀后过滤;
2.将过滤液分别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如营养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
3.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
4.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挑选单一菌落进行分离和纯化;
5.将单一菌落接种在新的培养基上,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获得纯种菌株。

三、实验结果
经过培养和观察,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多种土壤微生物,如放线菌、链霉菌、芽孢杆菌等。

其中,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为菌落呈灰白色,表面有细小的颗粒状物质,形似细长的线条;链霉菌的形态特征为菌落呈灰白色,表面有细小的颗粒状物质,形似细长的链条;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为菌落呈白色,表面有光滑的质地,形似细长的杆状物质。

四、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掌握了土壤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观察了土壤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这些都为我们深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提供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其研究和保护。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倒平板、涂布平板等微生物接种技术。

3. 学习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4. 培养无菌操作意识和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是指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只含有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

实验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稀释平板法、涂布平板法、划线分离法等。

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琼脂糖、无菌水、无菌棉签、无菌镊子、无菌培养皿、酒精灯、酒精棉球、显微镜等。

2. 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土壤样品的处理- 称取适量土壤样品,加入10倍体积的无菌水,充分振荡混匀。

- 以无菌操作,取1ml土壤悬液,加入9ml无菌水中,制成10^-1稀释液。

- 重复上述步骤,制成10^-2、10^-3等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悬液。

2. 倒平板-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厚度约为2-3mm。

- 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无菌镊子取适量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悬液,分别滴加到培养皿中。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3. 涂布平板-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厚度约为2-3mm。

- 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土壤悬液,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4. 划线分离-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厚度约为2-3mm。

- 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无菌接种针取适量土壤悬液,在培养皿表面进行划线分离。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5. 菌落观察与鉴定- 观察不同平板上的菌落形态,记录菌落的颜色、大小、形状、边缘等特征。

实验七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实验七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④平板涂布分离法(Spread Plate)
简单易行,但易造成机械损伤
⑤选择性培养分离法
为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某种微生物,可 以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包括营养、生理、生长条 件等,采用选择培养的方法进行分离。 *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直接分离 *富集培养
⑥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
采用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 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的方法。该方法要在显微镜下进行。 毛细管法:用毛细管提取微生物个体,适合于较大微生物。
②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
An inoculating loop is used to thin out organisms on the surface of the agar.
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划线分离后平板上显示的菌落照片
①液体稀释法
首先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连续稀释,目的是得到高度稀 释的效果,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如果经过 稀释后的大多数试管中没有微生物生长,那么有微生物 生长的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是由一个微生物个体繁 殖而来的纯培养物. 这种方法适合于细胞较大的微生物.
活菌计数—混合倒平板法
2.平板划线分离法 (1)按稀释涂布平板法倒平板,并用记号笔标 明培养基名称。 (2)划线 在近火焰处,左手拿皿底,右手 拿接种环,挑取上述10-1的土壤悬液一环在平 板上划线(图Ⅶ-5)。划线的方法很多,但无 论哪种方法划线,其目的都是通过划线将样品 在平板上进行稀释,使形成单个菌落。
实验七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 及纯化(设计性实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分离纯化微生物 的基本操作技术。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三大类群微生物的 菌落形态特征

阎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阎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基,分离真菌用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 ❖ 依据一个单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可以长成一
菌落从而推算样品中含有多少细菌或真菌的活菌数 目 ❖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三、实验步骤:
从土壤中稀释分离微生物的方法如下:
(一)土壤悬液制备 准备1瓶土壤悬液:称10克土壤放入带玻璃珠
的90ml瓶装无菌水中,手摇振荡(10-20min), 使土样分散。
(七)检查结果
结果分析:
1. 计数:牛肉膏平板取单菌落数目在30~300个 左右的稀释度来计数,马丁氏平板取单菌落数目 在10~100个左右的稀释度来计数
2.我所计数的平板稀释度是: 目: 、 。
单菌落数
3.计算:活菌数目/每克土壤= 过程)= 个/每克土壤
(计算
4. 对你和同伴的细菌及真菌计数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 习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及划线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
❖ 采用适宜(选择)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 抑制剂有利于目标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分离获得目 标微生物的纯培养:常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划线分 离法
❖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 ❖ 分离细菌用牛肉膏培养基,分离放线菌用高氏培养
实验要求
❖ 每组(5-6人) ➢ 做1个土样梯度分离 ➢ 倒12个平皿(其中6个用于稀释涂布,6 个用于划线)
试管斜面接种
1.两支试管呈“V”字形 2.拔下试管塞
3.火焰上微烧一周
4.接种环灼烧、冷却
5.接种、划线
6.塞上塞子,灼烧接种环
实验报告
从土壤中稀释分离微生物的原理、方法、步骤。 2.思考题 (1)为什么融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 板? (2)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 什么? (3)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是集中 在一起时,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琼脂、蛋白胨)、
配置高氏 号培养基的原料(可溶性淀粉,KNO3,K2HPO4,MgSO4·7H2O,
NaCl,FeSO4·7H2O,琼脂,pH=7.4-7.6)
配制查氏培养基的原料(硝酸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
铁、蔗糖、琼脂、蒸馏水)
配制无氮培养基的原料(葡萄糖,K2HPO4,MgSO4·7H2O,
微生物实验报告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指导教师:李海花
周四晚第四组
实验成员:杜玉琪180112010009
董天涵180112010008
蒋怡菲180112010018
逄颖180112010035
【摘要】利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判断菌的类型并通过平板划线进行分离纯化
体恰好成对角线铺满试管为标准。剩余培养基液体分装入两个三角烧瓶。
c.加塞包扎: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
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造成污染。并用牛皮纸包住试管口和三角烧瓶口,皮筋固定。
并在试管和三角烧瓶全身包上报纸。用记号笔标好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d.灭菌:将上述培养基以0.1MPa,121℃,20min高压蒸汽灭菌。
(4)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为了得到单一菌种,要对培养的菌分离和纯化。用接种环挑起培养基里少量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划线,继续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新的单一菌落。
3.实验器材
(1)器材:
培养皿、载玻片、量筒、滴管、吸水纸、烧杯、三角瓶、酒精灯、玻璃棒、接种
环、镊子、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无菌操作台、天平、滤纸、pH试纸等。(2)试剂:
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都所需的总体积。将称好的琼脂放入上述已溶的药品中,
加热使琼脂熔化,期间不断搅拌,最后补足加热过程中损失的水分。
注意:琼脂熔化过程中应控制火力,一面培养基因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需不断搅
拌,以防琼脂糊底烧焦。
b.分装:将配好的液体培养基均匀装入8支试管,每支试管的液体量以倾斜试管液
pH··········································7.4-7.6
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一号),用于分离和培养放线菌,是一种合成培养基。
操作流程:
称量→溶解→分装→包扎→灭菌
*调PH一步省略不做
操作步骤:
a.称量和溶解:按配方先称取可溶性淀粉,放入小烧杯中,Fra bibliotek用少量冷水将淀粉
(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一般的培养基应包含适合微生物生长的6大营养素即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不同微生物对pH要求不一样,霉菌和酵母菌的培养基的pH一般是偏酸的,而细菌和放线菌培养基的pH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所以配制培养基时还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将培养基的pH调到合适的范围。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以防止其中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酸碱度所带来不利影响。
调成糊状,再加入小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继续加热,使可溶性淀粉完全熔化。然
后再称取其它各成分依次熔化。对微量成分FeSO4·7H2O可先配成高浓度的储备
液,按比例换算后再加入,方法是先在100mL水中加入1g的FeSO4·7H2O,配
成0.01g/mL,再在1000mL培养基中加入1mL的0.01g/mL的贮备液即可。待所有
(2)微生物的培养
倒平板: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 号培养基、查氏培养基、无氮培养基加热
融化,在无菌操作台上将其倒在16个培养皿中。
(2)微生物的培养及鉴定
接种: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鉴定:常见与常用的微生物中,根据它们的主要形态可分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细菌菌落光滑,易于基质脱离;放线菌菌落质地致密,菌落较小,广泛延伸;酵母菌菌落较细菌菌落大而厚;霉菌形成的菌落较稀松,多成绒毛状,絮状。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菌落观察、分离纯化
1.实验目的
(1)通过对几种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掌握倒平板的方法、接种和无菌操作技术。
(3)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几类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并能判断菌的类型。
(4)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基本技能。
2.实验原理
(3)平板分离与活菌计数
倒平板:按稀释涂布平板法倒平板,并用记号笔标明培养基名称、土样编号和实验日期等。
划线:在近火焰处,左手拿皿底,右手拿接种环,菌种在平板上划线。通过划线将样品在平板上稀释,培养后能形成单独的菌落。平板计数法是将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经过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统计并记录菌落数。
NaCl,CaSO4·2H2O,CaCO3,pH=7.0-7.2)
(3)菌种:
土壤稀释液
4.实验步骤
(1)高氏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方:
可溶性淀粉········································20.0 gKNO3············································1.0 g K2HPO4··········································0.5 g MgSO4• 7H2O·······································0.5 g NaCl············································0.5 g FeSO4• 7H2O·······································0.01 g琼脂·············································20 g自来水········································100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