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F0-ATP合酶的发现
生化试题
试卷5: 生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姓名()学号()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题,答对给1分,答错倒扣0.5分,不答不给分,请用"+"和"-"分别表示"对"和 "错")9、在消耗ATP的情况下,电子可从复合体Ⅳ流动到复合体Ⅰ。
10、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因此它的浓度越高,则相关的反应速度就越快。
11、由于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比正常细胞要旺盛,因而更依赖于ATP的产生,这表现在它们的糖酵解速率明显减弱。
12、HMGCoA合成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
13、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可通过TCA循环而形成OAA,OAA可通过糖异生合成葡萄糖,因而动物细胞可通过这样的方式而将脂肪酸净转变为糖。
14、磷酸化的乙酰CoA羧化酶才有活性。
15、可以使用化学渗透学说解释F1/F0-ATPase合成ATP的机制。
16、植烷酸是在体内通过α-氧化分解产生ATP的。
17、砷酸和亚砷酸均可以解除巴斯德效应。
18、乙醛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中都有琥珀酸的净生成。
19、天然的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L-β羟丁酸。
20、过氧化物酶体也能进行脂肪酸的β-氧化。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每道题只有1个答案,答错不倒扣)6、苍术苷酸能够抑制氧化磷酸化是因为它直接作用于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ADP/ATP交换体7、F1/F0ATPase的活性中心位于A、α亚基B、β亚基C、γ亚基D、δ亚基E、ε亚基8、下列哪一种物质最不可能通过线粒体内膜?A、PiB、苹果酸C、柠檬酸D、丙酮酸E、NADH9、将离体的线粒体放在无氧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其内膜上的呼吸链的成分将会完全以还原形式存在,这时如果忽然通入氧气,试问最先被氧化的将是内膜上的哪一种复合体?A、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复合体Ⅴ10、在离体的完整的线粒体中,在有可氧化的底物的存在下,加入哪一种物质可提高电子传递和氧气摄入量?A、更多的TCA循环的酶B、ADPC、FADH2D、NADHE、氰化物11、下列反应中哪一步伴随着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A、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B、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C、柠檬酸→α-酮戊二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12、帮助FFA进入线粒体的有机分子是(A)CoA (B)肉毒碱 (C)硫辛酸 (D) 磷脂 (E)α-磷酸甘油二、填充题(每空1分,共35个空)9、细胞内代谢物上脱下来的氢如果直接与氧气结合则形成()。
2023年山西省高三1月适应性调研考试(高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含详解
2023年1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理综一、选择题:1.泡椒凤爪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被嗜冷杆菌等微生物污染,导致溶烂、胀气等腐败现象,辐照杀菌是一种冷杀菌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泡椒凤爪中微生物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杀菌效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嗜冷杆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嗜冷杆菌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C.胀气的原因是嗜冷杆菌线粒体产生CO2导致D.辐照可使嗜冷杆菌蛋白质变性达到杀菌目的2.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ATP合酶主要由F0、F1构成,质子通道F0将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H+顺浓度梯度运入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F1催化ATP的合成,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ATP合酶能为ATP的合成提供活化能B.H+通过ATP合酶跨膜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ATPC.ATP合成速率与线粒体内膜两侧H+浓度差有关D.O2与H+进入线粒体基质均需借助通道蛋白3.DNA中胞嘧啶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通常会引起靶标基因发生转录沉默。
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A.DNA甲基化会使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表观遗传能使生物体发生可遗传的性状改变C.转录沉默可能是RNA聚合酶无法作用于靶标基因D.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1号染色体上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3与4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3种精子或1种卵细胞D.A与a、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5.据《广志》记载“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霉素和脱落酸对白稻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相反B.根茬产生大量α-萘乙酸促进新稻植株的长出C.白稻植株的叶长叶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D.白稻生命活动的节奏与气温周期性变化相关联6.白鹤是一种迁徙性鸟类,雌鹤每年产卵1~2枚,通常一对亲鸟只能养大一只幼鹤。
氧化磷酸化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氧化磷酸化名词解释生物化学一、氧化磷酸化名词解释呼吸链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能量货币ATP。
当电子沿着呼吸链向下游传递的时候总伴随着自由能的释放,释放的自由能有很大一部分用来驱动ATP的合成,这种与电子传递偶联在一起的合成ATP方式被称为氧化磷酸化(OxP)。
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1、化学渗透学说该学说由Peter Mitchell于1961年提出,其核心内容是电子在沿着呼吸链向下游传递的时候,释放的自由能转化为跨线粒体内膜(或跨细菌质膜)的质子梯度,质子梯度中蕴藏的电化学势能直接用来驱动ATP的合成。
驱动ATP合成的质子梯度通常被称为质子驱动力(pmf),它由化学势能(质子的浓度差)和电势能(内负外正)两部分组成。
支持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证据:•氧化磷酸化的进行需要完整的线粒体内膜的存在。
•使用精确的pH计可以检测到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存在。
据测定,一个呼吸活跃的线粒体的膜间隙的pH要比其基质的pH 低0.75个单位。
•破坏质子驱动力的化学试剂能够抑制ATP的合成。
•从线粒体内膜纯化得到一种酶能够直接利用质子梯度合成ATP,此酶称为F1F0-ATP合酶。
•人工建立的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也可驱动ATP的合成2、结合变化学说1977年Paul D. Boyer提出的结合变化学说能正确地解释F1F0-ATP 合酶的作用机理。
结合变化学说可简化为:质子流动→驱动C单位转动→带动γ亚基转动→诱导β亚基构象变化→ATP释放和重新合成。
支持结合变化学说的证据:•18O同位素交换实验•John Walker获得的F1的晶体结构清楚地表明,3个β亚基处于不同的构象并和不同的核苷酸配体结合•日本科学家采取特别的手段直接观察到F1的旋转催化三、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氧化磷酸化与呼吸链通常是紧密偶联的,但是,低水平的质子泄漏时刻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因此,确切地说,线粒体通常是部分解偶联的。
解偶联一般是受解偶联剂作用所致。
解偶联剂的作用机制在于它们能够快速地消耗跨膜的质子梯度,使得质子难以通过F1F0-ATP合酶上的质子通道来合成ATP,从而将贮存在质子梯度之中的电化学势能转变成热。
生化试题——精选推荐
⽣化试题试卷5: ⽣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姓名()学号()⼀、是⾮题(每题1分,共20题,答对给1分,答错倒扣0.5分,不答不给分,请⽤"+"和"-"分别表⽰"对"和 "错")9、在消耗ATP的情况下,电⼦可从复合体Ⅳ流动到复合体Ⅰ。
10、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因此它的浓度越⾼,则相关的反应速度就越快。
11、由于癌细胞的⽣长和分裂⽐正常细胞要旺盛,因⽽更依赖于ATP的产⽣,这表现在它们的糖酵解速率明显减弱。
12、HMGCoA合成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
13、脂肪酸β氧化产⽣的⼄酰CoA可通过TCA循环⽽形成OAA,OAA可通过糖异⽣合成葡萄糖,因⽽动物细胞可通过这样的⽅式⽽将脂肪酸净转变为糖。
14、磷酸化的⼄酰CoA羧化酶才有活性。
15、可以使⽤化学渗透学说解释F1/F0-ATPase合成ATP的机制。
16、植烷酸是在体内通过α-氧化分解产⽣ATP的。
17、砷酸和亚砷酸均可以解除巴斯德效应。
18、⼄醛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中都有琥珀酸的净⽣成。
19、天然的酮体包括丙酮、⼄酰⼄酸和L-β羟丁酸。
20、过氧化物酶体也能进⾏脂肪酸的β-氧化。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每道题只有1个答案,答错不倒扣)6、苍术苷酸能够抑制氧化磷酸化是因为它直接作⽤于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ADP/ATP交换体7、F1/F0ATPase的活性中⼼位于A、α亚基B、β亚基C、γ亚基D、δ亚基E、ε亚基8、下列哪⼀种物质最不可能通过线粒体内膜?A、PiB、苹果酸C、柠檬酸D、丙酮酸E、NADH9、将离体的线粒体放在⽆氧的环境中,经过⼀段时间以后,其内膜上的呼吸链的成分将会完全以还原形式存在,这时如果忽然通⼊氧⽓,试问最先被氧化的将是内膜上的哪⼀种复合体?A、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复合体Ⅴ10、在离体的完整的线粒体中,在有可氧化的底物的存在下,加⼊哪⼀种物质可提⾼电⼦传递和氧⽓摄⼊量?A、更多的TCA循环的酶B、ADPC、FADH2D、NADHE、氰化物11、下列反应中哪⼀步伴随着底物⽔平的磷酸化反应?A、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B、⽢油酸-1,3-⼆磷酸→⽢油酸-3-磷酸C、柠檬酸→α-酮戊⼆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酸12、帮助FFA进⼊线粒体的有机分⼦是(A)CoA (B)⾁毒碱 (C)硫⾟酸 (D) 磷脂 (E)α-磷酸⽢油⼆、填充题(每空1分,共35个空)9、细胞内代谢物上脱下来的氢如果直接与氧⽓结合则形成()。
诺贝尔化学奖
约翰·沃克詹斯·斯科保罗·博耶三磷酸腺苷 (ATP) 是世间所有生命体的能最载体。
在细胞中,ATP分子在形成之后1分钟内就消耗掉了。
ATP 的转换率惊人之高:处在休息状态的人,42 小时就消耗相当于自身重盘一半的A T P ; 在激烈运动时,1 天能转化多达自身重盈2 0倍的 A仰。
运动、主动转运、信号放大和生物合成等,只有当AT P 不断地由二磷酸腺苷 (APD)再生时才能发生。
光能营养生物即植物,靠捕获光中的自由能以形成 ATP;而化学能营养生物即动物,则靠燃料分子的氧化以形成 APT。
因为有了A T P的存在,才有了生物体内的能盆转换,一切生灵才得以生存和繁衍。
鉴此,生物学家们形象地将AT P誉为“能量货币”。
生命是大自然造就成的精灵之物,造化出的 ATP ,具有神妙的基因转移优势之结构基础。
随着科学家们的不屈探索,AT P 的隐秘逐一被揭开。
笔者在兴奋之余,感慨戏言道:“能量货币不贬值。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就颁发给探索“能量货币不贬值”真谛的3位生物化学家:奖金的一半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保罗·博耶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翰·沃克共享,另一半由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教授廷斯·斯科获得。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报指出,博耶和沃克揭开了AT P合成酶的隐秘,从而探明“能量货币”A T P 的形成过程。
斯科发现了离子传输酶,这种酶即AT P合成酶的一种存在形式,起着离子泵的作用。
他们共同说明了“能量货币不贬值”的道理。
199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一半授予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保罗·波耶尔(Paul D. Boyer)和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约翰·沃克(John E. Walker),因为他们阐明了腺三磷(ATP)合成的基本酶学机制;另一半授予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因斯·斯寇(Jens C. Skou),因为他首先发现了一种转运离子的酶,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Na+, K+-ATP)。
ATP合成酶及其功能机制综述
ATP合成酶及其功能机制综述ATP合成酶及其功能机制综述张颖娱 10281036⽣物物理系⾎液流变学中⼼⽣物有机体中,ATP的合成是主要的化学反应之⼀。
据估计⼀个⼈正常每天需要消耗40公⽄的ATP。
假设核苷酸池是100mmol,那么体内每个ADP分⼦必须磷酸化,那么平均下来每天每分⼦ATP要磷酸化1000次。
⽽合成ATP的酶主要是F1F0型ATP合成酶,也称为ATP合成酶。
在原核⽣物,此酶有8种不同的亚基,真核⽣物有16~18种,并且⼀个分⼦的重量在550~650kDa。
细菌的细胞膜、植物的叶绿体类囊膜和植物或者动物的线粒体内膜发现有这样的复合物。
有趣的是,在⼈类内⽪细胞的浆膜上,也发现了F1F0型ATP合成酶,其作⽤是⽑细⾎管扩张受体。
ATP合成中,F1F0-型ATP合成酶在细胞能量交换中是⼀个关键酶。
这个⼤分⼦蛋⽩复合体利⽤电⼦梯度和相关的膜电势来合成ATP,它也可以逆过程并且⽔解ATP来产⽣⼀个电⼦梯度。
这个酶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结构现在正在快速的阐明。
⽬前正在形成的观点认为,这个酶是由两个旋转的发电⼦F1F0来构成。
F1发电⼦,其接触性活动类似于⼀个内部的转轴的活动,⽽F0的发电⼦正好是连接电⼦在F0的转轴上。
尽管这两个发电⼦各⾃独⽴的⼯作,他们必须相互联系并且互换能量。
总⽽⾔之,其基本思想就是:F1F0是⼀个旋转的发电机。
下⾯我们就⽬前已有的知识总结ATP合成酶的结构及其⽣物功能运⾏的机制。
⼀、ATP合成酶的结构ATP合成酶有两个主要的部分,F1和F0:F1在膜的外侧,有三个接触位点,⽽F0形成⼀个跨膜蛋⽩。
这个酶的基本亚基结构已经从线粒体的研究当中很清楚的掌握(如图1)。
图1F1由5个不同的亚基组成,⽤化学计量法表⽰是α3β3γ1δ1ε1。
通过对⽜F1部分的X -Ray晶体衍射分析,得到了⼀个很确切的结构—α3β3γ集合体。
α和β亚基的三个重复结构轮流围绕在γ亚基α螺旋结构的氨基和羧基末端。
f0f1atp合酶名词解释
f0f1atp合酶名词解释f0f1ATP合酶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酶类蛋白质,它能够催化ATP合成过程中的腺苷酸转换反应,是细胞能量代谢过程中的核心酶类之一,是研究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f0f1ATP合酶的结构与组成f0f1ATP合酶是由两个互补的酶复合体组成的多聚物,其中f0复合物在细胞质膜内,f1复合物在该膜外的细胞质中。
f0复合物由多个亚基组成,包括膜蛋白和腺苷酸转运蛋白等,而f1复合物则由多个ATP合酶活性亚基组成,如α、β、γ、δ、ε等。
二、f0f1ATP合酶的催化机理f0f1ATP合酶的催化机理主要涉及到f1复合物,其中ATP合酶活性亚基α和β之间的转动是其能量转换的重要步骤。
其中ATP 合成过程中,先是在F1复合物中形成ADP和Pi的复合物,随着β亚基的旋转,这些小分子与周围的氨基酸相互作用,最终导致ATP形成和释放。
在此过程中,ATP合酶的γ亚基必须旋转,以便将ADP和Pi组合成ATP。
三、f0f1ATP合酶的功能f0f1ATP合酶的功能主要是使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即在细胞内进行ATP的合成。
这个过程是通过ATP合酶复合物的旋转催化实现的,这个旋转受到质子/离子梯度的调节。
例如,在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会导致在膜中形成膜电位,而质子梯度通过f0复合物流动,催化f1复合物中的ATP合成反应,产生ATP分子。
四、f0f1ATP合酶的应用f0f1ATP合酶作为细胞内重要的酶类蛋白质之一,在现代医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知,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关注f0f1ATP合酶在代谢、生物合成等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基于ATP合成机制的原理,f0f1ATP合酶还被用于制备能源转换器、生物传感器、药物递送系统等先进材料和设备。
五、总结f0f1ATP合酶作为细胞内重要的酶类蛋白质之一,在能量代谢、生物合成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理解f0f1ATP合酶的结构、组成、催化机理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索细胞代谢的机制,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以及生物学的基本规律。
动物细胞中atp合酶的f1部分
动物细胞中atp合酶的f1部分ATP合酶是细胞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膜蛋白复合物,其主要功能是催化细胞内合成和分解ATP(三磷酸腺苷)的反应,从而提供能量支持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ATP合酶由F1和FO两个部分组成,其中F1部分是ATP合酶复合物的可移动部分,通过与FO部分的连接,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完成ATP的合成或降解。
一、F1部分的组成和结构F1部分主要包含三个亚基:α、β、γ。
在稳定状态时,三个α和三个β均以环形排列并且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
γ亚基则位于αβ环中心。
γ亚基负责与FO部分连接并带动F1部分中的α和β亚基旋转。
除了这三个核心亚基,F1部分还包括两个附属亚基δ和ε,具有调控合酶活性的功能。
二、F1亚基的结构和功能1. α亚基:α亚基是F1部分中的核心亚基,由三个相同的α螺旋组成。
α亚基上存在着一个着陆磷酸ADP分子,并能与其中一个阳离子结合(如镁离子)。
α亚基通过与β亚基的物理交互作用,使其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参与ATP的合成/降解。
2. β亚基:β亚基也是F1部分的核心亚基,由三个相同的β片段构成。
β亚基上存在着一个着陆的γ-磷酸ADP分子。
β亚基的构象变化与ATP的合成/降解密切相关。
3. γ亚基:γ亚基是F1部分中的主要运动部分,通过与FO部分连接,并借助螺旋构象的能量变化与ATP合酶的活性调节相关。
三、ATP的合成过程1.氧化磷酸化:当细胞中存在足够的氧气供应时,ATP合酶的反应方向为生成ATP。
在这个过程中,由FO部分提供的质子梯度通过旋转γ亚基使得F1部分的αβ亚基发生构象变化。
构象变化将催化ADP 和磷酸生成ATP。
2.逆氧化磷酸化:当细胞内氧气供应不足时,或氧化磷酸化过程反向的情况下,ATP合酶的反应方向为降解ATP。
在这个过程中,ATP 将与β亚基结合,通过F1部分的构象变化使ADP和磷酸释放出来。
四、ATP合酶的活性调节F1部分的δ和ε亚基在ATP合酶的活性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ATP合成酶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
ATP合成酶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ATP合成酶,也称为ATP合成酶复合物或ATP synthase,是一种关键性的酶类分子,其主要作用是在呼吸链系统中催化ADP和无机磷酸(Pi)形成三磷酸腺苷(ATP),以供细胞代谢能量使用。
ATP合成酶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细胞能量代谢的机理和调控,也为开发新型药物和能源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一、ATP合成酶的组成和结构ATP合成酶复合物由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即F1-ATPase(ATP酶)和Fo-ATPase(离子通道)。
其中F1-ATPase部分位于细胞质中,包括3种α和3种β亚基,以及单个的γ、δ和ε亚基,合称为ABCDEFG亚基;而Fo-ATPase部分则嵌入在内质网或线粒体内膜等膜结构中,包括a、b、c亚基等。
两部分通过杆状结构stator相互连接并转动,完成ADP和Pi转化为ATP的作用。
最近的结构分析表明,ATP合成酶是一种对称的分子,由基本的单元模块和旋转轴组成,既有空间空洞和通道,也有嵌入在膜中的部分。
在F1-ATPase部分,α/β亚基之间以α3β3结构排列,而γ、δ和ε亚基则以Y形或T形方式相互组装;而在Fo-ATPase部分,则以a/b/c亚基的嵌入方式连接,其中c亚基形成旋转轴,b 和d亚位于阳离子通道两侧,a亚基则构成轴的环状结构。
二、ATP合成酶的功能和调控ATP合成酶的主要功能是在呼吸链系统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催化ADP和Pi形成ATP,同时释放水分子。
在这一过程中,ATP合成酶的F1-ATPase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构象变化,完成ADP和Pi的结合、聚合和解离的过程;而Fo-ATPase部分则通过阳离子通道的旋转,带动FOC、a和c亚基转动,并推动整个F1-ATPase部分的转动,从而完成ATP合成的目标。
ATP合成酶的调控主要是由调节因子和负反馈机制共同实现。
调节因子主要包括葡萄糖、钙、酶原、ROS等生物化学物质,对ATP合成酶的F1-ATPase部分结构和构象进行改变,从而影响ATP合成酶的活性和能量转换效率。
ATP合成酶结构与催化机制研究论文素材
ATP合成酶结构与催化机制研究论文素材1. 引言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分子,在细胞的生物化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TP的合成是由ATP合成酶催化的一系列反应完成的。
了解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对于理解细胞能量代谢以及研发新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 ATP合成酶的结构ATP合成酶是一种复杂的多亚单位蛋白质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质膜上的线粒体内膜和细菌的细胞膜上。
根据其亚单位的组成和结构特点,ATP合成酶可以分为F0和F1两个部分。
2.1 F0部分F0部分嵌入在细胞质膜或内膜上,起着负责质子转运和形成质子梯度的作用。
F0部分由多个亚单位组成,其中包括a、b和c亚单位。
c亚单位是通过覆盖在膜上的多个同源螺旋结构形成的,它的转动可通过a和b亚单位传递到F1部分。
2.2 F1部分F1部分是ATP合成酶的催化部分,它位于细胞质膜内或胞质中,由多个亚单位组成。
F1部分由α3β3亚单位环、γ和δ亚单位以及ε亚单位组成。
α3β3亚单位环是ATP合成的主要位置,γ和δ亚单位则与c 亚单位的旋转相互作用。
3. ATP合成酶的催化机制ATP合成酶的催化机制涉及到多个亚单位之间的协同作用。
在质子梯度的驱动下,c亚单位通过转动带动a和b亚单位的转动,从而引起γ亚单位的转动。
γ亚单位的转动会改变α3β3亚单位环的构象,使得其分别处于空位(O)、摄氏态(L)和非亲和态(T)等状态。
在摄氏态的状态下,ADP和Pi可以结合到亲和位(L)上,形成ADP和Pi的结合态。
随着γ亚单位的进一步转动,亲和位(L)上的ADP和Pi结合会催化生成ATP,并释放到非亲和位(T)。
当非亲和位(T)与基底位(O)发生结合时,ATP会从ATP合成酶中释放出来。
4. ATP合成酶结构与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ATP合成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解析ATP合成酶的晶体结构,研究者们揭示了F1部分的三维结构,揭示了γ亚单位的转动机制。
atp合成酶作用机理 -回复
atp合成酶作用机理-回复ATP合成酶是一种关键的酶类,它在细胞内负责合成腺苷三磷酸(ATP),这是细胞内能量储备的主要形式。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ATP合成酶的作用机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ATP合成酶的结构。
ATP合成酶是一种复合酶,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内膜上找到。
它包含了两个主要组成部分:F0和F1。
F0被嵌入到线粒体内膜中,而F1则位于线粒体基质侧。
F0部分是一个离子通道,它负责细胞内质子的转运。
F0的结构包括多个亚基,其中一个是轴承亚基c。
这个亚基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并通过转运质子来推动酶的活动。
F1部分是一个催化亚基复合体,它负责合成ATP。
F1包含三个α亚基和三个β亚基。
每个α亚基都与一个β亚基相连,形成一个旋转结构。
这个结构可以使ADP和磷酸根结合并形成ATP。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ATP合成酶的作用机理。
ATP合成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和结构变化来进行的。
首先,在F0部分,质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线粒体内膜。
这个过程称为质子跨膜转运。
当质子进入F0部分时,这些质子会引起轴承亚基c的旋转。
这个旋转是由质子梯度引起的,该质子梯度是由细胞内膜上的氢离子泵等过程产生的。
轴承亚基c的旋转将被传递到与之相连的γ亚基上。
在连接γ亚基的一端,F1部分的三个α亚基和三个β亚基将与其相连接的γ亚基一起旋转。
这个旋转将引起α亚基和β亚基的结构发生变化,并使结合在β亚基上的ADP和磷酸根结合。
然后,这些变化将导致新合成的ATP分子从酶中释放出来。
这个旋转和结构变化过程不仅允许ADP和磷酸根的结合,也促进了ATP 的释放。
当新合成的ATP分子释放出来后,γ亚基将继续旋转,将已经释放出的ADP和磷酸根结合,准备下一轮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ATP合成酶不仅可以逆向合成ATP,也可以以ATP水解的方式产生质子梯度。
这是在细胞内的某些特定情况下发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F1部分将作为ATP酶,通过水解ATP来释放能量并产生质子梯度。
atp合酶作用机理
atp合酶作用机理ATP合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在细胞中扮演着催化三磷酸腺苷(ATP)合成的关键角色。
ATP合酶催化的反应是细胞内的生物能量转换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ATP合酶将ADP和一个无机磷酸基团(Pi)催化转化为ATP,通过这个反应,细胞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
ATP合酶的作用机理非常复杂,它由多个亚基组成,分为F1和F0两个部分。
F1部分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由5个亚基组成,分别是α、β、γ、δ和ε亚基。
F0部分嵌入在细胞膜上,由多个亚基组成,其中包括a、b、c、d和e亚基。
ATP合酶的作用机理可以分为两个过程:离子转运和化学合成。
在第一个过程中,F0部分通过质子泵的作用将质子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为质子是从低浓度区域转运到高浓度区域。
在第二个过程中,F1部分利用这个能量,将ADP和Pi 催化转化为ATP。
具体来说,F0部分的c亚基可以通过质子泵的作用将质子从细胞外侧转运到细胞内侧。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其中包括质子的结合、转运和释放。
质子的结合和释放是通过c亚基上的氨基酸残基来完成的,而转运则是通过c亚基的结构变化来实现的。
一旦质子被转运到F1部分,它们将引发一个复杂的结构变化,这个变化使得F1部分的β亚基能够与ADP和Pi结合,并催化它们转化为ATP。
这个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涉及到多个步骤和中间产物。
其中,γ亚基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通过与其他亚基的相互作用来调控整个反应的进行。
总的来说,ATP合酶的作用机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亚基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
通过这个过程,细胞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为细胞的正常功能提供能量支持。
ATP合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内的能量转换过程,还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治疗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疾病。
f0f1atp结构
f0f1atp结构F0F1ATP结构是细胞中的ATP合酶复合物,它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F0F1ATP结构的组成和功能,并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F0F1ATP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F0部分嵌入在细胞膜上,形成一个通道,而F1部分则位于细胞膜的内侧。
F0部分由多个亚基组成,其中包括a、b、c亚基,而F1部分则由多个亚单位组成,包括α、β、γ、δ、ε亚单位。
这些亚基和亚单位之间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形成稳定的结构。
F0部分是负责质子通道的部分,它通过质子梯度驱动ATP的合成。
质子通过F0部分的c亚基通道进入到细胞膜内侧,从而产生一个质子梯度。
而F1部分则是负责ATP的合成部分,它包含了ATP合酶的催化中心。
当质子通过F0部分进入F1部分时,催化中心会催化ADP和磷酸根离子的结合,从而形成ATP。
F0F1ATP结构在细胞的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呼吸过程中,细胞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质子梯度,F0F1ATP结构利用这个质子梯度合成ATP,从而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这个过程被称为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关键步骤之一。
除了氧化磷酸化,F0F1ATP结构还参与了其他重要的生物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产生的质子梯度驱动F0F1ATP结构合成ATP。
此外,在细胞膜的转运过程中,F0F1ATP结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转运蛋白将质子从细胞内外转运,从而维持细胞内外的质子浓度差。
F0F1ATP结构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细胞内能量合成的关键酶复合物,它直接参与了细胞的生物能量转化过程。
同时,F0F1ATP结构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研究发现,F0F1ATP结构的突变可能会导致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线粒体疾病等。
因此,深入了解F0F1ATP结构的组成和功能,对于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寻找相应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atp合酶水解atp
ATP合酶水解ATP概述ATP合酶(ATP synthase)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能够催化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的合成。
而在特定条件下,ATP合酶也可以发生反应,将ATP分解为ADP(adenosine diphosphate)和无机磷酸盐(Pi)。
这个反应过程被称为ATP 合酶水解ATP。
本文将对ATP合酶水解ATP的机制、生物学意义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机制ATP合酶是一种复杂的多亚基蛋白质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质膜上(如线粒体内膜和细菌细胞膜)或细胞质中(如叶绿体中)。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F0和F1。
F0部分嵌入在膜上,包含离子通道,而F1部分则位于膜的一侧,含有催化ATP合成或水解的活性位点。
ATP合酶水解ATP的机制主要涉及F1部分。
F1部分由五个不同的亚基组成:α、β、γ、δ和ε。
其中,γ亚基与F0部分相连,并且能够转动。
在水解ATP的过程中,γ亚基会被离子通道中的质子推动,产生旋转运动。
而α和β亚基则构成了ATP合酶的催化中心,其中每个中心都可以处于三个不同的构象状态:开放(O)、半开放(L)和紧闭(T)。
当γ亚基转动时,它会改变α和β亚基的构象状态。
在开放构象下,ADP和Pi 可以结合到催化中心,形成ADP和Pi的复合物。
接着,当ATP合酶的γ亚基继续转动,它会将ADP和Pi复合物转化为ATP分子。
最后,当ATP合酶的γ亚基再次回到开放构象时,ATP分子会被释放出来。
生物学意义ATP合酶水解ATP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储存分子,能够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然而,ATP的储存量有限,因此细胞需要不断地合成新的ATP。
ATP合酶能够利用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水解ATP合成ADP和Pi 的过程,产生机械运动。
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ATP合酶是能量转换的关键酶。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通过氧化糖类物质,细胞将ADP和Pi合成ATP,从而获得能量。
atp合酶机制
atp合酶机制ATP合酶机制ATP合酶机制是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关键过程之一。
细胞内的能量储存主要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存在,而ATP的合成则是通过ATP合酶机制来实现的。
ATP合酶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它能够将无机磷酸根(Pi)与二磷酸腺苷(ADP)结合,形成ATP。
ATP合酶机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在线粒体内,存在一个特殊的膜结构,称为内质网。
内质网膜中嵌入有ATP合酶,它由多个亚基组成,包括F0亚基和F1亚基。
F0亚基位于内质网膜上,而F1亚基则暴露在线粒体基质中。
ATP合酶机制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质子梯度形成和ATP 合成。
在质子梯度形成阶段,线粒体内质网膜上的F0亚基通过质子泵的作用,将基质中的质子转运到外质间隙。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是一个吸能过程。
在ATP合成阶段,质子梯度将通过F0亚基传递到F1亚基上。
F1亚基具有ATP合成酶活性,它能够催化ADP和Pi的结合,形成ATP。
这个过程是一个放能过程,能够释放出储存在质子梯度中的能量。
质子梯度的形成是通过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来实现的。
电子传递链位于内质网膜上,由一系列色素和蛋白质复合物组成。
在电子传递链中,电子从较高能级的分子转移至较低能级的分子,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被用于将质子从基质转运到外质间隙,形成质子梯度。
ATP合酶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ATP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源,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细胞活动。
细胞进行运动、合成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等过程都需要ATP的参与。
而ATP的合成则依赖于ATP 合酶机制。
ATP合酶机制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在理论上,通过研究ATP合酶机制可以深入了解细胞内的能量转换过程,揭示细胞活动的机制。
在应用上,ATP合酶机制的研究可以为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的线索。
一些药物可以通过干扰ATP合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对抗某些疾病。
ATP合酶机制是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关键过程。
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现象之一,它利用光能将CO2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作为副产物。
而ATP合成酶则是光合作用中最关键的酶之一,它能够将光合作用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可用的能量。
因此,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生物学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ATP合成酶,又称为ATP合成酶复合物或F-ATPase,是一种复杂的酶机器,它由多个亚单位组成,在不同的生物体系中具有略微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在植物和藻类中,ATP合成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内,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其内部结构复杂,有着许多膜系统。
ATP合成酶也分布在这些膜系统中,因此需要对植物叶绿体内ATP合成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ATP合成酶分子结构复杂,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F0部分,包含膜部分和质子通道,负责在植物叶绿体内产生电化学质子势差;另一部分是F1部分,包含可旋转的γ亚单位,负责将质子通道内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促使催化ATP合成反应。
据研究发现,γ亚单位与F0部分之间通过柔性的链接相连,这个柔性的链接在ATP酶的活性转换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ATP合成酶的机理是通过一个称为“化学耦合”(chemiosmotic coupling)的过程来实现的。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内在光解水和光合成过程中形成了电离质子,通过ATP合成酶的膜部分进行电势梯度的积累,产生了质子通道上方和下方化学势差,这种电荷差,将激活F1部分中的ATP合成反应催化,从而产生ATP。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通过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手段,对ATP合成酶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通过医用探针标记和固体NMR技术,揭示了ATP合成酶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其中的许多结构细节得到了深入的解释。
此外,还发现ATP合成酶分子中含有重要的蛋白磷酸化修饰位点,这些修饰可以进一步调节酶的催化活性和结构功能。
总的来说,ATP合成酶在光合作用中强制生化耦合反应,将光合作用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ATP生物可用能量。
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ATP合成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作用是将ADP和无机磷酸(Pi)催化成ATP,同时利用化学能将质子(H+)从细胞外抽入细胞内。
ATP合成酶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F0和F1。
F0部分位于内质网或线粒体内膜等细胞膜上,由多个亚基组成一个环状结构,其中含有离子通道,允许质子通向细胞内。
F1部分位于细胞质中,由五个亚基组成。
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化学能转化和转轮机制。
化学能转化:F0部分通过质子通道将质子从高浓度区域(外界)传递到低浓度区域(细胞内),这个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F1部分则利用这些能量促使ADP和Pi结合生成ATP。
这个过程需要ATP合成酶上的一些亚基协同作用。
转轮机制:F0部分中的亚基形成转轮状结构,质子通过它们时会使得转轮不断旋转。
F1部分中的亚基则固定在转轮上,随着它的旋转,会释放出ATP分子并使空结合位点变成负载结合位点。
这一过程需要不同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之,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是将质子传递过内膜,并利用这个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ADP和Pi合成ATP,这个过程中需要F0和F1两部分的亚基协同作用。
- 1 -。
ATP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ATP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ATP酶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酶,它在各种细胞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TP酶能够将ATP水解成ADP和磷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供细胞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为了深入了解ATP酶的结构和功能,许多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ATP酶的结构ATP酶是一种复合酶,由多个亚基组成。
ATP酶的基本结构包括:F0酶复合物、F1酶复合物、中央轴和齿轮。
F0酶复合物嵌在细胞膜上,F1酶复合物则露在细胞质中。
两个复合物之间由中央轴连接。
在F1酶复合物内,有三个α和三个β的亚基相互组合,形成对称的圆柱体。
α和β的亚基之间相对位置不同,可以处于三种不同的状态:开口(O态)、半开(L态)和闭口(T态)。
2. ATP酶的功能ATP酶的功能主要是将ATP与水反应,产生ADP和磷酸,释放出大量能量。
ATP酶的反应遵循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ATP + H2O → ADP + P + 能量。
这个反应能够将用于细胞活动的高能分子ATP转化为低能分子ADP,同时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于细胞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包括代谢、合成和传递信号等。
对ATP酶功能的研究表明,其功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除了基本的能量转换反应外,还能够参与其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如蛋白质的合成和折叠,RNA的合成和分解等。
此外,ATP酶还能够作为分子小转移酶,将磷酸转移到其他分子上,如蛋白质、DNA和RNA等。
这些复杂的功能使ATP酶成为细胞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分子。
3. ATP酶与疾病ATP酶的结构与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某些ATP酶的突变将导致肌肉的运动障碍,即肌无力症。
ATP酶还与骨骼的发育和维护密切相关,其功能异常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感抑制等骨疾病。
此外,ATP酶还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关疾病有关。
因此,对ATP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胞活动的运作机制。
atp合酶在合成atp过程中的旋转催化机制模型。化学渗透假说
atp合酶在合成atp过程中的旋转催化机制模型。
化学渗透假
说
ATP合酶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复合物,它能够将ADP
和磷酸转化为ATP。
ATP合酶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旋转酶,它
能够通过旋转的方式促使底物ADP和磷酸结合,形成高能的ATP。
旋转催化机制模型解释了ATP合酶如何利用旋转来进行催化。
根据该模型,ATP合酶的旋转酶由两个部分组成:F1和Fo。
F1部分位于线粒体内侧,在催化过程中通过与Fo部分的旋转
机制相连。
在ATP合酶的催化过程中,ADP和磷酸在F1部分结合,形
成过渡态。
然后,Fo部分开始旋转,这个旋转过程由膜上的
质子梯度驱动。
旋转使得ADP和磷酸逐渐结合成ATP,并释
放到细胞质中。
同时,质子梯度的能量也被耗散,进一步推动旋转过程。
化学渗透假说是关于ATP合酶旋转催化机制的一个重要解释。
根据这个假说,质子梯度的存在会导致ATP合酶发生构象变化,使得旋转酶的结构发生扭曲。
这种结构扭曲促使ADP和
磷酸结合形成ATP,并使ATP释放到外部环境。
总而言之,ATP合酶的旋转催化机制模型解释了该酶如何利
用旋转的方式合成ATP。
化学渗透假说则提供了质子梯度如
何驱动该旋转过程的解释。
这些机制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细胞中能量合成的基本原理。
新的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一候选基因的突变分析
新的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一候选基因的突变分析【摘要】目的:对一个致病基因已定位于1p36.12~1p35.1的BFIC家系进行位置功能候选克隆研究。
方法:引物设计应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3,采取PCR 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候选基因ATPIF1的突变分析。
序列分析采用DNATAR 软件。
结果:未发现与疾病表型共分离的致病突变,但其中发现3个已知的多态(IVS1-19a→g,IVS3-69a→g,IVS3-96a→g)。
结论:排除ATPIF1为BFIC致病基因的可能。
【关键词】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候选基因;突变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一个遗传了四代的中国人BFIC家系,该家系共33个成员,无近亲婚配史。
其中患者8例,男女均有发病且例数相等,每代均有患者,有男→男传递,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所有研究对象均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内科医师进行病史询问和详细的体格检查。
诊断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所提出的标准[2]。
1.2 方法:抽取先证者外周静脉血5~10 ml,按常规酚/氯仿法提取gDNA。
采用PRIMER3软件设计引物,扩增序列包含各个外显子上下游30~50 bp,由上海生工合成,具体PCR扩增引物见表1。
取特异性好且产量高的PCR扩增产物经虾碱性磷酸酶和核酸外切酶Ⅰ纯化后由ABI3771自动测序仪正反向测序,测序结果分别与人类基因组ATPIF1基因序列比较,使用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
如发现序列变异,先在突变数据库进行查询(dbSNP http://www.ncbi /SNP/)排除已知的多态,再进行家系内另两名患者、家系内两名正常人的检测,观察序列变异与疾病表型有无共分离。
2 结果在对ATPIF1基因突变分析中未发现致病突变,但发现3个已知的多态分别是: IVS1-19a→g,IVS3-69a→g,IVS3-96a→g,均为杂合改变(见图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博耶假说也可以形象比喻为:ATP合酶 犹如一 部精密的分子水轮机,当 H+流跨 膜转运时,带动ATP合成酶基部轮子似 的结构和与之相连接的轴进行旋转,就 象水流带动水轮机一样。这一转动继而 引起与轴相连的3个叶片(即ATP合 成酶 催化中心的3个β亚基)也随之转动起来并 发生一定的构象变化,结果使 ADP和Pi 合成 ATP并将它释放下来 。
• Boyer认为,单拷贝的γ亚基处于其它亚基的中 央,并且可以转动,如同三缸马达的机轴,带 动与之相邻的β亚基旋转,发生构象上的变化。 而穿过膜的质子流则如同水流一样驱动反应的 进行,于是 ATP被连续不断地合成出来,供给 细胞活动之用。 • Boyer的假说虽然在当时就已经受到很多间接 实验证据的支持,但它的真正得到承认,是在 1994年 Walker小组发表了F1的晶体结构之后。 Walker的研究表明,Boyer“结合变化机制”中 对于 Fl结构的预测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γ亚 基伸出到(αβ)3中的一个,从而带动它们进行构 象的转换。
• 在 70年代,科学家们证明ATP合成酶由3个部 分组成:一是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基部,二是由 膜 内伸 出的“头部,在两者之间有一个“颈部 使它们连接在一起。很多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表 明,ATP合酶的催化中心位于多亚基的“头 部”,其中3个β亚基起着关键作用,称为催化 亚基,同时“颈部”在表现催化活性方面也是 很重要 的,但是对整个ATP合酶如何合成ATP 的机理 仍然是 一个谜 。
能量货币不贬值
•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 就颁发给探索“能量货 币不贬值”真谛的3位 生物 化学家:奖金的一 半由美 国加利福尼亚大 学教授保罗· 博耶和英国 剑桥大学教授约翰· 沃克 共享,另一半由丹麦奥尔 胡斯大学教授廷斯· 斯科 获得。
• 博耶和沃克揭开了ATP合成酶的隐秘,从 而探明“能量货币”A T P 的形成过程。 • 斯科发现了离子传输 酶,这种酶即ATP合 成 酶的一种存在形式,起着离子泵的作用。 • 他们共同说明了“能量货币不贬值”的 道理 。
• 1960年,在线粒体中找 到了ATP合酶(或称 F1F0-ATP酶),人们惊 奇地发现,尽管ATP合 酶可以被称为自然界中 最小的“轮机”,但它 本身却是一个巨大的蛋 白质复合体,包括了多 种亚基 。ATP合酶可以 分作两大部分 ,位于膜 内的F0 部分,以及位 于基质的类似头部 的 Fl部分。
• 尽管 Boyer与Walker为了解 ATP合成的机制作 出了突出贡献 ,但他们获得今年 的诺贝尔奖 , 还得益于近两年发表的有关工作 ,包括 Cross 小组、Junge小组和Yoshid小组。其中Yoshid 等的工作最为有趣,他们将荧光标记的肌动蛋 白纤维丝附着在F1的γ亚基上,当向反应体系 中加入Mg2+~ATP后,就可以观察到γ亚基的 顺时针转动。很多人认为,上述堪称精美的工 作大大影响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使他们迅速 作出决定,把化学奖授予Boyer和Walker。
• 由于他发现了一种 被称为钠钾激活的 三磷酸腺苷—钠钾 ATP酶,而与博耶 和沃克共获1997 年诺贝尔化学奖。
詹斯· 斯科
• 1997年3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两人 对ATP合酶如何合成能源物质ATP的研 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位获奖科 学家 斯科的成就在于首先发现了一个利 用ATP驱动离子跨膜运送的钠、钾一 ATP酶 ,从而引起有关科学家的注意, 并对此做集中于ATP合酶,并且显示酶如何利用氢流从 ADP和无机酸盐形成三磷酸腺苷所产生的能量。博耶假 设一种不平常的机制解释三磷酸腺苷合酶的特性,被称 做“束缚转变机制”,已部分被沃克的研究所证实。
成果: 致力于ATP的 合成机理研究并 做出成功的解释
ATP合酶的结构
ATP合成的分子机制
F1F0-ATP合酶的发现
生物工程班
三磷酸腺苷 (ATP) ——能量货币
• 三磷酸腺苷(ATP)是世间所有生命体的能最载体。在细 胞中,ATP分子在形成之后1分钟内就消耗掉了。 • ATP 的转换率惊人之高:处在休息状态的人,42小时就 消耗相 当于自身重盘一半的ATP; 在激烈运动时,1天能 转化多达 自身重盈20倍的 ATP • 光能营养生物即植物,靠捕获光中的自由能以形成 ATP; 而化学能营养生物即动物,则靠燃料分子的氧化以形成 ATP。因为有了ATP的存在,才有了生物体内的能盆转 换,一切生灵才得以生存和繁衍。 • 鉴此,生物学家们形象地将AT P誉为“能量货币” 。
• 博耶认为,上述3个β亚基的构象是不相同 的: 一种构象有利于合成ATP的前体 ADP和 Pi(磷 酸)与之相结合。另一种构象可使结合的 ADP 和Pi合成 ATP,第三种构象使ATP变成松驰结合 状态,从而容易被释放下来。当 ADP和 Pi与 一种构象的β亚基相结合以后,依次经历 了两 次构象的变化,从而导致 ATP的合成并使之从 ATP合成酶上释放下来。在ATP合成过程中3个 β亚基通过转动,构象发生交替、反复 的变化 , 所需的能量是由跨膜的 H+ 流提供的 。这就是 博耶的 ATP合成酶合成 ATP的构象假说,即旋 转催化假说 。
约翰·沃克
• 沃克深入研究发现,ATP合酶的分子量约 为50万道尔顿。当这种复合休处于分离 状态时,便能够水解ATP;当处于正常自然 位置时,起作用相反,能够合成ATP。
• 沃克证实,APT合成酶是由10个多肽链组成的复 合体,其中5个是膜固有的蛋白质,5个是膜周围 的蛋白质。周围蛋白质朝 向内膜的基质面突伸, 而构成整个复合体的一个亚单位,称作F1ATP酶, 这就是ATP合成酶进行可逆反应的场所。固有 本体蛋白质组成复合体的另一个亚单位,称作 FoATP酶,对 ATP合成起调控作用。沃克还 利 用分子生物技术对5种膜周围蛋白质进行了纯化 和分析,并测定了氨基酸成分。
• 这三位科学家的工作都围绕生物体能量的 主要提供者——ATP • 博耶和沃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ATP合酶。
• 斯科则由于发现 Na+/K+ 泵而获此殊荣。
• 80年代初,沃克发现 了 ATP合酶,从而找到了第 5种线粒体内膜脂蛋 白—复合体V,与其他4 种复合体在结构上互不 相同。每种复合体都是 内膜的结构成分,具有蛋 白质的通性,与磷脂结成 膜结构,并都有一套独特 的载体,承担电子传递过 程 的部分酶促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