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事件与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比较分析
巴林银行破产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破产案例分析一、背景八十年代以来,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金融创新成为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因此新型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和金融技术不断突破管理制度的禁锢,大量涌现。
传统的商业银行也为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开始从事衍生品业务。
1989年月10日,尼克·里森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并且在1992年被巴林总部派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同时担任交易及清算部门的负责人,并出任总经理。
交易部门主要负责执行期货业务,而清算部门主要负责记录每笔交易的结果。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账号为“88888”的“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要求新加坡分行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
“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
随后,里森手下的交易员接连发生交易失误,里森便将这些失误转入“88888”账户。
为了掩盖这些失误,躲过月底伦敦总部的内部审计,以及应付证券交易所要求追加的保证金等问题,里森开始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将自己的佣金转入该账户。
二、过程1994年下半年,里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累计名义头寸高达70亿美元。
然而,1995年1月16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后数日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里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再加上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频繁故障,到发现各种错误时,损失已经非常严重。
为了使日经指数上涨到理想的价格范围,里森购买了数量更加庞大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
1月30日,里森以每天1000万英镑的速度从伦敦获得资金买进日经指数期货,并卖空日本政府债券。
2月10日,里森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交易史上创纪录的数量持有55000份日经期货及2万份日本政府债券合约。
巴林银行倒闭的案例分析
析
目录
1 巴林银行简介 2 破产的背景 3 倒闭过程
4 倒闭的可能原因 5 带给中国的启示
巴林银行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 人银行”。
既为客户提供有关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当然他们也要像其 他商人一样承担买卖股票或土地的风险,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 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818989838年”7账月户,保“留88了88敞8口”头账寸户。 居然由于自营获利而转亏为盈。
里森接到了一笔买入6000 口期权的委托业务,但由 于价格低而无法成交。为 了做成这笔业务,里森又 按惯例用“88888”账户 卖出部分期权。后来,他 又用该账户继续吸收其他 差错。
倒闭过程
1994年
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 仍经由“99905”账户向伦敦报告。 “88888”差错账户因此搁置不用,但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留存在电脑之中。
这个被人疏忽的账户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
倒闭过程
1992年7月17日
1993年1月
1993年7月
里由森此手,下一一笔名代王理姓业交务易便员衍手生头出出了了一笔 一自笔营差业错务,,损并失形为成2了万空英头镑敞,口并头应寸。 报数告天巴以林后总,部日。经但指在数种上种升考了虑20之0下点,这 里笔森空决头定头利寸用的错损误失账也户由“2万88英88镑8增”加到 承6万接英了镑40。口里卖森出当合时约的,年以薪使还账不面足平5万 衡英。镑,且先前已有隐瞒不报的违规之 举,因而此时他更不敢向总部报告了。
1995年1月26日,里森竟用了270亿美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投机。
巴林银行事件分析(五篇范文)
巴林银行事件分析(五篇范文)第一篇:巴林银行事件分析因素分析①巴林集团管理层的失职。
早在1994年末和1995年初,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曾发现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交易中存在若干异常,并向巴林集团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征询。
这些原本是可能促成较早发现里森活动的。
根据官委清盘人的观点,如果巴林集团的管理层适当检讨并理解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致该集团的信中所表述的忧虑,那么倒闭是可能挽回的。
官委清盘人认为巴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第二封信的态度尤其应该受到严厉指责,该回信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作出许多毫无根据的错误保证。
同样,琼斯对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两封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问题掉以轻心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我们无法理解,琼斯作为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财务董事,何以未经独立地详细了解整个事件,就在里森草拟的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征询里森交易活动的复函上签字。
②松散的内部控制。
从巴林破产的整个过程看,无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或国际金融组织都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
据报载,在2月26日悲剧发生之前,巴林银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未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
1月份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约3024张,20天后,即持有合约16852张(短短20天内,合约持有额增长4倍)。
到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约突破2万张,比在同一市场操作的第二大交易商持有的头寸多出8倍。
这个信号由于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而没有被巴林银行的最高管理当局注意到从而作出应有的反映。
总之,巴林银行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失灵了,预警系统失败,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巴林破产前不久,该银行直到尼克·里森去职的那天,即2月23日星期四,公司的风险报告仍出现交易平衡。
但是,据新加坡有关当局说,巴林在1995年2月头18天里给新加坡期货有限公司汇去1.28亿美元作垫付维持金之用。
巴林银行倒闭与中航油事件对比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与中航油事件对比分析通过巴林银行倒闭于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破产的案例,可以知道巴林银行的破产以及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破产的原因是一样的。
巴林银行由于其新加坡分行总经理里森大量炒卖日经指数期货导致亏空高达8600万英镑从而使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走向终结。
而在巴林银行倒闭后的9年后,中航油因为其总裁陈久霖同样大量炒卖石油期权导致亏损1.8亿美元而覆灭。
纵观这两大公司的灭亡过程,可以看出其覆灭的直接原因都在于其企业负责人过度炒卖金融产品,致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与财务风险。
从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里森与陈久霖二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都对自己过度自信,未赶在损失扩大之前提前斩仓,及时止损。
而是不断加仓,不断妄图打压或抬高价格致使最后一败涂地。
从另一种角度看来二人都是赌徒,只不过赌的方式不同而已。
但是,从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巴林银行总部以及中航油中国总部在二人事发之前均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而其分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完全形同虚设。
作为世界级的大公司巴林银行以及中航油其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定是存在并且具有相当一部分作用的。
但为何巴林银行以及中航油二者在新加坡的分公司中内部控制系统却未发挥丝毫作用?究其原因则在于里森以及陈久霖二人在其公司内的功绩或声望太高,以至于分公司成为其一言堂。
里森作为巴林银行中金融方面的专家在期货期权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而陈久霖则将一家濒临灭亡的企业扭亏为盈并在新加坡挂牌上市,其威望之盛不言而喻。
所以为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出现,企业应当做到以下三点: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
2、加强对分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完善对分公司经营状况和业绩的考察与审核。
3、设立直接作用于企业负责人的机构或部门,用以制止企业负责人的过度投机行为和风险过大操作。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一篇: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一、案例简介(一)巴林银行的历史巴林银行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于1762年由法兰西斯·巴林爵士所创立,至1995年已有233年的历史,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
此后100多年,巴林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
1993年,巴林银行的资产有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4000人,盈利1.05亿英镑;1994年,巴林银行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
(二)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这样一个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里森之手。
里森未经授权在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从事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失败,致使巴林银行亏损6亿英镑,这远远超出了该行的资本总额(3.5亿英镑)。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天后,这家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这意味着巴林银行的彻底倒闭,但荷兰国际集团以“巴林银行”的名字继续经营。
(三)巴林银行的破产过程1992年,28岁的尼克·里森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从1994年底开始,里森觉得日本股市将上扬,未经批准就做风险极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区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获利。
巴林银行倒闭案例分析报告
巴林银行倒闭案1995 年 2 月 26 日,英国银行业的巨头,在世界 1000 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 489 位的巴林银行,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机交易,造成 9.16 亿英镑的巨额亏损,被迫宣布破产。
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 3 月 5 日,荷兰国际集团 (1NG) 以 1 英镑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
一、案情介绍巴林银行(Barings Bank),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于1762年由法兰西斯·巴林爵士所创立。
初期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过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但巴林银行有别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它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比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在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纳州时,所需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
尽管当时巴林银行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一家犹太人开办的罗斯柴尔德银行,但巴林银行还是各国政府、各大公司和许多客户的首选银行。
1886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
等到第二天抛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
巴林银行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 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
此后 100 多年来,该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
该行 1993 年的资产有 59 亿英镑,负债 56 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 4.5 亿英镑,海内外职员 4000 人,盈利 1.05 亿英镑; 1994 年税前利润高达 1.5 亿英镑。
该行当时管理 300 亿英镑的基金资产。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银行,竟因年轻职员尼克·里森进行期货投机失败而陷入绝境。
对中航油事件和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思考
金 亚娇
设 。所以 , 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使风险防范体系发挥它应有 的作用 , 而
不 是 一纸 空 文 。 3 、 需要 进 一 步 完 善员 工绩 效 考 核 制 度
巴林银行和中航油 ( 新加坡 ) 在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设定方面也如 出
、
事 件 内容
事件 追溯 到 1 9 9 5 年 2月 2 6日, 在那一 天 , 全 世界媒体 的焦点 都集 中 于巴林 银行倒 闭事件 , 而这一事件 的幕后推手仅 仅是一位 年轻的交 易员 。因为他在新 加坡期权 市场交易 中过度投机 , 导致这家享誉 世界
辙 。构成 巴林银行交易员薪酬 的主要有三大部分 : 员工薪酬 , 年终 奖 金和客户的佣金 。而年终奖金与客 的其他 各级别员工 的收入主要 由工资 和奖金构成 ,
一
的古 老银 行破产 。随后 , 巴林银行被荷 兰国际集 团以一美元 的象征性 价格收购 , 从此 这家声 名显赫 的银行退 出历 史的舞 台。十年之后 , 同在 新加 坡的土 地上 , 相似 的情 节再 次上演 , 中航油 ( 新加坡 ) 公 司于 2 0 0 3 年初 开始涉足 于石油衍生 品交易活动 , 自此之后便 将大量 资金开始投 注于金融衍生 品市 场 , 主要负责人陈久霖 由于过度 自 信, 没有在对 国际 原油价格判 断失误 时及时收手 , 导致 亏损不 断扩大 , 最终达到了 5 . 5 4 亿 元, 对 国有资产造成 的损失 非常巨大。
二、 原 因分 析
奖金的比例相当之重 , 而它又 是完全 与绩效挂钩 , 一 味的强调绩效便是 对人性贪念很大的考验 , 在这种唯利是 图的氛 围中 , 位高权重 的人难免 会有所迷失 。中航油新加坡公 司的绩效考评制度与 巴林银行相 比有 过
银行倒闭案案例分析—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倒闭成因分析—内部控制角度(一 ) 控制环境存在问题首先 . 管理层对企业经营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这一特点决定了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企业,经营中需要拥有比其他行业更高的风险意识.原因是货币资金极易被挪用、盗窃.而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业务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是以小博大,一旦成功可以获取巨额收益,而一旦失败则要遭受巨额损失.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双刃剑”效应,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在巴林银行例闭案中显然管理层没有对待衍生金融工具应有的风险意识,只看到衍生金融工具的正面效应而忽视了负面效应,从而也没有对负面效应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其次,管理层不重视历史经验的指示作用,突出表现是不重视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尽管资产负债表具有静态性,但它确实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及承担的风险,而巴林银行主管却对资产负债表置之不理.这从彼得·巴林的话语中可以明显看出“若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再次,管理层没有应有的风险等觉意识。
在巴林银行倒闭案中。
当交易员里森由于违规操作使亏损不断加大并且不能通过自身周转来掩盖亏损时.开始要求伦敦总部汇入资金.由干亏损不断加大,里森开始超常规的向总部索要资金,这种情况下巴林银行总部不但没有警觉到风险的存在而且违反英格兰银行的规定向里森输送资金.这些均说明巴林银行总部不但对里森非常规要求汇人资金毫无风险警觉意识而且一味的满足,暴露了总部在风险评估中的失误.最后。
不理智的人力资源政策.尽管里森曾经为巴林银行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而巴林银行‘。
用人不疑,’的政策明显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用人政策走向了极端,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按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本思想.我们认为巴林银行在控制环境上至少存在以上四个方面的不足,最终导致巴林银行的破产(二 ) 信息和沟通存在问题首先,总部要求里森更改进行错误交易处理账户时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尽管错误记录处理账户已经由"99905"转为“88888",但是这个信启、只有开设账户的员工一个人知道,其他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均不知道该账户的存在,开立用于处理错误记录的账户,如此重要的业务信息竟然未让管理者知道,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传递效率可见一斑;其次,在总部恢复使用泊"99905"账户处理错误记录时,临时“88888"账户不但没有及时消除而且该信息也没有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备案,从而使"88888"账户成为内部控制的“盲区”,成为各种内部控制措施难以触及的地方,直到最终巴林银行例闭才知道该账户的存在.可以说正是“888891,账户这个关键控制点的失控导致了巴林银行悲剧的发生。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巴林银行事件是中国银行业历史上一起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对于大规模投资者和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下是对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是中国首家上市的商业银行,成立于1995年。
在成立的初期,巴林银行经营正常,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
然而,在2002年,巴林银行因为一系列不当操作引发了金融风险。
首先,巴林银行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该行管理层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违规操作,未按照规定进行交易核对和审计,导致资金流失和风险暴露。
其次,巴林银行对外部环境的监测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银行在处理风险事件时缺乏应急应对措施,导致风险扩大和损失加剧。
再次,巴林银行的信息披露不透明。
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巴林银行隐瞒了真实情况,无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对巴林银行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重大伤害。
最后,巴林银行对风险的估计和处理不准确。
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巴林银行未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加大了损失,并让金融风险进一步蔓延。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揭示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银行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并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其次,银行需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再次,银行必须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银行应准确估计和处理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巴林银行事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暴露出银行业管理的问题,也揭示了金融风险对于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
该事件促使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加强,并引起了投资者对于金融风险的关注。
同时,银行业也认识到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的建设。
中航油案例分析
中航油案例分析成功的企业由于内控有效而得以扩张;而内控失败必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
美国忠诚与保证公司的调查结论是:70%的公司破产是由于内控不力导致的。
巴林银行、“郑百文”、银广夏这些曾经辉煌的企业,犹如一座大厦在顷刻间倒塌,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被人们称为现代企业稳健发展的“稳定器”??内控制度在这些企业成了一纸空文,中航油事件也是如此。
一、中航油事件的简单回顾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于2001年底获批在新加坡上市,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但在此期间,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
2004年12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5.54亿美元,不久就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5年3月,新加坡普华永道在种种猜疑下提交了针对此亏损事件所做的第一期调查报告。
报告中认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额亏损由诸多因素造成,主要包括:2003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公司未能根据行业标准评估期权组合价值;缺乏推行基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等。
排除一些从事市场交易活动都难以避免的技术原因,我们从普华永道的报告可以得出一个不算离谱的结论:中航油从事期权交易业务的决策以及整个交易过程都无视制度的存在,公司最终的巨亏是不按制度行事的结果。
这次事件引发了政府、企业和理论界对内控执行和完善的思考,内控的有效性再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二、内控的新思考(一)内控的重心:应从细节控制转向风险管理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对我国的海外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大大损害了海外上市公司的形象。
透视中航油事件,我们得到的关于内控的启示就是:内控的重心要从细节控制转向风险管理。
随着新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形成,COSO委员会为了应对来自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挑战,于2004年10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称ERM),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内控,并且会全面取代内控,从而确立了内控向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合理性。
巴林银行
奖金结构不风险参数比例失
当
许多公司为鼓励员工辛勤工作,采取发放奖金的办法。一般根据员工 的职务、工作经验、工作成绩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来确定,各个公司规定不 一。当然,表彰工作成绩是一回事,根据交易所得利润支付大笔奖金,而 不考虑公司的风险参数或公司的长期策略,则是另一回事。巴林一直将公 司50%的毛利作为奖金发给雇员。这个百分数比绝大多数公司的高。巴林 1994年的1亿英镑(1.61亿美元)奖金在公司倒闭前几天刚刚宣布分配。几个 主要总裁可望拿到100多万英镑。奖金时常是根据一个小组或个人在前一年 所赚利润决定的。这种把交易员的收入与他的交易利润挂钩的奖励制度, 最大的问题是刺激了交易员的贪利投机,高额的奖金使得雇员急于赚钱而 很少考虑公司所承担的风险。
2
倒闭的过程
倒闭的过程
“88888” 的 错误账户
用于清算的 电脑 故障频繁
内外部 监管部门的 松散监督
日本
神户地震
倒闭的过程
1
金.王 把买进20仹日 经指数期货合 约误以为卖出
“88888”错误账户
乔治 把卖出100仹 期货误以为买 进 损失金额: 800万英镑
损失金额:2 万英镑
1992.7.17
巴林银行事件和我国中航油事件的对比
1.内部管理严重失控 2.外部监管存有漏洞
巴林银行事件和我国中航油事件的对比 巴林银行事件和我国中航油事件的对比
1
背景
巴林银行(Barings Bank)创建 于1793年,创始人是弗朗西斯巴林 爵士,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 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 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范围 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 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 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 之提供贷款。但巴林银行有别于普 通的商业银行,它不开发普通客户 存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比较有限, 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 展。
“中航油”事件与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比较分析
“中航油”事件与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比较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中航油事件和巴林银行破产案两起金融事件,探讨了它们在事件发生原因、处理方式、影响范围、教训与启示以及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异同。
在事件发生原因分析中发现,两者均存在风险管理不善和监管不力的问题;处理方式比较中,中航油事件更受到政府干预,而巴林银行破产案则更注重市场机制调整;影响范围对比发现,中航油事件影响面更广,而巴林银行破产案对整个金融市场冲击更大;教训与启示方面,中航油事件强调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而巴林银行破产案则突出了风险管理和监管的重要性;最后对监管机制进行比较,指出中国监管体制相对完善,而巴林监管体系仍有不足。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不同事件教训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中航油事件、巴林银行破产案、比较分析、背景介绍、研究目的、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处理方式比较、影响范围对比、教训与启示、监管机制比较、总结比较结果、展望未来发展、建议与对策。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航油事件和巴林银行破产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起金融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中航油事件是中国石油贸易公司中航油的一起财务丑闻,涉及数十亿人民币的资金缺口和财务造假,导致公司股票暴跌、高管受到处罚和调查。
而巴林银行破产案则是巴林国内一家规模较大的银行出现了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最终宣布破产清算,影响了该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秩序。
这两起事件都凸显了金融领域中的风险和挑战,也引发了人们对监管制度、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的反思和警惕。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等方面对中航油事件和巴林银行破产案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总结教训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未来金融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中航油事件与巴林银行破产案的发生原因、处理方式、影响范围、教训与启示以及监管机制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可以揭示不同背景下金融领域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和风险防范提供借鉴和经验。
(完整版)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案例分析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回顾1995年2月27日,一个全世界震惊的日子,英国经营了233年的皇家银行---巴林银行突然宣布倒闭。
它给金融界造成的恐慌是前所未有的。
巴林银行:英国老牌银行,伊丽莎白女王也信赖它的理财水准,是它的长期客户。
尼克李森:国际金融界“天才交易员”,曾任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总经理、首席交易员。
1994年下半年,李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会有大涨趋势。
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损失高达2.1亿英镑。
这时的情况虽糟糕,但不至于能撼动巴林银行。
只是对李森来说影响其光荣的地位。
李森凭其经验,为了反败为胜,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头寸总量已达十多万手。
要知道这是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
当日经225指数跌至18500点以下时,每跌一点,李森的头寸就要损失两百多万美元。
“事情往往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这是强势理论的总结。
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李森所在的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已接近其整个巴林银行集团资本和储备之和。
融资已无渠道,亏损已无法挽回,李森畏罪潜逃。
巴林银行面临覆灭之灾,银行董事长不得不求助于英格兰银行,希望挽救局面。
然而这时的损失已达14亿美元,并且随着日经225指数的继续下挫,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
因此,各方金融机构竟无人敢伸手救助,巴林银行从此倒闭。
一个职员竟能短期内毁灭一家老牌银行,究其各种复杂原因,其中,不恰当的利用期货“杠杆效应”,并知错不改,以赌博的方式对待期货,是造成这一“奇迹”的关键。
虽然最后抓住了逃跑的李森,但如果不能抓住期货风险控制的要害,更多的“巴林事件”还会发生,包括我们个人投资者中的小“巴林事件”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一,公司内部原因(1)巴林银行内部管理不善,控制不力,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巴林银行的倒闭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的倒闭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巴林银行案例分析巴林银行的倒闭看起来像是因为个人的越权行为所致,实际不然,巴林银行事件反映出现代跨国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的缺陷。
巴林银行的管理层可谓在各个层面、各个步骤都存在失职现象,外部审计师和监管者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巴林银行事件的原因并不在衍生业务的复杂性,而主要在于业务人员的行为超出了管理层的控制范围。
外部审计师的行为准则在英国审计业务委员会的相关规则中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了对银行审计师的特殊要求。
但其中缺乏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工作关系的标准和要求,造成实践中内外审计的脱节,内外审计师之间无法实现重大审计信息的有效沟通。
巴黎银行的倒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1管理层对经营管理业务认识不充分在巴林银行中,最高管理层和日常管理层都没有充分理解新加坡分行所从事的衍生业务的性质,他们只注意到新加坡分行每年账面上的盈利,却没有发现这些巨额盈利背后的风险。
因此,管理层对业务风险的清醒认识是内控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前提。
巴林银行的教训在于高级管理层与业务操作人员的信息沟通渠道严重脱节,高级管理层对巴林银行所从事的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即使是在一些危险的信号出现时,管理层也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
建议相关管理人员定期巡视从事相关交易的海外分支机构。
巡视包括向交易员、风险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了解情况,进入交易所进行实地调查,对分支机构和交易员的具体业务情况有所了解。
2利益冲突业务的隔离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巴林银行最惨痛的教训在于没有实现“前台职务”和“后台职务”的有效分离。
所谓前台职务,主要指交易业务,所谓后台职务,包括清算、稽核和业务准入。
巴林银行混淆了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之间的关系,将后台业务作为前台业务的附属品,这种以交易盈利作为重心的作法必然导致对风险因素和稽查工作的忽视,造成严重的危机隐患。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的过程中蒙受了搞到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的不完善。
2004年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不仅满足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需求,也能促进企业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角度主要介绍事件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关键字:中航油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中航油事件简介、中航油公司简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前身——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外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中航油事件经过中航油于2002年3月起开始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从2003年3月底开始投机性期权交易。
这项业务仅限于公司两位交易员进行。
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准确,公司基本上购买“看涨期权”,出售“看跌期权”,产生了一定利润。
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
但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地扩大,直至中航油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财务困境。
巴林银行倒闭原因及教训
巴林银行倒闭原因及教训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巴林银行倒闭原因及教训期货市场经常发生投资者因抱侥幸心理而由小输演变成大亏的例子。
表面上看,巴林银行事件与我们国内投资者似乎相去较远,其实不然。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风险是如何由小变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带来的巨大危害,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惨重教训。
首先,我们对巴林银行事件回顾1995年2月,具有230多年历史、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一消息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强烈震动。
巴林银行1763年创建于伦敦,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
它既为投资者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又像一个商人一样自己做买卖,也像其他商人一样承担风险。
由于善于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
它的业务范围也非常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铁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的项目,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
由于巴林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卓越贡献,巴林银行的经营者先后获得了五个爵位。
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公司交易形成巨额亏损引发的。
1992年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公司开始进行金融期货交易不久,前台首期交易员里森,同时也是后台结算主管即开立了“88888”账户。
开户表格上注明此账户是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误差账户,只能用于冲销错帐,但这个账户却被用来进行交易,甚至成了里森赔钱的隐藏所。
里森通过指使后台结算操作人员在每天交易结束后和第二天交易开始前,在“88888”账户与巴林银行的其他交易帐户之间做假账进行调整,里森反映在总行其他交易账户上的交易始终是盈利的,而把亏损掩盖在“88888”账户上。
里森作为一个交易负责人,曾经通过大阪股票交易所,东京股票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买卖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期货,从中赚取微薄的差价。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的过程中蒙受了搞到 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的不完善。
2004年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一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不仅满足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需求,也能促进企业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角度主要介绍事件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关键字:中航油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中航油事件简介1.1、中航油公司简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前身——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夕卜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1.2、中航油事件经过中航油于2002年3月起开始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从2003年3月底开始投机性期权交易。
这项业务仅限于公司两位交易员进行。
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准确,公司基本上购买“看涨期权”,出售“看跌期权”,产生了一定利润。
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
但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地扩大,直至中航油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财务困境。
目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全部负债(不包括股东贷款)估计约为5.3亿美元。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篇一: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分析事件经过 2003 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 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 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 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3 月28 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 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 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 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 年及2006 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 年10 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 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3 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 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 月10 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 月20 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 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 年10 月26 日和28 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 日到25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 25 日的实际亏损达3.81 亿美元。
2004 年12 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根源积弊已久的国企公司治理问题,即内部控制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10年后“中航油”事件,一个是有着光荣历史的老牌商业银行,一个是中国“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历史戏剧性的重演,我们应有所警示。
本文从1992年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出发,对两大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并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航油;巴林银行;内部控制
一、引言
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
这家百年老店,却由于年仅28岁的交易员尼克?里森在新加坡期权市场交易中的违规操作导致破产。
近十年后,在新加坡市场上,中国航空油料(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也申请破产。
中航油(新加坡)于2001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一度被业界捧为神话。
在公司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于2003年初开始做石油衍生品交易获利,且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因导致公司亏损达554亿元之巨。
不难发现,两者的失败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从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当今公司的内控与风险管理提供教训与警示意义。
二、两大事件内部控制比较分析
(一)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巴林银行,这样一个老牌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经营理念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方面巴林银行一直认为雇佣的员工都是值得信赖的,其实不然,人都是自利的而且人的自利行为得靠制度约束。
再者,管理层存在投机心里,过度相信里森。
另外,时任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曾经表示由于资产负债表本身是反映的过去而不具有决策价值。
“中航油”是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下称“集团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其控制环境不同于巴林银行的是:有着国企的通病。
首先,公司内部人控制,陈久霖身兼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在新加坡分公司基本上是他一人说了算。
其次,陈久霖早期的成功使得集团公司对其十分信任并委以重任,陈久霖由此自我膨胀、刚愎自负,使其自身不受内部控制、监督的的制约。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控制环境区别主要在于:巴林银行是员工诚信问题,中航油是管理层不受约束。
当然相同之处很明显,二者都存在过度投机心理,却缺乏风险意识。
(二)风险评估存在问题。
巴林银行长期以来的优越感,使得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对风险管理机制不重视。
首先,不能有效的识别风险,巴林银行原有一个错误账户,而里森所在新加坡分公司又设立一个错误账户,很明显的风险事项却被管理层忽略。
其次,风险水平不受限制,期货交易具有高风险,而公司却对此没做相关规定,到了后来,伦敦按照里森的要求每天汇入1000万英镑,公司却从不质疑。
中航油同样存在风险评估问题。
第一从风险识别上看,作为公司总裁的陈久霖对期货交易的风险可定是熟知的,但是他的赌博性让他不顾风险,妄求收益。
第二,风险水平上看,大量的买进期货合约,风险水平大大超过了可承受范围。
第三,风险应对机制上看,当时的账面亏损已经达到8000万美元,而且管理层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却没有采取必要的风险应对措施,任由陈久霖一意孤行,直至公司申请破产。
从上述分析,二者区别主要在于:巴林银行是对风险不能有效识别,中航油是不顾风险孤注一掷。
相同之处,二者风险管理机制都不健全。
(三)控制活动存在问题。
巴林银行,里森身兼交易员与清算员,不合理的岗位设置为其掩盖交易失误提供方便。
同时,对于高风险的期货交易,巴林银行缺乏有效的控制活动,里森每天要求伦敦汇入1000万英镑,公司还能审批且不深究。
中航油控制活动的失效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公司编制有《风险管理手册》,规定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就要上报集团公司,当陈久霖在获悉出现580万美元的账面亏损后,却不斩仓上报,而是继续加大买入。
从上述对比看出,二者控制活动主要区别:巴林银行缺乏有效
的控制活动,中航油是控制活动难以执行。
相同点是二者均设有不相容岗位。
(四)信息与沟通。
巴林银行的破产与“88888”账户的违规使用密切相关。
总部与里森所负责的新加坡分公司沟通失效,导致“88888”账户一直存在,且账户信息里森一个人知道。
里森为了维护其光荣的地位,对于自己的失误和员工的失误隐瞒不报,信息没有很好的传递到伦敦总部。
而中航油则是由于陈久霖盲目自大、专权独断,阻止亏损信息的传递。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海外市场进行石油衍生品的交易,本身违背了国家有关国企海外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
但是,由于航油新加坡公司和集团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不顺畅,财务信息失真,使得母公司在一年以后才知道此违规操作。
基于上述分析,二者信息与沟通的主要区别:巴林银行是由于沟通失误,员工隐瞒信息,中航油是由于管理者阻止信息的传递。
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还怕失去已有的光环,一错再错。
(五)监督。
里森违规操作两年多的时间,巴林银行总部内部监督部门却一直没有发现。
而且在一次内部审计中,对于5000万英镑存款的造假,却从不函证其真实性。
中航油设计的内部监督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却实质受陈久霖领导,缺乏独立性。
另外,集团公司派来的财务经理被外调他用。
从上述分析看出,二者监督过程的区别:巴林银行的监督机制松散无实际作用,而中航油的监督机制不具独立性,形同虚设。
相同之处在于,监督机制的无作为是罪魁祸首。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两大事件的内部控制问题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失败主要在于对风险管理的缺乏,监督机制失灵。
所以,如今“企业管理就是风险管理”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据此,本文总结两点启示。
(一)加强对“人”的管理。
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有利于公司风险应对能力,提高员工的道德品质,是对公司控制环境的优化,一定程度上能削弱企业面临的风险。
另一方面,人都是自利的个体,有必要通过制度对员工和管理者进行约束,当然制度的执行还需要配合监督程序的实施。
(二)加强对风险的管理。
“中航油”事件与巴林银行破产案,均是由于对风险管理的失败导致的。
2004年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全面转向风险管理,尤其随着其外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全球流通的加速,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风险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