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病人交接班流程
急诊科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急诊科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8e7758dd3383c4ba4cd2e6.png)
急诊科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急诊科值班医师在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值班。
2、值班期间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3、值班医师每日应提前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交班的医疗工作,交班时应巡视病室,危重患者做到床边交接班。
4、医师在下班前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处理和事项记入交班本,并做好床边交班工作。
值班医师应将值班期间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记入病程记录。
5、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危重患者随到随诊。
6、值班医师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操作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7、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
因患者病情变化,护士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视诊。
如因临时医疗工作离开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8、遇大批量伤病患者或者突发性事件时,立即上报科室主任和医院总值班。
9、每日早交班时,值班医师应将患者病情、处理措施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交清急、危、重患者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10、认真填写值班日志。
急诊患者处理流程
![急诊患者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ae68c97f1922791688e8c0.png)
11、急诊护士在配合医师抢救的过程中,应 处理好抢救、治疗、护理三者的程序关系。紧急 抢救时,急诊护士应先执行医师的口头医嘱,及 时使用急救备用药物,后由医师补开书面医嘱及 补开处方取药。急诊护士应主动做好一切应急措 施的准备工作,保证血压测定、供氧、补液、吸 痰、供血、导尿、各类监护、体温检测等措施的 及时顺利进行,必要时在医师到达之前做好应急 处理,包括建立静脉通路、面罩加压給氧、胸外 心脏按压等。
△评估ABC △开放静脉通路 △保持呼吸通畅 △评估生命体征 △评估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及各种反射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电监护及SPO2监护 △吸氧
△空调房间20~25℃ △物理降温 ◎头部臵水帽 ◎大血管处臵冰袋 ◎冷水擦身 ◎酒精擦浴 ◎冰水灌肠 △药物降温 ◎氯丙嗪20~50mg加入冰5% GNS中静滴 ◎消炎痛栓塞肛 ◎激素治疗:Dxm,氢化可的松 △中暑痉挛:用10%葡酸钙10~20 ml稀 释后静注
●采血作相应检查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T、P、R、BP ●观察全身出血情况 ●记出入量
●感染 ●出血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衰 竭
●高凝血期 ●消耗性低凝血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分 期
诊 断 标 准
●临床上存在易引起 DIC 的基础疾病,同 时兼有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有3项以上异常 ●排除重症肝炎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和原发 性纤溶症
多发伤(复合伤)抢救程序
进行快速、全面的初步评估 抢救现场、急诊室 伤员 心搏呼吸骤停者行CPR,神志昏迷 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 排除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现象 心搏呼吸骤停者行CPR,神志昏迷 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
初步控制窒息、休克、大出血后行进一步评估
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交接流程
![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交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fb10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e.png)
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交接流程引言概述: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对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良好的交接流程能够保证患者的连续性护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并提高医疗效率。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
一、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交接流程的前期准备1.1 交接班前的准备工作在交接班之前,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体征、检查结果等。
同时,手术室和病房的医护人员也应提前了解接收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室的手术安排、病房的床位情况等。
1.2 交接班的时间和地点安排交接班的时间和地点应提前确定,并在急诊科、手术室、病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常情况下,交接班的时间应在手术室准备手术之前,以确保手术室能够及时接收患者。
交接班的地点可以选择在急诊科、手术室或病房的共同区域,方便医护人员的交流和协调。
1.3 交接班的人员安排和角色分工急诊科、手术室和病房的医护人员应事先确定好交接班的人员安排和角色分工。
通常情况下,急诊科的医生会与手术室和病房的护士进行交接班,医生负责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进行详细说明,护士负责记录和执行。
二、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交接流程的具体内容2.1 患者基本信息的交接交接班时,急诊科的医生应向手术室和病房的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过敏史等。
同时,还应提供患者的病情摘要,包括主要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
2.2 治疗计划和特殊要求的交接急诊科的医生应将患者的治疗计划和特殊要求详细说明给手术室和病房的医护人员。
比如,手术室需要了解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手术的类型和时间安排等;病房需要了解患者的护理要求、特殊饮食需求等。
2.3 医嘱和药物的交接急诊科的医生应将患者的医嘱和药物交接给手术室和病房的医护人员。
医嘱应包括治疗方案、用药剂量和频次等详细信息。
同时,还应提供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清单,以便手术室和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核对和管理。
完整版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
![完整版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4f2ba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0.png)
完整版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医院的急诊科是一个关键的部门,为病人提供紧急的医疗救治和护理。
急诊科工作流程的高效运转对于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完整版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
一、病人登记及初步评估1. 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由接待员进行登记,包括个人信息、症状描述等。
这些信息将用于后续的医疗记录和跟进。
2. 接待员将病人引领至初步评估区域,由护士进行初步的健康评估,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的测量。
3. 护士会询问病人的主诉,并了解其病史,以尽快了解病情。
二、医生评估与诊断1. 医生会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询问,以获取更多的病史信息,并检查病人的体征。
借助医疗设备、实验室检验等,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和初步诊断。
2. 在病情需要进一步评估时,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特殊检查,比如X光或者CT扫描等,以更准确地诊断。
3. 根据初步诊断结果,医生会为病人制定一个相关的治疗方案,包括所需的药物和手术等。
三、辅助治疗与护理1. 护士会执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包括给病人予以药物,辅助疼痛缓解措施等,并监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
2. 急诊科还提供护理服务,比如给予输液、换药等,以帮助病人快速康复。
四、观察与床位安排1. 根据病情,医生会决定病人是否需要住院观察。
如果需要住院,便教导护士将病人转移到相应的病房。
2. 如果病人无需住院,医生会通知病人可以离开急诊科,或者安排病人前往其他科室继续治疗。
五、医疗记录与报告1. 所有的急诊科工作人员都要在患者的医疗记录内详细记录他们的观察和处理过程。
这有助于以后对病情的追踪和评估。
2. 医生还需要为病人提供一份完整的急诊报告,包括病情描述、初步诊断、治疗方案等。
这有助于其他医务人员了解病人的情况,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
六、协作与交接班1. 急诊科工作需要高效的团队协作,医生、护士、技师等都需要合作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2. 在交接班时,接替工作的医生和护士需要仔细了解和掌握病人的情况,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急诊排班 值班 交接班规定
![急诊排班 值班 交接班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cbf09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a.png)
急诊排班值班交接班规定在医疗工作中,急诊科是一个重要的部门,负责处理各类急诊病患的抢救和治疗工作。
为了确保急诊科的正常运转,有效地协调医护人员的工作,急诊排班、值班和交接班规定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一、急诊排班规定1. 急诊排班应根据科室内医师和护士的人数、专业技能、工作强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
2. 急诊排班周期通常为一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三天。
3. 排班时需兼顾各职称医护人员的均衡发展,不得出现个别医护人员长期被安排在同一班次,且应合理安排轮休制度。
4. 排班表应提前发布,供医护人员查看,以确保每位医护人员能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个人时间。
二、急诊值班规定1. 急诊值班时间通常为8至12小时,医生和护士的值班时间可以相对错开,以确保急诊科的全天候服务。
2. 值班医生应熟悉急诊科内的各种病情处理流程和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案,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 值班护士应关注患者情况,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严格遵循医嘱和规定的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4. 值班期间,医生和护士需保持电话畅通,及时回复急诊科内部以及其他科室的咨询和求助,协助病人的接诊和转院等安排。
三、急诊交接班规定1. 急诊交接班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患者信息、病情变化、医嘱情况、药品使用情况等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交流,避免信息流失和差错发生。
2. 交接班前,当前值班医生和护士应对正在处理和观察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交接班时患者状态的稳定和安全。
3. 接班医生和护士需认真阅读交接班记录,并与前一班次的医护人员保持沟通,了解正在处理的病情和注意事项。
4. 接班医护人员应对新患者进行全面接诊,确保及时处理急诊科内的各项工作,避免漏诊、滞诊等情况的发生。
以上为急诊排班、值班和交接班的规定,旨在确保急诊科能够高效、规范地运转,提供及时、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不断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相关制度
![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相关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18966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05.png)
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相关制度为确保急诊患者医疗安全,完善急诊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定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1、身份识别制度(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病情危重、意识障得、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过敏史等,由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转科制度(1)凡急诊留观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2)转入科室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室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急诊医学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室。
(3)转科前由主管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4)转入科室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
(5)危重病人转科时,急诊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室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3、急诊、临床科室、麻醉科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1)急诊医学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医学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急诊与病房交接流程
![急诊与病房交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f447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4.png)
急诊与病房交接流程标题:急诊与病房交接流程引言概述:急诊与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个顺畅高效的交接流程可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环节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避免因信息传递不畅而导致的错误和延误。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诊与病房交接流程的具体内容。
一、急诊患者接诊与初步处理1.1 急诊接诊:护士应当及时接待急诊患者,了解患者主诉和病情,及时进行初步评估。
1.2 急诊医生处理: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处理,制定治疗方案,并在病历中记录关键信息。
1.3 检查治疗:急诊科应当及时安排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确保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二、急诊与病房交接准备工作2.1 病房接诊准备:病房护士应当提前了解急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治疗方案,准备好相关设备和药品。
2.2 病房医生准备:病房医生应当查看急诊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
2.3 交接班准备:急诊护士和病房护士应当在交接班前进行沟通,明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
三、急诊与病房交接过程3.1 交接班交流:急诊护士应当向病房护士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注意重点和特殊需求。
3.2 病房接诊:病房护士应当及时接待急诊患者,核对患者身份和治疗方案,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3.3 医生交接:急诊医生应当与病房医生进行交接,介绍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共同商讨治疗方案。
四、病房患者入住和治疗4.1 入住安排:病房护士应当协助患者入住,安排好床位和基本生活设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心。
4.2 治疗执行:病房医生应当按照急诊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3 病情观察:病房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五、病房患者出院和交接5.1 出院安排:病房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决定出院时间,安排好出院检查和药品处方。
5.2 出院指导:病房护士应当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出院注意事项和药物使用方法,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急诊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急诊科值班交接班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89a9d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b.png)
十一、交接班培训与教育
11.1培训计划:科室应制定交接班培训计划,定期对交接班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交接班技巧。
11.2教育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交接班流程、注意事项、沟通技巧、应急预案处理等。
急诊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交接班时间与人员
1.1交接班时间:每日固定时间为早班(08:00-16:00)、中班(16:00-00:00)及夜班(00:00-08:00),班次交接期间为30分钟。
1.2交接班人员:当班值班医师、护士与接班值班医师、护士。
二、交接班内容
2.1病情交接:当班值班人员需将患者病情、治疗情况、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病情变化等详细记录于病历中,并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
14.2互相支持:在交接班过程中,双方应互相支持,遇到问题时共同面对,共同解决。
14.3交流学习:交接班人员应充分利用交接班机会,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学习,提升个人能力。
十五、交接班纪律与规范
15.1纪律要求:交接班人员应严格遵守交接班纪律,按时到岗,认真履行职责。
15.2规范操作:按照交接班流程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交接班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3紧急情况应对:交接班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
6.4跨科室沟通:对于涉及多个科室的患者,当班值班人员应主动与其他科室沟通,确保交接班内容全面。
七、交接班记录规范
7.1记录要求:交接班记录应清晰、详尽,字迹工整,不得出现涂改、模糊不清等现象。
7.2记录内容:交接班记录应包括患者姓名、床号、主要病情、治疗措施、特殊护理要求等关键信息。
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交接流程
![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交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d47f7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c.png)
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交接流程标题: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交接流程
引言概述:在医院中,急诊科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
一、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1.1 急诊科将患者交接给手术室的准备工作
1.2 手术室接收患者的准备工作
1.3 急诊科与手术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二、急诊科与ICU交接流程
2.1 急诊科将患者交接给ICU的准备工作
2.2 ICU接收患者的准备工作
2.3 急诊科与ICU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三、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流程
3.1 急诊科将患者交接给病房的准备工作
3.2 病房接收患者的准备工作
3.3 急诊科与病房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四、交接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4.1 患者信息的准确传递
4.2 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3 医护人员的沟通与配合
五、交接流程的改进与提升
5.1 定期进行交接流程的培训和演练
5.2 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交接
5.3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交接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急诊科与手术室、ICU、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
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准备和沟通,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希望医疗机构能够重视这一环节,不断改进和提升交接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急诊科与120急救人员交接班制度
![急诊科与120急救人员交接班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ebac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c.png)
急诊科与120急救人员交接班制度一、交接班时间和地点交接班应在急诊科和120急救车队的交接班室内进行。
交接班时间为班次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有需要时的即时交接。
二、参与人员交接班时,应有下班的医护人员和上班的医护人员参与。
急诊科的参与人员主要有医生、护士、急诊科技师等,而120急救人员的参与人员主要有司机、护士。
三、交接班的内容1.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病情紧急程度等。
2.病情变化:交接班时应详细描述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主诉、体征、实验室结果和影像检查等。
3.治疗和护理情况:交接班时应向接班人员说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情况,包括是否已经给予药物治疗、特殊护理措施和病人的反应等。
4.医嘱:交接班时应将病人的医嘱清单正式交给接班人员,注意说明医嘱的执行情况和特殊要求。
5.风险评估:交接班时应向接班人员说明病人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晕厥、伤口感染等,以便接班人员加以预防和处理。
6.未完成任务:交接班时应向接班人员说明还有哪些任务尚未完成,如待排查的问题、待执行的检查等,以便接班人员继续跟进。
四、交接班的方式1.面对面交流:交接班时应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同时可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和语气来获取更多信息。
2.书面记录:交接班时应同时进行书面记录,将重要信息清楚整理成文档。
书面记录可以作为交接班时的参考和回忆,确保信息不会遗漏。
五、异常情况处理在交接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紧急情况,如病人病情急剧恶化、重大医疗事故等。
此时,接班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呼叫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同时,还需通知急诊科和120急救车队的负责人,并迅速补充相关信息。
相关人员应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记录。
六、交接班的评估与改进为了确保交接班的质量和效果,可以定期进行交接班评估,了解交接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式。
评估可以通过与病人、医护人员的访谈、医疗事故统计和综合分析等方式进行。
急诊科与120急救人员的交接班制度可以提供病人的连续护理和医疗服务,减少病人的医疗风险。
病人交接流程
![病人交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8be09420c22590103029d45.png)
(1)ICU 与病房转接流程
(2)病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 说明
(3) 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说明
⑷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流程流程说明
(5)急诊与病房转接流程
流程说明
⑹急诊与手术室转接流程
⑺急诊与ICU转接流程
流程
⑻手术室与ICU转接流程
⑼手术室与麻醉后检查治疗室(PACU)转接制度
(10)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流程
(11)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流程
通知择期手术患者
了解手术患者基本信息,无慢性病,药物不良反应等 患者基本信息,有无饮水及进食,有无感冒等 根据手术通知单与病房护士,病人一起核对患者
医生开具手术医嘱 手术室准备手术(手术通知单) 认真核对医嘱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病人 病房护士完善术前准备及护理记录
进行术前宣教及术前准
携带手术中所需用品 如病例,药品,胸片、CT 等 做好交接记录 如术前针的名称,生命体征等 患者进入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
心理护理,减少焦虑,做好术前准备。
急诊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急诊科值班、交接班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de131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2.png)
1、值班医师须提前5至10分钟到位,和交班医师及其它 医师认真做好病人的交接班工作,对于危重病人需床边交 班,了解危重病人当时情况,以利观察和进一步处理。并 做好每日交接班记录。
2、上一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的病情和处理记入 交接班本,完成书面交接班的记录,做好交班准备。在接 班人员未到岗前上一班医师不能下岗。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3、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应请上级医师处理,不得马 虎从事。
4、值班医师接班后须全面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 尤其对危重病人更应做到心中有数。
7、值班医师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及时作 书面记录,并根据病情需要,可通过医务科、总值 班、科主任组织非值班本科或相关专科医师协同抢 救。
8、各科值班医师不得擅自离岗,必须离开时须告 知去向,保持通讯通畅,接到呼叫后5分钟内到岗。
5、下班前你将留观室里的病人进行交接了吗? 6、接班后您全面巡视抢救室、留观室里的病人了吗?
您了解留观室里每个病人的病情吗?特别是危重 病人您心中有数么? 7、值班医师去哪了?离开诊室,未向分诊护士报告 自己的去向。 8、早上8:00晨会交班,大夜、一线、二线应该有5个 医师到场交班,你到场了吗?
9、值班员在值班期间禁止干与医疗业务无关的私 活。
10、每日晨值班医师将值班期间病人的主要情况进 行交班,向经治医师交待病情变化及尚待处理的问 题。
我科存在的问题
1、少数医师经常不按时接班,上班迟到。 2、危重病人必须床边交班。 3、危重病员的交接班记录您认真书写了吗? 4、遇疑难问题,应请上级医师协助处理。
急诊患者转手术室流程
![急诊患者转手术室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b71a9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f.png)
急诊患者转手术室流程一、接收与评估当急诊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首先需要进行快速的接诊和初步评估。
医护人员需要尽快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症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转入手术室。
二、通知手术室一旦确定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要立即通知手术室。
通知时需要提供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手术需求和预计手术时间等信息。
同时需要预先安排好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消毒、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等。
三、准备转运在通知手术室的同时,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要开始准备转运患者到手术室。
这包括移动患者到转运的床上、固定和保护患者、确保患者的舒适性并预防交叉感染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四、交接班转运患者到手术室前,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要与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接班。
此时需要提供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已经采取的治疗措施等信息。
双方还需要讨论和确认患者的手术需求和手术计划。
五、转运过程转运患者时需要保持患者的稳定和安全。
医护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减少可能的并发症和损伤。
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记录并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同时要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畅通,避免长时间的缺氧。
六、抵达手术室一旦抵达手术室,患者需要被迅速移动到手术床上,并进行必要的扫描和检查。
此时,医护人员需要再次确认患者的手术需求和手术计划,确保手术室的医疗人员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
七、手术准备在患者抵达手术室后,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准备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
这包括准备手术室的消毒、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确定好手术室的人员组成、分工和责任等。
医护人员还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八、手术展开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可以开始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和协作,确保手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病人工作流程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病人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09846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3.png)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病人工作流程标题: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病人工作流程
引言概述:急诊科与病房之间的病人交接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为了确保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医护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医疗过程的连续性。
一、急诊科接收病人工作流程
1.1 患者抵达急诊科
1.2 急诊医生初步评估
1.3 确定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二、急诊科与病房交接准备工作
2.1 准备病历和医嘱
2.2 安排护理人员
2.3 完善病人信息交接表格
三、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病人具体操作流程
3.1 急诊医生向病房医生交接病人
3.2 病房医生核对病历和医嘱
3.3 护士接管病人并安排入住
四、病房病人入住后的处理
4.1 进行入院访视
4.2 安排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4.3 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五、病房病人出院准备工作
5.1 完善出院医嘱
5.2 安排病人出院检查
5.3 协助病人顺利出院
通过以上的工作流程,急诊科与病房之间的病人交接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做好病人交接工作,以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医院的声誉。
急诊科制度
![急诊科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3369e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e.png)
院前急救病人转送制度1.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应按照“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原则转送病人。
2.病情允许,患者或者家属在病历上签字后,可就“患者或者家属”意愿送往指定医院。
3.病情较重,已向家属交待,但家属仍要求送到其指定的医院时,病人或者家属要在病历上签字,并注明后果自负。
4.特殊病种,如烧伤,煤气中毒需要特殊治疗时,要根据病人病情,本着“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原则,将病人送到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医院。
5.转送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陪在病人身边,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赋予相应处理。
120 交接班制度1.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参加交班工作,参加急救值班的医护人员、驾驶员应提前 10 分钟到站。
做好交班准备工作。
2.交班者清点设备器材是否齐全、完备有效,并给下一班准备好必需用品,向接班者交待清晰再离岗。
3.接班者认真听取上一班的交班报告,不清晰的地方提出疑问直至清晰。
4.交班者如遇到有下一班未按时接班时,应严守岗位直至有人接班方可下班离岗。
5.不认真交接,发现丢失、损坏物品或者浮现其他问题,由接班人承担。
急救工作制度1.急救网络所有成员单位执行统一的准入标准,接受统一的指挥调度,统一的病历书写,在院前急救各环节严格执行相应的工作制度,各急救站完善各自管理制度,确保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2.120 急救网络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 120 调度中心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
3.120 急救调度原则:就近、就急、就专业、就自愿派车,急、危重病人优先派车,急救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精神,分秒必争救治病人。
4.急救网络工作范围:各种急病、创伤、中毒和重大意外灾害事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及途中的监护与救治。
5.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急救网络成员单应在 120 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共同投入抢救工作。
6.120 医疗急救指挥中习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
精品文档值班救护人员管理制度1.急救值班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交接班制度。
急诊科各班工作流程及标准
![急诊科各班工作流程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e8101d650e52ea551898a9.png)
抢救班白班工作流程抢救白班护士职责一、提前15分钟接班,严格进行交接班工作。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二、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熟练掌握各项抢救程序,正确执行医嘱,迅速有效地配合医生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书写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护理记录。
在医师未到以前,遇特殊危急病员,可行必要的急救处置,随即向医师报告。
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病人送入住院部、转院或死亡后及时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所使用的抢救物品和药品。
四、护送危、重、急特殊病人检查、入院,并保证病人的安全,认真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五、负责洗胃、导尿、灌肠术等治疗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操作完毕后保持用物的清洁、整齐以备用。
六、保持清创缝合室、洗胃室、抢救室的整洁有序。
七、负责准备各项急救所需用品、器材、敷料,保证各抢救设备完好,做到“五定”。
八、协助出诊、分诊班工作。
九、周二、周四消毒更换抢救室、清创缝合三联合。
十、每日督促保洁人员打扫卫生。
十一、遇有突发、特殊、重大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抢救班夜班工作流程抢救夜班护士职责一、提前15分钟接班,严格进行交接班工作。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二、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熟练掌握各项抢救程序,正确执行医嘱,迅速有效地配合医生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书写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护理记录。
在医师未到以前,遇特殊危急病员,可行必要的急救处置,随即向医师报告。
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病人送入住院部、转院或死亡后及时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所使用的抢救物品和药品。
四、护送危、重、急特殊病人检查、入院,并保证病人的安全,认真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五、负责洗胃、导尿、灌肠术等治疗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操作完毕后保持用物的清洁、整齐以备用。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9a3f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2.png)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第一篇: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LC—010: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生效日期:2011年7月1日修订日期:一、120医师接受任务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评估,进行初步救治,并及时与急诊科电话联系(85875245),告知患者病情,通知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
二、急诊护士接到急救车转送患者信息时应迅速做好接诊准备并通知急诊科相关专业医师。
三、救护车到达急诊科后,120医护人员与急诊科医护人员一道合理安置病人。
四、接诊护士快速评估患者基本情况,根据病情分级安排患者的抢救或就诊,协助将患者安全转移至转运床上。
五、“120”医师与急诊医师交接病情及诊治过程;急诊护士观察患者神志、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患者皮肤情况,询问“120”护士对病情的处置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将以上情况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
六、“120” 急救人员将接诊病人的情况详细记录于《120救护车送入急诊科患者情况登记记录本》内,逐项填写不可漏项,送诊人员和急诊接诊的医护人员在记录本内签名。
七、全部交接完成并经急诊科同意后,120医护人员方可离开。
LC—011:入院制度生效日期:2011年7月1日修订日期:一、各有关部门(医务部、护理部、住院部、门诊部、急诊科及各临床科室等)医务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符合收治标准的患者能够尽快入院治疗。
二、各临床科室应根据各专业疾病的特点收治患者入院。
在患者入院、转科或转院前,需有与病史和体格检查所提示的辅助于诊断的各类化验和影像学检查。
三、对符合本科室收治标准的患者,具有本院执业医师执照的医师才能签发入院证明。
入院证明应注明初步诊断,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初步的诊治计划、治疗结果等信息,帮助患者及家属做出住院与否的决定。
四、普通患者入院可采取直接住院、协调护理单元住院、加床住院、预约住院方式,医师并提前告知患者住院的方式。
五、对急诊或有紧急需求的患者,优先诊治,优先入院。
各护理单元应预留急诊床位,若护理单元无床,由床位协调办公室统一协调全院床位,优先收治急诊病人,任何护理单元不得拒收此类病人。
急诊科观察室护理交接班流程
![急诊科观察室护理交接班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76980b7f1922791788e845.png)
急诊科观察室护理交接班流程
一、交接班由两部分组成,包括集体交班和床边交班。
二、每日早8:00点集体交班,由护理班交班,上班、下班的护士全体参加。
三、对病情危重、病情不稳定、临床需要勤观察的患者,有引流管路的患者进行重点交班,按病情五掌握内容详细交班。
其余患者交接姓名、诊断、主要临床症状及一般情况等。
对特殊事件或病历要重点交班。
四、床头交接班内容:人观天数、病情状况、患者精神状态、卧床患者皮肤情况、输液速度、输入药物名称、注射部位情况、套管针使用时间、各种引流管是否畅通,皮肤情况。
五、对患者周围环境进行检查,帮助和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整理,必要时请护理员或卫生员给予帮助。
六、在接班前清点物品、药品,确认患者治疗药品无问题方可交接班,如出现问题及时自查。
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交接班流程
![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交接班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9bb7e3b90d6c85ed3ac658.png)
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交接班流程
急诊抢救室交接班流程分为两部分。
一、急诊流水集体交接班,抢救护士交接前一日各种工作量及抢救记录内容,以及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情况。
二、护士长、抢救护士床头交接班,由交班护士严格按照“病情五掌握”的要求去做,交接内容如下。
1.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患者在抢救室的天数。
2.患者的主要病情。
需要注意的问题。
3.各种治疗用药及静脉滴注情况,是否有脱出、静脉炎等,注射部位是否异常。
4.使用留置针患者留置针的情况,留置针的天数,注射部位是否异常,穿刺部位是否红肿,是否注明日期并确保其在有效期之内。
5.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要检查指脉处是否有夹痕,血压袖带是否松紧适宜、无压痕,心电监护仪各项示波是否正常,导联线是否顺畅,是否不挤压患者皮肤。
6.交接各种留置引流管的情况,是否通畅,位置是否合适,引出物的性质、引流量,是否需要更换引流管、引流袋。
7.患者皮肤情况,需按时翻身的患者要交接翻身的具体时间,健康指导情况。
8.交接各种一次性物品是否标明时间(静脉留置针、反流尿袋),注射泵标明用药内容。
9.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戴机时间,呼吸机模式,湿化水温及水位。
气管插管的深度,呼吸机管路的顺应性,患者是否舒适,气道护理情况.
10.吸氧患者要交接吸氧管的鼻塞是否置入鼻腔内,湿化瓶的水位,鼻塞固定是否舒适、合理。
11.特殊患者特殊交接,有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重点交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病人交接班内容及流程
病人交接班是落实核心制度保障患者安全,提交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使交接班更加规范,特制订交接内容及流程如下:
1.护理人员进入病房顺序为:交接班护士在前,依次为接班护士、护士长及其他护士。
站位:交接班护士,接班护士站在病人右侧,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左侧,其他护士则位于床尾。
2.交接班内容(交接班护士礼貌地和病人问候,打招呼询问病人的感受)。
交接班护士告知患者我们现在进行交班,使病人感到亲切和被尊重,向接班者交代病人情况: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病情、各管道的情况、用药治疗情况、医嘱执行情况、皮肤、粘膜、饮食、卧位、排泄、伤口情况,特殊检查与处理及专科特点,本班完成和下一班需完成的工作等。
3.交班护士在向接班护士交待病人情况时,接班护士要和交班护士共同查看病人的情况。
需告知患者共同告知的内容。
4.交接后和病人打招呼,离开病室。
交接时需到治疗室等。
5.危重护理记录单,接班者在交接者后面签字
四看、四查、一巡视”
(1)四看:看交班本、医嘱本、护理物品登记本及各项护理记录本是否完整准确,有无遗漏或错误。
(2)四查:重点查新入院、危重瘫痪、查大小便失禁、查皮肤情况。
(3)一巡视:对所有住院病人,特别是危重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班
交接班护士进入病房
↓
先向病人问候打招呼(清醒)
↓
共同查看病人
↓
(交班)护士与(接班)护士交接具体内容: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病情、管道情况、皮肤、饮食、卧位、切口情况、用药与治疗情况、特殊检查与处理情况需下一班完成工作。
↓
共同向病人做必要的告知
↓
离开病室
↓
进行其它内容的交接(如抢救室、治疗室、急诊手术室、急诊诊
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