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下半部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文学主张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文学体裁文学的不同类别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称为体裁。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的全部知识、经验和修养等所构成的欣赏背景,它对欣赏活动起着一种参照框架的作用,一旦缺少这一参照框架,欣赏活动编号变得毫无意义。
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原是从物理学吸收而来的概念,它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声音的共振,在文学鉴赏中则是指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它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二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三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情感的共振。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对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既属于文学接受范畴,又超越了接受范畴。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学概论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 文学哲学 • 文学社会学 • 文学心理学 • 文学符号学 • 文学价值学 • 文学信息学 • 文学文化学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七章 文学创作过程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 象的理想形态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 中国古代文论:
“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
说、“物感”说、 “妙悟”说、“童心”说、“性 灵”说、“神韵”说、 “出入”说、“象外”说、 “意境”说
•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说、“无
意识升华”说、“原型”说、“投射”说、“心理 距离”说、“直觉”说
• “比兴”说
• “滋味”说
➢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是 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 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 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 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 所乏耳。”
文学接受论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任务
•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文学概论全文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文学观念1、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
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当然这还是常识、知识,即前科学的真理);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完整word版)文学概论完整版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探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LLL1- irirr- l」r rrf —」r f L」=R R—LL r f clj- f lll Er rn rr _r~ rn r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探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了、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探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绪论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位,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第二章文学观念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想和仪式活动之中。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有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席勒和斯宾塞)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普列汉若夫《没有地址的信》、鲁迅)第三章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作家经过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学作品。
艺术积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动。
所谓“取精用宏”,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对材料应该尽可能地精炼、提纯,而这种精练、提纯必须以对丰富材料的大量占有为后盾。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内心形象: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
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形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内心形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
形象形成:即内心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
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特征。
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
《文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文学概论”是阐述文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教材体系,也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几乎涉及了文艺学的方方面面。
如果我们要在根本上理解“文学概论”这个理论体系,要了解在这个体系之中的各个细节及其相互关系,就必须关注其本体,说明它自身的学科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等。
知识点1:文学概论的性质“文学概论”是一门具有文学理论性质的课程体系。
从学科界限来说,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
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这三个分支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密切的关系。
文学史是在时间维度上具体地考察文学的发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文学史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2、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3、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4、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为核心对象所展开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在对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中,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文学概论”是对整个文艺学的一种理论阐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文艺学的各个主要问题的一个教学体系。
由此看来,我们对“文学概论”应该有两种理解:1、“文学概论”是一种教材和教学体系。
2、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理论体系。
它具有文学理论的特点,但它又不是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相并列的文艺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文艺学所采取的角度基本相似,因而它的理论特点是全面概括而不深入。
知识点2: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中文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概论(大二下)
1.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的特征的赋予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文学意境: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3.审美意象: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文学审美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出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4.行动元: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
5.角色:指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6.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文体和语言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7.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的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和观念结构。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称为期待视野。
8.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9.共鸣: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10.净化: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后,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11.领悟: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浅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态及过程。
12.延留: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共鸣、净化、领悟之后,继续留存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13.文学批评: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说明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文学概论下期末重点总结
文学概论下期末重点总结引言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人们用以理解和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
本文将对文学概论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学生复习和理解这门课程。
第一章:文学的定义和特征文学的定义是多元的,既包括狭义上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也包括广义上的口头文学、传统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等。
文学的特征主要包括文字表达、审美价值和言说功能。
文字是文学的基础单位,文字的选择和运用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环节。
审美价值是文学的核心特征,包括情感共鸣、美的追求和艺术创造等。
言说功能是文学作品传递信息、思想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第二章: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代的口头传统,随着进化和历史的演变,文学发展成了书面传统和口头传统两个分支。
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时期和阶段,如原始文学、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现代文学等。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特点,反映出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变化。
第三章:文学的类型和体裁文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体裁,如史诗、戏剧、小说、诗歌等。
每种类型和体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律和审美标准。
史诗是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来表达崇高、纯洁和伟大的价值观。
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来传递情感、展现人物性格和社会形态的一种文学形式。
小说是近现代最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通过叙事方式刻画人物心理、揭示社会现实和反映个体命运的种种可能。
诗歌是对抽象思维、感情和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与表达。
第四章:文学的主题和风格文学的主题是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观点,可以分为人性、爱情、自然、社会等不同维度。
文学的风格是指作者在创作中运用的语言、叙事方式和形式结构。
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个体作家具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第五章: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社会相互交织,文学既反映社会现象、思潮和价值观,又影响社会心态和行为。
文学概论 第二章.文学创作论
2. ① A.
B.
C.
文学生产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文学与科学的区别 目的不同:科学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文 学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手段不同:科学用概念、术语来描述结论; 文学用形象来传达感受。 主体特性不同:科学避免主观成见的介入; 文学则往往带有作家的主观成见。
②
A.
B.
③
文学与宗教的区别 相同之处:都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善 于用形象来传达感受;都富于想象。 不同之处:宗教否定现实世界和人的自身价 值,导向虚无的彼岸世界;文学则在文学世 界中充分肯定人的一些美好价值,导向一种 更人性的生活方式。 文学与其他艺术生产的区别:符号工具不一 样,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用的是语言符号。
②
A.
B. C.
旁观者和移情者 旁观者: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以审美眼 光看待社会生活的生产主体。 移情者:将情感投射到对象当中去,使对 象拥有主体的情感的生产主体。 评价:旁观者指出了文学生产主体创作时 的非功利心态,但忽视了生产主体作为具 体的社会人必备的情感价值立场;移情者 注意到了文学创作主体在创作时的情感投 入,但片面夸大了这种情感投入的功能, 如巴尔扎克的客观环境描写,就没有情感 投射。
2.
①
②
A.
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 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 的统一体。(109页2句) 特殊性表现: 具有审美价值和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蕴 含一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B.
c.
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打上了作家的思 想感情烙印。 例证:《阿Q正传》和《红旗谱》由于作家 体验不同,内容就不一样。 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即从横向看是多方面 交融渗透,从纵向看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文学概论-至四章PPT课件
诗歌
总结词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要特点的文学体裁,通过语言的节奏、韵律和意象来表达 情感和思想。
详细描述
诗歌可以是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关 注和批判。诗歌在文学史上源远流长,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散文
总结词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不受韵律和形式的限制, 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为主要目的。
文学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文学作品将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人性和 生态保护等议题,发挥其社会责任和使命。
03
文学的类型
小说
总结词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详细描述
小说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 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性百态。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文学创作的主要 形式之一。
文学概论-至四章ppt课件
• 文学的本质 • 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 文学的类型 • 文学的阅读与欣赏
01
文学பைடு நூலகம்本质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功能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 形式,通过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思 想,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
文学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 功能,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 人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质。
02
文学起源于宗教、神话和民间故事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人们通过神话、民间故事等形式,传递着对世界的
理解和价值观,这些形式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重要源头。
03
文学起源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学逐渐成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通过文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00131053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Literature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四年级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范畴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它通过对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和审美现象的文学本体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为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提供总体观念。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学习和研究文学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提供一定学习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留学生系统地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他们学习其它文学专业课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三)实施说明1.文学概论课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四年级,共24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本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较系统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和批评,从而学会运用所知识来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学生要多阅读文学作品,运用一定的抽象思维来思考文学现象。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4.本课程建议采用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让学生全面掌握文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课程已经完成。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习题的选择以围绕教材筛选出的练习题为主,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加以扩充,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结合理论知识,剖析作品内涵。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目标:主要考核学生对文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识能力,检查学生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对文学现象的判断与感悟能力。
文学概论部分知识点
1.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状,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的形式使文学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它的结构有三个层次,分别为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
从语言层上看,它以语言以及它的符号来记录文字,作为构筑文学形象的体系。
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正是文学文本语言层拥有的特性。
它还能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技巧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其在审美价值上的艺术追求。
而非文学文本一般比较客观,大多为说明解释性质的,缺乏在艺术上的审美性。
从现象层的角度看,它是一个文学形象体系,是读者构筑起来的一个超越日常语境的审美语境。
而非文学文本很少有审美语境。
从意蕴层来看,它是文学文本的灵魂所在,并且文学文本的价值最终取决于他所蕴含和显示的审美意味上,而对于非文学文本来说,它的意蕴很少有审美上的意义。
2.文体的形成是文学意识成熟的一种标志,是文学发展相对成熟、文学观念趋向自觉、文学理论逐渐完善的标志。
规范性是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体裁不同,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就会不同,也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就像有些散文可以改写成诗歌一样。
虽然每个字都是一样的,但是带给我们的感觉却不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创作来说,写作时就有了规范,不会写出“四不像”这样的文章,并且我们也要遵循不同体裁的具体要求,例如诗歌,有押韵的规则,这样能更好的规范我们的写作行为。
对于接受来说,我们能在欣赏文本的时候根据规则快速判断它的体裁,并找到较好的赏析方式,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3.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对语言的执著追求使它与日常语言有了明显区别。
诗歌在节奏、押韵、字句数上有固定的要求。
诗歌没有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也可以不遵循事理的逻辑,这样它在抒发时就拥有了较大的随意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情感轨迹进行描写,这其中就会有很多的省略、伸缩、交叉、颠倒,打破了按部就班的顺序,形成了跳跃式的结构。
在我看来,它在不断继承发展到现在,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所以有些地方会与日常语言背离。
(完整版)文学概论
(完整版)文学概论1、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它是作家根据创作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真实、可感而又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或生活情境。
2.文学的审美性:指的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观照和反映客观生活,所创造的适应人的审美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本质属性。
3、题材:广义的题材是指可以作为创造材料的社会生活现象的某些方面,如通常所说的工业题材、农业题材等。
狭义的题材是指经过作家选择、集中、提炼和虚构而进入文学作品中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
4、结构:组织安排作品的各种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叫结构。
结构包括各种人物相互关系的处理方式、情节线索的安排方式以及场面的调度、细节的刻画等方式,其基本任务是使艺术形象彼此协调、匀称和完美,以便构成一幅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意境隽永的美的画面。
5、文学体裁的“三分法”:“根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而把文学作品分为抒情、叙事和戏剧文学三大类。
这样有利于人们理解不同种类文学体裁的内在特点。
6、四分法:综合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结构体裁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点,而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别的分类方法。
这种方法是我国“五四”以来传统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方法。
7、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经过作家提炼、概括、想象、虚构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真实。
它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体现着作家审美评价的倾向性,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晶。
艺术真实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
8、文学典型:即文学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
是指具有鲜明而丰富的个性特征,又能高度概括社会本质规律某些方面的,独特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强烈社会效果的艺术形象。
9、典型化:就是将生活素材经过艺术提炼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以及至典型形象的过程。
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典型化的方法三种10、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把感觉、知觉和表象加工改造成为形象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
文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文学概论是文学研究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观点以及主要流派和作品。
本文将从五个章节的内容入手,对文学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一章:文学的基本概念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文学是人类用语言艺术化地再现生活的产物,它具有语言艺术性、形式美和思想性等基本特征。
文学的功能包括审美功能、思想性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等。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文学作品的分类和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第二章: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时期。
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等时期。
每个时期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文学的理论观点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包括文学创作理论、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研究理论等。
其中,文学创作理论是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文学创作的方法、创作的技巧和创作的原则等内容;文学批评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理论,主要包括文学批评的方法、批评的原则和批评的标准等内容;文学研究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理论,主要包括文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等内容。
第四章:文学的主要流派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流派。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五章:文学的经典作品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奥德赛》、《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和《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等。
文学概论完整版
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与形态⏹导论:⏹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属性⏹1.文艺学及其由来⏹概念⏹文学的发展史以及诗学的发展史⏹2.文学研究的划分法⏹沃伦、韦勒克的三分法⏹当代五分法的意义:一般与特殊,共时与历时⏹五分法之间的关系:广义的文艺学包括这些方面,我们本书对象是侠义文艺学,也就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二、文学理论是研究什么的?⏹重点:文学实践过程中的四要素,难点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质⏹艾布拉姆斯的看法:⏹文学实践活动的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活动的所有内容,也是本书的章节结构。
⏹延伸与拓展:⏹生态文学反对将文学看作高于世界的东西,而是认为文学作品和世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反对文学当中所反映的对自然、社会征服的内容。
而崇尚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每个声音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合法位置。
⏹三、文学理论的品质⏹(一)实践性特征⏹文学理论来自于文学实践活动,是对文学现象和文学活动的总结;文学理论又反过来指导文学实践活动,至少对文学活动进行批评和评价。
⏹文学理论对文学成就或文学现象及时进行总结或者命名,最为重要的是对文学创作进行针砭。
⏹我国文革之后30年的文学事业蓬勃发展,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比如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朦胧诗、先锋文学、新历史主义小说等等的肯定、批判。
⏹其中涉及到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文学真实性、文学修辞学、文学与人文精神、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人性与人道主义。
以及其他的纪实文学、历史题材文学等等的写法。
⏹现象延伸分析,当下文学现象以及对其的评价⏹由于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也由于自我发展的自由性和多样性,文学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
⏹草根文学(大众文学或平民文学)、网络文学、地摊文学的出现,极大拓展了文学生长的空间,但也良莠不齐。
手机短信文学⏹70后,80后创作⏹诗歌领域的口语、民间立场,梨花体,第三代⏹红色经典的改变改版,恶搞文学,戏仿文学⏹文学研究领域:⏹批评的方法发生改变,批评理论也随之改变,影响着文学理论。
文学概论(下)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下)期末复习1.艺术构思过程——➢作品整体框架的形成。
➢设计具体的艺术形象。
➢安排情节的演变。
2.语言呈现的要求——➢语言表达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要有丰富的表现力。
➢追求独创性:语言表达要有自己的特色。
➢要富有情趣。
3.艺术情感的作用——➢艺术情感的表达需求构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
➢艺术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文学创作的核心。
➢艺术情感是艺术形象重要构成成分。
4.艺术想象的特点——➢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
➢是形象与情感相交织的过程。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5.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表达目的不同。
➢服从的真实性标准不同。
➢语言意义发生的方式不同。
6.文学形象基本特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
(虚构情节+真实情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
(文学形象不是直观想象,是间接的。
)➢个别性与一般相统一。
(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7.文学意境特征——➢情景交融(景中含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虚实相生。
(如在目前,见于言外)➢韵味无穷8.文学象征的特征——暗示性/哲理性/多义性/荒诞性9.文学典型的要求——➢现实生活的反映➢注意现实真实➢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0.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
➢具有生命斑斓色彩。
➢具有灵魂深度。
➢蕴含深刻历史真实。
11.诗歌的艺术特征——➢强烈的情感。
➢跳跃性的言语结构。
➢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凝练的意象。
12.小说的艺术特征——➢叙事性。
➢故事性。
➢虚构的现实。
(小说在强调虚构性的同时又追求艺术的真实感)➢文体的杂糅性。
(小说是最能表现生活广度的题材)13.戏剧的艺术特征——➢尖锐的戏剧冲突。
➢高度集中的戏剧结构。
➢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语言。
14.散文的艺术特征——➢感受新颖,情感真挚。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自由,形散神聚。
➢阅读前的素养储备。
➢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
➢审美评价。
16.文学批评的原则——美学的历史的原则➢强调要求文学批评运用诗意的或审美的尺度。
☆文学概论 (415页) 课件
5﹒发展论: 为了回答怎样推动和发展文学事业的问题,从社会生活
作为外力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一步一步推动文学 事业向前发展,即从文学社会生活的矛盾运动这一角度 来阐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四 学习文学概论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一)目的 从最终的目的而言就是为了提高文学接受者的审美鉴赏
理,分析一个作品、一个作家或者一个民族、一个时 代的文学现象,概括的是文学在某一局部的特殊规律。 而文学概论在文学创作和欣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 究所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概括的则是所有作品、作 家、民族和时代都适用的普遍规律。
特点
3.作为一种立足并指导文学实践,即“直接面对”文学 实践的纯理论,它具有现实感强烈的特点。
马克思批评他的《冯•济金根》中的主人公,“你的济金根——顺便说 一句,他也被描写得太抽象了——也是多么苦于不以他的一切个人打 算为转移的冲突”。 文学
本体 论
(二)作家对生活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心灵化
列宁曾说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
世界。”因此文学尽管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作家在反映
1﹒本体论: 为了回答什么是文学、哪些属于文学的问题,也就是从
社会生活被反映在文学之中,如何规定文学的本质和形 态之一角度,即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研究文学 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 2﹒功用论: 为了回答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问题,也就是从社会生活需 要文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即要阐明 文学在社会生活中属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 用。
对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即要透过现象而把握到本质。《三
国演义》中的周瑜,实际年龄比诸葛亮大,但为了艺术效果,则作品中让
其比诸葛亮小,以符合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一般经验,即老年人大都老成持
文学概论(姚文放版)
多媒体课件
目
绪 论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 第二章 文学特征论 第三章 文学功能论
录
第六章 文学风格论 第七章 文学作品论 第八章 文学语言论
第四章 文学发展论
第五章 文学创作论
第九章 文学鉴赏论
第十章 文学批评论
绪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论
1、阅读绪论部分的四节内容。 2、初步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归属、 内容构成、理论范围。 3、理解和熟练掌握文学、文艺学、文学理论 三个概念。 4、初步掌握并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文学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 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柢是受到 经济基础制约的,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从文学的题材来看,一定时代的文学是当时社会生 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性质,最终是为经济基础 所制约的,因此由于经济基础的不同,在社会的不同发展 阶段便有不同的生活内容,也就有不同的文学内容。 2、从文学的风格来看,每一种文学风格的形成,都不 会是无缘无故的,而总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原因。文学风格 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它的形成并 非只是作家艺术家个人的事,它也有着一定的社会根源。 3、从文学的样式和类型来看,它们的产生、演变和衰 亡都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肯定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就将文学以 及其他意识形态(哲学、道德、宗教等)与经济基 础以及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区别开来,这同时也就 指出了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共同本质,在一般性 的层面上对文学本质作出界定;而肯定文学是一种 审美意识形态,则是进一步将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 (哲学、道德、宗教等)区别开来,指出了文学不 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本质,在特殊性的层面上 对文学本质作出界定。
文学概论下学期打印
文学概论下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它一般包含着更为丰厚的历史内容,成为人类通过文学认识生活的方式之一,所以,它常常是叙事文学的至高的美学追求,是人物塑造达到艺术至境的标志。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流派风格: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
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
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净化: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派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活动。
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
传统文艺学,将其表述为“文学欣赏”。
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性理想型和象征性三种类型2.文学之本是文学创造成果的标志其形成标志创造结束欣赏开始。
3.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的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特征再现性逼真性艺术至境创造典型4.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特征表现性虚幻性艺术至境创造意境。
5.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特征暗示性朦胧性艺术至境创造意象6.诗的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7.小说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8.剧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的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特征化:是写实性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即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3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国民族抒情文字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4意象:审美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也是文学形态的高级形态之一5行动元与角色;是叙述作品中人物功能的两个方面行动元指人物作为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故事进程产生推动作用的功能,角色是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功能。
6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述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可以以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表层结构,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即深层结构。
7视角:是作品中队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传统的叙述视角研究一般根据叙述人称来划分,在不同人称的叙述视角中都存在着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的差别在有些作品中视角是可以变换的。
8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性的表现情感的功能,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显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9节奏: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10.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反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11.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2.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
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13.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为本的既定心理图示,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14.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没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15.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活动中一种能动的意识形态,评价行为及站在一定的立场根据一定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久而影响文学创作。
思想以及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兼及一切文学活动,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
简答1.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某些因素,是理想型和象征型的多像演变形态。
主要特征,一,主观性。
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
再现客观现实追求个人主观情感不收任何限度的充分表现,强调非理性的心理化的梦幻的现实,二,假定性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手段,突出虚幻性和假定性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充满非常态的变形形象,嫉妒的夸张朦胧的象征和荒诞的情节等。
2.举例说明文学语言与普通言语的不同文学语言与普通言语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普通言语是外指性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而文学言语则是内指性的是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例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分析)其次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随着社会发展,普通言语日渐抽象,其次指称功能增强而表现功能削弱,相反文学言语则更重视语言的表现功能,文学言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更富心理蕴含性,例如雪莱的《西风颂》(冬天。
春天已被希望憧憬的情绪浸染)再次,普通言语是一种自动化言语,它因司空见惯而无法再引起人们的注意,变成一种普通的符号,而文学言语则是一种阻拒性言语,作家们没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或陌生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以其引起人们的注意,久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
例如《静静的顿河》格里高利埋葬爱人黑色天空太阳(分析)3.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论述)1)文学象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形象原型据说是他家原来的长工阿桂阿桂身上有着贫雇农的生活特点,但是我们在阿Q身上更多的感受到其国民性的特点。
鲁迅先生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很明显的在客观存在的原型人物身上加入了自己主观的感情,使阿Q这一形象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
此外在《聊斋志异》中作者倾力塑造了一批狐仙鬼怪的形象,这些形象虽是作者主观创造的,但其实质不过是将人类形象加以简单加工而成的,是在客观生活基础上的主观想象。
2)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不是生活本身,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地生活更加真实,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草木鱼虫可以通人性,屈原可以上扣天庭之门,但是可以下目睹地狱之苦。
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形象性的前提条件,但这种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须与真实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合情合理所谓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定性,即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管读者看到多么荒诞虚妄的文学形象仍可以用自己在生活中领悟到的理加以衡量,如果合理就认为是真实的,否则便不真实。
当然合理还意味着合乎理想。
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意向。
它可以把看起来不真实的描写升华为真实。
例如李白“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描写虽不真实但他表达的却是人生短暂的真切感受,因而这种看似不真实的描写就变成了一种艺术真实了。
此外在情与理不一致的情况下,艺术原则是牵理就情.3)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文学认识对象的基本方式是概括,文学形象作为艺术概括的方式,要始终不摒弃个别,努力使个别成为独立的“这一个”,同时这个“个别”又与“一般”相联系,最终达到个别与一般的相统一。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展现的是一个落魄天涯的失意文人的形象,但它却概括了整个时代千千万万知识分子前途茫茫归宿不定的痛苦。
4)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它形成可感的艺术形象主要靠读者的想象完成。
一方面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因素,使想象的,它形成可感的艺术形象主要靠读者的想象完成。
一方面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因素,使想象在一定范围按照一定性质方向去发展,另一方面,文学作品还需具备一些不确定性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一种可发挥的要素,使读者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愉悦,从而使文学形象更富魅力,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分析)4.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怎么样?文学典型有两大审美特征,鲜明的特征性和富于艺术魅力。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质表现在,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这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的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
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一要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现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有秩序的愿望,二要看灵魂所显示的历史真实的程度三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此外典型人物的灵魂的深度还表现在从典型人物灵魂里所折射出的作家人格的真诚里。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二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5.举例说明文学的意境特征文学意境有三个特征: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南宋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表明意境中两大元素情与景是交融在一起分不开的,清代王夫之也说过,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218页2)虚实相生这是已经创造的结构特征已经一般由实境和虚境构成,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地位,但是虚境不是凭空而生的,必须依靠实境的具体描绘事实现,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加工,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3)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所谓韵味是指已经种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218页总之已经的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的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所以成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6.审美意象与一般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般意象主要由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观念意象以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其中,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泛称,而审美意象则指···含义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1)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这里所说的象征是一种狭义的象征,象征已经成为某种意义的载体,这种象征的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着,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着。
3)审美意象的形态特征是荒诞性,(审美意象一般都通过想象上的愈出愈奇和事理上的不可思议引起人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