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解析

合集下载

转炉脱磷造渣工艺

转炉脱磷造渣工艺

转炉脱磷造渣工艺1. 简介转炉脱磷造渣工艺是一种钢铁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炼铁工艺,用于将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高磷铁水进行脱磷处理,并同时生成具有一定含铁量的渣。

脱磷是炼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高磷含量的钢铁会使钢的力学性能下降,同时还会影响钢的冷加工性能。

因此,通过转炉脱磷造渣工艺,可以有效降低钢铁中的磷含量,提高钢的质量。

2. 工艺原理转炉脱磷造渣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氧气气体在高温条件下与铁水中的磷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磷(P2O5)。

氧化磷被熔融的渣中吸附,从而实现了脱磷的目的。

具体来说,转炉脱磷造渣工艺分为两个步骤:2.1 碱性补矿在转炉炼钢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钙质或镁质的碱性物料的补矿。

这是因为转炉炼钢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碱质物料,导致炉渣中的碱度下降。

通过补充碱性物料,可以提高炉渣的碱度,为脱磷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硅酸盐造渣在转炉炼钢的末期,废钢或铁水被注入转炉。

同时,掺入含有大量氧化剂的硅酸盐物料,如硅石、硅灰石等。

在高温条件下,硅酸盐物料会与铁水中的磷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磷。

氧化磷被熔融的渣中吸附,从而脱离钢水,实现脱磷的目的。

3. 工艺流程转炉脱磷造渣工艺的流程如下:1.准备碱性物料:根据炉渣的碱度要求,准备钙质或镁质的碱性物料,并进行补充。

常用的碱性物料包括石灰石、白云石等。

2.准备硅酸盐物料:选择合适的硅酸盐物料,如硅石、硅灰石等,并加入适量的氧化剂。

3.开始转炉炼钢:将废钢或铁水注入转炉,并进行炼钢操作。

4.碱性补矿:在适当的时机,通过给炉内注入碱性物料,提高炉渣的碱度。

5.硅酸盐造渣:当转炉炼钢接近末期时,通过给炉内注入硅酸盐物料,利用氧化剂促进磷的氧化反应。

6.淋渣:根据炉内的渣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淋渣操作。

淋渣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进行。

7.渣铁分离:在脱磷过程中,渣中生成的氧化磷会被吸附在渣中,从而脱离钢水。

通过合适的方法,将渣与钢水分离。

8.尾渣处理:处理分离出来的尾渣,并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或安全处理。

转炉炼钢挡渣工艺简介

转炉炼钢挡渣工艺简介
转炉出钢挡渣工艺简介
龚 伟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 2006年9月 年 月
转炉出钢挡渣的必要性
可以减少钢水回磷,提高合金收得率 可以减少钢水回磷 提高合金收得率; 提高合金收得率 减少钢中夹杂物,提高钢水清洁度 提高钢水清洁度; 减少钢中夹杂物 提高钢水清洁度 可以减少钢包粘渣,提高钢包包龄 提高钢包包龄; 可以减少钢包粘渣 提高钢包包龄 同时可减少耐材消耗; 同时可减少耐材消耗 也可为钢水精炼提供良好的条件。 也可为钢水精炼提供良好的条件。
挡渣塞法
该装置呈陀螺形,粗端有 3个凹槽、6个棱角,能够 破坏钢水涡流,减少涡流 卷渣。其比重与挡渣球 相近,在4.5 ~ 4.7 g/cm3之 间,能浮于钢渣界面,伴随 着出钢过程,逐渐堵住出 钢口,实现抑制涡流和挡 渣的作用。
能抑制涡流的挡渣塞
挡渣料法
• 原理:此法也称硬吹或干渣吹炼法。 原理:此法也称硬吹或干渣吹炼法。 它是在吹炼结束时喷射一种固态混合 提高渣稠度,使渣局部或全部凝固 物,提高渣稠度 使渣局部或全部凝固 提高渣稠度 使渣局部或全部凝固, 以改变渣的流动性来挡渣;或在出钢 以改变渣的流动性来挡渣 或在出钢 口上部渣面投入粒状耐火材料,形成 口上部渣面投入粒状耐火材料 形成 块状堵塞物,防止渣流出 防止渣流出。 块状堵塞物 防止渣流出。
挡渣棒法
• 1983年日新制钢研究成功挡渣棒法。 • 挡渣棒吊在支臂上在炉内可以自由移动, 在即将出完钢时从转炉内部将出钢口塞 住,以挡住炉渣,如再配以荷重器、高频电 流信号,效果更佳。该装置操作与维护较 复杂。
其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 • • • 出钢口吹气干扰涡流法 转动悬壁法 挡渣罐挡渣法 均流出钢口法
带保护外壳的红外摄像仪

钢渣的处理技术

钢渣的处理技术

钢渣的冶金备件处理技术鉴于钢渣中自由氧化钙的存在不利于钢渣的利用,钢渣处理首先要把钢渣破碎,然后与水作用使氧化钙转变为氢氧化钙,使钢渣体积变的稳定。

冶金备件熔融钢渣的破碎或粒化有热泼、盘泼水冷、水淬、风淬、滚筒法、粒化轮法等工艺。

初步处理后的钢淹,再运至钢渣处理间进行粉碎、筛分、磁选等工艺处理,以回收铁粒。

(1)焖淹法:转炉钢渣的焖渣方式原为热融钢渣全部倒人渣罐,至渣场倾倒,钢渔经雨季后自然粉化,自然粉化的时间约为一年。

冶金备件为提高钢渣粉化速度,用人工浇水焖渣,焖渣约两周后钢渲粉化。

耗水量为lm3/t淹。

焖渣后钢渣运至粒铁回收生产线。

鞍钢、首钢、武钢、唐钢早期的钢渣处理均采用此类工艺,仅在粒铁磁选分离和回收阶段采用的破碎和筛分设备有所不同。

钢渣热闷处理工艺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实践不断完善,新的工艺设备采用自动化喷雾系统,冷却至800 ~ 300弋的钢渣装人热闷装置中,喷雾遇热渣产生饱和蒸汽,与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 CaO、游离氧化镁f-MgO发生反应,分别生成Ca(0H)2、Mg(0H)2 ,体积膨胀,致使钢渣自解粉化。

(2)风淬法:渣罐接渣后,运到风淬装置处,倾翻猹罐,熔揸经过中间包流出,被一种特殊喷嘴喷出的空气吹散,破碎成微粒,在罩式锅炉内回收高温空气和微粒渣中所散发的热量并捕集揸粒。

经过风淬而形成微粒的转炉渣,可做建筑材料;由锅炉产生的中温蒸汽可用于干燥氧化铁皮。

冶金备件日本钢管(原NKK,现JFESteel)公司与三菱重工业公司合作1981年在福山厂第三炼钢车间建成世界第一套用于生产的转炉钢渣处理设备,渣处理能力为2万t/月。

工艺流程由四部分组成:前处理段、风淬段、热回收段和后处理段(见图11*8)。

高压风速为80~300m/s,风淬渣是粒度小于3mm的小球,性质稳定,便于应用。

风淬能力平均20t/h,最大80t/h。

压缩空气用量是lOOOmVt渣,每天可获得蒸汽200t。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钢渣的同时,可回收钢渣显热的41%。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

转炉钢渣处理的设备
机械处理设备
颚式破碎机:用于将大块钢渣破碎成小块 圆锥破碎机:进一步破碎小块钢渣,使其更细 振动筛:将破碎后的钢渣按粒度分级,便于后续处理 磁选机:去除钢渣中的铁磁性物质,提高处理效率
热处理设备
钢渣热处理设 备:用于对转 炉钢渣进行加 热、熔化、搅 拌等处理,提 高钢渣的利用 率和回收率。
钢渣热处理设 备组成:包括 加热炉、熔化 炉、搅拌装置 等,各部分设 备相互配合, 实现钢渣的有
效处理。
钢渣热处理设 备特点:具有 高效、节能、 环保等特点, 能够满足大规 模钢渣处理的
需求。
钢渣热处理设 备应用:广泛 应用于钢铁企 业、冶金行业 等领域,为钢 渣的资源化利 用提供了有力
支持。
建材利用设备
资源利用的需要
钢渣是钢铁企业 的废弃物
钢渣中含有大量 的可利用资源
钢渣处理是实现 资源循环利用的 关键环节
资源利用的需要 可以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工业发展的需要
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 钢渣处理技术的需求 环保法规的约束 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转炉钢渣处理的方法
机械处理法
磁选法:利用磁场分离出钢渣中的 磁性物质
破碎法:将钢渣破碎成小颗粒,便 于后续处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筛分法:通过不同尺寸的筛网分离 出不同粒度的钢渣
磨细法:将钢渣磨细成粉末状,提 高其综合利用率
热处理法
加热方法:采用电加热、火焰加热、微波加热等 加热温度:根据钢渣成分和性质确定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根据钢渣成分和性质确定加热时间 热处理设备:包括加热炉、热风炉、微波设备等
建材利用法
钢渣的建材利用方法 钢渣的建材利用原理 钢渣的建材利用技术 钢渣的建材利用前景

钢渣热闷处理工艺详解

钢渣热闷处理工艺详解

钢渣热闷处理技术一、概述钢渣由转炉产生,吨钢产渣量约200kg,钢渣的组成来源于铁水与废钢中所含铝、硅、锰等元素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金属料带入的泥沙;加入的造渣剂,如石灰、萤石等;作为氧化物或冷却剂使用的铁矿石、烧结矿、氧化铁皮等;侵蚀下来的炼钢炉炉衬材料,脱氧用合金的脱氢产物和熔渣的脱硫产物等。

我国的钢铁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钢渣,很多采用弃渣法处理,这不仅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同时也因堆渣、运渣等问题,影响炼钢的正常生产。

我公司根据多年的实践,以最大限度实现钢渣循环利用为目的,总结出钢渣资源化深加工线,它的基本设备构成有:破碎机、辊压机、振动筛、磁选机、皮带机等设备构成,最终产品为一定粒径的钢渣和渣钢。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作为炉料、冶炼溶剂、干混砂浆,钢渣水泥的原料等。

二、钢渣性质钢渣性质因不同的钢厂及冶炼方法而有区别。

(2)、钢渣主要物化性质密度:3.2-3.6g/cm3容重:80目标准筛渣粉,1.74g/cm3易磨性:指数:标准砂1,钢渣为0.7活性:高碱性钢渣,C3S C2S含量65% 75%稳定性:冷却膨胀率约10%抗压性:压碎值为20.4%-27.5%。

三、钢渣处理工艺总体描述钢渣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包括:预处理工艺和钢渣加工工艺1、预处理工艺预处理的任务是把转炉排出的热熔渣处理成粒径小于250mm的常温块渣,核心技术是热闷工艺。

其处理方法是:熔融状态的钢渣被置于的渣盘中,用平车送到渣跨自然冷却至300~400℃,待炉渣固化后用桥式起重机翻出并装入闷渣池(或热闷罐),待闷渣池(罐)装满后,关闭池(罐)盖水封闭匀热,然后进行间歇喷水热闷处理,通过调节水渣比,喷水强度、排气量并控制排水,使闷渣池(罐)维持足够的饱和蒸汽和较高水浸温度,从而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热闷完毕后开盖,用挖掘机挖出破碎后的钢渣进入钢渣深加工系统。

2、钢渣深加工工艺即破碎、筛分磁选系统,处理工艺如图钢渣深加工工艺流程框图钢渣经格筛筛分,粒径大于250mm的渣沱经落锤破碎,磁盘除铁后送陈化场堆放,小于250mm经板式给料机、皮带机送去双层振动筛,筛上(粒径大于80mm)进入带液压保护颚式破碎机,皮带机上安装磁选机,选出的渣钢通过皮带机送入渣钢场。

钢渣处理工艺方案

钢渣处理工艺方案

钢渣处理工艺方案转炉钢渣是转炉冶炼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占钢产量的10%左右。

转炉炼钢过程中,因造渣形成的熔融转炉渣具有一定的黏性而夹裹部分金属铁,长期堆存渣场会占用场地,不能有效回收金属铁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我公司是采用热泼法处理钢渣,在炉渣温度高于可碎温度时,以有限制的水向炉渣喷洒,使渣产生的温度应力大于渣本身的极限应力,使渣产生裂纹,裂纹相交,渣破裂成块,冷却水继续沿裂纹渗入,使渣进一步破裂,同时也加速了游离态氧化钙的水化,使渣向更小块破裂。

反复热泼,积渣到一定厚度,再铲运进一步处理。

通过渣处理车间两级破碎处理。

钢渣粒度在50mm左右。

内部还有部分金属铁存在,造成资源的浪费。

2.钢渣的特性密度:3.2~3.6g/cm3容重:80目标准筛渣粉,1.74g/cm3极易磨性:指数:标准砂1,钢渣为0.7活性:高碱性钢渣,c3s、c2s含量65%、75%炼钢钢渣;基本上属于硅酸二钙或硅酸三钙渣。

碱度高时,常发生的矿物存有橄榄石(cao•ro•sio2)、蔷薇辉石(3cao•ro•2sio2)、ro二者。

碱度低的钢渣所含硅酸二钙(2cao•sio2)和硅酸三钙(3cao•sio2)。

按钢渣的碱度分类;钢渣的碱度就是所指其主要成分中的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含量比。

m=1.8~2.5称为中碱度钢渣;m>2.5称作低碱度钢渣。

按钢渣的形态可分为水淬粒状钢渣、块状钢渣和粉状钢渣。

形态的差异是因对钢渣进行处理时所采用工艺方法的不同所致。

钢渣的主要化学成分存有:cao、sio2、al2o3、feo、fe2o3、mgo、mno、p2o5、f-cao等。

有的钢渣还所含v2o5、tio2等。

各种成分的含量依炉型、钢种相同存有很大范围的波动。

3.钢渣处理流程钢渣深加工工艺即为碎裂、筛分、磁选系统,处理工艺例如图:钢渣处理方法,包括破碎机、球磨机(辊压机)、分选、磁选、球磨,其特征在于:以含tfe量为20~25%,粒度为0~50mm的粗选渣钢为原料,生产含fe量>90%的优质钢粒。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冶金13-A1 高善超 120133201133摘要:介绍了钢渣的组成成分,简述了目前国内钢渣的主要处理工艺,对其中最为主流的热泼法、滚筒法、热闷法等钢渣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

转炉渣中的f-CaO是影响转炉渣安定性的主要因素,钢渣中的f-CaO遇水会进行如下化学反应:f-CaO+H2O→Ca(OH)2,会使转炉渣体积膨胀98%左右,导致道路、建材制品或建筑物的开裂而破坏。

如果能够降低转炉渣中f-CaO的含量,那么对钢渣的利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游离氧化钙与二氧化碳酸化反应生成CaCO3,以消解游离氧化钙,使钢渣中氧化钙降低至3%以下,达到国家规定,从而可以在各个工程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高炉渣中含SiO2一般是32%~42%,可见高炉渣可以视为一种含SiO2物料,具有潜在消解转炉钢渣中f-CaO 的能力,如果实现高炉渣与转炉渣熔融态下同步处理,这无疑拓宽了冶金渣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以上两种钢渣中游离氧化钙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炉渣;转炉钢渣;游离氧化钙;二氧化碳;石英砂;高温反应;消解率0引言钢渣是生产钢铁的过程中,由于造渣材料、冶炼材料、冶炼过程中掉落的炉体材料、修补炉体的补炉料和各种金属杂质所混合成的高温固溶体,是炼钢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属产品,需要再次加工方可应用【1】。

钢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可以广泛的利用,说明了钢渣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对钢渣的处理、利用、开发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钢铁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钢渣中存在游离氧化钙这种物质,其含量在钢渣中约占0~10%,游离氧化钙遇水后发生反应生成Ca(OH)2,这种反应会使钢渣体积发生膨胀,膨胀后钢渣的体积约会增长一倍,这种情况制约了钢渣的使用方向,使其很难在建材与道路工程中加以使用。

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设,其中高速公路的发展快速,如果可以将处理后的钢渣应用其中,代替其他岩土材料,可以降低建设成本,降低其他材料的消耗,有效的处理了堆积巨大的废弃钢渣,达到实际的经济效益【1-2】。

浅谈莱钢转炉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

浅谈莱钢转炉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

浅谈莱钢转炉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摘要】该文介绍了莱钢转炉钢渣热焖处理工艺及焖炉结构,转炉钢渣经破碎、磁选、水洗球磨深加工回收含铁物料后,尾渣用于钢铁冶金内、外循环综合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转炉钢渣;热焖;水洗球磨;综合利用0.前言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企产生的固体废物——冶金渣的产量也日益增加,但受各种条件所限,其综合利用率目前仅约70%。

由此引发的环境及资源利用问题成为了众多企业的难题。

因此,开发和应用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提高其利用率,实现钢铁废渣的“零”排放,是钢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莱钢通过“十一五”发展建设,生产规模得到跨越式提升。

现有6座120吨转炉,4座60吨转炉,年产钢千万吨,年钢渣产量200万吨以上。

加快转炉钢渣的综合利用步伐,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资源、能源,还可以减少排渣占地和对环境的污染,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非常显著。

1.转炉钢渣处理工艺国内转炉钢渣处理工艺主要有盘泼处理工艺、热泼工艺、水淬工艺、风淬工艺、热焖工艺和滚筒法处理工艺。

莱钢通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创造出了钢铁余热自解热焖处理工艺,热熔钢渣冷却至700℃以内装入闷罐炉内,利用渣中f-CaO、f-MgO和高温热渣的自身热能,在密闭装置内喷水激冷,以及热渣遇水产生大量的饱和蒸汽使钢渣自行碎裂粉化的一种新工艺。

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氧化镁f-MgO遇水发生如下反应:f-CaO+H2O=Ca(OH)2 体积膨胀97.8%f-MgO+H2O=Mg(OH)2 体积膨胀148%由于上述反应致使钢渣自解粉化。

1.1工艺特点(1)该工艺技术先进,与国际先进工艺接轨。

为了消解钢渣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日本住友金属株式会社等企业采用慢冷钢渣装入热焖罐中,用外来蒸汽进行蒸压处理,本工艺的先进性是利用钢渣本身的余热产生蒸汽,而不需外供蒸汽,具有节约能源的优点。

(2)适应性强。

很多企业炼钢过程中采用转炉溅渣护炉技术,钢渣粘度提高,流动性变差,使水淬工艺、风淬工艺等处理率很低,而用该工艺可以出现100%的处理率。

钢渣的处理

钢渣的处理

钢渣的处理1、钢渣的预处理工艺钢渣预处理是将熔融态的钢渣处理成小于300 mm的常温块体,以便后续加工利用。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有热泼法、盘泼水冷法、水淬法、风淬法、滚筒法等。

1)热泼法将熔渣倒在坡度为3—5%的热泼床上或直接倒在地上,熔渣自流形成渣饼,加水急冷。

热泼法排渣速度快,但需大型装载挖掘机械,设备损耗大,占地面积大,破碎加工粉尘量多。

2)盘泼水冷法将流动性较好的A、B、C渣通过渣罐,运到热泼车间后倒人渣盘形成100 mm厚渣层,洒水急冷,待温度降至500℃左右翻人排渣车,洒水二次冷却,温度降至200℃以下后倒人渣池,冷却至50~70℃以下用斗车捞出,待后续处理。

该工艺有利于钢渣中粒状残钢的回收。

经遴选后的钢渣金属铁含量低,而且稳定性和活性均较好,有良好的综合利用价值。

3)水淬法水淬工艺可采取渣罐倾翻法、渣罐开孔法、喷水轮式法等多种形式。

由于水淬是急冷过程,钢渣中β—C2S产生相变形成γ一C2S以及C3S分解成C2S和f-CaO均受到抑制,因此水淬渣属于高温介稳状态,安定性好,活性也较高,但要求熔渣流动性好,实际生产中尚存在安全性问题。

4)风淬法液态钢渣经中间罐流出,受到下方空气粒化器喷出的高速气流冲击、吹撒,成为细小的液态钢渣粒。

渣粒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为球状,并由于空气的作用,表面温度急速下降,而变为固态。

该法的主要缺点是钢渣必须为液态,且需要通过中间罐控制流量,故可以风淬处理的钢渣不会超过总渣量的50%。

5)滚筒法液态钢渣自转炉倒入渣罐后,经渣罐车运输至渣处理场,用吊车将渣罐中的渣以一定速度倒入滚筒装置内,钢渣在滚筒内同时完成冷却、固化、破碎等过程,经板式输送机排出到渣场。

经滚筒法处理后钢渣的粒度小于15mm的钢渣约占总量的97%以上。

2、钢渣的加工工艺钢渣加工可采用机械破碎和自磨两种工艺。

其作用是将经预处理的钢渣再破碎、磁选、筛分,选出渣钢(含铁多在55%以上),分级成符合要求的规格渣。

转炉少渣炼钢工艺操作(转炉造渣方式)

转炉少渣炼钢工艺操作(转炉造渣方式)

——脱磷效率提高
❖ 渣量少、渣中TFe含量低
——金属收得率提高
❖ 石灰、生烧白云石消耗降低
——石灰、生烧白云石消耗量降低
少渣炼钢工艺渣量70-80kg/t,普通工艺渣量100-
120kg/t。少渣炼钢工艺比普通工艺降低35kg/t左右。
12
2.3 技术开发难点
脱碳渣具有高的碱度和比较高的∑(FeO)含量,对铁水具 有去磷和去硫能力,且本身还含有大量的物理热,将该种 炉渣部分/全部留在炉内可以显著加速下一炉初期渣的成渣 过程,提高吹炼前期脱磷率、节省石灰用量和提高炉子的 热效率。但在操作中,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兑铁水时产生严 重喷溅。
在吹炼中期倒出或扒除1/2~2/3炉渣,然后加入渣料重新造渣的 方法为双渣操作。根据铁水成分和所炼钢种的要求,也可以多次倒炉 倒渣造新渣。在铁水含硅较高,含磷大于0.5%,吹炼优质钢,吹炼中、 高碳钢种时,都可以采用双渣操作。采用双渣操作可以在转炉内保持 最小的渣量,同时又能达到最高的脱磷硫效率。双渣操作脱磷效率在 90%以上,脱硫效率约45%。双渣操作会延长吹炼时间,增加热量损 失,降低金属收得率,不利于自动控制,恶化劳动条件。
1.3 氧气转炉常用的造渣方法
1、单渣法: 在吹炼过程中只造1次渣,中途不倒渣、不扒渣,直到吹炼终点
出钢。单渣操作工艺比较简单,吹炼时间短,劳动条件好,易于实现 自动控制。正常情况下脱磷效率在80%左右,脱硫效率为30%~40%; 第一批渣料是在开吹的同时加入,第二批渣料的加入时间是在硅锰氧 化基本结束,第一批渣料基本化好,碳焰初起时加入。 2、双渣法:
国外专家认为,少渣炼钢是在转炉炼钢时,每吨金属料加 入的石灰量低于20 kg,脱碳炉每吨钢水的渣量低于30 kg。值得 指出的是,如果将脱磷转炉每吨金属料产生的20~40 kg脱磷渣 也视为炼钢渣,那么少渣炼钢工艺流程的总渣量约为50-70 kg。

转炉炼钢钢渣处理概况

转炉炼钢钢渣处理概况

1文献综述1.1转炉炼钢钢渣处理概况1.1.1钢渣来源刚刚钢渣特指在炼钢过程时排出的熔渣,主要是指在吹炼过程中金属炉料中各元素被氧化后生成的氧化物、被侵蚀的炉衬料和补炉材料、金属炉料带入的杂质和为调整钢渣性质而特意加入的造渣材料,如石灰石、白云石、铁矿石、硅石等。

一般渣量是钢产量的8%~15%[1]。

钢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有:CaO、SiO2、Al2O3、FeO、Fe2O3、MgO、MnO、P2O5、f-CaO,对于一些特殊的冶炼钢种,其钢渣中还含有V2O5、TiO2等。

钢渣中Fe的氧化物以FeO和Fe2O3形式存在,而以FeO为主,总量在25%以下。

如表2-1为常见各种钢渣的成分[2]。

表1-1钢渣的化学成分(%)钢渣的矿物组成与钢渣的化学成分有关,特别是取决于钢渣的碱度(CaO与SiO2的比)。

在我国主要以转炉炼钢为主,因此大部分钢渣为转炉炼钢渣。

矿物按下式反应:2(CaO·RO·SiO2)+CaO→3CaO·RO·2 SiO2+RO3(CaO·RO·SiO2)+CaO→2(2CaO·SiO2)+RO2CaO·SiO2)+CaO→3CaO·SiO2其中RO代表二价金属(一般为Mg2+、Fe2+、Mn2+)氧化物的连续固熔体。

在炼钢初期,碱度比较低,钢渣的矿物组成主要是钙镁橄榄(CaO·MgO·SiO2),其中的镁可被锰和铁所代替。

当碱度提高时,橄榄石吸收氧化钙变成蔷薇辉石(3CaO·RO·2SiO2),同时放出RO相(CaO·MnO·FeO的固熔体)。

再进一步增加石灰含量,则生成硅酸二钙(2CaO·SiO2)和硅酸三钙(3CaO·SiO2)。

在吹炼末期,氧化物增加的速度很快,这个时候,硅酸三钙(3CaO·SiO2)会随温度变化分解成硅酸二钙(2CaO·SiO2)和氧化钙(CaO),还会生成一部分铁酸二钙(2CaO·Fe2O3)。

钢铁冶炼中的转炉钢渣处理技术

钢铁冶炼中的转炉钢渣处理技术

钢铁冶炼中的转炉钢渣处理技术钢铁冶炼是重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产生的钢渣处理技术对整个工业链的环保安全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转炉钢渣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本文将对转炉钢渣处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转炉钢渣生成原因钢铁冶炼过程中,将生铁和废钢放入转炉中进行冶炼,转炉中加入的生料在高温下熔融,氧化生成气体和钢渣。

钢渣是指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从熔炼金属中分离出来的杂质物质,它是熔体和熔渣中的一部分物质。

而转炉钢渣则是指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钢渣。

二、转炉钢渣组成以及处理方式转炉钢渣主要由氧化物和还原物质组成,包括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等,还有少量的碳酸盐、硅酸盐、氧化钾、氧化钠等。

不同氧化物的含量和比例不同,对应着钢渣的不同性质。

转炉钢渣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方法和新型方法。

常规方法包括混合熔炼、渣铸、风冷、半干法处理、干法处理等,这些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钢渣的物化性质差异,采用相应的方法将其分离,保留其中有用的物质。

渣铸方法是把热钢渣倒入浇铸模型中,冷却后从模具中取出,得到经过初步分离的钢渣块。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将有用的物质得到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运输和处理的成本。

风冷方法则是将熔融的钢渣放入钢渣散落区内,通过冷却吹风使其迅速冷却硬化并散落。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空间占用少、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但处理效率较低。

半干法处理和干法处理是化学方法,将熔融的钢渣加入反应器中,加入石灰石等化学剂,使钢渣成为固态。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钢渣的体积,还可以回收其中的有价值的物质。

三、传统转炉钢渣处理存在的问题虽然传统转炉钢渣处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钢渣处理的问题,但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难以满足环保要求。

传统的钢渣处理方法,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渣铸处理方式会在周围环境中产生大量灰尘和噪音,而风冷处理方式则会对空气产生一定的污染。

这种处理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大大降低了其应用范围和市场竞争力。

焖渣法来处理转炉钢渣的优点

焖渣法来处理转炉钢渣的优点

焖渣法来处理转炉钢渣的优点济南钢铁公司结合本厂生产的具体情况,采用优化了的焖渣法来处理转炉钢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焖渣法就是利用钢渣余热,在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使其成为蒸汽,使钢渣得到消解,通过膨胀冷缩达到渣铁分离和粉碎。

处理后的钢渣,性能稳定,游离态CaO对钢渣性能的影响得以消除,所获产物可作为钢渣微粉或钢渣砖等的原料。

济南钢铁公司采取的具体方法如下:转炉出渣后,用吊车吊至焖渣坑倾翻倒渣,然后盖上焖渣坑盖,喷水焖渣处理。

待钢渣冷却到50℃后,吊起焖渣坑盖,用挖掘机将渣抓至汽车运走。

焖渣坑有效装渣深度为4米,装渣量约190吨,焖渣时间约10小时。

为减少倒渣时焖渣坑内粉状烟尘从坑中飘出,造成环境污染,在焖渣坑侧面设喷雾降尘装置。

为了能调节焖渣压力,每个焖渣坑设计了3根蒸汽排放管,每根蒸汽排放管设一调节阀及压力-温度检测仪,根据压力数据在不同阶段调节焖渣坑内压力,既保证焖渣效果,又保证蒸汽畅通。

为保证安全,一方面在焖渣盖上设计了焖渣盖锁紧装置,将焖渣盖与焖渣坑固定,防止发生爆炸时焖渣盖掀起,发生钢渣四溅伤人事故;另一方面,在焖渣盖上设防爆阀,当焖渣坑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防爆装置自动打开,释放焖渣坑的蒸汽压力。

为了改进焖渣效果,对装在盖上的水管加喷头以调整喷水点的分布,并对焖渣喷水制度作了优化调整,以保证渣快速急冷湿透。

通过采用新型的焖渣方式、合理的工艺设计及对转炉渣冷却时间、焖渣水压力和焖渣水流量的优化,实现了全量焖渣,取得了良好的焖渣效果,钢渣完全粉碎,粒度在20mm以下,不再有冷却不均匀及红渣现象。

转炉炼钢过程中,因造渣形成的液态转炉渣具有一定的粘性而夹裹部分金属铁,不能有效回收这些金属铁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长期堆存渣场会占用场地。

目前转炉钢渣的初步处理方法较多,我国各个钢厂主要采用的方式有冷弃、热泼、水淬、风淬、滚筒、浅盘和粒化轮法等。

一些钢厂原来采用简便的水淬工艺,但随着溅渣护炉工艺的采用,水淬工艺已经不适合工艺要求。

转炉炼钢原理及工艺介绍

转炉炼钢原理及工艺介绍

转炉炼钢原理及工艺介绍引言转炉炼钢是一种常用的钢铁生产工艺,具有高效、灵活、环保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转炉炼钢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一、转炉炼钢原理转炉炼钢是通过在高温下将生铁与废钢等原料进行反应,去除杂质,调整合金成分来生产钢铁。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重要的化学反应步骤:1.氧化反应:在高温下,将生铁中的杂质氧化为气体或溶于渣中。

主要的氧化反应有:Fe+C+O2=FeO+CO、Mn+C+O2=MnO+CO等。

2.还原反应:在氧化反应的基础上,通过还原剂(如脱氧剂)来还原产生的氧化物。

主要还原反应有:FeO+CO=Fe+CO2、MnO+CO=Mn+CO2等。

3.合金化反应:在还原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加入适量合金元素来调整合金成分。

合金化反应可以通过添加合金块、废钢等方式实现。

通过以上化学反应的组合,转炉炼钢可以控制合金成分、去除杂质、调整温度等,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钢铁产品。

二、转炉炼钢工艺介绍转炉炼钢的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预处理:生铁、废钢等原料经过破碎、除尘等处理后,进入转炉炉前料斗。

2.加料:原料从炉前料斗通过螺旋输送机被输送至转炉炉缸中。

3.预热:将炉缸中的原料进行预热,以提高反应效果。

4.吹炼:将炉底引入的高纯氧吹入炉缸中,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去除杂质、调整合金成分。

5.加料:在吹炼过程中,适量添加合金块、废钢等调整合金成分。

6.测温:通过测温仪器监测和调节炉内温度。

7.出渣:通过倾炉装置将产生的渣浆从转炉中排出。

8.抽炉:将炉内得到的钢液通过倾炉装置倾出,并进行钢液处理(如脱氧、出气、精炼等)9.浇铸:将经过处理的钢液进行浇铸,得到需要的钢铁产品。

三、转炉炼钢的优势转炉炼钢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效:转炉炼钢的操作灵活,能够快速调整合金成分和生产规格,生产效率高。

2.资源利用:转炉炼钢可以利用废钢等再生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3.环保:转炉炼钢排放的烟尘、废气等污染物可以通过环保设施进行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转炉钢渣不同处理工艺对钢渣性能的影响研究

转炉钢渣不同处理工艺对钢渣性能的影响研究

0引言作为钢铁生产过程的副产品,钢渣的产量是粗钢产量的10%-15%。

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亿吨,钢渣产量约为0.82-1.2亿吨,约有70%的钢渣处于堆存和填埋状态[1],我国目前转炉钢渣的利用率只有10%[2-3]。

钢渣的露天堆放,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会严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4]。

如果能循环利用这些钢渣,不仅能回收大量的有价金属,还能减轻环境负担。

本文分析转炉渣滚筒法处理工艺、转炉渣热泼处理工艺不同钢渣处理工艺及其技术特点。

1宝钢转炉钢渣处理工艺1.1转炉渣滚筒法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将钢渣倒入渣罐后,用渣包台车将渣罐运到钢渣处理车间,用行车将渣罐内放在滚筒专用倾翻台上,由倾翻台将高温红渣沿着旋转溜槽将高温熔渣倒入筒体,滚筒边旋转边向桶内急速喷水使钢渣冷却,在水的冷却作用下急冷结块,随着滚筒的转动,滚筒里的钢球不断地对钢渣进行碾磨挤压破碎,钢渣变成小于70mm 的固态渣粒(70%≤20mm ),然后随水渣从筒下部出口流出,经渣水分离,渣子经链板机、提升机到高位料仓,放料进自卸汽车后到运到其他场地处理。

液态红渣与水进行热交换产生的蒸汽由排汽管收集经烟囱有组织排放。

废水由出渣口和链板输送机渗漏进入汇集池,然后经汇集池的溢流口排入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

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化运行装置,宝钢滚筒法处理装置是一项综合利用环保新技术,利用高温钢渣自身余热和矿相组成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热应力、化学应力、相变应力及外界机械破碎力,使钢渣速冷、急碎,生成以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为主的颗粒状成品渣,同时保证金属和渣的完好分离。

1.2转炉渣热泼法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将钢渣倒入渣罐后,用渣包台车将渣罐运到钢渣处理车间,用行车将渣罐内的熔渣分摊倒在干燥渣处理场地上,喷淋适量的水,使钢渣急冷碎裂,待水分蒸发后,用装载机进行翻转处理,在洒水冷却,待钢渣部分变黑,没有流动性后,用装载机运到其他场地继续洒水冷却,待钢渣冷却到常温后,用汽车到运到其他渣场进行下道工序处理。

转炉钢渣处理风淬工艺的探讨

转炉钢渣处理风淬工艺的探讨

转炉钢渣处理风淬工艺的探讨
转炉钢渣处理是指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将转炉产生的钢渣进行处理,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钢渣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风淬工艺。

风淬工艺是利用高压气流对钢渣进行冷却和硬化处理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高压气流从炉顶或其他设备喷射到钢渣表面,使钢渣迅速冷却,从而使钢渣表面形成一层硬化的皮层。

这种硬化的钢渣皮层可以有效固化钢渣,并减少钢渣的溶解和溢出。

风淬工艺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固化钢渣,减少钢渣的流失。

同时,风淬还能提高钢渣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减少钢渣的显微裂纹和脆化现象,提高钢渣的利用价值。

此外,风淬还可以减少钢渣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并降低钢渣处理设备的磨损。

然而,风淬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风淬工艺的设备较为复杂,需要投资较多。

其次,风淬过程中产生的高压气流可能会造成环境噪音和空气污染。

此外,风淬工艺对钢渣的处理效果受到钢渣组成、温度、粒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风淬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钢渣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固化钢渣,提高钢渣的稳定性和利用价值。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到设备投资、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以便更好地实现钢渣处理的目标。

转炉炼钢钢渣处理概况

转炉炼钢钢渣处理概况

1文献综述1.1转炉炼钢钢渣处理概况1.1.1钢渣来源刚刚钢渣特指在炼钢过程时排出的熔渣,主要是指在吹炼过程中金属炉料中各元素被氧化后生成的氧化物、被侵蚀的炉衬料和补炉材料、金属炉料带入的杂质和为调整钢渣性质而特意加入的造渣材料,如石灰石、白云石、铁矿石、硅石等。

一般渣量是钢产量的8%~15%[1]。

钢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有:CaO、SiO2、Al2O3、FeO、Fe2O3、MgO、MnO、P2O5、f-CaO,对于一些特殊的冶炼钢种,其钢渣中还含有V2O5、TiO2等。

钢渣中Fe的氧化物以FeO和Fe2O3形式存在,而以FeO为主,总量在25%以下。

如表2-1为常见各种钢渣的成分[2]。

表1-1钢渣的化学成分(%)钢渣的矿物组成与钢渣的化学成分有关,特别是取决于钢渣的碱度(CaO与SiO2的比)。

在我国主要以转炉炼钢为主,因此大部分钢渣为转炉炼钢渣。

矿物按下式反应:2(CaO·RO·SiO2)+CaO→3CaO·RO·2 SiO2+RO3(CaO·RO·SiO2)+CaO→2(2CaO·SiO2)+RO2CaO·SiO2)+CaO→3CaO·SiO2其中RO代表二价金属(一般为Mg2+、Fe2+、Mn2+)氧化物的连续固熔体。

在炼钢初期,碱度比较低,钢渣的矿物组成主要是钙镁橄榄(CaO·MgO·SiO2),其中的镁可被锰和铁所代替。

当碱度提高时,橄榄石吸收氧化钙变成蔷薇辉石(3CaO·RO·2SiO2),同时放出RO相(CaO·MnO·FeO的固熔体)。

再进一步增加石灰含量,则生成硅酸二钙(2CaO·SiO2)和硅酸三钙(3CaO·SiO2)。

在吹炼末期,氧化物增加的速度很快,这个时候,硅酸三钙(3CaO·SiO2)会随温度变化分解成硅酸二钙(2CaO·SiO2)和氧化钙(CaO),还会生成一部分铁酸二钙(2CaO·Fe2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冶金13-A1 高善超 120133201133摘要:介绍了钢渣的组成成分,简述了目前国内钢渣的主要处理工艺,对其中最为主流的热泼法、滚筒法、热闷法等钢渣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

转炉渣中的f-CaO是影响转炉渣安定性的主要因素,钢渣中的f-CaO遇水会进行如下化学反应:f-CaO+H2O→Ca(OH)2,会使转炉渣体积膨胀98%左右,导致道路、建材制品或建筑物的开裂而破坏。

如果能够降低转炉渣中f-CaO的含量,那么对钢渣的利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游离氧化钙与二氧化碳酸化反应生成CaCO3,以消解游离氧化钙,使钢渣中氧化钙降低至3%以下,达到国家规定,从而可以在各个工程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高炉渣中含SiO2一般是32%~42%,可见高炉渣可以视为一种含SiO2物料,具有潜在消解转炉钢渣中f-CaO 的能力,如果实现高炉渣与转炉渣熔融态下同步处理,这无疑拓宽了冶金渣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以上两种钢渣中游离氧化钙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炉渣;转炉钢渣;游离氧化钙;二氧化碳;石英砂;高温反应;消解率0引言钢渣是生产钢铁的过程中,由于造渣材料、冶炼材料、冶炼过程中掉落的炉体材料、修补炉体的补炉料和各种金属杂质所混合成的高温固溶体,是炼钢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属产品,需要再次加工方可应用【1】。

钢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可以广泛的利用,说明了钢渣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对钢渣的处理、利用、开发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钢铁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钢渣中存在游离氧化钙这种物质,其含量在钢渣中约占0~10%,游离氧化钙遇水后发生反应生成Ca(OH)2,这种反应会使钢渣体积发生膨胀,膨胀后钢渣的体积约会增长一倍,这种情况制约了钢渣的使用方向,使其很难在建材与道路工程中加以使用。

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设,其中高速公路的发展快速,如果可以将处理后的钢渣应用其中,代替其他岩土材料,可以降低建设成本,降低其他材料的消耗,有效的处理了堆积巨大的废弃钢渣,达到实际的经济效益【1-2】。

因此对钢渣进行合理的处理并应用已经成为我国钢铁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1.高炉渣的组成及用途1.1高炉渣的化学组分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废渣。

高炉冶炼时,从炉顶加人铁矿石、燃料(焦炭)以及助熔剂等,当炉内温度达到1300~1500℃时,物料熔化变成液相,在液相中浮在铁水上的熔渣,通过排渣口排出,这就是高炉渣。

高炉渣是由CaO、MgO、Al2O3、SiO2、MnO、Fe2O3等组成的硅酸盐和铝酸盐。

SiO2、MnO、CaO和MgO是高炉渣的主要成分,它们在高炉渣中占95%以上。

由于矿石品位和冶炼生铁品种不同,高炉渣的化学成分变动较大。

高炉矿渣属于硅酸盐质材料,它的化学组成与天然岩石和硅酸盐水泥相似。

因此,可以代替天然岩石和作为水泥生产原料等使用。

1.2高炉渣的矿相成分高炉渣是在铁矿石提取冶金过程中矿石脉石、焦炭灰分、熔剂等形成的硅酸盐熔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是Ca、Si、Al、Mg等的氧化物,矿物组成主要是硅酸二钙(2CaO·SiO2)、假硅灰石(CaO·SiO2)、钙铝黄长石(2CaO·Al2O3·SiO2)、钙镁黄长石(2CaO·MgO·SiO2)、硅长石(CaO·Al2O3·2SiO2)、钙镁橄榄石(CaO·MgO·SiO2)、镁蔷薇辉石(3CaO·MgO·2SiO2)及镁方柱石(2CaO·MgO·2SiO2)等。

多数情况下高炉渣可视为CaO-SiO2-Al2O3的伪三元系,其中,SiO2和Al2O3主要来自脉石和焦炭中的灰分,CaO和MgO 主要来自熔剂[24]。

高炉终渣温度一般与铁水相当或略高于铁水,在1400~1550℃之间。

1.3高炉渣的性质高炉渣冷却方式不同,得到的炉渣性能不同。

(1)水渣高炉熔渣在大量冷却水的作用下急冷形成的海绵状浮石类物质。

在急冷过程中,熔渣中的绝大部分化合物来不及形成稳定化合物,而以玻璃体状态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封存其内,从而构成了潜在的化学活性。

(2)重矿渣高温熔渣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或淋少量水慢速冷却而形成的致密块渣。

重矿渣的物理性质与天然碎石相近,其块渣容重大多在1900kg/m3以上,其抗压性、稳定性、抗冻性、抗冲击能力(韧性)均符合工程要求,可以代替碎石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3)膨珠膨珠大多呈球形,粒径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密切相关。

膨珠表面有釉化玻璃质光泽,珠内有微孔,孔径大的350~400μm,其堆积密度为400~1200kg/m3。

1.4高炉渣处理方法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应用的高炉渣处理方法基本上是水淬法和干渣法。

由于干渣处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资源利用率低,现在已很少使用,一般只在事故处理时,设置干渣坑或渣罐出渣[3]。

目前,高炉渣处理主要采用水淬法。

按水渣的脱水方式,水淬法主要有如下方法。

(1)转鼓脱水法:经水淬或机械粒化后的水渣流到转鼓脱水器进行脱水,前者为INBA 法(因巴法),后者为TYNA法(图拉法)。

图拉法在我国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为冶金熔渣粒化装置,专利权人为中冶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为俄罗斯与我国共同发明。

(2)渣池过滤法:渣水混合物流入沉渣池,采用抓斗吊车抓渣,渣池内的水则通过渣池底部或侧面的过滤层进行排水。

底滤式加反冲洗装置,一般称为OCP法(底滤法)。

(3)脱水槽法:水淬后的渣浆经渣浆泵输送到脱水槽内进行脱水,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RASA法(拉萨法)。

我国大多数高炉采用的是深水底滤法(OCP),西方国家大部分采用因巴法(INBA)。

2.转炉渣的结构2.1转炉渣的化学成分转炉钢渣是转炉炼钢产生的一种废渣,是出炉状态温度高达1400℃以上的液体,化学成分CaO含量为40%~60%,SiO2含量为13%~20%,主要矿物相是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钙铁橄榄石、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氧化镁等。

由于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MgO等有害成分含量高,冷却处理后的钢渣中含有大量结晶粗大、结构致密的f-CaO和离MgO,这些f-CaO和游离MgO遇水后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水化并发生体积膨胀,导致钢渣利用时长期安定性极差,严重制约了钢渣的安全利用。

2.2转炉渣的矿相成分钢渣中矿物成分主要为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铁酸钙或者铁酸二(CaO·Fe2O3/2CaO·Fe2O3)、RO相、尖晶石相、橄榄石(CaO·RO·SiO2)等,其中游离氧化钙(fCaO)和C2S、C3S为主要成分,总量在50%以上[4]。

钢渣具有较高的碱度时,其碱度R>3,钢渣中矿物成分含量依次为C3S,C2S、RO相、2CaO·Fe2O3、fCaO。

钢渣具有较低的碱度时,钢渣中矿物成分含量依次为C2S,RO相、2CaO·Fe2O3、C3S、f-CaO。

钢渣的碱度R<1.5时,在钢渣中还可能有钙镁橄榄石、镁蔷薇辉石、黄长石等矿物的出现[5-6]。

2.3转炉渣中的f-CaO转炉渣的膨胀机理是渣中的f-CaO在水化过程中遇水生成Ca(OH)2后,体积增加97.9%,导致转炉渣严重膨胀而影响了其稳定性。

转炉渣中的f-CaO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炼钢造渣过程中,有一部分CaO经高温锻烧未化合,形成了f-CaO,结构比较致密,水化很慢;二是缓冷过程中,热渣中的C3S(3C aO·SiO2)极不稳定,在1250~1100℃时由稳定相转变为亚稳相,从而发生矿物的相变,C3S易析出C2S和f-CaO,C2S在675℃再次发生相变,由β一C2S 相变成γ一C2S[7]。

f-CaO和C2S滞留在转炉渣中,如果发生水化或相变将会严重影响转炉渣的稳定性。

另外,缓冷过程中生成的f-CaO会包裹住C3S使得渣的胶凝性偏低。

钢渣的一些指标压碎值、磨耗值、磨光值等指标是钢渣的基本指标。

在表1.2显示的是各个钢厂生产的钢渣中的物理力学性质,表1.3显示的是几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从表1.2、表1.3中可以看出,钢渣的稳定性能和强度值等基本指标都能够满足在冶金工业、城市建筑、道路交通中使用要求。

和这几种岩石比较之后,钢渣的视密度较大,然而其他的各项指标都和岩石相似,因此可以使用钢渣来代替岩石在各种路面中使用[8-9]。

表1.2钢渣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质表1.3几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2.4转炉渣的处理方法为解决上述转炉渣利用问题,人们认识到:转炉渣组成与物性的不合理,使其无法直接利用,只有将转炉渣出炉后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好的渣一方面利于其中含铁组分的回收,另一方面要保证其组成与结构的基本稳定。

具体包括:首先将出炉渣进行预处理,或“稳定化”处理,其主旨是预先消除或消解以自由及f-CaO为主的亚稳相,使转炉渣在被利用前组成与结构基本稳定,并利于渣、铁分离【10】。

其次,将预处理好的转炉渣依据需要,进行资源化利用。

为此,相继开发出转炉渣的多种预处理技术。

这类可称之为两步法的转炉渣利用技术,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仍起着主导作用。

这类渣处理技术的出现及发展,是转炉渣利用第二阶段的本质标志。

目前,国内转炉渣的生产主要是采用热泼法、水淬法、风淬法、闷罐法、滚筒法、粒化法、转碟法等[11-12]。

转炉渣的处理一般遵循“一破、两选、三筛”的工艺,由于转炉渣的粒径尺寸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需要破碎到一定的粒径再进行分选。

转炉渣中含铁15%~25%,利用价值高,因此首先要选出转炉渣中的铁。

常用分选方法有磁选(强磁和弱磁)、浮选等,然后对转炉渣进行筛分。

经过初步处理,再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进行精细加工,可以通过球磨等方式,将转炉渣进一步磨细。

转炉渣活化和碳化后,可制备水泥等材料。

激发活化包括机械激发、化学激发、热力激发等方法。

碳化是利用转炉渣将CO2以碳酸盐的形式永久储存,即CO2矿物固定。

碳化是处理转炉渣、固定CO2气体的有效方法,是大量利用转炉渣、缓解CO2排放压力的有效措施。

在转炉渣利用过程中,单一的转炉渣不能完全发挥利用价值,就需要和其他副产品(如转炉污泥、高炉渣等)混合后再利用【13】。

几种常见的转炉渣处理方法:1.热闷法此法是较早开发的转炉渣预处理技术,也是国内钢企最早采用及引进的处理工艺。

原理是将出炉渣置于可封闭罐内,利用出炉渣自身的显热与潜热,喷水对其作用,产生带压蒸汽,从而对钢渣强行“消解”。

对欲处理钢渣没有特殊要求,钢渣消解较彻底,渣铁易于分离,回收铁组分后的尾渣矿物组织比较稳定、均匀,利于后续粗放式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