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方案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美国白蛾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因其繁殖率高、危害大、防治难,2013年6月,我县发生了美国白蛾疫情。
为切实做好2014年我县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防止美国白蛾扩散和蔓延,确保我县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XXX关于加强美国白蛾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苏林业〔2012〕50号)和XXX《关于切实做好美国白蛾监测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盐政传发〔2014〕73号)等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我县美国白蛾防控方案。
防控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属地负责、群防群控、联防联治”的原则,实行“政府负责、部门指导、谁经营、谁防治”的防控责任制度,强化监测、调查、检疫,以无公害预防为主,积极配备防治器材和防治药剂,争取我县防控工作的主动。
防控对策:加强普查和监测,各镇区要以组为单位设立美国白蛾监测点,有防控任务的部门也要建立美国白蛾监测点,明确专人为监测员,形成监测网络。
在美国白蛾发生期间,每天进行虫情监测,准确掌握虫情,力争传入后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将传入后的第一代予以扑灭。
如疫情发展,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大规模喷洒无公害药剂,进行全面防治,实现对疫情的控制。
防控措施: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级防控机构。
县政府成立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XXX局长任副组长。
各镇区要成立相应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落实防控工作。
为了有效防控美国白蛾,我们需要认真执行防疫制度并加强责任落实。
首先,要严格属地管理,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将防控地块落实到村、户、人,并层层签订责任书。
对口管理部门要制定防控方案,细化防控任务,实行对口部署、对口防治、对口督查。
其次,要坚持疫情监测。
各镇区要建立监测站点,固定1-2人为专职虫情监测员,负责美国白蛾疫情监测、检查和上报工作,形成虫情监测网络。
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防控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防控实施方案美国白蛾(Gypsy Moth)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问题,对美国的林业产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为了防止害虫的进一步蔓延和破坏,制定一套综合的防控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防控实施方案的建议:1. 实施监测和预警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通过采集数据和进行实地调查来监测害虫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提前预测害虫的发生和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加强边境检疫和贸易控制:强化对进出口木材和植物产品的检疫和监管措施,防止害虫通过国际贸易扩散。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国际防控标准。
3. 加强生物防治措施:通过引入天敌和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选取适应环境和害虫生活史的天敌进行引进,进行试验和监测,确保其对害虫的有效控制作用。
4. 实施化学防治措施:在严格遵守环境和安全规范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确保使用的农药绿色环保,并制定科学的农药使用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推广宣传和教育培训: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对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定期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提供相关知识和技术支持,提高从业人员的防控水平。
6. 强化监督和执法: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执法机制,加强对防控措施的执行和效果的监督。
严厉打击非法木材运输和销售活动,惩罚违反防控规定的行为,保障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7.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和技术,开展联合研究和合作项目。
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害虫的传播和影响。
综上所述,要防止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的进一步蔓延和破坏,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通过实施监测和预警、加强边境检疫、强化生物和化学防治、加强宣传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保护美国的林业产业和生态系统。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
简介
美国白蛾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害虫,会食用植物叶片和花朵,导致植物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因此,防治美国白蛾是保护农业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生态习性
美国白蛾是一种夜行性飞蛾,幼虫和成虫均以植物为食。
成虫主要在 5 月至 7 月出现,进行交配和产卵。
幼虫孵化后进入地下,经过几次蜕皮后,会钻入植物的叶片或根部,开始食用植物组织。
幼虫期持续约 3-4 个月,随后蛹化到成虫。
防治措施
美国白蛾的防治可以采取物理和化学两种手段。
物理防治
1.利用控制野生鸟类、天敌和寄生虫,有效控制危害程度。
例如,利用鸟类和蜘蛛消灭成虫和幼虫,或是引入寄生蜂等天敌,以控制白蛾的种群数量。
2.利用黄色粘虫板、灰色粘虫带等器械集杀成虫,从而防止成虫产卵。
化学防治
1.农业生产中可采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喹虫脒、芥菜甙等杀虫剂;
2.可选择使用有机氟农药进行防治,如苯噻嗪、氟苯尼考等
3.氨基甲酸盐、乙酰甲胺等药物以及合成杀虫剂也可以用来防治美国白蛾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农药的使用应该在合理的时期内,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另外,要注意使用农药的计量和施药方法,以避免对人、动物和环境的损害。
结语
美国白蛾是一种有害的害虫,对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针对白蛾的生态习性和特点,可以采用防治措施来控制其危害程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化学农药,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破坏性的森林害虫,能够吃掉许多树种的叶子和针叶,导致森林的破坏和质量下降。
它们对环境和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美国对白蛾进行了长期的防控工作。
白蛾防控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和预警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对白蛾的监测和预警工作,该机构负责监测整个国家的森林生态系统。
监测和预警方案包括白蛾的进出口检测,以及在发现白蛾后进行疫情调查和隔离措施。
这有助于阻止白蛾在国家内外的传播和扩散。
2. 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白蛾防控中的一种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方法。
美国使用了天敌、病毒和细菌等生物防治剂,这些对人类和环境基本没有危害。
利用植物、鸟类、昆虫和跳蚤等天敌来控制白蛾的数量,可以高效、廉价地控制白蛾的数量。
3. 化学控制化学控制是白蛾防控的一个重要方法。
美国农业部批准了许多用于控制白蛾的化学方法,例如利用生长调节剂(IGR),以干扰白蛾的生长周期。
还有灭虫剂、接触毒性剂、胃毒性剂等也被广泛使用。
然而,化学控制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等。
4. 社区合作社区合作也是白蛾防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环保组织和人民都可以合作,举行宣传活动,鼓励普通人走出家门,加入到灭白蛾的行列中,成为白蛾防控的实验人员。
同时,还可以鼓励社区园艺学校、农业大学等机构落实防控措施,建立白蛾监测台和抓虫台等,提高白蛾防控的预防效果。
总之,对美国白蛾的防控措施是多种多样的,政府、组织、社区和个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任务需要完成。
美国的经验证明,只有彼此携手,充分合作,利用所有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保护森林资源,降低害虫对经济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美国白蛾普查防治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普查防治实施方案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来自欧洲的害虫,它以树木为食,对林业和园艺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每年夏季,白蛾的幼虫大量孵化并迅速繁殖,这会导致树木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因此,美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实施白蛾的普查和防治工作。
一、白蛾普查白蛾普查是指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查和监测,以确定白蛾的分布情况和种群密度,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以下是白蛾普查的实施方案:1. 确定普查区域:根据历史数据、风险评估和报告等信息,确定普查区域。
通常会将普查区域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
2. 制定普查计划:根据普查区域的划分,制定普查计划。
计划应包括普查时间、普查方法和普查人员的安排等。
3. 普查方法:普查方法包括空中调查、地面调查和网络监测等。
- 空中调查: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目标区域进行航测,通过红外传感器和图像识别等技术,识别树木受害的程度和白蛾种群密度。
- 地面调查:在目标区域内设置固定样点或样方,并进行定期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观察成蛾数量、幼虫数量和虫卵数量等。
- 网络监测:利用网络和现代技术,例如无人机和监控摄像头等,进行远程监测和数据收集。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数据分析和报告:对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并编制普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普查结果、白蛾种群密度、受害程度和分布趋势等信息。
5. 共享普查结果:将普查结果共享给相关政府部门、农民和研究机构等,以便他们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和措施。
二、白蛾防治白蛾防治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控制和消灭白蛾的种群,以减少其对树木和农作物的破坏。
以下是白蛾防治的实施方案: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体等自然的生物资源来控制白蛾的种群。
常用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释放昆虫天敌、引入寄生虫和施用杀灭病原体等。
- 昆虫天敌:例如农蜂、鸟类和蜘蛛等都是白蛾的天敌,可以通过释放这些天敌来降低白蛾种群密度。
- 寄生虫:一些寄生虫会寄生在白蛾的体内,使其受到感染和死亡。
美国白蛾地防工作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地防工作实施方案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美国的森林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控制和消灭美国白蛾,制定了一系列的地防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将就美国白蛾地防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监测和预警监测和预警是控制美国白蛾传播的关键。
监测工作主要包括对成虫的诱捕、幼虫的扫描和卵巢扫描等。
通过这些监测手段,可以及早发现美国白蛾的存在和传播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监测到美国白蛾活动的迹象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农民发出预警通知,以便他们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二、天敌引入引入天敌是一种生物控制的有效手段。
目前,已经引入了一些天敌,如美国白蛾寄生蜂和乌脸美国粉蛾等。
这些天敌能够捕食美国白蛾的幼体,从而控制其种群数量。
为了保证引入天敌的质量和效果,应加强对其繁殖和释放的监测和管理。
并且,应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天敌引入方法和天敌种类,以提高生物控制的效果。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控制美国白蛾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法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和喷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根据白蛾的生命周期和分布特点来确定。
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喷洒的剂量和频次,以确保防治效果;其次,要选择对美国白蛾有效且对环境友好的杀虫剂;最后,要加强对喷洒效果和残留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喷洒策略。
四、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指通过改变农作物的生态环境来控制美国白蛾的传播。
主要包括疏伐、间伐和灌溉等措施。
通过适当调节作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减少美国白蛾的滋生和繁殖,从而降低其危害程度。
在文化防治中,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如降温和增强土壤肥力等。
这些措施对于美国白蛾的生命周期和生活习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控制传播的目的。
五、宣传和教育宣传和教育是整个地防工作的关键环节。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美国白蛾的认知和防控意识,加强群众的参与。
关于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美国白蛾是一种有害的昆虫,会危害农业及林业。
它的繁殖力非常强,每年都会对美国国内的庄稼和森林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控白蛾,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控方案和措施。
一、增加监测力度首先,针对白蛾天敌,美国农业部增加对其害虫天敌的监测力度,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同时,美国农业部每年都会在白蛾出现的季节对各个州的白蛾种群进行检查,并定期对检查报告进行分析,以便于发现白蛾的趋势和特点,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二、采用化学防治在白蛾的大规模发生期间,美国将采取化学防治策略。
他们会利用梅汁、阿维乐菌素等物質在比较少人群居住的地区施喷治蛾,同时在其他地区部署固定点插苗,严密观察密度,进行定期清理防治蛾。
在白蛾的明辨阶段,美国政府会锁定各个防治点和逐一清理,使各处彼此隔离,避免出现突发地点,防止疫情扩散,防止蛾危害。
三、利用生物防治除此之外,美国还会大量利用一些天敌昆虫对于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他们会种植一些天敌昆虫,比如说各种蜘蛛、蜘蛛一般的怪虫、飞蛾等物品来进行生物防治蛾害。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采用限制性生物禁区的防治策略。
采用限制性生物禁区除了可以保护加建区之外,也可以利用限制性生物区膜面上的生态特性,影响相邻非限制区的输入飞毛蛾数量,有效控制和预测飞毛蛾入侵的规模,对于长期建立群体预测控制攻击装置和技术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四、注意做好宣传和培训在美国,宣传和培训也是防治白蛾的重要一环。
相关政府机构会在互联网和当地的媒体上发布关于白蛾防控的信息,宣传白蛾危害及防治技术,以增强民众的防治意识。
此外,美国还会组织各种培训班和讲座,为当地农民和林业工作者提供实际的防治技术和指导。
这样,农业生产和森林保护工作者就能够更好地应对白蛾的侵害,起到迅速有效的控制作用。
总结:通过上述防治措施,美国已经成功地控制了白蛾的危害,并保护了美国的农业和森林。
在今后的管理中,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大防治力度,增强对白蛾的监测和防控能力,努力保障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的安全。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1. 背景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由欧洲引入的外来有害生物,其幼虫能够大量食害林木和其他植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
为了有效防治美国白蛾,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都实施了相应的防治工作和政策。
2. 防治方法2.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指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在美国白蛾的防治中,可以利用其天敌和寄生蜂等天然敌害物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具体手段包括:•培育天敌: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天敌如鸟类、昆虫等方式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引进寄生蜂: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可以引进寄生蜂种群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化学防治指利用化学药物来杀灭有害生物的数量。
虽然化学防治可以起到快速杀灭美国白蛾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不利影响。
具体手段包括:•喷洒杀虫剂: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可以喷洒杀虫剂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家庭清理:个人家庭可以在意识到有美国白蛾出现时及时清理它们的痕迹,防止美国白蛾的危害。
2.3 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生产实践可以通过增加本地品种的数量、优化农业制度、改进种植技术等方法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和应对外来有害生物的能力。
具体手段包括:•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可以增加本地品种数量,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品种来应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
•改进种植技术: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农业制度,改进种植技术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和应对外来有害生物的能力。
近年来,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的防治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不断加强防治技术研究和实践也为美国白蛾的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全面维护生态安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及时有效地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根据省、市业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发生现状及防控形势我省自2012年以来,先后在芜湖、宿州、淮北和我市的阜南县发现美国白蛾疫情。
按照省、市业务部门有关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我县采取检疫、监测、普查等多种方法对美国白蛾进行严密防控,目前尚未发现疫情。
由于我县紧邻阜南,因此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二、防控目标与对策(一)目标全面加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切实做好疫情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疫情,立即部署进行除治,使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叶片保存率90%以上,确保不出现重大成灾情况。
(二)对策1、成立颍上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和颍上县林业局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并发布美国白蛾应急预案3、全年开展3次以上美国白蛾普查。
4、加强检疫检查工作,防止疫情传入。
5、建立并完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若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及时除治。
三、防控措施(一)宣传和培训。
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宣传车、黑板报、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美国白蛾发生危害性状、识别特点、防控技术,以及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宣传,打消人们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消极麻痹思想,树立防控美国白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群众参与美国白蛾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营造防控美国白蛾工作的舆论氛围。
培训:在冬、春季开展两期培训班。
培训对象为所有检疫员、测报员、各乡镇林业技术员及防治专业队队员等。
人数每期不少于30人。
培训内容为有关政策和法规、《美国白蛾防控技术与对策》、《美国白蛾监测技术和普查方案》、《美国白蛾防治技术》等。
(二)开展监测和普查1、监测:建立健全监测队伍和监测机制,每个乡镇要建立1-2处监测点,明确一名测报员,每村至少要有1名森防员。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1. 背景介绍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对森林资源和农业产业具有破坏性的害虫,其幼虫以各种树木为食,会导致林木死亡和农作物减产。
美国白蛾原产于欧洲地区,1912年被引入到北美洲。
现在,美国白蛾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地区广泛分布,成为当地生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2. 现状分析美国白蛾的繁殖十分迅速,一个幼虫季度期间可以吃掉一棵树,由此导致树木死亡和森林面积的减少。
为切实防治美国白蛾,一些地区采用人工灭虫、放虫、生物防治等手段进行防治,但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我们研发出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3. 防治工作方案3.1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美国白蛾的生态和环境特点,为防治其危害,应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当前,较为有效的方法包括:化学控制、生物学控制和综合控制。
由于化学控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建议选用生物学和综合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以降低化学对环境的危害。
3.2 生物学控制美国白蛾的天敌主要是僵蚊科、蝉科、小蜂等昆虫。
可以通过引进这些天敌,增加它们在当地的种群数量,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应用生物制剂、病菌、病毒等进行防治。
3.3 综合控制在生物学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力学、物理、化学等工程技术手段,以及加强人员管理和监测等,从多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比如,可以采用监测系统来发现和跟踪美国白蛾的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灭蛹工作,有效地减少美国白蛾的数量。
4. 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具体计划如下:4.1 调查与监测对美国白蛾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和监测。
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加强对美国白蛾的监督和管理。
4.2 生产引进针对美国白蛾的生物特性,开展选择适宜的天敌和生物制剂的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生物学控制的管理、培养和繁殖。
4.3 执行防治工作落实综合控制措施,加强人员管理、机构建设和工作协调、配合,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进行执行。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总结和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安排

我区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全区各有关部门上下联动,联防联治,对美国白蛾全面地大规模地无缝除治,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发生,取得了美国白蛾歼灭战的全面胜利,保障了农林生产和城市园林的安全。
面对防控面积增加,防治压力加大,以及十一运、园博会一、美国白蛾防治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将白蛾防治列入全区科学发展观考核体系。
3月17日,召开白蛾防治专题会议,区政府与各街镇签订了《美国白蛾防治责任状》,成立了以区长为指挥,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镇镇长为成员的指挥部,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分工。
5月15日,全区又召开美国白蛾防治动员大会,对白蛾防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进一步细化调整了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以区委、区政府的文件下发到各级各部门,由区级领导挂帅成立了13个督导组,加大对各镇的督导检查力度,并成立了宣传组、专业防治组、检查考核组,明确各组职责,制订了美国白蛾检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让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有章可循。
各镇也及时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分解目标,细化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在强化责任落实方面,一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实行区级领导包街镇,街镇镇领导包办事处、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片责任制,责任明确到人、到地块,杜绝出现责任空挡。
二是实行树木确权,按照属地管理,“谁所有,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对全区树木进行确权,明确防治责任主体,签订防治责任书,杜绝出现防治空挡。
(三)坚持专群结合,强化综合防控。
坚持全民动员与专业队伍防治相结合,群防群控;人工防治与药物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加大综合防控力度。
一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在充分发动群众积极防治的基础上,按照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防治原则,加强专业防治队伍建设。
区、镇、村三级共组建专业防治队伍800多支,落实专业防治人员6300多人。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对北美地区的森林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威胁的有害昆虫。
其幼虫以树叶为食,一旦大量繁殖,将严重破坏植被,给农田和森林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保护农作物和森林资源,实施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综合的防控措施降低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和森林的损害。
2. 任务:(1)监测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预测其发生和蔓延趋势;(2)开展灭虫行动,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白蛾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美国白蛾的认识和防控意识;(4)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应急预案,及时响应和应对白蛾爆发事件。
二、防控措施1. 监测与预测(1)建立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域建立监测站点,通过捕捉器、粘虫板等设备定期监测美国白蛾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广大地区进行观测和分析,预测白蛾的迁飞路径和密度分布。
2. 生物防治(1)引进天敌:选择对美国白蛾有效的寄生或掠食昆虫,通过引种和增殖来控制白蛾的数量。
如引进赤眼蜂(Compsilura Concinnata)等寄生性天敌。
(2)利用天敌自然增殖:通过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培育基地,促进天敌在自然环境中繁殖和增殖。
3. 化学防治(1)喷洒杀虫剂:对于白蛾的幼虫阶段,可以通过喷洒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控。
但需遵守环境标准和使用规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粘虫板防治:在林区设置粘虫板,用来捕捉白蛾的成虫,减少其产卵和繁殖数量。
4. 文化控制(1)移除白蛾卵块:定期检查树木和建筑物表面,发现并移除白蛾卵块,防止其孵化和扩散。
(2)修剪和清洁:及时修剪林木和草地,清理落叶和果皮,减少白蛾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3)人工剥蛹:在符合要求和规范的情况下,采取人工剥蛹的方式进行防控。
5. 宣传教育(1)组织宣传:通过开展防治知识科普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公众对美国白蛾的了解和防控意识。
2023年最新的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2023年最新的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三篇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篇一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全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处置体系,提高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处置能力,控制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和扩散蔓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生态安全。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国家林业局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经高速公路跨省调运林木种苗和松木及其制品检疫监管工作的通知》《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通知》《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相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延安市行政区域内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处置工作。
用于处置本土和由国外(含境外,下同)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林木、种苗及繁殖材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林业生物灾害。
1.4工作原则1.4.1坚持属地管理,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在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动员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相邻地区要相互配合,实行联防联治。
灾情出现后,反应迅速、程序规范、措施果断、处置科学,实行人员统一指挥,资源统一调度,信息统一发布的应急机制。
1.4.2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检疫,防控结合的原则。
在抓好全面监测普查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入境检疫和重点区域的监测预防工作,做到全市预防和除治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1.4.3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控灾的原则。
根据全市森林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科学区划,实行分类指导,制订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突出预防保护的重点,确保重点区域生态的安全。
1.4.4坚持管理科学,规范有序,依法防治的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指挥处置一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指挥处置二级、三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甄选范文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美国白蛾自2008年9月份在我镇出现疫情至今,已成蔓延趋势,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控,疫情一旦爆发,将对我校造成重大损失,绿化成果毁于一旦。
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将成为我校日常工作中长期的、艰巨的重要任务,为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轻美国白蛾的危害和传播蔓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原则,强化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大力加强以无公害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以全面降低虫口,及时拔除疫点,防治扩散为目标,坚决遏制美国白蛾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保护生态安全。
二、目标与任务自2009年开始,我校检测覆盖率要打到100%,防治率打到100%;在每年发生期每天都要进行虫情普查,要严密监控,一旦出现疫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除治。
三、加强检测,健全查防网络根据疫情地区的发生状况,结合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定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三个时间区段内进行重点检测。
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专门固定一定数量的查防员负责查防工作;各级部主任负责本级部信息的收集上报。
各级部每天下午4点前上报校长查防情况,由校长统一汇总后于5点前上报镇党委政府。
各级部发现疫情后不得越级上报,扩大宣传,造成负面影响的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四、突出重点,全面普查根据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对第一代至第三代虫龄期分别组织全面普查工作。
确保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就地灭疫。
根据目前发生情况,普查工作要全面细致,不留死角和空白点。
五、科学防治,综合治理1、人工物理防治:剪除网幕:1至3龄幼虫期结成网幕危害,可用髙枝剪剪下枝条及网幕就地烧毁。
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光的特点,设置诱虫灯进行诱杀成虫,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一般挂灯间隔以100米为宜,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19:00——次日6:00开灯。
美国白蛾地防工作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地防工作实施方案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又称银纹尺蛾,是一种对树木和农作物具有破坏性的害虫,其幼虫主要以树木叶片为食,严重危害了森林和农田的生长。
为了有效防止美国白蛾的危害,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的地防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一、调查与监测1. 对美国白蛾的生态习性、危害规律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其孳生地和孳生规律,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建立美国白蛾监测网络,定期对潜在危害区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美国白蛾的扩散范围。
二、生物防治1. 采用天敌放虫技术,引入美国白蛾的天敌,如寄生蜂、天敌昆虫等,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减少其危害程度。
2. 利用生物杀灭剂,如病毒、细菌等,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防治1. 选择安全、高效的杀虫剂,对美国白蛾的幼虫进行防治,减少其数量,防止危害扩大。
2. 严格控制化学防治的使用量和频次,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四、机械防治1. 利用粘虫板、虫网等机械方式,对美国白蛾进行捕捉和防治,减少其数量,保护植物生长。
2. 定期清理林地和农田,清除美国白蛾的卵和幼虫,降低其数量,减少危害。
五、社会参与1. 加强对美国白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美国白蛾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参与防治的积极性。
2. 建立美国白蛾防治志愿者队伍,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治的合力。
六、法律法规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加强对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加强对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七、国际合作1. 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对美国白蛾的防治经验,提高我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水平。
2. 参与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和实施国际间的美国白蛾防治计划,形成全球范围内的防治合作体系。
结语美国白蛾地防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森林和农田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医院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对树木和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其幼虫能够大量食食树叶,导致树木枯萎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美国白蛾对医院环境的危害,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监测与预警1.定期监测:定期对医院周围的树木进行检查,发现美国白蛾及其卵、幼虫等迹象及时报告。
2.预警系统:建立美国白蛾的预警系统,利用气象条件、树木生长状况等因素,预测美国白蛾的可能大量繁殖的时期,提前做好防治准备。
二、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通过引入天敌如寄生蜂、天敌昆虫等,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减少其危害。
2.生物杀虫剂:利用对美国白蛾幼虫有较好控制效果的生物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病毒杀虫剂等,进行防治。
三、化学防治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和医院周围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化学杀虫剂进行喷洒,达到防治效果。
2.合理施药:在施药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四、机械防治1.粘虫板:在医院周围树木上设置粘虫板,吸引并捕捉美国白蛾,减少其数量。
2.剪除虫卵: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发现美国白蛾卵及时剪除,减少其孳生数量。
五、环境调节1.剔除虫源:及时清除医院周围的枯枝败叶等植物残余,减少美国白蛾的栖息地。
2.加强树木养护:对医院周围的树木进行及时修剪、施肥、浇水等养护工作,增强树木的抗虫能力。
六、宣传教育1.员工培训: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美国白蛾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2.宣传树木保护:通过宣传树木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增强员工和周围居民的保护意识,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全面执行,可以有效防治医院周围的美国白蛾危害,保护树木和植物的生长,维护医院周围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希望全体员工和周围居民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共建美丽的医院环境。
学校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预案

一、预案背景美国白蛾是一种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危害程度高等特点,对校园绿化植物构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防控美国白蛾,保障校园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学校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2. 小组成员:- 组长:学校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 成员: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后勤保障部门等相关负责人三、工作目标1. 确保校园内无美国白蛾疫情发生。
2. 及时发现并处理校园内美国白蛾疫情。
3. 提高师生对美国白蛾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4. 建立健全校园美国白蛾防控体系。
四、防控措施1. 加强监测与调查(1)定期对校园内绿化植物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设立监测点,定期采集样本,进行美国白蛾疫情监测。
(3)加强与上级林业部门的沟通,获取疫情动态信息。
2. 严格检疫与隔离(1)对校园内绿化植物进行检疫,防止美国白蛾传入。
(2)对疑似感染美国白蛾的植物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3. 预防性治理(1)加强绿化植物修剪,减少美国白蛾的栖息地。
(2)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释放昆虫信息素等。
4. 化学防治(1)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2)按照农药使用规范,合理控制农药用量和施用次数。
5. 宣传与培训(1)开展美国白蛾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2)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校园绿化工作人员的防治技能。
五、应急处置1. 发现美国白蛾疫情后,立即上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隔离、喷洒农药等。
3. 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变化。
4.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学校将加大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2. 人员保障:加强校园绿化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防治技能。
3.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防治药品、工具等物资。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1. 简介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外来的有害昆虫,常见于北美地区。
它的幼虫主要以树叶为食,可以对林业和园艺产业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防治美国白蛾是林业和园艺领域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美国白蛾防治的工作方案,包括识别、监测、预警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内容,旨在帮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效地控制和防治美国白蛾,维护生态环境和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2. 美国白蛾的识别美国白蛾成虫的外形美国白蛾成虫是一种大型夜行性蛾类昆虫,展翅宽度可达7厘米左右,前翅呈灰色带黑斑,后翅呈白色。
它们往往在晚上活动,白天则躲藏在树皮、岩石等处。
美国白蛾幼虫也是比较容易辨别的。
它们体型较大,呈现出明显的黑色点斑和深色縫合线,与其他幼虫有明显区别。
3. 监测和预警监测和预警是有效防治美国白蛾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监测和预警工作的常用方法:3.1 雄虫性信息素监测法雄虫性信息素监测法是一种利用雄性美国白蛾释放的信息素来诱捕雌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3.2 追踪监测法追踪监测法是使用标志和诱捕器在美国白蛾的主要分布地区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监测到美国白蛾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繁殖状况,为防治提供及时的指导。
3.3 卵鉴定法卵鉴定法是采集美国白蛾的卵并将其送到实验室进行鉴定,以确定美国白蛾的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在早期发现美国白蛾的危害,对防治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 防治措施根据监测和预警的结果,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防治美国白蛾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防治措施:4.1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一种利用美国白蛾的天敌、寄生生物、病原体等,在自然界中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经济的特点。
4.2 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利用杀虫剂在美国白蛾主要活动时期对其进行防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
4.3 机械防治法机械防治法是加强林地管理,适当改变森林密度、树种组成等来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方案美国白蛾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其繁殖率高、危害大、防治难,2013年6月,我县己发生美国白蛾疫情,为切实做好2014年我县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防止美国白蛾扩散和蔓延,确保我县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加强美国白蛾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苏林业〔2012〕50号)、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美国白蛾监测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盐政传发〔2014〕73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定我县美国白蛾防控方案。
一、防控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属地负责、群防群控、联防联治”的原则,实行“政府负责、部门指导、谁经营、谁防治”的防控责任制度,强化监测、调查、检疫,以无公害预防(剪除白蛾幼虫网幕)为主,积极配备防治器材(烟雾机、高射程车载喷雾机、打孔机、高枝剪、杀虫灯等)和防治药剂,争取我县防控工作的主动。
二、防控对策加强普查和监测,各镇区要以组为单位设立美国白蛾监测点,有防控任务的部门,也要建立美国白蛾监测点,明确专人为监测员,形成监测网络,在美国白蛾发生期间,每天进行虫情监—1—测,准确掌握虫情,力争传入后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将传入后的第一代予以扑灭。
如疫情发展,采取人工剪除网幕、要大规模地喷洒无公害药剂,进行全面防治,实现对疫情的控制。
三、防控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级防控机构。
县政府成立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林牧渔业局局长任副组长。
县政府办、财政局、交运局、住建局、水务局、教育局、农业局、民政局、文广新局、林牧渔业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发动、培训、指导、监督、检查全县范围内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牧渔业局,县林牧渔业局局长王贵法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镇区要成立相应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落实防控工作。
(二)认真执行防疫制度,加强责任落实。
一是严格属地管理。
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是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将防控地块落实村、户、人,并层层签订责任书。
河流、道路、城区公园、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学校、宾馆、居民区等对口管理部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制定防控方案,细化防控任务,实行对口部署、对口防治、对口督查。
二是坚持疫情监测。
各镇区要在县林牧渔业局的指导下,以组为单位,建立监测站点,固定1-2人为专职虫情监测员,负责美国白蛾疫情监测、检查和上—2—报工作,形成虫情监测网络,同时每个村要建立一支3-4人专业普查防治队伍(虫情监测员为当然的人选),制定查防方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虫情、第一时间灭杀菌虫害,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学校、居民社区要成立相应的查防队伍,确保及时防治。
各单位要对虫情测报员的姓名、联系电话进行登记造册,明确责任区域,上报县林牧渔业局,虫情测报员要记录虫情监测情况,定期上报查防结果。
三是进行人员培训和普查监测。
从4月中旬到10月底,县林牧渔业局在《阜宁报》登载美国白蛾的识别、防控知识、手段、技术等宣传资料,并组织人员分赴各镇区对林业工作人员进行进行培训,会同各镇区和有关部门,对全县交通要道沿线、庭院、货场、饭店、旅馆、厕所、屠宰场、养殖场、垃圾场等周围易发美国白蛾的林木进行全面调查,努力实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除治。
1.普查监测时间。
根据美国白蛾在我县周边地区的发生规律,初步确定监测时间如下:(1)成虫(白蛾):第一代,4月上旬-4月下旬;第二代,7月上旬-7月中旬;第三代,9月上旬-9月中旬。
(2)卵(树叶背面):第一代,4月下旬-5月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7月下旬;第三代,9月中旬-9月下旬。
(3)幼虫(网幕期、破网期):第一代,5月中旬-6月下旬;第二代,7月下旬-8月下旬;第三代,9月下旬-11月上旬。
(4)蛹(树下、树皮裂缝中):第一代,6月下旬-7月上旬;—3—第二代,8月下旬-9月上旬;越冬代,11月上旬-第二年3月下旬。
2.普查监测的地点。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靠近发生地区的林木,与发生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车站、旅游点及货物存放集散地周围的树木,乡村农户房前屋后、城区机关单位院落的树木,公路、铁路沿途的树木等要进行重点监测。
3.调查树种。
主要调查美国白蛾主要喜食树种、一般喜食树种。
主要喜食树樱花、法桐、杨、柳、榆、桑、桃、梨、葡萄、泡桐、枫杨等。
一般喜食树种:柳、桃、梨、刺槐、柿、紫荆、丁香、葡萄等。
4.调查方法。
(1)蛹期调查。
在老树皮、乱石堆、墙缝等越冬场所,查越冬蛹;在树干下部围草诱集老熟虫进行检查。
(2)成虫期调查。
用黑光灯、性诱剂进行诱捕,调查、确定发生期。
(3)卵期调查。
在野外调查寄主植物上有没有美国白蛾的卵块。
(4)初龄幼虫网幕期调查,自然村、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以点进行实地调查,公路、铁路进行沿线调查,观察树上是否有网幕。
(三)加强群防群测工作,实行监测报告制度。
在美国白蛾防控时期,全县实行周报告制度,发现美国白蛾疫情时,各监测点立即向县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同时组织灭杀。
县林业主管部门—4—核实后在2天内报县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
(四)运用综合手段进行防控。
对2013年己发生美国白蛾疫情的地区,要加强防控,抓住“三个时机”(第一、二、三代幼虫危害期)、“四个环节”(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采取剪除网幕、灯光诱杀、地面和飞机喷洒无公害药剂、释放周氏啮小蜂、绑草把、人工捕捉成虫、人工摘除卵块和捕杀蛹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坚决做到严防第一代,控制第二代,歼灭第三代。
特别要抓好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网幕的剪除工作。
1.人工挖蛹。
在美国白蛾蛹期,组织人员开展美国白蛾人工挖蛹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虫口基数。
2.人工剪除网幕。
在幼虫网幕期,组织人员、发动群众利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就地挖沟集中存放,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己部分破网的幼虫网幕,剪除网幕后,再喷洒无公害药剂灭杀已扩散的幼虫;对己完全破网的幼虫,进行药物防治。
3.人工捕杀和杀虫灯诱杀。
利用美国白蛾成虫傍晚前后和凌晨时分在村庄四旁、房前屋后的墙壁,道路两侧林带、林网和片林的树干下部等直立物上停栖,以及在院内灯下飞舞的特性进行人工捕杀。
在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期,在村庄四旁、林带及片林内,悬挂杀虫灯,开灯诱杀。
4.地面防治药剂。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是高效低毒的无公害药剂。
可用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1000-15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4000-6000倍液、—5—1.8%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喷药时要从树叶下方往上喷洒,要喷严喷全,不漏喷。
5.绑草把。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0.8-1.5米处绑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将草把集中烧毁。
6.捆毒绳。
菊酯类药剂加机油和柴油,按1:3:12比例混匀后,将纸绳浸泡其中,在树干2米高处,捆绑纸绳,毒杀下树的幼虫。
7.释放周氏啮小峰。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选择气温20℃以上的无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按美国白蛾幼虫和周氏啮小峰1:3的比例,进行放蜂,每代放1-2次。
8.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防治。
适用高大的孤立木和城区的行道树。
在初孵幼虫期,用注射机注射氧化乐果、吡虫啉、氯胺磷等农药。
注射量根据树体大小确定。
(五)强化检疫检查,严防疫情传入。
加强从疫区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查,把疫情扑灭在货物或苗木调入前。
未经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检疫批准,疫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不得擅自进入我县。
加强对货物集散地、集贸市场及包装材料的检疫检查,发现携带美国白蛾的依法扣留,及时进行除害处理,防止产生疫情。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防疫责任。
各镇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内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进—6—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把美国白蛾防控作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大事,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
要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组织防控工作,将普查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人员、林片和地块,签订责任书,划定责任区,确保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奖惩到位。
要落实必要的防控经费,以确保防控目标的实现。
(二)宣传培训,增强防控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及举办培训班、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防控科普知识。
层层进行防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林农监测、防治水平。
县林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疫情举报电话,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疫情查防和举报(阜宁县美国白蛾疫情防控举报电话:82094306)。
(三)加大投入,多方筹措资金。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治理”的原则,坚持政府投入和群众自筹相结合,县、镇区两级政府要把对美国白蛾防控资金的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优先安排,重点保证,不断加强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美国白蛾防控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防控美国白蛾的能力。
(四)专群结合,确保防控质量。
己发生过疫情的镇要充分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防治,同时,在每个村建立4人左右的专业防治队伍,固定人员,专人负责。
实行以群防群治为基础、专业队为主的防控策略。
防治专业队应与村、单位签订防—7—治合同,开展有偿防治,逐步建立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技术过硬、人员稳定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队伍,确保防控成效。
(五)强化督查,建立奖惩制度。
在美国白蛾防控关键时期,县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派出督查组对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防治工作中组织领导不力、没有落实预防和防治措施,隐瞒疫情贻误防治时机,造成疫情严重扩散和蔓延的,将逐级上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