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正确性检测方法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一、引言软件功能测试是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软件功能进行全面检测,能够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确保软件的功能完整、稳定和可靠。
本文旨在对某款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并撰写测试报告。
二、测试目标测试的目标是评估软件功能的正确性、稳定性和性能表现。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 功能完整性测试:验证软件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功能,测试各个模块的功能覆盖程度。
2. 功能正确性测试:验证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等方面的正确性测试。
3. 功能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浏览器等环境下的兼容性。
4. 性能测试:测试软件在高并发、大数据量、长时间运行等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三、测试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浏览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3. 设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四、测试方法1. 黑盒测试:以用户的角度进行测试,通过输入特定的参数和数据,检查软件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2. 白盒测试:以开发人员的角度进行测试,验证软件内部的逻辑正确性和代码覆盖率。
五、测试结果1. 功能完整性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对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全面测试,验证了软件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的功能完整性良好,所有功能均可正常使用。
2. 功能正确性测试:我们针对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功能正确性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软件在输入、输出和逻辑处理方面表现出色,准确性高,符合预期要求。
3. 功能兼容性测试:我们在不同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环境下进行了功能兼容性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该软件在Windows 10操作系统下以及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等主流浏览器上均能正常运行,兼容性良好。
4. 性能测试:我们通过模拟高并发、大数据量和长时间运行等场景进行了性能测试。
软件单元测试方法
软件单元测试方法软件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用于验证程序代码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它是一种测试技术,用于验证开发人员编写的代码在其单个组件(即单元)层面上的正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单元测试方法。
1. 黑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旨在验证函数或模块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只关心程序的输入和输出,而不关心内部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通常基于需求规范和功能规范来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根据这些规范,独立于程序内部的实现,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程序的功能是否正确。
这种测试方法对于测试过程的透明性要求较高,需要测试人员具备充分的领域知识和测试经验。
2. 白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旨在验证函数或模块的内部实现是否符合预期。
在白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可以查看程序的内部代码,了解程序的结构和逻辑。
基于这些信息,测试人员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代码的各条路径和分支,以验证程序的运行是否正确。
白盒测试通常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等不同的覆盖标准,以检测代码中的错误和潜在缺陷。
3. 边界值测试方法:边界值测试是一种专注于测试输入和输出边界的测试方法。
边界值测试通过选择极端情况下的输入来检测可能的错误和异常情况。
对于每个变量,测试人员选择最小和最大的边界值,以及一些特殊的边界条件,来验证程序在这些边界值下的行为是否正确。
边界值测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试方法,可以发现许多常见的错误和边界问题。
4. 等价类划分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是一种测试技术,旨在将输入值划分为等效的类别。
等价类划分测试的基本思想是:对于每个等价类,选择一个典型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等价类划分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在给定的测试资源下选择有效的测试用例。
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等价类进行测试,可以显著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从而提高测试效率。
5. 使用Mock对象进行测试: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函数或模块可能依赖于其他函数或模块的行为。
称重模块的正确调整方法
称重模块的正确调整方法称重模块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物体重量的装置。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对称重模块进行调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称重模块的正确调整方法,以帮助读者正确进行调整。
一、确定调整目标在进行称重模块调整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调整的目标。
一般来说,调整的目标是使得称重模块的测量结果与实际物体的重量尽可能接近。
因此,在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传感器是称重模块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通过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控制称重模块对不同重量物体的测量响应。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调整机械结构:称重模块的机械结构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在进行调整时,需要确保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精度。
可以通过调整螺丝的紧固程度、检查机械结构的完整性等方式来实现。
3. 校准仪器:在调整称重模块之前,建议使用校准仪器对模块进行校准。
校准仪器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值,帮助我们确定调整的方向和幅度。
二、调整步骤在确定调整目标之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称重模块的调整:1. 首先,检查称重模块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连接可靠。
尤其需要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松动或损坏的情况。
2. 其次,使用校准仪器对称重模块进行校准。
校准仪器会提供参考值,我们可以将称重模块的测量结果与校准仪器的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调整的方向和幅度。
3. 根据校准结果,逐步调整称重模块的各个参数,如灵敏度、机械结构等。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的方向和幅度,以避免过度调整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4. 调整完毕后,重新进行校准,以验证调整的效果。
如果校准结果满足要求,说明调整成功;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重新调整。
三、调整注意事项在进行称重模块的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调整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称重模块造成损坏。
特别是在调整机械结构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避免过度调整导致损坏。
软件测试阶段中集成测试阶段常用的方法
软件测试阶段中集成测试阶段常用的方法集成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目的是将已经测试通过的单元模块组合起来,进行集成测试。
在集成测试阶段,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集成测试方法。
1. 自顶向下测试方法(Top-down Testing):这种方法从系统的最高级别开始测试,在系统的不同层级逐渐向下进行测试。
一开始,只有系统的外部接口能够被调用和测试。
然后,逐渐添加下一级别的模块,直到遍历整个系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于实施和理解,可以尽早地发现系统级别的问题。
然而,它的缺点是需要有一个模拟的下层模块来进行测试。
2. 自底向上测试方法(Bottom-up Testing):这种方法从系统的最低级别开始测试,先对单元模块进行测试,再逐渐将模块组合成更高级别的模块,最后测试整个系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尽早地发现单个模块的问题,并且不依赖于其他模块的可用性。
然而,它的缺点是需要有一个模拟的上层模块来进行测试。
3. 渐增集成测试方法(Incremental Integration Testing):这种方法将模块逐渐地添加到系统中,进行逐步的集成测试。
首先,只有一个模块被添加到系统中,然后逐渐添加更多的模块,每次都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在每个步骤中都可以发现和修复问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逐步测试系统的不同部分,逐步发现和修复问题。
然而,它的缺点是需要有一个模拟的上层模块或外部接口来进行测试。
4. 并发测试方法(Concurrent Testing):这种方法通过模拟并发的用户请求、相互冲突的操作和资源竞争等情况,来测试系统在并发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这种测试方法中,可以使用多个线程或进程来模拟并发操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发现系统在并发环境下的潜在问题。
然而,它的缺点是实施和分析结果可能较为复杂。
5. 回归测试方法(Regression Testing):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查在添加新功能或修复缺陷后,系统的其他部分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引入了新的问题。
软件测试中的一致性与完整性检查
软件测试中的一致性与完整性检查简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中,一致性与完整性检查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讨论软件测试中一致性与完整性检查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实践经验,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测试策略,最终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一致性检查的概念与原理一致性检查是指检查软件中各个模块、组件及其之间的接口是否满足一致性要求。
一个软件系统可能包含多个模块,而且这些模块通常是由不同的开发人员编写的。
一致性检查的目标是确保这些模块之间能够正确地交互和通信,以达到整体系统功能的一致性。
在进行一致性检查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接口一致性:检查软件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参数传递、数据格式等是否符合规范,以保证模块之间能够正确地交换信息。
2. 数据一致性:检查软件中使用的数据是否一致,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类型、数据命名规范等,以避免由于数据不一致而导致的错误。
3. 功能一致性:检查软件模块的功能是否一致并符合预期,以保证整体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二、完整性检查的概念与原理完整性检查是指检查软件是否包含所有必要的功能、模块和组件。
一个软件系统的完整性是指系统的各个部分是否完全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进行完整性检查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完整性:检查软件是否包含所有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功能,并验证这些功能是否按照规格要求正常运行。
2. 模块完整性:检查软件中的各个模块是否完整,并验证其功能是否满足系统需求。
3. 组件完整性:检查软件中的各个组件是否完整,并验证其在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否正确。
三、一致性与完整性检查的方法与实践经验1. 静态检查:通过代码审查、技术评审等方式,对软件的各个模块进行静态检查,发现并纠正其中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问题。
2. 功能测试:对软件进行功能测试,验证软件的各个功能是否一致并完整。
可以使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方法进行测试。
IPM、IGB模块良否的简单测试方法
IPM/IGBT模块良否的简单测试方法一般来说,仅用简单的测试方法如用一般的万用表,是不能正确判断IPM/IGBT模块的状态的。
但对于模块是否发生短路或开路损坏,用以下方法可进行初步判断。
测试要求:1.测试仪器的输出电流应不足以损坏模块(如,1A);2.待测电流应远大于I CES,否则,本来是不到痛的情况可能会被误判为导通;3.考虑二极管的压降,测试仪器的输出电压应大于3V,否则,在测试方向特性时本来是好的模块可能会被误判为不良;当然,输出电压应小于VCES;4.除待测端子外,其他端子均不应有任何电路连接;5.测量时P-N间不应施加电压,否则,可能导致模块损坏或测试人员触电等事故。
逆变器IGBT模块/IPM测试部位描述如下:1.逆变器部IGBT的C-E间顺向(P-U/V/W & U/V/W-N),C2E1极与C1、E1、E2、G1、G2极之间的测量正向:红表笔接C2E1脚,黑表笔分别接各电极,与C1极之间有0.46V压降以外,其它各极均为无穷大。
不导通则为良品,导通为不良,反向:与E2极有0.45V压降,其它各极均为无穷大。
2.逆变器部IGBT的C-E间逆向(U/V/W-P & N-U/V/W),导通为良品,不导通为不良;3.制动单元IGBT的C-E间顺向,不导通为良品,导通为不良;4.制动单元IGBT的C-E间逆向,导通为良品,不导通为不良。
注:(a) 在进行方向导通测量时,若测得的电阻明显低于一般良品,则可判定该模块不良。
(b) 通过测量C-E间的电阻可判断IGBT是否击穿或短路,但是,像IGBT耐压降低,仅IGBT的C-E断路而续流二极管正常的情况,则上述方法无法判断。
用数字万用表简单测量IGBT的方法(逆变器):IGBT管的好坏可用指针万用表的Rxlk挡来检测,或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挡来测量PN结正向压降进行判断。
检测前先将IGBT 管三只引脚短路放电,避免影响检测的准确度;然后用指针万用表的两枝表笔正反测G、e两极及G、c两极的电阻,对于正常的IGBT管(正常G、C两极与G、c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内含阻尼二极管的IGBT管正常时,e、C极间均有4kΩ正向电阻),上述所测值均为无穷大;最后用指针万用表的红笔接c极,黑笔接e极,若所测值在3.5kΩ左右,则所测管为含阻尼二极管的IGBT管,若所测值在50kΩ左右,则所测IGBT管内不含阻尼二极管。
CT性能检测模体及检测方法
CT性能检测模体及检测方法吴毅杜国生田中青本文作者吴毅女士北京市放射卫生防护所主任技师杜国生先生副主任技师田中青先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电离辐射处副研究员一前言1972~1973年G.N.Hounsfield和J.A.Ambeose公开发表了有关CT的文章紧接着许多厂家都以迅猛的势头开发CT1979年CT诊断技术已经遍及全世界在我国20年前CT还只是少数大医院引进的先进医疗设备而如今逐步在县级以上医疗部门普及由于C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迅速更新换代在我国既有最先进的超高速CT和螺旋CT也有较早期的第三代CT二手货CT机的电子学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十分复杂还采用了复杂的数据处理软件因此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随着时间和扫描次数的增加而变化为了保证新购置的设备能达到销售方允诺的性能指标和使用中的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也为了在诊断前及时发现CT诊断影像质量下降的情况医疗卫生部门有责任对CT诊断影像实行质量保证计划计划应包括对CT机性能指标影像显示硬拷贝系统及胶片冲洗系统进行验收状态及稳定性检测; 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校正我国卫生部为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合理配置和利用大型医用设备发挥卫生资源综合效益于1995年7月以卫生部第43号部长令发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4月卫生部办公厅又下发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自此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开始对医疗机构中的CT机的配置人员培训及其应用质量进行规范化的监督和管理按照管理办法新安装的CT机签收和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检测使用中的CT机每年进行一次状态检测并通过省级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审合格发给合格证CT检测模体及检测方法对于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受到各生产厂家医疗单位和监督监测部门的普遍重视本文根据几年实践经验介绍目前我国的进口商品模体和国内研制的模体及检测方法二 CT检测模体1. CT检测模体概况由于CT扫描仪的迅速发展客观上出现了对其性能评价的要求1997年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第1号报告定义了CT机的性能指标并描述了使用特定模体进行检测的方法与此同时AAPM又设计了一种测试低对比度分辨力的ATS 模体这两种模体通常被称为AAPM模体我国除进口了一批AAPM模体外还进口了美国PMI公司生产的461A型及模体实验室生产的CATPHAN型模体1996年北京市放射卫生防护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了YCTM型CT检测模体这四种模体的总体情况列于表1CT检测模体包括性能检测模体和剂量检测模体性能检测模体中通常包含水或水等效材料均匀模块; 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力层厚及CT值线性检测模块以下简单介绍各种模体中性能指标检测模块的设计原理及特点2. 空间分辨力空间分辨力通常指高对比度分辨力其定义为: 当物体与背景物对X射线的衰减之差(即CT值之差)比噪声大得多时CT图像上区别不同物体的能力IEC1223-2-6中提出通常当物体和背景的预期CT值之差达到数百HU时被认为它们之间的衰减系数之差足够大AAPM第1号报告给出的模体则以水为背景以有机玻璃为被检物体目前检测空间分辨力的模块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横扫均匀介质中细金属丝测点扩散函数或高对比度界面上的边缘扩散函数经付里叶变换计算调制传递函数(MTF); 第二种是在有机玻璃中设置多组不同边长正方形长条空气间隙条与条之间的有机玻璃厚度与正方形边长相等断层扫描后得一系列孔状图像称孔模; 第三种是多组不同厚度塑料片与水(或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相间结构断层扫描后可得一系列条状图像(线对)称条模后两种模块均通过观察可分辨孔或条的尺寸来定量评价空间分辨力条状模块还可用来测量调制值并作为检测MTF的简易方法三种模块及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列于表2四种模体中空间分辨力检测模块的对比列于表33. 低对比度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力又称密度分辨力指物体与均匀背景的X射线线性衰减系数之差小于1时CT机能分辨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物体的能力几种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模块的设计原理及其优缺点列于表4几种模体的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模块的特点对比列于表54. 层厚检测模块CT扫描野中心沿着垂直于扫描平面的直线上用位置的函数来表示CT系统相对灵敏度的曲线称为灵敏度分布曲线此曲线的半高宽被定义为断层厚度现有模体测量CT扫描层厚的方法通常是扫描模体中一斜置或成螺旋状的金属丝(片)利用几何投影原理金属丝(片)在扫描影像上的长度(CT值分布曲线的半高宽)乘以金属丝(片)与扫描平面夹角的正切即为层厚因此扫描螺旋线后可通过影像弧度推算出层厚上述四种模体的层厚检测模块的特点列于表65. CT值刻度线性检测模块通常用扫描不同材料的圆柱体的方法进行CT值刻度线性的检测各种模体所选材料列于表76. 剂量检测模体根据IEC1223-2-6的要求检测CT剂量指数(CTDI)的模体必须由直径为16cm(用于头部断层摄影)和32cm(用于体部断层摄影)的有机玻璃圆柱体组成其长度必须大于测量用电离室的灵敏体积长美国联邦法规CFR1020.33则要求其长度大于14cm模体中必须设有大小足以插入辐射探测器的孔这些孔平行于模体的对称轴且位于模体的中心和表面下1cm间隔90º测量时不用的忆必须用相同材料棒插入其中由于IEC标准对于CT剂量检测模体的要求相当明确用于剂量检测的模体符合上述要求三检测方法要点1. 选择合适的模体做好CT检测工作首先要选择一个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模体根据我们自1994年开始使用多种模体进行检测的经验对几种模体进行了比较:AAPM模体于1976年开创了CT检测的规范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CT 生产厂家所给的性能指标都是用AAPM模体检测的结果但是这种模体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AAPM模体中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模块配制合适的溶液极为困难一次配制后又不能稳定搁置ATS模体中被检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随X射线束的线质的变化比较大检测不同CT机时实测对比度相差较大由于这种模体只有一种对比度当对比度远离标称值时难以对该机的低对比度分辨力做出确切的评价(2) 空间分辨力检测模块中孔的分级较粗特别一些低档机机能分辨0.8mm 的孔却不能分辨0.75mm的孔这对于CT机的验收检测评价造成一定困难(3) AAPM模体庞大笨重没有防止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漏水进气的措施监督监测部门使用这种模体感到不方便(4) AAPM模体中虽有检测MTF的金属丝和检测边缘扩散函数的高对比度界面模块但这种检测方法比较复杂无论对于CT机还是对于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且不直观孔模可进行直观的检测密封的空气孔由于经常搬动可能进水而失效近几年来许多厂家改用CATPHAN模体检测性能指标这种模体显然克服了上述问题特别是空间分辨力采用了线对卡不但分级较细且在高分辨力方向扩展到20LP/cm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模块采用相同物质不同密度的材料制作背景克服了X射线线束线质对对比度的影响且设置了几种对比度即使对比度与标称值不符由于有几种对比度模块区的检测结果也可进行内插和分析层厚检测模块采用了23敝媒鹗羲浚愫窦觳庥跋裆辖鹗羲砍确较駽T分布曲线的半高宽为层厚的2.5倍层厚检测的精度提高了这对于高档机中的薄层扫描的层厚检测更为有利除上述优点外CATPHAN模体比较小巧没有漏水问题是监督监测部门较好的选择但是这种模体过于昂贵且在检测SCT-4500TCT-300等型号的机器时可能由于没有骨环使水的CT值均匀度达不到要求YCTM是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虽然由于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但是基本上克服了AAPM模体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这套模体的价格便宜其制作过程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质量控制一些关键的材料和尺寸都经过专业处的检定有必要的检定证书因此是可信的目前这套模体已通过科研成果鉴定正在申请医疗器械及计量器具试产许可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即可在我国CT机质量保证中广泛采用2. 模体的安装及摆放对位新购置的AAPM及TM164A性能检测模体要先灌注蒸馏水为了防止模体内出现气泡要用40的蒸馏水灌装第一次灌满后将模体静止于桌面上3~4h待附着于各部件上的小气泡完全消失后将温的蒸馏水补足以确保模体内没有气泡再将模体盖好使用模体检测CT性能指标时一般要将模体放置在诊视床前端模体对称轴必须与CT的扫描旋转轴一致扫描平面与模体的对称轴垂直断层的中心必须与相应模块的指定位置重合RMI461A型模体有专门测试模体摆位状况的螺旋线插件使用CATPHAN及TM164A模体时首先将其挂在储运箱的前端将模体伸出诊视床外用木工水平仪测量模体的水平度如模体有些下垂可用调平螺丝或在模体与箱面间垫小块废胶片加以调整用目视法先将模体摆在机架的中心然后用定位光平扫定位片等方法来确保模体定位正确为了加快检测速度也可以在定位片上作扫描计划连续在确定的位置上用相同的条件扫描几层然后在某些层按要求改变扫描条件进行扫描再逐一对所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3. 选择合适的扫描条件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选择检测的扫描条件a.根据检测目的选择扫描条件CT机性能检测方式大体分验收状态和稳定性检测三种验收检测要特别注意厂方所给性能指标的测量条件临床实用扫描条件及设备性能极限的扫描条件稳定性检测则要在验收检测后确定一组或少数几组临床上实用的扫描条件在整个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定期按固定的条件进行扫描以观察系统各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状态检测介于两者之间根据实际临床应用及评价机器状态选择扫描条件b. 根据各种扫描条件对CT性能指标的影响来选择扫描条件例如CT剂量指数(CTDI)的高低影响噪声大小及低对比度分辨力有时厂家给出低对比度分辨力指标时既规定了CTDI为40mGy检测规范中又规定了测量时的扫描条件(kV,mAs)但有时两者是矛盾的CTDI可能因设备中所用的X射线管的发射效率而异两者有矛盾时应以CTDI值为准修改mAs值由于国际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给出的CT头部扫描的多层扫描平均剂量指导水平为50mGy 我国正在制定中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投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要求空间分辨力及低对比度分辨力要在CTDI50mGy的条件下检测影响空间分辨力的因素较多例如X 射线管的焦点探测器及准直器的尺寸数据采集方式扫描野尺寸(FOV)矩阵大小及卷积过滤函数等检测前应向维修工程师了解清楚这些因素中哪些可以自选选择原则及范围然后根据检测目的选择测试的扫描条件4. 正确选择分析图像及测量参数的条件通过扫描得到一幅模体的检测图像后必须在正确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测量 a. 正确选择分析图像的窗宽和窗位正确选择窗宽窗位是分析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力及测量层厚的关键分析空间分辨力时窗宽设在10HU 以下最窄处窗位根据模体所用材料不同略有不同分析空气孔的可分辨尺寸时将窗位缓慢下移这时尺寸较小的孔逐渐分开可以分开的最小孔即为可分辨的尺寸用有机玻璃和水相间的条形模块检测空间分辨力时应将窗位设置在水和有机玻璃CT 值的中间约60HU 分析低对比度分辨力测试图像时应将窗宽设置为5倍噪声(SD)加两对比部分(孔内外)CT 值之差窗位应设置为孔内外的CT 平均值测量层厚时将窗宽设置为最小值窗位设置为金属丝影像的CT 值分布曲线的半高度这时测得的距离才能和层厚的定义(灵敏度曲线的半高宽)相对应b. 选择测量CT 值及噪声的感兴趣区(Rol)的合适尺寸测量CT 值的线性时要注意不同材料间的边缘效应因此Rol 的直径不可过大测量噪声时Rol 的面积既要包括100个以上的象素又不可太大太大会包含了CT 值的不均匀性因此AAPM39号报告中建议采用1cm 2的Rol 面积测量CT 值及噪声大小5. CT 受检者剂量的测量方法表征CT 受检者剂量大小可以采用CT 剂量指数(CTDI)或多层扫描平均剂量(MSAD)前者是连续扫描14层时测得直径为16cm 长14cm 以上的有机玻璃头部剂量模体或直径为32cm 的体部剂量模体的中心孔或模体表面下1cm 处孔的中间位置平均吸收剂量其定义为∫−=TT nT dz z D CTDI 771)(式中 n 每次扫描层数(多数较新的系统中为1)D(z)任何平行于z 轴(旋转轴)的直线上Z 点单次扫描吸收剂量mGyT 扫描层厚mm实际可采用CT 笔形标准电离室进行检测测量结果用模体内深度d 处的吸收剂量(Dd)表示:D d =M d N d F式中 M d 对温度气压等进行校正后的电离室读数N d照射量校正因子 F 照射量转换成模体吸收剂量的转换因子空气有机玻璃)/()/(876.0ρµρµen en F ×=对于大多数CT 扫描条件X 射线的有效能量为70keV F 值为0.78由于CT 标准电离室的灵敏长度为100mm 因此CTDI=D d 100/nT也可以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一次扫描的剂量分布曲线按上式积分并计算CTDI 值使用TLD 测量也可将其放在模体孔的中间然后从-7T 到7T 进行14层连续扫描然后测量TLD 的受照剂量MSAD 是与实际临床所用扫描方式有关的量例如当总计扫描m 层两层间隔为I 时∫−=2/2/1)(mI mI Idz z D MSAD当m=7时CTDI 与MSAD 有以下关系:CTDI MSAD I T ⋅= 但是此式在I 0或I>>T 时不成立如动态流量检查中I 0MSAD 是单层峰值剂量的倍数相反层间分离特大MSAD 没有意义因为层间主要是未受照射的区域因此采用单层峰值剂量四 评价及资料保存1. 评价原则新安装CT 机的验收检测结果应符合随机文件产品性能指标及双方合同或协议书中的技术条款但不得低于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稳定性检测根据该机的基线值进行评价2. 物理检测要与临床图像质量评价相结合物理检测固然可以对CT诊断设备进行客观评价特别在判断其是否符合验收指标时极为重要但是由于所测各种参数指标对CT图像的诊断价值贡献不同要判断一台CT机是否还有诊断价值时仅仅看物理测量结果是不够的还必须拍摄各种典型部位典型窗宽窗位下的临床诊断图像由有资格的临床专家进行评定3. 妥善保存检测资料由于分析和测量检测图像特别是高对比度和低对比度分辨力图像时观察者的因素起一定的作用临床诊断图像的评定更与专家的个人素质有关为了与下一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了掌握一台CT机的性能变化规律妥善保存每次检测结果特别是检测图像是非常必要的全文完。
功能模块的测试方法
功能模块的测试方法
功能模块的测试方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验证软件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常见的功能模块测试方法:
1. 黑盒测试:这种测试方法不考虑内部实现,只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输入一组测试用例并观察输出结果,检查系统是否满足需求和预期。
2. 白盒测试:这种测试方法考虑软件内部实现,通过检查代码逻辑、变量赋值、循环等方面,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3. 单元测试:这种测试方法是针对单个功能模块进行的测试,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测试模块的特定输入和输出,检查模块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集成测试:这种测试方法是对多个模块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通过模拟实际操作环境,检查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和通信是否正常。
5. 系统测试:这种测试方法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6. 冒烟测试:这种测试方法是对系统进行初步测试,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运行和关闭,以排除严重错误。
以上是常见的功能模块测试方法,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可以提高软件质量,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1 -。
keil单元检测
keil单元检测Keil单元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方法,用于验证程序的功能和正确性。
本文将介绍Keil单元检测的原理、流程和应用,并探讨其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
1. Keil单元检测概述Keil单元检测是指对程序中的最小功能模块进行测试,主要用于验证代码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功能性。
单元检测的核心思想是分离出程序中的独立部分进行测试,并用于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错误。
2. Keil单元检测的原理Keil单元检测的原理基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思想。
在进行单元测试时,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只需了解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同时,测试人员也可以根据代码的结构和逻辑,进行白盒测试,以测试代码的各个分支和路径。
3. Keil单元检测的流程3.1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根据功能模块的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和测试步骤。
3.2 环境搭建:安装Keil开发环境,并配置测试环境,包括编译器、调试器等。
3.3 测试代码编写:根据测试用例,编写测试代码,包括输入数据的准备、调用被测试模块的函数以及检查输出结果的正确性。
3.4 单元测试执行:将编写好的测试代码加载到目标系统中,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3.5 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被测试模块的功能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需要进行修改和重测。
4. Keil单元检测的应用4.1 功能验证:Keil单元检测能够验证程序的各个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进行实现,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4.2 稳定性测试:通过Keil单元检测,可以对程序的边界情况进行测试,发现潜在的错误和异常情况,并进行改进。
4.3 回归测试:当程序的其他部分发生了变动时,可以通过Keil单元检测对代码进行回归测试,确保被修改模块的功能不会受到影响。
4.4 协作开发:Keil单元检测有助于团队协作开发,每个开发人员负责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单元检测进行独立测试,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计算机系统形式化验证中的模型检测方法综述
计算机系统形式化验证中的模型检测方法综述形式化方法是用数学和规律的方法来描述和验证系统设计是否满意需求。
它将系统属性和系统行为定义在抽象层次上,以形式化的标准语言去描述系统。
形式化的描述语言有多种,如一阶规律,Z 语言,时序规律等。
采纳形式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平安性、全都性和正确性,关心分析冗杂系统并且及早觉察错误。
形式化验证是保证系统正确性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以数学、规律推理为根底的演绎验证(deductive verification)和以穷举状态为根底的模型检测(model checking)。
演绎验证是基于人工数学来证明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它利用规律公式来描述系统,通过定理或证明规章来证明系统的某些性质。
演绎验证既可以处理有限状态系统,又可以解决无限状态问题。
但是演绎验证的过程一般为定理证明器帮助,人工参加,无法做到完全自动化,推导过程冗杂,工作量大,效率低,不能适用于大型的冗杂系统,因此适用范围较窄。
常见的演绎验证工具有HOL,ACL2,PVS和TLV等。
模型检测主要应用于验证并发的状态转换系统,通过遍历系统的状态空间,对有限状态系统进展全自动验证,快速高效地验证出系统是否满意其设计期望。
下面将主要介绍模型检测方法的进展历史和讨论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将来进展方向等问题。
2 模型检测及相关技术模型检测方法最初由Clarke,Emerson等人于1981年提出,因其自动化高效等特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广泛用于实时系统、概率系统和量子等多个领域。
模型检测根本要素有系统模型和系统需满意的属性,其中属性被描述成时态规律公式Φ。
检测系统模型是否满意时态规律公式Φ,假设满意那么返回“是”,不满意那么返回“否”及其错误路径或反例。
时态规律主要有线性时态规律LTL(Linear TemporalLogic)和计算树规律CTL(Computation Tree Logic)。
2.1 线性时态规律对一个系统进展检测,重要的是对系统状态正确性要求的形式化,其中一个根本维度是时间,同时需要知道检验结果与时间维度的关系。
soc验证的认识
soc验证的认识SOC(System on Chip)验证是指对SOC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验证的过程。
SOC是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的芯片,其中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
SOC验证是确保SOC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SOC验证的目的是验证SOC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SOC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错误和缺陷,例如逻辑错误、时序问题等。
SOC 验证通过对SOC进行各种测试和仿真,以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只有通过SOC验证,才能保证SOC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
SOC验证主要包括功能验证和性能验证两个方面。
功能验证是验证SOC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在功能验证中,通常采用测试用例来对SOC进行测试,以检测可能存在的错误和缺陷。
性能验证是验证SOC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性能验证中,通常使用各种负载和场景对SOC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性能指标。
SOC验证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首先,需要对SOC进行功能验证,以确保其各个功能模块的正确性。
在功能验证中,需要编写大量的测试用例,并对其进行仿真和调试。
其次,需要对SOC进行性能验证,以评估其性能指标。
在性能验证中,需要设计各种负载和场景,并对其进行测试和分析。
最后,还需要对SOC进行整体验证,以确保其各个功能模块的协同工作。
SOC验证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各种验证方法和工具。
例如,可以使用模拟器对SOC进行仿真,以模拟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场景和负载。
还可以使用验证语言和工具对SOC进行自动化验证,以提高验证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硬件加速器对SOC进行加速验证,以缩短验证周期。
SOC验证是SOC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SOC验证,可以发现和解决SOC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提高SOC的可靠性和性能。
同时,SOC验证也是SOC设计师的重要技能之一。
只有具备扎实的SOC验证知识和经验,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SOC。
SOC验证是确保SOC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extjs测试方法
extjs测试方法ExtJS是一种用于构建Web应用程序的JavaScript框架,它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和功能,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出现代化的用户界面。
在开发过程中,对ExtJS进行有效的测试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ExtJS测试方法。
第一种测试方法是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指对应用程序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测试,通常是一个函数或一个模块。
在ExtJS中,可以使用一些测试框架来进行单元测试,比如Jasmine和Mocha。
这些框架提供了一套API和断言库,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编写测试用例,并运行这些测试用例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第二种测试方法是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指对应用程序的各个模块进行测试,验证它们之间的交互是否正确。
在ExtJS中,可以使用Selenium或Puppeteer等工具来进行自动化的集成测试。
这些工具可以模拟用户的操作,比如点击按钮、输入文本等,然后验证页面上的元素是否正确显示和响应。
第三种测试方法是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是指对应用程序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吞吐量等指标。
在ExtJS中,可以使用工具如Apache JMeter或LoadRunner来进行性能测试。
这些工具可以模拟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应用程序,并记录响应时间和资源使用情况,从而评估应用程序的性能水平。
第四种测试方法是安全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是指对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身份验证、授权、数据加密等方面。
在ExtJS中,可以使用工具如OWASP ZAP或Burp Suite来进行安全性测试。
这些工具可以模拟黑客的攻击,检测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并提供修复建议。
第五种测试方法是可访问性测试。
可访问性测试是指对应用程序的可访问性进行测试,即是否满足残障人士的使用需求。
在ExtJS中,可以使用工具如WAVE或aXe来进行可访问性测试。
这些工具可以检测应用程序中的可访问性问题,并提供修复建议,以确保应用程序对所有用户都是可访问的。
功能性检测
功能性检测功能性检测是软件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主要用来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功能性检测的目的是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和系统需求,测试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缺陷。
在进行功能性检测时,测试人员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详细的功能分析,并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每个功能的正确性。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包括用户界面、数据输入、数据处理、输出结果等。
在功能性检测中,测试人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1. 黑盒测试:测试人员只关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并不关心系统内部的工作原理。
通过输入一组预定义的数据,然后检查系统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2. 白盒测试:测试人员需要了解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并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软件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通过直接访问软件系统的代码和数据结构,检查系统内部的状态是否正确。
3. 边界值测试:测试人员通过输入边界值来检查系统的响应。
边界值测试用例会包含最小、最大和临界值,以确保系统对这些边界情况的处理是正确的。
4. 异常处理测试:测试人员通过输入非法和异常数据来检查系统的异常处理能力。
这些异常可能包括输入错误、内存溢出、系统崩溃等。
5. 性能测试:测试人员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包括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吞吐量等指标。
在进行功能性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测试环境的准备充分,包括软件的安装、配置和网络环境的设置。
2. 确保测试数据的准备充分,包括各种正常和异常数据的准备。
3. 针对不同的功能模块,设计和执行不同的测试用例,以确保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都得到充分的覆盖测试。
4. 在测试过程中及时记录和报告问题,包括软件的错误和缺陷,以及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5. 进行功能性检测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
总之,功能性检测是保证软件系统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帮助发现并修复软件系统中的缺陷,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测试方法及验收方法
测试方法及验收方法测试方法是指为了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而进行的各种测试活动和测试策略的总称。
而验收方法是指系统交付给用户使用之前,用户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测试、验证和接受的方法和方式。
本文将分别介绍测试方法和验收方法。
一、测试方法1.单元测试:对软件系统的最小功能模块进行测试,检测模块内部的错误和异常情况。
2.集成测试:将各个单元模块组件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协作是否正常。
3.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备、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可靠性是否达标等。
4.冒烟测试:执行一组核心功能的测试用例,快速发现系统中的关键错误和缺陷。
5.压力测试:模拟多用户、高负载等条件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检测系统在高压力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6.安全测试:检测系统在网络攻击、非法访问等情况下的安全性能,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并加以修复。
7.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浏览器等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8.回归测试:在修改代码或增加新功能后,重新执行之前的测试用例,确保修改后的系统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二、验收方法1.需求验证:与用户共同确认系统需求是否满足,用户通过使用系统确认需求是否实现。
2.系统功能测试:执行系统设计的测试用例,验证系统是否按照功能需求正常工作。
3.性能测试: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保证系统的性能满足用户要求。
4.安全验证:验证系统的安全性能是否达标,检测和修复系统的安全漏洞,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5.兼容性验证:在各种环境下测试系统的兼容性,确保系统在多种平台上的正常运行。
6.用户界面验收:用户对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评估,确认界面是否友好、易用。
7.非功能测试:对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易维护性等非功能需求进行评估。
8.用户验收测试: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情况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最终确认系统交付。
软件测试中的系统级与模块级测试技巧
软件测试中的系统级与模块级测试技巧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系统级与模块级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能够检测出软件中的潜在问题并保证软件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系统级与模块级测试技巧,帮助您提高测试效果。
一、系统级测试技巧1. 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级测试之前,首先要对软件的需求进行仔细分析。
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
2. 回归测试: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对软件进行多次修改和更新。
因此,在进行系统级测试时,需要对已经通过的测试用例进行回归测试。
这可以确保软件在修改后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3. 性能测试:对软件的性能进行测试是系统级测试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模拟多种工作负载和负载条件,可以评估软件的性能表现,并确定其是否在不同的负载下能够正常工作。
4. 兼容性测试:在进行系统级测试时,需要验证软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的兼容性。
这样可以确保软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正常使用。
5. 安全性测试: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测试是系统级测试中的关键步骤。
通过模拟各种攻击场景,可以评估软件的安全性,并确定其是否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的风险。
二、模块级测试技巧1. 单元测试:在进行模块级测试时,首先要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中最小功能单元进行测试,如函数、方法等。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可以验证每个单元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2. 边界值测试:在进行模块级测试时,边界值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技巧。
通过测试边界值,即最小和最大输入值,可以检测出潜在的问题,并优化模块的性能。
3. 异常处理测试:在进行模块级测试时,需要对异常处理进行测试。
模拟各种异常情况,如无效输入、错误参数等,以确保模块在处理异常时能够正常工作,并能够提供正确的错误提示。
4. 数据覆盖测试:在进行模块级测试时,需要对不同输入数据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各种输入组合、边界值和错误数据,可以提高模块的覆盖率,从而提高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模块测试方案
模块测试方案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模块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模块测试,我们可以验证每个软件模块的功能、稳定性和性能表现,以确保软件的各个部分能够正常运行,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模块测试的目标、策略以及常用的测试方法。
一、模块测试的目标模块测试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模块本身的缺陷,也就是在单独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通过模块测试,我们可以验证模块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各种边界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性能问题。
同时,模块测试还可以为后续的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提供可靠的基础。
二、模块测试的策略在制定模块测试方案时,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测试:通过测试用例覆盖软件模块的各个功能点,验证模块是否按照需求进行了正确的实现。
在功能测试中,我们需要考虑正常输入、异常输入和边界条件等情况。
2. 边界测试:通过测试模块的边界条件,验证模块在边界情况下的正确性。
边界测试可以包括输入的最大、最小值,以及各种边缘情况等。
边界测试的目的是发现模块在特定输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异常测试:通过测试模块在异常条件下的行为,验证模块的容错能力。
异常测试可以包括输入非法参数、输入超出范围的参数等情况。
通过异常测试,我们可以发现模块在异常情况下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并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4. 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模块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验证模块是否具备足够的性能和稳定性。
性能测试可以包括模块的响应时间、并发访问、内存占用等方面的测试。
三、常用的模块测试方法在进行模块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1.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功能需求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只关注模块的输入和输出,而不关心内部的实现细节。
通过黑盒测试,我们可以验证模块是否按照需求进行了正确的实现。
2.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基于模块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需要了解模块的内部逻辑和代码,以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尽可能多的代码路径。
代码验证方法
代码验证方法代码验证方法什么是代码验证方法代码验证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技术手段,对编写的代码进行验证和测试,以确保其正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代码验证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开发者及时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常用的代码验证方法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有许多常用的代码验证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一种最常见也最基础的代码验证方法。
它通过测试单个代码模块(通常是函数或方法)的输入和输出,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单元测试通常包括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检查结果的三个步骤。
它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提高开发效率。
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指将多个单元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验证它们在联合运行时的正确性。
集成测试主要用于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是否正常。
它能够检测到代码集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接口兼容性、数据传递错误等,确保不同模块之间的协作正常。
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整个应用程序或系统完成之后进行的验证测试。
它主要验证系统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规定,以及用户是否能够按照预期使用系统。
系统测试通常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个方面。
通过系统测试,可以发现系统整体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4.静态代码分析静态代码分析是一种在不执行代码的情况下,对代码进行分析和检查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对代码的语法、结构、规范等进行分析,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错误。
常见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包括Lint、Findbugs等。
静态代码分析能够在编译前帮助开发者发现一些隐藏的错误,提高代码的质量。
小结代码验证方法是保证代码正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开发高质量的软件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代码验证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静态代码分析等。
通过采用这些验证方法,开发者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地铁继电器指示灯模块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方法
地铁继电器指示灯模块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方法
地铁继电器指示灯模块是指在地铁控制系统中,为了实现继电器的状态显示而设计的一种模块。
它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电子元件,如LED等,可以直观地显示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工作原理
1. 电源供给:模块内部接有一定的电源供给,一般采用DC 24V 的电源,当电源输入稳定之后,模块内部的电子元件即可正常工作。
2. 指示灯的工作状态: 继电器指示灯模块内部有多个灯,每个指示灯都是独立的工作,它们其中的一个灯绑定一个继电器。
当这个继电器打开时,灯就会亮起来;反之,则会灭掉。
模块通过实时检测与控制继电器的状态,来保证指示灯的正确性。
故障检测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如指示灯不亮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1. 指示灯不亮
查看电源供给是否正常。
如果电源供应正常,可能是模块内部的电路出现了故障,此时需要检查电源带电情况以及模块内部导线的是否接触良好。
2. 指示灯亮但是旁边的继电器没有响应
可能是模块内部的电路出现了故障,此时需要检查相应的继电器是否工作异常,或者是继电器的接口松脱。
有可能是继电器状态不稳定造成的,此时需要检查相应的继电器的信号输入是否稳定。
总之,对于地铁继电器指示灯模块,其工作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维护及检修,以确保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说明下,遇到发布不成功该如何检测发布模块错误在那里,一般如果一直都可以发布突然不成功,可能是cookie失效了,要从新登录下网站后台发布。
第一步,发布错误都是会有错误日志的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发生错误会有错误日志,根据提示:
发布成功未知人才11 - Id:21 - /Qy/SearchRcResumeDetail.aspx?RcGuid=df6902df-6d6a-403b-81c2-0a5a4de8b4a8。
具体原因请查看文件D:\迅雷下载\LocoyPlatform2.231\Data\LocoySpider\420\WebPostError.txt
打开这个txt看下错误原因
第二步,用fiddler来获取错误信息
Fidder的下载地址是/Down/ 右边第一个就是下载安装。
运行fidder 在规则的第二步:采集内容规则这里我们来测试发布,右击测试按钮然后选择“测试web发布数据”就可以测试web发布模块的正确姓,fidder也会把正确或者错误的信息返回,我们测试下
我们可以获取提交的信息,如遇到发布模块发布测试发布成功然后采集的数据发布失败就可以在这两种情况下抓包获取提交的信息比较下是否一致如图
如何查看返回的信息
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信息对发布模块进行修改。
关于成功标识码
有的时候会遇到采集提示发布成功,但是一看网站却没有成功,还有一种情况提示发布成功未知再有一种情况是提示发布失败到网站看却是发布成功
这里说下采集器提示成功或者失败是根据什么来的
这里的成功和失败并不是发布成功了就提示成功发布失败就提示识别采集器不是人,她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有没有成功或许失败她只能根据发布模块里的成功标识码来判读,这个成功标志码是我们手动发布的时候成功发布一篇问题返回的提示信息,当采集器发布的时候我们的网站也是同样会返回采集器提示信息,采集器就会把这些信息和成功标识码或者失败标志码对照,如果和成功标识码一致就提示成功,和失败标识码一样就提示失败,所以正确填写成功或者失败标识码非常的重要,对于采集器提示信息很重要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