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判断题

合集下载

刑法判断题答案

刑法判断题答案

第二章1、正确的,罪刑法定只是禁止类推解释,因为类推解释违背了预测可能性原理。

但是,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张解释是允许的。

第三章1. 错,1997年刑法缓刑撤销、假释撤销的规定明显不利于当事人,但是,考虑从严处罚原则,因此,不应适用1979年刑法,而应适用97年刑法。

2. 错,1997年以后出台的单行刑法与刑法修正案(1-7)均自发布之日生效,但是,刑法修正案八自公布一段时间后生效。

3. 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法院在审理案件,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定罪处罚。

4. 错,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我国刑法追究。

这并不违背于国际上通行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这是,该原则仅适用于一国主权的范围之内。

5.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也可以追究。

6.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四章1、正确,危险驾驶罪为抽象危险犯,只要醉酒驾驶,即构成犯罪,不存在适用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

2、正确,不作为犯属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要件,只有法官对作为义务加以确认,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3、错误,应受刑罚处罚性属于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应然的规定,受刑罚处罚是实然的规定,两者有所不同,因此,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一)1、抢劫罪与绑架罪侵犯客体相同的,因此,同归入侵犯财产罪之中。

错误,两者侵害客体相同,但是,主次客体不同,抢劫罪侵害的主要客体为他人的财产权,绑架罪侵害的主要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因此,抢劫罪为侵犯财产犯罪,绑架罪为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

2、盗窃正在通电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

错误,盗窃正在通电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按照想象竞合犯处理,则从一重罪处理。

刑法判断题答案

刑法判断题答案

第二章1、正确的,罪刑法定只是禁止类推解释,因为类推解释违背了预测可能性原理。

但是,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张解释是允许的。

第三章1. 错,1997年刑法缓刑撤销、假释撤销的规定明显不利于当事人,但是,考虑从严处罚原则,因此,不应适用1979年刑法,而应适用97年刑法。

2. 错,1997年以后出台的单行刑法与刑法修正案(1-7)均自发布之日生效,但是,刑法修正案八自公布一段时间后生效。

3. 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法院在审理案件,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定罪处罚。

4. 错,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我国刑法追究。

这并不违背于国际上通行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这是,该原则仅适用于一国主权的范围之内。

5.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也可以追究。

6.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四章1、正确,危险驾驶罪为抽象危险犯,只要醉酒驾驶,即构成犯罪,不存在适用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

2、正确,不作为犯属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要件,只有法官对作为义务加以确认,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3、错误,应受刑罚处罚性属于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应然的规定,受刑罚处罚是实然的规定,两者有所不同,因此,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一)1、抢劫罪与绑架罪侵犯客体相同的,因此,同归入侵犯财产罪之中。

错误,两者侵害客体相同,但是,主次客体不同,抢劫罪侵害的主要客体为他人的财产权,绑架罪侵害的主要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因此,抢劫罪为侵犯财产犯罪,绑架罪为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

2、盗窃正在通电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

错误,盗窃正在通电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按照想象竞合犯处理,则从一重罪处理。

《刑法》各章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刑法》各章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十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第一节习题一、判断题1.王某因犯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如果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应当只偿还其犯罪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2.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有期徒刑。

()3.负责管制刑的执行的机关是公安机关。

()4.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方法共有8种。

()5.管制的期限为2个月以上3年以下。

数罪并罚的,最高不能超过5年。

()6.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7.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8.罚金自判决指定的期限届满第5日起,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法定减免事由不缴纳罚金的,应当强制其缴纳。

9.对于故意杀人、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10.未成年人和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依法不得适用死刑。

()11.死缓,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

()12.判处主刑(管制除外)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在主刑执行期间,当然剥夺政治权利。

()1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4.对罪犯判处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拥有的一切财产全部没收。

()15.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应当强制参加劳动,但可以酌量发给劳动报酬。

()16.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不得担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

()二、不定项选择题1.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A.剥夺政治权利B.拘役C.管制D.有期徒刑2.管制的执行机关是()A.监狱B.检察机关C.基层单位D.公安机关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A.判决确定B.判决执行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D.判决公布4.王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1998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刑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

刑法总论判断题

刑法总论判断题

第1——6章错55.民族自治地方对刑法进行变通或者补充规定后,刑法典在少数民族地区则不再适用。

对56.大陆法系确立了犯罪的三个特征,即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对57.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是单行刑法。

错58.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的是对行为与结果本身和行为与结果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错59.遗弃行为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构成遗弃罪的结果加重犯。

错60.犯罪分子在1997年9月30日前犯罪,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需要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适用修订前的《刑法》第59条第2款的规定。

对61.如果某种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表明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错62.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

错63.只要含有剥夺人身自由的内容的法律规范,均属于广义的刑法。

错64.只有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可以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错65.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特定行为的法律义务,而不履行该义务。

对66.法益实际上就是犯罪客体,二者只是称谓不同,并无实际变化。

错67.根据犯罪客体的层次不同,可将其分为一般客体、直接客体和间接客体。

对68.适用新法对被告人更有利时,如果案件未经判决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可溯及既往。

错69.附属刑法就是刑法典的附则。

对70.对于大多数犯罪来说,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都是犯罪客观要件的选择要素。

对71.直接结果既影响定罪也影响量刑,间接结果只影响量刑。

错72.我国现行刑法典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对73.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故意导致他人死亡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错74.在月台上,甲偷了乙的钱包,乙在跨铁轨追赶甲时,被碰巧驶过的火车轧死。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必然因果关系。

对75.我国领域,是指我国境内的全部区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

错76.违法行为和犯罪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刑法试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动机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故意”?A. 直接故意B. 间接故意C. 过失D. 无意识行为答案:C3. 以下行为中,哪一项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争吵而推倒对方,导致对方头部撞击地面死亡B. 因误会而误伤他人,导致他人受伤C. 因自卫而击打他人,导致他人轻伤D. 因意外而致他人死亡答案:A4. 根据刑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过当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特殊防卫答案:A5.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什么?A. 犯罪后再次犯罪B. 犯罪后在五年内再次犯罪C. 犯罪后在一年内再次犯罪D. 犯罪后在三个月内再次犯罪答案:B6. 根据刑法,以下哪一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捡到他人遗失物后归还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7. 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什么?A. 一个人同时犯两个罪B. 一个人犯多个罪C. 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共同犯罪D. 一个人犯一个罪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刑罚种类?A. 罚金B. 有期徒刑C. 死刑D. 社区服务答案:D9. 根据刑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客观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C10. 刑法中规定的“自首”是指什么?A. 犯罪后主动投案B. 犯罪后被抓获C. 犯罪后逃避侦查D. 犯罪后不认罪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A. 因争吵而故意伤害他人B. 因误会而误伤他人C. 因自卫而击打他人D. 因意外而致他人轻伤答案:A12. 刑法中的“犯罪预备”包括哪些行为?A. 购买犯罪工具B. 寻找犯罪机会C. 制定犯罪计划D. 实施犯罪行为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防卫B. 为了保护他人合法权益而防卫C.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而防卫D. 为了保护个人生命安全而防卫答案:A、B、C、D14. 刑法中的“犯罪未遂”是指什么?A. 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未完成B.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 犯罪行为未开始实施D. 犯罪行为因意外原因未能完成答案:A、D15.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财物D.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国家财物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行为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判断题

刑法判断题

刑法判断题第一部分1、犯罪对象是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2、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射出的石子击中王某的左眼,王某本能地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

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3、不作为犯罪是以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而构成的犯罪。

【正确答案:】正确4、14周岁以下的人实施任何我国刑法禁止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7、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

【正确答案:】错误8、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9、15周岁的张某聚众斗殴并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间谍罪、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11、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用刑罚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

【正确答案:】错误1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正确答案:】正确1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4、精神病人在任何时候犯罪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15、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6、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甲在公共场合故意放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放火罪D. 盗窃罪答案:C3. 乙在没有得到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人汽车开走,乙的行为构成:A. 盗窃罪B. 侵占罪C. 诈骗罪D. 抢劫罪答案:A4. 丙因过失造成他人重伤,丙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过失致人重伤罪C. 故意杀人罪D. 抢劫罪答案:B5. 丁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伤害了他人,丁的行为:A. 构成故意伤害罪B. 构成过失伤害罪C. 不构成犯罪D. 构成故意杀人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作为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意外D. 无罪答案:A, B2.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持刀攻击时,反击致乙受伤B. 丙在看到丁偷窃他人财物时,将其制服C. 戊在被己追赶时,逃跑途中不慎将己撞倒D. 庚在被辛抢劫时,用随身携带的防身器械反击答案:A, 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私人财物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答案:A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视为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 B, D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故意用毒药毒死乙B. 丙在与丁争吵后,用棍棒将丁打死C. 戊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将己打死D. 庚在自卫过程中,不慎将辛打死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答案:C解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均可能构成犯罪。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属于正当行为,不构成犯罪。

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A、B解析: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动机和目的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

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赶时,为了逃脱,将乙推倒致其受伤B.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将甲打伤C.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用枪将甲击毙D.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用棍棒将甲打伤答案:D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侵害者采取的防卫行为。

选项A中甲的行为属于逃避,不属于正当防卫;选项B中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选项D更符合题意;选项C中乙使用枪支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围。

4-2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拳头击打乙,导致乙死亡B.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刀具刺伤乙,导致乙死亡C.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棍棒击打乙,导致乙轻伤D.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石头砸伤乙,导致乙重伤答案:A、B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选项A和B中的行为均可能导致他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

选项C和D中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伤害,但未导致他人死亡,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2-5.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错误)解析: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犯罪预备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构成犯罪。

2-1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内容。

基础级刑法判断题

基础级刑法判断题

基础级刑法判断题题目1:(判断题)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发表意见] 正确试题解析刑法第87条题目2:(判断题)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企业骗取发行核准并且上市交易的,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发表意见] 正确试题解析刑法第161条,《刑法修正案》六题目3:(判断题)高某因炒股向刘某借了10万元高利贷,后炒股失败,迟迟未归还刘某借款。

一日刘某找来三名男子将高某强行带至一废弃场区,并打电话给高某家人,称如果不还钱就不放人,还要让高某好看。

刘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发表意见] 错误试题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题目4:(判断题)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予处罚。

但是对于后果特别严重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发表意见] 错误试题解析16题目5:(判断题)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发表意见] 错误试题解析第20条题目6:(判断题)司机张某驾驶一辆货车在路上行驶时,李某抓住车厢后部想搭顺风车。

张某为摆脱李某突然刹车,致李某摔下车死亡。

张某对李某的死亡结果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发表意见] 正确试题解析14题目7:(判断题)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发表意见] 正确试题解析 5题目8:(判断题)只有造成人身伤亡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

[发表意见] 错误试题解析刑法第133条题目9:(判断题)冒充高干子弟进行诈骗,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不以招摇撞骗罪论处。

[发表意见] 正确试题解析刑法第279条题目10:(判断题)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首要分子,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刑法学》判断题

《刑法学》判断题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

√犯罪行为与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的,就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中华人民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国船舶、飞机、国际列车上犯罪的,适用本法。

×犯罪的一般客体揭示犯罪的共性,犯罪的直接客体揭示犯罪的个性。

√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犯罪客体则只是选择要件。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用的基本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贪污罪,都侵害到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行为人非法所得的财物,都必须达到法定的数额,才能构成犯罪。

×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灭火时,因为水源枯竭,因而不能继续扑灭大火,造成了严重损失,消防队员的行为属于刑法上的不作为。

×盲人犯罪因其刑事责任能力的减弱,处罚时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适用死刑,但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年龄的确定,应当以行为当时的实际年龄为标准去认定行为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比较科学的。

如果行为出现连续或者持续状态,则应当以行为状态结束之时行为人的实际年龄去予以确定。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14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抢劫、运输毒品、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判断题

刑法判断题

一、判断题1.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贯彻和体现。

()4.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包括法定化、实定化、谦抑化、明确化。

()5.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在形式上坚持绝对的平等。

()1.对;2.对;3.对;4.错;5.错。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可以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

()3.对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外交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在领域外犯罪,则不分法定刑的轻重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4.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5.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从新兼从轻原则。

()6.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

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7.刑法施行前按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有效判决,继续有效,不属于刑法溯及力的问题。

()8.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立并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

()9.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该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该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应当免除处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刑法题库——判断题

刑法题库——判断题

1.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2.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3.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应当从重处罚。

4.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被教唆的未成年人一律不承担刑事责任。

5.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必须责令他的父母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6.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从宽处理。

7.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可以免除处罚。

8.行为人吸毒后因神智异常而实施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9.特殊身份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以及其他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的、行为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

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也属于特殊身份。

10.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也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11.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12.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是避险过当。

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13.律师在法庭上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已泄露他人隐私的,属于紧急避险。

14.法律允许任何人在发生危险的时候进行紧急避险,因此而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15.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6.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7.对于中止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8.共同犯罪仅指共同故意犯罪。

对于共同过失犯罪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而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19.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对于被教唆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只追究教唆人的刑事责任即可,并且对其从重处罚。

20.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刑法判断题

刑法判断题

一、判断题1.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贯彻和体现。

()4.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包括法定化、实定化、谦抑化、明确化。

()5.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在形式上坚持绝对的平等。

()1.对;2.对;3.对;4.错;5.错。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可以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

()3.对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外交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在领域外犯罪,则不分法定刑的轻重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4.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5.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从新兼从轻原则。

()6.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

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7.刑法施行前按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有效判决,继续有效,不属于刑法溯及力的问题。

()8.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立并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

()9.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该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该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应当免除处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刑法试题客观判断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客观判断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客观判断题及答案1. 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答案:正确2.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公共财产。

()答案:正确3.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非法持有毒品。

()答案:错误4. 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答案:错误5. 故意伤害罪的犯罪结果必须是造成他人身体伤害。

()答案:正确6. 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自然人。

()答案:错误7.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手段不包括虚假广告。

()答案:错误8. 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法定货币。

()答案:正确9. 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销售侵权复制品。

()答案:错误10.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策划实施恐怖活动。

()答案:错误11.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

()答案:错误12.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答案:错误13.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错误14. 非法经营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经营活动。

()答案:错误15. 危险驾驶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醉酒驾驶。

()答案:错误16.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披露商业秘密。

()答案:错误17.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法控制。

()答案:错误18.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以传销方式非法牟利。

()答案:错误19.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答案:错误20.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

()答案:错误。

公共科目_刑法

公共科目_刑法

公共科目_刑法一、判断题1.《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一律不得类推定罪。

(√)2.张某、刘某二人因故发生争吵,刘某气急败坏,想教训张某,于是趁张某不备拔刀向张某的大腿部位刺去,不料刺中腿部动脉,张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刘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3.李某为了不赡养老人,在饭中下毒准备杀死老人,但其发现老人与小孩在吃饭时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导致老人和小孩一起死亡。

对此,李某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4.15周岁的张某聚众斗殴并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间谍罪、故意伤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6.李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斗殴,李某声称要将王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菜刀。

王某害怕,在李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来猎枪将李某打死。

王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7.某夜,刘某入室盗窃时,失主胡某(女)发现后与欲抓刘某,刘某为逃脱,即持匕首猛戳胡某,正当胡某奋力反抗时,其丈夫王某下夜班回来,随手操起一把钳子猛击刘某脑后,致使其当场死亡,王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8.甲在乙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乙,忽然听到窗外警车轰鸣,怕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9.某甲欲杀害某乙,在持刀猛砍某乙头部数刀后,感到后悔,立即又将某乙送到医院抢救,但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某甲属于犯罪中止。

(×)10.王某被人强迫参加贩毒活动。

由于收入很高,王某便积极参与,在贩毒集团中起来重要作用。

王某从胁从犯转化为主犯,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进行处罚。

(√)T17411.15岁得刘某教唆17岁的胡某对其邻居实施强奸,结果胡某到其邻居家后没有实施强奸行为,但实施了盗窃行为,则刘某不构成犯罪。

(×)12.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的,由法院予以处罚。

(×)13.对累犯不得假释。

刑法判断题

刑法判断题

一、判断题1.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贯彻和体现。

()4.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包括法定化、实定化、谦抑化、明确化。

()5.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在形式上坚持绝对的平等。

()1.对;2.对;3.对;4.错;5.错。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可以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

()3.对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外交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在领域外犯罪,则不分法定刑的轻重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4.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5.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从新兼从轻原则。

()6.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

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7.刑法施行前按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有效判决,继续有效,不属于刑法溯及力的问题。

()8.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立并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

()9.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该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该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应当免除处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1.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贯彻和体现。

()4.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包括法定化、实定化、谦抑化、明确化。

()5.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在形式上坚持绝对的平等。

()1.对;2.对;3.对;4.错;5.错。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可以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

()3.对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外交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在领域外犯罪,则不分法定刑的轻重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4.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5.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从新兼从轻原则。

()6.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

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7.刑法施行前按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有效判决,继续有效,不属于刑法溯及力的问题。

()8.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立并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

()9.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该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该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应当免除处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错;10.对;11.对。

、判断题1.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1条规定:法律以违警罚所处罚之犯罪,为违警罪。

法律以惩治刑所罚之犯罪,称轻罪。

法律以身体刑或名誉刑所罚之犯罪,称重罪。

以这种形式规定的犯罪概念,学理上称之为形式概念。

()2.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属于犯罪的实质概念。

()3.各国刑法关于犯罪的概念,主要有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实质概念和犯罪的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4.如果一个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国家就不能将之作为规定为犯罪而加以惩罚。

()5.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6.刑事违法性既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划分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基本界限。

()7.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刑法的限制和保障机能。

()8.行为的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的基础。

()9.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1.对;2.错;3.对;4.对;5.对;6.错;7.错;8.错;9.对;1.刑法理论将犯罪行为按照其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对犯罪客体作不同层次的概括,从而把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类。

()2.犯罪的一般客体是对同类客体的抽象和概括。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犯罪直接客体又分为一般客体和复杂客体。

()5.犯罪的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或者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整体。

()6.犯罪对象不一定受到侵害、犯罪对象未必能决定犯罪的性质是关于犯罪对象的正确表述。

()7.研究犯罪的一般客体,就是把刑法保护的所有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揭示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

()8.我国刑法将犯罪的同类客体分为10大类。

()9.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物,一切犯罪行为都会侵害到具体的人或者物,所以一切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1.对;2.错;3.对;4.错;5.对;6.对;7.对;8.对;9.错;一、判断题1.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要件。

()2.刑法中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为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3.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而进行犯罪的是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4.不作为的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义务而非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切行为规范所规定的义务。

()5.犯罪客观方面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是依据危害结果距离危害行为的远近或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或者受到损害的程度来划分的。

()6.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人在睡梦中的举动不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7.甲对乙实施抢劫,乙乘其不备逃跑,甲在后紧追,乙在横穿公路过程中被正常驾驶的汽车撞死,甲乙死亡的结果对甲的影响是: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成立偶然的因果关系,导致在对甲的抢劫罪量刑时,考虑这一结果。

()8.从自然意义上讲,犯罪所侵犯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也属于一种客观事实特征,因此犯罪客观方面是包括犯罪客体在内的客观事实特征。

()9.不作为之所以与作为一样属于危害行为,同样可以成立犯罪,归根结底在于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它同作为在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10.行为人盗窃了某一老太太的全部钱财,该老太太自杀。

财物损失和老太太自杀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危害结果。

()11.对于具体案件,只要把它的刑法因果关系搞清楚了,就可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了。

()12.实行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而只会表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1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必须表现行为人的意志或者意识的行为,没有意志或意识的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1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对;2.对;3.错;4.错;5.错;6.对;7.对;8.错;9.对;10.错;11.错;12.错;13对;14.对一、判断题1.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是犯罪的故意和犯罪的过失。

()2.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是由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这说明行为人缺乏认识和意志因素。

()3.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4.行为人动辄行凶,捅人一刀就走,放任伤亡结果发生,被害人未死亡而构成重伤的,行为人应负间接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

()5.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在没有预见危害结果上的区别是前者是根本不可能预见,而没有预见,后者是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

()6.刑罚轻重的认识错误不属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7.是否构成犯罪的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8.某甲驾一货车穿行于陡峭山路,某乙想尽快赶到投宿地想搭便车,冒然抓住车厢后部,但却无法攀上,某甲知道这一情况后,为摆脱某乙骤然刹车,致某乙摔入山沟,当场死亡。

某甲对某乙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9.甲平时小偷小摸,听说开始严打后到司法机关自首;甲引诱不到14周岁的少女与之发生性关系,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这些都属于法律认识错误。

()10.在所有故意犯罪中都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11.我国刑法对故意的规定是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认识到其行为及结果的违法性。

().错一、判断题1.孙某纠集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自封“大天龙”,要李某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

李某等人在3个月内抢劫6次,杀死1人,重伤2人,劫得财物若干。

上述犯罪行为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1次。

孙某应对其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2.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3.某仓库保管员被两名犯罪分子捆绑在门柱上不能动弹,任凭两个犯罪分子从仓库取走价值2万元的货物。

该仓库保管员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4.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

本案中,对赵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罗某被人强迫参加贩卖毒品犯罪,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收入很高,罗某便积极参与,在贩毒集团中起了重要作用。

罗某从胁从犯转化为主犯,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进行处罚。

()6.某甲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10岁的儿子,以勒索该私营企业主的钱财。

某甲与刘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7.某乙在一隐蔽处向丙开枪,丁同时也向丙开了枪,但据查,乙、丁并无通谋。

乙、丁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8.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

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丙的1万元现金。

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

()9.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10.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害行为,就是共同犯罪。

()11.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是从犯。

()12.甲将头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骗乙,让乙出卖“海洛因”,然后二人均分所得款项。

乙出卖后获款4000元,但在未及分赃时,被公安机关查获。

甲与乙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13.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14.对于教唆犯,应当作为主犯从重处罚。

()15.甲打击乙,乙奋力还击,丙路过,甲请丙帮忙,共同对乙实施打击,致乙重伤。

甲、丙的行为属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

()16.任意共同犯罪的特点有:对其定罪量刑时不仅要引用刑法分则条文,还要引用刑法总则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

();。

.错;2.对;3.对;4.对;5.对;6.错;7.错;8.对;9.错;10.错;11.错;12.错;13.对;14.错;15.对;16.对。

一、判断题1.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数月。

某甲的行为是继续犯。

()2.区分一罪及数罪的标准是结果的个数。

()3.某甲与某乙为琐事发生争吵,某乙气急之下朝某甲右眼打了一拳即要退回屋内,某甲追上朝乙胸部打了一拳,某乙倒地,因反射性心跳停止而死亡。

某甲的行为在刑法罪数理论上属于结果加重犯。

()4.刘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后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刘某中断了关系,刘某怀恨在心。

一天下午,刘某将李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某家将其丈夫杀害。

刘某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5.被告人林某自从有了“外遇”以后,向妻子王某提出离婚,王某不答应。

为此,林某对王某进行虐待、折磨,经常打骂并且不给饭吃,致使王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数次被打成轻微伤送进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