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合集下载

《红灯记》的故事

《红灯记》的故事

《红灯记》的故事1970年,全国各地开始大演“革命样板戏”。

我当时在盐城南洋公社镇星大队做民办教师。

南洋的教师系统也不甘落后,闻风而动,利用暑假排起了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

我也被选中参加排练。

现在想起来实在好笑。

因为我平时经常喜欢学李玉和与鸠山的对白,他们认为我普通话还可以,就让我担任了一个形象反差很大的重要角色鸠山。

既然来了,那就认真排吧。

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都是由南洋当地的教师来担任的。

他们的淮剧唱功确实很好,大家公认的,所以学起京剧来也很快。

磨刀人由新乡大队一位知青教师担任,他的形象也很好,魁梧高大。

为了加快排练速度,我们到盐城人民剧场看《红灯记》的演出,还请来了盐城淮剧团扮演李玉和、小铁梅的刘少峰、梁国英专门来辅导。

大家悟性都很高,半个多月时间就基本排好了,布景也做好了。

各个大队书记知道我们排演了《红灯记》,纷纷要求尽快到他们大队演出。

我们排了一个日程表,粗粗地确定了到各个大队的演出时间。

大队上午就派船来装布景,我们都是下午四点出发,两人一辆自行车。

到了大队,先化妆再吃饭。

晚上都有六到八个菜。

红烧肉、涨蛋糕、红烧鱼是必不可少的荤菜。

素菜有“呼”卜页,焖豆腐、炒粉丝、炒韭菜等等很多品种。

每天能吃到这么多的菜还是很开心的。

有时演出结束后还可以再吃一顿。

晚上回到镇上,差不多都要到十一、二点钟了。

现在想起来,在没有路灯,没有车头灯的情况下,仅靠星光和月光,在乡间小路上骑车一到两个小时往回赶,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现在来看,简直不敢想象。

排练和演出当中经常闹笑话。

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次。

第六场“赴宴斗鸠山”,一开场,鸠山见到李玉和,第一句台词就是“哦,老朋友,你好哇!”。

第七场“群众帮助”,鸠山亲自到李玉和家想骗取密电码。

见到李奶奶,第一句台词是“哦,老人家,你好啊!”。

谁知有一次演出,鸠山到了李奶奶家,开头就说“哦,老朋友,你好啊!”李奶奶一听,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这时,鸠山也笑了,宪兵也笑了,铁梅也笑了,台上笑。

解读现代戏曲之京剧红灯记

解读现代戏曲之京剧红灯记

解读现代戏曲之京剧红灯记京剧《红灯记》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堪称京剧的代表之一。

该剧以李师师的悲壮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音乐、舞蹈、唱腔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现出了京剧独特的魅力和艺术风格。

本文将对京剧《红灯记》进行解读,探讨其创作背景、演出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

第一部分:创作背景与历史渊源京剧《红灯记》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现代戏曲作品。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它融合了汉唐、元杂剧、明清二传,成为清朝的宫廷戏曲,后来又发展成为民间大众艺术形式。

第二部分:剧情梗概与人物角色《红灯记》的剧情主线围绕着王蓉蓉和陈阅两位主角展开。

王蓉蓉是个富家千金,陈阅是个出身贫寒的书生。

他们相爱,但却受到了家族和社会的种种阻碍。

最终,在王蓉蓉的母亲的逼迫下,王蓉蓉与陈阅分手,王蓉蓉被迫与柳席生结婚。

然而,在《红灯记》的结尾,王蓉蓉在婚礼上自杀身亡。

第三部分:表演形式与艺术特点京剧《红灯记》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

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舞五种技艺,每一种都需要演员进行专业的训练。

京剧的唱腔有特定的音调和音域,表达了情感和角色个性。

此外,京剧还注重身段和脸谱的表演,通过舞蹈和面部表情来展示角色的性格和内心活动。

第四部分: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京剧《红灯记》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该剧借助王蓉蓉和陈阅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世俗观念和家族压力,对爱情的追求和人性的挣扎。

它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如家族观念、爱情与婚姻的矛盾等。

同时,它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爱情的追求。

结尾部分:京剧《红灯记》作为京剧艺术的瑰宝,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通过对《红灯记》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京剧的魅力和韵味,还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希望京剧《红灯记》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世人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浅议京剧《红灯记》故事原型发生地

浅议京剧《红灯记》故事原型发生地

浅议京剧《红灯记》故事原型发生地边瑾黑龙江省北安博物馆摘要:现代京剧《红灯记》是上个世纪70年代家喻户晓的剧目,剧情是以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部队进行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中共北满省委地下交通员送密电码为线索,反映铁路工人一家三代人献身抗日斗争的戏剧作品。

剧中塑造了北满铁路龙潭车站地下共产党员李玉和及母亲女儿反满抗日的斗争故事。

由于剧本的虚构成分较重,有关《红灯记》故事原型发生地的说法很多,本文就现代京剧《红灯记》故事原型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京剧;红灯记;故事;原型地北安博物馆“人文北安”展厅,专门为现代京剧《红灯记》开辟了展陈,因为现代京剧《红灯记》的故事原型发生地就在北安。

现代京剧《红灯记》的故事,是以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部队进行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中共北满省委地下交通员送密电码为线索,反映铁路工人一家三代人献身抗日斗争的戏剧作品。

有关《红灯记》故事原型发生地的说法很多,这些年先后出现过吉林说、五常说、龙江说和海伦说等,这些说法缺少依据,都有牵强附会之感,而且使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其实,要弄清这个问题也并不是很难,那就是要忠实于原著。

一、《红灯记》故事发生在北满铁路沿线现代京剧《红灯记》是根据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的。

1962年9月,《电影文学》第九期刊登了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又名《红灯志》),作者是罗静和迟雨,即剧作家沈默君和作家罗国士的笔名。

两位作者于1962年秋赴沈阳皇姑屯车辆厂、大连机车制造厂和哈尔滨铁路局补充收集材料,找老工人、老抗联战士座谈,读剧本给他们听,征求意见。

他们边补充材料,边听意见,边修改,很快形成了第二稿。

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清楚而又明确地交待了故事的发生地点和背景。

第一场第三景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龙潭车站”。

剧本第二场第一景,两次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龙潭城”和“龙潭车站”。

“龙潭”与当时北安县的龙镇谐音(在北安——黑河铁路线上,现属五大连池市),北满龙镇很可能是《红灯记》故事地点的原型。

论《红灯记》的前世今生

论《红灯记》的前世今生

论《红灯记》的前世今生在特定年代里,《红灯记》曾经深人人心。

话剧、京剧、歌剧等改编版本相继出现。

其中,哈尔滨京剧团推出的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率先与观众见面;上海爱华护剧团改编的《红灯记》影响较大。

这两部剧目被誉为南北两盏红灯。

1961年9月,《电影文学》杂志,发表了一部叫《革命自有后来人》的脚本,编剧沈默君、罗静。

1963年剧作搬上银幕,易名《自有后来人》。

导演于彦夫,赵联扮演李玉和。

电影《自有后来人》,奠定了现代京剧《红灯记》的故事与人物雏形、人物关系。

同年,江青在上海观看了爱华沪剧团演出的《红灯记》,觉得剧本比哈尔滨京剧院的《革命自有后来人》要好,通过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推荐给了中国京剧院。

1963年岁末,中国京剧院将改编沪剧《红灯记》的任务,交给了剧作家翁偶虹。

接过沪剧《红灯记》剧本,翁先生一口气读完,感觉戏是好戏,但沪剧原作还有些丰富与剪裁的余地。

翁偶虹大量搜集同名题材的作品,先后找到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歌剧剧本《铁骨红梅》、话剧剧本《红灯志》。

1964年1月,翁偶虹把京剧脚本初稿,交给导演阿甲。

阿甲用了一个晚上看完了剧本,肯定了剧作改编的方向,又具体地提出许多问题。

翁偶虹接受了阿甲的意见,又重新调整了剧作。

剧本成型了,这仅仅拉开了十年磨一戏的大幕。

翁先生晚年在《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中回忆道:,《红灯记》从彩排改到公演,从公演改到会演,从会演改到赴沪观摩,从赴沪观摩改到两团会改,从两团会改到中南海为毛主席演出,从中南海演出改到《红旗》杂志、《剧本》月刊发表了剧本、各出版社发行了单行本,又从发表剧本改到文化大革命,直到把全剧3个小时的演出时间压缩为两小时,从两小时的演出又改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影片,才算告一段落。

据我不准确的记忆,前后改动有200次之多翁偶虹是传统京剧的行家,一生曾写过100多部剧作,《锁麟囊》是其代表作;阿甲是现代京剧的探索者,曾任中国京剧院总导演。

在创作改编《红灯记》之前,翁偶虹与阿甲曾合作过《赤壁之战》、《凤凰二乔》等历史剧。

红灯记读后感

红灯记读后感

红灯记读后感《红灯记》是一部以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为背景的现实主义话剧,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和人物的生动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灯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上海,主要描写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被迫放弃学业,到上海谋生的艰辛经历。

在上海,他遇到了一个名叫苏小小的青楼女子,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

然而,由于社会的道德压力和贫困的生活条件,他们的婚姻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阅读《红灯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思想和人性悲剧。

作者通过对青年知识分子和青楼女子的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和残酷现实。

在那个年代,贫困和道德压力使得许多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们不得不做出让人痛心的选择。

这种社会现实的描写让我深感痛心和愤慨,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此外,《红灯记》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年知识分子的坚韧和苏小小的纯真,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爱情和生活的执着。

然而,命运的无情让他们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让我对生活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除此之外,《红灯记》的艺术形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话剧作为一种现代戏剧形式,通过对话和动作的表现形式,将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红灯记》中,作者通过对话剧的形式,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红灯记》是一部深刻揭示社会黑暗和人性悲剧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和人物的生动刻画,作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黑暗。

这部作品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当下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作品,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人性悲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红灯高举闪闪亮”--现代京剧《红灯记》创作背后的故事

“红灯高举闪闪亮”--现代京剧《红灯记》创作背后的故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京剧《红灯记》一度风靡全国。

《红灯记》属于戏曲音乐故事,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对敌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如今,《红灯记》又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中年人在它的旋律中回味逝去的青春,年轻人则试图通过它来了解那个时代所发生的故事。

灵感源自黑土英雄《红灯记》源自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

《自有后来人》的作者是著名电影剧作家沈默君。

沈默君,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早年参加新四军,解放后曾创作《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等电影剧本。

1957年,沈默君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黑龙江,在北大荒军垦农场参加劳动改造,后在虎饶县东宝中学教书。

1961年,沈默君被摘掉“右派”的帽子,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把他借调到哈尔滨搞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沈默君收集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斗争的许多事迹素材,其中一位北满抗联交通员的故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位交通员到哈尔滨送情报,住在道外区的一个小客栈里。

到了规定时间,接头人却没有如约而来。

他身上带的钱花光了,又不能擅自离开,于是装病卧床,饿了四天,粒米未进。

到了第五天,接头人才来,这位交通员几近饿死……这位交通员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沈默君,使他心中涌起要讴歌抗联英雄的创作冲动。

不久,沈默君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当编剧,著名电影导演苏里希望他写一个成本低、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

一次,导演尹弋青和他闲聊时说,如果能写一个“一家人都很亲、又都不是亲人”的本子,那就有戏了。

这句话启发了沈默君,那位北满抗联地下交通员的故事浮现在他眼前;他又联想到传统戏曲《赵氏孤儿》的故事,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又都不是亲人”的故事在他脑海中初步形成。

沈默君在东宝中学任教时有一位叫罗国仕的同事,抗美援朝时曾在志愿军前线任英语翻译,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

两人因在同一单位工作而相识,又因有共同的文学爱好而相交。

《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海伦

《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海伦

《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海伦作者:谭海学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2年第01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名列八个革命样板戏之首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曾经风靡全国,享誉全世界。

但是无人知道,《红灯记》的故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

《红灯记》的由来《红灯记》的原作者是沈默君,改编者是阿甲。

沈默君受《赵氏孤儿》的启发,构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故事梗概,于1962年5月开始从事剧本创作,历时9个月的精雕细琢,创作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

这个剧本,就是《红灯记》的原稿。

作品完成后,先取名《红灯记》,经考证与越剧《红灯记》撞车,改为《自有后来人》,又名《红灯志》。

为进一步增强剧本的现实感和历史厚重性,沈默君于1962年秋赴沈阳皇姑屯车辆厂、大连机车制造厂、哈尔滨铁路局补充收集材料,找老工人、老抗联战士座谈,读剧本给他们听,征求意见。

沈默君边补充材料,边听意见,边修改,很快形成了第二稿。

第二稿以迟雨、罗静的署名,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主办的《电影文学》1962年第9期发表。

剧本发表后,沈默君收到一些读者来信,一致要求李铁梅不死。

沈默君认为李铁梅“刑场入学、高举红灯自投烈火、在她巨幅不屈的头像中叠印抗联骑兵踏过河水冲向镜头”,这是广义的后来人,但是通不过审查。

又经过两次大的修改,将结尾改成“李铁梅携密码、闯关突围”,第四稿送文化部审查通过。

之后,在拍摄筹备期间又作了第五次修改。

历时9个月,五易其稿,《自有后来人》电影剧本才最后完成。

1963年,电影《自有后来人》在全国隆重上映,马上引起轰动效应,观众热血沸腾,情绪高昂,此片对人民的影响一时成为佳话。

同年,哈尔滨市京剧院把电影改编成京剧,并恢复原来的名字《革命自有后来人》,由著名京剧演员云燕铭扮演李铁梅,梁一鸣扮演李玉和,赵鸣华扮演李奶奶,史玉良担任导演。

哈尔滨京剧院紧锣密鼓昼夜加班,赶排出了《革命自有后来人》,在黑龙江连续公演了100多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5,6,《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5,6,《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红灯记》背后的故事李冬梅谷大川我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曾创作了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等多部经典电影作品,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电影《自有后来人》(与罗国士合作)。

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京剧《红灯记》,作为文革时期的八出革命样板戏之一,至今仍传唱不衰。

那么,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故事的原型来自哪里,却鲜为人知。

沈默君,笔名迟雨,安徽寿县人。

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共党员。

1938年参加新四军,后一直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总政文化部创作组创作员、广播电影电视部专业作家,一级编剧。

1961年后,他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此后的作品有《台岛遗恨》、《自有后来人》(后改编为现代京剧《红灯记》)等。

1958年,国家中直机关大批“右派”被发配到北大荒军垦农场劳改,其中包括时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的电影编剧沈默君。

1961年底,沈默君摘帽后,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借调他去哈尔滨搞创作。

1962年3月,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交给沈默君创作关于鄂伦春人翻身解放的剧本的任务。

在采访时,沈默君收集到一些反映东北抗日联军地下交通员与敌人斗争的故事。

特别是一位北满铁路抗联交通员送情报的故事,给沈默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2年5月,沈默君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著名电影导演苏里催他写一个成本低、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

写什么呢?他忽然想起了那个北满铁路抗联交通员的故事。

就在沈默君写作《红灯记》的过程中,曾与他同在850农场患难之交的罗国士连连来信,要求来长影,在沈默君身边写作他的小说——《我的土地,我的人民》。

经过沈默君的帮助,罗国士来到了长影,与沈默君同住一室。

由于时间紧迫,为了赶任务,沈默君写一场,罗国士帮助抄一场。

在抄稿时,罗国士又作了某些文字润色。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合作,终于完稿。

作品完成后,取名《自有后来人》。

剧本受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关注,将其拍成电影。

文化大革命中,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灯记》。

红灯记原文与解析

红灯记原文与解析

红灯记原文与解析红灯记,一部以上海滩风云为背景的现实主义话剧,于1964年首演,堪称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由贾平凹担任编剧,张作骥担任导演,其剧本情节生动鲜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分析。

下面将对红灯记原文进行一些简要的解析。

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主要围绕着冯世芬、李大嘴、连女士以及连女士的兄长李治波这几位角色展开。

故事以冯世芬在连女士的帮助下,逃脱了日本鬼子的追捕为起点,逐渐揭示了李大嘴的背叛和连女士与李治波之间的曲折情感。

原文以幕间和场间的形式呈现,以逼真的对话和精彩的情节展示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特点。

通过对话,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矛盾与纠葛,以及社会风气的强烈冲击力。

编剧贾平凹巧妙地利用人物对话展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情世故,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感。

在剧中,冯世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坚持,她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念影响了其他人物的选择和决定。

李大嘴则代表了社会底层人物,他的背叛和软弱暴露了社会现实中的人性弱点。

连女士则是一个具有复杂内心的女性形象,她对于自己的家庭和感情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选择。

红灯记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动人的情节、深刻的社会寓意而广受社会和观众的称赞。

这部话剧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上海滩的风云变幻,呈现了不同人物在这个大背景下的命运和选择。

剧中探讨的主题包括爱情、勇气、背叛、家庭等等,使得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思考了社会和人生的诸多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红灯记的舞台设计和表演也非常出色,场景布置细致入微,服装色彩鲜明,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上海滩的那个时代。

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通过身体语言和表情塑造了鲜活的角色形象,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中的情感和社会寓意。

红灯记作为现实主义话剧的代表之作,成功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丑陋和残酷,引发了观众对于人性和社会道德的思考。

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节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对于中国话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李冬梅;谷大川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2(000)025
【摘要】我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曾创作了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等多部经典电影作品,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电影《自有后来人》(与罗国士合作)。

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京剧《红灯记》,作为"文革"时期的八出革命样板戏之一,至今仍传唱不衰。

那么,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故事的原型来自哪里,却鲜为人知。

一沈默君,笔名迟雨,安徽寿县人。

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共党员。

1938年参加新四军。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李冬梅;谷大川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为什么说《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海伦市?(上) [J], 谭海学
2.一个机智人物故事的原型与流传——AT1635A型故事的中国原型探寻 [J], 黄永林
3.浅议京剧《红灯记》故事原型发生地 [J], 边瑾
4.《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J], 李冬梅;谷大川
5."红灯高举闪闪亮"
——现代京剧《红灯记》创作背后的故事 [J], 老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灯记500字

红灯记500字

红灯记500字《红灯记》是一种江南地区特有的杂剧剧种,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广受人们喜爱和欣赏。

这种杂剧剧种因其特有的表演方式和根植于江南民间的文化色彩,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以下是本文对《红灯记》的描述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灯记》的历史背景。

它是南京地区一种民间杂剧,产生于明朝。

在当时,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华中文化繁荣的中心。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南京地区的文化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包括了江南地区的土话、民歌、民间故事等等。

而《红灯记》就是以这些元素为主要内容,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表现方式。

其次,让我们认识一下《红灯记》的艺术特点。

它是一种联排的杂剧形式,由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方式构成,以街头巷尾的民间生活为题材,表现了南方民间生活的种种琐碎,同时又不失文化的内涵。

剧情生动,演员的传统表演方式是其最大的特色。

比如说,唱腔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加入了南京方言,以及人物造型的写实性,都是其艺术表现的具体体现。

再者,让我们来探索一下《红灯记》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它是古老的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体现出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艺术,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它才能够在千百年的历史中绵延不断地流传下来。

而且,它也成了南京市的文化符号之一,反映了南京地区的文化特色,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文化传承中的问题。

虽然《红灯记》在生存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它仍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尽管在现代娱乐市场中,人们越来越偏爱其他更为刺激和时尚的表演形式,但是《红灯记》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间的地方色彩使其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综上所述,《红灯记》是一种蕴含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间杂剧,它不仅代表了江南地区的独特文化特色,还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红灯记》这一重要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其精神内核,从而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绽放光芒,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思考。

《红灯记》原型地的故事

《红灯记》原型地的故事

江省鸡 西市东海镇 的, 有说在 绥化市海 伦车 路军 总指挥 部驻地沙盘 ,李 书记手指 沙盘 , 站的 , 有说在 哈尔滨市 五 常 的 , 有说 在齐 齐 如 数家珍般 介 绍起 了东北抗 联第 三路军 的 哈尔市 龙江 的 ……究竟此 行 能不能 获得 一 历 史 。 个完满 的答案 , 谁也不清楚。
子也一定找起来 更困难得多 , 抗联 战士也就 原黑 龙江省省 长 陈雷的题 字 : “ 继承 抗联 先
安全得多。 烈遗志建设繁 荣富裕 的新朝 阳山” ,乡党委
车上的人都是第 一次来朝 阳山 , 有人对 的牌子 一侧 的墙面 上是 现任 中共五 大连池
“ 党和 政府永 远与 这里是《 红灯记》 故事原 型地并不是很相信 , 市市委 书记王 锋 的题 字 :
其实, 这个省 委 不是现在 的省 委 , 而是 曾经 抗联 , 而是打响 了中国人 民武装抗 日第一枪
东北地 区统 一 的党 组织 建立于 一九 二
朝 阳乡是 五大连池市最偏 远的一个 乡 , 七年 , 成 立 了中共满洲 临时省 委 , 是东北 地
距离市 区六十公里左右 , 如果 没有上个世纪 区革命运动 的指挥 中心。一九三 四年十 月 , 六十年代 末适应 战备需 要 的“ 三线” 后 方基 在上海 的中央局遭 到破 坏 , 中央红 军被 迫长
可拐到朝 阳山的路 口, 意识到可能走错 了路。

路之上 , 北 大荒集 团的路标不少 , 包括 那块最醒 目的“ 《 红灯记 》 故事原 型地—— 五大
连 池龙镇 ” , 却很少见到人 影 , 经过十万 官兵百 万知青辛勤耕耘 , 开 垦出 良田万顷 , 北 大荒成
为了北 大仓 , 人 口数量偏 少的状况却没有 改变 , 满 目仍然是地广 人稀 的面貌 , 指示牌标 示的 多是农场 的作业 区 , 并 不尽 是居民 区, 偶 有几只漂亮 的野鸡在路 边啄食 ; 终于看到一个 骑 电

《红灯记》的故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

《红灯记》的故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

《红灯记》的故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名列八个革命样板戏之首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曾经风靡全国,享誉全世界。

但是无人知道,《红灯记》故事的就发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

《红灯记》的作者《红灯记》的作者是沈默君,改编者是阿甲。

沈默君(1924-2009),笔名迟雨,1924年1月生于江苏常州,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火线剧社演员、导演、文教科长等职,1946年至1949年先后任文工团股长、副团长等职,1950年任第三野战军文化部创作员。

1951年在陈毅的支持和指导下,与沈西蒙、顾宝璋合作,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南征北战》,荣获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

1952年又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渡江侦察记》,再次荣获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其影片荣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1954年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电影创作组组长,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军垦农场劳改。

1961年底,沈默君摘帽时,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将其借调到哈尔滨搞创作。

这时沈默君收集到许多反映东北抗联英勇斗争的故事,北满抗联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在他心中涌起创作的冲动。

1962年5月,沈默君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导演苏里催促他写一个成本低、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

一天,他观摩话剧回来,在漫谈中尹弋青导演对沈默君说:“如果能写一个‘一家人都很亲、都不是亲’的剧本,那就有戏了。

”一句话冲开了沈默君灵感的大门,他联想到北满抗联英勇斗争的故事,结合看戏曲《赵氏孤儿》受到的启发,构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故事梗概,历时9个月的精雕细琢,创作了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

这个剧本,就是《红灯记》的原稿。

阿甲(1907—1994),原名符律衡、符镇宝,江苏宜兴人,1938年春到延安,曾任延安平剧院研究室主任、副院长。

在延安演出的京剧《打渔杀家》中,阿甲饰演肖恩,江青饰演女儿,阿甲还参加了京剧《逼上梁山》的演出。

《红灯记》原型地龙镇县的来龙去脉

《红灯记》原型地龙镇县的来龙去脉

《红灯记》原型地龙镇县的来龙去脉龙镇,镇名源于原“龙镇县”名,始称“新龙门”,后称“龙镇”。

清末,于“老龙门”设立龙门招垦局,广招垦民,办理荒务。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0月,将龙门招垦局改组为设治局,兼办招垦事宜,设治局驻龙门镇(老龙门)。

由于治城龙门镇一带“山高石多,井深水质差”,1916年初将治所南迁至讷漠尔河附近,因是治城,故又称“新龙门”(今龙镇)。

1917年1月,设治局升改龙门县,遂为县城。

因与广东省龙门县重名,于同年7月,奉令改称龙镇县,故称县城为“龙镇”。

东北沦陷后,为伪龙镇县公署驻地。

1932年12月,伪龙镇县公署迁驻北安镇。

伪满当局视龙镇为“要地”,于1934年在龙镇设立警察署、宪兵队等军警特机关。

同年,黑北铁路通车设龙镇火车站。

1938年后,设龙镇村。

《红灯记》描述的就是1938年发生在北黑铁路线上,中国共产党领导铁路工人抗日斗争的故事。

剧中提到的“北满”指的是东北的北满;故事发生地“龙潭车站”是北黑铁路线上的龙镇车站;剧中指的“北山游击队”正是指当时抗联活动的五大连池市朝阳山根据地,台词中提到的“八道街”指的是东北地区唯一按照八卦方位布局建设的龙镇老街“八卦街”。

1939年龙镇县更名为北安县,隶属北安县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于龙镇设置龙镇区。

1947年2月,划归德都县管辖,与讷漠尔区合并设置龙讷区。

1949年6月,改为第七区。

1956年3月,撤区划乡,分设龙镇和讷谟尔乡。

1958年9月,德都县并入北安县,成立龙镇人民公社。

1960年2月,撤销龙镇公社,分别并入龙镇农场和二龙山农场。

1963年9月,恢复德都县后,恢复龙镇公社。

1980年10月,撤销龙镇公社,分别设置龙镇和讷谟尔公社,龙镇镇名使用单字地名。

德都县并于五大连池市后,成为五大连池市的一个乡镇。

5,6,《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5,6,《红灯记》的诞生经过和故事原型

《红灯记》背后的故事李冬梅谷大川我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曾创作了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等多部经典电影作品,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电影《自有后来人》(与罗国士合作)。

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京剧《红灯记》,作为文革时期的八出革命样板戏之一,至今仍传唱不衰。

那么,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故事的原型来自哪里,却鲜为人知。

沈默君,笔名迟雨,安徽寿县人。

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共党员。

1938年参加新四军,后一直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总政文化部创作组创作员、广播电影电视部专业作家,一级编剧。

1961年后,他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此后的作品有《台岛遗恨》、《自有后来人》(后改编为现代京剧《红灯记》)等。

1958年,国家中直机关大批“右派”被发配到北大荒军垦农场劳改,其中包括时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的电影编剧沈默君。

1961年底,沈默君摘帽后,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借调他去哈尔滨搞创作。

1962年3月,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交给沈默君创作关于鄂伦春人翻身解放的剧本的任务。

在采访时,沈默君收集到一些反映东北抗日联军地下交通员与敌人斗争的故事。

特别是一位北满铁路抗联交通员送情报的故事,给沈默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2年5月,沈默君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著名电影导演苏里催他写一个成本低、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

写什么呢?他忽然想起了那个北满铁路抗联交通员的故事。

就在沈默君写作《红灯记》的过程中,曾与他同在850农场患难之交的罗国士连连来信,要求来长影,在沈默君身边写作他的小说——《我的土地,我的人民》。

经过沈默君的帮助,罗国士来到了长影,与沈默君同住一室。

由于时间紧迫,为了赶任务,沈默君写一场,罗国士帮助抄一场。

在抄稿时,罗国士又作了某些文字润色。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合作,终于完稿。

作品完成后,取名《自有后来人》。

剧本受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关注,将其拍成电影。

文化大革命中,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灯记》。

请问?红灯记里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请问?红灯记里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请问?红灯记里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样板戏《红灯记》可谓是红遍大江南北,剧中的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等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也捧红了大批京剧演员。

《红灯记》原剧本有唱词“北满派人到龙滩”,说明在东北松花江一带。

但后来改为“华北某地”,按剧中的情景和民俗,唱词改为“上级派人到隆滩”,应该是河北一带。

但是这里我们还是依据原著。

很多人只知道《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地在东北,可是东北三个省那么大,具体是哪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如果仔细深究的话,还是能够找得到的,《红灯记》的发生地应该是在黑龙江的密山一带。

1962年第9期的《电影文学》,刊登了《革命自有后来人》的电影剧照,注解是这样写的:“影片是描写东北铁路工人抗日斗争的故事。

李奶奶、李玉和与李铁梅本来不同姓的三代人,为了保卫党的重要文件,在狱中向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

”而《红灯记》的故事就是根据《革命自有后来人》改编的,故事原型也是采取当时北满密山国际交通站交通员傅文沈的事迹。

傅文沈为当时的地下党工作者,常在交通线转送情报。

解放之后,《革命自有后来人》的作者沈默君和罗国士那时候在北大荒工作,在一次听了傅文沈的报告之后,很是感动,于是他们二人便以傅文沈为基点,搜集了大量东北人民抗日的故事。

由于傅文沈一直在密山一带工作,所以他们二人搜集的故事也都是密山附近。

之后他们将搜集来的故事整编,写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分别以迟雨、罗静这两个笔名发表在《电影文学》上。

由于当时他们二人属于下放,两人的名字有些敏感,所以在后来改编为样板戏《红灯记》的时候,署名为集体创作。

在《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原型就是傅文沈,李奶奶的原型是傅文沈的母亲,李铁梅的原型则是傅文沈的大女儿。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诞生始末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诞生始末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诞生始末作品名:红色经典诞生的台前幕后作者:袁成亮大凡四十开外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当年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演出时万人空巷的盛况,一场戏在当时何以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一《红灯记》体裁最早来自于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

1963年3月的一天,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林默涵将中国京剧院导演阿甲叫到自已办公室,交给他一叠稿子,以征询意见的口气说:“这是江青同志从上海拿来的,她建议改编成京剧,你看怎么样?”阿甲接过稿子翻了翻,原来是上海爱华沪剧团根据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改编的沪剧剧本《红灯记》,便说:“好吧,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其时,中国京剧院正准备搞一出现代戏。

阿甲将本子带回去认真看了一遍,觉得不错,可以改编。

林默涵在听取了阿甲的意见后,又找来几位专家一起研究,结果大家也都赞同将这个本子改编成京剧。

改编《红灯记》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尽管沪剧《红灯记》的成功为将其改编为京剧打下了一定基础,然而要将这出戏从沪剧舞台搬到京剧舞台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传统京剧里各种角色行当都有一定的程式,它是演员创造角色人物的基本语汇,但用它们来表现现代生活内容往往会显得不太适应。

因此,要突破传统京剧给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所带来的局限,既要注重运用京剧中行当唱腔和表演方法,又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人的特点。

此外,由于沪剧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都与京剧有很大不同,要适合京剧的特点,对原有的剧本必须做较大改动,尤其是唱词要大大精炼。

因此,沪剧《红灯记》的改编成功与否,编剧及导演的人选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阿甲。

阿甲精通京剧艺术,不仅写过剧本,擅长导演,而且自已的表演也很精彩,可谓是个京剧的多面手,由他来改编、导演《红灯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阿甲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全剧的基调与林默涵及院领导张东川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红灯记》所表现的是无产阶级战士彻底革命精神,舞台表演应该是一首悲壮的颂歌,从艺术角度来说,就是用艺术手段表现出“壮美”的诗情来,于是大家一致决定在创作中以“壮美”二字作为全剧总体构想。

京剧《红灯记》的起源

京剧《红灯记》的起源

作者: 刘灵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主题词: 电影剧本;红灯;起源;京剧现代戏;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火车站;影片;导演;地理环境
摘要: <正> 家喻户晓的京剧现代戏《红灯记》起源于长影的小白楼。

1962年初夏,小白楼掩映在郁郁丛丛的林木花草之中,她四周长满高大的黑椴树,杨树和松树,虽然已进入夏季,依然充满春天的气息,清爽宜人。

我们第三创作组导演于彦夫接受了正在写作中的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的摄制任务。

我到小白楼二楼203室去拜访刚从黑龙江省密山县部队生产建设兵团商借来的作者沈默君。

当年,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渡江侦察记》就出自他。

北京版-语文-高一-《红灯记》发展历程

北京版-语文-高一-《红灯记》发展历程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红灯记》发展历程
最初模型:沈默君《自有后来人》
初创:六十年代
1964年:在全国京剧汇演中脱颖而出
1968年:中国京剧团和中央乐团根据它改编创作了钢琴伴唱《红灯记》。

殷承宗演奏钢琴。

现代京剧《红灯记》被树为八大样板戏之一。

历经十年的精心打磨,逐渐成为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

李少春、袁世海、钱浩亮、杜近芳、王晶华、高玉倩、刘长瑜等人都参与过《红灯记》的创作和演出。

这出现代京剧经过两代人的雕琢修改,最早用传统的京剧乐队伴奏,后来加入西洋乐器。

但基本上保持了京剧的风格和特点。

被推崇为八个样板戏的代表作。

打印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成本低、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 样的公开身份从事抗日活动的人不在少数。 子”。大一些的车站筑有炮台,东海车站在 20
写什么呢?他忽然想起了那个北满铁路抗联 历史中的李玉和,即是这样一种情况。
世纪 70 年代末期还保留着只能售票、无地候
交通员的故事。
大约 1970 年前后,宫兴禄接到了一部 车的狭窄“票房子”。这与剧本描述相近。
次抓捕的李玉和:原名张玉和,职业东海车站
春电影制片厂的关注,将其拍成电影。“文化
当时,现代京剧《红灯记》已经风靡全国, 苦力、华北八路军情报员、参加过“二七”大罢
大革命”中,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灯记》。 李玉和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宫兴禄说,李玉和 工,被密侦告密,在东海车站被捕。第二次被

的经历在当时非常典型,曾被捕,表面上与日 捕的李玉和:原名张玉和,梨树镇铁路工人、
就在沈默君写作《红灯记》的过程中,曾 分由吉林档案馆转过来的档案。在这部分档
《红灯记》中李奶奶对李铁梅述说家史:
与他同在 850 农场患难之交的罗国士连连 案中,他发现了李玉和的名字。宫兴禄回忆 “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
来信,要求来长影,在沈默君身边写作他的小 说“:这是在当时很常见的外调材料,提供了 咱们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你姓陈,我姓
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此后的作品有 局工作。“文革”时期,他被
所以,他将这份手抄档案压了下来,放在档案
《台岛遗恨》、《自有后来人》(后改编为现代京 调入鸡西市革委会的清查办公室帮忙,使他 柜最底层。1972 年宫兴禄将档案材料转给。
鸡西市史志办,他回鸡西矿务局运销处工作。
春人翻身解放的剧本的任务。在采访时,沈默 动,被日本人抓住后,为了迷惑敌人,假意投 晶宫找龙王借武器。从“龙潭在东海”这里,便
君收集到一些反映东北抗日联军地下交通 降,表面上应付敌人,暗中仍然为地下组织提 可推测为鸡西的东海镇。现东海镇地界为当
员的斗争故事。特别是一位北满铁路抗联交 供抗日情报。对于这两种身份的所谓汉奸,清 时的鸡宁(今鸡西)所辖,车站位于 1935 年修
揭 秘 Dang'anjiemi 档 案
我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曾创作 了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等 多部经典电影作品,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电 影《自有后来人》(与罗国士合作)。根据这部 电影改编的京剧《红灯记》,作为“文革”时期 的八出革命样板戏之一,至今仍传唱不衰。那 么,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故事的原型来 自哪里,却鲜为人知。
1961 年底,沈默君摘帽后,黑龙江省委宣传 的情况非常复杂,有些人迫于生计在伪满政 后一句中的“龙潭”是隐讳的“故事发生地”。
部借调他去哈尔滨搞创作。1962 年 3 月,黑 府做事或者是曾为日本人服务,本身并没有 龙潭,作为地名,会让人记起孙悟空为寻找得
龙江省委宣传部交给沈默君创作关于鄂伦 血债;还有一些是热血青年,投身抗日地下活 心应手的武器,来到东海,下到龙潭,进入水

所掌握的绝密档案资料,证 实《红灯记》的故事有可能 发生在黑龙江省鸡西市下 属的鸡东县东海镇。剧本的 主人公李玉和在历史上确 有其人,他曾参加过二七大 罢工,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 来到东北,曾多次被捕,最 终有可能被日军杀害。
和 故 事 原 型
︽ 红 灯 记 ︾ 的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剧照
沈默君,笔名迟雨,安徽寿县人。1924 年
宫兴禄老人在退休前
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共党员。1938 年参加新 是鸡西矿务局运销处的高
四军。1944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一直 级工程师,原籍黑龙江省密
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总政文化部创作组 山市档壁镇人,1955 年考
创作员、广播电影电视部专业作家,一级编 入燃料工业部鸡西煤矿学
剧,曾创作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 校(黑龙江矿院前身),1958
1958 年,国家中直机关大批“右派”被发
当年的清查办公室是一个临时机构,职
宫兴禄认为,《红灯记》开场李玉和唱道:
配到北大荒军垦农场劳改,其中包括时任解 能是清查建国前隐藏在国民党和日本特务机 “手提红灯四下看,北满派人到龙潭”这唱词
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的电影编剧沈默君。 关人员的档案资料。宫兴禄老人说,战争时期 的开头一句,交代职业是铁路工人的信号。而
帮助抄一场。在抄稿时,罗国士又作了某些文 名张玉和,失踪时 38 岁,八路军情报员,参加 除李玉和之外,没有第二次被抓捕的人员。而
字润色。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合作,终于完稿。 过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38 年被派到鸡 李玉和则不然,竟三次被捕。档案记载:第一
作品完成后,取名《自有后来人》。剧本受到长 西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说—— —《我的土地,我的人民》。经沈默君帮助 五十多个人的名字,这些人中许多人从事过 李,你爹他姓张,原名叫张玉和。”这段唱词与
罗国士来到长影,与沈默君同住一室。由于时 地下工作,有的有投降经历,后来下落不明。” 敌伪档案记录相似。根据鸡西的敌伪档案记
间紧迫,为了赶任务,沈默君写一场,罗国士 其中一张摘抄卡片上这样写着“:李玉和,原 载,五十几个被抓捕的八路军情报员材料中,
《海魂》等中国电影红色经典。1961 年后,他 年毕业后,分配到鸡西矿务

诞 理”,后被“严重处置”。宫兴禄说“:‘严重处 置’有可能是被处决,有可能是日本人发现李
生 李

玉和不受利用,所以将其杀害。”

当年,掌握了绝密档案的宫兴禄已经意
谷 大 川
经 过
识到这个李玉和就是《红灯记》的原型,但出 于保护当事人的心理,如果李玉和碰巧未被 处决,仍然健在,有可能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通员送情报的故事,给沈默君留下了深刻的 查办的工作人员查到后,按照当时的政策,尽 筑的牡丹江、林口、鸡西至虎林的铁路线上,
印象。1962 年 5 月,沈默君被调到长春电影 量采取“不上报、不声张”的办法压下来,避免 为防备抗日武装的袭击,日伪将东海、永安等
制片厂任编剧。著名电影导演苏里催他写一 一些人受到不必要的冲击。当时的东北,以这 直至虎林沿途各小站建设成碉堡式的“票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