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送别诗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教学目标:

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

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送别诗导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师导:

PPT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他们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

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2、议一议:

•同学们,六年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你们即将踏入新的学校见到新的老师,你们想对自己的老师、同学说些什么?

一、明确主题

1说一说:你读过哪些送别诗:

学生说-----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感念友人深情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浸透着和友人厚谊与不舍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诵读诗题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走进古诗词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PPT1、读古诗

•2、知作者

•3、解诗意

•4、悟诗情

•2、诵读古诗

•3、解释题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

•4写作背景: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到扬州,北上洛阳。被贬在江宁(今江苏南宁)任职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践行,并写下这首诗。由此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

•初识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

5、抓关键词了解作者:王昌龄(690-756),唐代诗人,字少伯,陕西西安人。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家,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xù] 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有“诗家天子”之称,世称王龙标。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广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6、了解时的结构

1、2写景述事

3、4抒发情感

7理解诗意:1——2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

3——4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8全诗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诗句展现了诗人的怎样形象?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好友时凄寒孤寂之情,楚山孤独地峙立,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品格。

三、拓展送别习俗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柳树生命力很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折柳送别,也就寓含*着希望远行的人,能够在他乡顽强地生活下去。

饮酒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

唱歌送别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

呢?

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泾县有个名叫汪伦的人,十分仰慕李白的为人和才学,很希望能跟李白交朋友。经人引荐汪伦见到了李白“先生好游?撇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欣然前往。

进村,汪伦与众乡亲早已在村头迎候。李白见那里清清涓涓,绿树婆娑,风景十分秀丽,加上主人热情厚道,心中好不欢喜,忙请汪伦陪自己去观赏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这时,汪伦才躬身揖道出实情:“信中‘十里桃花’,不是说这里有成片茂盛的桃树林,而是乘舟十里才有一株桃花;‘万家酒店’,不是说这里有鳞次栉比的饭店酒楼,而是因为这里有一家酒店的老板姓万。先生,我说中这样描述,绝不是故意诓骗您,实在是真心实意想与您结交为友!先生不会见怪吧?”李白生性豪爽,汪伦一番肺腑之言早已让他感动不已,于是两人尽情畅饮,促膝谈心,结为挚友。临别时,汪伦踏歌送行,李白吟诗惜别,留下了《赠汪伦》这首千古名篇。

(3)板书:踏歌送别

(二)拓展延伸送别诗的感情类别

1、读《送别》想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

长亭、古道、夕阳……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