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安全疏散规定(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等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建筑内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
三、安全疏散的基本要求1. 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短路径上,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重要通道应不小于1.5米。
- 疏散通道内不得堆放物品,不得设置障碍物,确保畅通无阻。
- 疏散通道的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应保证足够亮度。
2. 安全出口的设置- 每个建筑至少应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并应分散布置,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两端,且应避免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
- 安全出口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4米,重要出口应不小于1.8米。
- 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如疏散指示灯、指示牌等。
3. 疏散楼梯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楼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短路径上,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 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重要楼梯应不小于1.5米。
- 疏散楼梯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不得设置障碍物。
- 疏散楼梯的扶手应牢固,扶手高度应适宜。
- 疏散楼梯的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应保证足够亮度。
4. 安全疏散门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得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
- 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2米,重要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5米。
-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不得设置门禁系统或自动门禁系统。
- 疏散门的门框、门扇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5. 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与维护- 建筑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系统,包括疏散指示灯、指示牌、疏散箭头等。
消防安全疏散
消防安全疏散一、疏散预案1、制定疏散预案。
企业、学校等单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专门的疏散预案。
疏散预案应包括疏散组织、疏散路线、疏散方式和疏散人员等内容。
2、疏散演练。
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检查疏散预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疏散组织1、确定疏散责任单位。
单位应确定专门的疏散负责人和组织疏散人员,明确各人员的疏散职责。
2、疏散信息发布。
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应及时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布疏散信息。
3、疏散通道设置。
相关单位应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保证人员能够快速、顺利地疏散,同时要合理配置疏散标识,确保在火灾发生后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三、疏散路线1、明确疏散路线。
单位应在疏散通道上设置疏散标识,指示人员清楚疏散的路线、出口和逃生通道。
2、避免堵塞。
单位应合理设置区域、车辆、设备等,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发生堵塞情况。
3、疏散道路畅通。
单位应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不得设置门栓、锁具等影响疏散的设施。
四、疏散方式1、有序疏散。
单位应组织员工有序疏散,避免挤推和踩踏,确保人员安全。
2、互相协助。
员工应相互协助,保持队形,保证人员疏散的顺利进行。
3、使用逃生装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员可以使用逃生装备,如逃生绳、逃生滑梯等。
五、疏散人员1、疏散人员分类。
单位应按照不同疏散对象,对人员进行分类指导和疏散。
2、疏散途中禁止返回。
一旦疏散开始,禁止人员返回危险区域或试图挽留疏散人员。
3、迅速疏散。
单位应规定疏散时间,以保证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安全疏散。
六、疏散后处理1、安全着陆。
单位应引导人员安全着陆,避免在逃生过程中再次发生伤害。
2、应急措施。
单位应安排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包括人员伤亡情况的统计、伤患的处置、通知家属等。
3、清理现场。
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疏散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疏散培训1、疏散培训。
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逃生培训,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范文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范文1、建筑物整体设计建筑物是人们工作、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在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
首先,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上,要合理划分主要使用功能区域,比如办公区、会议区、休闲区等,确保人员分散和疏散的便利性。
其次,在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上,要注重通透和明亮,避免疏散通道的阻隔和暗藏。
此外,在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布局上,要合理划分疏散区和非疏散区,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逃生通道。
2、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通道是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性。
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可以确保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首先,在疏散通道的选择上,应选择地势较高、远离危险源的区域作为主要疏散通道,确保人员的安全。
其次,在疏散通道的设计上,要保证通道的宽度达到规定标准,以便人员快速通过。
此外,疏散通道应尽量避免设置转弯或倾斜,以便人员顺利疏散。
同时,疏散通道的标识和指示牌也是至关重要的,应清晰明了,方便人员识别和迅速找到疏散出口。
3、疏散楼梯的设置疏散楼梯是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合理设置疏散楼梯可以缩短人员疏散的时间,并提高人员的安全性。
首先,在疏散楼梯的选择上,应确保楼梯的数量和位置能够满足建筑物内人员的疏散需求。
其次,在疏散楼梯的设计上,要保证楼梯宽度、楼梯间距和楼梯坡度满足规定标准,确保人员的疏散顺利进行。
此外,疏散楼梯的安全设施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应设置扶手、楼梯照明和非滑防火地板等。
4、安全出口的设置安全出口是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中的最后一道保障,直接决定人员是否能够顺利撤离危险区域。
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可以提高人员的逃生速度和安全性。
首先,在安全出口的选择上,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确定出口的数量和位置。
出口的位置应处于容易被人员发现和到达的地方,方便人员迅速逃生。
其次,在安全出口的设计上,要保证出口的宽度达到规定标准,以便人员快速通过。
安全疏散
第四章安全疏散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2.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人计算。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3.4.1.1的要求3.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其厅内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按通过人数0.8/100人计算,且不宜小于1m;其厅内疏散走道为边走道时,不宜小于0.8m;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最小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0.65m/100人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0.8m/100人计算,且均不应小于1.4m;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疏散撤离预案设计
疏散撤离预案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突发事件频发,疏散撤离预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疏散撤离预案设计是建立在对某一特定场所或事件所制定的应急计划,它旨在确保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有序地疏散人群,保障人身安全。
首先,对于疏散撤离预案设计的要求,我们应当考虑以下几点:一是针对特定场所的特点进行设计,比如学校、医院、商场等,不同场所的疏散策略和措施将有所不同;二是要考虑人员的数量和特性,包括老幼和残疾人士在内,需要制定不同的疏散方案;三是要考虑地理环境和建筑结构,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四是要考虑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保障疏散工作的协调进行。
其次,针对不同场所的疏散撤离预案设计,我们可以就学校、商场、医院等特定场所进行设计:就学校方面而言,疏散撤离预案设计应包括下列要点:一是设立学校疏散指挥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疏散路径;二是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疏散意识和能力;三是建立学生档案和家长联系方式,便于疏散通知和筹备。
就商场方面而言,疏散撤离预案设计应包括下列要点:一是制定疏散计划图,清晰标注疏散通道和集合点;二是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疏散指挥,保障疏散秩序;三是配备应急设备,包括灭火器、应急照明等,确保疏散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医院方面而言,疏散撤离预案设计应包括下列要点:一是建立医院疏散领导小组,明确各科室的疏散责任;二是安排医护人员参加应急演练,熟悉疏散流程;三是建立医疗物资准备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物资供应。
总的来说,疏散撤离预案设计是一项依靠计划和预演,旨在提高人员安全撤离效率和水平的工作。
我们应当认真对待疏散撤离预案设计,不断完善和提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愿我们不仅仅在计划中,更要在行动中,将疏散撤离预案设计贯彻到实处。
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设计一.设计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06 (2006年版)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2001年修订版)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6二.设计内容1.疏散安全分区2.疏散安全出口3.疏散楼梯间4.安全疏散距离5.消防电梯6.安全疏散时间三.设计原则1.合理布置疏散路线所谓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是指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路线越来越安全。
就是说,应该做到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由疏散楼梯间到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能产生“逆流”。
2.疏散楼梯的数量要足够位置要得当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能顺利疏散,高层建筑至少应设两个疏散楼梯,并且设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最好是在靠近主体建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侧设置。
这是因为人们在火灾时往往是冲向熟悉的楼梯或出口,但若遇到烟火阻碍就会掉头寻找出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是不安全的。
两个疏散楼梯过于集中也不利于疏散。
3.疏散顺序疏散顺序,就是指先疏散哪部分人员,后疏散哪部分人员。
这是制定疏散预案首先要考虑的。
一般原则是先疏散着火层,然后是着火层以上楼层,最后是着火层以下楼层。
4.疏散路线疏散路线应选择离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最近的路线,一般是沿疏散指示标志所指的方向疏散。
但如果是着火层,应考虑着火的位置。
着火房间附近房间的人,应向着火相反的方向疏散。
竖向疏散一般先考虑向地面疏散,因为疏散到地面是最安全的。
但也要考虑到竖向通道万一被封堵,也可以向楼顶疏散。
设有避难间、避难层的高层建筑,可考虑向避难间、避难层疏散。
5.疏散指挥整个疏散过程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否则,就可能造成混乱,影响疏散。
总指挥应当在消防控制室,各楼层或防火分区要有现场指挥员(或称引导员)。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模版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模版引言: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疏散通道的合理布置和消防电梯的有效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的相关概念、设计要点和常见问题。
一、安全疏散的概念和设计要点1. 安全疏散的概念安全疏散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而采取的合理有序的撤离行动。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满足人员疏散的快速性、顺畅性和安全性。
2.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点(1)通道宽度:根据建筑规模和人员数量,合理确定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一般要求不小于1.2米。
(2)通道长度:通道的长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长的通道会增加人员疏散的时间和风险。
(3)通道疏散能力:通道的疏散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通道的人员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设计。
(4)疏散标识和指示:在通道中设置明确的疏散标识和指示牌,方便人们快速找到出口。
(5)适应特殊人群需求: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通道设计应包括相关的设施和措施。
二、消防电梯的概念和设计要点1. 消防电梯的概念消防电梯是专门为消防救援而设置的电梯,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用于疏散人员和运送灭火设备和物资。
2. 消防电梯的设计要点(1)位置和布局:消防电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合适位置,通常靠近主楼梯间或疏散通道出口。
消防电梯和普通电梯的布局应有一定的距离,以防火灾蔓延。
(2)承载能力:消防电梯的承载能力要满足疏散人员和灭火设备的需要,一般要求不小于1000公斤。
(3)安全装置:消防电梯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装置,如独立的电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返回功能等。
(4)独立通风系统:消防电梯应具备独立的通风系统,以防烟气进入电梯井道,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和畅通。
三、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安全疏散通道拥堵问题解决方法:合理规划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增加通道的宽度和数量,并采取合理的人员疏散指导措施,如分时段疏散、引导人员放弃个人物品等。
安全疏散课程设计
安全疏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疏散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疏散原则和程序。
2. 学生能够描述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方法,如火灾、地震等。
3.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疏散路线图、安全标志和警报系统等工具进行安全疏散。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并实施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疏散计划。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疏散时所需的基本自救工具,如防烟面具、手电筒等。
3. 学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迅速、有序地参与安全疏散行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增强防灾减灾救灾的观念。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救自护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实际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疏散基本知识:包括疏散的定义、目的和原则,介绍疏散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疏散与自救基本知识2. 紧急情况识别:学习识别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了解预警信号和警报系统。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紧急情况的识别与预警3. 疏散方法和技巧:教授在不同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疏散方法与技巧4. 疏散路线和标志:学习如何阅读和使用疏散路线图、安全标志,掌握疏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疏散路线与安全标志5. 自救工具的使用:介绍防烟面具、手电筒等自救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自救工具的使用与维护6.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疏散演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疏散演练与实操7. 家庭与学校安全疏散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疏散计划,培养安全意识。
第二篇 第四章
第四章安全疏散设施检查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场所可设置一个疏散门的是( )。
A.某建筑面积为200m2的电影院观众厅,观众厅内任一点至房间疏散门的距离为15m,疏散门的净宽度为1.4mB.某办公室位于袋形走道尽端,建筑面积为120m2,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为0.9mC.某幼儿园教室位于袋形走道的两侧,建筑面积为50m2,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为0.9mD.某医院的病房位于袋形走道的两侧,建筑面积为100m22.下列关于疏散门开启方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某单层制衣车间,同一时间作业人数60人,设置了2个内开门B.某单层植物油加工车间,同一时间作业人数30人,设置了2个内开门C.某教室有45个座位,设置了2个内开门D.某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办公室,设计使用人数为40人,设置了1个内开门3.某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办公建筑,地上3层,每层建筑面积为1400m2,建筑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对该办公楼进行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A.每层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B.建筑内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某个房间,建筑面积为100m2,设置了1个疏散门C.位于二层袋型走道尽端,建筑面积为400m2的会议厅,设置了1个1.4m的疏散门D.建筑采用封闭楼梯间4.消防机构对某小区的多栋住宅楼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建筑高度为27m,标准层面积为650m2,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15m,设置了一部疏散楼梯B.建筑高度为24m,层数为7层,户门采用丙级防火门,设置了敞开楼梯间C.建筑高度为34m,户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了敞开楼梯间D.建筑高度为55m,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最大为15m,设置了剪刀楼梯间5.某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为54m,下列选项中不是该建筑设置一部疏散楼梯所需必要条件的是()。
A.疏散楼梯能通至屋面B.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C.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能通过屋面相连D.疏散楼梯是否与电梯井相邻布置6.下列厂房中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是( )。
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设计
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设计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设计在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疏散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旦发生火灾、地震或其他紧急情况,合理的疏散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并提供安全通道迅速逃生。
本文将从建筑物疏散路径、安全标识和紧急出口等方面探讨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设计。
疏散路径在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内部的路径设置,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性。
首先,建筑物内部应设有足够数量的走廊和门,以保证人员能够快速离开危险区域。
其次,应考虑多条疏散通道的设置,以防止因某条通道堵塞而导致的疏散困难。
此外,疏散路径的宽度也需要符合要求,以容纳足够数量的人员同时疏散。
在设计大型公共建筑如商场或剧院时,应特别关注承载人员高峰时段的疏散效率。
安全标识是建筑物应急疏散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人员快速找到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
一般来说,建筑物内应设有一定数量的疏散标识,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地辨认方向。
安全标识应具备易识别、易理解和易执行的特点,以便不同群体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建筑物的安全标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
紧急出口是建筑物应急疏散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
在建筑物内部的每个楼层,应设有明显的紧急出口指示,并且出口处应设有紧急出口门。
为了提高疏散效率,紧急出口门应易于开启,并与疏散路径相连通。
在设计紧急出口时,还需考虑人员流量的密集程度,选择适当宽度的门,并设置开启方便、安全可靠的机械或电子设备。
除了疏散路径、安全标识和紧急出口,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建筑物内应设置防火门、烟雾探测器等设施,以及紧急灭火设备,以增加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此外,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残障人士,设计者还需提供相应的辅助设施,确保他们能够顺利疏散。
此类设施可以包括无障碍坡道、电梯和紧急疏散通道的特殊标识。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所有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楼梯、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疏散标识等。
第三条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依法行政”的原则,确保设施的完好使用和有效疏散。
第四条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疏散设施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第五条安全疏散设施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安装和建设,保证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规范。
第六条安全疏散设施应当设在易于发现、易于接近的位置,能够确保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人员。
第七条安全疏散设施应当保持畅通,不得被占用、封闭,严禁设置障碍物影响疏散。
第八条安全疏散设施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整改。
第九条安全疏散设施应当设置明显的标识,提示疏散方向和距离,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
第十条安全疏散设施的使用方法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人员了解疏散通道的位置和使用。
第十一条安全疏散通道应当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堆放杂物,确保畅通无阻。
第十二条场所内应当设置紧急疏散预案和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员。
第三章安全管理责任第十三条单位负责人应当担负起全面负责单位安全工作的责任,对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负有监督和检查责任。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疏散设施的检查、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十五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报告,经确认后进行修复和整改。
第十六条安全疏散设施使用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设施,不得擅自损坏或占用。
第十七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疏散设施的日常监督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安全疏散管理制度(4篇)
安全疏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单位内人员在突发事故发生时的生命安全,便于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并积极维护和保护财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在单位内工作、学习、居住的人员。
第二章疏散组织与管理第三条单位设立安全疏散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领导担任,负责组织疏散工作,其他成员由安全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负责人组成,具体分工由主管领导协调。
第四条安全疏散领导小组负责疏散方案的制定、演练、总结和修订,协调单位内各部门组织疏散工作,定期召开疏散工作会议,推动各项措施的实施。
第五条单位应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人员能够熟悉应急疏散路线和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疏散路线及标识第六条单位应设置明确的疏散路线,并在显眼位置设立标识牌,指示疏散方向,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
第七条疏散途中设有照明设备的楼梯间、走廊应每隔一定距离安装应急照明灯,保证人员在黑暗环境中也能明确疏散方向。
第八条单位应定期检查维护疏散通道和疏散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其畅通和可用。
第四章疏散演练第九条单位应定期开展疏散演练,演练时间、地点和方式应提前通知所有人员,并有专人负责现场管理和评估。
第十条演练内容应包括疏散途中的注意事项、疏散顺序、疏散地点的选择和组织等,演练过程中要模拟真实情况,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第十一条演练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疏散方案和制度,提高单位内人员的疏散能力。
第五章职责与义务第十二条单位内人员对待疏散工作应具有责任心和紧迫感,积极参与疏散演练,熟悉逃生通道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十三条重要岗位负责人要熟悉疏散方案,并定期对其下属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妥善处理突发事故情况。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疏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单位内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十五条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疏散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积极支持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
第六章纪律第十六条单位内人员违反疏散管理制度的,将按照单位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消防疏散设计
消防疏散设计消防疏散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旨在确保人员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离开建筑物。
合理的消防疏散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疏散通道、疏散标识以及紧急通知系统等方面介绍消防疏散设计的重要性和相关要点。
一、建筑结构的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火灾爆发时人员的迅速疏散。
合适的楼梯间、走廊以及安全楼梯等必须达到一定的宽度和高度要求,以便于人员的疏散。
此外,建筑物应该有足够的出口,以防止人员被困。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还要注意防火隔离区域的设置,确保火灾不会迅速蔓延到整个建筑物。
二、疏散通道的疏散通道是人员疏散的重要路径,其设计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疏散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应能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不应有任何阻碍物。
通道内的墙体、门窗等要具备相应的防火性能,以防火蔓延和妨碍疏散。
此外,疏散通道的设置应合理布置,以保证人员能够快速找到最近的疏散出口。
三、疏散标识的疏散标识在火灾发生时起到指引人员疏散的作用,因此合理的疏散标识设计十分重要。
在关键位置,如楼梯间入口、走廊交叉口等,应设置清晰可见的疏散标识,并保持良好的照明条件,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疏散标识的规划要遵循标准化的设计,如运用统一的图案、颜色和文字,以确保人员在疏散途中能够准确理解和遵守标识的指示。
四、紧急通知系统的紧急通知系统是消防疏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紧急情况下的警报和指示信息,帮助人员迅速做出反应。
在设计紧急通知系统时,要考虑到声音和光线的传播,以便警报和指示信息能够迅速到达每个区域。
此外,紧急通知系统应该具备多样化的功能,如语音广播、紧急照明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总结:消防疏散设计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进行消防疏散设计时,建筑结构、疏散通道、疏散标识以及紧急通知系统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方案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物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作为建筑物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疏散设计方案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本文将针对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一、引言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方案是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建筑内的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出来。
这包括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标识的安装、紧急照明和疏散设备的配置等多个方面。
二、疏散通道的设置为了保证建筑物内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疏散,疏散通道的设置至关重要。
首先,疏散通道的宽度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根据建筑物内人员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设置。
其次,在疏散通道的设计中应考虑到人员行走的方向,避免出现拥堵的情况。
此外,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指示人们正确的行进方向。
三、疏散标识的安装疏散标识在建筑物安全疏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疏散标识应根据建筑物内的功能区域进行设置,确保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离开的方向。
标识牌应设置在明显的位置,同时应使用醒目的文字和符号,方便人们迅速辨别。
四、紧急照明的配置在紧急情况下,建筑物内的电力供应可能会中断,因此紧急照明的配置尤为重要。
紧急照明系统应具备自动开启和手动开启的功能,能够在停电的情况下自动亮起,并提供足够的照明强度,以确保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逃生路线。
五、疏散设备的配置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疏散设备的配置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逃生楼梯和防火楼梯的设置就十分重要。
逃生楼梯的宽度应满足建筑法规的要求,且不得被其他设施或储物物品阻挡。
防火楼梯则应具备防火功能,能够有效隔离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
六、建筑物安全疏散演练除了合理的设计方案之外,建筑物安全疏散演练也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环节。
定期组织演练活动,让建筑物内的人员了解疏散的步骤和方法,并熟悉逃生路线和疏散设备的使用。
演练活动还可以发现和改进疏散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们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安全疏散课程设计
安全疏散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安全疏散的基本知识,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疏散逃生的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灭火设备,掌握疏散逃生的技巧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火灾的危害性,认识到安全疏散的重要性,掌握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学生将学会与同学们共同协作,快速、有序地疏散逃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火灾的危害性、火灾发生的原因、安全疏散的原则和方法、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等。
首先,学生将学习火灾的危害性,了解火灾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接着,学生将探讨火灾发生的原因,认识火源、火险和防火措施。
然后,学生将学习安全疏散的原则和方法,掌握火灾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最后,学生将学习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讲授法将用于传授火灾的危害性、火灾发生的原因等基本知识。
其次,讨论法将用于引导学生探讨火灾发生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思考。
接着,案例分析法将用于分析火灾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此外,实验法将用于教授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参考书将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多媒体资料将用于直观地展示火灾的危害性和疏散逃生方法。
实验设备将用于实地操作,让学生掌握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
同时,我们将邀请消防安全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安全通道及疏散通道设置要点
安全通道设置原则
减少接触烟雾、 热气
保持通畅
建筑两端设置 通道
保证疏散通道畅通
不设置障碍物
确保连通性
安全通道的种类
室内安全通道
设置于楼梯间 设置于走廊
室外安全通道
设置于建筑物外部 便于疏散
安全通道的标识和维护
01 设置标识
便于识别
02 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畅通
03
结尾
以上是关于安全通道及疏散通道设置要点的详细内容。合理 设置和维护安全通道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避免设置死胡 同
确保通行畅通
疏散通道的种类
01 垂直疏散通道
通常为楼梯或电梯
02 水平疏散通道
包括走廊、门、窗等
03
疏散通道的标识和应急设备设置
标识清晰明确
标示有标线指示 应急标识牌醒目
配备应急设备
灭火器 急救包 逃生绳等
总结
疏散通道的设置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在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充分了解疏散通道的种类、原则 和设置要点,做好相关的预防和准备工作,确保在危险发生 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应急预案制定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设计
应用新科技
提升安全性和 效率
智能监控系统
结语
通过对安全通道及疏散通道设置要点的总结与展望,希望能 够加深对这一重要领域的理解和重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 工作永无止境,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致力于打造更安全的 工作与生活环境。
谢谢
● 03
第3章 疏散通道设置要点
疏散通道的定义 和作用
疏散通道是指用于人员疏散的通道。在发 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疏散通道能 够帮助人员快速、安全地撤离事发现场,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疏散通道应设置合理, 方便人员快速疏散,确保疏散效果的最大 化。
一级消防工程师 综合能力 第四章 安全疏散 笔记
安全疏散的设置一、人员密度计算;1)办公建筑普通办公室4㎡/人、研究工作室5㎡/人、设置绘图室6㎡/人,中小会议室有会议桌≥1.8㎡/人、无会议桌≥0.8㎡/人2)商场1)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录像厅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小于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小于0.5人/㎡计算2)餐饮场所;餐饮场所有餐厅或饮食厅、公用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
100座及100座以上参观、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的面积比(餐厨比)应符合;餐厅1∶1.1 ,食堂1∶1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展厅的疏散人数根据展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的人员密度以不低于0.75人/㎡计算。
二、疏散宽度指标1)百人宽度指标;一般、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疏散时间为2min,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疏散时间为1.5min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1.4m,疏散楼梯的净宽度≥1.1m,首层门≥1.2m公共建筑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1m;高层医疗建筑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1.3m,走道宽度单面布房1.4m,双面布房1.5m,疏散楼梯1.3m 其他高层公共建筑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1.2m,走道宽度单面布房1.3m,双面布房1.4m,疏散楼梯1.2m2)疏散宽度1、厂房的疏散宽度;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1.4m,疏散楼梯的净宽度≥1.1m,首层门≥1.2m2、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宽度;公共建筑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1m,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1m/百人计算确定(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和栓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不小于每1m/百人计算确定)3、体育馆的疏散宽度;4)电影院、礼堂、剧场的疏散宽度;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0.6m计算,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第不小于0.8m在布置疏散走道时,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m时,可增加一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有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较少一半不应大于3)木结构建筑的疏散宽度6)其他民用建筑的疏散宽度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m,高度不应小于2.1m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当建筑物使用人数不多,其安全出口的宽度净计算数值很小时,为便于人员疏散,首层栓外门、楼梯和走道尚应满足以下最小宽度的的要求。
安全疏散设计的内容
安全出口的数量和总宽度1、安全出口有天然采光,有防火隔墙和顶板的保护,以便于行走,有利于很快离开火场。
2、一般要求建筑物都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
3、对于层数不多(三层及三层以下),占地面积不大的,使用人数不多的公共建筑,且人员都有疏散能力时,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
——面积不超过60平,人数不超过50人——二、三层(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出外)——五层及五层以下住宅4、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应不小于疏散要求的总宽度,其最小净宽应不小于3m。
安全疏散设计的内容1防火分区的划分2疏散距离3疏散楼梯4安全出口的位置数量距离5避难层6直升飞机停机坪7安全疏散辅助设施一、安全疏散时间1、人员的密集程度(人员密度越大,疏散越慢)2、安全疏散距离是否合理(疏散路线短捷,并设有拐弯和变宽的平面,并有明显的标志,疏散速度就快)3、疏散通道条件(必须避免疏散路线死角和突出物,不要设门槛;地面粗糙程度要适度)4、楼梯的形式(不采用螺旋步和扇形步)楼梯踏步尺寸踏步高,一般15-18cm二、安全疏散距离两个方面1、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或住宅户门的疏散距离——一般不超过15m——面积大、人员集中的房间,门到房间最远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0m2、房门或住宅户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要考虑的因素——火灾时烟雾对人的影响——安全距离不宜大于30m——建筑内人员情况——病房楼、儿童用房——人员密集程度——人员密集时,要求应更严3、——人员对路线熟悉程度——房门或住宅户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要考虑的因素——火灾时烟雾对人的影响——安全距离不宜大于30m——建筑内人员情况——病房楼、儿童用房——人员密集程度——人员密集时,要求应更严——人员对路线熟悉程度——表4-4a+2b≤ca——一般走廊段与袋形走廊交叉点到较远楼梯间的距离b——袋形走廊段的段部到走道交叉点的距离c——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的安全疏散距离三、安全出口的数量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必须考虑设计足够的安全出口对于旅馆、医院、办公楼、科研楼、学校、商业、电信、广播等高层建筑或其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不少于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
建筑疏散设计方案
建筑疏散设计方案建筑疏散设计方案是指针对某一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问题进行设计和规划,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建筑物,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首先,建筑疏散设计方案需要对建筑物内部的疏散路径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
疏散路径应该明确标示,并且减少走廊和门厅的狭窄状况,确保人员能够迅速通过。
同时,必须设有适当数量的紧急出口,并配备明显的标志和照明设施。
出口处应该有安全开关门,并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容易打开,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
其次,建筑疏散设计方案还应考虑到楼梯的设计和配置。
楼梯通常是建筑物内部疏散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设置适当数量的楼梯,并确保它们宽敞、坚固、易于识别。
此外,楼梯间应该满足防火隔离的要求,以防止火势蔓延。
在楼梯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无障碍通行的需要,为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易于使用的设施。
此外,建筑疏散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到紧急疏散的指引与培训。
建筑物内应设置紧急疏散指示图,明确指示出疏散路径和出口位置,并配备相应的指示灯和标志,以便人员在火灾点发生时迅速了解疏散路线。
此外,建筑物内也应进行定期的消防演习,提高人员对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增强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建筑疏散设计方案需要与消防系统相结合。
消防系统包括火警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等,可以起到及早发现和控制火灾的作用。
建筑物内应设置火警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消防设备的布局和数量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疏散设计方案是确保建筑物内部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疏散路径、配置适当数量的紧急出口、设置安全的楼梯、提供紧急疏散指引与培训、与消防系统相结合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疏散设计方案应形成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设计、建设、使用及维护中得到有效实施。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密切合作,共同维护消防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馆 ≤~10000 ≤10000~ 20000
耐火等级 宽度指标 疏散部位 平坡地面 门和走道 阶梯地面 楼梯
一、二级 0.65 0.75 0.75
一、二级 一、二级 一、二级 0.43 0.50 0.50 0.37 0.43 0.43 0.32 0.37 0.37
3) 高层民用建筑疏散宽度 ①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 1.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 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0m计算。
位于两座楼梯之间的袋型走道
第三节 安 全 出 口
一、宽度与数量: 1、安全出口的宽度 1) 普通建筑安全出口宽度
① 每层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的每100人净宽度 不应小于表规定;
②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 地下时,其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 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③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 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④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人/㎡计算确 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 面积0.5人/㎡计算确定; ⑤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 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 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按下表确 定。
第二节 安全疏散时间与距离
一、允许疏散时间:
对普通建筑物(包括大型公共建筑):指人员离开建筑物, 到达室外的时间。
对高层建筑:指到达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的时
间。
第二节 安全疏散时间与距离
二、安全疏散距离:
1、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
1)L3<L2
L2:位于袋型走道的安全疏散距离 L3: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
1 、 防烟楼梯间的设计标准 以下几种情况必须设置防烟楼梯间: (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 (2)、层数≥12层的通廊式住宅; (3)、层数≥19层的单元式住宅;
(4)、高层塔式住宅;
(5)、当封闭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设计 为防烟楼梯间。
2、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小于6m2,居住建筑不小于 4.50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时,公共建筑不小于10m2, 居住建筑不小于6m2。 (2)、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 方向开启。
公共建筑顶部局部升高的安全出口要求
④塔式高层住宅:
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 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安 全出口。
⑤单元式高层住宅: 18层及18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 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 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二、封闭楼梯间
1、 封闭楼梯的设计标准 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16-2006)的要求,下列 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 公共场所; (4)设有歌舞娱乐场所且层数 超过2层的建筑; (5)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
封闭楼梯间示意图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版)的要求,下列建筑,可采用封闭楼梯间: (1) 高层建筑中,高度<32m的二类建筑; (2) 10层及11层通廊式住宅,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
(3) 与高层建筑主体部分直接相连的附属裙房;
(4) 超过五层的公共建筑和超过6层的塔式住宅。 对于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允许适当放宽 楼梯间的要求,可以不设封闭楼梯间,但楼梯间必须靠外 墙设置,能直接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开向楼梯间的户门 必须是乙级防火门。
该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2)房间设一个疏散门的条件 《人防防火规范》:
建筑面积不大于50㎡ 的房间,可设一个疏散出口。 《建规》: ①房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且建筑面 积不大于120㎡,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可设一个门;
②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除外)内 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m,可设一个向外开 启的门,但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
《高规》: ①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房间面积
不超过60㎡时,允许设一个门,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90m。 ②位于走道尽端,面积在75㎡以内的房间,当门的宽度不 小于1.4m时,允许设一个门。
③地下室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
超过15人时,可设置一个疏散门。
二、疏散门的构造要求: 1、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房间内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 平均通行人数不超过30人时,门的开启方向可以不限。 2、不应采用转门。 3、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应设门槛,其门宽不应小于1.4m,靠近 门口处不应设置台阶。 4、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
≤18层单元住宅平面
18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
散楼梯,18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 连通,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8层以上单元住宅平面
3、房间疏散门的数量
1) 《建规》: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
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两个。
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
2)、地下建筑的安全出口数量
①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 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 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 全出口,但必须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②使用人数不超过30 人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m2 的地下、
半地下室,其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1、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端部设置
三、楼梯间的布置:
1、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端部设置
2、靠近电梯间设置
三、楼梯间的布置:
3、考近外墙设置:有利于设开敞前室及消防员进入。
三、楼梯间的布置:
4、民用建筑两个安全出口间距不应小于5米。
三、楼梯间的布置:
5、当室内楼梯不能满足疏 散要求时,可设置室外疏散 楼梯。
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m)
走道净宽
建筑名称 每个外门的净宽
单面布房
医 院 住 宅 1.30 1.10 1.40 1.20
双面布房
1.50 1.30
其 它
1.20
1.30
1.40
②疏散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净宽应按通
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m计算, 但最小净宽不应小0.9m。 当建筑内各层人数不相等时, 楼梯的总宽度可按照分段的办法计
基
第一节 安全分区与疏散路线
第二节 安全疏散时间与距离
本
内 容
第三节 安 全 出 口第源自节 疏 散 楼 梯第五节 消防电梯的设置
第一节 安全分区与疏散路线
一、疏散安全分区
人员疏散及烟气的流动路线: 房间 走廊 前室 楼梯间。
把疏散路线上的各个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间,称为疏散安全分区。
依次称走廊、前室、楼梯间为第一、第二、第三安全分区。
《建规》:
①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 m2 且 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②除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 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外,符合下表规定的二、三层公共建筑
③两个以上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部局 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 200㎡,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 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商店营业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楼层位置 换算系数 地下二层 0.80 地下一层、地 上第一、二层 0.85 地上第三层 0.77 表 地上第四层及第四 层以上各层 0.60
2) 大型公共建筑
大型公共建筑疏散宽度指标
观众厅座位数(个)
影剧院、礼堂 <2500 ≤1200 三级 0.85 1.00 1.00 ≤3000~ 5000
疏散出口的要求
三、 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指示标志
第四节 疏散楼梯
一、一般规定
1、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有利于楼梯间的直接采光和自然 通风。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及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3、楼梯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
可将对外出口设在距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二、安全疏散距离:
1、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
2)大型公共建筑
二、安全疏散距离:
1、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
2)大型公共建筑
2、从房门到安全出口疏散距离:
1)普通建筑:
(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①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1)普通建筑: ②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3)、 《高规》:高层建筑除地下室外,相邻两个防火分区
之间的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时,且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 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下表规定的公共建筑,可设一个安 全出口。
两个防火分区之和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建筑类别 一类建筑 二类建筑
两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之和(㎡) 1400 2100
4) 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要按该层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