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
《孟子》第四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 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 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 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孟子说,“如果大王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 怕就差不多了!现在的音乐与古代的音乐差不 多。”宣王说:“能让我知道是什么道理吗?孟 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和他人一起 欣赏音乐快乐,哪个更快乐?”宣王说:“不如 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说:“和少数 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与和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 快乐,哪个更快乐? 宣王说:“不如与多数人 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课文结构分析理解
中心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第一层:借回答齐宣王问题,提出 论题
第二层:借景公和晏子的对话,来 讲解君民相乐的道理。
本段总结:孟子借景公和晏子对话 阐明君子应“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道理。
这三则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与民同乐
这三则材料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对比
请结合文章说一说对比手法的好处? 采用对比手法可使“乐以天下,忧
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 其关注民生疾苦的情怀。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第一则
自主学习
生字认读
王语暴以好乐 yù 庶几 shùjī
有诸 zhū
独乐乐 yuèlè
孰乐 lè
臣请为王言乐 Wèi lè
管籥之音 yuè 疾首蹙頞 cù è
羽旄 máo
则王矣 wàng
问题归纳
独乐乐,与人乐乐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形容词作名词,少数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 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 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 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 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 好君也。”
五年级上册 语文课件-12《 古诗三首 示儿》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品质课件PPT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同: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同: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伙伴学习提示:
1.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料,想想诗的意思, 并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长做好分工,准备全班汇报。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北方人民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早日解救他们。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精美课件)
”
《诗经》上说:‘开始营建灵台,于是反复地度量。百姓制造,
不到一天就把它筑成了。开始营建时文王说不要着急,可是百
姓十分踊跃,就好像儿子跑了为父亲做事一样。文王在那饲养
禽兽的灵囿中,看到母鹿趴在那里,母鹿长得胖嘟嘟的并且有
光泽,鸟儿则长着洁白而有光泽的羽毛。文王在那灵沼旁边,
满池的鱼儿在欢悦。’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人民
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
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巡游,我
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游乐,我怎么能得到救助?
一巡游一游乐,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
18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 虐民, 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 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 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 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 君者,好君也。”
正反对比,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 为论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 的思想主张。从而又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仁慈的政治领导人 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残暴专制独裁者穷奢极欲,不顾老百姓 的死活,其结果是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 快乐。
14
15
自主学习
放于琅琊 fǎng yá 秋省敛而助不给 xǐng jǐ 睊睊 juàn 慝 tè 徵招 zhǐ sháo
9
10
自主学习
经史勿亟 jí 麀鹿攸伏 yōu yōu 於牣鱼跃 wū rèn
王在灵囿 yòu 麀鹿濯濯 zhuó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课件
2.阅读杜牧的咏史诗,体会作者的讽刺艺术。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宫
由描写
对比事例
文
赋
转为议论
议论
总结教训 警示当世
秦王骄奢 宫化焦土 戒奢爱民
体
讽今
物 言
志
总结全文
借古讽今,通过阿房宫的兴建及其 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
1 主题:者的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
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2 写作特色: 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
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 下文来判别。 例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6.无标志的被动,需要联系文章的上下文来判断。 例如: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1.作者在第一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提示】作者从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地理环 境、 建筑规模、宫中的歌舞之盛等角度来描写阿 房宫。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 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2.文体知识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 文,体物写志也。”
赋 形式上: (1)辞藻华丽,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 骈散结合,句式多变。 (2)讲究声韵美,押韵自由,韵脚灵活多变。 内容上: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 重要,比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一心想 中饱私囊,捞它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 工的福利,走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 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往往那些只顾自己, 不惜铤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 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欲壑难填, 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 快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 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假如大王在这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 箫奏笛的音声,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 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 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 王车马的声音,见到 旗帜的华丽,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 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 别的原因,是由于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倘若 大王与百姓一起娱乐,那么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拥 戴!”
2、请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贤者而后 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理解。
从历史的情况看,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 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 楼,慈禧太后建颐和园等,大兴土木,原本都是为了
享受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 民怨鼎沸,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 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 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 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共1)
-16-
-8-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译文: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了! 今天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点评: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 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 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由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 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 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另一 方面,在齐宣王听到孟子提及“好乐”而“变乎色”时,孟子及时肯定了 好乐有助于治国,以此语来消除齐王的羞惭之心,这样就抓住了对 话进行下去的关键,并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2.主旨归纳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一主题贯串了本课三则选文的始终,表现 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庄暴见孟子”一则,采用假设论证,说明君王应与民同乐。“孟子 见梁惠王”一则,援引历史事例,揭示了君主贤明,才能拥有沼泽苑囿 之乐的主旨。“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一则,引用历史故事,阐述了古 之圣君与今之国君的不同做法:古之圣君巡狩,急民之所急;今之国 君巡游,恣意享乐,耗费民力。一个是顺天而行,顺天者自然是昌;一 个是逆天而动,逆天者自然是亡。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3-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4.解多义 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乐器
(1)鼓 今王鼓乐于此 演奏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击鼓
(2)疾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到……去 (3)适 始适还家门 出嫁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适合,合乎
先秦诸子选读2.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贤
者亦乐此乎?”
沼:曲池。顾:环视。贤者:指有
“有才有德的人也以此为乐吗?”才德的人。乐:以……为乐、喜欢。
孟子对 曰:“贤 者而 后 乐此,不贤 孟子回答说:“只有贤者才能以此为乐,无才无德的人即便有这
此 无 他, 不 与 民 同 乐 也。今王鼓 乐 于此, [文白·对译]
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大王不跟老百姓一起娱乐啊。如果大王在这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里奏乐,老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之声,都兴高采烈面露喜色,互相议论说: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他:别 今王 ‘我们大王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够奏乐呢?’ 的。 如果大王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01
庄暴见孟子
[基础·巩固]
1.生字认读
王语暴以好乐 yù pù 庶几
shùjī
有诸 zhū
独乐乐 Yuèlè
孰乐 lè
臣请为王言乐 Wèi lè
管籥之音 yuè
羽旄
máo
疾首蹙頞 cù è 则王矣 wàng
[基础·巩固]
2.通假字
今之乐由古之月 可得闻与
由,通“犹”,如同,好像 与,通“欤”,吗。
[基础·巩固]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 ①遵海而南
(遵:沿着。)
• ②秋省敛而助不给给:(省:视察。不足。) • ③为诸侯度( 度:法度,准则。)
• ④民乃作慝 ( 慝:邪恶)。
• ⑤师行而粮食(师:众人)。
• ⑥人不得,则非其上( 非:责怪,非难。)
[基础·巩固]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3.用“见”“见„„于„„”表被动
(1)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5.动词本身表被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王语暴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今王田猎于此
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
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两幅画面:
悲景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乐景图:举欣欣然而相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小结
• 这则故事中,孟子主要想要告诉君主:仁 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全章 以音乐为题,说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 心;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治天下。 这「与民同乐」与儒家礼乐治天下的思想 是一致的。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发出“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宣言,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鲁迅曾在诗中 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 达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汶川地 震后的废墟上,温总理苍老、忧心、疲惫的面容 让我们看到一个与老百姓心连心的国家领导人形 象。他们这些人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以百姓的 快乐为快乐,那么这种忧乐思想的源头在哪里? 他就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那儿。今天我们学习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篇课文,来了解孟子 “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孟子是如何一步步达到目的的?试着
分析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论辩技巧
引入话题 →转换话题 →直切正题 →得出结论 投其所好 布下陷阱 由谈乐(yuè )而言乐(lè )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对照说理 形象生动的对照引出与民同乐 水到渠成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课件7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呕哑 ōuyā
参差 cēn cī
划分层次:
一部分(1、2段): 由内到外,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 铺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豪华,极写 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二部分(3、4): 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体恤民 力必然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 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 注意:
实词:兀、矗、融融等 古今异义词:走、钩心斗角、落、 复等 词类活用:一、北、西、腰缦、蜂 房水涡、龙、虹等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杜牧和“赋”的文章体裁特点,积累文化常识。 2.把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各段内容及文章主旨。 3.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论证方法,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 作意图。 4.学习本文多用对偶、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的语言风格。
作者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早年主张削平藩镇,抗击 吐蕃、回纥,晚年趋保守消极,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 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工 于诗、赋、文、辞,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 于议论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 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在“赋”这一文体由骈骊趋 向散文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 中自觉地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 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他的 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 树一帜。后人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 齐名,被合称为“小李杜”。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形成四组对比,有 人读此说:“仿佛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 你赞同吗?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有四组对比,六国的珠 宝尽入秦宫,但在宫中却视若土石,任意抛洒,有奢侈 之心,无爱惜之意,批判锋芒渐露“亦不甚惜”,我们 仿佛已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了。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4 人教课标版
正反对比论证
不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
• (王) (百姓) • (百姓) • 鼓乐——疾首蹙额 ——欣欣然有喜色
• 田猎——疾首蹙额 ——欣欣然有喜色
突出主题:与民同乐
• 第一则主旨: •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如果王跟 百姓同乐,那么就能成就王业了。 • 孟子所谓“同乐”是指? • 不是说王跟百姓一同欣赏音乐或者一同打猎 ,而是说王以百姓之乐为乐,而百姓亦以王 之乐为乐。
【合作探究】
• 梳理课文内容: • 第一则记录了孟子与 、 的两次谈 话。第二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 ① • ② • ③
庄暴、齐宣王、孟子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好乐”----“好乐何如?”
“王变乎色”齐宣王听到谈起自己喜欢音乐为什么会“变色”?
因为儒家学者把乐为分先王这乐和世俗之乐。 基于这样一种背景,齐宣王一听孟子谈起自己 喜欢音乐,就变了脸色,原因大概是为自己喜 欢的音乐不正派而感到惭愧。而齐宣王喜欢的 喜欢的恰恰是世俗之乐,
宾 语 前 置
特殊句式
王语暴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状 语 后 置
今王田猎于此
特殊句式
可得闻与 不若与人
省 略 句
不若与众
固定句式
〔直……耳〕只是……罢了
直好世俗之乐耳
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何如〕……怎么样例:好乐何如?
• 四、简要概括一、二则的主旨(主要意 思)。 • 1、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 实 行“仁政”的思想。 • 2、君主贤明,才会享受真正的快乐(池 沼苑囿之乐)。
继之庄暴,提出话题 奉承齐王,借题发挥
好乐(yuè )
齐王变色,话不投机
独乐(yuè )乐 与众人乐(lè )
【教育教学】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课件
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两幅画面: 悲景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乐景图:举欣欣然而相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
第二课时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
自主学习
经史勿亟 jí
麀鹿攸伏 yōu yōu 於牣鱼跃 wū rèn
王在灵囿 yòu 麀鹿濯濯 zhuó
时日害丧 害,通“曷”,何日,何时。 予及女偕亡 女,通“汝”。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
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 被动句
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 省略句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宾语前置句
王欲暴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状语后置句
见羽旄之美
定语后置句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
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 译成现代汉语。
1. 暴见于王,
我被齐王召见,(被动句,“于”表示被动。)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 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 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 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 乐,则王矣!
假如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王这里吹 箫奏笛的声音,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 要不怎么能热热闹闹地演奏音乐呢?’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听到王这 里车马的声音,见到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 ‘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要不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就 是因为王跟百姓同乐。如果王跟百姓同乐,那么就能成就王业了。”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
人教版语文选修《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课件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担 当意识和奉献精神,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05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
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
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抽象 的情感和理念转化为具体 的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排比
运用排比句式,使语言节 奏鲜明,增强气势和感染 力。
拟人
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 征,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富有情感色彩。
道的思想。
礼制观念
儒家思想注重礼制,认为礼是维 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文章中 通过描写人物遵守礼仪、尊重传 统的行为,体现了礼制观念的重
要性。
忧国忧民情怀传承
爱国情怀
文章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人物身上体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这种情怀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民本思想
文章关注民生疾苦,体现了民本思想。通过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 ,人物展现出对民众的关爱和同情。
感谢聆听
07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
问题1
文章中提到的“乐民之 乐,忧民之忧”是什么 意思?它体现了什么样 的思想?
问题2
文章通过哪些具体的事 例来说明“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的重要性?
问题3
在现代社会中,“乐民 之乐,忧民之忧”的思 想有哪些现实意义和应 用价值?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作者背景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仁政、民本思 想,强调君主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关心人民的疾苦。
文章内容概述
主题思想
文章表达了孟子关于君主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与民同乐、同忧的思想。他认 为,君主只有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家国情怀PPT演示课件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谋反,叛军所到之处,“河朔尽陷,守 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匿窜,无敢拒者”。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 唐玄宗李隆基束手无策,狼狈不堪,他说“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 臣耶?”就在李隆基感叹用兵之际,却无有忠臣良将的时刻,他还 不知道,颜真卿在山东不等诏令,早已挺身而出,举义讨贼。由于 对安禄山早有防范,颜真卿一声令下,所辖的三千人马很快扩充为 上万人的威猛之师。
—夏明翰 写于1928年3月就义前。
25
•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 “台独”的论调,都将 遭到国人唾弃!
26
爱国爱家
•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台的 《马关条约》时,在京参加会试的台湾举 人和台籍官员痛心疾首地上书光绪,斩钉
截铁地表示:“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 生”,“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 民”。当时有位70多岁的高山族人叫胡盛 兴,毅然投笔从戎,从北京返回台湾,
在高山族地区组织民众抗击犯台日军,半 年中杀敌过百 。
27
爱国爱家
悼念钱学森 刘晏 西方游学子,归来敌百师。 一星兼两弹,建国谱天书。 青衫封将印,科技等大儒。 天功开物者,不与圣贤殊。
姓钱非爱钱,大义薄云天。 异域怀归日,家邦草创年。 释疑凭记忆,兴业靠空拳。 易箦难瞑目,心犹为国煎。28
爱国爱家
47
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样做?
1、以天下为己任。 2、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48
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样做?
1、以天下为己任。 2、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3、爱家、爱班、爱学校,爱你所处的每一个环境。
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作者背景】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字可久,闽中(今福建人),一 作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又 曾客游边塞,和张籍相交甚深。诗多五律,风格与张籍相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2)把话题引入预先构想的范围。当齐王对所谈的话题
感兴趣后,孟子并未顺着原来的思路说下去,而是及时转 换话题谈“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 乐乐,孰乐”的问题。而齐王一时摸不着头脑,顺着孟子 的思路回答“不若与众”。既然承认“不若与众”,那就 得承认下文所说的“与民同乐”的观点。
人 教 版 语 文
张籍,张籍也用比体回诗一首,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
果然,朱庆馀在这一时节赢取了进士功名。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2010年高考湖南卷)(原文在第三课)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组是 ( ) 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 A. 爽籁发而清风生 .
人 教 版 语 文
一直)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4.词类活用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名词活用为动词,欣赏音乐) . .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少、众:形容词活用为名 . . 词,少数人,多数人) 则王矣(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 而民乐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 .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意动用法,以„„为忧) . . 述职者,述所职也(名词活用为动词,履行职守) .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精品课教案
教案课题:《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授课对象高二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子的含义,加强文言文知识积累。
2、辨析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对照注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掌握重点词意、句意。
2、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诵读,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
3、合作学习,探究孟子的游说之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感悟孟子提倡与老百姓共有共享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启发学生胸怀天下,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重点1、让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2、明确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
3、体会孟子的游说之术,学习孟子说话的技巧。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孟子说话的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活动及时长安排二次备课第一、二课时一、导入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宣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鲁迅曾在诗中写道“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汶川地震后的废墟上,温总理苍老、忧心、疲惫的面容让我们看到一个与老百姓心连心的国家领导人形象。
他们这些人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那么这种忧乐思想的源头在哪里?他就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那儿。
今天我们学习《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篇课文,来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二、朗读第一则与第三则(及时提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三、整体感知这两则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明确】与民同乐在孟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什么社会福利制度,统治者不会建筑一个公园,和老百姓共有、共享,一起游乐。
只有帝王的宫室,才会有如此伟大的建筑,老百姓根本不准去游玩的。
我们中华民族自从夏朝开始实行所谓帝王世袭的政治制度,帝王们的享受和老百姓是有分别的,帝王们为了实现他们称霸天下的野心只顾着发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孟子 (6)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 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 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 鱼 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 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 哉?‛ 《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 干,几 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 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 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 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 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 那个台叫做‘灵台’, 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 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 这太阳 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 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 快乐吗?‛
艮岳与宋徽宗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于斯尽矣!‛ 而徽宗自己作的记中,结语说:‚四面周匝,徘徊而仰 顾,若在重山大壑,深谷幽岩之底,不知京邑空旷,坦荡而 平夷也。又不知郛郭寰会,纷萃而填委也。真天造地设,神 谋化力,非人所能为者,此举其梗概焉。‛一副志得意满的 样子,比起梁惠王那一句‚贤者亦乐此乎‛来,更神气得多 了。 可是我们再把他被掳以后,押解到女真去的时候,在 中途驿馆题的一首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和他的《艮岳记》放在 一起,对照咀嚼一下,真要感慨万千了。这又是孟子所说 ‚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照会。
经史勿亟
jí
王在灵囿
yòu zhuó
孟子——民本思想PPT课件
击
击
击
此
此
此
此
此
处
处
处
处
处
输
输
输
输
输
入
入
入
入
入
标
标
标
标
标
题
题
题
题
题
文
文
文
本
本
目录 本 来菩 无提 一本 物无 ,树 何, 处明 惹镜 尘亦 埃非 ?台 。
二 孟子的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个理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三个具体方面
养民以惠
明君制民之 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 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 之也轻。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 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 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二 孟子的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个理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民
本
孟子
思 想
本
节
一 孟子为什么大力宣扬民本思想?
课
要
点
二 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 如何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
一 孟子为什么大力宣扬民本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来源有二:
一是周代的“敬德保民”的思想 二是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
来自孟子现实的思考
“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 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31
2018/8/13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 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 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 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 ‘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 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 哉?‛
24
鼓乐、田猎 疾首蹙颚 —— 悲惨图景 鼓乐、田猎 欣欣然有喜色——太平景象
反面
对比
正面 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带来的不同 的政治效果。作为君王自然希望百姓们能够欣欣然有喜色,能 够关心自己爱戴自己,那么王应与民同乐。齐王在不知不觉中 理解了孟子的主张,也家一起欣赏才好,那么自然就是与民同 乐!两幅画面的对比更加没法驳斥,难道你喜欢百姓们看见你 就头痛?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8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 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现在的音 乐跟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齐王说:‚这道理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独自娱乐的快乐,和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呢?‛ 齐王说:‚不如跟众人一起娱乐。‛ 孟子说:‚跟少数人娱乐的快乐,跟多数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 更快乐呢?‛ 9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018/8/13 齐王说:‚不如跟多数人一起娱乐。‛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3
5、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 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 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 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通过描写来 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30
自主学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 ‚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环视着 鸿雁麋鹿,说:“有才有德的人也以此为乐吗? ‛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 也。 孟子回答说:“只有有才有德的人能够以此为乐, 无才无德的人即便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 。
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 译成现代汉语。
1. 暴见于王,
我被齐王召见,(被动句,“于”表示被动。)
2. 王语暴以好乐,
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状语后置)
3. 何以能鼓乐也?
凭什么(为什么)能奏乐呢?(宾语前置)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5
一词多义
于:
1、暴见于王 2、今王鼓乐于此 以: 1、王语暴以好乐 2、暴未有以对也 3、何以能田猎 庶几: 1、则齐国其庶几乎 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其: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2、则齐国其庶几乎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5
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两幅画面:
悲景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乐景图:举欣欣然而相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6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导案”。 2、预习第二则:读译,画出疑难点。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4
2018/8/13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5
自主学习
生字认读
shùjī
王语暴以好乐 yù 庶几 有诸
zhū
独乐乐 Yuèlè 臣请为王言乐 Wè i lè 疾首蹙頞 cù è
ng 则王矣 wà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6
孰乐 lè 管籥之音 yuè 羽旄
2018/8/13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0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 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 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 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 乐,则王矣!
人,多数人
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3
暴见于王 不若与人
他日,见于王 被动句 不若与众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4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王欲暴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见羽旄之美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7
第二课时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8
自主学习
经史勿亟
jí wū rèn
王在灵囿
yòu
麀鹿攸伏 yōu yōu
於牣鱼跃
麀鹿濯濯 zhuó
时日害丧 害,通“曷”,何日,何时。
予及女偕亡 女,通“汝”。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9
2018/8/13
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可王天下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9
2、齐宣王‚变乎色‛说明什么?
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 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 ‚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 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 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 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 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表明这时的谈话气氛 并不融洽。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6
一词多义
于:
(表示被动)
1、暴见于王 2、今王鼓乐于此 (介词,在 ) 以: 1、王语暴以好乐 (介词,把) 2、暴未有以对也 (介词,用) (介词,凭借) 3、何以能田猎 庶几: 1、则齐国其庶几乎 (副词,差不多) 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 副词,也许,大概 ) 其: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代词,他们的) (语气副词,也许) 2、则齐国其庶几乎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2
4.体会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
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独乐乐,与 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 乐?”和齐宣王两次回答 “不若与人。”和 “不若与众。” (作用: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 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 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 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 乐的观点。)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1
可得闻与
与,通“欤”。
今王田猎于此
田,通“畋”,打猎。
今之乐由古之乐 “由”通“犹”,如同。
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通“只”,只是。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2
今王鼓乐于此 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 独乐乐,与人乐乐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形容词作名词,少数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32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 红薯。‛这是老百姓对官员的最低 要求。为官者,必须有一种对权力 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和责任 感。 温家宝总理说过,‚只有把人 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台上。‛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3
学习目标:
1、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 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清选文的行文思路,学习古今对比的说 理方法。 3.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 及其现代意义。
má o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7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 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 耳。‛
齐国大臣庄暴来见孟子说:‚我庄暴被王召见,王告诉我说他喜欢音 乐,我庄暴没有话回答(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接着问:‚喜欢音乐怎 么样呢?‛ 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 过了些时候,孟子进见齐王说:‚王曾经把自己喜欢音乐告诉庄暴, 有这件事吗?‛ 齐王变了脸色,说:‚寡人不能喜欢古代圣帝明王的音乐,只不过喜 欢世俗的音乐罢了。‛
2018/8/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 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 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 的火燃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 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仁人之心 它的源头就在——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