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地球的形状”是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是模拟地球的模型,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等。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了解地球仪和经纬网的作用,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自然现象、天气和季节的知识,对自然界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地球形状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地球是一个平面或者圆盘的阶段,对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概念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2.让学生了解地球仪和经纬网的作用,学会使用地球仪和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概念。
2.地球仪和经纬网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和经纬网的模型,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的形状。
3.准备与地球仪和经纬网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并提出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仪和经纬网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仪和经纬网的作用。
同时,讲解地球仪和经纬网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地球仪和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地球仪和经纬网模型,尝试使用地球仪和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
3.6地球的形状(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4)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3.6地球的形状(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地球的形状,这是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课本第14页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而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如圆形、正方形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的概念。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地球的形状,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判断题
-地球的形状是正方形。(错误)
-地球的形状是圆形。(错误)
-地球的形状是椭圆形。(正确)
-地球的形状是三角形。(错误)
2.题型二:填空题
-地球的形状是_____。
-地球的赤道比两极_____。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仪来了解地球的_____。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深圳市宝安区黄田小学陈晓芬【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第六课,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
本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明确了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这不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去论证,现代卫星的发射和航空事业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高科技社会中毋庸置疑的一个观点。
但古人只能通过自身的观察做出判断。
本课将学生带入古代生活,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几个阶段,让学生体会人类探索未知的艰难,以及科技力量的发展对人们认识带来的影响。
探索环节的编写分为三个部分:“天方地圆”说的猜测-模拟实验的认识冲突-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海路线的证明,从猜测臆想到逻辑推理再到直接证据,是按照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史过程来编写的,符合自然规律发现的过程。
最后学生能通过研讨总结有哪些事实证据能推理出“地球是球体”,这说明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科普资料等已知地球是球体,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对人类经历艰辛而又漫长的探索过程可能无法共情,缺少通过寻求证据支撑猜想的能力。
本课让学生穿越到古代,代入古人角色,经历没有先进科技的古人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不断求真的科学态度并养成正确的证据意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1.初步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2.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古人在认识自然事物时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探索科学的兴趣。
2.积极参加模拟实验,乐于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
3.学会质疑,倾听不同的观点,反思并修正自己的认知。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不懈努力,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教学重难点】重点:代入古人角色用多种方法探索地球的形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案
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证明地球形状的能力。
3.增进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认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核心素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地球科学素养,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球形特征,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与运动。
3.素质层面:
三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对科学课充满兴趣。他们尊重师长,友爱同学,课堂纪律良好。但在自我约束、自律方面,部分学生还有待提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4.行为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较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在课外,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可能不够主动,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地球的形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
3.授课时间:第6周星期三第2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或1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地球的形状。
2.探讨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方法。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是怎样的?”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制作简易地球仪,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地球的球形。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地球仪。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形状的基本概念。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天体,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它的形状对我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6课。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假说,到麦哲伦航海旅行,再到人类登上太空看到地球,当地球的形状第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才最终确认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事实。
本课学生将重历人类认知地球形状的过程。
很久以前,人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但有一些现象,如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到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这些现象并不支持古人“天圆地方”的猜测。
于是人们猜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的,而后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为“地圆学”提供了直接证据,人们开始接受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聚焦环节,教师要将学生代入古代的观测条件,让学生从古人的角度去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这个情境营造很重要,也是本课探究的前提。
“天圆地方”的观点,是人们根据生活现象观察总结的一个经验性的猜想。
但是有一些特殊的生活现象,例如海边的船用望远镜总是先看到帆顶;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人们开始认为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探索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理解和推测,如果地球是方的,就不能出现“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的现象;如果地球是方形的,那么在月球上的影子也应该是方形的,这与我们的生活现象不符合,所以地球可能是球体。
如果地球是球体,那么围绕地球走一周,是可以回到起点的。
麦哲伦的航海旅行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地球仪等对地球形状已比较了解,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的形状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1.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 》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而不是一个平面。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他们来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实验来理解和接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2.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地球仪模型,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探讨地球的形状。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模型2.地球仪图片3.实验材料(如彩球、绳子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模型,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否是一个平面。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仪图片,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国家边界等要素。
3.操练(15分钟)分发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地球仪模型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地球的形状。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形状,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绘制一幅地球的形状图,并写下自己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8.板书(5分钟)地球的形状:近似椭球体以上教学过程共计50分钟,剩余时间可用于学生作业和教师辅导。
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分析:一、教学情境在教学《地球的形状》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利用地球仪模型进行了导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教案
6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3.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4.初步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5.感受古人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索的兴趣。
6.积极参与模拟实验,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
7.了解技术的进步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
感受自然规律的发现需要经历不懈地探索。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感受人们在认知自然孜孜不倦的努力,体会技术进步对推动科学认知的帮助。
难点: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船模型(带桅杆)、瑜伽球、正方体、乒乓球、纸板屏、手电筒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知识探究】海岸观船。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提问】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预设】球体。
【讲述】现在我们知道了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
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例如天文望远镜、卫星科技、航天科技等。
【展示】展示图片。
【过渡】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人类认识地球又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的形状”一探究竟吧。
【新知讲解】知识点:地球形状【展示】展示古代推测地球形状图片。
【讲述】古代没有高科技,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地球的形状,例如: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是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而古代中国人则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地方说”又名“盖天说”,他们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意思是说,蓝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盖子,大地像块四方的棋盘。
【展示】展示图片。
【讲述】古巴比伦人则把大地想象成一个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古埃及人更相信神灵。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教案
球的形状》教案•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解读•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目录•实验活动设计与实施•课堂练习与巩固提高•课后作业布置与评价反馈0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基本特征,知道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能够简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致情况。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探究地球形状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等教具,引导学生发现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探索自然的愿望。
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致情况。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等方式,自主发现地球的形状和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02教材分析与解读教材内容概述01本课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及其证据,包括古代人们的猜想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地球形状的证实。
0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关键概念及原理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立体形状,称为椭球体或地球体。
地球的形状证据通过观测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航海时远方船只的出现和消失、在不同地点观测同一星座的方位等,可以推断出地球的形状。
知识点内在联系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了解地球的形状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等的联系,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如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地球的周长、半径等。
拓展延伸内容地球的形状对人类的影响地球的形状决定了地球的引力和自转运动,对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如地球的引力使得人类能够行走在地面上,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等。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并且地球的两极略微扁平。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地球的形状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学习地球的其他特征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地球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但是,他们对地球形状的具体特征,如地球的两极略微扁平,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地球的形状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两极略微扁平。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两极略微扁平。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地球的形状特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卫星图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3.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模型,加深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卫星图片等教具。
2.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
3.制作地球模型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卫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地球的形状特征,如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两极略微扁平。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然后,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用地球仪和卫星图片来说明地球的形状特征。
5.拓展(10分钟)教师让学生观看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两极略微扁平。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地球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并写一篇短文。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形状是如何被人类探索和认知的,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可能已经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天体,但对其真实形状可能并不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
2.学生能通过实例和图像,理解地球的形状是如何被人类探索和认知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
2.科学家们是如何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形状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地球仪。
3.实例和故事素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来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
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地球形状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的形状。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地球形状的短视频,向学生介绍地球的真实形状。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地球仪,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海故事,以及地球的引力、卫星拍摄的照片等实例。
4.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图片是否符合地球的真实形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古人的角度去思考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2.通过模拟实验来理解和推测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古人观测条件下的认识历程。
2.通过模拟实验来推理和解释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形状,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二、探究(30分钟)1.教师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如用小球模拟地球,用灯光模拟太阳,用纸板模拟月球等,让学生观察并推理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2.教师让学生模拟海边观察船只和月食的情境,让学生从古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麦哲伦航海旅行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影响。
三、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以及模拟实验对地球是球体的观点的证明。
四、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行星的形状,以及人类如何认识其他行星的形状。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模拟实验和历史情境的营造,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并能够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推理和解释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行星的形状,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2.模拟实验。
教师用大球代表地球,船模代表船只,小球代表太阳,正方体代表地面,手电筒代表太阳光线,呈现影子的屏代表地面上的影子。
教师让学生模拟实验,观察船只在海上的影子,发现影子是弯曲的,这就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有曲度的。
3.解释结论。
教师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解释为什么船只在海上的影子是弯曲的,结论就是地球是球形的。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的形状。
实验中,教师用具体的物品代表地球、船只、太阳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教案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以及主要地理特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主要地理特征。
•掌握测量地球周长与直径的方法。
•理解北极、南极的特点以及地球绕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规律。
•发展科学思维,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状和主要地理特征2.测量地球周长与直径3.北极、南极的特点4.地球绕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规律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观察课室内的物品(例如篮球、足球、地球仪等),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回答,“都是球形的!”然后再向同学提问,“我们的地球也是一个球形的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关注一下地球仪,提问:“地球仪是用来做什么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学习内容地球的形状和主要地理特征1.使用地球仪让学生探究地球的形状、赤道和两极等地理特征。
2.展示图像或视频资料,讲解地球的形状和主要地理特征。
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球形,有北极、南极、赤道和大陆、洋流等特征。
测量地球周长与直径1.由老师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圆规量测地球的周长和直径,学生通过观察老师操作、和老师一起讨论,了解到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2.教师可以将一些练习题发布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此部分知识点。
北极、南极的特点1.展示图像或视频资料,讲解北极、南极地区的特点,如气候、动植物特征等。
2.询问他们对北极、南极的了解程度,提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如“北极熊和企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北极地区会有极昼和极夜?”地球绕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规律1.展示图像或视频资料,讲解地球绕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及周期。
让学生了解一天和一年的概念,以及晝夜更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2.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理解地球绕自转的规律,如观察太阳的位置及不同时刻的阴影。
操作活动1.自由绘制地球形状、环境等,让学生自己表达对此的想法和了解;2.分组掌握测量地球周长和直径的方法;3.观察北极、南极的气候和动植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 地球的形状》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第6课地球的形状》,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以及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同时学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推理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理解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 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1.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推理、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2. 用图示符号整理记录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1. 感受古人在认识自然规律时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2. 积极参加模拟实验,乐于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自然规律的发展需要经历人们的不断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模拟实验探究月食的成因,理解“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上总是圆形”。
教学难点:理解模拟实验是如何支持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解释的。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对宇宙和天体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对实验和观察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科学概念和推理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实验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材料(小球、灯、白纸等)。
2. 教学素材:教科书、图片、实验记录表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夜空中的月亮和星星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地球形状的思考。
提醒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与本课相关的背景知识。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的形状是球形。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是球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探索地球形状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是球形。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2.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是球形。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引出课题。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讲述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如“天圆地方”等观点。
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逐渐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人们会有不同的地球形状认识呢?3.模拟实验验证地球是球形实验一:观察船模在球面上和平面上的行驶情况准备一个地球仪和一块平面木板,以及一个小船模型。
将小船模型分别放在地球仪和平面木板上,模拟船在海洋上行驶。
让学生观察船模在球面上和平面上行驶时,船身和桅杆的变化情况。
实验二:月食现象模拟准备一个手电筒、一个圆形小球(代表地球)和一个小球(代表月球)。
用手电筒照射圆形小球,模拟太阳光照在地球上。
将小球放在手电筒和圆形小球之间,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
让学生观察当“月球”挡住“太阳光”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食”现象。
4.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以及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是球形。
提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地球的形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呢?5.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形状的知识,如地球的赤道半径、两极半径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地球的形状》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的内容。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地球的形状,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而非平面。
此外,教科书还通过简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地球的曲率,增强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平面这一层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地球,理解地球的形状,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地球的曲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
2.培养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2.如何让学生感知地球的曲率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探究,从而理解地球的形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地球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学生分组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太阳、月亮的形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地球的形状。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仪和地球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强调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地球的形状,并尝试解释地球为何是椭圆体。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形状。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从地理、气候等方面思考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教科版
《地球的形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2.空间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形成对地球空间形态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3.逻辑思维:学会用事实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4.科学态度: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尊重,培养科学态度;5.环境意识: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地球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了解地球形状对于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船只在海平面上逐渐消失的现象,我们可以理解地球的曲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形状的基本特征和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地球仪演示和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强调地球仪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地球仪查找地理位置,理解经纬度的概念。
2.教学难点
(1)地球不完美球体的理解:学生容易将地球形状理解为完美的球体,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理解地球的扁平和不规则性。
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 能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 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开展的。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了解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X于生活中的现象。
2. 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打算)纸船、瑜伽球、桌面、大纸板、小立方体、小球、手电筒、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 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
〔地球〕2. 教师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地球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3. 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 同学们,你们了解吗?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局部。
其实在飞出地球之前,人类就已经了解地球的形状了。
那么人类是怎样逐渐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2.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探究与实践。
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张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学生看一看这两张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最初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这个时候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的都是“天圆地方〞的猜测,他们都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不过,后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3. 课件出示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
教师:可是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并没有被世人所接受,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当时科学技术并不兴旺,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局部,所以人们不信任他们两人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6课时地球的形状
【教材简析】
《地球的形状》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六课。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知道两者的形状都是球形,同时也建立起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科学概念。
而本节课学生将经历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两个模拟实验来推理出地球的形状。
聚焦板块,通过情景设置,重回古人探究时代,设问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思考。
探索板块,环节一从“天方地圆”说的猜测入手,了解古人是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
环节二尝试用模拟实验证明“球形”说的猜想,通过实验来寻求证据。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船模在球面上和平面上移动进行观察,收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环节三通过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实地测试,学生尝试“航海”一周,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环节四,通过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证明“地球的影子”,推理地球的形状。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的模拟实验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论证,通过寻求能够验证猜想的证据,根据证据推理出地球是球形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知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初步建立地球也是球形的前概念。
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比较迷信书本,不善于提出质疑,缺少通过寻求证据支撑猜想的能力。
通过本课,让学生明白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猜想、验证、实践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求真的过程。
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推理,尝试用证据来验证猜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理解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推理、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2.用图示符号整理记录实验结果。
3.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古人在认识自然规律时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2.积极参加模拟实验,乐于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
3.倾听不同的观点,收集证据,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技术的进步可以不断让人们更好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
2.感受自然规律的发展需要经历人们的不断探究。
【教学重难点】
模拟实验探究月食的成因,理解“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上总是圆形”。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船模、手电筒、乒乓球,地球仪。
小组:地球模型、船模、手电筒、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1.我们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而地球是太阳系当中的一颗行星。
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
2.我们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我们的高科技(天文望远镜、卫星技术等),更得益于古人对地球形状不断探究过程。
3.地球的形状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知识。
但是对古人来讲,它仅仅是一种猜想?
4.古人是如何不走出地球探究地球形状呢?与我们现在相比,他们受限于哪些条件?(预设:从古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
5.今天我们走近古人,和他们共探地球的形状。
(板书:地球的形状)
二、探索:地球的形状
(一)猜想:天圆地方
1.教师出示“天圆地方”图片。
一开始古人猜测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你觉得他们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呢?
2. 观察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天空有弧度,似乎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观察到的现象可以作为猜想的证据,那么地球真的就成了“天圆地方”了吗?
(预设:观察到的现象可以作为猜想的一种证据。
)
1.学生学会质疑,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要验证猜想,我们需要寻求更多的证据来支撑。
(预设:学会质疑,主动寻求证据。
)
(二)验证猜想1:模拟并观察远处驶来的帆船
[材料准备:帆船模型,泡沫块,地球仪]
1.人们在猜测地球是“天方地圆”的同时,不断观察和思考,去寻找探究地球形状的方法。
在海边的人们发现,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你们觉得这种现象会支持哪种猜想呢?(预设:学生预测支持的猜想。
)
2.学生讨论支持的猜想,引导学生需要用模拟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出示准备材料:(预设:船模模拟船只,地球仪模拟地球,桌面模拟平面。
)
3.小组活动,合作实验。
学会用平视的方法观察。
观察后讨论:通过模拟实验你们发现了哪种现象符合我们生活实际。
(预设: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推理地球是球形的。
)
(三)验证猜想2:月食的成因
[材料准备:手电,乒乓球,泡沫块]
1.引导:在漫长的历史中,古人还在继续寻找证明猜想的证据,在观察月相的时候,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
2.出示月食动图,教师讲解月食的形成原理。
是谁的影子挡住了太阳的光线?(预设:地球的影子)。
3.引导:到底是什么样形状的地球能产生圆弧形的影子?(预设:球形)
4.教师演示实验,手电筒模拟太阳光,乒乓球模拟地球,白色平板模拟月球表面。
(四)实践证据:麦哲伦环球航海
1.导语:人们根据生活现象找到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接受这个观点。
只有不断寻求证据,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2.不走出地球,古人还是找到了地球是球形的有力证据。
(预设:引入麦哲伦环球航海图。
)
3.如果地球是球形,那么沿着一个方向走,绕着地球一周就能回到原点。
出示航海图,学生利用地球仪“环球”一周。
(五)更多证据:
随着人类科技的的发展,走出地球,寻找到更多的证据。
(预设:出示图片)
三、研讨
1.学生反馈交流:你能用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说服“天圆地方”说的古人,哪些信息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2.提问: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是球形的?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
猜想球体天圆地方
证据观察
帆船
月食
麦哲伦航海
……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模拟实验1完成后,直接记录海边观察船的现象。
教师可以在板书上体现观察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写字和画画的形式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尝试填写结论。
【作业设计】
(1)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一开始就观
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他是在()上移动;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又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他是在()上移动。
A.球面
B.平面
C. 两个面都可以的
(2)他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
A.圆的
B.方的
C.都有可能
(3)通过阅读了解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A.球形的
B.方的
C.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