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_马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1.300074天津市安定医院 2.250014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马 静1 卢庆华2

【摘要】 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而传统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本文对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 中医【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201(2008)-06-0475-02 围绝经期指女性最后一次月经周期以前和之后阶段生殖功能由旺盛状态向老年衰萎过渡的时期。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发生在女性围绝经期间的一种精神疾患,多发生在绝经前后的45~55岁之间,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行为降低为主要症状,常伴有焦虑、疑病、自罪、妄想、失眠、躯体不适和自主神经紊乱等症状。近几年,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发病率呈增长趋势[1],因此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医药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因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而得到广泛应用,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及病机

中医学古医籍对本病无专篇记载,多散见于“郁

证”、“百合病”、“脏躁”等病证中。妇女一生经、孕、产、乳对肝血、肾阴的损耗较多,阴血相对偏虚,如《灵枢・五音五味》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阴阳失去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因而围绕绝经前后出现诸多的证候。情志内伤是本病的常见致病原因;故该症的病理特点以虚证为多,心、肝、脾、肾受累为主;在脏腑亏虚、气血失和的基础上,加上情志刺激的因素而发病,临床常表现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2]。赵永厚[3]认为情志内伤是本病常见的致病原因,其病位主要在肝、心、脾。忧思导致气机郁结。由气机郁结而致血瘀,经脉阻滞,阳气不行,寒滞经脉,气郁更甚,发为本病。

彭海燕等[4]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气机郁滞。更年期后,肾气逐渐衰退,脏腑功能随之降低,为病之本,亦为因病致郁的因素。情志刺激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继而出现一系列躯体症状,为病之标,亦为因郁致病的因素。薛静燕[5]认为思虑劳神过度,往往损伤脾气,导致气血生化乏源;郁伤心脾,心血亏虚,脏阴不足,则神明失于濡养,郁久伤神,可出现脏躁证;肝郁脾虚,水湿失于运化,湿聚成痰,产生气滞痰阻的病变;痰湿上扰头目,神明被阻,或痰湿内停,蕴久化热,热邪扰动心神,就会出现精神活动的异常。周胜红[6]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肾虚肝郁、阴阳失调所致心、肝、脾等多脏腑功能失调以及痰瘀气滞、社会因素的强烈刺激

等诸多因素有关。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治疗

王卫红等[7]在针刺加走罐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研

究中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取风府、内关、心俞、大陵、大椎、太冲等穴针刺,起针后背部膀胱经走罐,以皮肤潮红或起丹痧点,局部感到发热时,结束治疗。10次为l 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更年康片,2次/d ,每次3片,20d 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丁丽等[8]采用补肾调肝、健脾宁心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中,针刺组39例取肾俞、肝俞、脾俞、心俞、百会、神门、三阴交、太冲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9例予百优解20mg/d 口服,结果显示针刺和抗抑郁剂治疗对抑郁和绝经期症状的改善均有疗效,针刺对绝经期症状的改善效果尤佳。孙月华[9]针刺神庭、百会、印堂、四神聪、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痊愈8例,显进5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郭雅明等[10]电针配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中,治疗组55例采用电针配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用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64.0%),治疗组有效率90.91%也高于对照组(78.00%)。2.2 中药治疗

谢珍[11]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研究中,治疗组57例予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6例予通脑宁心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9%,对照组为83.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白小林等[12]采用该院制剂静心更年片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患者50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邹蕴珏[13]采用菖蒲郁金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35例,结果总有效率82%。王蓓[14]采用温经行滞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中,治疗组60例予温经行滞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倍美力片治疗,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60%,有显著性差异,温经行滞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抑郁症有效,而

5

74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第21卷第6期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8,Vol 21,No.6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熊辉等[1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32例,根据中医辩证将患者分为肝郁肾虚型和脾肾阳虚型,肝郁肾虚型于月经结束后按先后顺序连续服药,先服六味地黄丸后服逍遥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服用复方扶芳藤合剂或归脾丸治疗,所有患者均合并戊酸雌二醇、百优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刘茹[16]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中,治疗组30例应用血府逐瘀胶囊合并小剂量抗抑郁剂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西酞普兰治疗,结果提示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疗效,治疗第2周末和第4周末HAMD评分,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组较西药组起效快。冯秋霞等[17]选择尼尔雌醇为对照,设对照组20例,治疗组32例在上述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滋水清肝饮,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4 心理治疗

中医自古重视心理治疗。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华岫云按》说:“盖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灵枢・师传》说:“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唐代王冰注释《素问・移精变气论》云:“是以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矣”。即不用药物不用针石,而祝说病由,以改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气血运行,达到治病的目的,类似于今天的精神疗法[18]。张从正根据“五行相胜”之法,巧妙地运用心理作用以达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与《素问・五运行大论》均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因而治疗时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错误的观念,这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有所帮助[19]。

3 中医疗法的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病理基础是卵巢功能减退。Birkhauser[20]提出绝经前后抑郁发生率增高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提高了抑郁的易感性。李大金等[21]探索以补肾为主的中药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发现补肾药可使血浆雌二醇水平明显上升。

周胜红[6]的研究主要从单胺类物质的角度探讨了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作用机理。由研究结果可知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机制在于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良性的、整体的综合调节,纠正内分泌紊乱,改善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和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促使机体内分泌环境重达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通过针刺对机体全身功能的调节,提高单胺类物质在体内的含量,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方法灵活,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并且可以整体调节机体,作用途径多,作用靶点广,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不足:(1)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2)中医治疗的机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3)由于该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躯体因素、心理因素及家庭、工作、社会环境因素等,是21世纪医学发展新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一个典型代表。所以在治疗上如采取中西医及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配合使用,能否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待今后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永林,王政科,刘兰花,等.更年期女性抑郁主观感受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2001,27(3):131~132

2 石玲,魏绍斌,孙海燕.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6):2319

3 赵永厚.调经解郁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性抑郁症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6):34

4 彭海燕,章永红.二仙舒郁汤治疗更年期抑郁症42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3):2536

5 薛静燕.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治法辨析[J].河北中医, 2003,2(11):823-824

6 周胜红.针刺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DA、N E、5-HIAA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27(5):317-321

7 王卫红,伊方红.针刺加走罐治疗更年期忧郁症35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5):8

8 丁丽,刘波.补肾调肝健脾宁心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1066-1067

9 孙月华.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21例[J].河北中医, 2007,25(2):148

10 郭雅明,刘翠峰.电针配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更年期抑郁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5,20(2):32-33

11 谢珍.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更年期抑郁症57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l0):26-27

12 白小林,杨健,杨国春,等.静心更年片治疗更年期抑郁症50例[J].陕西中医,2007,28(7):815-817

13 邹蕴珏.菖蒲郁金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35例[J].中医研究,2007,20(1):36-37

14 王蓓.温经行滞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抑郁症[J].中医药学报,2007,35(3):50-51

15 熊辉,张倩平,关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1):128-129

16 刘茹.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北京中医,2007,26(8):512-513

17 冯秋霞,姜大珍,金季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40-1441 18 马欢,李德新.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筒释[J].中医药学刊,2005,23(5):862-864

19 金季玲,赵珂.滋水清肝饮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56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16-17

20 Birkhauser M.Depression,menopause and esregen:is there

a correlation[J]?Maturitas,2002,(Suppl1):3-8

21 李大金.中药复方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一免疫功能的调节[J].上海免疫杂志,1995,15(5):257-259

(收稿日期:2008-08-18)

674

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第21卷第6期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Vol21,No.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