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镜下的镜头——对王家卫《花样年华》拍摄镜头的分析
浅析影片《花样年华》的影像形式特征
![浅析影片《花样年华》的影像形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f3f53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a.png)
浅析影片《花样年华》的影像形式特征王家卫是一个极具个人特色的导演,在他的影片中往往表现的都是与众不同的故事。
而电影《花样年华》是王家卫导演的一部经典之作,所以影片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极具特色的范本。
本文将从影像叙事风格、电影视听镜语以及影片象征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花样年华》这部经典不衰的影片。
标签:影像叙事;《花样年华》;框架构图;象征价值有人说《花样年华》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影片,但是在笔者看来,能发出这样言论的人都是没有看懂王家卫的电影,读不懂王家卫用“诗人般”影像叙事的电影形式。
《花样年华》虽然拍摄于2000年,但是讲述的却是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在那个特殊时期里人们生活状态、男女主人公关系的逐渐递进以及最后错过的悲伤和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极简式”影像叙事风格有人总结王家卫电影的特点,说是:“村上春树味儿十足的台词、魔幻现实主义、解构主义、意识流加后现代文艺腔作风、MTV 似的恍惚镜头、街头流行的酷表情、古龙式的醒世格言、浓浓的怀旧情调。
”这些或许才是王家卫电影的艺术魅力,让人无法拒绝。
1但是《花样年华》又是他不同于以往的一部独特之作,他把镜头转向了已婚的中年人,开始用影像展现中年人生活中的暧昧情愫和秘密。
《花样年华》讲述的就是男主周慕云和女主苏丽珍同时得知双方伴侣出轨后,想搞清楚他们出轨的原因和过程,于是他们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他们爱上了彼此,但由于道德的束缚,他们又最终没有走在一起。
导演用他独特的极简式影像叙事风格,把故事完整的展现出来。
例如:在影片中,从第31分钟开始“第一次扮演”到第36分钟结束“第五次扮演”,导演仅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展现了两个人从开始相遇到约会、吃饭、甚至到同乘一辆车回家。
在第一场扮演时,导演为了展现时候扮演的场景而不是苏丽珍和周慕云本身,在他的镜头中,让两人的影子先于本体入画,运用这样的方式,让观众明白这是扮演。
导演再利用挂在墙上的钟表以及苏丽珍旗袍的变化,来展现后面几次扮演。
《花样年华》用光分析
![《花样年华》用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6ec4e3856a561252d36f56.png)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电影《花样年华》的光影世界摘要:电影《花样年华》是香港著名导演、编剧王家卫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婚外情”的电影作品中,王家卫用他独特的文化心理、审美视角、风格化的电影叙事方式向我们展开一幅唯美、极富东方神韵的“诗性”电影。
昏暗的街灯、迷蒙的雨夜、狭窄拥挤的楼梯和街道以及女主人公身上随心情变换的旗袍装,王家卫以他对光线的成熟把握,灰冷的世界中带着淡淡的忧郁气质,人物的举手投足更传达出一种浪漫情调,让观众沉浸在花样年华般的光影世界。
关键词:《花样年华》、光线、人物造型、画面造型、影片主题电影是声音与光线的化合,没有光就没有影像,更加不会有电影这一门艺术的存在。
一部电影,成功的运用来自自然和人工的光线来成就影像风格和影片主题对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
作为摄影师出身的中国内地著名导演张艺谋,他就对光有着独到的理解。
从他第一部拍摄的电影《黄土地》到《红高粱》再到《我的父亲母亲》等多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影片片中光线把握的成熟与老道。
在《黄土地》和《红高粱》这两部渗透民族文化和心理图式的作品中,他对自然光的成功运用,是的这两部作品成为影像中中国文化的符号。
再例如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室内光线的完美运用使“颂莲”这一封建父权制度下苦苦挣扎的悲剧女性形象深入人心。
像著名华人电影导演李安的作品《卧虎藏龙》中,夜色下万籁俱寂,玉娇龙和俞秀莲在房顶上追逐、上下翻飞,导演分别使用的侧光、顶光、漫射光等实现了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
光线是电影的生命元素,光线对电影的主题表达、人物刻画、气氛营造、情绪表达,风格写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
东方美女,旗袍装影片对女主人公苏丽珍的刻画极为成功,他在影片中随心情变换着的旗袍装是东方美女的代表。
在狭窄的居民楼里头顶的白炽灯在影片中出现多次,灯光的运用使得主题轮廓分明,反差较大,画面质感强烈。
此外,影片中不断出现她手提着保温杯在拥挤的楼梯道口与男主角周慕云相遇的场景。
《2024年流光溢彩——谈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范文
![《2024年流光溢彩——谈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8e77a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0.png)
《流光溢彩——谈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篇一在电影艺术的殿堂中,王家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独树一帜。
他电影中的光影魅力,如同流光溢彩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从其作品特点、运用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作品特点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光影的运用极为独特。
他的镜头下,光影成为了塑造人物、渲染氛围、推动剧情的重要手段。
在《重庆森林》、《花样年华》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善于运用柔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同时,他善于运用光影的明暗对比,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运用手法1. 色彩运用:王家卫的电影中,色彩的运用极为丰富。
他善于运用各种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比如,在《春光乍泄》中,他用鲜艳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激情与热烈;在《一代宗师》中,他用低调的色调来表现人物的沉稳与内敛。
2. 镜头运用:王家卫的电影中,镜头语言极为丰富。
他善于运用慢镜头、特写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他的镜头下,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被放大,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
3. 光影对比:王家卫善于运用光影的明暗对比来表现人物的关系和情节的发展。
在《蓝莓之夜》中,他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表现得如诗如画。
三、艺术效果王家卫的电影光影魅力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的光影运用使得电影画面具有极高的美感,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其次,他的光影运用还能够深入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此外,他的光影运用还能够渲染氛围,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生动、真实。
四、影响与启示王家卫的电影光影魅力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层面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也在商业层面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电影让观众在享受美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同时,他的光影运用手法也给了后来的电影人以启示和借鉴,为电影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4年流光溢彩——谈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范文
![《2024年流光溢彩——谈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3000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1.png)
《流光溢彩——谈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篇一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带有一种特殊而难以捉摸的魅力,那种让人为之陶醉的色彩和光影。
每当荧幕上那些鲜艳且斑斓的光线跳跃、旋转、绽放时,无不显露出他的艺术匠心。
本文将深入探讨王家卫电影中的光影魅力,分析其如何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一、光影的独特运用王家卫的电影常常采用柔和的光线,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的电影画面总是让人感觉舒适,不会过于刺眼或暗淡无光。
在光影的运用上,他善于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光源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观众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情感。
二、色彩的鲜明对比王家卫的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尤为突出。
他善于运用鲜明的色彩对比,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重庆森林》中,城市高楼与绿色植物、灯光与阴影之间的鲜明对比,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成为了王家卫电影的一大特色。
三、光影与剧情的完美结合王家卫的电影中,光影与剧情的完美结合是其最大的魅力之一。
他善于运用光影来营造氛围,使得画面更具情感色彩。
在《花样年华》中,那些穿梭于上海老街的镜头,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使得画面充满了怀旧与浪漫的气息。
而当角色在画面中游走时,那些流动的光影与角色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又梦幻的世界。
四、电影风格的独特性王家卫的电影风格独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电影往往具有一种迷离、梦幻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正是由其独特的光影表现所形成的。
他通过对光影的精心处理和独特构思,为观众营造出一个独特的电影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光影交错、繁复的色彩对比以及极具艺术感的画面表现。
这些特点都使得王家卫的电影成为了一种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五、王家卫光影魅力之个人特色王家卫的光影魅力不仅仅是技巧和画面的表现,更是他个人情感的投射。
他的电影往往带有一种孤独、忧郁的情感色彩,而这种情感正是通过他独特的光影表现所传达出来的。
从光影看王家卫的镜头语言
![从光影看王家卫的镜头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57d8a4029e3143323868939b.png)
从光影看王家卫的镜头语言属于《花样年华》的掌声已经很多了。
先看影评,后看电影,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让人在不经意中想要否定什么,挣脱什么。
但是,在看了《花样年华》以后,我不得不承认:尽管大家都说好,我也无法因此就违心地说它不好。
这电影营造的氛围,感觉就象大朵大朵绚丽的鲜花在枯萎以后,芳香依旧弥漫在房间里,让你可以悼念它那曾经拒绝枯萎的激情,连同无奈和感伤。
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想说电影的人物和情节。
我只是想试着说说,王家卫是怎样用镜头来把握这种氛围的。
一.王家卫的移镜头在《花样年华》里,王家卫使用了大量的几乎是唯一的一种镜头运动方式:平移。
而他的移镜头和其他的很多导演比较起来(比如岩井俊二在《燕尾蝶》“南海姑娘”那段中堪称经典的跟移),王家卫的手法要简单和标准的多——有起幅,有落幅,中间移的过程十分平稳,一点也不花哨,简直就象教科书一样。
他使用移镜头的一个作用,是过场。
在两个场景之间平移,或者从黑场平移到新的场景。
这种移镜头配合着张曼玉纷繁美丽的旗袍,让人能简单明了的看到场景和时间上的变化。
同时,平移的镜头,也给出了一种平稳的节奏:在普通的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时间不就是这样静静的流逝着么?王家卫使用移镜头的另一个作用是渲染情节。
在张曼玉和梁朝伟第一次约会喝咖啡的时候,两人说起丈夫的领带和妻子的皮包,这个时候,出现了快速的平移镜头(尽管快,移得依旧很稳)。
这种节奏的突然变化,产生了应有的视觉冲击力。
使得已经沉浸在慢条斯理的生活氛围中的我们,开始真正感受到这件事情对于他们两个人的压力、惊讶和痛心,但是,这些不愉快的感觉,还不足以毁掉他们的全部生活,至少他们还可以维持相对平静的外表,这也许和他们的性格有关,和当时的年代有关。
《花样年华》中的另一个移镜头,可能大家的印象会和我一样深刻。
不错,就是张曼玉和梁朝伟两个人在写小说的时候,镜头在镜子前面来回的平移。
因为这是一面三折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镜头和镜子,从各个角度看到他们两个人若即若离的样子,看着镜子里的世界和镜子外的世界难分难舍的纠缠在一起。
花样年华电影分析
![花样年华电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5fc676af1ffc4ffe47ac80.png)
摘要:本文从色彩、音乐、镜头、意象等多方面分析了由王家卫导演,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国产优秀影片《花样年华》,从不同细节发掘出此电影的精妙之处。
一、变换色彩展示人物内心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把绝大部分画面都拍得很暗淡,影片中采用这样的色调,暗示了故事中的时代气氛、生活真实和情感主题,造成一种阴暗、低沉、压抑、伤感的氛围。
暗调的使用给人造成一种怀旧、伤感的思绪。
影片中把人物放在昏暗的楼梯、走廊、阴暗的房间和黑暗的街道中。
灰暗的画面效果为影片蒙上了一层时代的影子,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六十年代香港的社会状况和影片中两个主人公的感情遗憾。
暗示着周慕云和苏丽珍不可能击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们终究不可能越过内心中道德的束缚。
而且整部影片基本上以灰暗的色调为背景,使主题显得厚重、深沉、压抑,把观众的思绪带入了一种“悲”的状态,使人预感到了影片“悲”的结果,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发生在六十年代香港的爱情故事的真实。
路灯是带点温馨的黄色,慕云所靠之墙,作为前景的是暗黄色,后景的是暗灰,总体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因色彩的微妙调配而产生艺术感。
慕云和丽珍靠在作为背景的墙上,雨淅沥下着,色调是犹如水墨画的青灰,平添忧郁氛围。
丽珍去宾馆寻找慕云的一段用了很鲜亮的大红色,丽珍的风衣,墙壁,厚重窗帘都是,丽珍离开时,镜头拉远,只见一片血红消融在空旷的楼道里,象征诱惑和冒险。
慕云离开柬埔寨寺庙时导演用了许多色彩:纯深蓝的天空背景,慕云走出时的黑影代表忧郁和悲哀;离开后沉浸在金色中的寺庙象征着神圣;始终为黄白色的山石象征着永恒,等等。
在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现力的就是主人公苏丽珍身上的旗袍。
苏丽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断变化间接的映射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心情的变化。
导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用旗袍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
就整个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着的旗袍颜色,比如搬家时、在孙太太家里看丈夫打麻将时、和孙太太他们试电饭锅时、嘱咐丈夫给她老板带皮包时,或是去公司上班时,还是其他时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蓝色和淡黄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
花样年华影评
![花样年华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d270a7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a.png)
花样年华影评作为一部由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经典电影,《花样年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让我沉浸在了一个充满迷茫和遗憾的世界中。
首先,我要赞扬电影的视觉效果。
王家卫的镜头运用非常出色,他通过使用特殊的摄影技巧和独特的色彩调整,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浓烈情感的虚幻世界。
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张力和美感,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角色的内心世界之中。
其次,电影的剧情和叙事方式也非常引人入胜。
故事以19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遗憾的故事。
通过时间跳跃和多重叙事线的交织,观众可以看到主人公们在不同的时间段中经历的情感起伏和成长。
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观影的乐趣,也使得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而对我来说,《花样年华》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电影中所表达的情感共鸣。
主人公们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挣扎,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感情经历。
电影中的角色们都有着自己的遗憾和无奈,他们似乎在追逐着一种永远无法实现的爱情。
这种深深的共鸣让我感到既心痛又温暖,仿佛电影在诉说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故事。
此外,电影中的配乐也非常出色。
由著名音乐家梅艳芳演唱的主题曲《流年》深情而动人,为电影增添了一层浓厚的情感氛围。
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我就仿佛被带回到了电影中的那个年代,感受到了角色们的心情和情感。
总的来说,《花样年华》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独特的视觉效果、剧情叙事和情感共鸣,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感受。
电影中的角色和故事仿佛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让我们不禁反思自己的爱情和生活。
这种共鸣和感受使得《花样年华》成为了一部触动人心的经典之作。
花样年华 影评
![花样年华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c97f37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2.png)
花样年华影评
《花样年华》是一部由王家卫执导的经典电影,它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深刻
的情感描绘,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失落的故事,通过多个角色的视角,展现了上个世纪60年代香港的风貌和人们内心的挣扎。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的摄影手法。
王家卫以其独特的慢动作和快剪辑手法,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镜头下的香港街头和夜景被渲染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烟雨江南之中。
这种唯美的画面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刻画也非常出色。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他们
的内心世界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特别是主角的爱情纠葛,以及他们在城市中的迷失和孤独,让人感到十分触动。
他们的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最后,我要说的是电影中的音乐。
配乐的选择非常出色,它与影片的画面相得
益彰,让人沉浸其中。
音乐的渲染力量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电影中的情感和故事。
总的来说,《花样年华》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它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深
刻的情感描绘,让人感到震撼和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城市和人心的电影。
它让人深刻地思考了爱情、迷失和孤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并感受到它带来的震撼和共鸣。
论王家卫电影隐喻镜头语言下的含蓄美
![论王家卫电影隐喻镜头语言下的含蓄美](https://img.taocdn.com/s3/m/c3ee8018a8114431b90dd8e0.png)
王家卫电影的孤独感还表现在电影中 的一连串的象征性符号:繁华掩映下的城市 符号——人流拥挤、华洋杂处的重庆大厦,旺 角的高楼分割出的暗蓝色天空,启德机场边 可以看见飞机起落的公寓窗口,当然还有路 边摊、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大量流行文化的 符号——诸如流行音乐、商标、卡通玩具等 等,包括他非常喜欢使用的人物符号——如 警察、杀手、阿飞等。在他的电影里甚至找不 到像样的名字,而只是重复地使用苏丽珍,周 慕云……这其实都极端敏锐地反映出人们 在现代社会由具体实物向符号化演变的背 景下无所适从的游离,这也使得这些标志性 的符号元素无一不被宿命般地深深打上王 家卫电影的烙印。或者说,王家卫电影本身就 是一种孤独的宿命。这种宿命经常通过一种 反思维方式来体现。例如,当华仔有淡出江湖 之意后就让他在为弥补兄弟无谓的逞能时 死去《( 旺角卡门》);欧阳锋与他大嫂彼此深 爱却没有长相厮守《( 东邪西毒》);黎耀辉虽 与何宝荣约定一起去尼加拉瓜大瀑布最后 却只能只身前往《( 春光乍泄》)……影片中的
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影片分析
![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影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78cc7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c.png)
浪漫的东方古典神韵——《花样年华》的视觉效果分析电影《花样年华》以舒缓均匀的视听节奏,讲述了一个“第叁者”的爱情故事。
从宏观角度看,本片以婚恋为题材,是一段爱而不能、欲而不得的故事。
然而,在平缓而高超的叙事技巧下,王家卫将本片的主题提升到个人情感倾诉的渴望与秘密的保守上,而不是简单定位于男女主角的情爱故事中。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不断变化的旗袍颜色与暗淡的画面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整部影片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一、抒情浪漫的怀旧气息《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的感情经典剧作,这部影片在表达上具有东方人特有的独特风格,情感的表达具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细腻和含蓄。
委婉摇曳的旗袍,暖灰色昏黄的路灯,淅淅沥沥的雨声,欲说还休的肢体语言,肆意流淌的舒缓音乐,这是《花样年华》最初留给观众的印象。
这些塑造影片效果的手段,使得《花样年华》以独特的画面美感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触及人内心的深层情怀。
影片中的场景营造更是不容忽视,有灰暗的上海旧阁楼,有些陈旧的车,古朴的弄堂口,潮湿的弄堂小道,这样的怀旧气氛为人物的心理刻画作了很好的铺垫,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众多场景和道具,都能触动人的心灵,这样的场景设计似乎成为王家卫电影独特的风景。
二、高贵与传统并存的旗袍穿着女主角身上的旗袍变换无疑是本片中最大的亮点。
首先,作为民族的传统服饰,旗袍在展现女性优雅气质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而色彩纷繁、不断变化的旗袍在本片中与客观布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人物心理以及情感变化更具有表现力。
旗袍是高贵与传统的代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女主角的内在性格。
女主角的内心是寂寞而高贵的,然而她骨子里却是传统的,不论是漫步于街头还是停靠在墙壁边,抑或是行走在楼梯间,女主角总是婀娜多姿款款深情。
而女主角对道德的恪守并不是凭空而现的,是有其深刻渊源暗示的。
女主角人物性格的形成除了依赖于演员自身细节的把握,更是依赖于导演王家卫的整体塑造。
而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服饰旗袍的暗示作用不可小觑。
跟着电影学 王家卫式女性荧幕造型实战
![跟着电影学 王家卫式女性荧幕造型实战](https://img.taocdn.com/s3/m/fe87c62e4b35eefdc8d33364.png)
时光与记忆是王家卫电影不变的主题,在他漂浮不定、颓废感伤的光影世界里,都市小人物总是他镜头下的焦点。
而那些孤独无言、没有生命的起与止、漂浮于浮华又冰冷的都市中的女性形象又构成了他的影像世界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们独语、幽怨、颓废、迷惘、只身寻寻觅觅带着华丽的忧伤,生活在支离破碎中却又遗憾得完美,这一切都是王家卫影像的恒久魅力。
我们通过对王家卫电影经典影像的剖析,可以挖掘出崭新的拍摄思路,有情节性的拍摄再现王家卫式经典荧幕女性影像,也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更加言之有物。
工作照一、场景选择与画面构成1.原作分析王家卫的电影都有着浓浓的怀旧气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属于那个年代的美好事物的缅怀。
在拍摄的场景选择和画面元素的构成上也秉承这个原则。
电影《花样年华》中场景的选择都非常狭小,如昏暗的上海旧阁楼。
而王家卫为充分展现女主人公孤独的内心世界,正是利用了这样狭小的空间,来展现影片的怀旧情绪。
《花样年华》剧照王家卫的电影画面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固定的元素:如旗袍、马灯、烟、镜子、时钟等。
这些固定的画面构成元素我们都可以在实战前完成准备,在拍摄时大加利用。
在王家卫的影像中,他不止一次的用灯光来作为背景,在半昏半暗之中,在半梦半醒之间,感情在无声地开始,莫名地发展。
2.拍摄演练在实拍场景选择上,在不同城市寻找类似的海派旧式阁楼会颇费周折,也会增加拍摄成本。
我们大可打不必担心,只需选择有一定居龄居民楼的楼层、楼道拍摄即,因为楼房本身已有一定的居住史,楼层设计、楼道、墙壁、灯具等公共设置本身就具有一种怀旧气息,若拍摄环境有些不必要的元素出现,即可考虑在图片后期阶段进行处理。
仿拍作品拍摄时间以夜晚最佳,一是能充分利用楼层间的公共灯具为照片增色;二是在夜晚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利用三脚架加慢速快门配合模特的走动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漂亮的虚影效果;三是公共环境白天人来人往,夜间拍摄减少环境嘈杂带来的不必要的干扰。
特别要提出的是,选择的拍摄环境一定要有顶灯,这种柔和幽暗的光线,一用做主灯为人物的照明灯,二是做背景灯营造环境和气氛,也同时使画面充满了一种浪漫的情调。
浅析电影《花样年华》中镜头艺术的表现手法
![浅析电影《花样年华》中镜头艺术的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89fd51aaea998fcc220ecd.png)
浅析电影《花样年华》中镜头艺术的表现手法作者:李婧婧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8年第03期摘要:现代社会的伟大变革体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特别是关于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婚姻制度,更加体现出人类文明的进化。
但是在表面和谐的社会生活中,总是蕴含着一些不能见光的事情,比如涉及到隐私、甚至是社会和谐的婚外恋事件,成为一个敏感却不可回避的问题。
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就是这样一部关于婚外恋题材的故事,在这样的悲剧发生时,会影响到很多不同的人,影片主要针对婚姻中面对爱人背叛,留守一方的心理感受,同时也深刻委婉的表达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和以此事件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判断。
关键词:花样年华;镜头艺术;表现手法一、影片结构和主题内容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具有极其明显的“王家卫式”电影美学概念,特别是对于镜头语言和影片音乐的选择和使用更加独具匠心,让观众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中欣赏到绝妙高超的艺术表达效果。
《花样年华》是一部关于婚外恋题材的简单故事,全片围绕两个各自生活平行的陈太太和周先生的相遇,展开了一段暧昧的关系,在爱人发现真实的情况后,碍于时代的思想和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文化束缚,选择心照不宣的默认这件事情。
在这部影片中,王家卫导演对于影片的镜头语言的使用十分专业,并且对于每一个镜头的配合,把握的也十分到位。
就是在这种景别互相变换中、音乐贯穿始末中以及色彩塑造的人物性格中,将人物的心理细腻的刻画出来。
本影片并没有过多的抨击婚外恋的对错,而是对发生婚外恋之后,男女双方的心理以及情感进行了十分细腻的刻画,描述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婚外恋受害者的悲伤情绪以及发生婚外恋一方的内心纠结与情感的不能自已。
通过这样的双层结构,也就是戏中戏的表现手法,将影片中人物情感的冲突表现得十分到位。
二、多种镜头表现手法的融合首先,在影片的开始就采用简单的字幕将本片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之后便听到一片喧闹声,通过以声音引入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情况,将本影片的女主人公苏丽珍引入镜头中,镜头表现了苏丽珍推开房门的一瞬间,这也是对她的第一次清晰的特写镜头的描写。
解读王家卫《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拉片分析
![解读王家卫《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拉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33d804ba1aa8114431d9ea.png)
案例感悟
Shot_18:巨大的时钟第二次出现。不同于第一次(Shot_09),虽然这次依然是苏的画外音(与 丈夫通电话),但是由于省略了人物的出现,时钟开始具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苏与丈夫之 间的“不见”,开始越来越久。
案例感悟
Shot_19-Shot_20:又是一个镜子接镜子的连贯剪辑。我们可以注意到Shot_19的镜子框架, 与Shot_10,如出一辙。两个兜兜转转的故事,因为这面镜子有了某种暧昧的联系,正是周 太太“抢走”了苏的丈夫。同时,镜中哭泣的苏(Shot_20),完全地将自己最私密的情绪喷发, 投射在虚幻的镜中世界
案例感悟
Shot_14:苏与周的第一次正面对话。镜子、叠影、时钟,门口的灯头白 灯,林林总总地出现在画面之中。还有什么好多说的,一场镜花水月的 情事,就此上演!
案例感悟
Shot_15a-Shot_15b:同样的低视角固定机位,同样的主题配乐(Shot_07),不同的是,王家卫 并没有在这里安排苏与周的擦肩而过。他们的错过,因为配乐反而具有了一种幻觉的质感。 观众开始不自觉地预期,两人的相遇。
案例感悟
Shot_07a-Shot_07b-Shot_07c:骆驼 牌香烟、结婚戒指、手表、电话、 风扇,配合影片的“主题音乐”集 中出现。同时,苏与周太太的擦肩 而过、周太太与苏先生的擦肩而过、 周与苏的擦肩而过,联合上演。一 个固定机位的场面调度(类似孩童 视角的低机位),可以充斥如此巨 大的信息量,王家卫的“乡愁”, 可见一斑。
案例感悟
Shot_16:果然,在主题乐渐渐偃旗息鼓的时候,两人相遇了。由于是现实收声, 周与苏的相遇就有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必然性(偶然性的悖论)。注意,苏的旗袍已 经不是之前Shot_15a的那件了,时间,通过剪辑,被大量省略
影片分析——花样年华
![影片分析——花样年华](https://img.taocdn.com/s3/m/cfb516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e.png)
影片分析——花样年华《花样年华》是王家卫导演的一部经典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失落和记忆的故事。
影片以19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影片开篇,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的生活看似平静而有序,但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却如影随形。
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并逐渐被彼此吸引。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不得不在爱情和责任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影片的摄影风格独特而富有诗意,王家卫运用大量的慢镜头和特写镜头,捕捉人物的表情和情感变化,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同时,影片中的色彩运用也极具特色,暖色调的灯光和柔和的色彩搭配,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怀旧和浪漫的气息。
影片的音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悠扬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与影片的情感基调相得益彰,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花样年华》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记忆的电影。
影片通过周慕云和苏丽珍的故事,探讨了爱情中的遗憾、失落和无奈,以及人们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和无助感。
影片的结局也充满了象征意义,周慕云和苏丽珍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他们的爱情如同一场梦,美丽而短暂。
然而,正是这种遗憾和失落,让他们的爱情更加珍贵和难忘。
总的来说,《花样年华》是一部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电影,它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多样性。
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寓意和象征,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影片分析——花样年华《花样年华》是王家卫导演的一部经典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失落和记忆的故事。
影片以19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影片开篇,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的生活看似平静而有序,但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却如影随形。
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并逐渐被彼此吸引。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不得不在爱情和责任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风格研究
![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风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2e5074bceb19e8b9f6baee.png)
花样年华的艺术魅力花樣年華/ 花样年华的评论《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
就影片所讲述故事本身而言,古老而又普通,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讲述婚外恋的爱情故事;就影片的情节来说,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故事普通、情节简单的影片能被人们称之为经典?关键就在于导演王家卫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内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使这部电影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一、影片在主题表现上的含蓄美。
艺术贵在含蓄,电影艺术也同样具有这个艺术法则。
含蓄的表达使得艺术作品的内蕴更加丰富、使得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更具有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花样年华》中正是具有这样的艺术特色。
导演王家卫用一种隐喻式和象征式的表现手法,为这部电影增加了内在韵味。
犹如一首朦胧诗,每一个字包括每一个标点都有它代表的象征意义,也像是一幅写意画,每一个线条隐含喻意。
颇具特色的隐喻和象征式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部作品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上显得既含蓄又有深度。
影片不仅仅是反映了周慕云和苏丽珍因为各自的爱人出轨的不幸,也不仅仅是反映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而是映射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人们的普遍的感情生活和道德观念等内容。
(一)隐喻式的表现手法对影片主题的含蓄表达。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它的主题并不是直接告诉观众的,而是隐含在每一个细节中,要靠观众去体会的。
《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用隐喻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技巧把影片的主题含蓄而又自然传达出来,在表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同时也暗示了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真实现状,赋予影片时代色彩和社会意义,提升了影片的艺术价值。
例如,影片通过苏丽珍替何老板给何太太(何老板的妻子)和给余小姐(何老板的情人)打电话、买礼物的情节,说明了老板也是在情人和妻子之间来回周旋。
结合整个剧情,我们无形中就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社会的小资们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现状。
ī
![ī](https://img.taocdn.com/s3/m/394f169183d049649b665876.png)
摄 影 手 法 移 动 的过 程 甚 是 平 稳 , 不矫揉 、 不做 作 。导演 使 用 的 妙 地 在 场 景 和 布 景 设 计 上 运用 这 一 象征 冷 暖 对 比色 。戏 中 苏
移 动 镜 头 是 用 来 过 场 的 。场 景 与 场 景 间 的平 移 ,或 从 黑 场 平 与 周 相 会 的酒 店 及 自己 的 房 间均 出现 鲜 红 色 的道 具 ,如酒 店 移 至 新 的场 景 。这 种 移 动 镜 头 与 张 曼 玉 纷繁 美丽 的旗 袍 交 相 长 廊 上 红 色 的 窗 帘 、 地毯 、 墙 纸 等 。红 色 有 着 两 种 截 然 不 同 的 配 合 。让 人 看 到 了场 景和 时 间上 的变 化 。在 苏丽 珍 和 周 慕 云 含义 : 一是热情与 爱, 另一种则是危 险的警号 。这正反 映出他 第 一 次见 面 喝 咖 啡 说 起 丈 夫 的 领 带 和 妻 子 的 皮包 时 ,使 用 了 们刻意的 自我抑制 , 既想爱却又警惕 自己, 不可 以做出越轨 行 快 的平移镜头 。突然的快速平稳移镜头,产生 了强有力 的视 为 。而在苏和周工作的地方则用上灰绿色作为主调,正好和 觉 冲 击 力 。这 个 镜 头 的 运 用 给 生 活在 慢 条 斯 理 的生 活 氛 围 中 鲜红色作一个对 比,显现 出他们在工作环境 内都刻意地收敛 的我 们 ,真 切 感 受 到 到 此 事 给 他 们 带来 的惊 讶 和 痛 苦 。两 人 自己 的爱 与 感 情 , 这 种 自我 欺 骗 , 让他 们 离真 爱 渐 行 渐 远 。 写小 说 的场 景 , 透 过镜 子 , 镜 头 在 一 直 平 移 。在 这 样 一 个 三 折 4结 语 镜 的映 衬 下 , 透过镜头和镜子 , 人 们 从 各 个 角 度看 到他 们 若 即 总之 , 王家 卫 在 《 花样年华》 中展 现 的 迷 离 隐 晦 的情 感 , 并 若 离 的样 子 。 通过这样 的情感传达带给我们独特 的观影感受 ,这上述镜头 影 片 结 尾 使 用 了大 段 的 空 镜 头 ,在 日暮 时分 的吴 哥 窟 遗 元素 的独到运用更为影片增色不少 ,展现 出导演独特 的艺术 迹 之 间伸 缩 移 动 , 平稳舒缓 , 意 境 全 出 。斑 驳 的 灰 色 古 建 筑 , 风格 。 撒落着夕阳的柔和光影, 传达出一种邈远而厚重的历史感, 配 以融入主人公情绪的大提琴娓娓低 诉,正可 以看作是这首排 参 考 文 献 律意味深长的尾联 , 余 韵无 穷 , 而这一段空景的主角, 就 是 那 ( 1 ] 母华敏, 滕朝军, 刘燕 . 此情可待成追忆一一电影《 花样年华》 评析[ J 1 . 电影评 贯穿全片的惆怅、 寂 寞 的心 绪 。 2细 节 的 处 理 隐 晦 , 用 多 样 的 道 具 加 强 叙 事 《 花样年华》 里最让人 印象深刻的是女主人 公苏频繁更换
遗憾的忧伤——浅析王家卫影片《花样年华》
![遗憾的忧伤——浅析王家卫影片《花样年华》](https://img.taocdn.com/s3/m/a768634bfc4ffe473368ab5d.png)
遗憾的忧伤——浅析王家卫影片《花样年华》作者:刘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5期摘要:《花样年华》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遗憾的纯美爱情故事。
女主人苏丽珍的丈夫和邻居周幕云的太太在逐渐的交往中发生了婚外情,两人经常不在家。
关键词:爱情电影音乐【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5-0020-1之所以选择王家卫,完全出于对其影片独特文艺的迷恋。
在商业片大行其道的今天,他依然固执的坚守自己的阵地,用光和影构筑自己心中烂漫的电影世界。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华语电影圈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众多出色的作品与导演,而王家卫无疑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电影作者之一。
他迄今为止的六部作品已经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虽然《花样年华》并没有太多王家卫招牌似的恍惚眩目的晃动镜头和数字语言的极端运用,但不规则的画面构图和艳丽但冷漠的色调依旧在述说着独属于他的那一份纯粹……《花样年华》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遗憾的纯美爱情故事。
女主人苏丽珍(张曼玉饰)的丈夫和邻居周幕云(男主人公梁朝伟饰)的太太在逐渐的交往中发生了婚外情,两人经常不在家。
这样一来,周幕云就常常孤单一人,而苏丽珍也只得独守空房。
在逐渐的交往中,周慕云和苏丽珍发现对方有许多与自己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比如看武侠小说等等,相互之间也变得越来越熟悉。
为打发寂寞,他们相约一起写武侠小说。
彼此的交往让周在不知觉中已爱上了苏,可是苏恪守“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原则小心的拒绝着周,可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心也已被他俘获。
正如影片中所说“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两人想进却又被各种顾虑拉回。
两颗心小心翼翼、难舍难分,却最终化成了无缘的伤痛”。
整部影片处处透漏着一种压抑的气氛和淡淡的忧伤,似乎都在指示着两位主人公最终的遗憾。
在日本作曲家梅林茂的三拍子主题音乐的烘托下,张曼玉扭动着曼妙的身姿,穿行在狭窄的楼道。
从《花样年华》分析王家卫的叙事和影像风格
![从《花样年华》分析王家卫的叙事和影像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03e714e51e79b8969022625.png)
从《花样年华》分析王家卫的叙事和影像风格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从《花样年华》分析王家卫的叙事和影像风格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华语电影圈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众多出色的作品与导演,而王家卫无疑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导演之一。
王家卫执导的电影风格独特,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原创性的元素,其电影中强烈鲜明的个人风格将他与其它导演明显的区别开,多年来都被视为电影界的一个异数。
他以极具个性的电影叙事风格创造了不少经典之作,可谓当今中国导演中最具个人风格和影像色彩的导演。
他的代表作之一、电影《花样年华》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香港两个中年人的心情故事。
表现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内心冲突和情感困境,传达了人物难以捕捉的微妙情绪。
故事叙事手法独特,通过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处理,丰富了人物的情绪与心理,从而充分渲染了情绪,使其潜在意义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该影片曾在2000年获得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花样年华》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我认为主要在于导演独特的叙事与影像风格。
本文就将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花样年华》,探讨王家卫的叙事风格与影像风格。
一、王家卫的叙事风格。
王家卫的叙事有以下四个明显的个人风格:1、叙事结构:片段组合影片被音乐明显分成若干节,每节相对独立完整。
这些小节信息量相当,充分表达了一种情感状态,为影片建立了稳定的节奏和基调。
这部电影如散记一般,一个个跳跃镜头组成流畅的叙事,讲述一种复杂情绪,表现中年人对流逝青春的回首。
影片里的婚外恋情节被演绎成男女间细腻敏感的情绪感应。
王家卫在叙事上非常另类,不交代来龙去脉,用曲折的细节手法传达故事情节,必须用心读细节才能读懂故事要传达的的点点信息。
这一点从王家卫的其他电影也可以看出来。
这个也可以算是王家卫的一个叙事风格。
2、叙事技巧:细节表述一般影视情节曲折起伏,用特殊事件和结局吸引观众,以获得最佳收视效果,而《花样年华》所表现出的叙事风格另有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镜下的镜头——对王家卫《花样年华》拍摄镜头的分析高超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花样年华》营造了一段怀旧感伤、抒情隐喻的爱情故事,在缓慢伤感的电影旋律、唯美动情的影像画面中显得异常动人.提到王家卫电影,你也许会想到那些风格独特的空镜头、各具深意的道具、隐喻性的慢镜头,他的电影极具个人风格,总表现都市人群的精神气质.摘下他的“墨镜”,我们可以看到简单的镜头下隐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情绪与含义.
【总页数】1页(P79)
【作者】高超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31
【相关文献】
1.影视镜头拍摄和剪辑技术在动画镜头语言中的影响与应用 [J], 卓婧
2.真实,在镜头中升格、升华——兼谈新闻纪实类电视拍摄镜头的运用 [J], 徐达平
3.蒙太奇镜头组与长镜头拍摄方式之比较 [J], 张执松
4.墨镜下的镜头——对王家卫《花样年华》拍摄镜头的分析 [J], 高超;
5.分镜头脚本绘制与宣传片拍摄“预导演”——论2010广州亚运会宣传片分镜头脚本绘制的作用 [J], 谭晓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