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物证实验室规章制度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与工作计划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与工作计划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一、实验室文明行为规范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喝水。
2.进入实验室必须更换实验室专用鞋(不得穿着拖鞋、高跟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鞋子)。
3.实验室内禁止携带手机、照相机等设备。
4.禁止在实验室内吆喝、打闹、大声喧哗。
5.实验室内禁止私自使用设备、器材等。
二、实验室使用规定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查看工作计划,掌握实验室使用时间安排。
2.使用实验室器材、设备前应认真查看说明书并按照规定使用。
3.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归还器材、设备到指定位置。
4.发现设备、器材损坏或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上报实验室主管人员。
三、实验室安全规定1.在实验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安全装备,不得突破安全极限操作。
2.实验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设备干燥、清洁,并确保设备完整。
3.实验室内禁止随意调试电路。
4.禁止在实验室内使用带有高压的设备,如高压电源、液氮等。
工作计划:一、实验室日常维护计划1.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清理、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器材、设备,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3.定期对实验室内的器材、设备进行清点、整理,保证器材设备及时归位。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1.加强实验室安全防范与管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练习,提高安全意识。
2.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科研项目计划1.组织实验室成员开展科研项目,提高实验室的实际应用价值。
2.积极申请各类项目,引入高端科研人才,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水平。
3.与大学校内外相关研究团队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研究。
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规范

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规范一、引言电子物证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
为了保证电子物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建设一套规范的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的建设规范,以确保公正、准确的电子物证检验。
二、实验室硬件设施1. 设备选购在建设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时,需要选购各类专业设备,如电子取证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选购时,需要考虑设备的质量和性能,选择可靠、高效的设备,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实验室空间布局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应合理、科学。
实验室内应设置取证区、数据处理区、设备存放区等功能区域,以实现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
同时,应确保实验室的通风、防尘等环境条件良好,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三、标准化操作流程1. 实验室管理规范为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规范。
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使用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等,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记录,以提供后续追溯和审查。
2. 取证流程规范在电子物证检验过程中,取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实验室应确定标准的取证流程,包括保证物证来源可靠、取证设备正确使用、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等。
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电子物证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规范电子物证的处理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
在实验室中,应建立数据处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数据提取、数据分析、数据还原等环节。
通过标准化的处理规范,保证取得的结果准确、可靠。
四、数据安全与保密1. 数据安全保障为了确保电子物证的数据安全,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包括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防篡改、数据加密等措施,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信息保密措施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客户的隐私和商业机密。
在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中,应采取措施确保信息的保密,避免泄露和滥用。
五、实验室人员素质与培训1. 人员素质要求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一、实验室简介电子实验室是我院进行电子技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承担着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等任务。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实验室开放时间1. 实验室开放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工作计划确定,一般在正常工作日内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2. 实验室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根据需要可安排开放,使用人员需提前向实验室负责人申请。
三、实验室管理1. 实验室实行管理员负责制,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实验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发现故障及时报修,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清理实验室,保持环境整洁。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酒、饮食,严禁私拉乱接电源线路。
4. 实验室内的实验设备、器材和材料,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搬动、损坏或私自带出实验室。
5. 实验室内的实验设备、器材和材料,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人员需妥善保管,用后及时归位。
6. 实验室内的实验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拆卸或改装。
确需拆卸或改装的,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7. 实验室内的实验废弃物,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四、实验教学管理1. 实验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和实验大纲进行,实验教师要提前准备实验教案,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2. 实验教师要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实验教师要严格执行实验教学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或擅自调课。
4. 实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实验错误。
5. 实验教师要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五、科研管理1. 实验室面向全院教师和研究生开放,支持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工作。
2. 利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需提前向实验室负责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
电子物证中心管理制度

电子物证中心管理制度
电子物证中心管理制度
电子物证中心管理制度
电子物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面向社会以及公、检、法、司等实战部门提供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和计算机取证服务的主要场所,为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以及数据保密性,在学院制定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前提下,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管理制度。
1、实验室管理人员,每日下班前对中心的设备进行清点、检查和登记,打扫卫生,并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门、窗、电源关闭。
2、未经允许,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为确保委托人的权益和实验室的保密原则,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委托人办理案件委托或结案手续时,原则上只能在案件受理台旁的休息区等候,无特殊原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工作区域。
3、设备使用人必须如实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运行所得数据保存至制定目录和文件夹,并及时进行数据备份、刻盘保存。
设备使用完毕,将数据线等物件按原来位置摆放整齐,交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清点无误后,方可离开。
4、设备使用人员需按照实验室设备的正规操作流程使用设备,使用完毕须及时关闭设备电源。
若因人为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实验室设备故障,须照价赔偿。
5、若需要外借设备(如摄像机、照相机等),须向实验室管理人员填写《设备借用登记本》,确保按时归还。
在设备借用期间,出现设备遗失、损坏,须照价赔偿。
6、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嚼槟榔、吃零食和随地吐痰,严禁穿背心、拖鞋进入实验室。
电子物证鉴定规章制度

电子物证鉴定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子物证鉴定工作,保障司法公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对案件中涉及的电子物证进行鉴定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数据、网络信息、手机短信等电子数据形式的信息。
第三条电子物证鉴定应当遵循客观、科学、严谨的原则,依法履职,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可靠。
第四条电子物证鉴定的主体为具有资质的电子物证鉴定机构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从事鉴定工作。
第五条电子物证鉴定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鉴定结果的机密性。
第六条电子物证鉴定机构和人员应当秉承公正、独立、公开、透明的原则,不得违法利用鉴定结果或泄露鉴定对象的隐私信息。
第七条对于电子物证鉴定过程中的争议和异议,相关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再审,鉴定机构应当接受再审决定。
第八条电子物证鉴定工作应当与司法机关密切配合,保障司法正常进行。
第二章电子物证鉴定程序第九条电子物证鉴定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基本步骤:(一)接案审查:鉴定机构收到鉴定请求后,应当进行案件审查,确定鉴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取证保全:为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鉴定机构应当对涉及的电子物证进行取证保全,并保证取证行为的合法、规范。
(三)初步分析:鉴定机构应当对取得的电子物证进行初步分析,初步了解相关情况。
(四)详细鉴定:鉴定机构应当对电子物证进行详细的鉴定分析,确定相关事实。
(五)报告撰写:鉴定机构应当撰写鉴定报告,详细记录鉴定过程和结论。
(六)结果确认:鉴定机构应当将鉴定报告提交相关司法机关,接受结果确认。
第十条电子物证鉴定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中立原则:鉴定机构和人员应当客观、中立地进行鉴定工作,不受外界干扰。
(二)证据保全原则:鉴定机构应当严格保护电子物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取证过程合法、规范。
(三)独立性原则:鉴定机构和人员应当独立开展鉴定工作,不受任何外部压力和影响。
电子物证中心管理制度

电子物证中心管理制度一、电子物证中心的组织架构电子物证中心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其管理工作,一般可以划分为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安全保障部门三个主要部门,每个部门都应该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中心的整体规划、人员管理和资源配置等工作,技术部门主要负责对电子证据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安全保障部门主要负责中心的信息安全、数据保护等工作。
二、人员管理及资质要求为确保电子物证中心的正常运转,中心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人员招聘时,应该严格按照岗位要求,进行资质认证和背景调查,确保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操守。
此外,还应该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电子物证的收集和保存电子物证中心应该建立完善的电子证据收集和保存制度,明确电子证据的来源、提取方式和保存期限。
在收集电子证据时,应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应该建立覆盖各种情况的电子证据保管措施,确保证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电子物证的分析和鉴定电子物证中心的技术部门应该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提取、分析和鉴定各类电子证据。
为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应该建立专门的鉴定标准和流程,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负责鉴定工作,并进行多次复核和验证,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
五、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作为执法机构或企业组织的关键部门,电子物证中心应该加强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数据保护机制。
应该加密重要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建立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风险。
六、制度落实和内部监督为确保电子物证中心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制度执行评估机制。
定期对中心的工作和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整改,确保制度的规范、高效运行。
七、外部合作和信息共享为更好地服务于执法机构或企业组织,电子物证中心应该积极开展外部合作和信息共享,与相关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应对电子取证工作中的难题和挑战。
电子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电子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电子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 1 条为规范电子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确保实验室安全,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 2 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子实验室的人员。
第 3 条电子实验室应具有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实验室设备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 4 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持续进行专业培训,以提升自身素质。
第二章实验室使用第 5 条使用电子实验室需要提前进行预约,并按照预约时间进行实验。
第 6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定的时间范围,不能超时使用实验室。
第 7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在使用实验室设备前,应进行相关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用。
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立即报告维修。
第 8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用电规定,合理使用电力资源,做到节约用电,杜绝浪费。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第 9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必须穿戴实验室指定的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实验手套、防护眼镜等。
第 10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违反安全规定。
第 11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对实验室的化学药品、毒性物质等进行了解和了解相关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第 12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必须进行相关操作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掌握操作的注意事项。
第 13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并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实验室设备管理第 14 条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第 15 条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设备问题及时报告维修。
第 16 条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的使用计划,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
第 17 条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应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安全保密,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设备或泄露相关技术资料。
第五章实验室信息管理第 18 条实验室使用人员应按照实验室的规定,正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等。
电子实验室管理制度

电子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子实验室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提升实验室研发能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电子实验室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等。
第三条电子实验室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实验室管理应坚持科学、规范、公正、公平、诚信的原则,加强研发和创新,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实力。
第五条实验室管理应坚持信息化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条实验室应加强与产学研结合,强化实验室在技术创新和转化方面的作用。
第七条实验室管理制度应不断完善,及时修订,不断适应实验室管理的不断变化。
第八条实验室应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增强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九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实验室主任。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机构第十条电子实验室设有实验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教师担任。
第十一条实验室主任应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任务的分配,并监督工作的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负有全面责任,包括实验室内部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项目管理等。
第十三条实验室主任应及时向上级管理机构汇报实验室的工作情况,并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领导和指导。
第十四条实验室设有实验室秘书负责行政办公工作,由专业人员担任。
第十五条实验室秘书应协助实验室主任处理实验室日常事务,并做好相关文件的归档和管理。
第十六条实验室设有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由专业人员担任。
第十七条实验室管理员应做好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及时报修、报废或更新设备。
第十八条实验室设有实验室安全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由专业人员担任。
第十九条实验室安全员应负责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
第二十条实验室安全员应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督察和隐患排查,并及时报告并整改。
第二十一条实验室设有信息员负责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管理,由专业人员担任。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规章制度一、加强防盗,离开实验室要锁门,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闲杂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二、要爱护实验室的一切财物,不允许私自拿取实验仪器实验元件及相关图书,每次拿取需要试验物品需要事先登记。
三、凡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设备,致使损坏者,根据情节公司要给予通告批评,并要按规定赔偿损失。
四、电器设备的线路必须按规定装设,禁止超负荷用电。
五、实验室的电源,火源要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经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不得违章设置。
六、实验室水电设施要安全,完好,室内要清洁卫生,仪器设备摆放整齐。
实验室门禁止堆物封闭,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七、实验室的钥匙只能钻人保管(实验室工作人员每人一把),持钥匙者要对该实验室的安全和财产负责,实验室不得住宿或作他用。
RULES OF LAB1.For being against burglars, please lock the door when you leave the lab, also takecare of your values and no unauthorized access prohibited!2.Carefully treat everything in the lab. Experiment apparatus should be hand overby staffs working in the lab, and every time hand over should be registered. No one can bring out anything personally without registration.3.Everyone who breaching operation regulations or using the experimentapparatus without authorization, which causes the damage of the apparatus, should be criticized or punished and should compensate all the losses!4.The electronic line should be set as required; over load of electricity utilization isforbidden.5.The electricity and fire in the lab should be responsible by specially-assignedperson. And routinely doing safety check. So as to ensure safety in the lab.6.The establishment of electricity and water should be always ok. And pleasealways keep the lab clean. Never stack the door of the lab, so that people can evacuate fast when emergency happens.7.The laboratory key can only be kept by the master (Each of the laboratory staffshave one key), those who hold the ke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and the property of laboratory, the laboratory may not been stayed or for other using.。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篇一: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电子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电子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反映科学研究、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划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特制定相关制度如下:1. 本室用电380V、220V,用电前应先检查设备连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合闸送电,不得带电拆、卸仪器设备,遵守用电规则,确保安全;2. 不得穿拖鞋、背心入内,女同志不能披长肩发操作,以防万一,加强实验室的钥匙管理,不得私自配备或转借他人,与本室无关的人员,不准随意进入;3. 焊接元器件时,应按焊接操作技术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暂时不用的电烙铁应及时断电,放置在安全的位置上,注意减少焊锡等低值品的损耗;4. 在印刷电路板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环保,废液应及时处理,不得随意乱倒,污垢要及时清除,保持地面、水池清洁;5. 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时,应尽量减少外出,确保实验全程有人看护,若出现异常应立即中断实验,检查故障;6. 使用各类仪器时,应先熟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使用注意事项,然后再按要求进行操作;7. 实验仪器,由仪器负责人定期检查、维护。
仪器若有故障,应及时告知仪器负责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卸、移动、更换仪器设备; 8. 实验人员应科学合理地使用实验原料,避免铺张浪费。
爱护公共设施,对于个人登记使用的计算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9. 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当天的实验在当天必须完成实验报告上交,对于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数据应妥善管理,废旧数据集中处理,防止实验数据、实验成果泄露造成麻烦;10. 每次实习结束时,应关断所用仪器设备电源,清洁并整理好操作台,摆好椅子。
对于产生刺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换气结束后再离开实验室; 11. 下班时应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电源是否关断,所有电烙铁是否断电并已冷却,所有水源是否关闭,门窗是否关好,水龙头是否关好,确定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去。
网安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值班制度1

网安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值班制度1第一篇:网安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值班制度 1网安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值班制度1、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实验室制定的有关网络、设备和软件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2、值班人员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及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做好情况处理记录。
3、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不得擅离职守,根据值班工作内容和程序要求,负责处理值班期间的一切日常事务(包括送检设备的受理、登记、外观拍摄、检测完毕设备的回退、检测报告提交等工作)。
4、值班人员未经主管人员批准,实难室内的取证设备以及配件、软件、资料等任何物品不允许私自带出实验室。
5、值班人员不得随意允许外部人员进入证据获取和数据分析区域,若因工作需要,应向部门领导请示和报告,并登记外部人员进出情况。
6、值班人员要爱护设备、仪器、工具、资料,做到精心使用,妥善保管。
7、值班人员要保持值班区域和实验室的环境清洁,物品和设备要摆放整齐。
8、值班人员应详细做好值班日志记录,并与下一个值班人员做好工作交接。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面试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功能描述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主要功能为防范和打击计算机犯罪,提高公安网络警察整体技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落实科技强警战略。
实验室的功能建设必须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建设的规范性、流程的科学性,鉴定的权威性。
实验室的功能描述如下: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的工作范围1、重点开展计算机犯罪现场保护技术,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取证、检验技术,计算机犯罪专用侦查技术,计算机犯罪证据固定与保全技术,电子物证鉴定技术研究。
2、加强密码破解与网络攻防技术,数据恢复、计算机犯罪仿真、网络犯罪侦查技术以及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研究和建设,及时、全面、有效地发现、控制和打击计算机违法犯罪行为。
3、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建设和科技研究,充分应用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力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电子实验室使用规范

电子实验室使用规范
第一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学习和遵守实验室使用规范。
第二条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按指定座位就坐,服从指导教师安排。
第三条首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必须进行电子实验室安全使用培训。
第四条严禁携带任何食品、饮料、烟火进入实验室。
第五条指导教师在实验开始前清点实训所需设备、工具和仪器,按需取用实验元、器件,做好相关使用记录。
第六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必须首先教会学生使用实验设备、工具和仪器,杜绝学生因不规范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和仪器设备的损坏。
在实训设备和仪器出现故障时,学生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无法修复的人为损坏需照价赔偿。
第七条节约使用实验材料、水电等,避免浪费。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将仪器设备、材料带出实验室。
使用时应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不得乱扔实验垃圾。
第八条使用仪器和插拔接线时应力度适当,严禁粗暴操作。
焊接时避免烫伤实验台。
避免用锋利物品刮擦实验台。
发生实验台损伤事件,学生应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
第九条学生开展实验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不得随意连接电路。
接线时关掉相应实验面板电源开关,接线完毕经认真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
第十条发生实验台保险管烧毁事件必须查明原因并对实验台全面检测后,方可更换保险管继续使用。
第十一条学生完成相关训练内容后,必须将自己的实验工位清理干净。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检查所用的仪器设备的状态,确保全部断电。
经实验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第十二条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必须安排学生打扫实验室,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与工作计划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与工作计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规范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行为,维护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本规章制度与工作计划。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实验室内工作的人员,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等。
第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电子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第四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实验室主管的安排,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第一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秩序。
第二条:实验室禁止吸烟、饮食或带入易燃易爆物品。
第三条:禁止在实验室内进行违法、违规操作或非法实验。
第四条:禁止在实验室内使用未经许可的仪器和设备。
第五条:禁止擅自更改或修复实验室仪器设备。
第六条:禁止私自带走实验室器材、耗材或实验数据。
第七条: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急救药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实验室设备管理第一条:实验室设备必须按规定使用,禁止乱拆乱用。
第二条: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第三条:实验室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第四条:禁止私自拆卸或修复实验室设备,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五条:实验室设备的投入使用和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并进行记录。
第四章:工作计划第一条: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第二条: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求,制定周/月/年工作计划,并及时调整。
第三条: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资源,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第四条: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果,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注重团队协作,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第六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
第七条:加强自身学习和专业能力提升,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第五章:附则第一条:违反本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的行为,将被予以纪律处分,直至开除。
电子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电子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2. 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实验室安全。
3. 实验室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应认真执行实验室安全规定,对实验室安全负直接责任。
三、安全设施与器材1.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紧急洗眼器、防毒面具等。
2.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实验器材,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3. 实验室应定期检查安全设施与器材,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四、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3.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实验参数。
4. 实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5.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室整洁,不得随意堆放实验器材和废弃物。
五、安全防护措施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实验室化学品的基本知识,了解其性质、危害及防护措施。
2. 实验室应设置危险化学品存放柜,存放危险化学品,并标明其名称、性质和危害。
3. 实验室应设置通风设施,确保实验过程中有害气体、蒸汽等得到有效排放。
4. 实验室应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事故处理与报告1. 实验室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2. 实验室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3. 实验室应定期对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并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实验室安全。
学校实验室电子产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实验室电子产品的管理,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实验室中的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实验仪器等。
三、管理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电子产品的整体管理,确保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电子产品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3. 教师和学生应遵守本制度,合理使用实验室电子产品。
四、管理制度1. 入库登记实验室电子产品入库时,管理员应详细记录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价格等信息,建立电子和纸质档案。
2. 使用规定(1)教师和学生使用实验室电子产品前,应向管理员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2)使用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不得随意拆卸、改装设备。
(3)使用完毕后,应将设备放回原位,关闭电源,整理好实验场地。
3. 保养维护(1)管理员应定期对实验室电子产品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实验室主任,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
(3)未经专业人员允许,教师和学生不得自行修理设备。
4. 备品备件管理(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备品备件,以便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2)备品备件应登记在册,由管理员负责管理。
5. 检查与考核(1)学校定期对实验室电子产品进行检查,评估设备使用状况和维护保养工作。
(2)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进行批评教育或追究责任。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职责、维护设备完好、成绩显著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损坏设备、浪费资源的行为,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相应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实验室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实验室电子产品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电子产品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体教师和学生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实验室电子产品的良好状态。
电子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电子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子实验室的管理,在实验室内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保障实验室成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特制定本规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管理制度适用于电子实验室的所有成员,包括实验室主任、教师、学生等。
第三条电子实验室的管理原则是依法合规、安全第一,保护知识产权,文明礼仪,合理高效。
第四条实验室成员有权了解并要求严格遵守本规章管理制度的规定,有义务遵守和执行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机构第五条实验室主任是电子实验室的主要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实验室的工作负有全面的监督和责任。
第六条实验室主任由学校领导任命,任期为三年,经过任期评审合格后续聘。
第七条实验室主任的职责包括:制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组织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监督实验室的经费预算和使用、督促实验室成员遵守规章制度、协调实验室内部冲突等。
第八条实验室主任有权利:行使实验室的实际管理权,调动实验室成员的积极性,对实验室成员进行奖惩。
第九条实验室主任应每年向学校领导汇报一次工作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并接受学校领导的监督。
第十条实验室设立实验室委员会,由各专业相关的教师和学生组成,负责协助实验室主任进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第十一条所有实验室成员必须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加强学术道德和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培养,切实做到规范行为、文明礼貌、互相尊重。
第十二条实验室成员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和研究时,必须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实验室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安全预防措施,不得私自改动设备和仪器。
第十四条实验室成员在实验室内不能穿泳装、拖鞋、短裤等不符合实验要求的穿着,女生必须系好长发,严禁留长指甲等危险行为。
第十五条实验室成员必须合理使用实验室的各类物品,杜绝浪费现象,对实验室设备及仪器要认真维护,如有损坏要及时报告。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1. 实验室介绍电子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的场所,致力于提供一个安全、高效和有序的工作环境。
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
2. 准入与管理2.1 实验室准入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许可的人员才能进入电子实验室。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和防静电工作服。
2.2 访客管理访客需要提前申请访问实验室,并在进入实验室前接受相关规章制度的培训。
访客进入实验室必须有实验室成员的陪同,并且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定。
2.3 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以下简称“管理员”)是实验室的管理者,负责实验室设备的维护、技术支持和安全管理。
管理员有权决定安排和调配实验室资源,并对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进行监督和执行。
3. 设备使用3.1 实验设备预约实验设备的使用需要提前进行预约,确保公平合理地分配实验室资源。
预约时需注明使用时间和设备,预约后如有变更需提前通知管理员。
3.2 设备使用要求在使用实验设备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使用。
禁止私自改变设备的配置和参数设置,如有需要必须事先征得管理员的同意。
3.3 设备维护设备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使用完毕后,应关闭设备电源并将所使用的工具和耗材放回原处。
4. 实验室安全4.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所有实验室成员和访客在实验室内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禁止吃喝和吸烟、正确处理化学品等。
4.2 灭火器和急救设备实验室内设有灭火器和急救设备,所有成员须了解其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使用。
4.3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包括化学品容器、废弃电子元器件等,必须按照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并不得随意丢弃。
5. 实验室文明5.1 保持整洁实验室是共享的工作空间,每个成员都有责任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干净。
使用完毕后,应将工具和材料归位,并清理工作台面。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与工作计划

电子实验室规章制度一、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制定本制度旳目旳在于规范实验室仪器设备旳使用和维护旳方式及措施,以保证发挥仪器设备旳效益以及实验室旳正常运转。
2.本制度旳合用范畴为波及实验室拥有旳所有仪器和设备旳使用、管理、维护旳管理行为。
3.在发生本制度没有明确,而波及仪器、设备旳所有行为时,解释、执行权在实验室。
4.多种仪器设备必须建立专人负责制,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建档建卡,做到技术档案资料齐全、完整。
5.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方能上机操作,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仪器设备实行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仪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写出事故报告,仪器设备旳故障现象、维修过程均须记录备案。
二、实验人员管理措施1.所有进入实验室旳学生都必须遵守实验室旳管理制度。
2.实验开始前,检查本组内仪器设备、器材与否齐全且完好无损、规格与否合用。
3.实验时,小组内人员应有分工,并轮流担任接线、记录、观测、操作等工作。
4.线路连接应对旳、牢固、整洁、美观。
线路连接完毕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改接线路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5.合闸通电后,不要抚摸带电裸露部分,注意人身和设备旳安全。
测量数据和操作仪器设备时,要认真仔细,力求精确,以免过后因数据错误导致实验失败。
6.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现象、异常气味或其他危险迹象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切勿惊恐失措。
7.实验结束后,检查、清理所用旳仪器、仪表、元器件、设备和导线,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修复,避免影响其他实验。
8.人为导致仪器设备旳损坏,要追究使用人旳责任直到补偿。
9.工作结束后,废物要放入纸篓或废物箱内,保持工作台整洁。
三、管理人员职责1.应熟悉仪器、设备旳使用措施及特性,指引使用者对旳使用仪器。
2.爱惜仪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发现故障及时安排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
3.实验前必须熟悉实验内容、操作环节及各类仪器旳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作好必要旳安全防护。
电子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电子实验实习中心安全管理制度一、电子实验室学生守则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
2、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参加实验,不得迟到、早退。
3、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打闹,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丢纸屑杂物,要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整齐清洁。
4、实验准备就绪后,需经指导教师检查,方可进行实验。
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不准抄袭他人实验结果。
5、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不准将实验室物品带出室外。
6、实验室要切实注意安全,若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向指导教师报告,待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7、实验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将仪器设备恢复原位,经指导教师查验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及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电工电子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大事。
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实验室必须按“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主任为责任人的安全责任机制,加强安全管理。
2.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定,大功率教学仪器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3.定期检查仪器设备,保持仪器设备性能良好,贵重仪器设备应设专人负责妥善管理。
4.实验室内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本室的教学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5.实验室内非因工作需要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注重防火防爆。
6.实验室门锁钥匙要落实专人管理,严防丢失、配制。
严禁挪用、损坏实验室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7.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实验教学完成后,注意关好门窗,断电断水,检查实验室内仪器设备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物证实验室规章制度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子取证数据取证及相关领域的实验室建设服务。
先后推出先进且符合标准的全新电子数据/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解决方案。
以客户需求为出
发点,遵循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功能化的设计原则,针对不同行业提出功能完善、符合客户需求的极具现代感、科技感、专业感的新一代实验室方案。
并先后承建了实验室项目若干。
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我司紧贴当下公安部门信息技术侦查业务工作的实践需求,集成了主机、手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等多种电子数据取证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综合取证实验室建设方案,具备强大的取证能力、完备的移动数据取证能力,灵活的远程布控取证能力,以及完善的数据后处理与深度挖掘关联分析能力。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目标和案件业务处理流程,综合取证实验室划分为业务受理与办公保障区、前端业务侦查区、远程布控区、数据后处理分析区、会议室与机房等配套设施。
综合取证实验室建设的功能目标应定位于四大能力的实现:
①强大的侦察取证能力:前端侦查业务的取证工具具备功能完善、拷贝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构建可视化的作战平台,能够在线指挥侦察员行动,实时调整作战计划,最大程度地提高侦察效率。
②完备的移动数据取证能力:具备对目标主机、手机以及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磁盘快速获取、拆解取证、数据恢复、云端取证的能力。
③灵活的远程布控取证能力:具有强大的远程布控能力。
④完善的数据后处理能力:具备案件管理、案件特征提取、数据关联分析和历史案件数据积累的能力。
能够根据这些数据挖掘出嫌疑主机和手机中的各个联系人,并进一步分析出这些联系人与案件相关的信息。
方案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正进入一个电子化的时代,计算机等相关设备、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丰富和改变着人们生活,同时,也为犯罪分子所利用,应用到犯罪活动中。
各种涉及电子物证的违规犯罪不断涌现,电子物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超越传统的全新证据形式,在各种案件中出现。
展望未来,可以预见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犯罪痕迹将遗留在犯罪分子自觉或不自觉使用的电子设备上,对其检验鉴定将成为中物院防范活动的必备环节,难以依托其它部门承担如此大量的工作。
当前,国内从事电子物证检验的部门主要是国安、公安、检察、海关缉私局等相关鉴定部门。
根据与其交流的情况,目前在硬盘、存储卡等存储介质的数据、电子邮件的检验分析、数据库的检验分析、软件功能检验分析、手机信息读取分析等多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国家已经提交了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其中已经正式提请将电子证据作为正式的证据列入草案中,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法律高等教育中电子证据的获取及鉴定将成为司法程序中重要的一环,高校急需培养大量熟悉并熟练掌握电子证据获取的人才,建设一个设施完备、课程完善、实战操作集于一体的高规格电子物证实验室成为今后的工作重心所在!
对于任何一个司法活动来说,证据是它的核心和灵魂。
证据的确凿充分程度将决定一个案件的胜负命运。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电子证据的使用将成为庭审的焦点。
因此,电子证据的来源、检验过程、鉴定流程的标准化、证据提取的透明度等将会日趋规范,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规范电子数据刑事鉴定工作已势在必行。
要证明任何调查人员收集到的证物没有被修改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与计算机相关的证物也不例外。
在举证过程中,我们还需证明调查人员在取证过程中没有造成任何对原证物的改变,或者说明存在由于计算机的本质特征造成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对证物在取证意义上没有任何影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电子数据鉴定技术手段与管理水平上尚有差距。
在电子数据鉴定工作中仅凭职业道德是不够的,法庭举证依据的是证据,电子证据的获取应该有一个安全的“证据链”。
而且,受检的电子证据要始终保证在“全天候”令人信服的监督之下,使用这样的电子证据在证实犯罪的过程中才会更具权威性。
目前由于技术条件等诸多原因,公安机关现有的司法鉴定硬件条件并不能满足司法活动的需求,因此,建立与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势在必行。
通过建立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可以满足业务需求跟实战需要,通过符合司法规范、严格、专业的电子取证程序取得的证据来保证取证过程、取证技术和证据保存等取证环节保证取证规范、减少由于不规范鉴定带来的争议,对证据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作为诉讼中认定事实的依据,有效地保证司法的公正性、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与利益。
建设方案概况及特点
方案概况
电子数据取证即是对电子数据(主要指计算机,也包括电子数据终端、数码影像设备等)进行包含保留、识别、获取、纪录及解读计算机媒体的资料。
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则是计算机鉴定人员从事涉计算机犯罪案件受理、电子数据勘查、调查取证、数据恢复、密码破解、鉴定分析、证据储存、流程记录和卷宗归档管理的专门区域。
电子数据司法取证必须依循着定义良好且清楚,兼具灵活与弹性的方法、程序,进行计算机媒体的资料搜集、分析及展示,其最终的目的是取得司法审理时作为判决的证据。
通过全国各地相类似的实验室或鉴定中心建设的标准、方式,以及相关流程及工作制度,可以对本项目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的建立做出配套的规范,对实验室的建设过程起到好的指导、服务和技术支持作用。
建设目的
本期拟建立国内大学领先的电子物证检验和鉴定实验室,以计算机及专网、手机单机及硬盘、闪存、U盘、SIM卡等存储介质为检验鉴定对象,配备先进、成
熟可靠、高集成度的电子物证识别、发现、提取、保存、恢复、显示、分析和鉴定设备,集成网络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建成具备严格流程监管、集约高效的网络化实验室,具有跨平台(Windows/Linux/Apple/Solaris/AIX/HPUX/FreeBSD)现场勘验、介质修复与数据恢复、数据保密销毁、密码破解、综合分析与鉴定能力,能实现一人多案、多人一案、多人多案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电子物证取证及鉴定、侦查线索搜寻、信息安全与保密服务。
本系统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工作职能要求来建设,建成后能够具备以下功能:
1、涉案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
2、电子证据的检查与实时监控;
3、证据固定与校验;
4、电子证据分布式取证分析与鉴定;
5、日常密码破解;
7、存储介质数据销毁;
8、软硬件仿真取证;
9、手机信息调查;
10、电子数据逻辑修复及介质物理修复;
11、声纹对比鉴定。
方案设计原则
在对建设单位实验室建设需求作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我方认为,本次项目的技术领域跨度大,建设水平要求高,高新技术使用广。
因此,这几个特点都成为了本方案制作过程中的一直坚持的原则。
本方案在系统软件、硬件、网络的设计与建设、机房内设备摆放与装修设计等方面,都严格遵循国际国内规范和有关司法鉴定流程,按照国际电子证据鉴定的原则和要求,在充分了解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和系统建设。
本方案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美国、香港等电子证据鉴定中心建设方案精髓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司法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到够用、实用、管用、好用,使其更加贴近公安系统的实际业务工作,更易于管理和维护,更具有人性化的特征,更符合司法规程。
方案特点
本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系统建设的整体性
在系统建设中坚持满足计算机取证各个步骤的整体和系统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2、突出系统建设的实用性
系统的建设应该满足科研和实战两方面的需求,重点放在为一线实战部门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强调实际应用效果,把是否发挥效益作为衡量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
同时,在满足实战要求的前提下,还能够进一步发挥科研方面的作用。
3、注重系统建设的先进性
系统建设要与电子证据鉴定先进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在满足司法活动发展对电子数据鉴定的需求,保障系统长久生命力的前提下,保证系统先进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4、强调区域划分的科学性
电子数据取证所牵涉的功能非常广泛,因此我们以电信级企业网络的建设标准对各个房间的功能进行严格规划和利用,使各个功能区域不但便于功能的突出体现,也便于相关工作的开展。
5、把握系统建设的连续性
处理好系统建设发展和原有系统的连续性的关系,在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基础设备,保持一支长期稳定的开发、管理队伍。
6、配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技术跨度大,服务要求高的项目来说,一套完整的工程实施方案、人员组织结构、质量管理机制和技术支持体系,对项目本身的实施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凭借多年的工程服务经验,我们积累整理出一套的完整的工程服务机制。
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
同时,本项目方案书还根据实际要求和工作需求,补充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计划。
如:增加IC卡门禁系统,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增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摄像头及监控通道数量,确保证据监督链的全程监控等等,供建设招标方选择和参考。
方案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