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精华解读

合集下载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03
通过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排除其他可能的
感染源。
治疗方案选择
1 2
根据病原体种类选择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体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 抗生素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情况,选择 适合的治疗方案。
3
根据医院条件选择治疗方案
根据医院的药物库存、设备条件等实际情况,选 择可行的治疗方案。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 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 专家共识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19
目 录
• 引言 • 血液培养技术概述 • 血流感染诊断流程 • 血液培养技术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的临床效果评

目 录
•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的局限性及改 进措施
• 结论与展望
临床有效率
总结词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的临床有效率较高。
详细描述
血液培养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血流感染,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漏 诊和误诊的情况。在临床实践中,血液培养技术的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为医 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并发症发生率
总结词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培养时间
血液培养一般需要2-7天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式有 所差异。
阳性结果判断
在培养过程中,如果发现培养瓶中的细菌数量增加,或者 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到病原菌的存在,即可判断为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判断
如果在培养过程中未发现病原菌的存在,则可判断为阴性 结果。
CHAPTER 05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 诊断的临床效果评估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ppt课件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PCR、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血液样本中的病原菌进 行检测和鉴定。
血液培养技术应用场景
01
02
03
疑似血流感染患者
对于疑似患有血流感染的 患者,如败血症、感染性 心内膜炎等,进行血液培 养以明确诊断。
术后感染监测
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感染 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术 后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
临床特点和预后。
感染死亡率高
血流感染病情严重,进展迅速, 死亡率较高,是临床面临的重要
问题之一。
血流感染诊断方法比较
1 2 3
传统诊断方法
包括血培养、血沉、C反应蛋白等,具有操作简 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易漏诊和误诊。
分子生物学技术
如PCR、基因测序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血流感染病原体,但 操作复杂、费用较高。
规范临床实践
制定专家共识,规范血液培养技术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实践。
减少误诊和漏诊
通过共识的推广和实施,降低血流感染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共识制定过程
组建专家团队
由临床感染病学、微生物学、检 验医学等领域专家组成共识制定
团队。
收集证据
系统收集国内外关于血液培养技术 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相关文献和证 据。
阴性结果解读
考虑采样时机、抗菌药物 使用等因素,避免假阴性 结果。
报告规范
采用统一格式和标准术语 ,确保报告准确、清晰、 易懂。
06 临床实践中应用建议及注 意事项
患者筛选标准与时机把握
筛选标准
对于疑似血流感染患者,应根据 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 否需要进行血液培养。

2023版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版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版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 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03
目 录
• 共识背景与目的 • 共识内容概述 • 共识详细解读 • 共识实施建议与挑战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共识背景与目的
血流感染现状及挑战
血流感染发病率
血流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感染类型 ,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
提高患者及家属认知度与配合度
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 普及血流感染相关知识,提高认知度。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 治疗依从性。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护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 活照顾,减轻患者负担。
优化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政策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根据共识和指南,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 、剂量和疗程,降低耐药风险。
加强抗菌药物监管
定期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 估,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完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
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处方审核 和点评,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型血液培养技术应用前景
病原体多样性
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 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给诊断和治 疗带来挑战。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 不断增多,给血流感染的治疗带来困 难。
临床诊断需求
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病原体鉴定对 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 意义。
血液培养技术应用与发展
血液培养技术原理
通过制定共识,规范血液培养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血流感染的诊 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课件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课件
诊断现状
传统血培养技术存在耗时长、阳性率低等问题,影响血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02
血液培养技术
常用血液培养技术
常规培养技术
使用常规培养基对血液样本进行培养,是常用的血液培养技术之一。
自动化血液培养技术
使用自动化血液培养系统进行血液样本培养,可提高培养效率和准确性。
分子生物学培养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血液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鉴别,但应用范围尚有限。
综合判断。
03
血流感染的诊断
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发热、寒 战、白细胞增高、 降钙素原增高等感 染症状和体征;
患者有近期留置血 管内导管或近期免 疫力低下的情况。
两份或两份以上血 液培养阳性;
诊断方法和步骤
采集血液标本
患者有寒战、高热等症状时,应及 时采集血液标本,一般采集2-3份;
血培养
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分别在需氧和厌 氧培养基中培养,以检测细菌生长 情况;
THANK YOU.
2023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 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课件
目 录
• 概述 • 血液培养技术 • 血流感染的诊断 • 血液培养技术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 技术展望 • 小结
01
概述
目的和背景
目的
规范血液培养技术应用,提高血流感染诊断准确性和临床诊 疗水平。
背景
血流感染病情危急,死亡率高,治疗困难,需准确快速诊断 以指导治疗。
血液培养技术对于提高血流感染的诊断准确率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一例50岁男性患者因发热、咳嗽入院,疑诊为肺 部感染。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医生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患 者体温逐渐下降,病情好转。

血培养方法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血培养方法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血培养方法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一、概述血培养方法是一种常用于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实验技术。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原体。

血液是病原体在人体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通过血液培养可以检测和鉴定出引起感染的病原体。

血培养方法主要利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将患者的血液样本加入培养基中,并提供适宜的温度和环境。

在培养过程中,如果患者患有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病原微生物会在培养基中繁殖增长,形成可见的细菌集落或病毒病变。

血培养方法的发展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血培养,医生可以快速获得病原体的信息,从而选择合适的抗微生物治疗方案。

此外,血培养还可以用于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特性、传播途径等相关问题,在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文将对血培养方法的背景介绍、具体的方法步骤以及其在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同时,还将总结血培养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全面地了解血培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率和治疗水平,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血培养方法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通过对血培养方法学的概述,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扩展对该主题的认识。

同时指出文章的目的,即对不同的血培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2. 正文:2.1 背景介绍:对血液样本的培养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传统的血液培养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血培养中的应用。

解释为什么血培养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以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2.2 血培养方法一:详细介绍第一种血培养方法,包括操作步骤、培养介质的选择、培养条件的控制等。

同时讨论该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2.3 血培养方法二:详细介绍第二种血培养方法,包括操作步骤、培养介质的选择、培养条件的控制等。

血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血流感染的发生发展可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正确诊断不仅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同时可以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

而血培养这项实验室试验正是来确定导致患者感染的微生物是否已经侵入患者的血液,是血流感染的检测“宝典”。

正确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在提高血流感染诊断水平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标本采集1.1 采血时间一般情况下,采集血培养标本阳性率较高的时间是:患者出现寒颤,体温升高之前;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液做培养(心内膜炎例外);不能暂时停用抗菌药物且无明显寒颤阶段,应在第二次用药前采血。

1.2 采血次数1.2.1 多次采取血培养标本菌血症患者多数为间歇型,不管临床症状经历的严重程度,但患者血液中的病原菌浓度水平相当低。

多次采血科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尤其是暂时性菌血症),据此要求临床多次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培养,但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3次。

1.2.2 每次采集间隔时间每份血培养间隔时间应不超过5分钟,因为网状内皮系统对于一过性菌血症和间歇性菌血症在15-30分钟内可清除(CLSI规定每份血培养应同时获得,或尽可能短的时间内)1.3 接种血液数量1.3.1 血液标本采集量通常每毫升血量中含菌量很小,血培养的阳性率与血标本容量有关,据报道每增加1ml血标本可使血培养阳性率上升3%,所以采血量要足够。

通常采血量与培养基(肉汤)之比以1:5-1:10为宜,成人一次采血10-20ml,平均注入两个培养瓶(需氧、厌氧瓶)中,婴幼儿采血量为全血量的1%(1-2ml),儿童采集3-5ml。

当发生菌血症时,通常成人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小于1CFU/ml,而在儿童让生菌血症时,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常超过100 CFU/ml,所以婴幼儿、儿童采血量少于5ml不会影响培养的阳性率。

1.4 使用含添加剂培养瓶和无添加剂的血培养瓶相比,含有添加剂的血培养瓶的阳性率更高,但同时污染菌的生长也会更迅速。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背景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 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液培养技术是诊断血流感 染的金标准,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
挑战一
血液培养技术的阳性率 不高,有时难以确诊。
挑战二
血液培养技术的操作繁 琐,且需要专业技术人
员。
挑战三
血液培养技术的培养时 间较长,影响患者的及
断;手工血培养系统则适用于特殊病原体或需要个性化处理的情况。
血液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采集血液培养标本,及时送检,避免污 染。
在采集血液培养标本前,应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免疫力状 况以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技术,先消毒皮肤,再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血 。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以免 引起细菌繁殖和污染。同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适当使用抗 菌药物,以降低血液中的细菌浓度。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 异性抗体进行诊断,适用 于某些病毒、支原体等感 染。
03
血液培养用于血流感染诊断的 临床实践
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
发热
体温>38℃或<36℃;
存在感染征象
如白细胞增多、核左移;
存在血流感染的病因
如导管相关性感染、脏器感染 等;
细菌培养阳性
血培养分离出细菌。
血液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液培养 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检 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缩短检测时
间,降低检测成本。
智能化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血液培养技术将逐步实现 智能化、自动化分析,提高诊断

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技术指各种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总称,该技术是在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

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在急诊、危重症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急诊、ICU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技术。

为进一步规范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急诊的应用,国内部分专家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定《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概述1913年,美国Johns Hopkins医学院John Jacob Abel及其同事用火棉胶制成管状透析器,用水蛭素作为抗凝剂,对兔进行了2 h的血液透析,开创了血液透析技术。

1960年,美国学者Scrihner等首先提出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概念,即缓慢、连续地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法。

1977年,德国学者Kramer等开始利用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aemofiltration,CAVH)技术抢救肾功能衰竭患者。

1979年,Bamauer-Bichoff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aemofiltration,CVVH)治疗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1986年,意大利Claudio Ronco 教授首次提出了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AVHDF)应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

1995年,首届国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会议在美国圣地亚哥正式举行,确定了CRRT的定义:采用每天连续24 h或接近24 h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

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共识解读

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共识解读

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共识解读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是指患者血液培养呈阳性并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可能是继发于原发部位明确的感染源,也可能是未确定感染源的原发感染。

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在社区获得性BSI通常涉及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而与医院获得性相关的BSI通常是由多重耐药(MDR)菌株引起的,及时、准确诊断,以及早期合理的抗微生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尤其对于那些符合败血症或脓毒性休克标准的患者。

为了规范血流感染的临床检验实践,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科分会发布了《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分别从风险分级的诊断流程、临床标本采集、检验技术评价、临床检验路径、相关影响因素、报告出具及结果解读等方面提出相关推荐意见(其中强推荐1条、弱推荐意见6条、弱不推荐1条、专家建议14条),为检验医师、临床微生物检验从业人员及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

共识提示临床检验实践中应结合不同检测方法的特色,合理优化检验项目方案,包括重视血流感染精准的快速诊断检测需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尽快明确血流感染及原发病灶的病原体或者其他相关的感染依据,如特异性抗原、IgM型抗体、PCR或mNGS等方法,以及依据体外药敏试验或者耐药基因检测等结果,有效实现早期干预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到位。

1、血流感染相关临床定义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ommunity-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是指患者由社区入院,48h内发生的血流感染,主要病因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医院获得性/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血流感染(hospital-acquired / 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是指患者入院或ICU 48h后检出的血流感染,或既往2周有住院史、再次入院或ICU 48h内检出的血流感染。

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2022版)

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2022版)

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2022版)近些年随着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技术的提高,患者发生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经最初 CPR 后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成功率有所提高,但出院存活率仍然很低。

即使在医疗技术较发达的北京地区,院外发生的因心源性病因导致CA患者中,被急救人员发现时也仅有7.7%存在可除颤心律,只有5%能ROSC,4.2%存活住院,而存活出院的仅占1.3%。

影响ROS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CA后综合征,包括伴随循环休克的心肌功能障碍,伴随凝血系统激活的系统性炎症,不断进展的脑损伤以及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

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机械因素包括严重的心肌收缩力损伤和心肌舒张功能不全;电生理因素包括各种心律失常,甚至交感电风暴。

这些因素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最终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CA患者存在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的同时,也常并存低血压和组织微循环低灌注状态,并将持续数天。

对复苏后患者进行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通过各种药物、器械等手段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关键环节。

ROSC后目标温度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是被临床证实能提高CA后昏迷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措施。

TTM治疗期间低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其特殊的表现。

笔者希望通过制定CPR后血流动力学管理专家共识,与国内同道共同维护CA患者的重要脏器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1.1复苏后心功能障碍CA患者复苏后早期就会出现心肌功能障碍,而这种暂时性心肌功能障碍是可逆的。

患者CA-ROSC后24h内心排指数出现下降,一般2~3d开始恢复,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直播精选】血培养共识指南解读(下)

【直播精选】血培养共识指南解读(下)

【直播精选】血培养共识指南解读(下)京港感染论坛十年京港,逐梦感染病精准诊疗主持:王成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主持: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讲者:马筱玲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讲者:吴文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教授讲者:王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讲者:王一民中日友好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大夫嘉宾:吕媛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教授嘉宾:胡继红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教授嘉宾:许建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文字:朱聪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大连医院副主任检验师《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于2022年2月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发布,引起了业界极大反响,京港感染论坛直播课堂分两次进行了血培养共识指南解读,旨在临床和实验室进行宣传、规范应用。

本次会议有幸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作为主持,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筱玲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吴文娟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王一民大夫从血培养分析全过程和分析后实验室解读、临床解读等方面进行授课。

并荣幸地邀请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吕媛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胡继红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建成教授作为嘉宾讨论答疑。

一、张文宏教授与王成彬教授致开幕辞张文宏教授:随着精准诊断的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大家对血培养可能没有那么重视了,事实上对临床而言血培养仍然是无可替代的金标准。

在新技术结果和临床不一致时,血培养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血培养是临床诊断非常重要的支撑和基础。

期待此次学习带给大家收获。

王成彬教授:血培养在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同医院检验科血培养的能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因此,由王辉教授牵头、71位来自临床微生物、感染、感控等专家共同编写了《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参考110篇文献,经过多轮讨论最终定稿,并于2022年2月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发布。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由陈煜教授等25位全国肝病感染专家共同执笔、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参与编写评审的《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于2022年4月8日在《临床肝胆病杂志》全网首发。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在肝衰竭救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在其他疾病的临床应用也得到了拓展。

撰写该共识的目的旨在突出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操作与应用要点,强调规范性与临床实用性,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

本共识中,对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时机选择、人工肝血管通路的建立、人工肝常用模式的特点及操作方法、人工肝组合模式的应用要点、人工肝治疗的抗凝、人工肝治疗中常见机器报警及处理、人工肝治疗的流程及管理、人工肝治疗室的设置和布局等制定了基本规范和合理的方案。

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技术是健帆首创的人工肝治疗模式,目前在全国100O多家医院应用,临床效果得到了临床医护的肯定,本共识对DPMAS 及其组合模式进行了中肯客观的阐述。

一、DPMAS原理DPMAS是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个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依次经过阴离子树脂血浆胆红素吸附柱和中性大孔树脂吸附柱,血浆中的胆红素等毒素被吸附一部分后,与血细胞等有形成分汇合回到人体。

血浆经过两个吸附柱的联合吸附,能增加对炎性介质、胆红素等毒素的清除能力。

参数设置血流速度100T50m1./min;分浆比20%-30版血浆分离速度20-45m1./min;治疗量设定下限为血浆量的1.2倍,一般单次治疗量为2~3倍血浆量。

治疗时间一般至少2h。

应用要点此模式体外循环容积较大,治疗初始时段易发生低血压,应加强监测,如发生低血压要及时给予补液扩容治疗,必要时可在完成肝素盐水预冲后再用胶体液预冲血浆分离器和吸附器,以减少低血压发生的可能。

此模式体外循环管路较复杂,吸附柱对抗凝剂也有一定吸附作用,故应注意适当加大抗凝剂剂量,治疗初始阶段尤其是半小时内的充分抗凝非常重要。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ppt课件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ppt课件

性率。
推荐使用抗菌药物
03
• 在采血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提高培养的阳性率。
提高血液培养技术的特异性
推荐使用特异性更高的培养基
• 使用特异性更高的培养基可以减少培养的假阳性。
对可疑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 分子生物学鉴定可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对培养阳性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监测复发
• 血液培养技术可监测血流感染的复发情况,及时发 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5
血液培养技术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 优化建议
提高血液培养技术的检测效率
推荐使用自动化血液培养系统
01
• 自动化血液培养系统可以提高培养效率,缩短培养时间
,减少误报和漏报。
常规采用需氧和厌氧两种培养方式
02
• 需氧和厌氧培养可以覆盖更多的病原体,提高培养的阳
• 血液培养是诊断BSI的常规方法,但存在检
2
测时间较长、费用较高等局限。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
3
不断发展,血液培养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 改进。
共识方法和范围
• 本共识采用基于文献的系统评价方法,对血液培养技术在BSI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评估和 分析。
• 本共识涵盖了不同类型血液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及发展方向等内容,旨在 为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BSI时提供参考和指导。
• 对于不同类型血流感染,需要研究更 加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以便更 早地确诊并指导治疗
• 血液培养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可及性仍 需进一步改善,以便更多患者能够及时接 受诊断和治疗
• 需要加强血流感染防控意识,降低抗 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提高血流感染整体诊 疗水平

2022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解读主要内容

2022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解读主要内容

2022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解读主要内容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 )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质或量的异常导致的临床以出血表现为主的遗传性疾病。

近年来有关VWD高危人群筛选、临床诊断、治疗措施有了明显改变,为了推动国内VWD诊治的规范化发展,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更新了《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2022年版)》(简称指南\在本文中,笔者对指南中的重要更新点作出详细说明。

一、正确使用出血评分工具对于有出血症状的一般患者,指南推荐先使用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出血评分工具(ISTH-BAT )进行筛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指南中纳入的ISTH-BAT项目包括鼻出血、皮肤出血、轻微外伤出血、口腔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拔牙出血、手术后出血、月经出血、产后出血、肌肉出血、关节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和其他出血症状,一共14 项。

每一项又根据出血程度,积分0~4分不等。

ISTH-BAT是一个开放的出血评分工具,最后一项是其他出血症状,这意味着如果患者发生的出血事件不能归入前面13项,如咯血、肾上腺出血等,仍有相应的积分标准参照。

对于反复多次出血的患者,每一项以最严重的出血症状计分,不同项目计分累加得到总积分[1]。

男性总积分≥3分或女性总积分≥5分,即可判断为异常出血口]。

对于有多项出血表现和严重出血的患者,不容易漏诊。

但是,对于病程短、出血次数少或出血症状轻的儿童,因ISTH-BAT积分不高,有漏诊VWD的风险,临床医生需谨慎评估[2]。

因此,ISTH-BAT 更适合成人出血患者的筛查。

多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ISTH-BAT诊断VWD 的敏感性为75%( 66%~83% ),特异性为54%( 29%~77% )[3]o VWD的诊断需要在ISTH-BAT筛选基础上,进一步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精华解读前言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菌血症的“金标准”。

但是,在现实临床中,血培养不规范、或者不知道规范的情况很常见;另外,很多人也不知道如何规范地解读血培养结果。

一看到血培养结果就照着使用抗生素,不结合临床分析,这样是不妥当的。

各位小伙伴,福利来了!看了《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你就是血培养高手。

注意,此共识不包括病毒、寄生虫。

我写的内容主要针对成年人。

这篇专家共识有17页,很多人看的是云里雾里,我来总结精华!▌下面是精华中的精华:①血培养到痤疮丙酸杆菌(目前名为痤疮皮肤杆菌)、微球菌属、芽孢杆菌属(不包括炭疽芽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包括路邓葡萄球菌)、气球菌属、棒杆菌属(不包括杰氏棒杆菌),一般都是污染菌。

②菌血症患者可以不发热。

③采血量: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阳性率最重要的因素,保证足够血量可以采用双侧穿刺每侧2瓶(需氧瓶+厌氧瓶)。

一般每瓶8~10ml血液,禁止过少或过多,当每瓶血液少于5ml时,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微生物生长延迟,当每瓶超过10ml,而造成培养假阳。

时,可能会因为白细胞产生了大量的本底CO2④保存方法:建议血培养标本在采集后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送至实验室,室温(20~25℃)运送,运送条件须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如果运送延迟,应置于室温(20~25℃)保存,切勿冷藏或冷冻,会把细菌冷死掉。

⑤阳性率:即使依照最优化方法采集血标本,并选用最好的系统培养,通常也只有8%~12%的血培养可分离出微生物。

⑥区分污染与感染:血流感染病原菌和污染菌鉴别没有“金标准”,只能依靠临床医生与检验科沟通,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血培养污染率超过3%是不合格的,需要面壁思过。

⑦不是所有的感染或发热都需要做血培养。

不建议进行血培养的情况:免疫力正常社区患者的轻度发热、术后1小时内的发热、孤立的发热(只出现一次的发热)、原因明确的非感染性发热(包括药物热)、长期护理机构大多数居住者的轻度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复杂性蜂窝织炎、单纯性膀胱炎,也不建议血培养。

⑧有血培养适应证时,强烈建议常规进行厌氧菌血培养。

在任何情况下,对成人患者只采1瓶血培养是不能接受的。

⑨穿刺部位:建议选择外周静脉进行穿刺采血。

切忌在静脉输液侧肢体采集血培养。

从留置针抽血培养几乎毫无意义,还不如不做。

⑩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只采集导管血,而不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无法准确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必须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导管内血液,拔管时还要把导管尖端5cm拿去送半定量培养。

一、专业术语1.套:从一个穿刺部位抽取血液,分别注入一个或多个血培养瓶(通常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

2.污染菌:从血培养中分离到,可能是标本采集或转运过程中进入培养瓶的非致病微生物。

常见污染菌包括痤疮丙酸杆菌(目前名为痤疮皮肤杆菌)、微球菌属、芽孢杆菌属(不包括炭疽芽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包括路邓葡萄球菌)、气球菌属、棒杆菌属(不包括杰氏棒杆菌)等。

3.菌血症:血流中出现细菌或真菌。

注意,菌血症患者可以不发热。

4.血流感染(BSI):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侵入血循环导致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

原发性血流感染:血培养真阳性,但是找不到感染灶。

继发性血流感染:血培养真阳性,综合判断能够明确感染来源(须与血培养病原体有同源性)。

5.脓毒症:因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目前没有诊断脓毒症的“金标准”,只能根据临床资料综合诊断。

6.卫星血培养: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以外,临床科室和急诊检验内设立的小型血培养系统。

7.一级报告、二级报告和三级报告:血涂片结果是一级报告。

快速鉴定和直接药敏结果是二级报告。

最终鉴定和正式药敏结果是三级报告。

8.培养假阳性:血培养阳性报警,而涂片染色未见细菌,转种未生长。

9.临床假阳性:实验室报告了血培养阳性和菌种,临床确定是污染而不是感染。

10.假菌血症:血培养有污染菌生长,误认为其导致了菌血症;或临床表现类似菌血症,后被排除。

二、适应证血培养适应证无统一标准。

简单标准如发热(体温>38℃)或局部中重度感染。

(一)为了诊断而做血培养1.不建议进行血培养的情况:免疫力正常社区患者的轻度发热、术后1小时内的发热、孤立的发热(只出现一次的发热)、原因明确的非感染性发热(包括药物热)、长期护理机构大多数居住者的轻度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复杂性蜂窝织炎、单纯性膀胱炎,也不建议血培养。

2.成人首次血培养阴性怎么办?如果病情持续或加重,临床始终考虑或不能除外菌血症,首次血培养48~72小时阴性,建议隔1~2天重复进行1~2次血培养,每次2套4瓶;不建议进行4次或更多次血培养。

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要配套采集血培养,一个经皮采自外周静脉,另一个经导管采集;对多腔导管,应从所有腔中采集。

不建议单独采集经导管血培养。

4.真菌感染:临床怀疑真菌感染,也可以做血培养,比如免疫受损患者会厌炎和声门上炎(考虑曲霉、其他丝状真菌),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考虑镰刀菌属、荚膜组织胞浆菌)、烧伤创面感染(考虑念珠菌、曲霉、镰刀菌、链格孢、接合菌),等等。

5.分枝杆菌:确诊结核或者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疑似血行播散,或突发脓毒症状态或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建议进行分枝杆菌血培养。

6.厌氧菌:有血培养适应证时,强烈建议常规进行厌氧菌血培养。

不常规进行厌氧菌血培养时,如果有厌氧菌感染、厌氧菌菌血症高风险因素,则加做厌氧菌血培养。

厌氧菌感染高风险因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异味分泌物、化脓、脓肿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相关黏膜表面附近的组织破坏,与恶性疾病相关的感染过程(需氧培养无生长)、受累组织中有游离气体(以气性坏疽为特征)和组织病理学中的“硫磺颗粒”(放线菌的特征)等。

厌氧菌菌血症高风险因素包括:有明确的厌氧菌菌血症病史;有明确的厌氧菌感染灶、癌症、免疫受损(比如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术、糖尿病)、疑似菌血症但感染灶不明、近期胃肠道外科手术、妇科疾病、褥疮。

(二)为了治疗而做血培养血培养阳性的患者,什么时候复查血培养?专家共识写的很精细,但同时也很复杂,看的是一头雾水。

总之一句话,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要复查血培养,特别是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的时候,或者是特殊的病原体(比如金葡菌、念珠菌),另外,停抗生素之前最好再来一次血培养,看看有没有转阴。

下面的内容,有兴趣的看看。

血培养阳性结果合并以下情况时,建议在开始抗微生物治疗后1~2天内进行随访血培养:(1)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所致菌血症;已知或疑似心内膜炎、骨髓炎、多部位深部脓肿;(2)开始抗微生物治疗后超过72小时仍存在发热、白细胞增多或其他感染征象。

作者评书:这里有点矛盾,开头是建议1~2天内进行随访血培养,这里又是72小时(3天)后评估再考虑要不要血培养,感觉你首先要穿越到3天后,发现病情不好,然后第二天叫护士抽血培养。

(3)已知或疑似感染部位抗微生物药物渗透受限(如脓肿或关节间隙感染);(4)推测感染源位于腹腔或中枢神经系统;(5)有人工血管移植、血管内导管或心脏起搏器;(6)病原体已知或疑似对所用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或多重耐药;(7)初始菌血症来源不明等。

下列情况建议进行随访血培养,以确定治疗效果和停药时机。

具体包括:(1)血流感染/菌血症确诊的患者,在升级或停止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之前;(2)对危重症患者持续不稳定状态,在继续、升级或停止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之前;(3)高度疑似或确诊的血管内感染者,确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但不能拔管者,感染灶不能去除者;(4)免疫受损患者持续性菌血症;(5)持续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路邓葡萄球菌菌血症,持续性多重耐药/泛耐药革兰阴性菌菌血症,持续性念珠菌菌血症,隐球菌菌血症,持续性非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

对其他特定病原,一般不建议2~5天内再次进行血培养。

为临床治疗目的进行血培养,建议成人每次采集1~2套;间隔时间个体化,考虑每天、隔天、隔两天等不同方式。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建议隔天采集。

(三)以临床预防为目的一句话,就算是有免疫力低下,也不建议常规监测血培养。

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下临床状态,不建议常规进行监测血培养:(1)受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无临床表现;(2)移植过程中,无临床表现;(3)受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无临床表现。

对联合免疫缺陷病、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粒缺持续状态、实体器官移植后不稳定期、实体肿瘤放疗或化疗期、无脾且免疫低下的情况,目前证据不足,不建议常规进行监测血培养。

建议基于个体化评估结果施行监测血培养,如上述患者有菌血症病史。

三、标本采集与运送(一)申请单:要标注抗生素使用情况。

如果怀疑特殊病原体感染,如布鲁菌、真菌等,建议在申请单上标注,与检验科医生沟通。

(二)标本采集1.目标:控制污染率≤3%。

绝对没有污染是不可能的。

2.抗生素对标本的影响:对已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患者,建议在下一次应用抗微生物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3.特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于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建议立即在10min 内采集2~3套血培养(每套血培养包括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每套采血量16~20ml,如果培养24小时未报阳,再采集1~2套血培养。

对于儿童应根据体重调整采血量。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采血总量不应超过患者全血量的1%(人体血液量约70ml/kg)。

在任何情况下,对成人患者只采1瓶血培养是不能接受的。

4.采血量: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阳性率最重要的因素,保证足够血量可以采用双侧穿刺每侧2瓶(需氧瓶+厌氧瓶)。

一般每瓶8~10ml血液,禁止过少或过多,当每瓶血液少于5ml时,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微生物生长延迟,当每瓶超过10ml 时,可能会因为白细胞产生了大量的本底CO,而造成培养假阳。

25.穿刺部位:建议选择外周静脉进行穿刺采血。

切忌在静脉输液侧肢体采集血培养。

如果患者输液无法停止,应在对侧肢体采集血培养标本。

特殊情况可以选择动脉穿刺采血,动脉血在污染率和检测敏感性方面与静脉血相似。

从新置入的静脉导管采集,只能在1小时之内。

6.培养瓶:建议根据临床初步诊断选择需氧瓶、厌氧瓶、儿童瓶、真菌培养瓶和分枝杆菌培养瓶。

大多数念珠菌可以在需氧瓶中生长,一些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在厌氧瓶生长更快。

对于已经接受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使用含抗微生物药物吸附剂或中和剂的培养瓶。

7.标本保存和运送:建议血培养标本在采集后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送至实验室,室温(20~25℃)运送,运送条件须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