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苏轼)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龙吟》(苏轼)ppt课件

《水龙吟》(苏轼)ppt课件
13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 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 把梦中万里寻郎却 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者大胆驰骋
想象,将抽象“有思”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 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 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 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相比章质夫的原 词,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全词的风格基调。落花总会令多愁善感的人们伤
感怜惜,可是这同样负着“花”之名的杨花,任凭
它怎样飘零坠落,也没有谁在意。
一个“惜”字,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
反衬作者独“惜”。
7
似花还似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刘熙载称“可作
全词的评语,盖不离不即也”,即谓人与花、 物与情当在“不离不即”之间。惟其“不离”,方
9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杨花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的
印象不一样。
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又
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
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词以摹写
杨花的形态开篇,间接描写,却非常传神,不仅
写出了杨花的独特物性,亦写了作者仿佛在设身
处地体验杨花的命运和际遇,空灵飘忽,奠定了
苏轼信中说作此词的缘由是因为章质夫出任外官, 远离家人, 自己“闭门愁断,故写其意” 。因此写杨 花也就是写宦途漂泊的章质夫,写千千万万离家远 行的游子。作者一生辗转各地,对此有着真切而深 刻的体验。
9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不言“离枝”,而谓“抛家”,貌似“无

水龙吟课件

水龙吟课件

对人性与情感的探索与表达
人性的复杂性
水龙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 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了人性的 光辉和阴暗面。
VS
情感的表达
水龙吟中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友情、爱情 等情感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展现了人类情 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它也倡导人 们关注情感生活,追求真挚的情感体验。
06 水龙吟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水龙吟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珍贵的感慨,倡导人们珍惜生命,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社会现实的揭露
水龙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腐 败的批判。
理想社会的追求
水龙吟中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倡导人们关注社会现实,为建设美好社 会而努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水龙吟的词牌格律与特点
词牌格律介绍
词牌定义
水龙吟是词牌的一种,属于长调 ,一般认为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格律结构
水龙吟的格律结构通常为双调一百 零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 有时会变格为双调一百零四字,前 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
声韵要求
水龙吟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要求 用入声韵,且平仄转换规律复杂。
文学价值与影响
文学价值
水龙吟作为词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 力和文学价值,成为后世词人学习和 模仿的典范。
影响
水龙吟的创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 法被广泛传承和发扬。
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水龙吟的创作背景通常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时代背景
水龙吟的创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氛围和时代精神。例如,辛弃 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社 会现实。

苏轼《水龙吟》课件PPT

苏轼《水龙吟》课件PPT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画龙点睛,情中景,景中情。 • 总收全文,深化主旨 • 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
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 离人的泪似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
•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似于不似之间,盖 “不离不即也”

对象
手法
情感

杨花
拟人 惜春之情
柳絮 比作思妇
我原本不恨杨花飞尽, 只恨西园落红满地, 愁苦花事就此消歇。 清晨,宿雨初停, 只见满池细碎的浮萍, 哪里还有杨花的踪迹? 我不禁暗暗疑心。 哎!春色原只剩三分了, 二分昨夜已零落尘土, 一分如今又跟随流水。 怎不让人怅然若失!
我寻寻觅觅、细细察量, 忽然间开始明白了, 那飞坠的哪里是杨花, 漂浮的又哪里是浮萍! 一夜宿雨,飞絮化成萍, 那千点万点, 全都是离人的眼泪啊!
苏 东 坡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 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 “苏辛”。
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 坛骄傲。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 八大家”领衔人物。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 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 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 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 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 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 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 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 《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 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 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 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 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 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 古绝唱得以传世。

《水龙吟》PPT课件

《水龙吟》PPT课件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 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 知己。
.
12
上片:
景色: 江天、山景、
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

主要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比喻
.
13
6、词中用了哪三个 典故?请简要分析三个 典故的作用
.
14
• 用典: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
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 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流泪、良玉生烟
•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 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
16
• ①“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反用典故。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弃官归乡。 反问句,表明自己不会像张季鹰那样置国事不 顾而隐居的责任感。
• ②“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正 面取意。许汜一心购置田产而不关心国家大事。 表明自己不会像许汜那样囿于个人生计,求田 问舍,无济世之志。
5、词人除了写
景,还写到了自己
的行为,你能找出
一些富有表现力的
动词吗?它们又表
达了词人怎样的情
感呢?
.
11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 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 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 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 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 游子: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 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 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 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 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 致使辛弃疾觉. 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1。0

《水龙吟》教学用PPT

《水龙吟》教学用PPT

第 炎《词源》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
二 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
阶 段
百科搜索 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
轩诸贤自诿。” 豪放派从此进入奠基阶段。
豪放派的形成和发展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
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
除了产生豪放派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
明 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
用 故事,东坡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
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替自
百科搜索 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
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 讽今等,使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对于这些典故,我们一定要有所了解,并要
百科搜索 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下面我们简单了解
一下有关用典的知识。
用典的分类
⑴.用事。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 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 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⑵.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百科搜索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典的作用
①.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 ②.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 生动性。 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文 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 ④.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
百科搜索 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用典的方式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
陈与义、叶梦得、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
第 三 阶 段
亮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词风慷慨悲凉,相激 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水龙吟苏轼》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水龙吟苏轼》ppt课件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
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 “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 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 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 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 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 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 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 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 《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 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 味。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
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 “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 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 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 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 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 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 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 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 《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 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 味。
• •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 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 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 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 是离人泪。

初中语文八年级《水龙吟》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初中语文八年级《水龙吟》教学课件(共27张PPT)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 怪石图卷》等。
创作背景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 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 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 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 盈泪。”
பைடு நூலகம்
整体感悟
赏析: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凡响,道出了杨花的 性质和际遇。“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 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 性质。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 映事物。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 效果。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 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无 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 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 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 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课件(20张PPT)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课件(20张PPT)
15
对比鉴赏: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 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16
苏轼主要经历:1036年,苏轼降生。此时,北宋繁 荣昌盛。1057年,21岁高中进士。1059年,举家前 往京都。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开始仕途生涯。1069年,进京,任职史馆。10711076年 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太守。政 绩显赫,深得民心。1079年,43岁时新党执政,卷 入政治漩涡,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1080年, 被贬黄州。1085年,旧党执政,往京都,先后任中 书舍人、吏部、兵部、礼部尚书等要职。1094年, 新党再度执政,被贬惠州。1097年,被贬海南。 1101年 旧党执政,北返,同年一代豪放词宗病逝。
20
7
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 任年华虚掷。1174年,淳熙元年 秋,作者登上建康城水门楼上的赏 心亭,眺望江北祖国壮丽的河山, 面对苟安的朝廷,想到报国之志得 不到实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 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8
酬进 不 能 进
苦最愁闲 退 无 可 退













9
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 鉴赏的一般环节:
17
辛弃疾主要经历:1140年,出生于济南。此时,家 乡已被金兵侵占13年。1161年,21岁参加起义军, 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活,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 为自己的毕生事业。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 联络。途中,率五十多人袭击五万人敌营,活捉叛 徒。同年被任命为江阴签判。1165年,主张抗金, 朝廷不应,遂被疏远 。1181年,41岁任隆兴知府 。 当年,主抗金,受弹劾,被罢官。此后二十年,大 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1203年,辛弃疾被起用绍兴 知府。1205年,又被罢官。1207年,68岁的辛弃 疾,朝廷再次起用他,已病重卧床不起。同年九月 初十,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 和没有实现的遗愿离开了人世。

水龙吟PPT——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精品课件

水龙吟PPT——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精品课件
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 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 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其他代表作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
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
• 西江月·夜行黄沙花香里说
动作:看、拍、 会、登
寓情于景 比喻
上片归纳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 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 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思考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 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 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
写作背景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 辛弃疾在健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 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 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 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 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 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白雨斋诗话》
①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②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 切,深沉而含蓄。 ③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
苏辛词比较
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 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 完善而达到高潮。
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 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 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 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 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 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 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 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5
前人评价章词“曲尽杨花妙处” (魏庆之《诗人玉屑》),请说说章 词写出了扬花的哪些妙处。
章词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 轻飞乱舞)、杨花之神态(闲趁、静临、傍 珠帘)、杨花之“闯入”人间的状态(春衣、 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等。可以 说写得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思”,似杜甫《白丝行》所言“落絮游丝
亦有情”。
点出了杨花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满怀
愁思。
10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 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 处,又还被、莺呼起。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
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
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1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 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 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 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
词牌解释
【水龙吟】
调名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此调句读各家不同,《词谱》分 立二谱。起句七宇、第二句六字的以苏轼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 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九句都是一字豆句法。起句六字、 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 句五仄韵。后结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
思词。 中的主人公形象
词中有一个“寻郎去处”的人,一个哀怨的妇女形象。
在对杨花的柔情描叙里,我们仿佛眼见她的“娇眼”,“抛家傍路”“常思量”
பைடு நூலகம்
,“恨”离人,“望”流水,任由“离人泪”随流水而去。
风雨中的杨花如此,孤独寂寞的人也是如此。
苏轼是个男人,却站在女人的角度思考人生,叩问命运。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流
[2]细想想,都是看来无情,而实际上怀有深意。思(sì),意。韩 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萦(yíng),回。
[4]这是把柳叶比作女子的娇眼,因困倦而欲开还闭。困酣,等 於说困极了。
[5]以上三句是想像之辞,是说杨柳刚刚从寻找情郎的梦中醒来 (因此有“困酣娇眼”的神态)。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里活用了这首诗的意思。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 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 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 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译文: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 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 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 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 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
《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
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
西。”
11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对杨花来说,家便是它离开的那棵柳树。作者由 杨花引发的联想,因而变为对柳树的想象。那纤 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 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 闭。“萦”,愁思萦回。“柔肠”,柳枝柔细。 “娇眼”,柳叶初生时,如人的睡眼初展,故称 柳眼。
苏轼信中说作此词的缘由是因为章质夫出任外官, 远离家人,自己“闭门愁断,故写其意”。因此写 杨花也就是写宦途漂泊的章质夫,写千千万万离家 远行的游子。作者一生辗转各地,对此有着真切而 深刻的体验。
9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不言“离枝”,而谓“抛家”,貌似
“无情”,如韩愈《晚春》所云“杨花榆
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实则“有
惜之意。
8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杨花随风飘飞,离开家园,落在路旁。仔细思量, 虽说无情,却也有它的情思。杨花飘零,本是习见 的自然现象,但作者不说“离枝”,而言“抛家”, 不仅将其拟人化,更赋予丰富的内心世界。杨花 “抛家”远行,看似“无情”;而“傍路”又显出 内心沉重、恋恋不舍之意,是为“有思”。
[6]遗踪,指杨花留下的踪迹。
[7]原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按:这是古人的不 科学的看法。萍碎,这是说浮在水面上的萍本来是一大片,清晨一阵 雨过去,被打成碎块了。
[8]春色分成三份,三分之二堕於尘土,三分之一落於流水(其
实是杨花堕於尘土,落於流水)。这是说春天随着杨花的消逝而消逝
了。
4
一.诵读章质夫的“杨花词”,整体感知大意。
7
似花还似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刘熙载称“可作
全词的评语,盖不离不即也”,即谓人与花、
物与情当在“不离不即”之间。惟其“不离”,
方能将种种比兴想像切合本体,有迹可求,此
词家所谓“不外于物”;惟其“不即”,方能
不囿本体,神思飞越,展开想像,此词家所谓
“不滞于物”。
反衬,于“无人惜”处,暗暗逗出缕缕怜
离之人。
出蜀道,进中原,遭贬谪,离别了母亲,离别了王弗(前妻),离别了朝庭,离
别了父兄,这就是苏轼的一生,离别伤痛了他,也成就了他。
英雄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苏轼是铮铮男儿,也是有情有义的真汉子,
如许感慨离别情绪,他才是一个丰韵的大文豪。
3
词解

[1]从教(jiāo),任凭。从教坠,任凭它落下来。
6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杨花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的
印象不一样。它杨细花小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又
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 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词以摹写 杨花的形态开篇,间接描写,却非常传神,不仅 写出了杨花的独特物性,亦写了作者仿佛在设身 处地体验杨花的命运和际遇,空灵飘忽,奠定了 全词的风格基调。落花总会令多愁善感的人们伤 感怜惜,可是这同样负着“花”之名的杨花,任 凭它怎样飘零坠落,也没有谁在意。 一个“惜”字,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 惜”,反衬作者独“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